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復健醫學臨床手冊 (2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必備!復健醫學臨床手冊(第二版)
作者:王偉全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5
條碼:9789863680888
簡介:
復健領域之廣泛且治療模式之多元,經常令新手束手無策,如何能迅速為患者做有效的診斷及處置,一直是執業人員所追求的目標。本書延續前版的編輯風格,採「表格」方式歸納整理復建醫學的精要,並在各單元前編輯「臨床重點」,使讀者能夠迅速掌握重點學習。除此之外,書中也設計了饒富趣味的「小口訣」來強化記憶,在內容上也增入了最新的教材及期刊的新資訊,並補充索引,讓讀者充實新知。本書除了可作為考前複習用書,亦是臨床復健醫師隨身參考的口袋錦囊書。
序言:
下鄉這兩年發生好多事,所以也勉勵下鄉服務的醫師:下鄉是個繼續學習好機會(當主治醫師跟住院醫師要學的東西完全不一樣) !
學了Cyriax、貼紮技巧、礒谷療法、顱薦骨療法等,但最重要的是我遇上了「增生療法」,自此便踏上了我人生的奇幻旅程。去了美國兩大推廣增生療法的組織─HHF與AAOM,跟很多大師學習。跟一群同好成立了「台灣增生療法醫學會」並擔任副會長的職務,致力於推廣「增生療法」,回台北開業「沅昇復健科診所」,也是為了推廣這個對病人有效,又便宜安全的治療方式。
剛加入復健科的醫師,很多人還是問到底復健科的醫師能做什麼?其實我一直到R3才比較搞清楚復健科學是一門什麼樣的學問,它跟其他科別有類似又有不同之處,這也是它迷人的地方,需要慢慢體會。回到原本的問題,「復健科醫師」能做什麼?做些與治療師不同的事?你就要想想你有什麼特點,是別人做不到的?無法替代的?
1. 整合能力:復健科的都書會寫到,復健科是個大家庭,很多病人需要多方面介入,所以你一定要盡可能地了解 PT、OT、ST 他們在做什麼(認識他們,跟他們做朋友,了解他們的術語與道具,操作看看),才能夠知道哪些治療適合你的病人,不要開出一個會被人訕笑的處方。
(
2. 診斷能力:你的診斷能力一定要比別人強!大學七年的訓練不就是一直在教你怎麼診斷?詢問病史與PE的技巧一定要更強(老生常談,但實際作起來很有挑戰性, 我推薦「台灣脊骨矯治醫學會」的課程),加上只有醫師才能開的:抽血、影像(超音波、X光、CT、MRI), 診斷出別人不能診斷的是你重要的價值。勿忘診斷正確是治療成功的基石。
3. 學術與知識能力:你如果還有一點當年考上醫學系的驕傲的話,一定不能放棄持續與國際接軌,博覽群書(不管是期刊論文,還是健康叢書),保持在時代的尖端, 懂的比別人多,就算你在小診所沒辦法作,至少可以提供病人相關資訊。加入我的「復健醫學FB讀書會」也是一個偷懶的辦法。「精益求精」是我最好的座右銘, 學了增生療法(包含prolotherapy, neural prolotherapy, neural therapy)、針灸、Cyriax、遠絡、顱薦骨療法、神經動能療法(Neurokinetic Therapy, NKT)等之後,我的視野與診斷的角度完全不一樣。
4. 治療能力:藥物雖然是醫師才能開的,但是我反而建議你減少你的藥物,這樣反而跟別科醫師不一樣(很多病人來復健科就是不想又拿到一堆藥),用其他方法吧! 手法與徒手治療你可能比不過治療師(但也不一定,還是建議多涉獵,學一些基本的在診間幫病人喬一下,病人會很喜歡你),物理治療、貼紮術、輔具等各種新奇古怪的治療方式都是你與別科醫師不一樣的地方。「微侵入性治療」是我最推薦的,針灸、局部注射一定要學,不但要學還要學好!不管是影像導引注射、增生療法,都是非常推薦的(很推薦有志之士加入增生療法醫學會的行列,我本來以為我很會打針,學了增生療法之後,我才發現我不會)。
