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保概論
系列名:幼兒教育
ISBN13:9789860744262
出版社:心理
作者:洪福財;溫明麗-審閱;王建雅;李興寧;宣崇慧;段慧瑩;洪福財;胡玉玲;孫良誠;徐千惠;涂妙如;高博銓;溫明麗;葉郁菁-著
裝訂/頁數:平裝/576頁
規格:23cm*17cm*2.7cm (高/寬/厚)
重量:830克
版次:1
出版日:2021/10/01
中國圖書分類:學前教育
內容簡介
「幼兒教保概論」是培育教保服務人員的基礎課程,是進階幼兒教保專業的重點課程。本書網羅國內幼兒教保相關科系的教授擔任撰稿人,依據教育部頒的建議課程內容與幼兒教保實務現場需求,完整的涵蓋幼兒教保的重點內容與議題,不僅利於幼兒教保概論課程的使用,更適合學生做為準備教檢與教甄之用。章節內涵完整,全書共計19章,教師可視學生特性與教學需求,整合相關章節,或指派特定章節讓學生課外預習,供師生彈性使用。
各章首頁列有「本章概述」,方便師生瞭解該章的方向與重點,利於教學或預習之用。章末則有「情境式題目」,由各章作者列出與內容相關的練習題;另為結合110學年度教檢素養試題的變革,前述練習題也適度採取「情境式命題」,以強化學生的應用力。
目錄
第一篇 幼兒教保的意涵
第 1 章 幼兒教保的本質與研究方法
第一節 本質思考的兩個維度:呵護與教導的辯證
第二節 幼兒教保的意涵
第三節 幼兒教保的研究方法
第 2 章 幼兒教保政策的核心價值──公平、正義與優質
第一節 公平、正義、品質在教保政策發展的意義
第二節 近年我國重要的幼兒教保政策
第三節 幼兒教保政策核心價值的檢視
第二篇 幼兒學習主體性及其圖像
第 3 章 兒童圖像與幼兒發展
第一節 兒童圖像的演進
第二節 幼兒的生理發展與特性
第三節 幼兒的心理發展與特性
第 4 章 特殊需求幼兒的教保服務
第一節 特殊需求幼兒教保的理論依據
第二節 特殊需求幼兒的鑑定與安置
第三節 特殊需求幼兒的特質與學習需求
第四節 幼兒融合教育的理念與教保服務現況
第 5 章 幼兒教保的主體性與批判性思考
第一節 幼兒的思考需要被看見
第二節 超越教室的學習才是真素養
第三節 STEAM、PBL、批判性思考及遊戲學習對幼兒自主學習的蘊義
第三篇 幼兒教保的發展演進與主要國家概況
第 6 章 幼教源流與我國幼兒教保發展概況
第一節 幼兒教保先哲思潮
第二節 臺灣幼兒教保發展演進
第 7 章 美英兩國的幼兒教保發展概況
第一節 美國教保發展概況與特色
第二節 英國教保發展概況與特色
第四篇 幼兒園組織與人員養成
第 8 章 幼兒教保服務機構的性質與相關法規
第一節 幼兒教保服務機構的種類、組織與主管機關
第二節 幼兒教保服務機構的專業性質
第 9 章 幼兒園的學習環境
第一節 幼兒園學習環境的意義與重要性
第二節 幼兒園設施設備的相關規範
第三節 幼兒園學習區的設置與規劃
第10章 教保服務人員的養成
第一節 教保服務人員的任務和目標
第二節 教保服務人員的培育
第三節 教保服務人員的養成之展望
第11章 教保人員專業發展與倫理
第一節 教保人員專業發展的意涵
第二節 教保專業發展的管道
第三節 幼兒教保專業倫理的哲學省思
第五篇 幼兒園課程與家園互動
第12章 幼教課程模式及其內涵簡述
第一節 課程模式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常見的幼兒園課程模式
第三節 其他具特色之幼兒園課程模式
第13章 幼兒園教保課程發展
第一節 我國幼兒園課程發展沿革
第二節 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綱要內容
第三節 幼兒園課程發展的趨勢
第14章 幼兒的學習與評量
第一節 幼兒學習評量的意涵
第二節 幼兒學習表現的記錄
第三節 幼兒學習評量成果及其呈現
第15章 幼兒品格教育及其實施原則
第一節 品格教育與幼兒學習
第二節 幼兒品格教育的實施原則
第16章 家園互動與親職教育
第一節 家園互動的意義與常見方式
第二節 親職教育的意涵與實施
第三節 社會變遷中的家園互動與親職教育
第六篇 幼兒教保重要議題論述
第17章 公共化幼兒園的發展及其趨勢
第一節 公共化幼兒園的意義與重要性
第二節 公立幼兒園的發展、成效與遭遇的困境
第三節 非營利幼兒園的發展、成效與遭遇的困境
第18章 準公共化幼兒園的發展及其趨勢
第一節 準公共幼兒園的意義與政策緣起
第二節 準公共幼兒園的申請要件、招生與品保機制
第三節 準公共幼兒園的發展概述
第四節 政府對準公共幼兒園發展的配套規劃
第19章 社會變遷與幼兒教保未來展望
第一節 社會變遷趨勢
第二節 幼兒教保面臨的挑戰
第三節 幼兒教保未來的展望
立即查看
開口說日語(上)(書+學習別冊)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開口說日語(上)(下)(書/學習別冊)
作者:魏世萍
出版社:致良
內容簡介
本書透過生動的圖案學會五十音及生活基本語彙,各種實用會話場景可讓讀者舉一反三開口說日語,練習部份兼具聽說讀寫,讓讀者透徹理解各課內容,以及利用日本歌謠學日語可突破時空限制,永保學習日語的興趣。
