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屬法講義 (7版)
人氣推薦!已有37位會員共同選購!!
親屬法講義
系列名:大學用書
ISBN13:9789575116965
出版社:元照
作者:林秀雄
裝訂/頁數:平裝/432頁
規格:23cm*17cm*2cm (高/寬/厚)
版次:7
出版日:2022/03/01
中國圖書分類:親屬法
內容簡介
本書依條文之編排順序,將民法親屬編之相關問題予以體系化的介紹。為使讀者能夠容易掌握爭點,乃將學說加以詳述,並將實務見解列於註中,以便參照。書中之個人見解,大多為作者長期思考下之結晶,整體上呈現作者一貫之法解釋學方法論。
二〇二一年民法修正民法第十二條、第十三條、第九七三條、第九八〇條、第一〇四九條、第一〇七七條、第一〇九一條、第一一二七條及第一一二八條等規定,同時刪除民法第九八一條與第九九〇條等規定。此等修正之條文,訂於民國一一二年一月一日施行。本版為配合上述條文之修正或刪除,乃就相關部分予以修訂。
目錄
改版序
自 序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親屬法之基本構造/1
第一項 親屬關係法── 親屬法之特色/1
第二項 親屬間之權利義務法──民法之共通點/1
第三項 婚姻法與親子法編排順序之邏輯分析/2
第二節 親屬法之特殊性/9
第一項 倫理道德性/9
第二項 傳統習俗性/9
第三項 弱者保護性/10
第三節 身分行為之特殊性/12
第一項 要式性/12
第二項 不得代理/13
第三項 不得附條件或附期限/13
第四項 身分行為之能力/13
第五項 身分行為之撤銷/14
第四節 親屬法之立法沿革/15
第一項 親屬法之制定/15
第二項 親屬法之修正/18
第二章 通 則
第一節 總 說/27
第二節 親屬之範圍及種類/28
第一項 親屬之範圍/28
第二項 親屬之種類/30
第三節 親系、輩分及親等/33
第一項 親 系/33
第二項 輩 分/34
第三項 親 等/35
第四節 身分關係之發生與消滅/36
第一項 身分關係之發生/36
第二項 身分關係之消滅/37
第三章 結 婚
第一節 婚 約/41
第一項 總 說/41
第二項 婚約之法定要件/42
第三項 婚約之效力/46
第四項 婚約之消滅/47
第五項 損害賠償/54
第六項 婚約贈與物之返還/59
第七項 短期消滅時效/61
第二節 結婚之要件/62
第一項 結婚之實質要件/62
第二項 結婚之形式要件/77
第三節 婚姻之無效與撤銷/86
第一項 婚姻之無效/86
第二項 婚姻之撤銷/92
第三項 損害賠償及離婚有關規定之準用/98
第四項 重婚例外有效時之處理/100
第四節 婚姻之普通效力/103
第一項 總 說/103
第二項 夫妻之稱姓/103
第三項 同居義務之履行/106
第四項 婚姻住所之決定/112
第五項 日常家務之代理/113
第六項 家庭生活費用之負擔與家事債務之清償責任/117
第七項 貞操義務/120
第五節 夫妻財產制/121
第一項 通常的法定財產制/122
第二項 非常的法定財產制/145
第三項 約定財產制/149
第四章 離 婚
第一節 婚姻關係之消滅/161
第二節 兩願離婚/164
第一項 總 說/164
第二項 兩願離婚之要件/165
第三項 法院之調解離婚與和解離婚/171
第三節 判決離婚/175
第一項 總 說/175
第二項 離婚原因/176
第三項 不得請求離婚之情形/191
第四節 離婚之效力/196
第一項 身分上之效力/196
第二項 財產上之效力/205
第五章 自然血緣親子關係之發生
第一節 婚生子女/215
第一項 婚生子女之定義/215
第二項 受胎期間之推定/216
第三項 婚生推定/217
第四項 婚生否認/219
第二節 非婚生子女/230
第一項 總 說/230
第二項 任意認領/232
第三項 強制認領/243
第四項 認領之效力/249
第五項 準 正/253
第六章 收 養
第一節 總 說/257
第二節 收養之成立/259
第一項 收養之實質要件/259
第二項 收養之形式要件/271
第三項 收養之無效及撤銷/274
第四項 收養之效力/280
第三節 收養之終止/286
第一項 合意終止/286
第二項 宣告終止/291
第三項 死後終止/295
第四項 終止收養之無效與撤銷/300
第五項 終止收養之效力/301
第七章 父母子女間之權利義務
第一節 子女之稱姓/305
第一項 總 說/305
第二項 婚生子女之稱姓/305