二版增加了以下特點:
1. 加入最新版教科書內容(Braddom, DeLisa, Cyriax…), 還有很多國際上的好書。
2. 補充這幾年的最新期刊資訊(Archives of PMR, AJPMR…)。
3. 增加索引。
希望內容更加充實,出來當了主治醫師之後,門診病患多以骨骼關節問題的為主,也因此增加了許多篇幅, 希望能對臨床醫師有所裨益。
目錄:
1 頸部疼痛、顳顎關節障礙 ⋯⋯⋯⋯⋯⋯⋯⋯⋯⋯⋯ 001
2 肩關節 ⋯⋯⋯⋯⋯⋯⋯⋯⋯⋯⋯⋯⋯⋯⋯⋯⋯⋯⋯⋯⋯⋯⋯ 013
3 肘關節 ⋯⋯⋯⋯⋯⋯⋯⋯⋯⋯⋯⋯⋯⋯⋯⋯⋯⋯⋯⋯⋯⋯⋯ 023
4 腕關節 ⋯⋯⋯⋯⋯⋯⋯⋯⋯⋯⋯⋯⋯⋯⋯⋯⋯⋯⋯⋯⋯⋯⋯ 029
5 下背痛、骨盆與薦髂關節 ⋯⋯⋯⋯⋯⋯⋯⋯⋯⋯⋯ 037
6 髖關節 ⋯⋯⋯⋯⋯⋯⋯⋯⋯⋯⋯⋯⋯⋯⋯⋯⋯⋯⋯⋯⋯⋯⋯ 057
7 膝關節 ⋯⋯⋯⋯⋯⋯⋯⋯⋯⋯⋯⋯⋯⋯⋯⋯⋯⋯⋯⋯⋯⋯⋯ 065
8 踝足關節 ⋯⋯⋯⋯⋯⋯⋯⋯⋯⋯⋯⋯⋯⋯⋯⋯⋯⋯⋯⋯⋯ 083
9 運動醫學 ⋯⋯⋯⋯⋯⋯⋯⋯⋯⋯⋯⋯⋯⋯⋯⋯⋯⋯⋯⋯⋯ 095
10 腦中風與創傷性腦傷復健 ⋯⋯⋯⋯⋯⋯⋯⋯⋯⋯⋯ 111
11 脊髓損傷復健、痙攣處置 ⋯⋯⋯⋯⋯⋯⋯⋯⋯⋯⋯ 147
12 帕金森氏症、多發性硬化症 ⋯⋯⋯⋯⋯⋯⋯⋯⋯⋯ 167
13 周邊神經疾病復健與肌電學 ⋯⋯⋯⋯⋯⋯⋯⋯⋯⋯ 173
14 疼痛治療 ⋯⋯⋯⋯⋯⋯⋯⋯⋯⋯⋯⋯⋯⋯⋯⋯⋯⋯⋯⋯⋯ 209
15 風濕免疫復健⋯⋯⋯⋯⋯⋯⋯⋯⋯⋯⋯⋯⋯⋯⋯⋯⋯⋯⋯ 219
16 治療儀器 ⋯⋯⋯⋯⋯⋯⋯⋯⋯⋯⋯⋯⋯⋯⋯⋯⋯⋯⋯⋯⋯ 229
17 義肢復健與輔具 ⋯⋯⋯⋯⋯⋯⋯⋯⋯⋯⋯⋯⋯⋯⋯⋯⋯ 247
18 心肺復健、移植復健 ⋯⋯⋯⋯⋯⋯⋯⋯⋯⋯⋯⋯⋯⋯ 279
19 小兒復健 ⋯⋯⋯⋯⋯⋯⋯⋯⋯⋯⋯⋯⋯⋯⋯⋯⋯⋯⋯⋯⋯ 317
20 高齡復健 ⋯⋯⋯⋯⋯⋯⋯⋯⋯⋯⋯⋯⋯⋯⋯⋯⋯⋯⋯⋯⋯ 361
21 癌症復健、燒燙傷復健 ⋯⋯⋯⋯⋯⋯⋯⋯⋯⋯⋯⋯⋯ 389
立即查看
內科快速記憶隨身手冊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內科快速記憶隨身手冊
作者:劉佑閿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4
條碼:9789861269825
簡介:
從基礎邁入臨床,一直是見實習醫師調適的關鍵階段。本書作者群囊括了醫學生、住院醫師、研究醫師與專科醫師所羅列之問題,採提問與解答的方式編寫,將內科的各個核心專科面臨的狀況清楚地呈現,並提供指標型臨床研究編排於各章結尾。透過本書將基礎的課題與臨床經驗的相互整合,醫學生藉由從紙上談兵的學習方式,融入實際戰場,進而逐漸蛻變成第一線的臨床醫師。這是一本幫助醫學生快速融入臨床工作的最佳工具書,更是臨床醫師隨身備查的最佳良伴。
序言:
這已是《Medicine Recall》的第四版了。這一系列的書籍現在已包括《Medicine Recall》和《Advanced Recall》。這一系列書籍是經由《Surgical Recall》的啟發而編寫。我們在第四版的挑戰是在這瞬息萬變的醫學領域中跟上最新腳步,和對讀者們珍貴的回饋做回應。除了更新資訊外,此書的目標是維持其方便攜帶性,並希望能對第三、第四年醫學生具有實用性。本書的作者群是由一位醫學生、一位住院醫師或研究醫師,以及一位專科醫師所組成,以此來構成各個次專科章節所羅列的問題架構。每個部分都已更新過且儘量地將問題與答案簡潔化。大部分章節皆根據具指標性的試驗做更新,並加入新的心電圖單元。
