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女二【臺北文學獎年金大獎獲獎作品】 (1版)
作者: 鄧九雲
版次: 1
ISBN: 9789863428046
出版社: 三采
出版日期: 2023/02
頁數: 416
定價: 450
售價: 405
庫存: 已售完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詳細資訊

【簡介】 ★第23屆臺北文學獎年金大獎獲獎作品! ★女演員鄧九雲至今最精彩的一次文學創作! ★一部讓人又哭又笑的女性生命之書! ★「超乎預期的好看!」金馬執委會執行長‧聞天祥 盛讚     ▍悲劇發生的原因從來就不是戲劇感興趣的部分,   觀眾要看的是角色如何滿負傷痕繼續活著。   失去,同時獲得。生命從來沒有真正的微不足道。     這是一部女演員的故事。   她是黃澄,排行老二,和姊姊黃茜相差12歲,   她踩著姊姊的步伐長大,踏上演員之路,卻從面貌模糊的替身開始。   澄是透明色,最終她能找到自己的模樣與色澤嗎?     「戲最怕拖,感情也是。她想,全力以赴的唯一方式,就是讓自己沒有後路。」   從小父親缺席,黃澄看著姊姊深陷不倫關係,   而後自己演藝夢想的起始,竟也疊上父權與愛情。   懵懂的她,從新人開始一路摸索跌撞,   舞臺劇、遠赴倫敦學習表演,等到絕佳演出機會卻又破滅。   她的感情與夢想糾纏不清,得到的同時又失去,   最終她做出能守住最多的那個選擇。     「紅鼻子是最小的面具」,演員戴上面具演繹他人人生。   但黃澄擁有的紅鼻子,卻是種守護,   那曾與她交換夢想、信任與失落的摯愛。   紅鼻子先是啟動了愛,隨後埋葬了愛,   卻在她演員之途的關鍵時刻,鋪平了沿路崎嶇。      「她想過放棄,又決定一搏;演員這條路,永遠都在開始。」   從替身、新人,離家成為女人、女角,   透過身分不斷的轉變,黃澄在夢想與愛中尋找自我。   黃澄帶著身上一系列的錯誤走走停停,   學會彎折自己去承擔演藝戰場的殘酷與傷害。   當榮耀來臨,她明白是因為持續失敗,才能抵達這裡。       起初的澄,是被迫揉雜了他人色彩、沒有自我形狀的透明;   最終她察覺,她的澄是將萬物包覆其中,   所有生命原形都在那抹溫柔的透明中得以安然存在。      【摘錄‧女二自白】   ▍演戲怎麼可能會無聊?第一次披上角色後,   她才發現被蓋住的那個自己,原來沒有形狀。     ▍她說的「男人」,正是她所害怕的「權力依附」。   否則她為什麼會用爬的,為什麼靠得那麼緊,又為什麼想哭?     ▍她驚訝一雙眼睛怎麼會懂得去尋找另一雙眼睛?   當她的手去靠近對方身體時,她又是怎麼也剛好伸出手去接住那隻手?   身體的所有部位,都像長了腦袋瓜一樣,能指認出同類,在主人相愛的時候。     ▍這些都不會影響到她了。她靠著自己努力攀爬,   越過如山巒般的恐懼與控制,連綿起伏都是在傳遞今天的自己。     ▍她已經懂得不把責任往外推,只要夠專心,她可以看見自己想見的。   想像力是一種恆常的耐力訓練。     ▍事物的反面與其本身有著同樣的分量,   有時能讓希望延續下去的,是全然相反的絕望。     ▍她已練就連瑜伽老師都缺乏的柔韌,   能夠彎折自己去承擔殘酷與傷害,再看似毫髮無傷地全身而退,   繼續在演藝戰場上舒展筋骨。     ▍他把菸摁熄,收進另一個菸盒裡。   那一刻她明白為什麼這個動作會讓自己醉心多年,   原來她一直把自己想成那個菸蒂,使用後可以逃離被棄擲的命運。     ▍她一度懷疑這是一場潛意識的預謀,曾啟動過他們情感的紅鼻子,   從英國回來再也沒有用過了。