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 ||||
售價: | 408元 | |||
庫存: | 已售完 | |||
LINE US! |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 |||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 ||||
付款方式: | 超商取貨付款 |
![]() |
|
信用卡 |
![]() |
||
線上轉帳 |
![]() |
||
物流方式: | 超商取貨 | ||
宅配 | |||
門市自取 |
為您推薦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不是大規模改革,而是以現實為依歸,慢慢向理想狀態改變。 *以經驗滾動式的改善,做出相對應的計畫。 *搭配小故事及商業實務應用說明,帶您找出最適合自身的一套管理方法。 *豐富圖表讓您快速了解敏捷管理的重點概念。 聯合推薦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溫金豐(Jin Feng Uen) 台灣敏捷協會理事長 張昀煒(Hermes Chang) 聯聖企管顧問集團董事長 陳宗賢(Richard Chen) 新加坡商鈦坦科技總經理 李境展(Tomas Li) 「什麼都重要,代表什麼都不重要。」各行各業都需要了解的實用管理方法。 在新科技、網路使用、商業經營模式不斷推陳出新的時代,傳統的管理學在過去一百年來累積的學理知識,正面臨許多挑戰。「敏捷管理」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其本質「快速地響應變化」,靠快速迭代後的反饋,以求每次進步一點,是小幅度改變,而不是如革命論那般,一次做大幅度的改變。 敏捷的管理概念,非常適合各行各業的工作者深入思考,並對應自身的制度環境,改善效率與流程,對著經驗的回顧與省思以要求自身的改善:「團隊定期自省如何更有效率,並據之適當地調整與修正自己的行為。」本書並有完整的敏捷專案管理方法如:範圍管理、時間管理、成本管理、品質管理、採購管理等等,提供讀者參考,讓組織往更好的方向邁進。 【目錄】 作者序:隨著敏捷口號的落幕, 敏捷實踐的旅程正在起步 Chapter 1 戰情分析 為什麼我們需要敏捷 1-1 往烏托邦前進─理想主義 VS. 保守主義的檢測 1-2 面對現實的態度 1-3 走向全員參與的組織演變 Chapter 2 預期戰果 敏捷能帶來什麼 2-1 自組織 2-2 透明化 2-3 顧客導向 2-4 持續學習 2-5 逐步精進 Chapter 3 基礎戰技 敏捷有哪些內容 3-1 敏捷的方法 3-2 Scrum 的角色 3-3 Scrum 的物件與活動 3-4 敏捷的精神 3-5 敏捷團隊的打造 Chapter 4 團隊戰術 如何更加享受敏捷旅程 4-1 你今天拜飛機了嗎:談敏捷裡的貨物崇拜 4-2 敏捷不包生導入指南:企業敏捷化前的準備 4-3 也許你需要的是多一點瀑布:敏捷八不 4-4 再對準一點:關於校準這回事 4-5 閉嘴也不錯:快速估算需求 4-6 五育中消失的群育:高效會議的方法 4-7 快推,別說風涼話啦:量化與評量 4-8 如果你可以預測未來,那麼你不需要敏捷:主管的定位 4-9 如何未卜先知:談領先指標 4-10 HR 都在幹嘛:企業文化 Chapter 5 全局戰略 如何運用專案管理讓敏捷更好 5-1 基礎入門簡介Projects Management Introduction 5-2 利害關係人 Stakeholders 5-3 組織影響力 Organizational Influences 5-4 五大流程群組 Process Groups 5-5 九大知識領域Knowledge Areas 5-6 整合管理 Integration Management 5-7 範圍管理 Scope Management 