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書】
書名: 犯罪學(修訂八版)
作者:許春金
出版社:許春金
出版日期:2017/09/01
ISBN:9789570264869
立即查看
攔截性風暴2:如何避免我再犯?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攔截性風暴2:如何避免我再犯?
作者:李光輝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6
條碼:9789863681021
簡介:
《如何避免我再犯?》為攔截性風暴系列書之第二冊,內容上也整合了前版主題而區分為「我為何再犯」及「我要如何停止」兩大部分。書中第一部份雖承襲了第一冊議題,亦增入探討犯罪的潛在動機及偏差循環形成因子的資訊,進而引導讀者由自我觀察來作為分析日常行為之依循。第二部分重點則擺在如何避免自己再度踏入惡性的迴圈,並藉由各種不同的阻斷策略,來遏止可能促使再犯的誘導因子,除了提供積極正向的心理及行為模式,讓犯者能重整一個全新的生活型態,書中亦論述了多則個案之情境,再配合各章末之作業練習,本書絕對是避免再犯治療計畫的最佳方針。
前言:
恭喜也謝謝你取得《攔截性風暴2:如何避免我再犯》。這本自助指導手冊是為了幫助有性攻擊問題的人所製作的。我們建議你在使用這本書前先讀並完成這系列書籍的第一冊:《從自我認識開始》每一本手冊都是依照前一本手冊的內容為基礎,如果你沒有按順序讀這些手冊或章節,你可能會對於教材感到困惑、迷失或沮喪。
在第一本手冊《從自我認識開始》中,你讀過了有關行為循環的簡短總覽,並完成了一些作業來幫助你辨識出自己的循環。本手冊內容涵蓋了行為循環,但更加詳細且能幫助你進一步了解自己。在探索你的循環之後,你將發現它們幾乎是你思考、感受及所做所為的依據,你可以在治療中利用此資訊來幫助你改善自己的生活。
了解及探索你的循環是需要時間和精力的,如果想做好,就必須仔細地觀察自己並聽取他人的意見回應。重要的是,你必須請治療師、朋友及團體成員給你回應,讓你了解在他們眼中你的態度、思考、感受和行為是什麼樣子。尋求協助並傾聽他人對你的看法,能夠幫助你學會區分哪些思考、感受和行為是正常的,而哪些則是破壞性的。藉由學習它們的不同之處,你就能學會如何去偵測你的破懷性循環,以及如何在你的日常生活中阻止它們。
在本書的每一章結尾都有作業,是設計來幫助你了解教材和練習所學的,假如你對作業有不了解之處,去問問治療師、團體或親密的朋友。即使你無法完全了解某一個問題,試著好好想想,詢問你的團體或朋友,盡你所能找出好的答案。我們建議你不要寫在本書裡,而是拿另一本筆記本來寫你的每項作業,而且你應該和治療師或團體一同來檢討你的作業。在《從自我認識開始》這本書中,我們強烈地建議你參加一項針對性侵犯者的治療計劃。然而,在許多地方並沒有提供這類專門的治療,若你必須靠自己來做,我們建議你和朋友或其他你可以信任的人分享你的作業,請他們給你正確、誠實的意見回應。
再一次恭喜你努力地透過治療來幫助自己,我們誠摯地希望你在治療計畫上和使用這本書時能一切順利。如果你是獨自進行,我們希望這本書是一項對你有用的工具,也期望你能持續努力讓你的生活有所改變。祝好運!