它待在那魔法包裡,成一道奇蹟的誘餌。   她一直都知道,哪怕一句臺詞,一本小說,一部電影,   甚至一個小道具,裡面全都葬著愛。     ▍她得想辦法走回自己的位置,儘管地上沒有馬克標記,   沒有燈光一片漆黑,但同時也沒有任何人能夠取代她。     ▍當一個角色離開的時候,一定有東西會被留下,   那就成為下一個角色的養分。     【封面想說──】   邀請藝術家朱理安為《女二》繪製封面,   刻意將畫中女子的五官隱去,只保留模糊輪廓,   彷彿一張空白畫布,任由他人填補上色,   或投射出自己想像中的模樣,一如書中主角初始仍未定義出自己的形狀。   而畫布紋路的顆粒感,則帶出生命被不斷現實打磨後,斑駁而粗礪的一面。       那顆被人拿在手中的紅鼻子,可以代表任何美好的一切,   它可以是一份愛、是奇蹟、是守護,可以由他人賦予,   亦能由自己定義,讓我們在艱難世事中,得以讓自我繼續存在。       封面選用蒝織紙,來自日本百年歷史的竹尾紙廠,   紋路取自日式傳統建築工藝中的土壁壓紋,完美表現畫布紋路的質地觸感,   讓捧讀時的感受,從裡到外,從文字故事到封面,一體呈現。   獲獎佳績     ▍第23屆臺北文學獎年金大獎首獎   ▍2023年3月誠品選書   ▍2023年3月金石堂強力推薦書   好評推薦     【金馬執委會執行長/資深影評人──聞天祥‧真摯推薦】   ▍超乎預期的好看!《女二》如果改編為影視作品,將會是所有女演員夢寐以求的挑戰。   如果因為「演員」鄧九雲而閱讀這本小說,在闔上書頁的時候你將讚嘆「作家」鄧九雲的生花妙筆引人入勝。     【臺北文學獎年金類決選評審‧盛讚】   ▍作者的文字非常出色,形容、譬喻都不落俗氣,可以將許多感覺、感情寫得極深、極細。   寫作技巧也熟練,作者習慣將重要事件、轉折先行隱去,再於後面的篇幅中回溯、處理,如此可為讀者帶來閱讀上的衝擊。      ▍這部作品充滿了精緻與成熟的表演意識,作者在刻劃人物時,會高度意識到觀眾的眼光,將人物的個性、形象鮮明地雕塑出來。   我覺得這部分的功力,正是臺灣小說所失落的斷層,很高興看到作者將這層斷裂給接了回來。     ▍作者雖是在寫劇場、寫戲劇、寫表演,同時也是在寫社會,因為社會中亦自成一座座劇場、一齣齣戲劇,   彼此的呼應形成了一種虛實對照;透過角色的塑造,來追尋自我、再造自我,自成了一種深刻的哲思。     ▍她的情感穿梭在戲與現實人生之間,不落入自怨自艾的坑洞,甚至以此為施力點,   使用瑜伽般的柔軟與韌性,來探討人生的哲理,將「戲如人生」詮釋得淋漓盡致。【目錄】 ACT I     替身 ACT II    新人 ACT III   離家 ACT IV   女人 ACT V    女角 ACTVI    女兒 後記       一片海

為您推薦

我希望我女兒活得自私:寫給活在耀眼世界的所有女兒們,來自母親滿滿心意的溫暖情話 (1版)

我希望我女兒活得自私:寫給活在耀眼世界的所有女兒們,來自母親滿滿心意的溫暖情話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 韓國Yes24網路書店 9.8顆星好評 ★     女兒啊,從一開始妳就是妳,不是別人的女兒、妻子、媳婦或媽媽,就用妳的名字過日子!   一本母親寫給女兒的勇氣之書,   母親的人生影子,總是不知不覺影響著女兒的人生,   而母親不應是女兒未來的樣子!     ▇ 數百年來無聲的女人,現在總算能表達意見,若這叫自私,那我千萬遍地期望,珍貴的女兒們能夠活得自私。  ──作者 鄭蓮喜     ▇ 雖然這是一本貼近女性心聲的書,我衷心推薦男人,丈夫,父親都能打開這本書仔細感受,讓家庭角色不再因為性別而壁壘分明,讓女性即使擁有子宮也能感到自由。  ── 臨床心理師 曾心怡     { 給所有的女兒們 }   ▇ 不管是生孩子還是工作,我想要的時候才是最適當的時候!   ▇ 如果口頭宣言就能讓媳婦變成女兒該有多好,我相信的不是言語而是行動。「就像多了一個女兒」這句話早就被我從人生中捨棄了。   ▇ 婚姻在看不到盡頭的人生道路上,充其量只是輕輕推開大門的門把,接著邁出一步而已。我們卻往往以為已經來到人生的圓滿結局。   ▇ 享受自由比想像中還要不容易,真正的自由並不會從天而降。自由必須靠自己爭取給自己享用,一年當中如果連一、兩天的自由都爭取不了,那就是自己忘了為自己而活。   ▇ 社會上對於會跳出來發聲的女性總有許多的批評,如果女兒得要面對這些事情的話,我希望她變得自私一點。     有人說女人的人生分為結婚前和結婚後,大部分的人認為結婚是許多決定中最幸福的瞬間、是正確的選擇,但為什麼婚後卻感到自己變得渺小,有時感覺就像一座孤獨的浮島。我依然是我,但為什麼老是覺得過得不如從前呢?     作者生活在沒有生兒子就是罪人的時代,在女兒結婚的前夕,決定把那些吞進肚裡,原本想對女兒說的話,用深刻感性的文字告訴她,想在自己的人生中擁有一片天,需要什麼樣的決心與行動。希望這本書能夠撫慰世界上所有女兒、女人、生養女兒的母親們的心,給她們重新開始與愛自己的勇氣。   本書特色     * 主題吸引人,母女之間的議題不再僅是探討女兒如何活在母親陰影之下相互糾結,而從另個角度看見愛的關係,本書作者生活在對女性依舊傳統的亞州國家──韓國,有她人生中的許多難題,但,她用故事與愛的話語提醒著女兒,擁有自己人生的重要。     * 文筆溫暖,描述生動,給予女性許多的溫暖與撫慰。   國外暢銷佳績/得獎紀錄     ★韓國Yes24網路書店 9.8顆星好評!   ★女性散文榜TOP 6   國內推薦      ──世代女兒們‧共同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作家 羽茜   唯品風尚集團 執行長 周品均   作家 沈雅琪/神老師   臨床心理師 曾心怡   作家 諶淑婷     雖然這是一本貼近女性心聲的書,我衷心推薦男人,丈夫,父親都能打開這本書仔細感受,讓家庭角色不再因為性別而壁壘分明,讓女性即使擁有子宮也能感到自由。── 臨床心理師 曾心怡  【目錄】 序言   第一章 女兒啊,從一開始妳就是妳 _ 肚子不舒服,是因為捨不得女兒結婚 _ 誕生!生命成長的氣味 _「媽媽,媽媽」女兒哭著輕撫我的背 _ 好擔心啊!他竟然不認得媽媽了 _ 媽媽,我可以叫妳母親嗎? _ 可以畫在寬闊一點的地方嗎? _ 一定要贏嗎? 不能開心地溜冰就好嗎?  _ 等價交換原則   第二章 願媽媽的世界不會成爲你的陰影 _ 當作多了個乖巧女兒 _ 幫傭哪有她做得好? _ 公公與婆婆的叮囑 _ 不管是生孩子還是工作,我想要的時候才是最適當的時候! _ 親家母,她花錢太揮霍了,我很擔心 _ 聽不懂人話的固執媳婦 _ 忠於文化的婆婆   第三章 我靠母親的犧牲長大 _ 媽媽,妳以前的夢想是什麼? _ 母親的婚姻與貧窮 _ 紅蘋果與母親漸熟的蘋果園 _ 在黑暗之中耀眼發光之物 _ 世上獨一無二的強力特效藥 _ 可以買溜冰鞋給我嗎? _ 爸!雖然我愛你! _ 母親的忍耐猶如鯨魚憋氣 _ 我怨自己是個女兒   第四章 希望妳可以過著盡情被愛的耀眼人生 _ 愛的技術 _ 共浴是愛的對話 _ 夫妻的世界 _ 妳只管負責生,我這個爸爸會負責帶 _ 丟下兩個孩子去留學,妳是想要離婚嗎? _ 夫妻爭吵,是發現差異根源之道 _ 我們自己好好生活就行了 _ 一天二十四小時中屬於我的兩個小時 _ 身為妻子、媳婦、母親,都只是尋找自我的過程  

