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帝國暮色:鴉片戰爭與中國最後盛世的終結
作者: 史蒂芬.普拉特
ISBN: 9789869716505
出版社: 衛城
書籍開數、尺寸: 14.8x21x2.6
頁數: 544
內文印刷顏色: 單色
定價: 560
售價: 448
庫存: 已售完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為您推薦

羅馬帝國衰亡史(插圖版典藏書盒精選本) (1版)

羅馬帝國衰亡史(插圖版典藏書盒精選本)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對權力的熱愛最為強烈又不容共享,舉世尊榮的極致來自天下萬眾的臣服。」 雄霸一方的光輝國度,偉大不滅的盛世羅馬 看人類史上最威名遠播的西方帝國,如何走入墮落、衰亡的命運 羅馬帝國的衰亡,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驚人的一幕。 這個壽命橫跨千年的龐大帝國,深遠地影響了後世。 它繁盛時的疆域廣闊無比,越過英吉利海峽西進英國,東伐敘利亞、埃及;它豐美的文化跨越國界線,以壓倒性的強勢姿態,改變了各地的飲食習慣、建築、藝術,甚至是宗教。 一個帝國的崛起、昌盛與衰亡,羅馬世界的禍福安危,除了天時與地利,皇帝的個人素質更是最為人矚目的重要影響;凱撒、奧古斯都、圖拉真、君士坦丁……這些聲明鑠金、驍勇善戰的帝王,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但羅馬帝國的偉大不只在光明面,它晦暗的歷史也成為提點後世的珍貴教材;暴君圖蜜善、喀利古拉、尼祿,他們的殘虐無情、善變與揮霍,暴露了人性最原始邪惡與暴虐,與偉大君王的光輝相襯托,成為人們需時時警覺的暗影。 吉朋的《羅馬帝國衰亡史》梳理羅馬一千三百年的歷史軌跡,洋洋灑灑六大冊,精選本擷取六卷精華,凝縮成一冊,以對帝國自身和帝國對外影響最鉅的三方面為本:1. 文明社會:羅馬的政治、經濟、軍事與文化;2. 外族入侵:羅馬的外患有哪些、如何侵擾、有哪些重大戰爭;3. 宗教信仰:基督教的興起與分裂、伊斯蘭教的發展、十字軍東征等。以最精簡的篇幅,完整呈現羅馬帝國的功勳偉業與內在價值。 歷史不僅是紙上書寫,而是人類活生生的軌跡。在光明燦爛的文明成果之外,爭奪的激情、落敗的絕望、對過去傷害的記憶,以及對未來危險的恐懼,都是榮耀勝利顛峰後注定走上的衰亡命運。歷史如河,不論是多麼有名的人物死去,多麼雄偉的建築物倒塌,過不了多久就會被沖刷殆盡、不復痕跡,而唯有掌握其中的高峰與低谷、湍流與漩渦,才能真正明瞭流竄在我們血脈裡,從古到今從未更變的人的本質。 【目錄】 作者序 譯者說明 精選本緣起 前言 偉大的帝國 
1 奧古斯都在位時期的羅馬帝國 
2 羅馬帝國趨向衰亡的主要因素 第一章 帝國的傳承(98-180年) 1 懷柔政策對外的征戰 2 後續皇帝的守勢作為 3 共和末期的政治局面 4 奧古斯都建立的帝國 5 政府保持古老的基本架構 6 帝王神格化和名銜繼承 7 奧古斯都的性格和策略 8 帝位傳承的致命弱點 9 圖拉真和哈德良的傳承 10 安東尼努斯王朝的傳承 11 回顧歷史 
第二章 篡奪和擁立(180-248年) 1 康莫達斯登基後朝政失修(183-189年) 2 康莫達斯的惡行和殞滅(189-192年) 3 佩提納克斯即位後勵精圖治(193年) 4 佩提納克斯為禁衛軍所弒(193年) 5 禁衛軍的專橫和出賣帝座(193年) 6 鳩理努斯登基引起眾怒(193年) 7 邊疆將領同聲討伐弒君與賣國罪行(193年) 8 塞維魯斯進軍羅馬登基稱帝(193-197年) 9 塞維魯斯的施政和對後世的影響 10 塞維魯斯的帝位傳承與崩逝(208-211年) 11 卡拉卡拉的暴政與覆滅(213-217年) 12 麥克林努斯篡位後的施政(217年) 13 伊拉珈巴拉斯的家世和崛起(218年) 14 伊拉珈巴拉斯的淫亂及被弒(219-222年) 15 亞歷山大的繼位及其德行(222年) 16 皇帝的治績和軍隊的暴亂(222-225年) 17 馬克西明的殘酷和暴虐(235-237年) 18 元老院對抗暴君贏得勝利(237-238年) 19 軍隊擁立風氣和菲利浦稱帝(244-248年) 
第三章 蠻族的入侵(165-268年) 1 阿塔澤克西茲建立薩珊王朝(165-226年) 2 波斯帝國與羅馬帝國連年戰爭(165-226年) 3 狄西阿斯的稱帝及其事功(248-250年) 4 哥德人的起源及北歐信仰 5 哥德人的遷移行動和定居 6 蠻族入侵及狄西阿斯的因應之道(250-251年) 7 羅馬皇帝在戰場壯烈犧牲(251年) 8 兩位皇帝的喪權辱國和旋起旋滅(251-253年) 9 華勒利安面對蠻族入侵的危局(253-268年) 10 法蘭克人的結盟和入侵行動(240-268年) 11 阿里曼尼人進犯高盧和意大利(253-268年) 12 哥德人海上遠征蹂躪希臘(253-268年) 13 高連努斯的性格與作為(253-268年) 14 三十僭主及其後續影響(253-268年) 
