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法律資料分析:從統計到人工智慧 (1版)
作者: 邵軒磊
版次: 1
ISBN: 9786267582022
出版社: 翰蘆
出版日期: 2024/09
書籍開數、尺寸: 18開
頁數: 288
#法律
#資訊
#法學理論
#機率與統計
#AI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
定價: 400
售價: 360
庫存: 庫存: 2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詳細資訊

【簡介】   《法律資料分析:從統計到人工智慧》,這是提供讀者將數據分析方法應用到法律領域的案例研究,特色在於涵蓋了從基礎理論到實踐應用的內容,為法律專業人士和學者提供一個整合與跨領域研究的橋樑。隨著AI時代來臨,本書確實能提供法律學門一種創新的領域。   在理論上,作者探討法學/資訊學研究的重點整理與回顧著作,也示範了法律資料──特別是「裁判書」的特點、收集的方法以及對資料的處理方法;在計算實踐方面,本書展示了多種數據分析技術,包括描述性統計分析、文字探勘、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與人工智慧演算等。每一章節都配有豐富的實例和案例研究,這些實例均來自實際的裁判案件和法律問題,讀者可以通過這些案例學習到如何將數據分析技術應用於具體的法律問題。   《法律資料分析:從統計到人工智慧》,不僅是學術性著作,更是實務指南。本書的目標讀者涵蓋了法律學者、法律實務者以及希望將數據分析技術應用到法律領域的資料科學家,通過多層次多案例的展示,將複雜的數據分析技術轉化為易於理解和可操作的指南,為跨領域研究提供了教育與研究資源。 【目錄】 第一章 法學與資料科學的跨領域研究 壹、本書的目的和意義 貳、法律資料分析三部曲 一、電腦能模仿人類做決策 二、電腦能解釋決策 三、電腦能記住大量資訊並發現規律 參、本書的目標讀者 第二章 裁判結果的預測與解釋:決策樹演算法 壹、研究背景 貳、文獻回顧 一、各個裁判中考量因素的次數研究 二、各種因素與親權歸屬結果間的關聯研究 三、歷時性的觀察比較研究 四、問題提起 參、研究方法 一、分析對象的選取 二、編碼(Coding)方式 三、決策樹研究法 肆、研究發現 一、模型正確率 二、模型呈現 三、結果分析與討論 伍、結論與建議 第三章 人工智慧解讀裁判文書:自然語言處理 壹、研究背景 貳、文獻回顧 參、研究設計與架構 肆、研究成果與評估 伍、比較與討論 一、與先行類似研究之比較 二、人工智慧如何「讀懂」裁判 陸、結論 第四章 酒駕犯罪事實估算量刑:文字卷積神經網路 壹、研究背景 貳、文獻回顧 參、研究方法 一、資料來源與資料前處理 二、本研究特化之文字資料前處理 三、卷積神經網路與文本分類 四、研究目的 肆、研究成果 一、資料描述 二、模型成果呈現 伍、多重方法之比較與討論 一、刑期與其他因素的相關性 二、多變項邏輯式迴歸 陸、討論與結論:全自動化人工智慧的法律模型 第五章 人工智慧解釋個案要因:極限梯度提升法 壹、研究背景與文獻回顧 貳、人工智慧與法學研究 一、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簡述 二、人工智慧與法學結合 參、法律資料分析應用於親權酌定相關裁判 一、研究設計 二、建置資料集 三、交叉驗證 肆、研究發現 一、模型成效 二、親權酌定之因素權重 伍、分析與討論 一、母親取得單獨親權的例子 二、父親取得單獨親權的例子 三、父母差距微小的例子 四、小結 陸、結論 第六章 大量裁判文書隱藏規律:文字探勘與毒品流向 壹、研究背景 貳、研究文獻回顧 參、研究方法:法律資料分析 肆、研究結果 一、跨境毒品要素資料集 二、毒品案件相關數量分析 三、跨境毒品犯罪結構關係分析 伍、結論與展望 第七章 非監督學習法資料分析:新住民親權酌定的特徵工程 壹、研究背景 貳、文獻回顧 參、研究設計 一、資料來源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步驟 肆、研究發現與討論 一、外籍裁判與雙臺籍裁判之詞彙並無不同 二、外籍裁判詞彙之特徵 伍、結論 一、研究結論 二、延伸討論與研究方法之意義 第八章 轉化非結構性文本資訊:正則表達式與醫療裁判 壹、研究背景:醫療糾紛與醫療裁判資料庫 貳、研究設計 一、自動化特徵抽取 二、正則表達式 參、實驗結果與分析 肆、人工智慧裁判預測的起步與未來展望 第九章 「法律資料分析」的回顧與展望 壹、內容回顧 貳、ChatGPT所帶來的機會與挑戰 參、法律資料分析的展望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二、英文部分 三、日文部分

