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飲食滋味: 黃帝內經(飲食版)
作者: 徐文兵
ISBN: 9789869668088
出版社: 幸福文化
書籍開數、尺寸: 17x23x1.84
頁數: 368
內文印刷顏色: 單色
定價: 420
售價: 336
庫存: 已售完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為您推薦

滋潤靚湯360

滋潤靚湯360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310 售價: 264 現省: 46元
立即查看
科學發明王38:飲食與發明 (1版)

科學發明王38:飲食與發明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隨著科技的演進,   人們改變食材的烹調方式與製作手法,   創造出全新的料理,   例如舒肥雞胸肉、美乃滋等。   生活中還有哪些跟飲食相關的發明呢?   民以食為天,   填飽肚子再出發!     發明大賽以飲食為主題展開對決,   但是飢腸轆轆的參賽者們已提不起勁,   寬宏提議製作蛋糕共享而吸引女孩們圍觀。   眼紅的賈秀宣稱要製作高級甜點給大家品嘗,   富家子弟的他會做出什麼甜點呢?     透過罐頭食品、冰箱、電解質飲料等發明品,   學習發酵作用、真空包裝、冷媒,以及電解質等科學知識。     【學習主旨】     1. 認識分子料理   2. 解中和反應   3. 學習食物的保存法     【書籍資訊】   ◎本書關鍵字:發酵作用、分子料理、蛋白質特性、太空食品、真空包裝   ◎書籍資訊:無注音,適合9~12歲閱讀   ◎教育議題分類:科技教育、資訊教育、安全教育   ◎學習領域分類:自然科學、健康與體育、科技、綜合活動 【目錄】 第一回 發明大賽的主題 【學習重點】飲食與發明、用火烹調 科學發明教室1 種植豆芽菜   第二回 一起烤麵包 【學習重點】發酵、酵母、蛋白霜 科學發明教室2 冰箱   第三回 製作蛋白霜 【學習重點】分子料理、料理的意義 科學發明教室3 分子料理   第四回 煮雞蛋的祕訣 【學習重點】蛋白質的性質、滲透作用、運動飲料 科學發明教室4 製作椪糖   第五回 未來食物 【學習重點】太空食品、有效日期、保存期限 科學發明教室5 利用靜電噴霧的無臭廚餘桶   第六回 中國隊VS.韓國C隊 【學習重點】罐頭、真空包裝 科學發明教室6 各種食品與發明品   看更多

原價: 380 售價: 342 現省: 38元
立即查看
營養學概論 健康x美容x飲食 (5版)

營養學概論 健康x美容x飲食 (5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懂吃,就能變美變健康:6大類食物X6大營養素全圖解,從零開始學營養★★ 本書帶你建立最基礎的營養觀念,從6大類食物X6大營養素了解營養與生活飲食、身體健康、外在容貌的關係,進而了解如何制定健康均衡飲食計畫、如何吃才能延緩老化變漂亮以及健康瘦身的飲食菜單如何設計。吃從來不難,吃得好、吃得對,讓你可以自然健康又漂亮! 【目錄】 《營養學概論》 Chapter1 營養是飲食健康的關鍵 1-1 從產地到餐桌的營養學 1-2 食物與食品的迷思 1-3 營養素的分類與生理功能 1-4 食物的分類與營養價值 1-5 營養失衡的健康危機 1-6 營養不良涵蓋營養不足與過剩 1-7 飲食是健康老化的基礎 Chapter2 健康飲食從認識六大類食物開始 2-1 臺灣每日飲食指南與食物代換 2-2 全榖雜糧類 2-3 豆魚蛋肉類 2-4 蔬菜類 2-5 水果類 2-6 乳品類 2-7 油脂與堅果種子類 2-8 各國每日飲食指南 Chapter3 六大類營養素的生理功能與應用 3-1 醣類的分類與生理功能 3-2 脂質的分類與生理功能 3-3 蛋白質的分類與生理功能 3-4 維生素的分類與生理功能 3-5 礦物質的分類與生理功能 3-6 水的生理功能與代謝 3-7 食物的消化、吸收與代謝  3-8 營養素攝取量的標準 Chapter4 健康均衡飲食計畫 4-1 如何計算每日所需的熱量 4-2 建構我的健康餐盤及飲食指標 4-3 素食的營養建議 4-4 食材選購、保存與製備 4-5 健康飲食趨勢解析 Chapter5 美容營養學實務應用 5-1 關於皮膚,你該知道的事 5-2 美麗肌膚不等於健康肌膚 5-3 從皮膚健康談老化 5-4 延緩老化的飲食型態 5-5 逆齡餐桌一日菜單設計 5-6 美髮與美甲的營養保健 5-7 問題皮膚的飲食建議 Chapter6 體重管理營養學實務 6-1 關於熱量,你應該知道的事 6-2 肥胖危機與體位評估 6-3 健康減重與學習減肥法 6-4 減肥飲食知多少 6-5 低熱量均衡飲食 參考文獻 各章習題 《營養速查手冊》 -食物代換表 -食物成分資料庫重點摘錄 -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DRIs) -上限攝取量