我們希望能再次提供高品質的書籍,期待您覺得實用,並能夠無保留地推薦給您的朋友和同事。我希望這本書為您現有藏書再添加另一本實用的書籍。
James D. Bergin
目錄:
協同作者群 vi
序言 viii
感謝 ix
縮寫 xv
第1部份 總覽
第 1 章 簡介
口頭報告病例 1
重要訣竅 3
第2部份 專業
第 2 章 過敏與免疫
病史與理學檢查 5
定義 6
基礎免疫學 7
免疫不全 15
人類免疫不全病毒 19
自體免疫 20
過敏反應 22
蕁麻疹和血管水腫 24
藥物過敏 27
異位性皮膚炎 30
接觸性過敏 31
鼻炎和鼻竇炎 32
氣喘(可見第十章) 34
腸胃學 35
移植免疫學 36
定義 39
第 3 章 心臟學
加護病房常規 40
決定心臟輸出量 41
病史和身體檢查 42
心血管醫療作業 51
冠狀動脈疾病 85
心律不整 97
瓣膜性心臟病 105
心肌病變 119
心包膜疾病 125
中央和周邊血管疾病 129
先天性心臟病 135
腫瘤 137
第 4 章 內分泌學
腦下垂體前葉 144
腦下垂體後葉 147
腦下垂體功能低下 149
腎上腺 150
甲狀腺 156
骨頭和礦物質疾病 162
生殖內分泌學 167
糖尿病 171
內分泌學的主要試驗 181
第 5 章 腸胃科
病史與理學檢查 182
營養 183
腸胃道出血 192
食道 203
胃 213
小腸和大腸 225
遺傳性息肉症候群 264
胰臟 268
肝臟和膽道 279
試驗 343
紅血球 345
第 6 章 血液學
貧血 347
紅血球增多症 358
全血球低下 359
再生不良貧血 360
白細胞 360
淋巴球增多 362
血小板 363
骨髓增生疾病 367
骨髓發育不良症候群 370
脾臟和淋巴結 371
輸血醫學 372
凝血和血栓 374
第 7 章 感染性疾病
診斷方法 384
抗微生物治療 386
抗細菌製劑 387
抗分支桿菌藥物 393
抗黴菌藥物 394
抗病毒藥物 396
病原體 397
宿主防禦 416
重要的臨床症後群 418
中樞神經感染
(詳見第十二章) 427
呼吸道感染 427
感染性心內膜炎
(詳見第三章) 433
人工心臟瓣膜心內膜炎
(詳見第三章) 433
腸胃炎 434
腹內感染(詳見第五章) 435
泌尿生殖道感染 441
軟組織、骨骼、關節 450
後天性免疫缺乏症候群 454
院內感染 460
第 8 章 腎臟學
腎臟病的評估方法 464
血尿 465
蛋白尿 466
腎功能評估 469
急性腎損傷 474
慢性腎病 481
洗腎 485
體液平衡的疾病 487
離子不平衡的疾病 488
酸鹼疾病 496
腎結石以及腎鈣質沉積症 501
腎絲球疾病 506
韋格納肉芽腫 518
多發性結節性動脈炎 519
溶血性尿毒症候群及血栓性
血小板低下紫斑症 520
Goodpasture症候群 521
多發性骨髓癌 522
類澱粉沉積 522
亞伯氏症候群 524
子癇前症 525
多囊性腎 525
間質性腎病 526
泌尿道感染以及腎盂腎炎 527
血管疾病 529
腎臟移植 532
試驗 536
第 9 章 腫瘤學
癌症流行病學 542
癌症篩檢 542
美國東岸癌症臨床研究合作
組織活動力狀態評估 545
腫瘤急症 545
急性白血病 549
淋巴增生疾病 553
頭頸癌 564
乳癌 566
肺癌 569
腸胃道癌症 573
生殖泌尿癌 582
原發部位不明癌 590
第 10 章 肺
病史和身體檢查 594
阻塞性肺病 596
囊腫性纖維化 609
間質性肺病 612
肺血栓栓塞和深部靜脈血栓 618
肺高壓 626