原價: 420 售價: 378 現省: 42元
立即查看
長女病:我們不是天生愛扛責任,台灣跨世代女兒的故事 (1版)

長女病:我們不是天生愛扛責任,台灣跨世代女兒的故事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長女病不是天生的,而是社會造成的 「弟弟妹妹不乖,為何姊姊要受罰?」 「當大姊好辛苦,沒有一天屬於自己」   在台灣社會中,長女常常承受各種期待,對上要體諒爸爸媽媽工作的辛苦,所以要幫忙維持家中的整潔;對下要照顧弟弟妹妹、最好成為弟弟妹妹的榜樣。   同樣是子女,長女總是要出類拔萃,又能體恤父母,還要操持家業。   本書作者是一位長女,她的母親也是,她發現兩人有著相同的勞碌命,不管在家裡與職場,常常必須擔負重任,但遺產分配或升遷這些好處,卻常常沒她們的份。   為了探究「長女」如何養成,又有什麼樣的處境,作者透過觀察與採訪,紀錄了十幾位長女的生命故事,涵蓋不同世代與階級。   這些故事呈現了當代台灣「女兒」、「女性」在家庭的角色,揭開那些理所當然的期待,如何造成長女症候群,讓她們在家庭與職場,總是成為過度承擔的人。   【長女內心話】   「為什麼弟弟妹妹出生,我就要長大?」   「為什麼大的就要讓小的?」   「我從沒想過當長女,可以申請自願性離職嗎?」   「如果我不扛起來,就沒有人會做了。」   「與其交給別人,不如自己做比較快。」   「我是媽媽最親密的夥伴,有義務要幫她一起承擔。我要懂事,才能讓媽媽輕鬆」   【長女特質】   *懂事、自我要求高,認真負責、會照顧身邊的人   *傾向獨立作業,不仰賴他人,自尊心較高   *懂得察言觀色,習慣周全大局   *任勞任怨、腳踏實地、值得信賴   *勇於面對挑戰、學習意願高、追求成長   *蠟燭型人格,習慣燃燒自己,照亮別人,忽略自己的需求 一致推薦   羽茜(作家)   吳沛憶(立法委員)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苗博雅(臺北市議員)   海苔熊(Podcaster)   蔡宜芳(諮商心理師、親職教養作家)   盧建彰(詩人導演)   藍佩嘉(臺大社會系教授)   這本書是父權家庭的鬼故事,跨世代、跨階層的長女們,有做不完的照顧勞動,小時候照顧弟妹、成年照顧弟妹的小孩、中年照顧年邁的父母,職場還要照顧任性的同事。她們不是天生充滿責任感,而是社會把照顧堆在女人肩上,長女來不及做個孩子,就要進入照顧鏈裡補位。長女要愛自己,不能只是買珍珠,得打掉父權違建、排序迷思,讓家人攜手做照顧的夥伴。——藍佩嘉(臺大社會系教授)   「親職化兒童」指孩子成為「小媽媽」。在家中得承擔更多家務、照顧弟妹,有些甚至中斷學業、打工賺錢幫忙還債,或需要照顧失能的家長。這些人常常是家中的長女,當他們成為家中的小小支柱,讓大人感到無比安慰。這樣的孩子可能因此得到家人的認同、肯定甚至是依賴,但大人卻往往忽略了他其實還是個孩子,他也有被照顧的需求。謝謝作者寫了這本好書,希望長大後的長女們也能透過這本書,多替自己想一些,把自己愛回來。——蔡宜芳(諮商心理師、親職教養作家)   關心原生家庭議題的朋友,很容易就能注意到,我們文化中長女的委屈與眼淚。尤其如果家裡子嗣眾多,甚至父母或祖父母病重,長女經常是優先被犧牲的對象。從小便失去童年,要照顧弟妹、長輩,甚至弟妹如果犯錯,長女還要被連坐處罰,說是沒有做好模範、沒有教好弟妹─父母藉此直接甩鍋自己的教養責任。