原價: 480 售價: 422 現省: 58元
立即查看
世界史偵探柯南第二部01(飲食歷史):愛與友情的料理 (1版)

世界史偵探柯南第二部01(飲食歷史):愛與友情的料理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 世界史偵探柯南第二部 強勢回歸 / 邏輯推理 X 解謎樂趣 X 歷史知識 每集不同主題,穿越時空探索深度文化!  解決東、西方飲食文化衝突的關鍵, 竟然是由印度傳入英國的咖哩? 明治時代大受歡迎的蕎麥麵店即將歇業, 起因是老闆反對女兒與世仇之子相愛。 時空漫遊者靈機一動,隨即穿越到英國, 解決關鍵就是女王愛吃的咖哩飯?  【柯南歷史筆記知識點】 #人類烹煮食物歷史 #農耕文化 #大航海時代 #茶與咖啡的發展 #巧克力歷史 #咖哩發展 #微波爐發明 #糧食危機 #即時食品 #法國大革命 #俄國革命 #蔬菜與肉的演變 #罐頭發明 #水壺發明 #速食的起源   【系列特色】 ●6大主題,認識歷史發展脈絡 ●了解歷史因果,解讀時代變遷 ●培養搜尋、分析、推論等驗證力  【書籍資訊】 ◎適讀年齡:適合7~12歲閱讀 ◎學習領域分類:社會、綜合活動 ◎教育議題分類:閱讀素養 【目錄】 1.神祕駭客現身! 2.蕎麥麵店與西餐廳  3.解開極辣咖哩之謎!  4.女王陛下喜歡咖哩? 5.咖哩跨越國境 〔柯南的推理NOTE〕 ●人類的歷史從烹煮食物開始! ●食物大冒險將世界連接在一起! ●解決糧食問題,提示就在歷史中! ●進入新時代,咖哩也進入日本! ●即食食品的起源竟然是咖哩? ●改變世界的「革命」永遠與飢餓有關! ●咖哩的蔬菜與肉,背後存在偉大的歷史! ●食物可長期保存又不失美味的挑戰! ●吃飯變得便宜、快速又方便!東、西方速食大對決!

原價: 380 售價: 342 現省: 38元
立即查看
不散的筵席: 基隆廟口小吃與兩岸飲食印記 (1版)

