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資訊
24
詳細資訊
24
為您推薦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內容簡介 失語症與相關神經溝通障礙(中文二版)介紹失語症的定義、術語、分類、症狀及神經學,包含可塑性和復原的理論。本書以WHO ICF為框架並側重於循證實踐,新版在此部分提供了完整的介紹。本書也介紹了失語症的最佳評估和介入策略,包含最新的神經心理模式及正式與非正式的評估,以協助語言治療師做出正確的復健選擇。同時,也涵蓋失語症的治療理論,如何進行實證本位的治療,以及輔助溝通系統及電腦化治療在失語症領域之應用。 本書由國際間的專家共同完成,讓讀者可以更全面瞭解神經性溝通障礙與神經性溝通障礙的最新發展。讀者亦可透過個案實例專欄將章節中的理論做出應用,並可透過學習目標來檢視學習狀態,章節中也提供未來方向讓讀者瞭解在該領域的未來發展。 新版特色: ◉新章節:神經學、神經連結系統、與失語症的本質 ◉新章節:治療功效與結果 ◉新章節:與認知-溝通障礙共存 ◉新章節:神經外科中的語言障礙 ◉深入探討ICF架構及EBP 目錄 第一部 失語症 第1章 失語症及相關神經性溝通障礙:基本觀念、處置及科技在失語症領域的使用 第2章 失語症及其治療在歷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第3章 神經學、神經連結系統與失語症的本質 第4章 失語症的可塑性及恢復 第5章 失語症的正式及非正式評估 第6章 失語症的治療取向 第7章 治療功效與成效 第8章 失語症處置中語言外的認知考量 第9章 聽覺理解障礙與處置 第10章 詞彙提取障礙 第11章 後天性閱讀障礙:建模、評估與治療 第12章 書寫語言及其障礙 第13章 失語症的語句處理障礙 第14章 失語症日常談話:評估與治療 第15章 失語症的生活品質取向 第16章 與失語症共處:以個案為中心的方法 第17章 多元民族的多語組群失語症治療 第二部 失語症相關神經性溝通障礙 第18章 右腦傷相關的溝通障礙 第19章 右腦傷相關的認知障礙 第20章 創傷性腦傷 第21章 失智症及相關認知障礙 第22章 與認知-溝通障礙共存 第23章 神經外科中的語言障礙 第24章 後天性言語失用症 第25章 吶吃的處置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Disorders:a Lifespan Evidence-Based Perspective 5/e 作者:OWENS 出版社:PEARSON 出版日期:2015/10/15 ISBN:9781292058894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言語科學:理論與臨床應用 系列名:溝通障礙 ISBN13:9789861919447 替代書名:Speech Science: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Theory and Clinical Practice /4e 出版社:心理 作者:Carole T. Ferrand 譯者:彭書韻;林香均;林珮瑜 裝訂/頁數:平裝/576頁 規格:23cm*17cm*2.5cm (高/寬/厚) 重量:820克 版次:2 出版日:2021/03/08 中國圖書分類:神經系統疾病;精神醫學 內容簡介 《言語科學:理論與臨床應用》一書從聲音的本質出發,由物理的角度轉向解剖學以及發聲、共鳴和構音學,並解釋特定疾病及其對言語產出的影響與治療。