第四章 名將振軍威(268-285年) 1 高連努斯逝世和克勞狄斯繼位(268年) 2 克勞狄斯率領大軍擊敗哥德人(269-270年) 3 後續作為和克勞狄斯的病故(270年) 4 奧理安的治軍作為與簽訂和約(270年) 5 奧理安殲滅羅馬帝國心腹大患(270年) 6 奧理安收復帝國西邊的疆域(271年) 7 奧理安進軍亞洲平定帝國東疆(272-274年) 8 季諾碧亞的戰敗和歸順(272-274年) 9 奧理安的班師及再度出征被弒(275年) 10 塔西佗受到推舉及東征的崩殂(276年) 11 蒲羅布斯繼位及鴻圖大展的作為(276年) 12 蒲羅布斯征服蠻族的豐功偉業(277-279年) 13 羅馬皇帝與日耳曼人簽訂和平協議(279年) 14 蒲羅布斯平定叛亂及被弒(280-282年) 15 卡魯斯及其二子相繼稱帝(282-284年) 16 羅馬各種壯觀的競技與賽會(284年) 17 卡魯斯家族的殞滅與戴克里先的發跡(284-285年) 
第五章 分治和統一(285-324年) 1 戴克里先的出身與繼位(285年) 2 戴克里先力主帝國的分治(286-292年) 3 羅馬的地位和權力日趨衰落(303年) 4 戴克里先提高君權的具體做法(303年) 5 戴克里先新體制的主要內涵(303年) 6 戴克里先和馬克西米安的禪退(304-305年) 7 戴克里先退位造成的紛爭(305-324年) 8 君士坦丁的身世及其繼位的始末(274-306年) 9 君士坦丁與對手的施政和爭執(306-312年) 10 君士坦丁進軍羅馬擊滅馬克森久斯(312年) 11 君士坦丁在羅馬的作為與成就(312-313年) 12 君士坦丁與黎西紐斯的結盟與恩怨(313-314年) 13 君士坦丁與黎西紐斯的決裂和戰爭(314-315年) 14 君士坦丁的安內與平服蠻族的作為(315-323年) 15 君士坦丁再度統一羅馬帝國(323-324年) 
第六章 基督教興起(180-313年) 1 基督教發展的主要因素 2 基督教發展的主要條件 3 基督教傳播的主要方向 4 原創基督徒的人數和處境 5 基督教興起帶來的問題 6 羅馬皇帝迫害基督教的動機 7 猶太人的宗教主張和叛逆精神 8 基督教受到誤解的主要原因 9 早期基督教採取的防範措施 10 羅馬當局對基督徒抱持的觀點 11 羅馬大火引起尼祿迫害基督徒 12 圖密善當政對基督徒的迫害 13 圖拉真為基督徒建立合法的審判程序 14 羅馬當局對基督徒的處置及殉教狀況 15 早期基督徒虔誠的宗教信仰 16 羅馬當局的宗教迫害政策 17 遍及帝國各地的迫害基督教活動 18 蓋勒流斯頒布宗教寬容詔書的始末 19 宗教迫害的中止和殉教人數的估算 20 結論 
第七章 都城的創建(324-353年) 1 君士坦丁堡建城的源起及其形勢(324年) 2 擁有優越安全的地理和交通位置(324年) 3 君士坦丁堡的人口和享有的特權(324年) 4 君士坦丁堡的位階制度和等級區分(330-334年) 5 行政區域的劃分和行省總督的行政權力(330-334年) 6 軍事制度的調整和改革對後世的影響(330-334年) 7 尚武精神的斲喪及進入帝國的蠻族軍隊(330-334年) 8 君士坦丁的性格特質和行事風格(323-337年) 9 皇帝處死長子克里斯帕斯的本末(323-337年) 10 君士坦丁的子姪教育和繼承的狀況(323-337年) 11 君士坦丁崩殂及屠殺血親的殘酷事件(335-337年) 12 兄弟鬩牆的後果和馬格南久斯的篡奪(340-350年) 13 康士坦久斯擊敗馬格南久斯贏得墨薩會戰的勝利(351年) 14 康士坦久斯蕩平內亂的綏靖工作(352-353年) 
第八章 信仰和異端(306-438年) 1 君士坦丁改變信仰的時間和動機(306-337年) 2 頒布〈米蘭詔書〉的始末和主要內涵(313年) 3 基督教教會合法地位的建立和傳播(312-438年) 4 基督教精神權力和世俗權力的區分(312-438年) 5 基督教神職制度的內容和原則(312-438年) 6 基督教的異端教派受到迫害及產生分裂(312-362年) 7 三位一體論的哲學淵源和發展經過 8 三位一體的主要觀點和對基督教的影響 9 阿萊亞斯派主張的教義和擁戴的信條 10 羅馬帝國兩個都城的宗教信仰狀況(356-362年) 11 異端教派和宗教爭論造成的重大影響 
第九章 叛教的皇帝(331-363年) 1 朱理安在高盧的施政和對後世的影響(356-360年) 2 康士坦久斯逼使朱理安陷入絕境(360年) 3 朱理安為高盧軍隊擁立為帝的本末(360-361年) 4 朱理安穩定內部迅速進軍東方獲得勝利(360-361年) 5 康士坦久斯逝世消弭帝國的內戰(361-362年) 6 朱理安的宗教信仰和叛教行為(331-351年) 7 朱理安的哲學思想和神學體系(331-351年) 8 宗教狂熱形成的寬容政策(360-363年) 9 恢復異教信仰的措施和行動(360-363年) 10 朱理安在耶路撒冷重建猶太神殿(363年) 11 迫害基督徒的方法、手段和目標(363年) 12 朱理安的葬禮及後世對他的評價(363年) 
第十章 分裂的帝國(386-408年) 1 論述狄奧多西的成敗和功過 2 平定和鎮壓安提阿叛亂的本未(387-390年) 3 提薩洛尼卡的大屠殺事件(387-390年) 4 狄奧多西擊敗尤金紐斯贏得內戰勝利(394-395年) 5 狄奧多西崩殂及羅馬帝國面臨的危局 6 東西兩個帝國的分治已成定局(395年) 7 魯菲努斯擅權亂政及殘民以逞的行徑(386-395年) 8 阿卡狄斯立后引起權臣和豎閹的鬥爭(395年) 9 斯提利柯成為兩個帝國的保護人(385-408年) 10 制裁權臣引起兩個帝國的勃谿(395年) 11 吉爾多在阿非利加的叛亂和暴政(386-398年) 12 阿非利加的戰事和吉爾多兄弟的敗亡(398年) 