Robert E. Longo
紐約州萊辛頓
目錄
一封兒童性侵犯讀者的來信 / iii
前言 / v
第一部份 我為何再犯
Chapter 1 了解循環 / 3
第一章 作業 / 18
Chapter 2 知覺:你循環的起點 / 21
第二章 作業 / 25
Chapter 3 想法連結 / 27
第三章 作業 / 38
Chapter 4 感覺連結 / 41
第四章 作業 / 53
Chapter 5 認清價值觀 / 55
第五章 作業 / 62
Chapter 6 維繫循環的連結及鏈條 / 65
第六章 作業 / 82
Chapter 7 循環的秘密 / 85
第七章 作業 / 101
Chapter 8 正當化階段—讓犯罪好像是對的 / 103
第八章 作業 / 112
Chapter 9 你的偏差循環:全部組合在一起 / 113
第九章 作業 / 127
Chapter 10 打斷你的循環:基本的干預 / 129
第十章 作業 / 142
後 記 恭喜! / 143
第二部分 我要如何停止?
第一階段:阻止侵犯 / 147
Chapter 1 為改變建立基礎 / 147
第一章 作業 / 164
Chapter 2 停止我的偏差想法 / 167
第二章 作業 / 174
Chapter 3 迴避策略 / 175
第三章 作業 / 180
Chapter 4 控制環境 / 181
第四章 作業 / 186
Chapter 5 逃離策略 / 187
第五章 作業 / 192
Chapter 6 非常手段:能快速逃離犯罪行為的緊急計畫 / 193
第六章 作業 / 203
第二階段:學習新態度 / 205
Chapter 7 正面的自我對談 / 207
第七章 作業 / 215
Chapter 8 放鬆 / 217
第八章 作業 / 222
Chapter 9 經由日誌的方式來監督自己 / 223
第九章 作業 / 227
Chapter 10 用意象做為因應策略與干預 / 229
第十章 作業 / 237
Chapter 11 再犯的演練 / 239
第十一章 作業 / 244
Chapter 12 內在聲音對話 / 245
第十二章 作業 / 253
Chapter 13 行為契約 / 255
第十三章 作業 / 263
Chapter 14 增強同理心 / 265
第十四章 作業 / 272
後記 你可以不再犯錯! / 273
立即查看
攔截性風暴1:從自我認識開始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攔截性風暴1:從自我認識開始
作者:李光輝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5
條碼:9789863680659
簡介:
「攔截性風暴1─從自我認識開始」這是作者撰寫性犯罪三本系列書的第一冊,內容由性犯罪者如何從認識自我開始及為何會做出性侵害的行為,都有完整說明,書中亦提供給性犯罪者一個轉變自我的契機,從揭示過去其受虐經歷開始,到如何影響日後的犯罪行為,都試著讓性犯罪者去了解過去與現在所發生的事都息息相關,也進一步的提醒性犯罪者要留意犯罪前的行為特徵,藉此發展出預防再犯的模式,文中並搭配實例進行具體分析,以提供性犯罪者一個完整的導引;各章末附加的學習作業,更能檢視自我的學習成效。這是一本針對心靈成長並搭配治療使用的實用工具書。
序言:
給服刑中的戀童者
閱讀本書的建議
你自稱是男孩的「愛人」、「大哥哥」或「導師」。而在這些年輕女孩的例子中,你自認是她們世界之路的導師、愛人及保護者。但光想著和兒童們的關係及追求一些其他的關係,已經佔據了你大部分的生命。你宣稱自己是個愛孩子的人,深信著這個崇高的理念,並且你可以從為他們做過的、或已讓他們獲益的事件中找出許多例子。
當你開始治療或是打算開始閱讀本書,你會發現其中有一些單詞片語、或是一些文章,讓你感覺並不符合自己,也不符合那些因為你而受害的孩童,因為你總是否認或是無法客觀地看待這些事情。為了給這些治療方法一個公平的機會,你需要變得客觀,雖然這也許是你人生的第一次嘗試,但你需要對自己、你的治療團體、治療師或是可信任的朋友誠實,以獲取真誠的回饋,使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
問自己一些問題:與孩童的性關係曾讓我有罪惡感嗎?
˙我是否有可能於現在或未來對孩童做出情感上的傷害?
˙我曾經用藥物、酒、色情圖片或是禮物來引誘脅迫孩童嗎?