5-8 時間管理 Time Management 5-9 成本管理 Cost Management 5-10 品質管理 Quality Management 5-11 人力資源管理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5-12 溝通管理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5-13 風險管理 Risk Management 5-14 採購管理 Procurement Management 5-15 本章小結 Chapter 6 戰況討論 敏捷經驗答客問 6-1 敏捷化時的主管困境 6-2 授權的大事小事怎麼分? 6-3 如何設定有效目標? 6-4 產品負責人對需求要了解多深? 6-5 如何預估時程? 6-6 一個短衝的工作量多少是合適的? 6-7 Scrum 團隊裡每個人做的事都一樣,不是很無趣嗎? 6-8 如何避免重工? 6-9 我們的Scrum 團隊覺得每個短衝都一樣怎麼辦? 6-10 自省會議真的有必要嗎? 6-11 自動自發有其必要性嗎? 6-12 要怎麼提高團隊意識? 6-13 如何提升個人在公司的影響力? 6-14 要改善缺點?還是加強優點? 6-15 總結:推行敏捷的阻礙 Chapter 7 選配裝備 如何讓敏捷旅程更加豐盛 7-1 引言 7-2 敏捷平衡循環Agile Balance Cycle(ABC-DE) 7-3 管理定律:領導者不可不知的五大定律 7-4 團體動力:打造理想團隊的必修功課 7-5 引導技巧:推動團隊往前邁進的不二法門 7-6 全員參與:提升投入感與參與度的組織架構 7-7 限制理論:找出組織的瓶頸並突破 7-8 教練技巧:協助個人持續成長的有效方法 7-9 正念概念:正念不等於正向思考 7-10 正念練習:把自己的感受找回來 7-11 教育訓練:創造共同語言幫助有效溝通 7-12 好書推薦:從別人的經驗加速自身的成功 7-13 復盤回顧:展現自己的組合技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內容簡介 想跑好敏捷從 Jira 出發,本書將帶你踏上敏捷之路! 議題追蹤 × 自動化 × 外掛整合一次搞定 本書內容改編自第 14 屆 iThome 鐵人賽 IT管理組的優選系列文章《第一次使用 Jira 就上手》。本書以簡潔精煉的方式,介紹敏捷、Kanban、Scrum 的核心原理,以及 Jira 工具的功能和概念。幫助你了解如何巧妙地利用 Jira 來規劃專案。 不論你是否有使用經驗,本書從零開始引導你建立一個完整的 Jira 專案,讓你能夠深入瞭解 Jira 的功能,並有效地應用於專案中。透過本書,你將學到兩種常見的敏捷方法:Kanban 和 Scrum。我們將引導你在Jira 平台上使用各種功能, 協助你建立專案、任務和待辦事項清單,追蹤工作進度,生成關鍵報告和數據,以及執行高效的搜尋。透過這些功能,你將更明白 Kanban 和Scrum 之間的不同之處,並能根據團隊需求,選擇最適合的方法,從而提升決策制定和流程優化的效能。 本書內容共分為九個章節,涵蓋了瀑布式開發和敏捷開發的基本知識,並深入探討 Jira 的功能和應用、如何最大程度地發揮 Jira 的自動化特性,以及與其他軟體工具的高效整合。 ➽ 了解瀑布式開發與敏捷開發的基本知識 第一章介紹瀑布式開發和敏捷開發的基本概念,解釋兩者的差異,幫助讀者了解何時該選擇哪種方法,以應對不同的專案需求和挑戰。 ➽ 深入瞭解 Jira 功能及應用 第二章到第七章將聚焦於 Jira,探索 Jira 的各種功能。包括了解 Jira 的費用、版本以及其他 Jira 系列產品的適用場景;註冊免費的帳戶,並了解帳號設定和介面功能;建立專案、分配議題和追蹤以及報告和監控專案的進度。這將有助於讀者充分了解如何使用 Jira 來管理和監督專案。 ➽ 最大化 Jira 的自動化特性 第八章提升效率及整合,透過自動化功能來簡化例行任務。