新聞崩壞,何以民主?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新聞崩壞,何以民主?
ISBN13:9786263173194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維克多‧皮卡德
譯者:羅世宏
裝訂/頁數:平裝/320頁
規格:23cm*17cm*1.5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21/11/25
中國圖書分類:各國新聞事業
內容簡介
本書的出版相當及時,除了切中時代痛點,更難得的是提出諸多解方。目前,全世界各地包括美國和台灣都面臨一定程度的民主危機、虛假訊息與不實訊息的危害,以及數位平台壟斷的弊病。這些問題和優質新聞業的存續危機同步,有必要對症下藥,重建真正能夠為人民與公共利益服務的新聞業。當然,這也是台灣無法迴避的功課,值得有更多人共同關注民主、新聞媒體與虛假/不實訊息,以及數位平台壟斷問題,本書相當有助於我們展開這些問題與解方的公共討論與想像。
目錄
中文版序 一場開創新聞業新局的戰鬥仍在繼續
導 論 被商業主義踐踏的民主
第一章 美國新聞自由與失敗的歷史根源
第二章 早發的危機與錯失的機會
第三章 商業主義如何導致新聞業向下沉淪?
第四章 數位基礎設施的壟斷控制
第五章 美國媒體例外主義和公共選項
結 語 我們需要的媒體
立即查看
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 (5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五版)
作者:劉碧珍
出版社:雙葉
出版日期:2018/08/01
ISBN:9789579096232
內容簡介
本次改版主要是納入最近國際貿易政策相關議題,包括數位貿易的發展(第17章)和美國川普總統的雙邊主義(第15章),這些對貿易政策均有相當衝擊。此外,更新區域協定(如TPP)的最新發展以及環境保護議題(巴黎協定)的進展等。
‧介紹最完整,最能跟上文獻的發展,新增「全球供應鏈與中間財貿易」(第4章)、「附加價值貿易」(第10章)及「數位貿易」(第17章)。
‧提供服務業貿易的完整討論。(第17章)
‧介紹最新區域整合的發展,包括TPP和RCEP。(第16章)
‧討論中國貿易制度的改革和貿易發展。(第12章)
‧介紹自荷蘭占領以來臺灣貿易發展史。(第7章)
目錄
第01章 緒論
1.1 為什麼要研究國際貿易
1.2 國際貿易的重要性
1.3 國際貿易理論
1.4 國際貿易政策
1.5 世界貿易趨勢
第02章 李嘉圖模型:古典貿易理論
2.1 早期的貿易理論
2.2 絕對利益原理
2.3 比較利益原理—李嘉圖模型
2.4 貿易利得的由來
2.5 工資率的決定
2.6 李嘉圖模型的實證、應用與評估
2.7 臺灣實例
第03章 特定要素模型:貿易與所得重分配
3.1 特定要素模型
3.2 相對價格變動的所得重分配效果
3.3 比較利益的決定
3.4 自由貿易的所得重分配效果
第04章 Heckscher–Ohlin模型:資源秉賦與貿易
4.1 Heckscher-Ohlin 模型的基本假設
4.2 價格、要素密集度與產出
4.3 Rybczynski定理
4.4 Heckscher–Ohlin定理
4.5 Stolper–Samuelson定理
4.6 要素價格均等定理
4.7 Leontief矛盾
4.8 全球供應鏈之發展—李嘉圖模型與H–O 模型的運用
第05章 經濟成長
5.1 經濟成長的型態
5.2 經濟成長的來源
5.3 提供曲線
5.4 經濟成長對貿易條件的影響
5.5 經濟成長的福利效果
5.6 臺灣實例
第06章 規模經濟、不完全競爭與國際貿易
6.1 規模經濟、市場結構與國際貿易
6.2 內部規模經濟與國際貿易
6.3 異質廠商貿易模型
6.4 產業內與產業間貿易的比較
6.5 產業內貿易的衡量
6.6 外部規模經濟與國際貿易
6.7 其他貿易理論—產品循環理論
第07章 臺灣貿易史
7.1 明朝時期
7.2 荷蘭時期
7.3 明鄭時期
7.4 清朝:鎖國時期
7.5 清朝:開國時期
7.6 日本時期
7.7 戰後時期
7.8 臺灣的貿易與比較利益
第08章 關稅與配額
8.1 關稅的種類與長期趨勢
8.2 關稅的經濟效果—小國
8.3 關稅的經濟效果—大國
8.4 最適關稅與福利水準
8.5 有效保護理論
8.6 進口配額
8.7 配額與關稅的比較
第09章 非關稅貿易措施
9.1 新保護主義的興起
9.2 非關稅貿易措施的範圍與衡量
9.3 傾銷與反傾銷
9.4 補貼
9.5 自動出口設限
9.6 其他非關稅貿易措施