第十一章 圍攻羅馬城(395-410年) 1 哥德人的反叛使希臘慘遭蹂躪(395-397年) 2 東部帝國對蠻族的安撫和拒止(398-403年) 3 日耳曼人入侵高盧造成的後果(406年) 4 西部帝國式微導致哥德人入侵意大利(408年) 5 羅馬歷來面對強敵壓境的作為 6 羅馬權貴阿尼西安家族的輝煌事蹟 7 羅馬居民的行為習性和人口數量 8 哥德人圍攻羅馬以及退兵和議和(408-409年) 9 哥德人第二次圍攻及擁立的作為(409-410年) 10 蠻族第三次圍攻羅馬破城後的掠奪(410年) 11 羅馬陷落以後發生的善行和義舉(410年) 12 哥德人撤離羅馬及阿拉里克之死(410年) 
第十二章 匈奴的興亡(376-453年) 1 匈奴的興起及在歐洲建國的過程(376-433年) 2 阿提拉的家世出身和行事風格(433-453年) 3 匈奴入侵波斯及與東部帝國的征戰(430-441年) 4 阿提拉與東部皇帝簽訂和平條約(446年) 5 霍諾里婭的韻事和阿提拉入侵高盧(451年) 6 埃伊久斯與西哥德人結盟對付匈奴(451年) 7 夏隆會戰的經過和阿提拉的撤離(451年) 8 阿提拉入侵意大利及威尼斯共和國的建立(452年) 9 阿提拉與羅馬簽訂和約及其逝世的本末(453年) 
第十三章 顛覆西羅馬(439-490年) 1 汪達爾人掌握海權和麥克西繆斯的喪命(439-455年) 2 汪達爾人洗劫羅馬以及阿維都斯在高盧登基(455年) 3 里昔默的用權和馬喬里安繼阿維都斯為帝(456-457年) 4 馬喬里安痛砭時弊的立法和施政方針(457-461年) 5 馬喬里安光復阿非利加功敗垂成被迫退位(457-461年) 6 西部帝位的更迭及對堅西里克的斡旋作為(461-467年) 7 李奧在東部登基和推舉安塞繆斯為帝(457-474年) 8 安塞繆斯的被弒及奧利布流斯的起落(471-472年) 9 兩位皇帝的接位及歐里斯特斯的崛起(472-476年) 10 奧多瑟在意大利的勝利和西羅馬帝國的滅亡(476-490年) 11 羅馬精神的淪喪和奧多瑟統治意大利(476-490年) 
第十四章 西歐的雛形(449-536年) 1 西羅馬帝國覆滅後高盧發生的變革(476-536年) 2 墨羅溫王朝克洛維斯的崛起和對外的征戰(481-496年) 3 克洛維斯改信正統基督教及對後世的影響(496-497年) 4 克洛維斯擊敗甘多柏德獲得勃艮地戰爭的勝利(499-532年) 5 克洛維斯贏得哥德戰爭建立法蘭西王國(507-536年) 6 西哥德人在西班牙的建國過程和施政作為 7 不列顛的變革及薩克遜人的入侵和統治(449-455年) 8 薩克遜人建立七王聯盟及不列顛的展望(455-528年) 9 結語 
第十五章 哥德人共主(455-526年) 1 狄奧多里克的出身和東哥德人初期的狀況(455-488年) 2 狄奧多里克遠征意大利擊敗並殺害奧多瑟(489-493年) 3 哥德國王在意大利的統治策略和施政作為(493-526年) 4 狄奧多里克巡視羅馬及意大利的繁榮景象(500年) 5 蠻族信仰阿萊亞斯教義引起的宗教迫害(493-526年) 6 波伊昔烏斯的人品學識和定罪遭到處決(524-525年) 7 狄奧多里克的崩殂和最後的遺命(526年) 
第十六章 陰鬱的王朝(482-565年) 1 賈士丁一世繼位後清除異己的作為(482-527年) 2 史家對查士丁尼的描述和評價(527-565年) 3 狄奧多拉皇后的家世和婚姻狀況(527-565年) 4 狄奧多拉的暴虐和宗教救濟行為(527-565年) 5 賽車場的黨派造成君士坦丁堡動亂(527-565年) 6 皇室的縱容引起尼卡動亂的始末(532年) 7 絲對羅馬帝國的影響和後來的發展(527-565年) 8 東部帝國的稅收及皇帝的貪婪揮霍(527-565年) 9 聖索非亞大教堂的興建和華麗的風格(527-565年) 10 查士丁尼酷愛工程建設及其重大成果(527-565年) 11 查士丁尼的崩殂及其性格和統治的蓋棺論定(565年) 
第十七章 悲劇的角色(523-565年) 1 查士丁尼決定征服阿非利加及當前狀況(523-534年) 2 貝利薩流斯的家世經歷和出征阿非利加(529-533年) 3 羅馬艦隊在海上的航行及在阿非利加登陸(533年) 4 貝利薩流斯進軍獲得初期勝利及占領迦太基(533年) 5 貝利薩流斯在垂卡米隆會戰擊敗汪達爾國王(533年) 6 貝利薩流斯遠征西西里及狄奧達都斯的示弱(534-536年) 7 貝利薩流斯進軍意大利光復那不勒斯和羅馬(537年) 8 維提吉斯率軍圍攻羅馬和貝利薩流斯的出擊(537年) 9 哥德人攻城被羅馬人擊退及後續的作戰(537年) 10 羅馬遭受封鎖的困苦及東部援軍的到達(537年) 11 哥德人撤離羅馬及貝利薩流斯的追擊行動(538年) 12 完成意大利的征服和哥德王國的覆滅(538-539年) 13 貝利薩流斯的功高震主及其妻的荒淫(540年) 14 貝利薩流斯及其子的受辱和降伏(540年) 15 保加利亞人的入侵和貝利薩流斯的勝利(559年) 16 晚景淒涼的貝利薩流斯及其死亡(561-565年) 
