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人工智慧系統使用者之民事責任:以自動駕駛汽車為中心
作者: 張湛
ISBN: 9789575112929
出版社: 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20/04
書籍開數、尺寸: 15x21x0.97
頁數: 184
內文印刷顏色: 單色
#法律
#民事訴訟法
#相關專業
定價: 300
售價: 270
庫存: 已售完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詳細資訊

書名:人工智慧系統使用者之民事責任:以自動駕駛汽車為中心 作者:張湛 出版社:元照 出版日期:2020/06/01 ISBN:9789575112929 內容簡介   本書係依「人工智慧系統使用者之民事責任–以自動駕駛汽車為中心」碩士論文增修而成。本文秉持整體性觀察之理念進行撰寫,先透過適當的篇幅引領讀者鳥瞰何謂人工智慧與自駕車科技,對於科技面有基礎了解後,再悠遊漫步於人工智慧、自駕車相關法律議題中,深度理解未來自駕車可能帶來的契約責任與侵權責任問題。 目錄 推薦序/曾品傑 序 言 謝 誌 摘 要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2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範圍/8 第一項 研究方法/8 第二項 研究範圍/9 第三節 論文架構/10 第二章 自動駕駛科技脈動與法律問題 第一節 淺談人工智慧之現在與未來/13 第一項 何謂人工智慧/13 第二項 人工智慧之基礎/16 第三項 技術奇點與未來風險/20 第二節 行駛於智慧尖端之自駕車/22 第一項 發展現況/22 第二項 自動化程度分級/26 第三項 自動駕駛科技之應用/30 第三節 自駕車法制課題/37 第一項 行政監理──無人載具科技創新實驗條例/37 第二項 刑法上之爭議討論/38 第三項 保險法議題之簡析/39 第四項 人工智慧之法律上人格與人格權保護/40 第四節 小 結/42 第三章 自駕車之契約責任 第一節 買賣契約責任/47 第一項 物之瑕疵擔保/47 第二項 債務不履行──不完全給付/52 第三項 從給付義務與附隨義務之擴大/55 第二節 使用自駕車擴大經濟利益之契約關係/61 第一項 承攬契約──以計程車運送服務為例/61 第二項 旅客運送契約──以大眾運輸工具為例/65 第三節 自駕車於契約交易下法律地位之研析/68 第一項 自主締約行為/69 第二項 自動駕駛大眾運輸工具之履行地位/73 第四節 小 結/77 第四章 自駕車之侵權責任 第一節 從美國法觀察自駕車之侵權責任/82 第一項 立法與學理思考/82 第二項 一般侵權責任/89 第三項 商品責任/96 第四項 製造商企業責任/106 第五項 其他歸責理論/109 第二節 從我國法觀察自駕車之侵權責任/111 第一項 一般侵權與特殊侵權責任/112 第二項 自駕車製造商之責任/120 第三項 服務責任/130 第三節 我國法與美國法之比較與建議/133 第四節 小 結/136 第五章 結 論/139 參考文獻/147

為您推薦

人工智慧:智慧型系統導論3/e (3版)

人工智慧:智慧型系統導論3/e (3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人工智慧:智慧型系統導論(第三版) 作者:李聯旺 出版社:全華 ISBN:9789862800959

原價: 590 售價: 519 現省: 71元
立即查看
人工智慧與專家系統-理論/實務/應用 <旗標>

人工智慧與專家系統-理論/實務/應用 <旗標>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650 售價: 585 現省: 65元
立即查看
人工智能的第一性原理 熵與訊息引擎

人工智能的第一性原理 熵與訊息引擎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從熱力學第二定律出發,以基本的訊息理論,熵和訊息引擎,去解構智能的基本性質和它的作用原理。 ◎透過訊息引擎心智關係的融合,讓智能能夠成長,使人工智能成為有生命的智能。 ◎預測人工智能未來的可能發展,掌握駕馭人工智能的方法,在人工智能世代當主人。 思想的極限即是問題無法逾越的邊界。 對於人工智能,我們要問的是, 它在那些問題上讓我們遭遇到思想的極限, 使我們陷入思考的死胡同,促使我們將思想歸零, 去探究其存在更根本的第一性原理。 人工智能的興起,被廣泛認為是人類歷史上的第四次工業革命。 回顧工業革命的歷史,我們發現技術的應用往往在科學理論完善之前就已經展開。 當前,人工智能主要基於對人大腦神經網絡的模擬,屬於技術應用範疇。 然而,關於智能的定義,智能的來源,智能如何構建秩序, 以及如何提高智能構建秩序的效率,這些仍然是未知的領域。 因此,深入探究人工智能本質的第一性原理, 以定義智能,認知智能的來源,以及人的心智如何去駕馭人工智能, 和人工智能的發展對世界未來的可能影響,顯得尤為重要。 ◎代理經銷:白象文化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9843909.pdf

