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歷史學家的技藝
作者: 馬克.布洛赫
ISBN: 9789577636485
出版社: 五南
出版日期: 2019/08
書籍開數、尺寸: 14.8x21x1.12
頁數: 224
內文印刷顏色: 單色
#人文與社會科學
#歷史
定價: 320
售價: 272
庫存: 已售完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為您推薦

社會學理論的歷史反思

社會學理論的歷史反思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220 售價: 198 現省: 22元
立即查看
一日一國家,世界地圖全解讀:每天1分鐘,掌握全球212國!地理位置×歷史脈絡×國際情勢,培養國際觀最佳入門書 (1版)

一日一國家,世界地圖全解讀:每天1分鐘,掌握全球212國!地理位置×歷史脈絡×國際情勢,培養國際觀最佳入門書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550 售價: 435 現省: 115元
立即查看
美國國家檔案館藏臺灣資料選譯(1942-1960)<歷史博物館>

美國國家檔案館藏臺灣資料選譯(1942-1960)<歷史博物館>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500 售價: 450 現省: 50元
立即查看
當代歷史學新趨勢 (1版)

當代歷史學新趨勢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從新文化史到全球史 臺灣第一本全面談論當代歷史學新趨勢的專書 在時間推移下,歷史學研究也隨著時代背景而發展出與前一個世代截然不同的研究趨勢,《當代歷史學新趨勢》內容著重於目前史學研究的熱門與前瞻議題,使讀者更能領略史學研究趨勢如何隨時代背景演變。 當前的歷史學趨勢可歸類為全球視野、帝國與國家、跨文化交流、環境與歷史、「科學、技術與醫療」、情感、歷史記憶、「閱讀、書籍與出版文化」、大眾史學、新史料與歷史書寫。《當代歷史學新趨勢》內容既含括最新的研究趨勢,也有過去十幾年來的數個重要課題的新發展,像是性別史、思想史、科學史。 除了以當前的前瞻與熱門課題為主,《當代歷史學新趨勢》另一特色就是凸顯當代青年學者的觀點。雖然參與撰寫的作者橫跨老中青三代,但主要以剛投入歷史學術社群擔任副教授、助理教授或助理研究員者居多,希望能透過這些新興研究者的學術觀點,完整地反映出當代史學研究趨勢的走向與變化。 CLIO叢書 Clio(克利歐)是希臘神話中掌管歷史的女神,也是史詩的守護者,其神性爽朗善辯,常以手持書本的智慧形象出現。Clio叢書的精神強調史學的流變,既傳統也前瞻,旨在引介21世史學新趨勢的理論、方法與實踐的作品,透過各種史學轉向,如文化史、概念史、性別史、動物史、環境史、全球史及物質文化史等課題,呈現當代新文化史到全球史的歷史研究變化特色。 【目錄】 導 論:蔣竹山,〈從新文化史到全球史:當代歷史學研究的幾種新取向〉 第一部:感覺史╱情感史╱閱讀史╱新文化史 涂豐恩,〈感覺的歷史:理論與實踐〉 王晴佳,〈為什麼情感史研究是當代史學的「一個」新方向?〉 李仁淵,〈閱讀史的課題與觀點:實踐、過程、效應〉 張仲民,〈問題與反思:中國大陸的新文化史研究〉 第二部:思想史╱概念史╱性別史╱歷史記憶 傅 揚,〈思想史與歷史研究:英語世界的若干新趨勢〉 陳建守,〈作為方法的概念:英語世界概念史的研究回顧與展望〉 衣若蘭,〈論中國性別史研究的多元交織〉 潘宗億,〈歷史記憶研究的理論、實踐與展望〉 第三部:全球史╱跨國史 蔣竹山,〈超越民族國家的歷史書寫:晚近歐美史學研究中的「全球轉向」〉 吳翎君,〈「跨國史」研究新趨勢與跨國企業研究〉 第四部:科學史╱醫療史╱食物史 洪廣冀,〈科技研究中的地理轉向及其在地理學中的迴響〉 皮國立,〈新史學之再維新:中國醫療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2011-2017)〉 郭忠豪,〈品饌新味道:英文學界關於「中國食物」的研究與討論〉 第五部分:數位人文╱新史料與歷史研究 林敬智,〈地理資訊系統(GIS)在史學研究中的應用〉 徐力恆、王 濤,〈數位人文:跨界與爭鳴〉 許雪姬,〈「臺灣日記研究」的評介與現況〉 作者群簡介

原價: 580 售價: 522 現省: 58元
立即查看
影視史學與歷史教學:Historiophoty and history teaching (1版)

影視史學與歷史教學:Historiophoty and history teaching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內容簡介   邀集10位歷史科教師、10個教案分享。本書作者群透過教學實例,運用影視文本引導學生閱讀分析文獻,透過影像,一探歷史幽徑。培養學生歷史意識和思辨力。改變歷史課堂風景,教育現場的最佳指引書。   自1999年周樑楷教授在《臺大歷史學報》發表〈影視史學、知識基礎與課程主旨之反思〉後,二十多年來,期間不少學者投入這個領域深耕與發展;各大學也陸續開設「影視史學」相關課程,並成為學生高度喜歡的課程。   本書就是在上述背景下,因應這樣的時代氛圍的產物。以影視史學作為理論基礎,結合中學教師的現場教學,將影視相關教材或方法運用於課堂上,從而檢視其教學成效。   為了配合中學歷史課程規劃的進程與設計,全書分為上篇:臺灣史(3篇);中篇:中國史(3篇);下篇:世界史(4篇)。   全書編寫體例一致。用影像補強時代氛圍,神入歷史情境,觸發學生共鳴與連結,提升歷史思辨力,使學生更投入歷史課學習。   透過影視教材的運用,結合教科書內容,幫助教師引導學生學習;或亦可做為學生自主學習的參考用書。 目錄 推薦序 導論 【上篇 臺灣史】 一、吳珊妃/影視教材在歷史教學的運用—以電影《一八九五》為例 二、洪慧霖/電影《被出賣的臺灣》對臺灣民主運動的再現(1945-1990)—兼論主題融入歷史教學的應用 三、洪筱婷/電影《牽阮的手》在中學歷史教學的運用 【中篇 中國史】 四、陳登武/影視教材在高中歷史教學的應用—以隋唐史教學為中心 五、劉彥伶/製作武則天—影視史學與歷史教學的微型實驗 六、劉先芸/影視史學在高中歷史教學的應用—以《間諜佐爾格(Spy Sorge)》為中心 【下篇 世界史】 七、陳美瑾/影視教材在高中世界史「南北戰爭」教學的運用—以電影《林肯》為中心 八、張雅淳/影視教材在高中世界史「西班牙內戰」教學的運用—以《以祖國之名》為中心 九、梁瓊璘/紀錄片融入國中歷史「以巴議題」教學的運用—以《美麗天堂》為中心 十、黃瓈瑩/影視文本在中學歷史教育的應用—從《我的名字叫可汗》看九一一事件後的美國社會與穆斯林 結論 徵引書目

原價: 500 售價: 450 現省: 50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