很感謝小花媽願意碰觸長女議題,這對長女會是很珍貴的同理!——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理想上,父母要一視同仁的愛著每個孩子,但長女多半不被當成孩子而是父母的助理,甚至是代理,父母要她們分擔家裡的經濟重擔,還有一輩子照顧父母和弟妹的責任。這本書能讓你看見長女在家庭裡的辛酸和奮鬥,也指出了這種家庭結構有社會文化的背景,相信能讓身為長女的讀者產生共鳴,覺得自己的孤獨被理解了。——羽茜(作家)【目錄】 作者序 長女就不能做自己? CHAPTER 1    你是大姊,就要做好榜樣 1    長女的社會性意義 2    為家族利益貢獻的女人 3    弟弟妹妹不乖,為何姊姊要受罰? 4    悶悶不樂的長女與自由自在的手足 5    生個女兒當好幫手 CHAPTER 2    藍領階級的長女——讓弟妹擁有自由的犧牲打 1    媽媽臨終前的託付,成為一輩子的枷鎖 2    為了家中經濟犧牲學業 3    子時生勞碌命的母女倆 4    善於控制與規畫的長女 CHAPTER 3    不當媽媽的長女 1    沒有過一天屬於自己的人生 2    姊姊幫弟弟顧小孩也是應該的? 3    沒結婚,就應該當家族的保母? 4    承接長女角色的二女兒 5    滿足父母期待的長女 CHAPTER 4    從未消失的重男輕女 1    大孫頂尾子,長孫女呢? 2    為了買便當給兒子而離開女兒的婚宴 3    消失的存款,女大當婚的壓力 4    女兒盡心盡力,媽媽卻只想到兒子 CHAPTER 5    職場反映家庭―長女都是社畜? 1    長女的養成就是社畜的製造? 2    不能讓人失望的緊箍咒 3    把親友的成敗當成自己的責任 4    都是長女的部門 CHAPTER 6    父母老後,女兒的社會責任又一樁 1    養女兒防老? 2    當長女成為媳婦 3    沒結婚,就是自願長照? 4    打工度假,照顧爸媽前最後的放縱 終章    排序之外 1    在成為長女之前,她們都先是獨生女 2    齊心協力的手足 3    正確的小孩使用手冊 4    長女,不只是女兒而已 後記    給媽媽的一封信  

原價: 450 售價: 383 現省: 67元
立即查看
希望媽媽也能好好愛自己:一封所有女兒,都想獻給媽媽的情書 (1版)

希望媽媽也能好好愛自己:一封所有女兒,都想獻給媽媽的情書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從「我才不想成為媽媽那樣的女人」   到「直到世界末日,我都要當妳的女兒」   ──── 因為有媽媽,我才能成為自己,成為女人和女兒。   【國外暢銷佳績/得獎紀錄】   ✦ 韓國最大網路書店 Yes 24 霸榜之作,出版兩年穩踞 TOP 10   ✦ 韓國網路書店 Aladin、教保文庫網友 9.8 分淚推   ✦ 一年內賣破 40,000 冊,讀者大讚「最佳心意代言書」   身為女兒,我們都曾想過「以後絕不要成為像媽媽一樣的女人」,   直到歲月磨平我們的稜角,也鏽蝕了母親的關節。   終於到了理解媽媽為家庭付出多少的年紀,   我們卻忙得連通電話都沒辦法好好說。   真希望可以撫平媽媽的孤單,真希望媽媽也能像愛我一樣愛自己。   說愛太難,就讓這封情書,代替妳擁抱她!   不知從何時開始,   曾經衣櫃堆滿華麗服飾的少女,變成穿著鬆垮衣褲的婦人。   曾經能收服十幾隻貓的溫柔女子,變身強悍的一家之主。   曾經健壯的身體,因過度勞動而不時得進醫院開刀。   