原價: 420 售價: 315 現省: 105元
立即查看
法律資料分析:從統計到人工智慧 (1版)

法律資料分析:從統計到人工智慧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法律資料分析:從統計到人工智慧》,這是提供讀者將數據分析方法應用到法律領域的案例研究,特色在於涵蓋了從基礎理論到實踐應用的內容,為法律專業人士和學者提供一個整合與跨領域研究的橋樑。隨著AI時代來臨,本書確實能提供法律學門一種創新的領域。   在理論上,作者探討法學/資訊學研究的重點整理與回顧著作,也示範了法律資料──特別是「裁判書」的特點、收集的方法以及對資料的處理方法;在計算實踐方面,本書展示了多種數據分析技術,包括描述性統計分析、文字探勘、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與人工智慧演算等。每一章節都配有豐富的實例和案例研究,這些實例均來自實際的裁判案件和法律問題,讀者可以通過這些案例學習到如何將數據分析技術應用於具體的法律問題。   《法律資料分析:從統計到人工智慧》,不僅是學術性著作,更是實務指南。本書的目標讀者涵蓋了法律學者、法律實務者以及希望將數據分析技術應用到法律領域的資料科學家,通過多層次多案例的展示,將複雜的數據分析技術轉化為易於理解和可操作的指南,為跨領域研究提供了教育與研究資源。 【目錄】 第一章 法學與資料科學的跨領域研究 壹、本書的目的和意義 貳、法律資料分析三部曲 一、電腦能模仿人類做決策 二、電腦能解釋決策 三、電腦能記住大量資訊並發現規律 參、本書的目標讀者 第二章 裁判結果的預測與解釋:決策樹演算法 壹、研究背景 貳、文獻回顧 一、各個裁判中考量因素的次數研究 二、各種因素與親權歸屬結果間的關聯研究 三、歷時性的觀察比較研究 四、問題提起 參、研究方法 一、分析對象的選取 二、編碼(Coding)方式 三、決策樹研究法 肆、研究發現 一、模型正確率 二、模型呈現 三、結果分析與討論 伍、結論與建議 第三章 人工智慧解讀裁判文書:自然語言處理 壹、研究背景 貳、文獻回顧 參、研究設計與架構 肆、研究成果與評估 伍、比較與討論 一、與先行類似研究之比較 二、人工智慧如何「讀懂」裁判 陸、結論 第四章 酒駕犯罪事實估算量刑:文字卷積神經網路 壹、研究背景 貳、文獻回顧 參、研究方法 一、資料來源與資料前處理 二、本研究特化之文字資料前處理 三、卷積神經網路與文本分類 四、研究目的 肆、研究成果 一、資料描述 二、模型成果呈現 伍、多重方法之比較與討論 一、刑期與其他因素的相關性 二、多變項邏輯式迴歸 陸、討論與結論:全自動化人工智慧的法律模型 第五章 人工智慧解釋個案要因:極限梯度提升法 壹、研究背景與文獻回顧 貳、人工智慧與法學研究 一、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簡述 二、人工智慧與法學結合 參、法律資料分析應用於親權酌定相關裁判 一、研究設計 二、建置資料集 三、交叉驗證 肆、研究發現 一、模型成效 二、親權酌定之因素權重 伍、分析與討論 一、母親取得單獨親權的例子 二、父親取得單獨親權的例子 三、父母差距微小的例子 四、小結 陸、結論 第六章 大量裁判文書隱藏規律:文字探勘與毒品流向 壹、研究背景 貳、研究文獻回顧 參、研究方法:法律資料分析 肆、研究結果 一、跨境毒品要素資料集 二、毒品案件相關數量分析 三、跨境毒品犯罪結構關係分析 伍、結論與展望 第七章 非監督學習法資料分析:新住民親權酌定的特徵工程 壹、研究背景 貳、文獻回顧 參、研究設計 一、資料來源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步驟 肆、研究發現與討論 一、外籍裁判與雙臺籍裁判之詞彙並無不同 二、外籍裁判詞彙之特徵 伍、結論 一、研究結論 二、延伸討論與研究方法之意義 第八章 轉化非結構性文本資訊:正則表達式與醫療裁判 壹、研究背景:醫療糾紛與醫療裁判資料庫 貳、研究設計 一、自動化特徵抽取 二、正則表達式 參、實驗結果與分析 肆、人工智慧裁判預測的起步與未來展望 第九章 「法律資料分析」的回顧與展望 壹、內容回顧 貳、ChatGPT所帶來的機會與挑戰 參、法律資料分析的展望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二、英文部分 三、日文部分

原價: 400 售價: 360 現省: 40元
立即查看
統計之美:人工智慧時代的科學思維

統計之美:人工智慧時代的科學思維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620 售價: 558 現省: 62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