第10章 貿易干預的理論基礎
10.1 保護國內產業與勞動就業
10.2 利用及矯正市場的不完全性
10.3 維持貿易的公平性
10.4 附加價值貿易的意涵與貿易糾紛
10.5 開發中國家關切的議題
第11章 臺灣的貿易政策
11.1 1980年以前的貿易政策
11.2 1980年以後的貿易政策
11.3 進口替代與出口擴張的爭議
11.4 兩岸貿易
第12章 中國對外貿易的發展
12.1 計劃經濟下的貿易體制改革
12.2 中國對外貿易的特色
12.3 中國開發區的發展
12.4 中國外資政策的演變
12.5 貿易結構的演變
12.6 外人投資結構的轉變
12.7 中國經驗的啟示
第13章 國際要素移動與對外投資
13.1 要素移動與商品移動
13.2 要素移動與社會福利
13.3 要素移動的選擇
13.4 對外投資理論
13.5 政府對要素跨國移動的干預
13.6 臺灣對外投資狀況
第14章 政治經濟學
14.1 利益團體模型
14.2 國家利益模型
14.3 中間選民模型
14.4 遊說模型
14.5 政治獻金模型
14.6 臺灣在1980年以前貿易政策的政經意涵
14.7 臺灣在1980年以後貿易政策的政經意涵
第15章 世界貿易制度
15.1 雙邊主義
15.2 多邊主義
15.3 GATT及WTO的起源
15.4 WTO的基本精神
15.5 GATT和WTO的談判
15.6 進口救濟
15.7 智慧財產權
15.8 政府採購
第16章 區域經濟整合
16.1 區域經濟整合的種類與動機
16.2 區域經濟整合的福利效果
16.3 區域經濟整合的發展趨勢
16.4 北美自由貿易區—NAFTA
16.5 歐洲聯盟—EU
16.6 與臺灣相關的區域經濟組織
16.7 區域主義與多邊主義:互補或衝突
第17章 服務業貿易
17.1 服務業貿易的特徵
17.2 服務業貿易的型態
17.3 服務業貿易的障礙
17.4 GATS
17.5 世界服務業貿易現況
17.6 服務外包
17.7 數位貿易
第18章 貿易新議題
18.1 農業貿易
18.2 杜哈回合談判的進展與問題
18.3 環境保護的議題
18.4 競爭法的調和
18.5 未來展望
立即查看
情動於「中」:當代中國的思想爭鳴與情感政治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憲法權利與憲政:當代中國憲法問題研究(簡體書)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1332
售價:
1132
現省:
200元
立即查看
楊繼繩:中國當代名人政要訪談述評集 <天地>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學術突圍:當代中國人文學術如何突破「五四知識型」的圍城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21世紀的中國人文學術,必須突破「五四」時期所建構且已僵固的「舊知識型」的「圍城」,才能開展真正現代化、當代化的「新知識型」,形成「典範遷移」。顏崑陽精銳的反思、批判「五四知識型」,揭明其迷蔽,提出除迷解蔽之方;從人文知識之本質論與方法論的根本處,詮釋視域應該如何轉向,破而能立。對於個別論題如「五四」以降,被淺識的學者們曲解到不成形、貶責到一文不值的〈詩大序〉問題;被矇眼的文學史作者們誣衊為抄襲的漢代「擬騷」問題;被腦袋僵固的學者們將「實用性」與「藝術性」一刀兩斷的文體、文類問題等,這些「五四知識型」之迷蔽而不識其真理的問題,《學術突圍:當代中國人文學術如何突破「五四知識型」的圍城》書中都逐一滌塵刮垢,揭明要義;意圖呼喚學界,共同完成中國現當代人文學術的「爆破」與「重構」工程。
【目錄】
顏崑陽《學術突圍》序╱龔鵬程
踏遍青山人不老:《學術突圍》序╱胡曉明
自序:當代中國人文學術如何突破「五四知識型」的圍城一、中國人文學術如何「現代」?如何「當代」?
二、「抒情傳統」反思之後:當代中國人文學「新傳統觀」與「新構成觀」的
藍圖
三、華人文化曠野的微光:人文化主體性如何重建與美感經驗如何省思?
四、從〈詩大序〉論儒系詩學的「體用觀」
五、漢代經學所開顯二種「詮釋典範」及其在現代人文學的應用
六、「典範模習」在文學史建構上的「漣漪效用」與「鍊接效用」
七、洗刷漢代「擬騷」在文學史上的汙名:打開一扇中國古代文學史詮釋的
新視窗
八、《文心雕龍》所隱涵二重「文心」的結構及其功能
九、論「文類體裁」的「藝術性向」與「社會性向」及其「雙向成體」的關係
十、內造建構:中國古典文學理論研究之詮釋視域的迴向與典範重構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