學習別冊有假名的書寫練習、完整的生詞整理、詳實的文法解說、課文中譯和練習解答,與課本搭配學習效果加倍。
立即查看
開口說日語(下)(書+學習別冊)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開口說日語(上)(下)(書/學習別冊)
作者:魏世萍
出版社:致良
內容簡介
本書透過生動的圖案學會五十音及生活基本語彙,各種實用會話場景可讓讀者舉一反三開口說日語,練習部份兼具聽說讀寫,讓讀者透徹理解各課內容,以及利用日本歌謠學日語可突破時空限制,永保學習日語的興趣。
學習別冊有假名的書寫練習、完整的生詞整理、詳實的文法解說、課文中譯和練習解答,與課本搭配學習效果加倍。
立即查看
自閉症兒童社會情緒及語言行為教學實務手冊 (2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自閉症兒童社會情緒及語言行為教學實務手冊(第二版)
作者:鳳華, 孫文菊
出版社:心理
出版日期:2019/11/00
ISBN:9789861918877
內容簡介
本書第二版以應用行為分析原理及語言行為作為學理基礎,實務課程則是依據情緒發展、社會情緒發展、心智理論及語言行為等作為立論基礎,結合實證文獻資料及作者群多年的教學與研究成果,轉化為具體可操作的實務工作手冊,為第一線的教育工作人員及家長提供詳盡及系統化的教學方法與步驟。
在基礎篇中,針對社會情緒的發展做了精要論述,並詳細介紹應用行為分析之學習理論、語言行為概論及教學策略(如,辨識教學、配對教學、核心反應訓練、語言行為教學法及類化教學等)。第二版的實務篇分為二大領域,第一大領域為社會情緒的實務教學,共分為七大項(興趣拓展、非語言社會情緒、命名情緒、假裝遊戲、心智理論、情緒管理及人際互動),大項之下則有24個分項教學及47個延伸教學項目,第二大領域為語言行為的教學實務,語言行為則分有四個大項(前聽者、聽者、說者、進階說者),大項之下有26個分項教學及延伸教學項目。教學項目的內容則包含:教學目標及精熟標準,並針對教學項的的教學單位說明教學情境的安排、辨識刺激、提示方式及後效增強等,使實務工作者可以直接使用該教學指引。此外,教學資訊箱亦提供了教學實務中需要注意的細節,使實務工作者在面臨個別化的特殊需求挑戰時,能有多元的思考與因應策略,讓每次教學都能達到最大的教學效益。
目錄
Part 1 基礎概念
Chapter 1 社會情緒發展與自閉症者
第一節 情緒發展
第二節 社會情緒發展
第三節 自閉症者之特徵與社會情緒發展
Chapter 2 教學模式
第一節 增強原理與刺激控制
第二節 教學模式與策略
Chapter 3 語言行為
第一節 請求的概念及教學實務
第二節 命名的概念及實務
第三節 其他語言行為概述與教學
Part 2 教學實務
領域 1 社會情緒領域
社會情緒課程檢核表
技能大項一:興趣拓展
1-1 制約聲音、玩具或故事書成為增強物
1-2 刺激—刺激配對與口語引發
1-3 後效增強與興趣拓展
技能大項二:非語言情緒能力
2-1 眼神接觸
2-2 分享式注意力
2-3 眼神偵測與意圖
2-4 模仿課程
技能大項三:命名情緒
3-1 命名單一抽象情緒
3-2 命名情境中之情緒
3-3 命名情緒之因果關係(包含他人與自己)
3-4 進階的情緒命名:能說出較為複雜的情緒
3-5 命名與慾望(或期待)相關的情緒
技能大項四:假裝遊戲
4-1 以兒童為主體的假裝遊戲
4-2 象徵遊戲(物品替代、無中生有、賦予抽象屬性)
4-3 與人物、環境有關的象徵遊戲
技能大項五:心智理論
5-1 觀點取替
5-2 基本信念:辨識基本信念
5-3 第一順位錯誤信念
技能大項六:情緒管理
6-1 尋求協助
6-2 自我調節:情緒轉換
6-3 人際問題解決
6-4 同理心
技能大項七:人際互動
7-1 主動提出wh問題
7-2 主題式對談
領域 2 語言行為領域
語言行為課程檢核表
語言行為大項一:前聽者
1-1 視覺追視
1-2 感官知覺配對
1-3 建立「給我」的指令概念
1-4 單一聽指令(浮現聽者能力)
語言行為大項二:聽者
2-1 物品配對
2-2 顏色/形狀配對
2-3 基礎聽者命名
2-4 聽者複雜命名
語言行為大項三:說者(基礎/初級語言操作)
3-1 請求
3-2 覆誦
3-3 說者命名基礎課程
3-4 說者複雜命名
3-5 互動式語言—接續他人語言
3-6 互動式語言—回應他人提問
3-7 刺激間關聯的連結訓練
3-8 生活相關事件的因果關係
3-9 相關字詞的聯想
語言行為大項四:進階說者(延伸語言操作)
4-1 進階命名—多重線索
4-2 進階命名—命名事件
4-3 自動附加
4-4 聚斂式/擴散式多重控制
參考文獻
立即查看
當代日本的幼托政策: 少子化時代的幼兒托育與教育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學齡兒童課後托育環境評量表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