成熟之後,我似乎終於能看出「母親」這兩個字的重量,   卻也因為忙碌和矜持,跟媽之間多了一點距離。     ❝別洗、別洗,等以後結了婚,就算人家叫妳別洗也得洗,   洗到妳瘋掉,所以不必這麼早就開始洗碗,媽來就好。❞   我討厭媽總是不顧身體狀況,拖著痠痛的腰醃泡菜、做家事,   讓我覺得自己又給她添了麻煩。     ❝女兒,出大事了!外婆怎麼都不接電話?   她老人家從來沒這樣過啊,到底怎麼回事?❞   我討厭媽總是在工作時打來,臨時要我替她做東做西,   卻從來沒想過去麻煩弟弟。     ❝ 妳這丫頭怎麼看男人的眼光那麼差?   唉,把妳生得好好的有什麼用,盡做些蠢事,還自以為聰明。❞   我討厭媽總是講話不經修飾,用難聽的話表示關心,   每次都被她一句話刺得遍體鱗傷。     但────     我知道媽心疼女兒在都市打拚,偶爾回家只想讓我好好休息,   可是我只希望她身體健康,長久陪伴我。     我知道對於媽來說,女兒是世上唯一、永遠站在自己身邊的人,   可是我也有工作要忙,只希望她能稍微理解我。     我知道她其實是想表達對女兒的失望與愛意,希望我可以找好一點的對象,   可是在失戀的當下,我只想得到她的安慰。     心疼一半、厭煩一半,偶爾冷戰、偶爾對坐小酌,   爭吵不斷卻最了解對方,想念的同時帶著點酸楚,   總是用錯誤的方式關心,容易因彼此而受傷,卻又能互相安慰。   這就是我們母女相愛的模樣。     「母親也是一個人、一個女人,一個與我截然不同的個體。」   從今以後,我想成為能這樣理解媽的女兒。 本書特色     ✦如實描寫母女間的爭執、陪伴、撫慰,細膩情感令人動容。   ✦即便通篇不提「愛」,也能在文字間感受滿滿情意,適合不善表達的兒女。 國內推薦   ✿ 感動推薦 ✿   金鐘主持人 Lulu 黃路梓茵     書中可見三代母女間的真實互動,   並從她們的相處中窺見自己與母親的影子。   期待有朝一日,也能將這本書送給我的母親。   ─── 本書譯者 尹嘉玄   我在單親家庭長大。   大學時,媽媽的鞋子壞了、捨不得買新的,   我用美術家教的錢,精挑細選了一雙對當時的我來說要價不菲的勃肯鞋送給她。   後來,放假回家時,我發現媽媽竟然把勃肯鞋換成男生尺寸送給弟弟。   讀到這本書,彷彿看到我想對媽媽說的話:   「希望妳對自己好一點,因為我很愛妳。」   ─── 本書封面繪者 詹筱帆 國際推薦   這是一本媽媽和女兒都可以讀的書。   身為不好意思說「我愛你」的女兒,   我想告訴媽媽,希望她能好好珍惜自己。   ─── 韓國讀者 J小姐     我正處於女兒的位置,望著另一端的母親,   這本書彷彿是我寫下的日記。   ─── 韓國讀者 賈小姐     「希望媽媽也能好好愛自己。」   無論跨越幾個世代,   這不就是女兒們總想對媽媽說的話嗎?   ─── 韓國讀者 薛小姐     作為女兒,也作為母親,   讀這本書的時候被感動得熱淚盈眶。   ─── 韓國讀者 高小姐     我雖然是兒子,卻看到媽媽因為弟弟而受苦。   媽媽需要什麼樣的安慰呢?   我想傳達「希望媽媽疼惜自己」的心意,   這本書會是很棒的禮物。   ─── 韓國讀者 鄭先生     我時常為媽媽感到惋惜,卻又無法適當地表達心意。   感覺在作者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對媽媽強硬地說話,轉身就後悔了。   因此,我懷著極大的共鳴讀完了這本書。   希望媽媽能將她自己放在人生的第一順位。   ─── 韓國讀者 A小姐【目錄】 序言 /媽媽愛自己的時間   1  /我喜歡母親的面孔 會抽菸的女子 結了兩次婚的女人 母親原本的樣子 希望媽媽也能好好愛自己 成為母親並不是媽媽的夢想 我喜歡母親的臉 以母之名 世上最寶貴的雙手 身為母親,偶爾會感到無力   2  /日子過久了,自然就愛上了 溫暖的、那個女人的名字 日子過著過著就愛上了 傷痛化成花 父親喜歡長頭髮 媽媽的孤單ing 對於母親來說,女兒是怎樣的存在呢 媽媽也有權利「做自己」 活得耀眼吧 因真心而有了溫度的真話 想要長久留在身邊的心   3  /母親的內心傷痛有著我的影子 我沒發現,母親正在凋零 不愛媽媽的心 因為是母女啊 母親的難言之隱 母女倆的和解法 都市出生的鄉村女子 媽媽偶爾也想出去吃飯 對不起,女兒什麼事都不能為妳做 愛很多或恨很多   4  /或許是第一次好好看著母親 媽媽比花還美麗 迎接強烈的後少女期 放棄了自己的時間 思念的日子,想見面的日子 媽媽這朵花,開得嬌豔芬芳 我們活著的樣子,我們相愛的樣子 唯有女兒能做的事 成熟以後,才看得見的東西 直到世界末日為止,我都是媽媽的女兒   結語 /女兒想要對母親說的話 致,有如寶石般閃耀光芒的母親  

原價: 450 售價: 405 現省: 45元
立即查看
臨終寶典:30則還陽實證暨投生淨土指南(二版) (1版)

臨終寶典:30則還陽實證暨投生淨土指南(二版)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這是一本集臨終、還陽經驗、佛教教理、藏傳儀軌實修於一身的自助助人手冊。此生無法重來,但死亡卻生生世世。藉由本書,我們既能得見藏傳佛教的臨終經驗記載,又能得到東社法王深入淺出, 卻又面面俱到的解說。   一路「好走」,是生命必修課。   但臨終和死後的世界又是什麼?   臨終該做什麼準備?如何打一張通往淨土的車票?   且聽本書30則還陽實證經驗,   和東杜法王珍貴的藏傳臨終暨中陰智慧,   幫助我們好好走,好好回來。   ■死亡不是結束   這是科技的黃金時代,但人類的人生知識卻僅止於呼吸停止之處。嚥下最後一口氣後,我們的心識是否仍然繼續,科技無法提供任何線索!值此人心多疑的時代,由於害怕被貼上非理性、頭腦簡單、想法天真的標籤,人們往往不願相信死後的存在。   ■如果人生是幻覺?   有人問:如果人生是幻覺,那改善我們的現況有何意義呢?人生既基於自身心理習氣的反應和反射,也就沒有實質性。但如果未能改善虛幻的人生,就會不斷受到它的迫害。因為不知道幻覺這事實,我們感受的痛苦是如真實一般。   ■臨終的世界   臨終時發生的內在經驗,其本質是什麼呢?在死亡的過程中,我們外放的感知向內收攝,所有的關注都落在體內所發生的變化。因此,整個臨終世界就是體內當下的轉變。   ■臨終的氣氛   不帶任何特定宗教文化觀點,任何臨終者或亡者的週圍,觀想或製造一種平靜喜樂的感覺或氣氛,這絕對是安全有益的。在此氣氛的觀修中放鬆,思維並感覺自己、臨終者一切種種,都與平靜和喜樂的感受融合在一起。   ■供養功德   佛教徒相信,即使是為一個偉大的目標做點小小貢獻,也能變成跟目標本身的功德一樣廣大──如同注入大海中的一滴水。大海不乾,這滴水也不會枯竭。同理,與一位偉大的人結緣,影響和果報是無竭盡的滋養。【目錄】 致謝:永恆的無量光……09 關於本書:訂做更好的來生……11 引言 : 死亡不是終結……16 死時會發生什麼事情?……19 業力—因果的自然定律……20 生、死、死後的循環……21 中陰一瞥……22 投生……25 轉化我們的未來……27 為亡者和臨終做的法事……29 一位偉大的上師之死……31 第一章     人生:我們的黃金時日……35 我們的真正本質為何?……36 為什麼禪修?