第三項 非婚生子女之稱姓/309
第四項 養子女之稱姓/311
第二節 親 權/314
第一項 總 說/314
第二項 行親權之人與服親權之人/316
第三項 親權之內容/317
第四項 親權之行使/329
第五項 親權之停止/333
第八章 監護與輔助
第一節 總 說/337
第二節 未成年人之監護/339
第一項 開始監護之原因/339
第二項 監護人之確定/341
第三項 監護人之辭任與消極資格/348
第四項 監護人之職務/349
第五項 監護關係之終止/355
第三節 成年人之監護/358
第一項 開始監護之原因/358
第二項 監護人之選定、另行選定或改定/358
第三項 監護人之辭任與消極資格/360
第四項 囑託登記/360
第五項 監護人之職務/361
第六項 監護關係之終止/362
第四節 輔 助/363
第一項 開始輔助之原因/363
第二項 輔助人之確定與輔助職務相關規定之準用/364
第三項 輔助關係之終止/364
第五節 成年人之意定監護/365
第一項 意定監護契約之定義/365
第二項 意定監護契約之成立與生效/365
第三項 監護人之選定、另行選定或改定/366
第四項 意定監護契約之撤回與終止/368
第五項 報酬及排除代為處分限制之約定/369
第六項 監護相關規定之準用/370
第九章 扶 養
第一節 總 說/371
第一項 扶養制度產生之背景/371
第二項 扶養義務之二大類型/371
第二節 扶養關係發生之要件/373
第一項 須有一定之親屬、家屬或配偶關係/373
第二項 受扶養權利人須有受扶養之必要/376
第三項 扶養義務人須有扶養能力/379
第四項 由法院裁判扶養義務之減輕或免除/380
第三節 扶養之順序/382
第一項 扶養義務人之順序/382
第二項 受扶養權利人之順序/383
第四節 扶養之程度與方法及其變更/384
第一項 扶養之程度/384
第二項 扶養之方法/384
第三項 扶養程度與方法之變更/386
第十章 家與親屬會議
第一節 家/387
第一項 總 說/387
第二項 民法上之家/389
第三項 家之構成員/390
第四項 家務之管理/393
第五項 家屬之分離/395
第二節 親屬會議/398
第一項 總 說/398
第二項 親屬會議之召集/399
第三項 親屬會議之組成/401
第四項 親屬會議會員之消
立即查看
民法債編各論(上) 2/E 2022 (2版)
人氣推薦!已有5位會員共同選購!!
民法債編各論(上)
書號 : 5EB19
編/著者 : 劉春堂
出版社 : 新學林
出版日期 : 2022-07-31
ISBN/ISSN : 4711366090111
版別 : 2版
裝幀 : 平裝 18開 560頁
民法債編各論(中)
書號 : 5EB23
編/著者 : 劉春堂
出版社 : 新學林
出版日期 : 2023-01-31
ISBN/ISSN : 4711366090166
書系 : 入門教科書
版別 : 2版
裝幀 : 平裝 18開 560頁
民法債編各論(下)
書號 : 5EB28
編/著者 : 劉春堂
出版社 : 新學林
出版日期 : 2022-03-31
ISBN/ISSN : 4711366090012
版別 : 修訂版4刷
裝幀 : 平裝 18開 464頁
上目錄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二章 買 賣 5
第一節 總 說 5
第二節 買賣之效力 27
第三節 特種買賣 121
第三章 互 易 183
第四章 交互計算 189
第五章 贈 與 207
第一節 總 說 207
第二節 贈與之效力 212
第三節 贈與之撤銷 221
第四節 特種贈與 227
第六章 租 賃 239
第一節 總 說 239
第二節 租賃之效力 257
第三節 租賃之變更 323
第四節 租賃之消滅 375
第五節 特種租賃 387
第七章 借 貸 451
第一節 使用借貸 451
第二節 消費借貸 475
參考書目 531
中目錄
第八章 僱傭
第一節 總說 1
第二節 僱傭之效力 5
第三節 僱傭之消滅 16
第九章 承攬
第一節 總說 21
第二節 承攬之效力 32
第三節 承攬之消滅 109
第十章 出版
第一節 總說 115
第二節 出版之效力 121
第三節 出版之消滅 138
第十一章 委任
第一節 總說 141
第二節 委任之效力 158
第三節 委任之消滅 196
第十二章 經理人及代辦商
第一節 總說 211
第二節 經理人 213
第三節 代辦商 241
第十三章 居間