本書的臨床評估部分綜合以上知識,並提供綜合案例,輔助讀者思考實際情境下所需做的判斷。章節內容含括呼吸系統、喉部發聲系統、構音系統、聽覺系統和神經系統及各系統相關疾病的評估與治療。第二版著重於言語產生及言語感知關聯性的科學研究,穿插詳盡細緻的圖示,清楚闡述和言語的產出、疾病及治療相關的科學與構造,讓讀者輕易理解基礎科學與人類溝通行為間的連結。 目錄 第 1 章 聲音的本質 國際單位系統 基本物理學概念 聲音:氣壓的改變 純音與複合音 聲音的吸收、反射、折射與繞射 建設性與破壞性干涉 聲音的屬性 分貝刻度 共振 第 2 章 呼吸系統 肺部器官 呼吸肌肉 胸膜連結 氣體在肺部的進出 肺容積與肺容量 肺容量 維生呼吸與言語呼吸的差異 說話的呼吸模式 言語呼吸在不同年齡層的變化 第 3 章 臨床應用:呼吸系統疾病的評估與治療 測量呼吸變數 呼吸系統疾病的分類 特定疾病的呼吸功能和言語產生 神經疾病 第 4 章 發聲/喉部系統 喉部骨架 喉部的閥門 喉部肌肉 發聲的肌彈性空氣動力學理論 生命全期發聲/喉部系統的改變 嗓音品質 嗓音音域 第 5 章 臨床應用:發聲問題的評估與治療 發聲變項的測量 喉部視覺化方法 涉及發聲系統溝通障礙之評估與治療 第 6 章 構音/共鳴系統 聲道的構音器官 咽部 傳統母音子音分類系統 聲道共鳴 聲譜圖分析 語境中語音的產生 第 7 章 臨床應用:構音和發聲障礙的評估與治療 發聲、清晰度及儀器測量 涉及構音和共振之溝通障礙的評估與治療 第 8 章 聽覺系統 耳朵的構造 言語的感知 母音與雙母音的感知 子音 子音的感知 第 9 章 臨床應用:聽覺障礙相關疾病的評估與治療 聽力缺損的類別 聽覺障礙的診斷 聽力缺損與言語感知 人工電子耳 中耳炎與言語感知 語言與閱讀障礙及言語感知 構音問題與言語感知 第10章 神經系統 腦部組織 神經元功能 中樞與周邊神經系統 功能性腦部解剖學 腦部皮質下區域 腦幹 小腦 脊髓 脊神經 腦神經 腦部的血液供應 言語產生的運動控制系統 運動控制法則 第11章 臨床應用:腦部影像應用於神經系統的疾病評估與治療 腦部結構造影技術 腦部功能造影技術 應用腦部造影於溝通障礙 第12章 言語產生與言語感知的模型和理論 模型與理論 言語動作控制組織與管理的相關問題 言語產生的模型與理論 言語感知 言語感知的模型與理論 術語列表 附錄:單位中英對照表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兒童語言與溝通障礙 系列名:溝通障礙 ISBN13:9789861910963 出版社:心理 作者:D. K. BERNSTEIN 譯者:王大延 裝訂:平裝 出版日:2008/01/01 中國圖書分類:神經系統疾病;精神醫學 內容簡介 本書是Bernstein,D.K和Tiegrman-Farber , E.博士之鉅著。內容含括各障礙類型所造成的語言溝通困難者之療育。各篇章均綜合引述各家學派之研究,深入淺出且獨創一格,帶給教師、專業人員、家長以及從事特教工作者許多新穎又有助益的概念。 學術上被譽為優良的著作,必然兼顧理論與實用價值。以顛撲不破的理論作為依據,再以矯治實例作為橫向聯結貫串,一氣呵成,成為本書一大特色,對國內之醫學、特教及學術界均有極大的貢獻。 