第十八章 拜占庭英雄(570-629年) 1 羅馬與波斯的爭雄以及諾息萬的征戰和逝世(570-579年) 2 阿瓦爾戰爭與軍隊的叛亂以及莫理斯的被弒(595-602年) 3 福卡斯的暴虐和絕滅以及赫拉克留斯的舉兵稱帝(602-610年) 4 克司洛伊斯奪取埃及和東部各行省國勢已臻頂點(603-616年) 5 赫拉克留斯要激起進取的精神(610-622年) 6 赫拉克留斯對小亞細亞的攻勢作為(622-625年) 7 赫拉克留斯發起對波斯的遠征行動(622-625年) 8 蠻族對君士坦丁堡的圍攻鎩羽而歸(626年) 9 赫拉克留斯的進軍和尼尼微會戰的勝利(627年) 10 波斯國王遜位被弒與羅馬恢復和平的局面(627-628年) 11 赫拉克留斯的勝利和凱旋及留下的隱憂(628-629年) 
第十九章 查里曼加冕(730-1356年) 1 倫巴底人向羅馬進擊及丕平的救援行動(730-774年) 2 丕平及其子成為法蘭西國王和羅馬大公(751-768年) 3 加洛林王朝對羅馬教皇的賞賜和回報(751-814年) 4 東西兩個帝國的分裂和查理曼大帝的加冕(774-800年) 5 查理曼大帝的統治方式和行事作風(768-814年) 6 帝國從法蘭西向外的擴張和遭遇的強敵(768-814年) 7 查理曼的繼承人及日耳曼國王奧索的崛起(814-962年) 8 東西兩個帝國的事務和教皇選舉的權責(800-1060年) 9 羅馬的政教之爭和意大利王國的建立(774-1025年) 10 腓特烈一世和二世的事功及日耳曼諸侯的獨立(1152-1250年) 11 日耳曼皇帝查理四世虛有其表的尊榮(1347-1356年) 
第二十章 阿拉伯先知(569-655年) 1 阿拉伯人酷愛自由和獨立的天性 2 阿拉伯人的歷史背景和社會條件 3 阿拉伯人的偶像崇拜及外來宗教的影響 4 穆罕默德的家世出身和宗教使命(569-609年) 5 《古蘭經》的編纂方式和重大啟示 6 穆罕默德在麥加傳道和遭到驅逐的始末(609-622年) 7 穆罕默德逃到麥地那建立發展的基礎和方向(622-632年) 8 運用武力推展宗教獲致初步的成果(623-625年) 9 穆罕默德制服猶太人及麥加的歸順(623-629年) 10 平定阿拉伯半島與羅馬帝國的衝突(629-632年) 11 穆罕默德的逝世和後事的安排(632年) 12 穆罕默德的性格作風、私人生活和妻妾後裔 13 穆罕默德的傳承和哈里發的接位(632-655年) 14 穆罕默德的偉業和伊斯蘭教的勝利 
第二十一章 傳播與擴張(632-1055年) 1 阿拉伯人建立龐大的哈里發帝國(632-718年) 2 阿拉伯人圍攻君士坦丁堡及簽訂和約(668-677年) 3 第二次圍攻君士坦丁堡和希臘火的運用(716-718年) 4 阿拉伯人進犯法蘭西的遠征和勝利(721-731年) 5 查理在波瓦提耶會戰擊敗撒拉森人(732年) 6 阿拔斯王朝的建立和西班牙的反叛(746-755年) 7 阿拉伯人的知識、思想、科學和藝術(754-813年) 8 阿拔斯王朝的衰亡因素及造成的結局(841-936年) 9 獨立王朝相繼崛起和哈里發的敗亡(800-1055年) 10 希臘的反攻和兩位皇帝在東方的征戰(960-975年) 
第二十二章 東歐的曙光(640-1100年) 1 保加利亞人的遷徙和最早建立的王國(640-1017年) 2 土耳其人和匈牙利人的遷徙以及共同的先世(884-900年) 3 匈牙利人的建國和「捉鳥人」亨利的勝利(889-972年) 4 俄羅斯君主國的起源以及瓦蘭吉亞人的事蹟(839-862年) 5 俄羅斯人進犯君士坦丁堡的四次海上遠征(815-1043年) 6 斯瓦托斯勞斯的統治及其敗北的始末(955-973年) 7 俄羅斯人的皈依和基督教向北部地區的發展(800-1100年) 
第二十三章 十字軍東征(1095-1270年) 1 十字軍的源起和教皇的大力支持(1095年) 2 十字軍的先期行動和遭遇的苦難(1096年) 3 第一次十字軍東征向君士坦丁堡進軍(1096-1097年) 4 阿里克蘇斯的誘導策略和處理方式(1097年) 5 十字軍的兵力和對尼斯的圍攻(1097年) 6 多里利姆會戰及埃笛莎公國的建立(1097-1151年) 7 安提阿的圍攻作戰帶來的艱辛困苦(1097-1098年) 8 十字軍對耶路撒冷的圍攻和征服(1098-1099年) 9 戈弗雷當選耶路撒冷國王及後續的狀況(1099-1187年) 10 希臘皇帝阿里克蘇斯保存實力的策略(1097-1118年) 11 第二次和第三次十字軍東征的概況(1147-1189年) 12 伊斯蘭的反擊和土耳其人征服埃及(1127-1169年) 13 薩拉丁的人品德行、統治風格和雄才大略(1171-1193年) 14 薩拉丁奪取耶路撒冷以後的俠義行為(1187-1188年) 15 英諾森三世發起第四次和第五次十字軍東征(1198-1216年) 16 法蘭西國王聖路易領導最後兩次十字軍行動(1248-1270年) 