肺腫瘤(詳見第九章) 631
睡眠相關呼吸異常 631
肺感染 633
肋膜積水 649
免疫抑制病人 655
重症照護 661
第 11 章 風濕病學
病史詢問和理學檢查 674
後背痛 676
退化性關節炎 678
類風濕性關節炎 679
結締組織疾病 681
自體抗體和疾病 687
血管炎 688
血清陰性脊椎關節病 691
痛風和焦磷酸鈣沉積症
(假痛風) 695
感染性關節炎 697
由全身性疾病所引起的關節炎 701
治療 706
臨床試驗 707
第3部份 相關專業
第 12 章 神經學
意識狀態改變 709
昏迷和腦死 711
失智症 716
內分泌腺異常和維他命缺乏症 720
頭痛和臉部痛 723
背痛 728
眩暈和頭暈 729
週邊神經病變、麻木感、
麻刺感 731
格林巴里症候群 733
帕金森氏病 734
中風和蛛網膜下腔出血 736
癲癇 741
腫瘤伴生症候群 745
中樞神經系統感染 747
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和其相關
神經系統 756
多發性硬化症 758
藥物動力學與藥效學 761
第 13 章 藥理學
心臟學的藥物動力學和
藥效學 764
藥物動力學與藥效學與感染
症的關係 765
神經學的藥物動力學和藥效學 767
肺臟學的藥物訣竅 768
腎臟學的藥物訣竅 768
精神科的重要藥物觀念 769
索引 771
立即查看
Fish氏臨床精神病理學-精神醫學之病徵及症狀(Fish's Clinical Psychopathology: Signs and Symptoms in Psychiatry ) (4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Fish氏臨床精神病理學-精神醫學之病徵及症狀(第四版)(Fish's Clinical Psychopathology: Signs and Symptoms in Psychiatry 4e)
851-079C/9789863684251
ISBN
9789863684251
作者/出版社
*孔繁鐘.莊宗運/合記
出版年代/版次
2022/4
重量:0.4kg 頁數:160 裝訂:平裝 開數:23 x17 cm 印刷:單色
圖: 0 表 :4
簡介:
1967年,弗蘭克・費雪 (Frank Fish) 的《臨床精神病理學:精神醫病徵及症狀》一書出版,很快的就成為醫學生、精神受訓學員和相關精神健康工作者必讀的教科書。而令人婉惜的是 Fish 此書卻絕版多年,已無現書供應,是故,現今的第四版修訂則是邀請另一群學者及專業工作人員著手進行增修工作,為了努力呈現Fish 的臨床描述和精神病理學見解,作者群不僅保留了Fish 的原著精神,且更新了參考資料,以及檢視精神疾病分類的爭議,並討論精神病理學的基本角色及運用。相信這本更新後的版本,傳承延續自弗蘭克・費雪 (Frank Fish) 的原著,更新後的內容應是所有精神健康工作者必不可缺的一本書。
目錄 Contents
前言 Preface III
📷📷精神疾病之分類│ Classification of Psychiatric Disorders 1
📷甚麼是精神病理學?精神疾病分類之爭議│
What Is Psychopathology ? Controversies in Classifying Psychiatric Disorders 13
📷知覺障礙│ Disorders of Perception 28
📷📷📷思考與言語障礙│ Disorders of Thought and Speech 49
📷記憶障礙│ Disorders of Memory 73
