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 ||||
售價: | 450元 | |||
庫存: | 已售完 | |||
LINE US! |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 |||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 ||||
付款方式: | 超商取貨付款 |
![]() |
|
信用卡 |
![]() |
||
線上轉帳 |
![]() |
||
物流方式: | 超商取貨 | ||
宅配 | |||
門市自取 |
為您推薦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一八九四年甲午戰爭爆發,因清軍節節敗退。翌年(一八九五)春,歲次乙未,日、清簽訂「馬關條約」,割讓臺、澎。 當外商告知島內買辦,臺灣已被割讓之際,社會人心惶惶,進而出現「義民vs.安民」、「反抗vs.談和」等兩樣情結,此一時期蘇格蘭長老教會扮演著安定人心的角色。作者以水彩速寫的「府城學院」,即今臺南神學院前身。該學院源自於旗后與府城的兩所「傳道者養成班」,巴克禮牧師於一八七六年接手整合,進而創辦「府城學院」(Capital College),並在神學教育之外,輔以天文地理等近代西洋知識,成為臺灣近代文明開化的原點。作者透過日記、文書、回憶錄等試窺日軍接收臺灣當下的社會實態,打破既往對一八九五臺灣社會混沌未分的刻板印象,當時臺灣社會的文明開化顯然超乎你我想像。 【目錄】 前言 「民主國」的發想 澎湖與台灣海峽的公海化 基隆戰役與丹麥籍通信員韓生 迎日軍進台北城:辜顯榮、陳法與達飛聲 開啟台北城門的民婦陳法子嗣 辜顯榮的膽識 美籍記者達飛聲的見證 被遺忘的連結點(Link):蘇樹森與陳春光 曹長櫻井茂夫的困境 對台告諭vs.偽「日本條例」 安民局vs.義民局:坐困愁城的隘勇總兵余清勝 吳湯興與新苗軍:三度掃討北台灣 黎景嵩與新楚軍 中台灣的隘口:定寨望洋八卦山 變更圖南計畫 三面進擊台南 一段插曲:嘉義城女童「周花蓮」 民主國總統的脫走:唐景崧與劉永福 臺灣民主國總統唐景崧 民主國總統接班人劉永福 臺灣社會的多元特質 乙未之役期間的平埔族 英語勘能的台灣人:高天賜 李春生 黃東茂 巴克禮牧師:南台灣安定人心的力量 乙未之役的終結 最後的困獸之鬥 伏見宮貞愛親王與葉連成家族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薨逝 被忽略的一群 南台灣的文明開化超乎想像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