為您推薦

憲法學 (1版)

憲法學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簡介】   憲法學一書內容建構於當代憲法學兩大學理支柱:憲法核心理論及基本權核心理論,憲法核心理論不僅是現代憲法秩序賴以存續之正當性理論依據,更是在憲政實務上提供多元自由民主法治的憲法國立於不墜最重要的防衛及發展機制;基本權核心理論則是建構人權保障理論論證體系及在憲政實務有效率的保障機制,應是我國人權立國之理論基礎。這兩大現代憲法學理的精神及理論論證貫注於全書當中,涵蓋了研究憲法學不可或缺的基礎理論與概念、憲法基本原則、基本權總論、基本權各論及國家理論,內容之編排正是一本研究憲法學有體系的導論,但內容的深度及廣度卻不僅限於此,所以可稱為具「專論性質的憲法學導論」。   從這本書中不僅可以看出自希臘羅馬時期及至二十一世紀的憲法學理論與實務的發展,其中不僅是針對英、美、法、德等典型憲法國家所發展的當代憲法理論與實務,還針對我國憲政現實及憲法理論之發展提出分析與批判,最重要的是作者在本書中所建構的憲法學理論體系。更是珍貴的是,本書不僅將外國學理與實務予以說明與剖析,並對我國憲政實務所面臨的難題在參酌外國學理及實務經驗後,提出解決問題的自我見解。 【目錄】 第一篇 基礎理論與概念/1  第一章 憲法學概念範疇/1   第一節 何謂憲法學/1   第二節 憲法在法學領域之歸屬性/1   第三節 憲法學相鄰學科/3  第二章 憲法史/11   第一節 歐美憲法史/11   第二節 我國立憲史/41  第三章 憲法概念、作用及目的/89   第一節 憲法之概念/89   第二節 憲法之作用及目的/119  第四章 憲法之特性/127   第一節 總 論/127   第二節 憲法制定特殊性理論/127   第三節 憲法為一國實証法秩序最高位階之法規範/128   第四節 憲法之不完整性/129   第五節 憲法之高度政治特性/130   第六節 實證憲法與不成文憲法之關係/130  第五章 憲法法條結構/132   第一節 憲法法條位階性問題之探討/132   第二節 憲法條文之類型化/134   第三節 憲法前言及基本國策規定之法本質/136  第六章 憲法之解釋/137   第一節 憲法解釋為詮釋學理論之一環/137   第二節 憲法解釋之特性/138   第三節 憲法解釋之時刻/140   第四節 憲法解釋之方法/141   第五節 憲法解釋之作用/147   第六節 憲法解釋之整體一致性原則/152   第七節 合憲解釋/153   第八節 憲法核心為憲法解釋之指導原則/155   第九節 憲法解釋之界限/163  第七章 實證憲法之制定與修改/175   第一節 概 述/175   第二節 制憲權/177   第三節 修憲權/201   第四節 憲法核心理論實證化之立論依據與意義/208 第二篇 憲法基本原則/221  第一章 自由民主憲法秩序/221   第一節 概 說/221   第二節 一九五○年代以來之「自由民主憲法秩序」之內涵發展/221   第三節 二十世紀末及至二十一世紀初之多元的自由民主憲法秩序/222  第二章 共和原則/226  第三章 民主原則/228   第一節 民主原則之歷史發展/228   第二節 傳統民主概念/230   第三節 民主原則適用之擴張/237   第四節 民主為權力分配之基準與前提/239   第五節 民主原則實踐之難題/240  第四章 權力分立原則/242   第一節 概 述/242   第二節 國家本質與國家權力行使正當性/歷史發展過程之解析/243   第三節 自由民主法治國之本質與國家權力行使之受規範性/261   第四節 結 論/285  第五章 法治國原則/289   第一節 法治國理念之形成及發展/289   第二節 法治國之概念/326   第三節 法治國原則之內容/328  第六章 社會國原則/351   第一節 社會國理念之形成及發展/351   第二節 基本概念及涵蓋面向/354   第三節 法本質與規範對象/361   第四節 限 制/362  第七章 政黨國原則/363   第一節 導 述/363   第二節 政黨概念/363   第三節 政黨國原則之憲法位階論/369   第四節 政黨違憲之要件/375   第五節 政黨違憲之效果/383   第六節 政黨國原則應有之價值內涵/386   第七節 政黨國理念在自由民主憲法秩序中之作用/387   第八節 小 結/388 第八章 政黨國原則/391   第一節 導 論/391   第二節 環境國原則之建構/393 第三篇 基本權總論/414  第一章 基本權發展史/414   第一節 導 論/414   第二節 中古歐洲及至近代之基本權發展/414   第三節 基本權在北美及法國的實証化/419   第四節 十九世紀以後德國立憲主義時代的基本權/422  第二章 我國基本權理論與實務之發展/427   第一節 我國憲法基本權體系/427   第二節 在司法院大法官解釋中成長之基本權理論/431  第三章 基本權概念、本質、類型與作用/439   第一節 基本權概念/439   第二節 基本權本質論/440   第三節 基本權類型/448   第四節 基本權作用論/468  第四章 