第一節 總說 257
第二節 居間之效力 265
第三節 居間之消滅 280
第十四章 行紀
第一節 總說 281
第二節 行紀之效力 287
第三節 行紀之消滅 314
第十五章 寄託
第一節 總說 315
第二節 寄託之效力 325
第三節 寄託之消滅 347
第四節 特殊寄託 350
第十六章 倉庫
第一節 總說 381
第二節 倉庫契約之效力 389
第三節 倉庫關係之消滅 413
第十七章 運送
第一節 總說 415
第二節 物品運送 421
第三節 旅客運送 486
第十八章 承攬運送
第一節 總說 499
第二節 承攬運送之效力 505
第三節 承攬運送關係之消滅 522
參考書目 523
下目錄
修訂版序言
自序
第十九章 旅遊
第一節 旅遊營業人及旅遊契約 2
第二節 旅遊契約之成立 8
第三節 旅遊契約之性質及特性 11
第四節 旅遊契約之效力 15
第五節 旅遊之消滅 38
第二十章 合夥
第一節 總說 41
第二節 合夥之效力 48
第三節 合夥人之退夥及入夥 80
第四節 合夥之消滅 92
第二十一章 隱名合夥
第一節 總說 101
第二節 隱名合夥之效力 108
第三節 隱名合夥之消滅 117
第二十二章 合會
第一節 總說 123
第二節 合會之成立、性質及其類似概念 142
第三節 合會之效力 150
第四節 合會之變更 167
第五節 合會之倒會 184
第六節 合會之消滅 190
第二十三章 指示證券
第一節 總說 193
第二節 指示證券之發行 202
第三節 指示證券之讓與 217
第四節 指示證券之承擔 224
第五節 指示證券之給付 228
第六節 指示證券之消滅 237
第二十四章 無記名證券
第一節 總說 241
第二節 無記名證券之發行 244
第三節 無記名證券之流通 252
第四節 無記名證券之給付 258
第五節 無記名證券喪失之救濟 268
第六節 無記名證券之消滅 281
第二十五章 終身定期金
第一節 總說 283
第二節 終身定期金之效力 295
第三節 終身定期金之消滅 299
第二十六章 和解
第一節 總說 307
第二節 和解之效力 318
第三節 和解之消滅 326
第二十七章 保證
第一節 總說 331
第二節 保證人與債權人間之關係 345
第三節 保證人與主債務人間之關係 365
第四節 保證之消滅 377
第五節 特殊保證 388
第六節 銀行法關於保證之特殊規定 399
第二十八章 人事保證
第一節 總說 409
第二節 人事保證之成立及特性 414
第三節 人事保證之效力 416
第四節 人事保證之消滅 425
參考書目 431
後記 439
立即查看
書名:金融法(修訂十版)
作者:王文宇 等
出版社:元照
出版日期:2019/03/01
ISBN:9789575110727
內容簡介
隨著金融商品推陳出新,金融法制也面臨新挑戰。為使讀者了解金融法全貌,本書力邀學界與律師界專家,有系統地說明銀行、證券、期貨、信託、保險、票券等基礎金融法規。
闡明嶄新特別法,如金融資產與不動產證券化、金融機構合併、存款保險與金融重建等。本書亦解析金融監理、金控公司、投資人保護、國際金融交易等相關法制,以拓展宏觀視野。
金融法向為各界亟欲了解卻不得其門而入之艱深領域,本書兼具教科書與工具書功能,對有志於一窺金融法堂奧者誠屬不可或缺之簡明手冊。
※本版依據公司法、銀行法、農業金融法、保險法最新修正更新內容。
新增「創新金融法制」一章,闡述第三方支付與電子支付、群眾募資、區塊鏈、智能理財等新興金融科技衍生之法制。
目錄
十版序
序
第一章/金融法制與金融監理/王文宇
第一節 前 言/1
第二節 金融市場與金融法制/2
第三節 金融監理之架構分析/8
第四節 主要國家之金融監理模式/13
第五節 金融新趨勢/20
第二章 銀行法總則/林仁光
第一節 導 讀/25
第二節 銀行法規範體系之建立/28
第三節 銀行之設立/36
第四節 銀行業務之範圍及各種銀行業務之定義與規範/41
第五節 銀行從事授信行為之規範/49
第六節 銀行從事投資行為之規範/56
第七節 銀行之變更、停業與解散/58
第八節 存款保險制度/63
第九節 銀行財務結構之規範/65
第十節 銀行業之合併與金融控股公司之成立—銀行法、金融機構合併法與金融控股公司法之關係/69
第十一節 金融監理制度之發展/72
第三章 銀行法分則/林繼恆
第一節 商業銀行/75
第二節 專業銀行/96
第三節 信託投資公司/112
第四節 外國銀行/120
第五節 罰 則/124
第四章 證券交易法/林國全
第一節 證交法之意義與主要內容/131