不散的筵席: 基隆廟口小吃與兩岸飲食印記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這是一本探討新石器時代迄今,臺海兩岸飲食文化傳播的集粹之作。 內容簡介 ◎代理經銷 白象文化 本書發行收益全部捐贈「中華河洛暨開漳聖王文化研究會」。 中國大陸新石器時代,早已具有航海能力的東南沿海的古百越人群,約在六千年前橫渡海峽,登上臺灣史前舞台。古百越人不僅把世界最早的人工栽培稻作技術傳播到臺灣,形成臺灣最早的「稻粟並作」農業文明,他們也是臺灣原始南島語族先住民的先祖。 唐朝開漳聖王陳元光,及其所帶領的將士,於一千三百多年前,將河洛文化「南傳閩粵」,也移入了中原飲食文化。明清時代,河洛文化「東移臺灣」,閩粵河洛人後裔在開發臺灣的過程中,又把河洛人的飲食習俗與文化帶入了臺灣。 1949年,國民政府百萬大軍易守來臺,中國大陸「八大菜系」地域性飲食隨著大量外省人遷移臺灣這座「璀璨之島」,各省市飲食習俗在臺承續,就地深根,交替與混融,成為中華飲食文化大融爐的薈萃之地。 時空膠囊聚縮在基隆廟口,小吃深藏千年飲食基因密碼, 傳統羹湯、滷肉飯、麵食、生魚片,不乏古代中原飲食身影。兩岸飲食文化持續展演亙古至今「不散的筵席」。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 研究範圍 一、時間範圍 二、空間範圍 三、本研究的議題 第三節 研究方法理論與設計 一、文獻分析法 二、參與觀察法 三、訪談法 第四節 研究架構 一、河洛飲食文化南傳閩粵 二、河洛、閩粵飲食文化東移臺灣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文化傳播相關理論 第二節 河洛文化傳播 一、飲食文化的擴散與交流 二、兩岸民間交流與互動 三、飲食文化傳播的推手-移民 四、奠基閩臺,「中原文化傳播者」開漳聖王陳元光 五、閩臺「文化圈」的相似性 六、飲食文化傳播要素-環境變遷 第三節 河洛文化影響閩南飲食文化 一、河洛中原孕育最早的華夏文明 二、閩地的開發與文化熟成 第四節 中原、閩南移民文化深植臺灣 一、跨海來臺 近代民族大遷徙 二、宗族開枝,房派散葉 三、臺灣飲食信仰習俗,彰顯河洛印記 四、薈萃多元飲食,臺灣盡展風華 第五節 小結:臺灣受到中國飲食文化的影響 一、中國飲食文化的影響跨越古今 二、臺灣重現中國傳統美味 第三章 大陸影響臺灣史前農業與飲食 第一節 史前農糧生產與加工 一、新石器時代的糧食生產農具 二、穀物脫殼工具-石磨盤、石磨棒 三、杵、臼 槌搗米穀 四、石轉磨研製麵粉,加工技術的重大變革 第二節「陶」-源自大陸的臺灣史前飲食器物 一、中國發現兩萬年前最早的陶器 二、百越陶器六千年前傳入臺灣大坌坑文化 三、圓山文化的飲食器-陶罐 第三節 「刀耕火種」 臺灣新石器時代的農漁業 一、百越文化的傳播 二、臺灣先住民「穀倉」與百越「干欄屋」 第四節 中國大陸青銅器、鐵器傳播臺灣 一、中原青銅時代的農具革新 二、商周、百越青銅文化在臺灣 三、百越人與臺灣鐵器時代的農業 第五節 小結:兩岸考古共同印記與特徵 第四章 臺灣史前與閩浙沿海的互動 第一節 臺灣「原始南島語族」與大陸「百越族」的關係 第二節 大陸東南「百越」種姓眾多 第三節 河姆渡人的後代-百越人群與臺灣南島語族 第四節 穀倉豐收 干欄巢居 第五節 善造舟船 征海傳播 第六節 「骨耜」耕作-翻田種稻之始 第七節 河姆渡人陶器與飲食的多樣 第八節 中原文化影響百越、臺灣南島語族 第九節 小結:南島語族初始發源地在大陸華南 第五章 河洛飲食與水席 第一節 河洛飲食 一、河洛飲食特質 二、先秦時期「八珍」和調味料 