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 ||||
售價: | 298元 | |||
庫存: | 已售完 | |||
LINE US! |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 |||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 ||||
付款方式: | 超商取貨付款 |
![]() |
|
信用卡 |
![]() |
||
線上轉帳 |
![]() |
||
物流方式: | 超商取貨 | ||
宅配 | |||
門市自取 |
為您推薦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第23屆臺北文學獎年金大獎獲獎作品! ★女演員鄧九雲至今最精彩的一次文學創作! ★一部讓人又哭又笑的女性生命之書! ★「超乎預期的好看!」金馬執委會執行長‧聞天祥 盛讚 ▍悲劇發生的原因從來就不是戲劇感興趣的部分, 觀眾要看的是角色如何滿負傷痕繼續活著。 失去,同時獲得。生命從來沒有真正的微不足道。 這是一部女演員的故事。 她是黃澄,排行老二,和姊姊黃茜相差12歲, 她踩著姊姊的步伐長大,踏上演員之路,卻從面貌模糊的替身開始。 澄是透明色,最終她能找到自己的模樣與色澤嗎? 「戲最怕拖,感情也是。她想,全力以赴的唯一方式,就是讓自己沒有後路。」 從小父親缺席,黃澄看著姊姊深陷不倫關係, 而後自己演藝夢想的起始,竟也疊上父權與愛情。 懵懂的她,從新人開始一路摸索跌撞, 舞臺劇、遠赴倫敦學習表演,等到絕佳演出機會卻又破滅。 她的感情與夢想糾纏不清,得到的同時又失去, 最終她做出能守住最多的那個選擇。 「紅鼻子是最小的面具」,演員戴上面具演繹他人人生。 但黃澄擁有的紅鼻子,卻是種守護, 那曾與她交換夢想、信任與失落的摯愛。 紅鼻子先是啟動了愛,隨後埋葬了愛, 卻在她演員之途的關鍵時刻,鋪平了沿路崎嶇。 「她想過放棄,又決定一搏;演員這條路,永遠都在開始。」 從替身、新人,離家成為女人、女角, 透過身分不斷的轉變,黃澄在夢想與愛中尋找自我。 黃澄帶著身上一系列的錯誤走走停停, 學會彎折自己去承擔演藝戰場的殘酷與傷害。 當榮耀來臨,她明白是因為持續失敗,才能抵達這裡。 起初的澄,是被迫揉雜了他人色彩、沒有自我形狀的透明; 最終她察覺,她的澄是將萬物包覆其中, 所有生命原形都在那抹溫柔的透明中得以安然存在。 【摘錄‧女二自白】 ▍演戲怎麼可能會無聊?第一次披上角色後, 她才發現被蓋住的那個自己,原來沒有形狀。 ▍她說的「男人」,正是她所害怕的「權力依附」。 否則她為什麼會用爬的,為什麼靠得那麼緊,又為什麼想哭? ▍她驚訝一雙眼睛怎麼會懂得去尋找另一雙眼睛? 當她的手去靠近對方身體時,她又是怎麼也剛好伸出手去接住那隻手? 身體的所有部位,都像長了腦袋瓜一樣,能指認出同類,在主人相愛的時候。 ▍這些都不會影響到她了。她靠著自己努力攀爬, 越過如山巒般的恐懼與控制,連綿起伏都是在傳遞今天的自己。 ▍她已經懂得不把責任往外推,只要夠專心,她可以看見自己想見的。 想像力是一種恆常的耐力訓練。 ▍事物的反面與其本身有著同樣的分量, 有時能讓希望延續下去的,是全然相反的絕望。 ▍她已練就連瑜伽老師都缺乏的柔韌, 能夠彎折自己去承擔殘酷與傷害,再看似毫髮無傷地全身而退, 繼續在演藝戰場上舒展筋骨。 ▍他把菸摁熄,收進另一個菸盒裡。 那一刻她明白為什麼這個動作會讓自己醉心多年, 原來她一直把自己想成那個菸蒂,使用後可以逃離被棄擲的命運。 ▍她一度懷疑這是一場潛意識的預謀,曾啟動過他們情感的紅鼻子, 從英國回來再也沒有用過了。它待在那魔法包裡,成一道奇蹟的誘餌。 她一直都知道,哪怕一句臺詞,一本小說,一部電影, 甚至一個小道具,裡面全都葬著愛。 ▍她得想辦法走回自己的位置,儘管地上沒有馬克標記, 沒有燈光一片漆黑,但同時也沒有任何人能夠取代她。 ▍當一個角色離開的時候,一定有東西會被留下, 那就成為下一個角色的養分。 【封面想說──】 邀請藝術家朱理安為《女二》繪製封面, 刻意將畫中女子的五官隱去,只保留模糊輪廓, 彷彿一張空白畫布,任由他人填補上色, 或投射出自己想像中的模樣,一如書中主角初始仍未定義出自己的形狀。 而畫布紋路的顆粒感,則帶出生命被不斷現實打磨後,斑駁而粗礪的一面。 那顆被人拿在手中的紅鼻子,可以代表任何美好的一切, 它可以是一份愛、是奇蹟、是守護,可以由他人賦予, 亦能由自己定義,讓我們在艱難世事中,得以讓自我繼續存在。 封面選用蒝織紙,來自日本百年歷史的竹尾紙廠, 紋路取自日式傳統建築工藝中的土壁壓紋,完美表現畫布紋路的質地觸感, 讓捧讀時的感受,從裡到外,從文字故事到封面,一體呈現。 獲獎佳績 ▍第23屆臺北文學獎年金大獎首獎 ▍2023年3月誠品選書 ▍2023年3月金石堂強力推薦書 好評推薦 【金馬執委會執行長/資深影評人──聞天祥‧真摯推薦】 ▍超乎預期的好看!《女二》如果改編為影視作品,將會是所有女演員夢寐以求的挑戰。 如果因為「演員」鄧九雲而閱讀這本小說,在闔上書頁的時候你將讚嘆「作家」鄧九雲的生花妙筆引人入勝。 【臺北文學獎年金類決選評審‧盛讚】 ▍作者的文字非常出色,形容、譬喻都不落俗氣,可以將許多感覺、感情寫得極深、極細。 寫作技巧也熟練,作者習慣將重要事件、轉折先行隱去,再於後面的篇幅中回溯、處理,如此可為讀者帶來閱讀上的衝擊。 ▍這部作品充滿了精緻與成熟的表演意識,作者在刻劃人物時,會高度意識到觀眾的眼光,將人物的個性、形象鮮明地雕塑出來。 我覺得這部分的功力,正是臺灣小說所失落的斷層,很高興看到作者將這層斷裂給接了回來。 ▍作者雖是在寫劇場、寫戲劇、寫表演,同時也是在寫社會,因為社會中亦自成一座座劇場、一齣齣戲劇, 彼此的呼應形成了一種虛實對照;透過角色的塑造,來追尋自我、再造自我,自成了一種深刻的哲思。 ▍她的情感穿梭在戲與現實人生之間,不落入自怨自艾的坑洞,甚至以此為施力點, 使用瑜伽般的柔軟與韌性,來探討人生的哲理,將「戲如人生」詮釋得淋漓盡致。【目錄】 ACT I 替身 ACT II 新人 ACT III 離家 ACT IV 女人 ACT V 女角 ACTVI 女兒 後記 一片海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這是我們感激遇見,並且希望一再遇見的一本書。 傳奇之書.鍾玲玲《玫瑰念珠》2024年最新修訂 「並且相信在虛廢的時光中,定必有著珍貴的部份。」 鍾玲玲經典之作《玫瑰念珠》初版於1997年,文字風格獨特,影響多代香港作家。《玫瑰念珠》絕版多年,期間經歷鍾玲玲多次重寫,終於在2024年以最新修訂的容貌呈現讀者眼前。 《玫瑰念珠》寫到的,是青年文生的學習,陽桂枝、汪玫莉的遭遇,和徐良琴的寫作。學習中的文生為幫助還是拯救感到困惑極了,但只要是真的,就是可予辨認和充滿體味的人生。陽桂枝在時光中經歷的是死與變容,汪玫莉在長久的懸念中,但願慈愛與恩典,直至永遠。徐良琴相信文學作為情感教育的一種始終是美好的。 像平整織物的圖案。能夠自每一根線條。追溯花結的枝杆和根部。據說均稱的愉悅源自動亂的創傷。所有曾經在平整織物上留下的點。全部在玫瑰花形長久的嬉戲下。退隱至。圖形的。背面。玫瑰花形與大自然的直接連繫愈是薄弱。暗藏的張力便愈大。在這些短暫而清晰的敲擊聲中。凡事反求諸己。 ——〈母題和隱喻〉 我認為文學作為情感教育的一種始終是美好的。她的多種多樣教我深信,生命中確有不可窮盡的事物。 ——〈她的文學志向〉 你們呼喚我的名字,彷彿被囚的僅是肉身,像林中的野獸,發出陣陣的哀鳴。 汝勿恐懼,但凡流放的,必在遠處,結束,在廣濶的原野上,有重返的,家園。 ——〈汝勿恐懼〉 【目錄】 I 學習年代 007 II 玫瑰念珠 033 III 顏色風琴 139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