第二節 企業財務業務資訊揭露制度/136
第三節 發行市場之管理/145
第四節 證券商/150
第五節 證券交易所與櫃檯買賣中心/156
第六節 證券市場相關事業/163
第七節 證交法對發行公司之特別管理規範/165
第八節 證交法對內部人持股之規範/172
第九節 操縱價格行為之禁止/180
第十節 公司治理之強化/182
第十一節 外國公司/187
第五章 期貨交易法/詹庭禎
第一節 國內外期貨市場發展沿革/191
第二節 期貨交易與證券交易的差異/194
第三節 期貨市場的參與者/195
第四節 主管機關與期貨交易範圍/198
第五節 期貨交易所與期貨結算機構/202
第六節 期貨交易競價方式/205
第七節 期貨業/207
第八節 保證金/210
第九節 監督與管理/213
第六章 共同基金與投信投顧法/王文宇
第一節 共同基金與證券投資信託法制/217
第二節 證券投資信託契約之性質及關係人/222
第三節 證券投資信託之規範/226
第四節 特殊型態之共同基金/230
第五節 證券投資顧問事業/234
第六節 全權委託投資業務/235
第七節 代結論─金融交易規範之整合/238
第七章 信託法與信託業法/王志誠
第一節 信託之意義及分類/241
第二節 信託之成立/245
第三節 信託財產與信託公示/247
第四節 委託人之權利/250
第五節 受益人之權利/251
第六節 受託人之權責/252
第七節 信託之監督機制/254
第八節 信託關係之消滅/258
第九節 公益信託/260
第十節 商事信託之發展/262
第十一節 信託業之發展史/266
第十二節 信託業之基本概念/268
第十三節 信託業之監控/282
第八章 保險法制/汪信君
第一節 保險監理與經濟理論/293
第二節 保險監理法制之目的與公共利益/296
第三節 我國目前保險監理法令之概況/300
第九章 金融控股公司法/王文宇
第一節 前言─立法背景/313
第二節 金融跨業經營模式之比較/314
第三節 總則─兼論公司治理架構/317
第四節 組織之轉換及分割/320
第五節 金融控股公司之業務/323
第六節 金融控股公司之財務/326
第七節 監督與罰則/329
第八節 結 語/330
第十章/證券化基本原理/黃銘傑
第一節 證券化的意義/333
第二節 證券化之功效/341
第三節 證券化的基本架構/345
第四節 證券化參與人員及其角色定位/350
第五節 證券化之未來/353
第十一章 金融資產暨不動產證券化法規/黃銘傑
第一節 金融資產證券化條例/355
第二節 不動產證券化條例/369
第十二章 存款保險條例/王志誠
第一節 存款保險之基本概念/375
第二節 存保公司/383
第三節 存款保險之風險控管/388
第四節 存款保險責任之履行/390
第五節 最小成本處理原則與金融危機之因應/400
第十三章 金融重建基金設置及管理條例/王志誠
第一節 金融重建基金之功能/405
第二節 金融重建基金之財源/407
第三節 金融重建基金之管理及運用/409
第四節 金融重建基金管理會之組織/423
第五節 金融重建基金管理會之地位/424
第六節 後金融重建基金時代之金融危機處理問題/426
第十四章 金融機構合併法/李禮仲
第一節 概 述/429
第二節 立法目的與適用範圍/432
第三節 本法之主管機關與職責/434
第四節 合併之定義與同業合併原則/434
第五節 因合併有逾越法令規定範圍者之調整期/438
第六節 一般金融機構之合併程序/438
第七節 基層金融機構自願合併之程序/442
第八節 金融機構不良債權之受讓人/443
第九節 規費及稅賦優惠之合併誘因/444
第十節 概括承受或概括讓與之準用/446
第十一節 結 論/447
第十五章 票券金融管理法/游啟璋
第一節 緒 論/451
第二節 貨幣市場工具/453
第三節 貨幣市場/458
第四節 票券集中保管及結算清算制度/461
第五節 票券商與票券金融公司/462
第六節 票券商的監督及管理/472
第七節 票券金融商業同業公會/473
第八節 罰 則/474
第十六章 農業金融法/李禮仲
第一節 前言─立法背景/477
第二節 主管機關與農業金融機構/478
第三節 全國農業金庫之創設/480
第四節 農、漁會信用部/486
第五節 農業金融監理機構之監理業務/489
第六節 問題農會漁會信用部之處理/491
第七節 罰 則/492
第八節 結 語/494
第十七章/證券投資人及期貨交易人保護法/廖大穎
第一節 概 說/497
第二節 法制緣由/500
第三節 保護證券投資人及期貨交易人的法律設計/503
