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環境氣象學
作者: 陳康興
ISBN: 9789577638595
出版社: 五南
出版日期: 2020/01
書籍開數、尺寸: 19x26x1.54
重量: 0.66 Kg
頁數: 308
內文印刷顏色: 單色
#環境科學
#自然科學
定價: 550
售價: 468
庫存: 已售完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詳細資訊

書名:環境氣象學 作者:陳康興 出版社:五南圖書 出版日期:2020/02/00 ISBN:9789577638595 內容簡介   無雲不成雨,無風不起浪。水氣在大氣中所占的成分不多,但是露、霧、雲、雨、雪皆生之於水,又歸於水,這是如何演變及影響天氣?而大氣穩定度及大氣邊界層如何影響雲的發展及天氣?風又是因何而生?高空風和地面風有何不同,在天氣圖中是如何呈現的?   氣象的源頭是什麼?大氣環流如何影響全球的氣候?信風、季風和局部風有何異同?低壓氣旋和高壓反氣旋是如何生成的,如何影響天氣和空氣品質?   主控全球及區域的氣團和鋒面,如何隨季節的變化而消長並影響天氣?又與雷雨、龍捲風、中緯度氣旋及颱風有何關聯?   天氣和氣候有甚麼不同,如何劃分全球的氣候帶?   本書以平易通順的文詞,科學的解說,搭配精美的插圖,闡述這些原因和機制,最後一章解說氣象因子如何影響空氣品質。 目錄 序 第一章 地球的大氣 1.1 大氣的成分 1.2 大氣的垂直結構 1.3 大氣的演化 1.4 天氣及氣候 1.5 氣象學簡史 第二章 溫暖地球及大氣的能量 2.1 基礎熱力學回顧 2.2 熱傳遞機制 2.3 太陽及地球的輻射 2.4 太陽輻射的衰減 2.5 全球的能量平衡 2.6 溫室效應 第三章 季節、日照量及日常溫度 3.1 季節變化的原因 3.2 影響日照量的因素 3.3 近地面日常溫度的變化 3.4 風寒及溼度效應 第四章 大氣水分 4.1 飽和水氣壓 4.2 溼空氣及溼度 4.3 水滴的飽和水氣壓 4.4 溫度、溼度與露點 4.5 溼度、緯度與高度 4.6 乾溼計 4.7 改變溼度的方法 第五章 凝結:露、霜、霧及雲 5.1 凝結核 5.2 露和霜 5.3 霧和霾 5.4 雲及雲的分類 5.5 雲形成原因 5.6 對流雲底高度估算 5.7 雲底高及雲量觀測 5.8 衛星觀測 第六章 大氣穩定度及雲的發展 6.1 乾絕熱及溼絕熱直減率 6.2 大氣穩定度 6.3 穩定與不穩定的空氣 6.4 熱浮力判斷大氣穩定度 6.5 動態穩定度 6.6 雲的發展 6.7 絕熱圖及高空分析 第七章 降水:雨及雪 7.1 降雨及降雪過程 7.2 人造雨 7.3 降水量測 第八章 大氣運動:氣壓、力及風 8.1 地面及高空氣壓圖 8.2 力與運動方程式 8.3 高空風 8.4 近地面風 8.5 熱力風 8.6 大氣運動的分類 8.7 風力及風向 第九章 大氣邊界層 9.1 概述 9.2 大氣邊界層的結構及演變 9.3 高氣壓及低氣壓的影響 9.4 高氣壓及低氣壓的天氣 第十章 全球大氣環流 10.1 大氣環流的形成及模式 10.2 實際氣壓場及風場 10.3 隨季節變動的氣壓帶及風帶 10.4 南北半球中緯度的高空均為西風 10.5 對流層頂噴流 10.6 大氣與海洋的交互作用 第十一章 局部及區域風場 11.1 局部風 11.2 季風 11.3 沙漠風 11.4 沙塵暴 第十二章 氣團、鋒面及東亞沿岸概況 12.1 氣團 12.2 鋒面 12.3 東亞沿岸的氣團及鋒面 12.4 移動性高氣壓及週期性天氣變化 12.5 梅雨 第十三章 中緯度氣旋 13.1 極鋒理論 13.2 壓力系統的空間結構 13.3 溫壓場配置對氣旋與反氣旋發展的影響 13.4 高空長波及高空氣流的角色 13.5 渦度運動學的解說 13.6 阻塞系統 13.7 極性低壓 第十四章 雷雨及龍捲風 14.1 普通雷雨 14.2 劇烈雷雨 14.3 紅色小精靈及藍色噴流 14.4 龍捲風 第十五章 颱風及颶風 15.1 概述 15.2 颱風的結構 15.3 颱風的熱力及動力特性 15.4 颱風的形成及發展 15.5 東亞地區颱風的行進路線 15.6 颱風與中緯度氣旋的比較 第十六章 全球氣候 16.1 氣候形成因素 16.2 全球氣候帶劃分法 16.3 潤溼熱帶氣候 16.4 乾燥氣候 16.5 溫帶氣候 16.6 寒冷氣候 16.7 極地氣候 16.8 高地氣候 第十七章 空氣污染氣象學 17-1 影響空氣品質的氣象因素 17.2 其他因素 參考資料 附錄1 標準大氣 附錄2 公制單位 附錄3 天氣符號 附錄4 索引-中文 附錄5 索引-英文縮寫