目錄 第1篇 語言及其發展本質 第1章 語言及其障礙本質 壹、溝通、言語及語言 貳、語言的構成要素 參、語言組成要素的一致與統整 肆、語言獲得的觀點 伍、語言障礙的研究 陸、語言障礙的定義 摘 要 第2章 語言發展:綜述 壹、語言發展:綜述 貳、認知發展 參、環境在語言發展中的角色 肆、嬰兒與幼兒的早期溝通 伍、語意發展 陸、語用發展 柒、音韻發展 捌、學齡前語言發展:概觀 玖、學齡前兒童的音韻歷程 拾、學齡前語意發展 拾壹、學齡前語用發展 拾貳、讀寫萌發 拾參、學齡時期語言發展:概觀 拾肆、學齡時期語意發展 拾伍、學齡時期語用發展 拾陸、後設語言能力的發展 第2篇 語言評估與介入 第3章 互動式團隊:語言治療師的角色變遷 壹、特殊教育法令的變遷 貳、過程的開展 參、語言治療師角色的變遷 肆、父母角色的變遷 伍、結論 第4章 早期溝通評估與介入:動態的過程 壹、語言治療師在早期介入時的政策指導方針 貳、溝通∕語言障礙高危險群的兒童 參、早期語言評估及介入 肆、嬰兒評估和介入的組織架構 伍、評估和介入取向的應用:三例個案報告 摘 要 第5章 評估語言學習障礙兒童 壹、評估的模式和目的 貳、評估的焦點 參、決定評估焦點的選擇計畫 肆、評估的方式及結果 伍、結論 第6章 為幼童設計的語言介入策略 壹、何謂語言治療 貳、語言治療師在早期語言療育的角色 參、語言治療師在語言介入中的職責 肆、參與語言介入計畫的其他人 伍、增進語言交流 陸、目前的介入導向 柒、多元文化族群的兒童語言介入 捌、增進類化 玖、對未來提出一些激發思考的問題 摘 要 第7章 學校環境中的語言療育 壹、在學校環境運作的角色及優點 貳、立法對學校服務傳送的影響 參、透過學校機構的工作而提高的機會 肆、全面運作 摘 要 第8章 文化與語言差異兒童的語言發展及障礙 壹、美國的語言多元性 貳、語言與文化 參、語言發展、方言以及語言障礙 肆、文化與語言多樣性兒童的語言測量 伍、文化和語言多樣性兒童的語言介入 陸、結論 第3篇 語言障礙及特殊族群 第9章 瞭解學習障礙 壹、學習障礙之概念 貳、訊息歷程之觀念 參、學習障礙的主要範圍 肆、學習障礙之評量 伍、療育介入計畫 陸、案例研討 摘 要 第10章 智能障礙:差異與遲緩 壹、智能障礙的定義 貳、盛行率及層次 參、智能障礙的成因 肆、相關的神經障礙 伍、認知功能 陸、語言及溝通技巧:差異及遲緩 柒、語言及溝通介入 捌、個案研究 摘 要 第11章 自閉症光譜:學習溝通 壹、病源:中樞語言障礙 貳、行為特徵 參、語言要素 肆、社會認知 伍、感覺 陸、類化 柒、語言歷程 捌、治療議題和策略 玖、個案研究 摘 要 第12章 聽障兒復健之考量及含義 壹、聽力損失的類型、分類及程度 貳、聽力損失及語言發展 參、鑑定與復健 肆、聽覺評量 伍、聽能管理 陸、聽覺障礙教育 柒、病史 摘 要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溝通障礙導論:以實證本位觀點為導向 ISBN13:9789864471249 出版社:華騰文化 作者:Robert E.Owens;Kimberly A. Farinella 譯者:林寶貴-等 裝訂/頁數:平裝/416頁 規格:26cm*19cm*2cm (高/寬/厚) 版次:3 出版日:2019/02/01 中文圖書分類:耳鼻喉科 內容簡介 介紹新版本總是令人雀躍。為顧及不同讀者(從老師到學生),我們兢兢業業盡心去達成各方皆可滿意的平衡點。 我們期盼對本書前面幾版非常熟悉的讀者也會跟我們一樣,同意本書是一本有價值的語言病理學與聽力學導論書籍,且其對培育語言治療師與聽力師有深遠的貢獻。 在本書各章中,我們嘗試描述某一特定的障礙與相關的評量及介入方法。除此之外,本書也含括終生的議題與實證本位的語言治療實務,以便讓讀者對溝通障礙有更多深刻的理解。每一種障礙也會以障礙者個人的故事加以補充說明。而每章結尾所提供的建議閱讀材料,則可幫助讀者去探索並獲得更深入的知識。 