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資訊
【簡介】 憲法學一書內容建構於當代憲法學兩大學理支柱:憲法核心理論及基本權核心理論,憲法核心理論不僅是現代憲法秩序賴以存續之正當性理論依據,更是在憲政實務上提供多元自由民主法治的憲法國立於不墜最重要的防衛及發展機制;基本權核心理論則是建構人權保障理論論證體系及在憲政實務有效率的保障機制,應是我國人權立國之理論基礎。這兩大現代憲法學理的精神及理論論證貫注於全書當中,涵蓋了研究憲法學不可或缺的基礎理論與概念、憲法基本原則、基本權總論、基本權各論及國家理論,內容之編排正是一本研究憲法學有體系的導論,但內容的深度及廣度卻不僅限於此,所以可稱為具「專論性質的憲法學導論」。 從這本書中不僅可以看出自希臘羅馬時期及至二十一世紀的憲法學理論與實務的發展,其中不僅是針對英、美、法、德等典型憲法國家所發展的當代憲法理論與實務,還針對我國憲政現實及憲法理論之發展提出分析與批判,最重要的是作者在本書中所建構的憲法學理論體系。更是珍貴的是,本書不僅將外國學理與實務予以說明與剖析,並對我國憲政實務所面臨的難題在參酌外國學理及實務經驗後,提出解決問題的自我見解。 【目錄】 第一篇 基礎理論與概念/1 第一章 憲法學概念範疇/1 第一節 何謂憲法學/1 第二節 憲法在法學領域之歸屬性/1 第三節 憲法學相鄰學科/3 第二章 憲法史/11 第一節 歐美憲法史/11 第二節 我國立憲史/41 第三章 憲法概念、作用及目的/89 第一節 憲法之概念/89 第二節 憲法之作用及目的/119 第四章 憲法之特性/127 第一節 總 論/127 第二節 憲法制定特殊性理論/127 第三節 憲法為一國實証法秩序最高位階之法規範/128 第四節 憲法之不完整性/129 第五節 憲法之高度政治特性/130 第六節 實證憲法與不成文憲法之關係/130 第五章 憲法法條結構/132 第一節 憲法法條位階性問題之探討/132 第二節 憲法條文之類型化/134 第三節 憲法前言及基本國策規定之法本質/136 第六章 憲法之解釋/137 第一節 憲法解釋為詮釋學理論之一環/137 第二節 憲法解釋之特性/138 第三節 憲法解釋之時刻/140 第四節 憲法解釋之方法/141 第五節 憲法解釋之作用/147 第六節 憲法解釋之整體一致性原則/152 第七節 合憲解釋/153 第八節 憲法核心為憲法解釋之指導原則/155 第九節 憲法解釋之界限/163 第七章 實證憲法之制定與修改/175 第一節 概 述/175 第二節 制憲權/177 第三節 修憲權/201 第四節 憲法核心理論實證化之立論依據與意義/208 第二篇 憲法基本原則/221 第一章 自由民主憲法秩序/221 第一節 概 說/221 第二節 一九五○年代以來之「自由民主憲法秩序」之內涵發展/221 第三節 二十世紀末及至二十一世紀初之多元的自由民主憲法秩序/222 第二章 共和原則/226 第三章 民主原則/228 第一節 民主原則之歷史發展/228 第二節 傳統民主概念/230 第三節 民主原則適用之擴張/237 第四節 民主為權力分配之基準與前提/239 第五節 民主原則實踐之難題/240 第四章 權力分立原則/242 第一節 概 述/242 第二節 國家本質與國家權力行使正當性/歷史發展過程之解析/243 第三節 自由民主法治國之本質與國家權力行使之受規範性/261 第四節 結 論/285 第五章 法治國原則/289 第一節 法治國理念之形成及發展/289 第二節 法治國之概念/326 第三節 法治國原則之內容/328 第六章 社會國原則/351 第一節 社會國理念之形成及發展/351 第二節 基本概念及涵蓋面向/354 第三節 法本質與規範對象/361 第四節 限 制/362 第七章 政黨國原則/363 第一節 導 述/363 第二節 政黨概念/363 第三節 政黨國原則之憲法位階論/369 第四節 政黨違憲之要件/375 第五節 政黨違憲之效果/383 第六節 政黨國原則應有之價值內涵/386 第七節 政黨國理念在自由民主憲法秩序中之作用/387 第八節 小 結/388 第八章 政黨國原則/391 第一節 導 論/391 第二節 環境國原則之建構/393 第三篇 基本權總論/414 第一章 基本權發展史/414 第一節 導 論/414 第二節 中古歐洲及至近代之基本權發展/414 第三節 基本權在北美及法國的實証化/419 第四節 十九世紀以後德國立憲主義時代的基本權/422 第二章 我國基本權理論與實務之發展/427 第一節 我國憲法基本權體系/427 第二節 在司法院大法官解釋中成長之基本權理論/431 第三章 基本權概念、本質、類型與作用/439 第一節 基本權概念/439 第二節 基本權本質論/440 第三節 基本權類型/448 第四節 基本權作用論/468 第四章 基本權主體及義務人/504 第一節 