為您推薦

研究所講重點【環境工程槪論(十)】 (12版)

研究所講重點【環境工程槪論(十)】 (12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研究所講重點【環境工程概論】(12版) 作者:林健三 出版社:大碩 出版日期:2019/06/19 ISBN:9789863456490 內容簡介   環境工程概論為環境工程相關科系必修之課程,亦為環境類研究所及高普考考試科目之一。環境工程概論涵蓋內容相當廣泛,因此學習者較難掌握學習之方向及範疇,對於綜合性比較考題更難適應。   讀者研讀此書,可先選擇一本各大學常使用之環境工程概論教科書,再配合本書使用相信可以在最短之時間,得到最完整之複習及環保知識。另外本書所選擇之考題是以代表性為主,講究整體之概念性,但絕不強調困難性,範圍廣泛亦不艱深難懂,故亦可作為高普考試科目「環境污染防制技術」之參考用書。   本版進行全面修訂,除更新考題外並配合法令修改、環保概念之演變(已由環境工程逐漸邁入環境管理)納入新穎處理技術及理念,並特於習題部分加入選擇題,使讀者能建立基礎觀念以達成紮根目的。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1環境之意義 1.2環境工程內涵 1.3環境工程價值觀 1.4環保法規概述 習題 第二章 水污染 2.1濃度及質能平衡 2.2水污染參數 2.3水污染之來源 2.4河川污染 2.5河川污染評估 2.6優養化 2.7水質管理 習題 第三章 污水處理 3.1污水收集 3.2廢(污)水處理概論 3.3前處理 3.4初級處理 3.5二級處理 3.6活性污泥法 3.7三級處理 3.8污泥處理 3.9工業廢水處理 習題 第四章 水質處理 4.1自來水工程計畫 4.2取水 4.3導水 4.4抽水 4.5淨水工程 4.6高級處理(含硬水軟化) 4.7配水 習題 第五章 廢棄物處理 5.1廢棄物之定義及清理權責 5.2垃圾量及質 5.3垃圾收集、清運及資源回收 5.4前處理 5.5焚化 5.6堆肥 5.7最終處置 習題 第六章 有害廢棄物 6.1有害事業廢棄物認定標準 6.2有害廢棄物之清理 6.3有害廢棄物之管理 習題 第七章 空氣污染 7.1空氣污染源及空氣污染物 7.2空氣品質評估 7.3空氣污染控制概述 7.4粒狀污染物概述 7.5粒狀污染物控制 7.6氣狀污染物防制 7.7移動性污染源控制 7.8氣象學 7.9大氣擴散 7.10煙霧(smog) 7.11室內空氣品質管理 習題 第八章 噪音污染防制 8.1噪音基本特性、分貝運算及衰減 8.2噪音之評估指標 8.3噪音之控制 習題 第九章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 9.1土壤組成及特性 9.2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物及來源 9.3污染物特性及在環境中之流佈 9.4土壤污染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技術 9.5土壤污染整治策略 習題 第十章 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管理與風險評估 10.1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管理 10.2風險評估 習題 第十一章 永續環境管理 11.1全球性環保問題 11.2永續發展 11.3環境管理系統與生命週期評估 11.4環境影響評估 11.5其他永續發展工具 習題 附錄 參考解答

原價: 660 售價: 561 現省: 99元
立即查看
氣象學:氣候變遷與災變天氣 (3版)

氣象學:氣候變遷與災變天氣 (3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氣象學:氣候變遷與災變天氣(第三版) 作者:鄭師中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3 條嗎:9789861269023 新書簡介 近年來,氣候變遷及全球暖化已成為人類討論的話題,全世界屢屢出現極端氣候,再再顯示問題的嚴重性。因此如何促進國際氣象合作,加強世界天氣監測網與氣象觀測,充實氣象研究,實為當務之急。第三版「氣象學」延續前版之架構,除了更新資料外,更加強本國資料的例證。此外,在第九章氣候變遷與災變天氣也因應國家考試作了ㄧ些補充,冀望能提供讀者更完整的氣象科學習內容,也更加豐富了氣象專業知識。本書適合做為氣象或相關科系之教材使用,亦是讀者應試參考複習的最佳寶典。