目錄 第1章 聽語領域、專業人員和個案 第2章 典型與溝通障礙 第3章 說話機轉的解剖與生理學 第4章 兒童期的語言障礙 第5章 語音障礙 第6章 讀寫發展障礙 第7章 成人的語言障礙 第8章 語暢異常 第9章 嗓音與共鳴異常 第10章 運動言語障礙 第11章 吞嚥障礙 第12章 聽力學與聽力損失 第13章 輔助溝通系統 附錄 專業組織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重量:0.75kg 頁數:352 裝訂:平裝 開數:26 x 19 cm 印刷:單色 圖:87 表:56 第二版序: 十年來神經語言學相關的研究進展不少,所以我們決定再版修改並補足第一版的缺失。現代臨床科學強調跨領域的連結,特別是與人相關的學科,更重視從「全人」的各個面向來探究與衡量。本書從神經語言學開啟進入臨床語言學的一扇窗,延著神經醫學的基礎路徑,帶出聽覺、聲學、語言學、神經心理學,再循序漸進的帶領讀者深入語言病理學的失語症領域。讀者可細細的品味 這不僅是一本有關失語症的教課書,也是一本可以帶領你我重新再審視,有關 從兒童到成人語言病理學的重點學理連結到臨床的參考書。 本書是目前少數針對中文失語症繕寫的教課書。不僅從語言學開始探究,更加入神經影像醫學的佐證,相關閱讀與書寫能力與認知測驗的解釋,說明失 語症的合理診斷分類。以鑑別診斷為依據再延伸說明如何治療,除了說明傳統 語言治療更涵蓋藥物治療、與特殊治療法。 高度專業的臨床語言病理學在不同的國家和不同的語言系統,有其獨特的面向,就英語系的語言病理學研究失語症的結果,不一定能解釋華語失語症的問題。本書希望能以抽絲剝繭的學理分析,深入淺出地運用中文書寫,綜橫古今引經據典的實證範例,以熱門時事為例,以貼切零距離的範例,帶領讀者從外文的研究結果連結到華文語言障礙的表現,綜合語言學、語言病理學、神經心理學、神經醫學、影像醫學等跨領域的探討,將各領域搭在一起緊密聯結, 增加中文閱讀者快速吸取國內外古往今來此專業領域的發展。 對失語症有興趣,想要深入探究的專業人士,或是想要快速全面了解神經 語言學相關知能的讀者,這會是首選的書籍;對於在學的學生想要統整語言病 理與語言治療的學理知識,這也是引領窺其全貌精華的寶典。作者也藉由本書,期許國內語言病理學相關領域與臨床語言治療師們,能夠發展華語失語症評估工具,在文中也提示了許多可以深入探討的研究方向與主題,此可作為有心研究者規劃接下來的研究議題之參考書目。 池育君 助理教授 中山醫學大學語言治療與聽力學系 張綺芬 語言治療師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復健部 語言治療技術科 主任 陳仁勇 醫師 羅東聖母醫院/澎湖惠民醫院 目錄: 推薦序 iii 第二版序 vii Chapter 1 神經語言學簡介 1.1語言的魅力與結構 4 1.1.1 語言的魅力 4 1.1.2 語言的結構 6 1.2大腦的神經結構 9 1.2.1 腦的階層結構 10 1.2.2 大腦部位的區分 12 插曲1-1 情緒和語言的化學 16 本章結語 19 Chapter 2 臨床語言學 2.1語音學與音韻學 22 2.1.1 語音學 22 2.1.2 音韻學 30 2.1.3 語音學與音韻學之臨床應用 34 2.2語意學 38 2.2.1 詞彙的意義 38 2.2.2 詞彙的聯結網絡 40 2.2.3 語意障礙 45 2.3語法 49 2.3.1 詞類 49 2.3.2 詞序 53 2.3.3 詞綴與詞形變化 56 2.4語用 59 2.4.1 語用學之理論 59 2.4.2 語用障礙之表現 62 2.4.3 腦傷患者語用障礙之研究 