……38 人身難得……41 人生無常……43 以無常化解煩惱……45 人生因業力而有……48 人生充滿痛苦……56 苦諦……57 生命巨大的潛力……61 第二章     臨終—人生的關鍵時刻……65 臨終的過程……66                                                                                                                                        做好準備,不要恐懼……88 第三章     究竟本質—瞥見光明……91 死時的究竟本質經驗……92 還陽者的究竟本質階段經驗……101 我們崇偉的潛力……107 第四章     中陰—瞬間的過渡期……109 中陰的經驗……110 審判庭以及判決……113 我們將投生的線索……115 在中陰時,我們該做些什麼?……117 我們未來的旅程……120 第五章     中陰的故事—西藏還陽者的死後經驗……123 讓她記住所見到的一切:林札.確吉的經驗……125 等著我的判決為何?:噶瑪.望津的經驗……140 讓每個人獲得解脫:蘇切.傑尊.洛千的經驗……185 無所取捨:兜.欽哲.耶些.多傑的經驗……194 第六章     投生—無可避免的業力循環……199 解脫或投生?……201 轉世投胎的因……202 世間的六道輪迴……206 六種煩惱:投生六道的種子……207 自己的來世,可以自己掌握……210 第七章    阿彌陀佛和極樂淨土……217 淨土法門來源……218 淨土的三個層面……219 佛願的力量……220 佛號的力量……222 極樂淨土長得什麼樣子?……223 阿彌陀佛及其弟子……226 投生極樂淨土……229 第八章  如何幫助臨終者和亡者……231 保持正面的思考和行為……232 祈願與修法……233 做功德……234 為非佛教徒做的佛事……235 所有人都可以做的禪修……237 對佛教徒或能接受佛教的人的指引……237 對佛教徒和其他禪修者的禪修指引……240 助人即是助己……243 一些重要的守則……244 第九章    臨終和度亡法事……247 傳統的度亡法事……248 臨終法事……249 死亡時的法事……254 死後的法事……257 十三部度亡儀軌摘要……257 其他的儀式……260 第十章     結語……265 附錄:一些簡單的佛教度亡儀軌……267 附錄 A :禪修投生極樂淨土四因……269 前行……272 投生極樂淨土的四因……274 咒語和持誦名號……278 結行:迴向和發願……283 附錄 B:佛教密宗八部度亡儀軌……286 簡介八部儀軌……286 八部儀軌的修持方法……289 附註……318 詞彙……327 參考資料……336

原價: 420 售價: 357 現省: 63元
立即查看
神在呢喃什麼 (1版)

神在呢喃什麼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出、乎、意、料!全臺首部BL港漫。   貧窮算命師池洛森,某日在廟街替老爸代班,竟遇上一名神祕大學生前來踢館?   「你能算到多久以後的未來?親愛的算命師先生。」   兩人逐漸靠近,是命運的相遇抑或另有蹊蹺?在耳邊的低語,是神指引的機會,還是執念詛咒——   「若 有 神 , 請 讓 他 永 遠 ____。」   香港雙人組漫畫家「港腐女學&P」   聯手打造港式懸疑浪漫BL漫  

原價: 350 售價: 298 現省: 52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