第四節 小 結/520
第十八章 國際金融交易法規/康文彥
第一節 海外存託憑證/521
第二節 海外可轉換公司債/527
第三節 國際債券/534
第十九章 金融消費者保護法/王文宇
第一節 導 讀/543
第二節 爭議處理機構之組織架構/545
第三節 規範對象與標的/548
第四節 金融服務業者之法定義務/
立即查看
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增訂版) (16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增訂十六版)
叢書:法律
ISBN13:9789571469423
替代書名:Administrative Law: Theory and Practice
出版社:三民書局
作者:吳庚;盛子龍
裝訂/頁數:平裝/780頁
規格:23.2cm*17.2cm*3.5cm (高/寬/厚)
版次:十六
刷次:4
最新刷日期:2020/10
出版日:2020/10/23
中國圖書分類:行政法
內容簡介
《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一書,其中「理論」是指中外最新之學說(以通說為主)、立法例之解說;「實用」則是以司法院大法官解釋及各級行政法院有關裁判見解為敘述重點;又因我國主要行政法典類多襲自德國,故彼邦實務上之發展,本書亦不能忽略。本書體系完整、內容豐富、文字精練且與時俱進之鉅著。適合作為教學或研究用書、國考必備書籍及公務或法務上之參考用書。
一○一年八月二日中國時報(A2版)在一篇專題報導中寫道:「前大法官吳庚著作『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堪稱經典,在臺灣實務及學術界幾已被奉為圭臬。」本書之權威地位,可見一斑。
目錄
第一編行政法之基本概念
第一章行政與行政法
第二章行政法之法源
第三章行政之羈束性與自由性
第四章 從「特別權力關係」到「特別法律關係」
第二編行政組織與公務員法
第五章法律對行政組織之規範
第六章公務員法
第三編行政作用
第七章行政命令
第八章行政處分
第九章行政契約
第十章事實行為及未定型化行為
第十一章行政罰
第十二章行政執行
第十三章行政程序
第四編行政救濟
第十四章行政爭訟法要義
第十五章國家責任
立即查看
【簡介】
本書依條文之編排順序,將民法繼承編之相關問題予以體系化的介紹。為使讀者能夠容掌握爭點,乃將學說予以詳述,並將實務見解例於註中,以便參照。書中之個人見解,大多為作者長期思考下之結論,整體上呈現作者一貫之法解釋學方法論。
【目錄】
修訂版序
自 序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繼承之根據/1
第一項 總 說/1
第二項 我國民法上關於繼承之根據/2
第二節 繼承法之編定/7
第一項 民國十九年之制定/7
第二項 民國七十四年之修正/8
第三項 民國九十六年之修正/ 11
第四項 民國九十八年之修正/ 13
第五項 民國一○三年之修正/ 14
第六項 民國一○四年之修正/ 15
‧第二章 遺產繼承人
第一節 繼承人之資格、種類及順序/ 17
第一項 繼承人之資格/ 17
第二項 繼承人之種類/ 18
第三項 繼承人之順序/ 18
第二節 法定應繼分/ 23
第一項 配偶之法定應繼分/ 23
第二項 血親繼承人之法定應繼分/ 24
第三節 代位繼承/ 26
第一項 代位繼承之立法沿革及立法意旨/ 26
第二項 代位繼承之性質/ 27
第三項 代位繼承之要件/ 28
第四項 代位繼承之效力/ 34
第四節 繼承權之喪失/ 35
第一項 立法理由/ 35
第二項 繼承權喪失之事由/ 36
第三項 喪失繼承權之效力/ 46
第五節 繼承回復請求權/ 52
第一項 立法理由/ 52
第二項 侵害繼承權之意義及時點/ 54
第三項 繼承回復請求權之性質/ 57
第四項 繼承回復請求之當事人/ 64
第五項 繼承回復請求權之行使/ 69
第六項 繼承回復請求權之消滅時效與拋棄/ 71
‧第三章 繼承之效力
第一節 繼承之標的/ 81
第一項 總 說/ 81
第二項 得為繼承之標的/ 82
第三項 不為繼承之標的/ 84
第四項 法律關係與繼承/ 85
第二節 繼承之費用/ 88
第一項 立法意旨/ 88
第二項 繼承費用之內容/ 88
第三節 遺產酌給請求權/ 90
第一項 總 說/ 90
第二項 遺產酌給請求之要件/ 90
第三項 遺產酌給之順序及標準/ 94