64 插曲2.1文字殺人事件:濫用語言的力量 65 2.5認知語言學 67 插曲2.2 蜜蜂的舞蹈與人類的語言 69 本章結語 71 Chapter 3 語言溝通的神經心理學 3.1聲音與聽覺 74 3.1.1 聲音的各種特性 74 3.1.2 聽覺系統及神經傳導路徑 76 3.2發聲、構音與說話 83 3.2.1 運動神經系統的連結與運作 83 3.2.2 發聲與構音的生理及障礙 84 3.2.3 發聲與構音的肌肉與相關結構 88 3.2.4 口語表達的機制 91 3.3語言溝通的神經心理學 91 3.3.1 由思維到言語:語言的編碼過程 92 插曲3-1 語誤的心理和生理 98 3.3.2 由語言到思維:語言的解碼過程 102 本章結語 107 Chapter 4 失語症 4.1 傳統醫學主流的失語症分類 110 4.1.1 失語症分類的神經學模式 110 4.1.2 傳統九種類型的失語症 113 4.1.3 臺灣失語症類型的研究 119 插曲4.1 布洛卡失語症的歷史事件 120 4.2 Luria的失語症分類 124 4.2.1 神經心理學模式 124 4.2.2 六類失語症 128 4.3 Jakobson的失語症研究 132 4.4失語法症 138 4.4.1 語法模組理論 138 4.4.2 非模組理論 139 4.4.3 漢語失語法症 141 4.5 特殊類型的失語症 148 4.5.1 手語失語症 148 4.5.2 交叉型失語症 150 4.5.3 雙語的失語症(或多語的失語症) 151 本章結語 153 Chapter 5 語言障礙的評估 5.1語言及認知測驗 156 5.1.1 臨床失語症評估 156 5.1.2 標準化的語言障礙測驗 156 5.1.3 單項語言測驗的判讀 160 5.1.4 語用的評估 167 5.1.5 非語言功能測驗 170 5.1.6 失用症的評估 175 5.2神經影像研究 178 5.2.1 腦部結構與失語症的研究 178 5.2.2 腦部電刺激研究 185 5.2.3 神經功能影像研究 187 5.3 失語症個案討論 196 5.3.1 Broca 型失語症個案 196 5.3.2 Wernicke 型失語症個案 200 5.3.3 全失型失語症個案的恢復過程 201 本章結語 204 Chapter 6 語言障礙的恢復與治療 6.1 失語症恢復與治療的原理 206 6.1.1 失語症恢復的過程與機制 206 6.1.2 影響失語症恢復的因素 209 6.1.3 失語症治療的神經學基礎 211 6.2 藥物治療 213 6.2.1 乙醯膽素 213 6.2.2 多巴胺致效藥 214 6.2.3 中樞神經興奮劑 215 6.2.4 Piracetam 215 6.2.5 Amatadine 216 6.3傳統的語言復健 217 6.3.1 口語表達之訓練 217 6.3.2 口語理解的訓練 220 6.3.3 旋律語調治療法 222 插曲6-1 音樂、語法與大腦 224 6.4其他理論及療法 228 6.4.1 語用學 228 6.4.2 非語言的溝通方法 229 6.4.3 語言障礙的社會理論 231 6.5神經電刺激及神經調節療法 233 6.5.1 經顱電刺激的臨床應用 234 6.5.2 經顱磁刺激(TMS)於失語症的治療 237 6.5.3 經顱直流電刺激(tDCS)於失語症的 治療 239 本章結語 240 Chapter 7 語言障礙的恢復與治療 7.1運動言語障礙 242 7.1.1 吶吃的分類及特徵 243 7.1.2 言語失用症 248 7.1.3 運動言語障礙之評估 249 7.2失智症 