原價: 850 售價: 808 現省: 42元
立即查看
氣候變遷下環境法與能源法的新發展 (1版)

氣候變遷下環境法與能源法的新發展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400 售價: 380 現省: 20元
立即查看
熱濕氣候的人居熱環境-建築風土設計的第一課 (3版)

熱濕氣候的人居熱環境-建築風土設計的第一課 (3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熱濕氣候的人居熱環境:建築風土設計的第一課 系列名:台灣永續城鄉叢書 ISBN13:9789577056009 出版社:詹氏 作者:林憲德 裝訂/頁數:平裝/256頁 規格:26cm*19cm*1.3cm (高/寬/厚) 版次:3 出版日:2020/08/31 中國圖書分類:房屋建築學 內容簡介 台灣永續城鄉叢書之二   本書取名「熱濕氣候的人居熱環境」,從風土建築、環境氣候到建築節能,是集我從事本土建築研究的精華。本書尤其致力於反省歐美寒帶建築風格與高科技設備的迷失,是一本立足於亞熱帶特色與環境關懷的建築熱環境學,也是建築專業者邁入永續建築設計的第一課。僅以此書贈與建築學子,盼大家能兼修人文與工程的奧秘,讓設計美學更有堅實的內涵,讓工程實務有個完美的演出。 目錄 告別建築生涯序 第一章 氣候的啟示  1-1 人類挑戰氣候的歷史  1-1.1 人類發源於熱帶  1-1.2 人類以「穴居」與「火塘」征服了寒帶  1-1.3 人類以「干欄」征服了熱帶雨林  1-1.4 人類以「帳篷」與「夯土」前進沙漠 1-2 氣溫的Bergmann法則 1-3 氣溫與建築熱傳的變動 1-4 氣候的積分指標  1-4.1 暖房度日與冷房度日(heating & cooling degree days)  1-4.2 暖房度時與冷房度時(heating & cooling degree hours)  1-4.3 山地氣溫遞減的修正  1-4.4 冷房日射時IHk (insolation hours) 1-5 熱濕氣候的挑戰  1-5.1 濕度與熱焓  1-5.2 台灣建築氣候分區  1-5.3 熱濕氣候是人居熱環境設計的挑戰 第二章 太陽的啟示 2-1 太陽與地球的相對位置 2-2 太陽位置 2-3 日照 sunshine 2-4 日射 solar radiation 2-5 相當外氣溫度 第三章 風的啟示 3-1 由颱風民居文化談起 3-2 風速與風向 3-3 地形風 3-4 建築物戶外風場 3-5 戶外通風計畫  3-5.1 都市風道計畫  3-5.2 社區通風防風計畫 3-6 室內通風計畫  3-6.1 風力通風計畫  3-6.2 浮力通風計畫  3-6.3 通風塔的防颱防雨設計 第四章 風形塑建築與通風性能評估 4-1 由巴基斯坦通風塔小鎮談起 4-2 世界各地室內通風潛力概觀 4-3 建築風環境的視覺化模擬 4-4 建築通風性能評估法(自然通風潛力VP法)  4-4.1 計算自然通風潛力VP分佈  4-4.2 VP計算範例 4-5 建築自然通風空調節能簡易評估法 第五章 熱環境的評估與體驗 5-1 人體熱平衡 5-2 人居熱環境的六大因素  5-2.1 何謂代謝量(metabolic rate)  5-2.2 何謂著衣量(clothing) 5-3 室內熱環境指標及舒適範圍  5-3.1 有效溫度ET及其舒適範圍  5-3.2 新有效溫度ET*及其舒適範圍  5-3.3 熱舒適度的心理問卷-PMV與PPD  5-3.4 運動中心的舒適範圍  5-3.5 自然通風室內空間的熱舒適性 5-4 熱適應性模型與自然通風的舒適範圍 5-5 戶外熱舒適度及舒適範圍  5-5.1 綜合溫熱指數WBGT  5-5.2 體感溫度AT  5-5.3 平均輻射溫度MRT  5-5.4 新標準有效溫度(Standard Effective Temperature SET*) 5-6 熱環境的適應性設計(climatic adaptability design) 5-7 熱環境的體驗  5-7.1 干欄民居的熱環境  5-7.2 高蓄熱民居的熱環境  5-7.3 鐵皮民居的熱環境  5-7.4 玻璃大樓的熱環境 5-8 室外熱環境的見證  5-8.1 鋪面微氣候的見證  5-8.2 戶外遮蔭的重要性  5-8.3 打破玻璃屋的迷思 第六章 都市熱環境 6-1 都市峽谷效應(Urban Canyon effect) 6-2 都市屏風效應 6-3 都市熱島效應 6-4 都市冷島 6-5 都市熱島的實測 6-6 都市熱島強度的國際比較 6-7 都市熱島效應減緩策略  6-7.1 都市綠化  6-7.2 降低人工排熱  6-7.3 降低地表熱輻射  6-7.4 增加戶外遮蔭  6-7.5 促進戶外通風  6-7.6 增加蒸發冷卻 第七章 建築外殼熱性能指標 7-1 建築是人類的第三層皮膚 7-2 建築外殼的隔熱性能與遮陽性能  7-2.1 建築外殼的隔熱性能  7-2.2 建築外殼的遮陽性能 7-3 三種建築外殼節能設計指標簡介  7-3.1 建築外殼節能設計的門檻指標  7-3.2 建築外殼節能設計的氣候分區、指標以及基準值、極限值  7-3.3 住宿類建築的節能設計指標Req  7-3.4 空調型建築的節能設計指標ENVLOAD  7-3.5 台灣學校及大型空間類建築物能設計指標AWSG 第八章 建築風土美學設計 8-1 由反光公害談起 8-2 建築風土美學 8-3 由住宅耗能見證建築風土 8-4 熱濕氣候住宿節能設計的重點在於自然通風設計 8-5 空調型建築的建築風土設計  8-5.1 空調型建築的節能對策  8-5.2 公共建築的開窗節能計畫  8-5.3 選用好的節能玻璃  8-5.4 外遮陽節能計畫  8-5.5 建築外殼絕緣保溫計畫  8-5.6 屋頂節能計畫 8-6 小結:熱濕氣候的建築風土美學 第九章 建築熱環境與地球環保 9-1 由建築熱環境邁入地球環保 9-2 建築專業者必備的空調系統常識  9-2.1 冷凍空調原理  9-2.2 變冷媒空調系統  9-2.3 中央空調系統 9-3 選用合理的空調系統  9-3.1 不要迷信中央空調  9-3.2 不要誤信「區域供冷」  9-3.3 不要盡信VRF(VRV) 9-4 建築節能設計與空調節能設計的潛力 9-5 建築外殼節能與空調節能的系統整合設計 9-6 建築能效評估制度的展望 9-7 結論 附錄一 氣象資料解析補遺 參考文獻(林憲德教授簡歷與正式出版專書)