基本權主體及義務人/504   第一節 基本權主體/504   第二節 基本權義務人/518  第五章 基本權保護領域及效力/525  第六章 基本權侵入及具體化之概念/528  第七章 基本權侵入與保護領域之相對性/530   第一節 保護領域之確定/530   第二節 侵入行為之確定/531  第八章 基本權限制之合憲正當性/533   第一節 基本權限制之必要性/533   第二節 我國憲法基本權限制規定/549  第九章 基本權核心之保障/558   第一節 概 述/558   第二節 憲法學界與實務見解/559   第三節 基本權「核心」概念之解析/573   第四節 基本權核心理論體系之建構/589   第五節 我國憲法第二十三條基本權核心理論之實證化/601   第六節 結 論/605 第十章 基本權衝突及競合/609 第四篇 基本權各論/612  第一章 人性價值與尊嚴作為基本權存在之基礎/612   第一節 人性價值與尊嚴作為人權保障之基礎與憲法秩序最高基本價值/612   第二節 人性尊嚴的起源/613   第三節 人性尊嚴與個人性/615   第四節 人、社會與國家互動關聯性/617   第五節 保護主體與領域/618   第六節 人性尊嚴的基本權特徵/620   第七節 侵入行為/621  第二章 自由權之根本/624   第一節 行為自由/624   第二節 人身不可侵犯自由/625   第三節 一般人格權/638   第四節 生命權/642  第三章 平等原則/644   第一節 概 述/644   第二節 不平等的概念/646   第三節 平等原則適用範圍/649   第四節 造成不平等對待之高權行為/650  第四章 表現自由/653   第一節 言論自由/654   第二節 出版自由/665   第三節 傳播自由/668   第四節 藝術自由/673  第五章 學術自由/676  第六章 集會遊行自由/681   第一節 集會遊行之民主作用/681   第二節 集會遊行自由之本質與作用/681   第三節 集會遊行權保護領域/684   第四節 集會自由之限制與其「限制之界限」/689   第五節 「程序限制」制度之侵入基本權強弱程度、妥當性及合憲性之探究/693   第六節 集會遊行法相關「實質限制」集會自由規定之合憲性探討/698   第七節 室內與室外集會自由保障程度差異之探究/706   第八節 行政法規之刑事罰規定的妥當性與合憲性探討/708   第九節 結 論/710  第七章 結社自由/713  第八章 秘密通訊自由/716  第九章 信仰自由/718   第一節 概 述/718   第二節 狹義信仰自由/718   第三節 良知自由/721  第十章 社會經濟基本權/723   第一節 生存權/724   第二節 工作權/726   第三節 財產權/739  第十一章 參政權/747   第一節 歷史發展背景/747   第二節 參政權之範圍/748   第三節 參政權行使之原則/750  第十二章 請願權/756   第一節 歷史發展背景/756   第二節 概念內容與保護領域/756  第十三章 救濟權/759   第一節 訴訟權/759   第二節 訴願權/766  第十四章 服公職應考試權利/768  第十五章 受國民教育之權利及義務/773  第十六章 婚姻自由及家庭保護/776   第一節 婚姻自由/776   第二節 家庭保護/778  第十七章 難民權/781   第一節 概 說/781   第二節 基本權主體與保護領域/782   第三節 特殊限制/783 第五篇 國家理論/785  第一章 國家概念/785   第一節 融合性理論中之國家概念/785   第二節 國家作為作用統合體/786   第三節 國家作為受規範之團體的特殊性/787   第四節 國家存在要素 - 國家特徵/789   第五節 國家法人論/795  第二章 國家形成/798  第三章 國家消滅/801  第四章 立憲國家之國家權力/803   第一節 國家權力行使之本質、作用與定位/803   第二節 國家權力行使之任務/805   第三節 權力分立原則在我國實證憲法秩序中之具體化/810  第五章 國家型態/813   第一節 以統治權之歸屬為區分基準/813   第二節 以中央與地方權限歸屬性為區分基準/818  第六章 政府型態/820   第一節 內閣制/820   第二節 總統制/829   第三節 內閣制與總統制之比較/835   第四節 法國雙首長制/836   第五節 我國政府體制之建議/839  第七章 國家與社會/843  第八章 水平權力分立下之權限分配/846   第一節 立法權/846   第二節 行政權/914   第三節 司法權/916   第四節 監察權/968  第九章 垂直權力分立下之權限分配/979   第一節 前 言/979   第二節 中央與地方關係之類型/980   第三節 規範中央與地方關係之地方制度法立法背景與法源依據/989   第四節 直轄市與縣市立法權之規定與評析/994   第五節 地方立法權行使與自治監督/1001   第六節 我國地制法中之直轄市與縣市立法權本質與行使範圍(代結論)/1010 主要參考書目/1020 中文部份/1020 德文部份/1021