˙我有投入感情嗎?
˙投入的感情可能是另外一種脅迫的形式嗎?
˙是否會有下列的可能性——孩童們會因害怕失去我的愛而願意去做任何事情?
˙我的愛會有附加條件嗎?
˙我從來都不考慮孩童們可能無法深入瞭解或是處理我強烈情感和要求?
˙我是否善用自己的經驗和智慧來說服孩童滿足我的性需求?
˙是否孩童和成人之間採取一個健康愛情的關係,有助於成人的心理平衡?
˙我是否可能在現實和激動的情況下,個人自私性和情緒的需求會超過對孩童們無私的愛?
˙我是否曾造成他人傷害的行為並歸咎於這些體制、宗教、政策或孩童?
˙我現在感到不開心嗎?
在以上的問題中,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本書的治療將會對你有益。當你想要自我成長,你會去找尋真相,也會在上述問題中找到答案。這個過程不會是簡單和快速的,但是你的付出一定值得!
德州監獄的戀童者 筆
服刑中強暴犯的讀後感
犯下性侵害的人,通常不了解自己究竟是怎樣的人。因為他生活在一個充滿扭曲行為及思想的世界中,辱罵他人成為他們生存及生活的方式。
我曾積極參與「非密集性犯罪者」的治療計畫,但過了幾年後,我還是有疑惑:「我是誰?為什麼我要接受治療?」這是個發人深省且難以回答的問題。
當我接觸到這本工具書,它強調出我真實及虛度的生命,同時也讓我了解到這些年來我對婦女所犯的監禁罪行,並重新找回自我,還促使我持續努力地確認我曾是誰、現在是誰,以及未來可以是誰。
這本書能使曾經是強暴犯或有可能成為強暴犯的人,有更多的機會去反思及了解自己,以避免自我混淆。這本書如同守衛一般,在一個人重新建立思想的過程中,能保衛自己治療的決心。當你不了解什麼治療是自己需要的或哪些行為是自己可以嘗試改變的,那麼就很難促使你變得誠實,接著全心投入治療;最後會因缺乏思考及感受,造成你容易去傷害一些人。
這本書可以幫助想要接受治療的人。過去我們參與過的治療課程雖然沒什麼幫助,但讀了這本書之後,可以幫助你抽絲剝繭地了解自己,進而削弱我們在解決問題時遇到的困難。將近三十年左右的時間,我曾因監禁及企圖強暴(我早期強暴過青少年),常被感化院的心理學家叫回去訪談和評估。
當時我常被鼓勵去尋求幫助,但並沒有任何關於我做錯了什麼事的認知。心理學家表示我需要一個治療性的介入措施,防止我以後讓更多的婦女受害。當然,我沒有接受及尋求到任何幫助,甚至直到多年以後,就算我在監獄服無期徒刑也沒有這麼做。思考這本書所呈現的資訊,讓我很清楚地明白,心理學家並沒有足夠的知識解決我的問題。當我在閱讀這本書時,發現書中對我早期生活的治療是有用的,也許能藉此減輕我的暴力傾向及憤怒,避免再次對婦女施暴。
充足的資訊和知識是治療過程的先決條件。你要先了解一件事;無知只會造成你降低對他人及治療過程的信任度。因為對他人缺乏信任感,強暴犯無法改變他們的暴力及破壞行為。這本書提供在監獄或參與社區特殊性犯罪治療、或是自行治療的強暴犯所需的資訊和知識,能激勵他們尋求他人幫助。如果不學習如何信任他人,強暴犯無法從治療中得到任何有益的幫助。這本工具書提供讀者們開始學習信任的方向,並打開一扇寬廣的門,來填滿及承諾所有參與治療過程的人們。這本書為這片缺乏希望之處帶來曙光。
康乃狄克州監獄的強暴犯 筆
目錄:
介紹 1
Chapter 1 我為何進入治療? 7
第一章作業 11
Chapter 2 什麼是評估? 15
第二章作業 24
Chapter 3 我有和別人不一樣嗎? 27
第三章作業 34
Chapter 4 治療到底是什麼? 35
第四章作業 49
Chapter 5 我如何解決自己的問題? 51
第五章作業61
Chapter 6 我當初為何會成為一名性犯罪者? 63
第六章作業70
Chapter 7 我的偏差循環 75
第七章作業83
Chapter 8 我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85
第八章作業 92