減少手動工作,並提高效率,使團隊成員能夠更專注於創造價值。同時分享如何將 Jira 與其他關鍵軟體工具(如 GitHub 和 Slack)實現高效整合,並透過儀表板建立個人化顯示,快速瀏覽專案資訊。 ➽ 實踐和應用 第九章提供一步一步的建立專案及設置方法,為讀者提供實際應用的指導。希望閱讀本書的讀者,無論是初學者還是有經驗的使用者,都能夠從中獲得深入的知識,並將 Jira 應用在自己的專案管理和團隊協作中,以實現更高效的成果。 本書特色 ›› 由淺入深:從敏捷基本原理到工具應用 ›› 數據可視化:數據轉化為報表,洞察專案進展 ›› 擴展功能:擴展 Jira 功能,滿足團隊需求 ›› 實戰範例:從零到有,完整示範建立 Jira 專案 ▍目標讀者 ▍ ☑ 正在尋找敏捷專案管理工具的人。 ☑ 在工作中已使用 Jira,想更熟悉該工具的人。 ☑ 想要在團隊中引入 Jira 並學習如何使用的團隊領導者。 ☑ 希望透過 Jira 更有效地管理專案的專案經理。 ☑ 希望運用 Jira 來優化產品開發流程、提高產品交付效率的產品經理。 ☑ 對於敏捷專案管理和 Jira 有興趣,想要擴展知識的專業人士。 目錄 CHAPTER|1| 敏捷開發與瀑布式開發 1.1 瀑布式開發 1.2 敏捷式開發 1.2.1 敏捷式開發 1.2.2 敏捷開發宣言 1.2.3 敏捷鐵三角 1.3 總結 CHAPTER|2| Jira 快速導覽 2.1 Jira 介紹 2.1.1 Jira 是什麼 2.1.2 Jira 功能 2.1.3 誰適合用 2.1.4 費用 2.2 註冊 Atlassian 帳號 2.3 建立 Jira Software 2.4 帳號管理 2.4.1 個人設定 2.5 使用者介面設置 2.6 建立專案 2.7 介面介紹 2.8 總結 CHAPTER|3| Scrum 3.1 Scrum 是什麼 3.2 三個角色 3.3 三個產出物 3.4 五個事件 3.5 在 Jira 中使用 3.5.1 建立 Scrum 看板 3.5.2 了解待辦事項 3.5.3 建立衝刺 3.5.4 編輯衝刺 3.5.5 刪除衝刺 3.5.6 開始衝刺 3.5.7 作用中的衝刺 3.5.8 結束衝刺 3.5.9 重啟衝刺 3.5.10 報告 3.6 總結 CHAPTER|4| Kanban 4.1 Kanban 是什麼 4.2 Kanban 四大原則 4.3 Kanban 六大實踐 4.4 在 Jira 使用 Kanban 4.4.1 建立 Kanban 看板 4.4.2 Kanban 顯示設定 4.4.3 報表 4.5 總結 CHAPTER|5| 看板(Board) 5.1 看板是什麼 5.2 新增看板 5.3 看板設定 5.3.1 一般(General) 5.3.2 欄(Column) 5.3.3 泳道(Swimlanes) 5.3.4 快速篩選(Quick Filters) 5.3.5 卡片顏色(Card Color) 5.3.6 卡片版面配置(Card Layout) 5.3.7 工作日(Working Days) 5.4 總結 CHAPTER|6| 議題(Issue) 6.1 議題 6.1.1 議題是什麼 6.1.2 議題介面 6.2 新增、編輯、刪除議題 6.2.1 新增議題 6.2.2 編輯議題 6.2.3 刪除議題 6.3 將議題移動到另一個專案 6.4 議題類型(Issue Type) 6.4.1 議題類型是什麼 6.4.2 議題類型層級 6.5 新增、編輯、刪除議題類型 6.5.1 新增議題類型 6.5.2 編輯議題類型 6.5.3 刪除議題類型 6.6 子任務 6.6.1 什麼是子任務 6.6.2 新增子任務 6.6.3 將子任務轉為議題 6.6.4 將議題轉為子任務 6.7 總結 CHAPTER|7| 篩選(Filter) 7.1 篩選是什麼 7.2 篩選介面 7.2.1 列表 7.2.2 詳細頁面 7.3 新增篩選 7.4 編輯篩選 7.5 訂閱篩選 7.6 刪除篩選 7.7 快速搜尋 7.8 基本搜尋 7.9 JQL 7.9.1 JQL 是什麼 