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心理學(平裝)【上下冊不分售】 2014 <學富>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發展心理學(共兩冊)
ISBN13:9789865840341
出版社:Cengage Learning
作者:David R. Shaffer;Katherine Kipp
譯者:張心戊;林淑玲;李明芝
裝訂/頁數:平裝/936頁
規格:26cm*19cm*4cm (高/寬/厚)
本數:2
版次:2
出版日:2014/02/01
中國圖書分類:兒童心理學
內容簡介
撰寫本書的目的,在使我們對兒童及青少年的發展有最新且完整的輪廓,並據此添加多名發展心理學者提供的最佳理論、研究和實務建議等。本書採用輕鬆、實際的寫作風格,並大量引用問題、想法、概念檢驗及練習來刺激學生的興趣和參與,以此激發學生思考發展心理學迷人的歷程。
新版已全部更新和修訂,以反映發展心理學領域的不斷變化,使本書更能貼近廣大讀者。本書最大特色在於能與讀者對話,而不只是單向的對讀者說話,此外亦能預測讀者的興趣、問題及關注點,將讀者視為學習過程中的主動參與者,使學生在離開課堂後,能明確了解發展心理學的起因與複雜性,並實際應用到許多真實的生活情境。這些實務應用能協助我們扮演好父母、教師、護士、托兒工作者、小兒科醫師、心理學家等角色,或具備其他任何有天可能影響發展中某人的能力。
目錄
上冊
第 1 章 發展心理學的簡介與研究策略
第 2 章 遺傳對發展的影響
第 3 章 產前發展與生產
第 4 章 嬰兒期
第 5 章 生理發展:腦、身體、動作技能和性的發展
第 6 章 認知發展:皮亞傑的理論和維高斯基的社會文化觀點
第 7 章 認知發展:訊息處理觀點
第 8 章 智力:測量心智表現
下冊
第 9 章 語言和溝通技巧的發展
第 10 章 情緒發展、氣質和依附
第 11 章 自我概念的發展
第 12 章 性別差異及性別角色發展
第 13 章 攻擊、利他主義及道德發展
第 14 章 發展的背景環境Ⅰ:家庭
第 15 章 發展的背景環境Ⅱ:同儕、學校與科技
原價:
1050
售價:
945
現省:
105元
立即查看
World Link Book 1 with Online Practice 4/E (4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立即查看
書名:托育服務(第四版)
作者:葉郁菁, 陳乃慈
出版社:心理
出版日期:2019/07/00
ISBN:9789861918662
內容簡介
臺灣地區三至六歲接受托育機構照顧的幼兒人數高達八成,近年來托育人員照顧的嬰幼兒人數也有增加的趨勢。臺灣家長大量依賴托育機構照顧學齡前兒童,這些托育服務不僅解決家長照顧兒童的需求,良善的托育服務對幼兒的身心發展影響甚鉅。不論是教保人員或行政管理者都應該具備托育服務的專業知能,才能勝任此一工作。
本書介紹臺灣、英國、美國、日本、香港等國的托育服務現況,協助讀者了解其他國家托育服務發展的特色,並且探討托育人員專業發展、身心障礙幼兒的托育服務、托育機構行政管理等議題。本書並完整收錄幼托整合後最新的相關法令。
目錄
第 一 章 托育服務導論 葉郁菁
第 二 章 臺灣托育服務現況 葉郁菁
第 三 章 日本托育服務 葉郁菁、陳乃慈
第 四 章 香港托育服務 葉郁菁、徐德成
第 五 章 英國托育服務 葉郁菁
第 六 章 美國托育服務 葉郁菁、陳正弘、詹喬雯
第 七 章 托育環境的規劃與設計 葉郁菁、林麗員
第 八 章 課後照顧 葉郁菁
第 九 章 身心障礙幼兒的托育服務 葉郁菁、石英桂
第 十 章 托育人員專業發展 葉郁菁、巫鐘琳
第十一章 托育機構行政管理與領導 葉郁菁、謝美慧
附錄1 幼兒教育及照顧法
附錄2 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設置標準
附錄3 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專業人員資格及訓練辦法
附錄4 兒童課後照顧服務班與中心設立及管理辦法
立即查看
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 (2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中文書】
書名 : 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 重修二版
作者 : 張春興
出版日 : 2020年8月重修二版
出版社 : 東華
ISBN : 9789574833580
內容簡介