三、河洛飲食發展脈絡 第二節 洛陽水席 第三節 大唐胡食 風華盛世 一、唐三彩 陶俑的寓意 二、胡漢相會 三、異域飲食傳入中土 四、洛陽「水席」到臺灣「肉羹」 第四節 小結:多元民族共同成就河洛飲食發達史 第六章 清領到日據:臺灣常民文化與飲食概況 第一節 漢人移民社會的形成 第二節 常民文化與飲食內涵 第三節 臺灣先住民與漢人早期飲食 一、臺灣最早的稻米 起源長江流域 二、明清時期 閩菜在臺落地生根 三、日據時期 蓬萊米與生食文化 第四節 小結:臺菜承襲閩俗與河洛民風 第七章 晚近臺灣飲食文化的變遷:酒樓到酒家 第一節 「酒家菜」承續中國大陸菜系多元飲食 一、秦樓楚館 酒樓文化 二、「臺灣料理」-日本皇室的「御宴」 第二節 攀附權貴 縱情聲色 第三節 混血「臺菜」 一、酒家菜為「臺菜」始祖 二、多元薈萃 自成一格 第四節 小結:「臺菜」揮灑中國大陸菜系底蘊 第八章 國宴的內涵與寓意 第一節 國宴的意涵與籌備 第二節 時代的演替 第三節 國宴菜單的演變 第四節 古典盛食器的觀察 第五節 低調與包裝 第六節 中國菜的鄉愁 第七節 小吃輝映國宴 第八節 小結:近代飲食的菁華 第九章 飲食大融爐 臺灣「混省」菜系特徵 第一節 菜系的形成 一、菜系的區域性特徵 二、菜系的源起與地方風味的形成 第二節 八大菜系的混融與本土化 一、「臺灣菜系」獨創「特殊一元」 二、「混省」特色 多元一體 第三節 小結:中國大陸飲食文化的集成地,臺灣一枝獨秀 第十章 今古羹湯與麵食文化 第一節 羹湯文化 一、羹的源起 二、羹的沿革與發展 三、古代名品的羹 四、今古羹的調製 五、羹與湯之別 六、今日臺灣羹湯小吃 第二節 今古麵食文化 一、小麥與製麵的起源 二、中國最早的第一碗麵條 三、麵條的歷史 四、饅頭名稱的源起 五、饅頭的歷史 六、餃子、餛飩的歷史 第三節 臺灣的麵食文化 一、百萬大軍帶進麵食文化 二、「獨尊米食」到「米麵共食」 三、傳統糕點 四、傳統麵條 五、新興麵食文化 第四節 小結:飲食的高度文明 第十一章 飲食王國 第一節 臺灣最美麗的風景-夜市與小吃 第二節 古代夜市與小吃名品 第三節 臺灣傳統小吃品項 第四節 小吃的鄉土情趣 第五節 異國料理 美食天堂 第六節 海上明珠 璀璨之島 吃在臺灣 第七節 小結:族群共融 多樣的飲食 第十二章 基隆廟口美食文化的在地化呈現 第一節 基隆的開發 一、史前新石器時代 二、歷史時期 三、大航海時代 四、漳州人開發市區「崁仔頂」 五、強權環伺 第二節 基隆廟口與小吃的形成 一、廟口奠濟宮沿革 二、開漳聖王廟口與小吃 三、街巷裡的小攤溫情 四、小吃傳承閩粵、河洛原鄉印記 第三節 美食之都在基隆 第四節 小吃天堂在廟口 一、百味珍饈 首屈一指 二、雨都的熱食-羹、麵 第五節 古代飲食的呈現,羹湯意味深長 一、肉羹 二、鼎邊趖 三、紅糟鰻魚羹、排骨羹 四、豆簽羹 五、花枝羹 六、白湯豬腳 第六節 「麵食」亙古通今 一、千年歷史 大麵炒 二、汕頭沙茶咖哩炒麵 三、陽春麵 四、餛飩 五、什錦麵 六、糕餅與麵點 第七節 廟口生魚片,源自先秦「魚膾」生食文化 第八節 小結:古代飲食的密碼 第十三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華夏飲食基因濃縮在臺灣、基隆的時空膠囊 第二節 研究限制 一、時間限制 二、空間限制 三、相關研究成果不足的限制 四、考古發現的理論限制 第三節 未來研究建議 後記 參考文獻 一、中文書目 二、英文書目 三、學報期刊 四、報刊網路 五、其他

原價: 380 售價: 285 現省: 95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