7.9.2 JQL 語法 7.10 總結 CHAPTER|8| 提升專案效率 8.1 自動化 8.1.1 什麼是自動化 8.1.2 新增自動化 8.1.3 啟用或關閉自動化 8.1.4 審核日誌 8.1.5 自動化使用量 8.1.6 子任務與父任務同步完成 8.2 整合應用程式 8.2.1 新增應用程式 8.2.2 刪除應用程式 8.2.3 應用程式 - Github 8.2.4 應用程式 - Slack 8.3 Dashboard 8.3.1 什麼是儀表板 8.3.2 建立儀表板 8.3.3 管理儀表板 8.3.4 刪除儀表板 8.3.5 分享儀表板 8.4 總結 CHAPTER|9| 實作 9.1 建立 Kanban 專案 9.2 加入團隊成員 9.3 應用程式 9.3.1 連結 Github 與 Slack 9.3.2 連結 Miro 9.3.3 連結 Figma 9.4 建立議題 9.5 看板設置 9.5.1 欄設定 9.5.2 卡片顏色設定 9.5.3 設定泳道 9.6 儀表板 9.7 報表 9.7.1 累計流程圖 9.7.2 控制圖 9.8 檢視回顧 9.9 Atlassian 討論平台 9.10 總結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內容簡介 為個人和企業轉型提供簡單框架的同時,使業務更加人性化 關於本書 由於全世界變化迅速,科技進步顛覆了整個產業,幾十年前的許多品牌甚至產業早已不復存在。以指數型速度成長的產品及效能進展融合新的科技,在在意味著商業必須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創新。許多企業領導者也轉而透過敏捷來幫助他們面對這些嚴峻挑戰。但無論你是經驗豐富的商業敏捷性老手,或者對這些概念全然不熟悉,這本書都可以為你奠定基礎,透過讓工作方式更具彈性和適應性來應對那些變化和干擾。 如果說 20 世紀的領導力是關於管理機器以穩定地產生利潤,那麼 21 世紀就是面對複雜性和不確定性時的創新力。領導者需要新的技能來開啟他們的勞動力智慧,並促進組織內部甚至外部的跨界合作。現代領導力既是關於目標也關於文化的一種新式概念。文化與人們及他們之間的互動有關,而挑戰則始於每個人的想法和感受。個人敏捷系統(PAS)提供了一種可擴展的領導方法,可以使組織、部門、團隊,甚至夫妻和個人,都能夠將他們的行為與真正重要的事情保持一致。 個人敏捷性(Personal Agility)能夠為你的團隊和部門提供需要的工具和視角,使客戶需求和組織目標一致。員工可以更有效率跨部門甚至跨組織合作,滿足你的客戶,創造新的市場需求,然後再滿足新進的客戶。 這本書透過一個簡單的框架觸及到人性化商業的核心,來幫助個人和商業轉型。它解釋了如何在任何情境中應用敏捷性,並記錄了可以實現的積極轉型;再透過實際案例研究分享人們和組織應用PAS所取得的成果。 你將學到 讓「行動」與「優先事項順序」保持一致 如何運用個人敏捷性的四大核心工具 透過理解自我、調整想法、進而展開行動 應用敏捷教練方法在日常生活與工作中 產官學界人士強力推薦 吳璨因 (Wu Tsan Yin) 璨因教練學院 創辦人 / 中華國際 NLP 教練研究發展教育協會 創會理事長 宋文法(Alfa Song) 金門縣金寧中小學 校長 李純櫻 (Sophia Lee) 宏昇營造 副總經理 周純如 (Celina Chou) 中華民國專業秘書行政協會理事長 林昭陽 (Ivan Lin) 中華電信總公司 總經理 邱奕霖 (Yilin Chiu) 圖像力學院 負責人 施志賢 (Chih-Hsien Shih) 協磁公司 董事長 梅家仁 (Joyce Mei) 達真國際教練學校 校長與創辦人 / 台灣首位 ICF 認證 MCC 大師教練 陳威良(William) 孟華科技總經理/PMITW 前理事長 陳建宏(Roger Chen) ABC 牙醫聯盟 營運長 陳家聲 ( Chen Chia Shen) 台灣大學商學所 首席顧問 教授 陳麗琇 (Elly Chen) 台灣最大敏捷線上讀書會 台灣敏捷部落(TAT) 社長 游文人(Donald Yu) 巨大集團 集團策略長 黃敬強 (John Huang) 瑞嘉科技 總經理 黎振宜 (Chyi Li) 可果美(中國上海)總經理 魏碧芬(Vicky Wei) 欣亞數位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國際專業人士強力推薦 「我強烈推薦組織中的領導者閱讀這本關於個人敏捷性的書籍。