本書的重修二版,除延續初版優點外,在內容上隨教育科學與心理科學思想的演變,另外修訂或增加了以下幾個要點,用以彰顯本書重修二版的特色。
對三化取向的重新銓釋。目的教育化者旨在藉本書理念培育優秀的理想教師。使教師有能力在對學生知識教學中啟發其智慧。對象全人化者在使教師能配合學生全人格發展與社會多元化需要而教學。方法本土化者旨在使教師能夠配合個該地區學生家庭背景,學生能力以及未來生涯規劃而教學,並與家庭合作推行二教合一的理想。
強調教學理論的重要性。說明學習理論只具備解釋學習的如何產生的描述性功能,而教學理論才能夠具備如何教學生學習與針對學生學困難所在的診斷性功能。
介紹建構主義的思想。皮亞杰與維果茨基的建構主義思想,原本起於對兒童認知發展的解釋。經教育心理學家採用,而終於發展成為與教師中心教學相對的學生中心教學新取向。
增加真實性評量的新模式。由於傳統的教學評量只限於評量教材內容的固定知識。不能評量學生能否將書本知識用於解決實際生活的能力,真實性評量即在矯正此一缺點。
改教室管理為班級經營。班級經營強調民主氣氛與師生溝通;其目的除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外,進而培養學生行為自律的精神。
立即查看
書名:教學原理(第三版)
作者:王財印、吳百祿、周新富
出版社:心理
出版日期:2019/09/00
ISBN:9789861918792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五篇十六章,第一篇為緒論,針對教學的意義、性質與教學研究的趨勢做探討;第二篇為計畫,內容共有三章,分別探討教學過程、教學計畫及教學目標;第三篇和第四篇為教學執行,內容包含教學策略,例如:引起學習動機、講述技巧、發問技巧、班級經營技巧、教學媒體製作等;並介紹幾種重要的教學模式,例如:直接教學法、討論教學法、協同教學法、合作學習法、情意教學法、個別化教學法;第五篇為教學評鑑,介紹學習結果的測量與評鑑。
本書內容不只重視教師的「教」,也相當重視對於學生的學習歷程與學習特性的了解,如此方能提升教師的教學成效。
目錄
第一篇 緒論
第一章 教學的意義、性質與研究(周新富)
第一節 教學的意義與性質
第二節 教學研究的發展趨勢
第三節 教師的專業知能
第四節 本書架構
第二篇 教學計畫
第二章 教學過程(周新富)
第一節 教學過程的概念
第二節 教學過程的組成要素
第三節 有關教學過程的研究
第四節 差異化教學的設計
第三章 教學計畫(周新富)
第一節 教學計畫的意義
第二節 教學計畫的功能與類型
第三節 教學計畫的內容
第四節 教學計畫的實務
第四章 教學目標的內容與撰寫(周新富)
第一節 教學目標的意義與性質
第二節 教學目標的分類理論
第三節 教學目標的敘寫
第三篇 教學策略
第五章 激起學生強烈學習動機(王財印)
第一節 動機與學習的關係
第二節 動機的分類
第三節 學習動機理論
第四節 影響學習動機的因素
第五節 激發學習動機的策略
第六節 教學上的建議
第七節 結論
第六章 講述教學法及講述技巧(王財印)
第一節 講述教學法的意涵
第二節 講述教學法的教學程序
第三節 講述教學法的技巧
第四節 講述教學法的限制
第五節 結論
第七章 產婆法與發問技巧(王財印)
第一節 產婆法的意涵
第二節 問題的分類
第三節 發問的技巧
第四節 發問在教學上的功能與應用
第五節 結論
第八章 班級經營與教室管理(王財印)
第一節 班級經營的意涵
第二節 有效班級經營的原則和策略
第三節 班級經營的問題與處理
第四節 結論
第九章 教學媒體的製作與應用(王財印)
第一節 教學媒體的含義
第二節 教學媒體的種類
第三節 教學媒體的功能與使用原則
第四節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作法
第五節 結論
第四篇 教學模式
第十章 直接教學法(周新富)
第一節 直接教學與間接教學之比較
第二節 直接教學法的理論基礎
第三節 直接教學法的實施步驟
第四節 直接教學法的應用與檢討
第十一章 討論教學法(王財印)
第一節 討論教學法的意涵
第二節 討論教學法的類型
第三節 促進討論教學法成效的重要因素
第四節 討論教學法的適用時機與優缺點
第五節 討論教學法的應用實例
第六節 結論
第十二章 協同教學法(吳百祿)
第一節 協同教學的緣起與發展
第二節 協同教學的類型
第三節 協同教學的實施
第四節 協同教學的優點與挑戰
第五節 協同教學的努力方向
第十三章 合作學習法(吳百祿)
第一節 合作學習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合作學習的理論基礎
第三節 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
第四節 合作學習的成效與批評
第五節 結論
第十四章 情意領域的教學法(周新富)