📷情緒障礙│Disorders of Emotion 83
📷自體經驗障礙│ Disorders of the Experience of Self 93
📷運動障礙│ Motor Disorders 99
📷意識障礙│ Disorders of Consciousness 119
📷📷人格障礙症│ Personality Disorders 124
附錄 I 精神醫學症候群 Psychiatric syndromes 141
附錄 II 防衛與扭曲 Defences and distortions 146
索引 Index 148
立即查看
來自精神病的國度:微不足道的行動,也有守護現實的力量。躁鬱症患者的23篇真心話,陪你緩緩游出疾病與傷痛的孤島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來自精神病的國度【首刷限量贈韓國原版授權情緒定錨手札】:躁鬱症患者的23篇真心話,陪你緩緩游出疾病與傷痛的孤島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大腦修復術:一本書教你如何應對憂鬱、焦慮、強迫症、拖延、社交恐懼、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困擾,幫助你平衡生活壓力、提升工作表現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焦慮症新知:診斷.病理機制及治療新趨勢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焦慮症新知:診斷.病理機制及治療新趨勢
作者:台灣生物精神醫學會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4
條碼:9789863680239
簡介:
「焦慮症」是現代人的文明病,也是目前全世界最常見的心智疾病,雖然對於患者日常生活的影響,不如憂鬱症嚴重,但罹病率較高,其社會成本耗費更甚於憂鬱症。本書為台灣生物精神醫學會繼「雙極疾患新知」後,再集結多位權威專家,將焦慮症新知,包括最新DSM 5焦慮症診斷之改變、各種焦慮症生理致病機轉和治療的介紹、藥物治療的爭議、物質濫用合併症、認知行為及團體心理治療,以及難治型患者之rTMS 重復透(穿)顱磁刺激等主題,均作深入的論述,是專科醫師、相關領域讀者和學生最佳的入門工具書。
主編序
焦慮相關疾患盛行率及共病性均很高,散見在各個專科別之診療業務間,當然也是精神科門診業務的重點之一,然而隨著藥物的進展,因血清回收抑制 (SSRI),及SNRI的臨床試驗也顯示焦慮症是其適應症之一。臨床上,認真區辨憂鬱症與焦慮症的努力誘因而減少,當然許多由藥廠所資助的醫學教育也甚少談及焦慮症之議題(此與並非所有抗鬱劑均有治療焦慮症之適應症有關),漸漸的,臨床診斷分佈上,焦慮症在台灣似乎慢慢在減少,然而病人真的減少了嗎?那倒未必。
有鑑於此,台灣生物精神醫學會劉嘉逸理事長,乃集全國這方面之專家等負責一系列的教育講演課程,希望讓精神醫學同道對這方面的新知能隨時掌握,因此命令我協助此疾患相關的編輯工作,本書之內容乃根據台灣生物精神醫學會在2013到2014系列專題演講中所傳遞的資料,再請原講者寫成專章,並委請合記圖書出版社進行相關的編輯、製圖及版權申請之工作,此寫稿及編輯工作相當辛苦,在此代表台灣生物精神醫學會向所有參與本書完成過程中付出的同仁致上最大敬意。