我已經使用個人敏捷系統三年了,它在我生活、工作和領導中都是一項強大的工具。對於高級主管來說,個人敏捷性創造了絕佳的機會,無論是對他們的個人生活還是在領導管理組織上都有好處。透過個人敏捷性,領導者展示了如何實踐這套系統,以確保組織能夠成功應用強大的敏捷方法。」—Lyssa Adkins,敏捷暨領導教練 以及《教練敏捷團隊》(Coaching Agile Teams)的作者 「這是一本寫得很好的書,充滿了美妙且實用的建議。我看見他們有些客戶對於獲得的結果感到極度興奮。當我讀這本書時,我看到了很棒的自我教練式問題、提示和技巧,並且在一個有助於提高個人效能的框架中變得更有效。」—Alistair Cockburn,管理顧問及「敏捷宣言」的共同作者 目錄 第一部分 領導自己 Chapter 1 | 改變人生的六個問題 I. 導航隱喻:人生如海洋 II. 六個有力的提問 III. 從領導自己開始到領導他人 IV. 是什麼讓個人敏捷性與個人生產力不同? V. 是什麼讓個人敏捷性成為可擴展的領導架構? VI. 如何使用本書 Chapter 2 | 個人敏捷性的承諾 I. 借助 PAS 之力,從努力掙扎走向蓬勃發展 II. 使用 PAS,從失業邁向有意義的職業生涯 III. 透過 PAS,從軍旅生涯轉換到平民生活 IV. 總結 Chapter 3 | 發揮最大的影響力 I. 個案研究:消除混亂 II. 做好正確事情的挑戰 III. 現在應該做什麼? IV. 使用六個個人敏捷性問題 V. 個人敏捷系統的核心工具 VI. 如何使用 PAS 優先事項地圖 VII. 如何使用 PAS 力量地圖 VIII. 開始執行 第二部分 領導他人 Chapter 4 | 最快的路徑 I. 案例研究:精確執行 II. 朝著目標的方向前進 III. 處理干擾和分心問題 IV. 多工處理的迷思 V. 透過節奏達成專注 VI. 擊敗拖延症 VII. 保持心流 VIII. 挺過風暴 Chapter 5 | 商業教練 I. 案例研究:我的敏捷轉型 II. 教練何以與其他領導形式不同 III. 每日可用的強大教練工具 IV. 如何將教練方法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V. 啟動你的教練式問題 VI. 成就你渴望看到的改變 VII. 利用商業教練解決問題 Chapter 6 | 與人協調的藝術 I. 案例研究:在工作與生活之間尋求平衡 II. 什麼是一致性,為何它如此重要? III. 如何成為值得信賴的人 IV. 如何達到並維持一致性? V. 作為一致性根基的信任與同理心 VI. 在一個銷售過程中建立信任與一致性 VII. 從建立關係到完成銷售 Chapter 7 | 領導之路 I. 案例研究:與董事會達成一致性 II. 達成決斷力並保持專注 III. 命令與控制的替代方案 IV. 一致性的重要 V. 目的明確 VI. 導引行為以掌控新事物出現 VII. 實現自主性與一致性 VIII. 與利害關係人保持一致 Chapter 8 | 行政敏捷性:如何成為一位敏捷領導者 I. 個案研究:建立賦能文化 II. 如何成為一位敏捷主管 III. 如何建立一個敏捷組織? IV. 如何將敏捷性延伸到你的客戶 V. 獲得成果 Chapter 9 | 回顧與接下來的行動 1. 自我管理以達到最大影響力 2. 運用有力提問的潛在能力 3. 利用自然湧現現象 4. 利用明確目的 5. 繼續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