第一節 社會技巧教學模式
第二節 角色扮演教學法
第三節 示範法
第四節 道德教學法
第五節 欣賞教學法
第十五章 適應個別差異的教學模式(周新富)
第一節 能力分組教學
第二節 補救教學方式
第三節 個別化教學模式
第四節 電腦輔助教學與翻轉學習
第五節 結論
第五篇 教學評鑑
第十六章 學習結果的測量與評鑑(周新富)
第一節 教學評量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良好測驗的特徵
第三節 教學評量的方式與實施
第四節 測量結果的解釋與使用倫理
參考文獻
立即查看
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2020進化版〉 2020 <學富>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2020進化版)
ISBN13:9789868618817
出版社:小畢
作者:畢恆達
裝訂/頁數:平裝/360頁
規格:21cm*14.8cm*1.3cm (高/寬/厚)
版次:再版
出版日:2020/09/01
中國圖書分類:論文寫作法
內容簡介
研究與生活畢竟無法等同,但是卻有許多相通之處。一個平日就擅於聆聽、聊天的人,很有潛力可以成為好的訪員;反過來說,一位認真的研究者,在生活中也可能擅於同理他人的處境。研究的目的在於提升知識之深度,改善社會與眾人的生活。論文發表後,如果無人閱讀與引用,即使可以計算點數,意義有限。研究的成果除了發表論文,如果可以少些艱深的專業術語,使用大眾可以理解的論理與敘述,則可以對社會產生更大的影響。一般人也可以從研究精神中獲得啟發,能夠分辨描述性詞語與判斷性詞語,提出足夠證據來支持自己的論點,不要讓自己的信念或情緒先行,或可減少當前假新聞的傳播。我認為多讀小說多看電影,可以增加研究者的理論敏感度;而寫影評和寫論文,其實共享著基本的論證原則。《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期待,研究可以往生活靠近,而生活可以往研究靠近。
《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於2010年修訂,增加訪談、無性別歧視、理論圖形等章節。十年之後這本《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2020進化版》,又增補了白話知識論、研究策略與方法、研究倫理等單元。不論是新進或資深的研究者,甚至是不在學院中的社會人士,都能從這本書得到一些對於生活與研究的靈感與啟發。
名人推薦
『對寫論文性冷感的同學,閱讀此書一定可以情慾大爆發!有論文不孕症的同學,閱讀此書一定可以早生貴子!』王宏仁 (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這本有條理又接地氣的研究指引,是研究者在浩瀚知識大海中的救命浮木。反覆思考該書的貼心提醒,眼前的阻礙就會退縮消逝,崎嶇小徑逐漸平整為大道。』成令方 (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教授)
『做研究、寫論文是件痛且快樂著的事,這本書可以讓研究生的痛少一些,指導教授的快樂多一點,並讓師生共舞時舞姿更曼妙且饒富研究的興味。』林雯瑤 (淡江大學資訊與圖書館學系副教授)
『我總是推薦《教授為什麼沒有告訴我》給文學院研究生,因為這本社會科學的好書一方面幫忙文學院學生按部就班整理紛亂的想法,另一方面提醒文學院學生重視文本與社會之間的微妙關係。』紀大偉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畢老師深入淺出地道出在研究過程中種種難以言、無法言、甚或不敢言的酸甜苦辣。從我身為研究生到現今指導研究生,都能於閱讀中感受其文字趣味與學術品味。』張仁和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助研究員)
『此書為全國研究所教師之救星。如果我是暴君,就要強迫全國研究生閱讀畢教授的愛心之作,但我不是,只能堅定溫柔地推薦想寫論文的研究生抱著感激之心閱讀。』陳宜倩 (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教授)
目錄
研究即生活,生活即研究:2020 進化版作者序
有趣!有趣!有趣!:曾嬿芬序
論文登山者的霹靂包:藍佩嘉序
1前言:白話知識論
2靈感的前提是努力:選擇研究主題
3想像我,陷入愛河:論文題目的擬定
4營造氣氛的前戲:前言
5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資料
6是文獻回顧,還是家具型錄
7哪一種研究方法比較好?