原價: 550 售價: 495 現省: 55元
立即查看
給小學生的環境自然課: 大地、水、陽光、空氣、生命<采實>

給小學生的環境自然課: 大地、水、陽光、空氣、生命<采實>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380 售價: 323 現省: 57元
立即查看
圖解氣候與環境變遷

圖解氣候與環境變遷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380 售價: 323 現省: 57元
立即查看
環境文學:物我去殖藝與醫 (1版)

環境文學:物我去殖藝與醫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何謂生態批評? 生態批評即危機書寫,是由工業文明所引發的環境危機所催生的文學研究領域和方法。                                                    本書特色主題是「危機論述」:選文內容多元,涵蓋台灣科幻作家高翊峰科幻敘述、布洛(Peter Blow)紀錄片分析和廣島原爆中帝國軍事主義、新加坡華裔作家程異作品的墾殖世、印度裔作家辛哈(Indra Sinha)小說中的毒物論述,以及自然寫作中的雄渾美學和荒野政治,皆表達工業的「機器」進到「田園」世界,對人類社會造成的影響與衝擊。   另一主題為「療治論述」:包括有機農業中的希望政治、蠶女故事、醫學藝術家畫作中的生命哲學、人類世人畜共通流行病,以及文化水土比較研究等。   全書充分掌握生態批評中的批判性格和道德性格,希冀能在新冠病毒年代後,帶出未來環境人文和醫療人文的跨域研究動能,對生態文學、醫療人文相關領域的讀者,實為不可或缺的參考書。 【目錄】 林耀福  序論  1 1 馮品佳  歸零:《2069》的生態與科技想像  21 2 黃心雅  廣島原爆、輻射生態與原住民解殖民政治  39 3 梁一萍  鬼魅橡膠:《緊急狀態》中馬來亞墾殖世的創傷敘事  71 4 張雅蘭  毒鄉生存:論辛哈的《據說,我曾經是人類》中的毒物、暴力與跨物質倫理  93 5 周序樺  種種看‧公民有機‧仙覓那里與希望政治  131 6 吳保霖 「驚見人跡」:論繆爾塞維拉山系列自然寫作中的雄渾美學與荒野政治  147 7 許立欣  蠶女故事:生態鬼魅與絲路物質文化下的人類世寓言  177 8 蔡振興  人類世與疾病:兼論萊特的小說《十月底》  209 9 蘇  榕  意寫醫心的醫學/藝術家:林莎的藝術實驗與生命哲學  241 10 林耀福 文化水土:再看一眼梭羅與米克  291 作者簡介  315 索引  321   看更多

原價: 360 售價: 306 現省: 54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