第二十四章 東羅馬式微(697-1261年) 1 威尼斯的政治制度和對外貿易的狀況(697-1200年) 2 法蘭西和威尼斯為十字軍東征結盟(1201-1202年) 3 十字軍幫助阿里克蘇斯復位簽訂協議(1202-1203年) 4 君士坦丁堡第一次被拉丁人圍攻和占領(1203年) 5 艾薩克皇帝復位後無法履約引起的紛爭(1203年) 6 木茲菲烏斯的篡位及第二次的圍攻作戰(1204年) 7 十字軍洗劫君士坦丁堡及希臘人悲慘的命運(1204年) 8 希臘帝國在尼斯流亡政權的積極作為(1204-1259年) 9 帕拉羅古斯的稱帝與君士坦丁堡的光復(1260-1261年) 
第二十五章 蒙古和韃靼(1206-1448年) 1 成吉思汗崛起的背景及法律和宗教的觀點(1206-1227年) 2 成吉思汗率領蒙古人從中國到波蘭的征戰(1210-1227年) 3 蒙古大汗對中國的金、宋和鄰國的用兵(1227-1279年) 4 蒙古人西進攻略波斯、俄羅斯和歐洲諸國(1225-1258年) 5 蒙古的統一和分裂及為中國同化的過程(1227-1368年) 6 希臘帝國和君士坦丁堡逃過蒙古的入侵(1240-1304年) 7 帖木兒的家世、經歷和權勢的建立(1361-1370年) 8 帖木兒的凱旋和逝世於出征中國的途中(1403-1405年) 9 帖木兒的行事風格、歷史評價及對後世的影響 10 希臘帝國的狀況和阿穆拉圍攻君士坦丁堡(1402-1448年) 11 鄂圖曼帝國的世襲繼承權以及新軍的創建 
第二十六章 帝國的絕滅(1421-1481年) 1 阿穆拉二世的統治特色及性格作風(1421-1451年) 2 東羅馬帝國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帕拉羅古斯(1448-1453年) 3 穆罕默德二世的性格作風和統治狀況(1451-1481年) 4 穆罕默德的敵意和修建要塞控制海峽(1451-1453年) 5 圍攻君士坦丁堡的態勢和雙方的兵力(1453年) 6 東西兩個教會聯合的幻滅和宗教的狂熱(1452年) 7 兩軍在君士坦丁堡進行攻防作戰的概況(1453年) 8 西部海上增援獲勝和穆罕默德的對策(1453年) 9 土耳其人發動全面攻擊和希臘皇帝的陣亡(1453年) 10 君士坦丁堡陷落遭到燒殺擄掠的狀況(1453年) 11 穆罕默德二世的入城及後續處理(1453年) 12 希臘王朝的絕滅給歐洲帶來悲傷和恐懼(1453-1481年) 尾聲 羅馬的面貌(800-1500年) 1 羅馬在中世紀的革命及與各國的關係(800-1500年) 2 教會分裂給羅馬帶來的問題(1378-1418年) 3 十五世紀波吉烏斯描述的殘破羅馬(1430年) 4 歷史的回顧及羅馬城的重建和修飾(1420年) 5 結語 
羅馬帝國歷代皇帝年表 圖片來源 地圖:西元180年的羅馬帝國

原價: 1200 售價: 1080 現省: 120元
立即查看
邊疆與帝國之間: 明朝統治下的西南人群與歷史 (1版)

邊疆與帝國之間: 明朝統治下的西南人群與歷史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邊境社會」是一個被集體建構出來的概念。 歷史上的中國政治,建立了一套以華夏為中心的天下觀,透過朝貢與土司羈縻的方式,來維持其與邊緣四夷的政治秩序。 「華夏中心」形塑「典範歷史」的框架,相對於「中心」而存在的「邊境」, 被政治制度、官僚體系、特定的文明意識形態與文化架構,塑造成一個在地理、政治、權力與文化層面的邊陲地位。連瑞枝在《邊疆與帝國之間:明朝統治下的西南人群與歷史》一書中,以中國西南之白人治理階層以及周邊鄰近人群為研究對象:識文與信仰佛教的白人精英階層曾維持六百年的佛教王權,在明朝統治下,成為帝國治理西南的重要中介者,他們在推動西南人群社會與歷史的形塑過程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書中沿著二個軸線,一是地方社會,一是帝國制度,討論不同人群如何在帝國身分制度下選擇成為僧人、士人與土官,並在土官與流官二元政治架構中,後續產生人群結群與社會聯盟對象之分流與變化。 西南人群為了申明身分而做出一系列的行動與選擇,而身分選擇的背後都有其政治與宗教的考量。書中主要以儀式權與儀式化機構的角度來討論人群與社會結盟的機制,這些精英階層為了尋求儀式權的合法性,也使其社會的整體精神隨著身分分流而產生歷史敘事的歧異與分化,包括大理白人世族的身分流動與移徙;土官聯姻、政治聯盟與「盜匪」動亂;乃至於在明朝儀式改革下,不同身分的人群如何透過一套儀式框架與政治語言來追求身分的合法性。 全書以地方人群的流動與階層重組、口傳到文字書寫、正統儀式權與歷史話語權等角度,來描寫一段族群政治流變與族群形塑的歷史。是一本致力於從邊境人群角度重構歷史的學術作品。 【目錄】 自序 扉頁間的歷史現場第一章 緒論 一、作為中心的邊境社會 二、從身分到族群 三、明朝制度與「邊境」社會 四、社會內在的趨力 五、地方語境:文類、敘事與多重記憶 六、僧侶、士人與土官第二章 關鍵的一年 一、洪武十五年 二、三江內外 三、大理內外 四、馴熟府分:土流並置的大理府 小結第三章 書寫者:華夷之間的歷史與神話 一、官方論述:僰人 二、士人的正名運動 三、口傳的歷史記憶:祖師傳說與開化者 小結第一部 僧侶 第四章 入京的僧侶 一、無極進京 二、龍關趙賜 三、董賢和阿吒力僧綱司 小結第五章 闢邪 一、土僧的政治網絡 二、林俊毀佛 三、鄉里化的祖師傳說 小結第六章 從寺院莊園到鄉里社會 一、佛寺與習儀所 二、感通寺三十六院與世族大家 三、捨田為寺 四、鄉里神祠 五、社壇化的寶林寺 