本書共分十一章,主要針對焦慮症最新的進展做一個分章式的描述,第一章為DSM-5焦慮症的演變,由台大林朝誠醫師主筆。第二章為焦慮症之生理病理及相關治療之概述,由馬偕李朝雄醫師負責。第三章為社交焦慮症之診斷及治療,社交焦慮症雖盛行率高,但常沒被診斷出來,本章由北聯醫中興院區詹佳真醫師撰寫。第四章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PTSD),由台灣這方面的權威,陽明大學∕北榮蘇東平教授主筆。第五章是老人之PTSD,由彰基歐陽文貞院長負責。第六章為常逛急診及心臟科的恐慌症,由台大廖士程醫師撰寫。第七章為泛焦慮之診斷及治療,由林口長庚許世杰醫師及彰基邱南英醫師聯合執筆。第八章為亦正亦邪的BZD(苯二氮平)於焦慮症治療之爭議,由國泰張景瑞醫師撰寫。第九章強迫症的認知行為治療,由國內這方面經驗最多的北聯醫松德院區湯華盛醫務長主筆。第十章為強迫症最新的rTMS(重覆性顱磁刺激術)治療,由成大張維紘醫師負責。最後一章(十一章)焦慮症合併物質濫用的章節,由花蓮慈濟 陳紹祖醫師負責。
本書之目的不只在促進焦慮症新知的推廣及運用,也希望以淺顯的文字讓新進者能快速上手,造福病人。另一方面也希望略懂醫學知識的民眾,在較無障礙的環境中閱讀本書,以增進相關醫學知識,編輯過程難免疏忽,敬請見諒。
成大醫院 楊延光
2014-8-26
目錄
1 DSM-5焦慮症 (Anxiety Disorders) 1
林朝誠
2 焦慮症生理病理的最新發展
(Update Evidence of Pathophysiology for Anxiety Disorders) 11
李朝雄
3 社交焦慮症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21
詹佳真
4 創傷後壓力症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39
蘇東平
5 老年期創傷後壓力症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in Late Life] 57
歐陽文貞
6 恐慌症的精神藥物治療
(Psycho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 of Panic Disorder) 67
廖士程
7 廣泛性焦慮症的最新藥物治療
[Update Pharmacotherapy of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GAD)] 75
許世杰 & 邱南英
8 苯二氮平類藥物用於治療焦慮症的爭議
(Dilemma of Benzodiazepines in the Treatment of Anxiety Disorders) 99
張景瑞
9 強迫症認知行為心理治療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in OCD) 111
湯華盛
10 做與不做,都是困境-強迫症治療新方向:重複性穿顱磁刺激術 (r-TMS)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Predicament-New Ways to Treat 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 (OCD):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123
張維紘
焦慮症與物質使用疾患
(Anxiety Disorders and Substance Use Disorders) 139
陳紹祖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