原價: 860 售價: 843 現省: 17元
立即查看
從零開始!邁向數據分析 SQL 資料庫語法入門

從零開始!邁向數據分析 SQL 資料庫語法入門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從零開始!邁向數據分析 SQL 資料庫語法入門 作者:陳禹豪譯 出版社:旗標 出版日期:6/4/2018 條碼:9789863124498 內容簡介 紮穩 SQL 基礎, 循序養成大數據分析新技能 MySQL / MariaDB、MS SQL Server、Oracle、PostgreSQL、DB2 全適用! 在資訊系統的開發中, 資料庫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近來資料庫更擴展到大規模的資料處理及數據分析工作, 造就了大數據 (Big Data)、資料科學 (Data Science) 等急速竄升的 IT 發展趨勢。然而無論資料庫的發展如何改變, 學習資料庫形式的主流 – 【關聯式資料庫】, 及其操作用的 【SQL 語言】, 絕對是踏入資料庫領域的重要基礎! 本書從認識資料庫、資料表的結構開始, 您可以學習到資料查詢和更新的語法、經常使用的函數、以及多個資料表的結合等透過 SQL 做到的資料庫操作方法。書中繪製了豐富的圖解, 以清楚易懂的方式進行解說 WHERE子句、GROUP BY子句、HAVING 子句或子查詢等初學者較不易理解的部分。 最後, 針對讓 SQL 功能大躍進、可提升大規模資料處理效率的【視窗函數 (Window Function)】 和 【GROUPING運算子】, 也會教您如何快速上手, 學習如何挖掘出有價值的數據。 本書特色 : ‧查詢語法、擷取結果即時呈現, 隨時都能掌握語法用途、各種修改差異 ‧隨時盤點須牢記的 SQL 語法原則及關鍵字, 讓你腦袋不卡卡 ‧熟悉不同資料庫系統的語法差異, 增加職場競爭力 ‧適用 MySQL / MariaDB、MS SQL Server、Oracle、PostgreSQL、DB2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ミック (Mick) 為服務於系統整合公司的資料庫工程師, 主要從事 DWH/BI (資料倉儲/商業智慧) 方面的業務, 經常在個人網站分享資料庫和 SQL 的相關技術資訊。除了在 CodeZine 網站(https://codezine.jp/) 發表過許多 SQL 技術文章, 也為『WEB+DB PRESS』雜誌 (技術評論社) 撰寫「SQL 動腦學園」和「DB 動腦學園」等連載文章。 目錄 第 0 章 建構 SQL 執行環境 第 1 章 資料庫與SQL 第 2 章 查詢的基本語法 第 3 章 彙總與排序 第 4 章 更新資料 第 5 章 進階查詢功能 第 6 章 函數、述詞、CASE 運算式 第 7 章 集合運算 (合併查詢) 第 8 章 SQL 進階處理功能 第 9 章 從應用程式連接資料庫 收回

原價: 520 售價: 468 現省: 52元
立即查看
超高效!Python × Excel 資料分析自動化:輕鬆打造你的完美工作法!

超高效!Python × Excel 資料分析自動化:輕鬆打造你的完美工作法!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600 售價: 510 現省: 90元
立即查看
資料經濟的機會與挑戰 (1版)