8邏輯、思考實驗與批判
9訪談作為一種交談行動
10研究倫理
11論文寫作與心理
12整本論文的意義:結論與建議
13留下線索到原典:關於參考書目
14終於可以寫謝誌了:論文口試
參考書目
立即查看
教育心理學―學習者的發展與成長 (Educational Psychology: Developing Learners, 6E) (6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內容簡介
為幫助讀者瞭解與教學有關的重要概念與原則及其運用,本書分由以下主題進行探討:認知與語言發展、個人與社會發展、團體差異、個別差異、學習與認知的歷程、知識的建構、較高層次的認知歷程、行為學派的學習觀、社會認知的學習觀、動機與情緒、動機與認知、教學策略。各章均穿插案例、親身體驗、解釋學生的作品與表現、教學現場及營造具學習成效的教室環境等專欄,以助讀者思考,並提出可供參考的實用建議。
目錄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學與教師的決策
第二章 認知與語言發展
第三章 個人與社會發展
第四章 團體差異
第五章 個別差異
第六章 學習與認知歷程
第七章 知識的建構
第八章 較高層次的認知歷程
第九章 行為取向的學習理論
第十章 社會認知取向的學習理論
第十一章 動機與情感
第十二章 動機的認知因素
第十三章 教學策略
附錄
立即查看
幼兒教保概論: 與幼兒一起工作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幼兒教保概論-近代幼兒教育思潮的剖析:近代幼兒教育思潮的剖析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幼兒教保概論:近代幼兒教育思潮的剖析
系列名:幼兒課程與教學
ISBN13:9789861919232
出版社:心理
作者:魏美惠
裝訂/頁數:平裝/464頁
規格:23cm*17cm*2.3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20/09/15
中國圖書分類:學前教育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逐一介紹幼教重要議題,包括臺灣幼教生態環境的變遷、國內幼兒教育的發展與相關政策的實施、幼兒教保工作之內涵與教保服務人員之專業成長,並從歷史宏觀的角度探討西方幼兒教育演進的軌跡。同時,逐一論述多位幼教先驅的幼教主張及相關理論,如蒙特梭利教育哲學、華德福教育、開放教育與傳統教育、多元智能理論與完整學習、社會智力與情意教學、創造力的本質與創意教學策略及幼兒繪畫能力發展等。這本專書能引領幼教初學者或職場上的教保服務人員進入幼教專業領域。
目錄
第 1 章 臺灣幼兒教育的生態環境
第 2 章 臺灣幼兒教育發展與相關政策
第 3 章 幼兒教保工作之內涵與教保服務人員之專業成長
第 4 章 從歷史的觀點探討西方幼兒教育的演進
第 5 章 幼兒教育從傳統到開放
第 6 章 人本開放教育及幼兒教育發展
第 7 章 張雪門與陳鶴琴的幼教理念介紹
第 8 章 皮亞傑認知理論之探討
第 9 章 維高斯基的理論及相關主張之探究
第 10 章 蒙特梭利教育本質的認識及探討
第 11 章 蒙特梭利教具剖析
第 12 章 華德福教育的介紹
第 13 章 情性發展、社會智力與情意教學
第 14 章 幼兒完整學習與多元智能理論
第 15 章 創造力的本質與創造性人格特質
第 16 章 創造思考教學與創意教學的理論與策略
第 17 章 兒童繪畫能力發展與其內涵之相關探究
立即查看
幼兒教保概論
ISBN13:9789869725903
出版社:華都文化