小結第七章 重建儀式秩序 一、聖賢崇拜 二、大黑天神與龍神信仰 三、儀式爭奪 小結第二部 鄉士大夫 第八章 成為士人 一、儒吏 二、國子監與鄉試 三、庠序之學、學官與吏目 小結第九章 南京歸來 一、趙壽編譜 二、趙汝濂和李元陽的故事 三、楊森和楊士雲的妻舅 小結第十章 改造佛寺 一、佛屋易以儒制 二、正祀典:武侯祠與鄉賢名宦祠 三、佛寺化的祠堂 四、邊臣祖先 小結第三部 土官政治與山鄉 第十一章 瀾滄江沿岸的山鄉聯盟 一、蒙化張氏與左氏聯盟 二、雲龍土官段氏 三、離開太和縣 小結第十二章 從山鄉盜匪到編民 一、政治部署:鹽井提舉司、衛所和土巡檢 二、土酋和盜匪 三、封鎖與孤立 四、山鄉部署 小結第十三章 金沙江沿岸的土官聯盟 一、金沙江沿岸的聯盟陣線 二、新興土官勢力的崛起 三、木氏土官聯盟的擴張 四、看不見的力量第十四章 土官政治與雞足山 一、糧食與白金 二、山鄉腹地與雞足山佛寺 三、崇祀典與土地貨幣化 四、山鄉儀式正統 五、自己寫歷史:《雞足山志》 六、明王下山 小結第十五章 合法性的追求:儀式權與歷史話語權 一、歷史過程:身分分流與階層整合 二、歷史書寫:經典化與正統祀典的文化工程 三、社會流動與儀式徵引書目圖表目次 圖1.1 明朝統治下的滇西三江及其腹地 圖2.1 三江之內隸雲南布政使司 圖2.2 三江之外之西南諸夷 圖2.3 大理府所屬總圖 表3.1 《土官底簿》僰人土官表 圖3.1 《滇苗圖說》 圖3.2 《夷人圖說》 圖3.3 《百苗圖》之僰人 圖4.1 蛇骨塔 圖6.1 太和縣圖 圖6.2 賓居大王廟 圖6.3 寶林寺 圖7.1 五百神王廟,今人稱為神都 圖7.2 五百神王廟供奉的國王神 圖7.3 李宓將軍廟所供奉的李宓及諸將士 圖9.1 龍關趙氏聯姻系譜 圖10.1 慈真庵 圖10.2 六姓祠 圖11.1 蒙化府張左聯姻及土官世系 圖11.2 雲龍五井鹽及其周邊 圖12.1 大理府與姚安府間之山鄉部署 圖12.2 《滇苗圖說》所描寫之黑玀玀 圖13.1 元末明初大理山鄉土官聯姻情形 圖13.2 木氏宦譜圖譜祖先敘事結構 圖13.3 木氏一世祖爺爺與二世祖麥宗 表13.1 木氏聯姻表 圖13.4 木氏土官聯姻系譜圖 圖13.5 木氏與高氏聯姻圖 圖14.1 明朝大理府之雞足山與四周山鄉腹地 圖14.2 大理國時期張勝溫所繪之《大理國梵像卷》的贊陀啒多 圖14.3 大迦葉守衣入定 圖15.1 十五至十八世紀滇西歷史敘事結構

原價: 750 售價: 675 現省: 75元
立即查看
從帝國廢墟中崛起:從梁啟超到泰戈爾,喚醒亞洲與改變世界(長銷萬冊紀念版) (2版)

從帝國廢墟中崛起:從梁啟超到泰戈爾,喚醒亞洲與改變世界(長銷萬冊紀念版)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東方人民終於從昏睡中醒來,喚醒了整個亞洲、改變了世界。 二十世紀最重要的發展不在西方,而在亞洲的知識與政治覺醒! 1905年,日本艦隊在對馬海峽大敗俄羅斯海軍。這個被美國羅斯福總統稱為「世界史上最重大的現像」,不但使東方知識分子自信心大增,更扭轉了東方國家「垂死」、「生病」的形象。過去西方國家主導的世界、西方人主筆的世界史,終於收到來自東方的衝擊、改寫。 《從帝國廢墟中崛起》一書以宏大的視野,呈現自19世紀起始的現代亞洲改造過程,以哲馬魯丁.阿富汗尼與梁啟超二位為主,描述東方思想家們在西方之手伸進他們所處社會時是如何觀察、反應?面對有形與無形的物質、經濟與知識、精神領域的入侵時,他們如何理解自身的歷史與社會?而這些對時代的回應又推動了哪些改革與變化? 日俄戰爭、中國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戰、鄂圖曼現代化、伊斯蘭基本教義派的興起,這些連串的關鍵事件共同決定了今日亞洲的格局。在多次掙扎、痛苦的衝撞與變革中,東方看似終於脫離西方的掌控,開始書寫屬於自己的現代歷史,用自己的方法擺脫傳統框架、重塑亞洲,但隨之而來的衝突與日俱增,甚至落入了仿效西方而喪失自身文化的危機之中。 被西方船堅炮利與資本擊潰的東方文明核心,究竟在這百年來的痛苦掙扎與不斷自我質問之中;在痛恨西方卻又不得不向西方學習,甚至僅能以此方式復興亞洲的過程中,變成了什麼樣子?現今的我們又找到解方了嗎? 潘卡吉.米什拉梳理出了一條寫滿矛盾、衝突,映照著西方世界的東方歷史脈絡,書寫這些重要的思想家如何在亞洲地國的廢墟中奮起,帶領眾人重構足以支撐二十一世紀亞洲的新思想。 【目錄】 前言 第一章:亞洲臣服 埃及:「一連串大災難的開始」 印度、中國的緩慢受創 新全球階層體系 第二章:哲馬魯丁?阿富汗尼的奇異旅程 一個穿粗布衣的小人物 印度與阿富汗的覺醒 歐洲「病夫」和其危險的自我療法 埃及:辯論家出現 自強之外:泛伊斯蘭主義與民族主義的起源 歐洲插曲 在波斯:最得意的時刻 金籠子:阿富汗尼在伊斯坦堡度過的晚年 餘波久久未消 第三章:梁啟超的中國和亞洲的命運 令人欣羨但舉世無雙的日本興起 頭幾波改革衝動 日本與流亡之險 拳亂:又一些得自挫敗的教訓 泛亞洲主義:世界主義之樂 梁啟超與美國的民主 獨裁與革命的誘惑 第四章:一九一九年,「改變世界史」 美國與其自決承諾 自由主義的國際主義或自由主義的帝國主義? 使世界有害於民主制度 西方的沒落? 第五章:泰戈爾,亡國之民,在東亞 第六章:亞洲再造 出人意表的結局:泛亞洲主義與軍事去殖民化 知識去殖民化:新傳統派的興起 伊斯蘭世界的反現代 民族國家的勝利:病夫土耳其重振雄風 「中國人站起來了」 「他者」的興起 結語:含糊不明的報復 參考書目淺談 中英對照 註釋