資料經濟的機會與挑戰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聯合推薦(依單位名稱筆劃順序排序) 從EDGS延伸探討各國數位資料管理制度,包括國家制定資料存證標準、企業建立資料可追溯機制以控管企業管理缺口,公私部門協力打造智慧國家,本書指引公司爭議處理之應對方法,增強公司董監事有效控管企業資料治理之風險。 ESG世界公民數位治理基金會董事長暨數位治理協會理事長 陳春山 研析各國數位經濟導向之資料管理政策框架,政府及企業參照本書之說明,透過融會貫通各國法制,以建立適宜且完備的數位資料管理制度及框架,確保在技術汰換的同時,確實掌握風險控管,促進資料經濟的正向發展。 工業技術研究院資訊與通訊研究所副所長 黃維中 作為我國第一本面向企業的資料治理專書,由淺入深,探討國際間面對資料經濟所採取的策略與因應措施,將有助於政府機關、學研單位或企業思考。 中央研究院資訊科技創新研究中心主任 黃彥男 本書涵蓋國內外官方推動資料治理法規、標準及認證相關研究資料,協助企業從制度面、人員管理面、軟硬體面,重新檢視及評估可能面臨的資料治理風險,採取對應的管理措施,逐步完善內部資料治理機制,對產業未來接軌國內或國際資料治理標準有很大助益。 中華民國資訊軟體協會常務理事 張榮貴 企業參酌本書內容,檢視既有數位資料流通歷程可能存在的風險,評估是否有必要透過資料存證,強化數位資料的可追溯性及可證明性,以利在未來發生爭議時,更有效證明數位資料的來源、存在時點及內容。 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主任 張朝亮   在巨量資料及人工智慧等技術的發展下,資料(data)的價值越來越受到重視,由於資料可輕易複製,可同時讓許多人使用(即所謂的「非競爭性」),且資料在透過讓更多人使用的過程中,能挖掘出更多應用的可能性。然而,正因為資料可輕易複製,在流通過程中,會產生難以辨識資料來源、權屬、版本等問題,進而影響資料分析結果受信任的程度。譬如,2023年上半年最夯的生成式AI(Generative AI),其生成結果的正確性屢受質疑,其問題即在於訓練資料來源的合法性及真實性未經事前確認。因此,在推動資料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必須落實資料治理,方能建立資料的可信賴性。   為確認資料的來源、權屬、版本等,必須導入相關科技,如數位身分識別、可信時間戳、分散式帳本(如區塊鏈)等技術,逐步建構起資料可追溯性。舉例來說,企業在落實ESG的過程中,一方面必須將其碳排放量等資料提供給稽核單位,並擔保資料的真實性,另一方面這些資料可能涉及企業的機密,若任意外流將損害企業權益,因此許多企業選擇採用區塊鏈的解決方案,以證明提供給稽核單位資料的歷程紀錄未經竄改;然而,即便是採用區塊鏈的解決方案,也必須落實鏈下的資料管理,才能完整證明資料的可信賴性。   本書重點除說明企業等組織可透過資料的共享,確保有多元的資料進行分析,同時應建立資料管理、資料流通、資料歷程可追溯性的相關機制,以確保資料的真實性。