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 Docker專業養成:活用基礎與實踐技能 (1版) | |||
作者: | 熊昌隆 | |||
版次: | 1 | |||
ISBN: | 9789864344437 | |||
出版社: | 博碩 | |||
書籍開數、尺寸: | 17x23x1.84 | |||
頁數: | 368 | |||
內文印刷顏色: | 單色 | |||
#資訊
#軟體工程與專案管理 |
為您推薦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內容簡介 不用Docker註定要被時代淘汰,現在開始不嫌晚 ★七步成師,簡單七個步驟,成為Docker大師★ 近年來,Docker為核心的容器技術大行其道,成為企業提高效率的關鍵。 本書致力於提供詳細的Docker入門知識,以“七步法”進行學習,幫助讀者輕鬆上手。 市場上Docker書籍眾多,但缺乏新意或對初學者不友善。 作者提出了“七步法”概念,結合實際企業案例,使學習更貼近實際需求。 “七步法”包括: 1.具象故事降低認知門檻; 2.通過第一個Docker專案快速上手; 3.深入剖析核心原理; 4.以全端角度進行專案實戰; 5.補充運行維護知識; 6.介紹Docker最佳實踐; 7.探討雲端原生持續交付及企業級容器化標準。 本書特色 1.趣味易懂,剝除官方文件晦澀難懂外衣; 2.案例豐富,包含大量程式講解; 3.實作性強,案例來自實際研發專案。 適合讀者: 軟體開發人員、軟體測試人員及軟體運行維護人員。 本書幫助讀者穩紮穩打,將Docker技術融會貫通。 目錄 第1章 快速了解Docker 1.1 Docker簡介 1.2 Docker的基本組成 1.3 入門必備基礎知識 1.4 安裝Docker 1.5 使用Docker桌面端工具 1.6 Docker常用命令1——鏡像命令 1.7 Docker常用命令2——容器命令 1.8 本章小結 第2章 開始第一個Docker專案 2.1 專案開發的主要階段 2.2 專案前期準備 2.3 對Web專案進行容器化改造 2.4 建構專案鏡像 2.5 在容器中運行專案鏡像 2.6 管理鏡像 2.7 發佈專案 2.8 本章小結 第3章 了解Docker的核心原理 3.1 熟悉Docker架構 3.2 Linux的Namespace機制 3.3 Linux底層的Cgroup隔離機制 3.4 容器的生命週期 3.5 Docker的網路與通訊 3.6 Docker UnionFS的原理 3.7 Device Mapper儲存 3.8 Compose容器編排 3.9 Docker原始程式分析 3.10 本章小結 第4章 趁熱打鐵,Docker專案實戰 4.1 前端環境準備 4.2 前端應用1——Web技術堆疊 4.3 前端應用2——Node.js 4.4 後端環境準備 4.5 後端容器1——Java技術堆疊 4.6 後端容器2——Go語言技術堆疊 4.7 後端容器3——Python技術堆疊 4.8 Docker測試實戰 4.9 本章小結 第5章 Docker的持續整合與發佈 5.1 準備鏡像倉庫 5.2 初始化容器設定檔 5.3 透過Jenkins持續整合Docker 5.4 透過Jenkins發佈Docker 5.5 部署Docker容器監控 5.6 本章小結 第6章 Docker的高級應用 6.1 Docker的容器與處理程序 6.2 Docker的檔案儲存與備份 6.3 Docker的網路設定 6.4 Docker的鏡像最佳化 6.5 Docker的安全性原則與加固 6.6 Docker的叢集管理1——Swarm 6.7 Docker的叢集管理2——Kubernetes 6.8 本章小結 第7章 一步步打造企業級應用 7.1 企業級雲端原生的持續交付模型——GitOps實戰 7.2 企業級容器化標準 7.3 企業級方案1——微服務應用實踐 7.4 企業級方案2——打造多專案平行處理隔離環境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微服務當道!一次掌握微服務架構與優勢! 數位轉型浪潮席捲而來,創新科技衝擊全球市場! 由於雲端服務可隨需求調整的彈性,迅速成為企業降低營運成本的首選,也讓微服務(Microservices)成為這波趨勢的浪頭!相較於傳統的單體(Monolithic)系統,微服務規模小而且可獨立部署,具備高彈性、精確擴充、可個別更新、一定程度的錯誤隔離避免系統崩潰等特性,且讓組織可以針對單一服務組建以敏捷方式運作的團隊,幫助企業快速應對市場變化。 容器(Container)技術如Docker的成熟,也讓微服務架構得以快速推展。容器是資源控制且可攜式作業環境,沒有作業系統的龐大複雜,比傳統的虛擬機器來得更小更輕量。將微服務放置在各個容器,即可打造獨立自主的執行環境,減少不必要的資源浪費並加快啟動速度。 本書首先介紹單體與微服務架構的差別,同時介紹建構微服務時用於解決問題的諸多設計模式,包含核心模式、路由模式、用戶端彈性模式、安全模式、日誌紀錄和追踪模式等。 其次簡述實作微服務專案必要的容器技術,包含Docker、Dockerfile、Docker Compose與Maven對Docker的整合。 最後以Spring Cloud家族的生態系統,如Spring Boot、Spring Cloud Config、Spring Cloud Gateway、Spring Cloud Stream、Spring Cloud LoadBalancer、Spring Cloud Security、Spring Cloud Sleuth等,搭配坊間熱門開源專案,如Netflix Eureka、Resilience4j、Kafka、Zookeeper、Redis、ELK Stack、Zipkin、Keycloak等,詮釋微服務設計模式的實務應用。 本書適合具備Java實務、對微服務架構和Spring Cloud開發有興趣的讀者閱讀。 回頁首 曾瑞君 畢業於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與土木工程學研究所。他不是科班的資訊系畢業生,但因為對Java程式設計、資訊安全、資料庫管理等領域的興趣與工作需要,涉獵之餘取得不少國際證照。Java程式設計如SCJP、SCWCD、SCBCD、SCJD、OCEJWSD、OCPWCD、OCPJP 7&8、OCP, Java SE 11 Developer;資訊安全領域如EC-Council CEH、ECSP Java、ECSA;資料庫管理如9i OCP、10g OCP、9i PLSQL Certification、SQL Server MCTS等。 工作之餘喜歡與人接觸並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曾在巨匠電腦指導學員取得國際認證,也常在台灣科技大學、文化大學等學校講授關於程式開發與資訊安全相關課程(行政院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產業人才投資方案補助)。 著作有: ‧Java RWD Web企業網站開發指南:使用Spring MVC與Bootstrap ‧Spring Boot Web情境式網站開發指南:使用Spring Data JPA、Spring Security、Spring Web Flow ‧Spring REST API開發與測試指南:使用Swagger、HATEOAS、JUnit、Mockito、PowerMock、Spring Test 可於FB社團「Java技術與認證交流平台」與作者交流。 目錄 01 使用 Spring 實作微服務架構 02 使用 Spring Cloud 打造微服務生態系統 03 使用 Spring Boot 開發微服務程式 04 整合 Docker 建構微服務專案與環境 05 使用 Spring Cloud Config Server 管理微服務的設定 06 整合 Netflix Eureka 建構Service Discovery 07 整合 Resilience4j 建立彈性與容錯的微服務架構 08 使用 Spring Cloud Gateway 支援服務路由 09 使用 Keycloak 保護微服務架構 10 使用 Spring Cloud Stream 支援事件驅動架構 11 使用 Spring Cloud Sleuth 與 Zipkin 追蹤微服務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