作者:吳樎椒
裝訂/頁數:平裝/430頁
規格:23cm*17cm*1.9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19/02/05
中國圖書分類:學前教育
內容簡介
適用幼教師‧教保員甄試及檢定
‧臺灣幼兒教育與保育的發展、現況及理念。
‧臺灣教保政策與法規,包含機構、資源、托育選擇。
‧當代幼教圖像與世界趨勢,以及各領域代表人物,包括:福祿貝爾、裴斯塔洛齊、皮亞傑、蒙特梭利、陳鶴琴、張雪門、陶行知。。
‧嬰幼兒的生理、認知、語言、人格及社會等發展。
‧依最新公布「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之課程及活動設計介紹。
‧教學模式:蒙特梭利、方案、瑞吉歐、主題、華德福、高瞻、河濱街。
‧學習環境、多元文化與幼兒行為輔導。
‧優質教保服務人員的養成。
‧親師溝通關鍵──親職教育。
目錄
Chapter 1 緒論
壹. 幼兒教保的重要性
貳. 幼兒教保的功能
參. 回顧臺灣幼兒教保之發展
肆. 省思臺灣幼兒教保現況
伍. 展望臺灣幼兒教保之未來
陸. 教保服務人員的定位與承諾
Chapter 2 幼兒教保生態與重要人物貢獻
壹. 現今的幼教圖像與生態
貳. 幼兒教保的意義與重要性
參. 幼教領域的重要人物
肆. 各國幼教的發展趨勢
Chapter 3 幼兒教保的重要理念
壹. 遊戲中學習
貳. 幼兒的全人教育
參. 建構式學習之教育
Chapter 4 嬰幼兒發展
壹. 發展的意義
貳. 發展的特徵
參. 生理發展
肆. 認知(智能)發展
伍. 語言發展
陸. 人格發展
柒. 社會行為發展
捌. 道德發展
玖. 情緒發展
Chapter 5 教學模式
壹. 蒙特梭利教學法
貳. 方案教學
參. 瑞吉歐的方案教學
肆. 主題教學
伍. 華德福教學
陸. 高瞻課程
柒. 河濱街教學
Chapter 6 課程規劃
壹. 幼兒教育課程的意義
貳. 教學策略與方法
參. 觀察記錄與評量
肆. 課程評量
Chapter 7 教保活動設計
壹. 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之簡介
貳. 幼兒園課程與教學品質評估
參. 教保活動設計與教學原則
肆. 學習區規劃標準與原則
Chapter 8 學習環境
壹. 幼兒學習環境的教育功能
貳. 幼兒學習環境
參. 學習時間的規劃
肆. 學習空間的規劃
Chapter 9 專業的教保服務人員
壹. 誰能成為良師?
貳. 教保服務人員的專業倫理
參. 教保服務人員的專業成長階段
肆. 教保服務人員的師資培育
伍. 教保服務人員的專業成長
Chapter 10 教保政策與法規
壹. 5歲幼兒免學費教育計畫
貳. 幼兒園輔導計畫作業原則
參. 幼兒園評鑑
肆. 優質教保發展計畫
伍. 幼兒教育及照顧法
陸. 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
柒. 教保服務人員培育訓練
Chapter 11 多元文化與幼兒教保
壹. 尊重與欣賞多元文化
貳. 以「幼兒為中心」的教育理念與實踐
Chapter 12 幼兒行為輔導
壹. 教保服務人員的角色
貳. 與孩子建立良好關係
參. 班級經營與常規訓練
肆. 輔導行為問題的策略
Chapter 13 親職教育
壹. 親職教育的意義、目的與重要性
貳. 親職教育的實施內容
參. 親職教育的實施與規劃
Chapter 14 幼兒教保相關機構與資源
壹. 臺灣托育選擇
貳. 臺灣學前教育機構
參. 各縣市政府托育資源中心
肆. 民間機構及資源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