第二章中介紹資料在共享前,企業要如何確保自身或合作對象的資料管理能力,以擔保所提供或所取得的資料能具備一定程度的品質。第三章針對國際間資料加值與流通的策略進行介紹,提供企業擬訂提升資料價值作法的參考。第四章介紹國際間關於資料可追溯性的政策及服務,並歸納國際趨勢,即企業應妥善留存資料的產出與流通歷程,以建立資料可追溯性,若未來發生爭議時,才能有效舉證,證明資料來源合法、產出及流通之時點、未經竄改等;同時,為確保區塊鏈基礎設施的永續維運,國際間如歐盟、中國大陸、拉丁美洲已建置國家層級的區塊鏈基礎設施,作為組織成員間驗證各類資料之真實性的底層技術,以大幅提升資料的證明效力。透過本書的介紹,將可引領讀者通盤瞭解國際間對於建立資料信任的作法和趨勢,提供我國企業等組織參考。 目錄 出版序/蕭博仁 推薦序/陳春山 推薦序/黃維中 推薦序/黃彥男 推薦序/張榮貴 推薦序/張朝亮 第壹章 數位資料時代來襲 一、日本資料經濟發展狀況與面臨之挑戰/1 二、歐盟資料經濟發展狀況與面臨之挑戰/3 三、小 結/5 第貳章 數位資料管理模式介紹 一、企業得採取的數位資料管理模式/7 (一)分工與定位/7 (二)數位資料管理能力/8 二、學研機構得採取的數位資料管理模式:以美國國家衛生院(NIH)研發成果之資料管理和共享政策為例/23 (一)美國NIH基本立場/23 (二)概述NIH資料管理和共享政策/27 (三)相關配套措施/33 第參章 資料加值與流通的策略 一、以提升資料價值為主要目的之制度/45 (一)日本:《促進資料價值創造的新資料管理方法與框架》/45 (二)歐盟:歐洲共同資料空間/63 二、以促進資料流通為主要目的之制度/69 (一)韓國:《資料產業振興和利用促進基本法》/69 (二)新加坡:可信任資料共享架構/81 第肆章 建立數位資料可追溯性 一、背景說明/91 (一)企業重要數位資料「產出時」的證據未妥善保存/91 (二)企業將重要數位資料「主動」提供給「外部單位」/91 (三)企業重要數位資料「被動」外流至外部單位/92 (四)企業取得「外部單位」所提供的重要數位資料/92 二、國際作法簡介/93 (一)加拿大/93 (二)比荷盧/97 (三)韓 國/98 (四)日 本/101 (五)中國大陸/106 (六)歐 盟/111 (七)英 國/116 第伍章 結 論/119

原價: 400 售價: 380 現省: 20元
立即查看
高齡社會與法導論

高齡社會與法導論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380 售價: 342 現省: 38元
立即查看
高階白領勞工之工作時間除外適用制度:四國之比較

高階白領勞工之工作時間除外適用制度:四國之比較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300 售價: 270 現省: 30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