原價: 460 售價: 414 現省: 46元
立即查看
全彩插畫版絲綢之路:從波斯帝國到當代國際情勢,橫跨兩千五百年人類文明的新世界史 (1版)

全彩插畫版絲綢之路:從波斯帝國到當代國際情勢,橫跨兩千五百年人類文明的新世界史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全球暢銷百萬冊鉅著《絲綢之路》珍藏全彩插畫版(改編自牛津大學史學家Peter Frankopan全球暢銷百萬冊作品,經典珍藏之作)文字簡潔,青少年也可輕鬆閱讀理解,開拓歷史新視野 重新理解以絲綢之路連結的世界史及全球脈動 想理解今天和明天的世界,就需要理解昨天的世界。 為了做到這件事,啟程的最好地方就是在初始之際。 碰巧的是,這意味著要從絲綢之路說起……彼德‧梵科潘:絲綢之路並沒有一個起點或是終點,因為它們實際上不是真正的道路,而是一個聯繫網,允許各種貨物、人和思想觀念,同樣也有疾病和暴力從東向西,或是自西向東流動。你可以把絲綢之路想成是世界的中樞神經系統,或是想像成血管和動脈,想要了解身體的話,你需要看皮膚下面的東西,也需要看作為一個整體的全身是如何運作的,而不是只看身體的某個部分。本書作者彼德‧梵科潘是享譽國際的暢銷歷史作家,在這本精彩的書中,他探索了由人、貿易、疾病、戰爭、宗教、冒險、科學和技術所構成的聯絡網,並沿著絲綢之路,在世界的心臟展開了一段激動人心的旅程。 從漢摩拉比國王頒布法典的古代世界和威武的波斯帝國開始,一直到令人恐懼的匈人、歐洲的崛起、兩次世界大戰和今日的政治局勢。本書沿著時間和歷史,將不同的人、帝國和大陸編織成一部驚人的全球史。 梵科潘的這一部史詩旅程是根據《絲綢之路》的內容而來,加入了尼爾‧派克的精美插畫,是關於世界歷史的必讀佳作。  【目錄】 前言第1章 古代世界之路 第2章 信仰之路 第3章 混亂之路 第4章 伊斯蘭之路 第5章 智慧之路 第6章 奴隸之路 第7章 天堂之路 第8章 地獄之路 第9章 新世界之路 第10章 北歐之路 第11章 對抗之路 第12章 戰爭之路 第13章 災難之路 第14章 苦痛之路 第15章 失落之路 第16章 新絲綢之路 感言

原價: 700 售價: 630 現省: 70元
立即查看
Amazon無限擴張的零售帝國:雲端×會員×實體店,亞馬遜如何打造新時代的致勝生態系? (1版)

Amazon無限擴張的零售帝國:雲端×會員×實體店,亞馬遜如何打造新時代的致勝生態系?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Amazon如何從書商搖身一變, 成為囊括製造、銷售、物流,無所不賣的超巨大企業? 這對整體市場與產業,究竟是福是禍,又將把世界帶往何方? ★如果你只想讀一本談Amazon的書,就讀這一本! ★電子商務龍頭Amazon,25年經營實戰策略全面分析 ★洞察未來購物趨勢與商店型態轉變,消費者與企業跟上時代脈動的完整手冊 Amazon為何成功? ‧相對於短期獲利,Amazon更傾向於將高比例的利潤投入新業務及新技術的開發,追求企業的成長與服務的拓展。 ‧拓展的核心精神為「使用者體驗」,期望能為使用者帶來更符合需求的服務,並保持對既有習慣的懷疑和挑戰。 ‧一鍵購買、Prime會員、市區一小時到貨等服務,都使消費者養成高度的黏著性。 Amazon的下一步? ‧Amazon近年陸續開設實體書店、收購美國全食超市,在對網路交易的追求達到極致之後,Amazon將眼光朝向實體店面,用意為何? ‧Amazon不斷擴展商品種類,近年更涉足食品、雜貨等傳統電商避之唯恐不及的領域,並推出自有品牌,Amazon從中看見了哪些競爭優勢? 零售業與商業的未來? ‧你是否還記得第一次走進玩具店的那種興奮與期待?在日益數位化的世界中,實體零售商店將更往體驗型與服務導向發展,彌補因網路購物而逐漸忘記的美好購物體驗。 ‧Amazon或許是同業的威脅,但同時也是促使產業升級、創新的推手。對零售業者來說,對手越是強大,越應該找出自己的特色,從市場中找出「Amazon做不到的事」,創造屬於自己的競爭優勢。 ‧在台灣,儘管Amazon的觸角仍未大規模的延伸與擴張,不過各種的電商平台早已深入你我的生活之中。此時此刻,我們仍得以思考:電商將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改變? 本書特色 ★作者擁有20年專業零售分析經驗,提供最貼近市場脈動的精闢見解。 ★由經濟環境、市場條件等多方面向,探討Amazon諸多策略的成因,因果關係一目瞭然。必須先了解整體市場,才能了解單一企業。 ★提供未來零售消費市場的預測,商店將如何轉型、企業將如何調適、消費者將享受何種全新的購物體驗。 如果你是……,這本書值得你一讀: ◆如果你是消費者,Amazon琳瑯滿目的各種服務,你應該要有所認識。 ◆如果你是賣家,Amazon將如何銷售自己的產品,你一定希望清楚知道。 ◆如果你是零售商,Amazon做得到與做不到的事,你務必要了解。 ◆如果你是企業管理者,Amazon的經營策略與決策制定,值得你參考。 