第四項 遺產酌給請求權之性質/ 97
第五項 遺產酌給請求權之消滅時效/ 99
‧第四章 共同繼承
第一節 遺產之公同共有/ 101
第一項 總 說/ 101
第二項 遺產之管理/ 102
第三項 遺產之使用收益及處分/ 102
第二節 債務之繼承/106
第一項 外部關係/106
第二項 內部關係/106
第三節 遺產分割之自由與限制/108
第一項 遺產分割之自由/108
第二項 遺產分割之限制/108
第四節 遺產分割之方法/115
第一項 遺囑指定分割/115
第二項 協議分割/118
第三項 裁判分割/120
第五節 分割之實行/124
第一項 債務之扣還/124
第二項 生前特種贈與之歸扣/126
第六節 分割之效力/140
第一項 移轉主義/140
第二項 共同繼承人間權利及物之瑕疵擔保責任/140
第三項 債務人支付能力之擔保責任/146
第四項 各繼承人有無資力者時擔保責任之分擔/147
第五項 繼承人連帶責任之免除/148
‧第五章 概括繼承與拋棄繼承
第一節 概括繼承有限責任/151
第一項 立法背景/151
第二項 概括繼承有限責任之意義/152
第三項 繼承人提出遺產清冊時之清算程序/159
第四項 繼承人未提出遺產清冊時之清算程序/177
第五項 概括繼承有限責任之原則於特殊情形之溯及適用/180
第二節 概括繼承無限責任/183
第一項 意定的無限責任/183
第二項 法定的無限責任/184
第三節 拋棄繼承/188
第一項 拋棄繼承之意義/188
第二項 拋棄繼承之要件/191
第三項 拋棄繼承之效力/193
‧第六章 無人承認之繼承
第一節 總 說/201
第一項 無人承認繼承制度之存在理由/201
第二項 無人承認繼承之場合/202
第二節 遺產管理人/205
第一項 遺產管理人之選任/205
第二項 遺產管理人之職務/206
第三項 遺產管理人之法律地位/213
第三節 繼承人之搜索/215
第四節 賸餘財產之歸屬/217
‧第七章 遺 囑
第一節 通 則/221
第一項 遺囑之意義與特殊性/221
第二項 遺囑之內容/223
第三項 遺囑能力/225
第四項 共同遺囑/228
第二節 遺囑之方式/231
第一項 總 說/231
第二項 自書遺囑/232
第三項 公證遺囑/234
第四項 密封遺囑/238
第五項 代筆遺囑/242
第六項 口授遺囑/244
第七項 遺囑見證人之資格/254
第三節 遺囑之撤回/257
第一項 總 說/257
第二項 遺囑撤回之方法/258
第三項 遺囑撤回之撤回/266
第四節 遺囑之執行/273
第一項 總 說/273
第二項 遺囑執行之準備程序/274
第三項 遺囑執行人/278
第五節 遺 贈/297
第一項 總 說/297
第二項 遺贈之效力/302
第三項 遺贈之要件/305
第四項 民法所定遺贈之種類/309
第五項 遺贈之承認與拋棄/320
第六節 特留分/326
第一項 特留分之意義/326
第二項 特留分之比例/328
第三項 特留分之算定/330
第四項 違反特留分規定之法律行為之效力/335
第七節 扣減權/337
第一項 扣減權之性質/337
第二項 扣減之標的/340
第三項 扣減權人及其相對人/345
第四項 扣減之效力/347
第五項 扣減權之消滅/350
‧主要參考文獻/354
立即查看
本書簡介
在法學教育中,案例式的教學法為使法學理論與實務運作得以結合之重要方式。而就一般教科書而言,多以學說之理論為主,甚少能以實例演練,解決具體之法律疑難。有鑑於此,本書乃以案例方式,配合三戴合著之「繼承法」教科書,深入淺出說明學理如何運用,以加強法律在推理上之思考能力為重點。本書共分八章,即第一章:法定繼承人與其應繼分;第二章:代位繼承;第三章:繼承權之喪失;第四章:繼承回復請求權;第五章:共同繼承;第六章:繼承人之法定限定責任;第七章:拋棄繼承;第八章:遺囑與特留分。每章以五至六個實例題,分為事實關係、法律問題、討論重點、問題解說與問題結論,依次加以說明。每一實例題並附以「標題」,以收畫龍點睛之效。本書內容係從德、瑞、日立法例之觀點、學者不同之主張及法院實務之見解,以法條規定為核心,如何一步一步依邏輯推理之方法,解決法律之疑難。
圖書目錄
民國七十一年出版序/戴東雄
民國九十二年增修再版序/戴東雄
民國一○○年修訂再版序/戴東雄
民國一一二年修訂版序/戴瑀如
作者簡介
第一章 法定繼承人與其應繼分
例題1 同時存在之原則/3
例題2 血親繼承人與配偶繼承人/12
例題3 法定應繼分與指定應繼分/18
例題4 共同財產之分割與胎兒之應繼分/28