253 7.2.1 阿茲海默病 254 7.2.2 額顳葉失智症 255 7.2.3 血管性失智症及其他失智症 257 7.2.4 原發型進行性失語症 257 7.2.5 失智症之語言及認知功能評估 259 7.2.6 失智症之語言及認知功能治療 260 插曲7-1 《修女研究》的啓示 261 7.3右腦傷與語言障礙 265 7.3.1 語言功能的側化 265 7.3.2 右腦特有的認知功能 265 7.3.3 右腦的語言功能 267 7.3.4 漢語與左右腦之關係 269 本章結語 270 Chapter 8 閱讀及書寫障礙 8.1文字及書寫 275 8.1.1 文字的產生及演化 275 8.1.2 漢字的發展及特點 282 8.1.3 漢字在亞洲的興衰 286 8.2閱讀與閱讀障礙 290 8.2.1 依臨床及腦傷部位之失讀症 分類 290 8.2.2 閱讀的神經心理學模式與失讀症 分類 291 8.2.3 日文與韓文的失讀症研究 296 8.2.4 漢字閱讀障礙 299 8.2.5 閱讀障礙的評估 304 8.3書寫與書寫障礙 305 8.3.1 依臨床及腦傷部位的失寫症分類 306 8.3.2 書寫的神經心理學模式與失寫症分類 307 8.3.3 日文與韓文的失寫症研究 312 8.3.4 漢字書寫障礙 313 8.3.5 書寫障礙的評估 318 本章結語 319 後記 320 中文參考文獻 321 英文參考文獻 325 索引 336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簡介】 根據劍橋字典 (Cambridge Dictionary),語言係指一連串聲音(頻率)所構成的訊息,經由接收者的大腦轉譯為有意義的指令或資料。語言可以分成兩種,分別為人類自然發展而來的自然語言 (Natural Language),以及人類因需要開發指令或其他需要而創造的人工語言 (Constructed Language)。本書主要著重於自然語言。 語言是人類生活中人際交往的工具,不僅可以用來傳達意見和表示感情,也能夠作為適應環境及解決問題時幫助思考的工具。典型的一般人(含兒童、青少年和成人)通常在自然的環境中就可以順利地獲得、產生和理解聲音、單詞、句子和慣例的規則,以便在各種社會情境中適當地使用它們。不過有些人卻會由於生物的成因(有關中樞神經系統或身體內其他系統的功能及結構問題),或者是環境的成因(如貧窮、嚴重的過敏症、耳朵重複發炎干擾到聽力、濫用聲音或強調產生說話所涉及的肌肉、忽視或虐待),而形成異常或障礙。為求有效的治療或介入,首要的任務就是實施診斷和評估,試著找出可能造成言語–語言遲緩、異常或障礙的原因,然後再計畫地進行語言治療介入,以求恢復正常的言語–語言功能。 是故,筆者們特別搜羅國內外有關言語–語言障礙評估的相關文章、叢書和期刊論文,撰寫《言語–語言障礙評估:臨床篩檢與檢查》專書,藉以提供職前語言治療師培育、現場語言治療師、一般學生、家長和社會人士能夠對於言語–語言障礙評估有個概括性的認識和理解。 基本上,全書分成「言語–語言障礙評估的基礎」和「異常∕障礙類型之言語–語言障礙評估」等兩大類,共計分為 11 章來探究。其中「言語–語言障礙評估的基礎」包含:第 1 章緒論(張世彗);第 2 章要探討語言治療師服務傳遞的諮商(張世彗);第 3 章則簡要敘述言語與語言評估之心理計量分析(張世彗)。「異常∕障礙類型之言語–語言障礙評估」則包括:第 4 章言語相關之口腔顏面部評估(陳雅資、張世彗)、第 5 章兒童及成人聽力篩檢(鄧菊秀、劉樹玉)、第 6 章兒童語言障礙之評估(邱怡婷)、第 7 章構音和音韻異常之評估(張世彗)、第 8 章自閉症類群障礙之言語和語言評估(張世彗)、第 9 章吞嚥障礙的評估(巴甫仁、吳家欣)、第 10 章運動言語障礙之評估(陳雅資),以及第 11 章語暢異常之評估(楊淑蘭)等。 