各界推薦 ──5顆星推薦── 王怡人(JC趨勢財經觀點版主) 周品均(東京著衣╱Wstyle品牌創辦人) 陳賢澔 (Hsien)(「電商隨筆」網站創辦人) 詹宏志(網路家庭董事長) 電商人妻Audrey 楊斯棓(方寸管顧首席顧問╱家醫科醫師) 如果你認同「知己知彼」此一哲學,那麼《Amazon無限擴張的零售帝國》是所有全通路零售商必讀的一本書。 ──提姆.梅森(Tim Mason),Eagle Eye Solutions執行長 娜塔莉和米雅寫出了有關Amazon崛起及其帶給零售業的巨大影響的權威著作之一。作為關注Amazon超過20年的金融分析師,我在此書中發現豐富的見解和數據資料。娜塔莉和米雅對為何Amazon「實體化」(推出Amazon Go商店、收購全食超市)的說明,特別令人激賞。本書為投資人和零售商,特別是為希望在WACD──Amazon做不到的事(What Amazon Can't Do)上脫穎而出的公司提供了珍貴的經驗。我強烈推薦這本書。 ──馬克‧馬哈尼(Mark S Mahaney),加拿大皇家銀行(RBC Capital Markets)董事總經理暨分析師 Amazon令人歎為觀止──不懈地聚焦於顧客,不斷地大量投資以推進成長,不使對長期願景的關注被當下的干擾分散。對於任何電商企業家來說,伯格和奈茲對Amazon積累25年一舉成名的作為提供豐富的洞察。本書不但解構Amazon的成長,還適時地提醒了顧客行為中令人感到震撼又激動的變化,幫助像Missguided這樣的新零售商發揮影響力。 ──尼丁‧帕西(Nistin Passi),Missguided執行長暨創辦人 娜塔莉和米雅對Amazon的深度觀點,會使本書成為希望了解Amazon如何影響的零售商的入門手冊。由於她們對此產業以及Amazon在美國和歐洲的同業有既全面又近距離的了解,故本書有著豐富的客觀洞見。但本書又不止一本關於Amazon的書;它還是描述因科技帶動所導致的空前顧客期望產生之影響的社評。購物者明白,過去不可能的事現在已成為可能;原不可行的現已可行;曾經的夢想已化為現實。伯格和奈茲提醒我們,對所有零售商而言,為這些全新的顧客重新打造服務是絕對必要的。 ──安迪‧邦德(Andy Bond),Pepkor歐洲執行長 除了闡述對Amazon模式如何持續演進以創造更多Amazon式成功的詳盡且可靠的看法之外,此書還針對購物的未來和零售業應如何調適自身,以維持對隨時可購物者的價值,提供不可或缺的見地。 ──羅賓‧菲利普(Robin Phillips),The Watch Shop執行長 伯格和奈茲以綜觀全局的方式鋪墊出關於Amazon的基礎內涵。書中所描述的Amazon過去和發展進程,精準剖析了那些孕育出這個網路巨頭成功要素的關鍵變化和轉捩點。最重要的,書中提出的見解和涵義將啟發所有與Amazon同在「萬物產業」(Industry of Everything)較勁的業者,重新評估和改進自己的策略。像我就會。 ──安‧努文‧盧(Anh Nguyen Lue),寶僑北美開放創新和電子商務品類管理負責人 【目錄】 第1章 這是Amazon式的世界 第2章 為什麼Amazon不是普通的零售商:初探Amazon零售策略 為賺錢先賠錢 Amazon的核心教條 不公平的競技場:稅金 三樣支柱:市集、Prime、AWS 第3章 Prime生態系:重新定義今日現代用戶的忠誠 配送、購物、串流以及更多 但Prime真的是一個忠誠方案嗎? Amazon從Prime中獲得什麼? 全球化 Prime在實體商店中是否一樣可行? Prime 2.0 第4章 零售末日:已成現實或只是迷思? 隨心所欲的購物者誕生 Amazon效應:殺死品類殺手 空間過剩,且相關性令人存疑 千禧世代、極簡主義和謹慎消費 第5章 純電商的終結:Amazon轉向傳統實體零售 下一代的零售業:追求全通路 融合實體和數位零售的關鍵驅動因素 線上緊跟實體──線上購物的終結 Amazon採取行動 第6章 Amazon的雜貨企圖:創立能賣出更多其他產品的平台 美國線上雜貨2.0? 食品:最後的拓荒區和頻率的重要性 Amazon的食物大戰:全食超市前的發展 第7章 全食超市:美麗新紀元 Amazon將對發明的渴望應用於超市部門 為什麼是全食超市? 當頭棒喝 向全食超市道別,迎接Prime生鮮? 第8章 自有品牌的主宰者:開始壓縮獲利空間 經濟大衰退後期的心態 Amazon的自有品牌野心 第9章 科技與無阻力零售 顧客至上 從點擊一次到無需點擊 第10章 人工智慧和聲控:零售的新領域 推薦的重要性 供應鏈的複雜性 語音未被利用的潛能 第11章 未來的商店:數位自動化如何增進顧客體驗 線上研究,實體商店購買 位置作為關聯價值的代表 商店作為展示廳 數位顧客體驗 第12章 未來的商店:從交易型轉變成體驗型 從商店到生活形態中心:確保品牌價值不變 用餐的場所 工作的場所 玩樂的場所 探索與學習的地方 租用的地方 小結 第13章 零售履行:在最後一哩爭取到顧客 承諾配送 開發最後一哩 建置最後一哩 第14章 最後一哩的基礎建設 最後一哩的勞力 不斷發展的資訊科技架構 不動產需求 Amazon作為運輸服務商 Amazon物流 為爭奪最後一哩的競賽 創新的遠距技術 第15章 結論:Amazon已達巔峰?

原價: 420 售價: 378 現省: 42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