例題5 人工生殖之繼承人與收養之繼承人/37
第二章 代位繼承
例題6 代位繼承與再轉繼承/49
例題7 養子女之代位繼承/54
例題8 繼承開始後喪失繼承權之代位繼承/65
例題9 代位繼承人拋棄其應繼分與生前特種贈與之歸扣/73
例題10 法定財產制剩餘財產之分配與代位繼承人生前特種贈與之歸扣/81
例題11 拋棄繼承對代位繼承所生之效力/92
第三章 繼承權之喪失
作者簡介
戴東雄
現職
臺灣大學法律學院名譽教授
學歷
德國梅茵兹大學法學博士
經歷
臺灣大學法律系系主任(72~78年)
臺灣大學法律學院院長(79~84年)
第六屆司法院大法官(84~93年)
榮獲德國聯邦總統一級十字勛章(94年)
法務部民法親屬繼承編修改委員會召集人(85年~)
戴瑀如
現職
政治大學法學院特聘教授
學歷
德國梅茵兹大學法學博士
經歷
政治大學法學院副院長(110年~)
行政院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推動小組委員(111年~)
新北市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推動小組委員(108年~)
台灣新北地方法院性別友善工作小組常任委員(107年~)
台灣家事法學會理事(107年~)
序 文
民國一一二年修訂版序
一、本書由家父於民國71年著作出版,開啟我國身分法以案例方式分析討論的先河。民法繼承編之修正雖未如民法親屬編頻繁,但自制定以來,分別在民國74年、97年與98年亦有幾次重大修正,本書雖有持續因應修法再版,但最後也止於法定限定繼承之修正而已。然而隨著時代的演進,民法繼承編之諸多規定實有與時俱進的必要,以及為解決長期在司法實務運作上所生之疑義,主管機關於民國107年業已制定全面性的修正草案送交立法院會,卻因對部分條文未有共識,至今尚未通過。即便如此,其修正內容已多有反映在實務見解之中,而使得本書有增補之需求,遂由本人接手後續修訂工作,期能承先啟後,將民法繼承編之內容與脈絡透過本書完整呈現。
二、民法繼承編所規範者有三大主軸:法定繼承人、遺產繼承效力以及意定遺囑。其中在法定繼承人的規定中,與親屬法中所規範之身分關係極為密切,故在本書的相關例題中多結合親屬法之內容。此外,對於司法院大法官會議就繼承回復請求權所作成之最新見解,亦有深入討論;在遺產繼承中則涉及繼承之方式,以及繼承效力,其財產法之性質濃厚,而必須留意繼承人彼此間以及其與債權人間之權益應如何兼顧;至於遺囑,則因時代變遷,除原本遺囑作成方式不合時宜外,如何在確保遺囑人之真意與嚴守遺囑方式的文義解釋上達到平衡,應加以思索。就特留分作為對遺囑自由所作成的限制,也在強調法定繼承人應受扶養的保障上與被繼承人得自由分配遺產的權利之間,於家庭結構變遷下,面臨必須檢討其正當性之基礎何在。
三、在法學教育中,案例式教學法為使法學理論與實務運作得以結合之重要方式。一般教科書中多以學說理論為主,甚少能以實例演練解決具體法律疑難。有鑑於此,本書乃以案例方式,配合三戴合著「繼承法」教科書,深入淺出說明學理如何運用,以加強法律在推理上之思考能力為重點。
四、本書共分八章,包括法定繼承人與其應繼分、代位繼承、繼承權之喪失、繼承回復請求權、共同繼承、繼承人之法定限定責任、拋棄繼承,以及遺囑與特留分。每章以五至六個實例題,分為事實關係、法律問題、討論重點、問題解說與問題結論,依次加以說明。本書內容係從外國立法例之觀點、學者不同之主張及法院實務見解,以法條規定為核心,依邏輯推理之方法,解決法律疑難。
五、本書校稿承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班陳奕亨、陳昱蘋通力協助,編排與出版則有賴元照出版公司編輯部鼎力完成,特此致謝。
戴瑀如謹識
民國112年11月
立即查看
繼承法
ISBN13:9789575116071
出版社:元照
作者:戴炎輝;戴東雄;戴瑀如
裝訂/頁數:平裝/344頁
規格:23cm*17cm*1.5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21/10/01
中國圖書分類:繼承法I
內容簡介
俗語說:「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個人畢生努力之財產,不能隨其死亡帶離世界。國家為處置人民死亡後之財產關係,特規定民法繼承編,以解決該權利義務之歸屬。為此,本書以論述民法繼承編為目的,分為兩大部分:序論與本論。於序論中闡明民法繼承權與繼承財產之特色,共分五章,依次為繼承之根據、繼承之意義及分類、繼承法之編訂、繼承法之性質與繼承權。在本論中,依民法繼承編之體系,共分為三章,首先為遺產繼承人,說明被繼承人死亡以後,由何人為其繼承人;其次為遺產之繼承,闡述繼承人繼承財產之方法,與繼承所生之權利與義務;最後為遺囑,乃為尊重被繼承人處置個人財產之自由意思而設,並應優先法定繼承。