本書得以順利付梓,要特別感謝合記圖書出版社的大力地支持。雖然筆者們皆已勉力撰寫本書,惟因才智有限,謬誤和缺失之處,恐無法避免,尚祈方家不吝評論和指教。 張世彗 謹識 2024/12 【目錄】 作者簡介 iii 初版序 iv 序 vi 1 緒論 1 診斷和評估的涵義與功能 診斷是科學與藝術的融合 語言治療師的工作與技能 語言診斷與評估的臨床考量 彙整診斷和評估工作 結語 2 語言治療師服務傳遞的諮商 19 諮商和語言治療師 諮商理論與取向 影響發展治療關係的溝通因素 臨床面談與後評估會議 結語 3 言語與語言評估之心理計量分析 43 言語和語言評估概述 測驗的特性 言語和語言的儀器測量 資料處理與解釋測驗分數 結語 4 言語相關之口腔顏面部評估 67 顏面部 下頜 頸部 口腔結構 牙齒與齒列 舌頭 顎 與言語相關的口功能神經學檢查 口腔動作輪替任務 結語 5 兒童及成人聽力篩檢 117 聽覺、口語和語言 聽覺障礙的評估與鑑定 語言治療師的角色 兒童聽力篩檢 成人聽力篩檢 結語 6 兒童語言障礙之評估 157 前言 兒童語言評估觀點 兒童語言評估目的 兒童語言評估流程 結語 7 構音和音韻異常之評估 181 構音和音韻異常 國音聲母與韻母 構音和音韻異常的原因與類型 構音和音韻異常的評估程序與特定參數 構音和音韻異常的評估參數的分析 結語 8 自閉症類群障礙之言語和語言評估 201 ASD 的分類與區別性差異 ASD 兒童言語和語言評估參數與特徵 標準化評估措施 非標準化評估措施 結語 9 吞嚥障礙的評估 229 前言 吞嚥生理學 篩檢 臨床評估 功能性結果 病人自述結果測量 臨床病例報告 儀器性評估 食物準備與飲食調整 特定族群的考量 結語 10 運動言語障礙之評估 283 緒論 評估項目與流程 吶語症(Dysarthria) 的評估與診斷 言語失用症(Apraxia of speech, AOS) 的評估與診斷 運動言語障礙的鑑別診斷 臨床評估報告 結語 11語暢異常之評估 317 言語不流暢的類別 語暢異常共同的評估流程 迅吃的評估與診斷 口吃的評估診斷 評估其他可能有口語不流暢問題的族群 結語 索引 348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頭頸部腫瘤語言與吞嚥復健手冊 ISBN13:9789865998981 出版社:華騰文化 作者:歐陽來祥 裝訂/頁數:平裝/128頁 規格:21cm*15cm*1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15/03/01 中文圖書分類:癌症 內容簡介 1)為從事頭頸部腫瘤吞嚥及嗓音障礙的專業相關人士一本臨床實用參考手冊。 2)為臨床語言治療師提供一個完整的架構,由最初的診斷、評估直到後續的治療應要如何進行。 3)為頭頸部腫瘤患者居家提供專業的吞嚥訓練技巧、而達到早期用口進食的能力。 4)強調復健團隊如何透過衛教及訓練指引家人和主要照顧者協助病人達到更好的吞嚥復健成效。 5)提供了改善癌症治療副作用寶典,像是乾口症、黏膜炎、味覺異常。 6)強調早期介入的關鍵性和早期恢復吞嚥和嗓音希望。 目錄 第一單元 頭頸部腫瘤之相關介紹 第二單元 頭頸部腫瘤患者之吞嚥障礙評估與處置 第三單元 頭頸部腫瘤個案嗓音異常評估及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