基本權主體/504 第二節 基本權義務人/518 第五章 基本權保護領域及效力/525 第六章 基本權侵入及具體化之概念/528 第七章 基本權侵入與保護領域之相對性/530 第一節 保護領域之確定/530 第二節 侵入行為之確定/531 第八章 基本權限制之合憲正當性/533 第一節 基本權限制之必要性/533 第二節 我國憲法基本權限制規定/549 第九章 基本權核心之保障/558 第一節 概 述/558 第二節 憲法學界與實務見解/559 第三節 基本權「核心」概念之解析/573 第四節 基本權核心理論體系之建構/589 第五節 我國憲法第二十三條基本權核心理論之實證化/601 第六節 結 論/605 第十章 基本權衝突及競合/609 第四篇 基本權各論/612 第一章 人性價值與尊嚴作為基本權存在之基礎/612 第一節 人性價值與尊嚴作為人權保障之基礎與憲法秩序最高基本價值/612 第二節 人性尊嚴的起源/613 第三節 人性尊嚴與個人性/615 第四節 人、社會與國家互動關聯性/617 第五節 保護主體與領域/618 第六節 人性尊嚴的基本權特徵/620 第七節 侵入行為/621 第二章 自由權之根本/624 第一節 行為自由/624 第二節 人身不可侵犯自由/625 第三節 一般人格權/638 第四節 生命權/642 第三章 平等原則/644 第一節 概 述/644 第二節 不平等的概念/646 第三節 平等原則適用範圍/649 第四節 造成不平等對待之高權行為/650 第四章 表現自由/653 第一節 言論自由/654 第二節 出版自由/665 第三節 傳播自由/668 第四節 藝術自由/673 第五章 學術自由/676 第六章 集會遊行自由/681 第一節 集會遊行之民主作用/681 第二節 集會遊行自由之本質與作用/681 第三節 集會遊行權保護領域/684 第四節 集會自由之限制與其「限制之界限」/689 第五節 「程序限制」制度之侵入基本權強弱程度、妥當性及合憲性之探究/693 第六節 集會遊行法相關「實質限制」集會自由規定之合憲性探討/698 第七節 室內與室外集會自由保障程度差異之探究/706 第八節 行政法規之刑事罰規定的妥當性與合憲性探討/708 第九節 結 論/710 第七章 結社自由/713 第八章 秘密通訊自由/716 第九章 信仰自由/718 第一節 概 述/718 第二節 狹義信仰自由/718 第三節 良知自由/721 第十章 社會經濟基本權/723 第一節 生存權/724 第二節 工作權/726 第三節 財產權/739 第十一章 參政權/747 第一節 歷史發展背景/747 第二節 參政權之範圍/748 第三節 參政權行使之原則/750 第十二章 請願權/756 第一節 歷史發展背景/756 第二節 概念內容與保護領域/756 第十三章 救濟權/759 第一節 訴訟權/759 第二節 訴願權/766 第十四章 服公職應考試權利/768 第十五章 受國民教育之權利及義務/773 第十六章 婚姻自由及家庭保護/776 第一節 婚姻自由/776 第二節 家庭保護/778 第十七章 難民權/781 第一節 概 說/781 第二節 基本權主體與保護領域/782 第三節 特殊限制/783 第五篇 國家理論/785 第一章 國家概念/785 第一節 融合性理論中之國家概念/785 第二節 國家作為作用統合體/786 第三節 國家作為受規範之團體的特殊性/787 第四節 國家存在要素 - 國家特徵/789 第五節 國家法人論/795 第二章 國家形成/798 第三章 國家消滅/801 第四章 立憲國家之國家權力/803 第一節 國家權力行使之本質、作用與定位/803 第二節 國家權力行使之任務/805 第三節 權力分立原則在我國實證憲法秩序中之具體化/810 第五章 國家型態/813 第一節 以統治權之歸屬為區分基準/813 第二節 以中央與地方權限歸屬性為區分基準/818 第六章 政府型態/820 第一節 內閣制/820 第二節 總統制/829 第三節 內閣制與總統制之比較/835 第四節 法國雙首長制/836 第五節 我國政府體制之建議/839 第七章 國家與社會/843 第八章 水平權力分立下之權限分配/846 第一節 立法權/846 第二節 行政權/914 第三節 司法權/916 第四節 監察權/968 第九章 垂直權力分立下之權限分配/979 第一節 前 言/979 第二節 中央與地方關係之類型/980 第三節 規範中央與地方關係之地方制度法立法背景與法源依據/989 第四節 直轄市與縣市立法權之規定與評析/994 第五節 地方立法權行使與自治監督/1001 第六節 我國地制法中之直轄市與縣市立法權本質與行使範圍(代結論)/1010 主要參考書目/1020 中文部份/1020 德文部份/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