Chapter 9 我兒時曾被虐待過,我該怎麼做? 95
第九章作業 107
Chapter 10 性虐待的受害者 109
第十章作業 112
Chapter 11 再犯預防:用以改變的模型 113
第十一章作業 125
Chapter 12 復原階段 127
第十二章作業 133
立即查看
警察攔檢法制及案例研析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警察攔檢法制及案例研析
ISBN13:9789865226732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蔡庭榕
裝訂/頁數:平裝/352頁
規格:23cm*17cm*1.8cm (高/寬/厚)
重量:590克
版次:1
出版日:2022/07/25
中國圖書分類:警政;公安
內容簡介
警察工作屬典型之干預行政,其職權之行使均須有法律明確之授權基礎,並符合比例原則。在各種警察勤務執行過程中,對可疑人車之攔檢,可說是警察從事危害防止及犯罪預防工作之先決條件。本書選擇警察職權行使法中有關攔檢之規定及重要司法裁判作為論述主題,闡述其規範目的及法理基礎,逐一解明各類型攔檢措施之實體及程序要件與應遵守之正當法律程序;並針對實務執行衍生之問題、解釋適用之爭議、司法審查表達之法律見解及學術研究發展情形,詳細反復論證釋疑,提出實務執行之因應對策及立法意見;另擇要論述移民法制及美日相關之立法例,提出可供參考借鏡之處。緣此,本書應可作為警察研習及執法參考之用,亦可作為關心警察工作者一些觀察思考之素材。
目錄
第一章 警察攔檢職權概述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警察「攔停」職權之法理與要件
第三節 警察「檢查」職權之法理與要件
第四節 警察攔檢之判斷與裁量
第五節 結論
第二章 警察攔檢之正當法律程序
第一節 正當法律程序之基本概念
第二節 遵守比例與誠信原則
第三節 出示身分與告知事由
第四節 致人受傷之救助義務
第五節 攔檢之程序與救濟
第六節 結論
第三章 警察查證身分之職權行使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查證身分職權之法理基礎
第三節 查證身分措施之原則與目的
第四節 查證身分之作為
第五節 查證身分之要件
第六節 實務執行之因應與對策
第七節 結論
第四章 帶往勤務處所查證身分之探討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人身自由之憲法保障
第三節 暫時拘束人身自由之性質與類型
第四節 帶往勤務處所查證身分規範分析
第五節 結論
第五章 警察查證身分規範體系之檢討
第一節 查證身分之基本權干預及規範基礎
第二節 查證身分之概念及其規範目的
第三節 查證身分之對象
第四節 查證身分之措施
第五節 附隨之必要干預措施
第六節 結論
第六章 警察職權相關議題及案例研析
第一節 警察遴選第三人蒐集資料之職權
第二節 違警罰鍰案件調查職權與規範解析
第三節 警察對治安秩序攔檢之案例研析
第四節 警察對交通酒駕攔檢之案例研析
第五節 結論
第七章 英美警察職權法制介析
第一節 英美法系與大陸法系之比較
第二節 英美警察職權法制定位與立法方式
第三節 英國警察職權法制之類型化介析
第四節 美國警察職權法制之類型化介析
第五節 結論
第八章 移民執法查證身分職權之探討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我國移民執法查察職權規範
第三節 移民執法暫時留置與查證身分之規範及法理
第四節 美日移民執法查察職權之立法例
第五節 移民執法暫時留置與查證身分問題之檢討
第六節 結論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