本書為三代傳承之著作,由大戴(炎輝)、中戴(東雄)及小戴(瑀如)所共同撰述。各代有不同的時代背景與社會環境,而呈現立法與修法之進展。本書之主要特色有二:其一,繼承法在於解決被繼承人之財產如何由繼承人繼承,而以財產法之規定易發生牴觸。於發生牴觸時,應如何優先適用,有深人檢討。其二,理論之探討,需要實務之配合,方能融會貫通,為此本書另以「繼承法實例解說」予以搭配,以期讀者能融會貫通,而有條理的解決因繼承所生之法律疑難。
目錄
自 序/戴炎煇
繼承編修訂版自序/戴東雄
民國一一○年修訂版自序/戴瑀如
作者簡介
【第一編 序 論】
第一章 繼承之根據/3
第二章 繼承之意義及分類/7
第三章 繼承法之編訂/13
第四章 繼承法之性質/29
第五章 繼承權/31
【第二編 本 論】
第一章 遺產繼承人/37
第一節 繼承之開始/37
第二節 繼承人之資格、種類及順序/40
第一款 繼承人之資格/40
第二款 繼承人之種類及順序/43
第三節 各種繼承人/48
第四節 代位繼承/58
第五節 應繼分/67
第六節 繼承權之喪失/72
第一款 繼承權喪失制度之沿革/72
第二款 繼承喪失之意義、事由及效力/76
第七節 繼承回復請求權/84
第二章 遺產之繼承/107
第一節 繼承之效力/107
第一款 繼承之標的物/107
第二款 繼承之費用/112
第三款 遺產受酌給權/113
第四款 共同繼承/120
第二節 概括繼承之有限責任/130
第一款 總 說/130
第二款 民國19年限定繼承之主要內容/138
第三款 概括繼承有限責任(法定限定繼承)之特色/141
第四款 遺產之清算/157
第五款 強制無限責任繼承與任意無限責任繼承/171
第六款 過渡條款之溯及適用/175
第三節 遺產之分割/177
第一款 繼承遺產之分割/177
第四節 繼承之拋棄/199
第一款 總 說/199
第二款 拋棄繼承之效力/211
第五節 無人承認繼承/221
第一款 總 說/221
第二款 繼承財產之管理及清算/224
第三款 繼承人之搜索及賸餘財產之歸屬/231
第三章 遺 囑/235
第一節 總 論/235
第一款 遺囑制度之沿革及存在理由/235
第二款 遺囑之意義及內容/239
第三款 遺囑能力/240
第二節 遺囑之方式/243
第一款 總 論/243
第二款 普通方式之遺囑/244
第三款 特別方式之遺囑/252
第四款 見證人之資格/256
第三節 遺囑之撤回/258
第一款 總 說/258
第二款 遺囑撤回之方法/260
第三款 遺囑撤回之效力/263
第四節 遺囑之執行/266
第一款 遺囑之提示與開視/266
第二款 遺囑執行人/268
第五節 遺囑之效力/275
第六節 遺 贈/278
第一款 總 說/278
第二款 遺贈之效力/280
第三款 遺贈之承認及拋棄/285
第七節 特留分/288
第一款 總 說/288
第二款 特留分之意義及拋棄/291
第三款 特留分權利人及其數額/293
第四款 特留分之算定/294
第五款 特留分之扣減/297
主要參考書/309
立即查看
兩岸繼承經典法律案例解析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兩岸繼承經典法律案例解析》是鄭律師多年實務經驗的精華之作,內容豐富且具高度實務價值。書中從兩岸繼承法制的重大差異切入,深入解析具體案例,為讀者提供全面而深入的探討。無論是第一章中對兩岸繼承法制關鍵差異的比較,還是後續章節中針對實務經典案例的詳細分析,書中專業的見解均能讓讀者豁然開朗。
這本書不僅是法律專業人士的寶典,更是有兩岸繼承需求者不可或缺的實用指南。鄭律師憑藉豐富的實務經驗,結合兩岸繼承法的特殊性,讓讀者在面對複雜的法律問題時都能找到解答。從本書中,讀者不僅能學習法律知識,還能獲得實際的法律指引,每一頁都凝聚了鄭律師的智慧與心血,這本書的出版,無疑是對兩岸法制交流與發展的一大貢
【目錄】
立即查看
老師開講-民法(親屬.繼承) (4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目錄】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