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450
售價: 428
庫存: 庫存: 1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信用卡
線上轉帳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詳細資訊

書名:雙極疾患新知-診斷.病理機制.共病症及治療新趨勢 作者:台灣生物精神醫學會雙極疾患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4 條碼:9789861269740 書籍簡介 雙極疾患(躁鬱症)患者具上下起伏情緒變化,在躁症與鬱症間擺動,對日常生活功能,家庭乃至社會生產力皆影響甚大,在全世界以及臺灣的盛行率均逐漸增加。為了呼應國際精神醫學界日新月異之研究,台灣生物精神醫學暨神經精神藥理學會雙極疾患小組,特別召集國內十位專家醫師,針對精神病理機轉、診斷標準、藥物及相關治療、合併症等各主題,作一完整且深入淺出之介紹,提供相關領域專業人員與有興趣民眾最新發展與新知。 主編序 蘇東平 國立陽明大學精神學科教授兼主任 台灣生物精神醫學暨神經精神藥理學學會常務理事 情感性精神疾患Affective Disorder主要有兩大類精神疾病,一為憂鬱疾患,另一為雙極疾患(躁鬱症)。此類疾病之盛行率在亞洲及臺灣有被低估之可能。雖然如此,根據健保資料庫的數據,雙極疾患診斷由2000年的千分之1.86升至2007年的千分之2.83,在短短七年中此疾病成長52%。特別在2003、2004年間快速成長1/3。此與精神科醫師對此疾病的了解增加、仔細詢問過去有否躁症∕輕躁症之症狀以及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的療效等因素有關。基於此,我們由健保資料庫中系統性地去追蹤2000年被診斷為重度憂鬱症的病患的這群Cohort,至2007年時,約有10%左右由重鬱症變成雙極疾患,其中以難治型的重鬱症有更高的轉換率約26%,其轉換的診斷80%為第2型輕躁症及20%之躁症發作。這種診斷的改變,會導致臨床上判斷的困擾及治療的困境。難治型的憂鬱症是否為一種隱藏性的雙極疾患以及雙極疾患的憂鬱狀態 (Bipolar depression) 又如何與難治型憂鬱症從臨床症狀上及治療方針上分開,是對精神科醫師的重大挑戰。 DSM-5認為雙極疾患的混合型 (Mixed type) 過於籠統、狹窄無法反映出臨床現實狀態,將雙極疾患中躁症鬱症發作細分為躁症混合鬱症型及鬱症混合躁症型發作,使得診斷更為複雜。尤其是前者之預後較差,其再發率和自殺率高及工作效能差。診斷上如何發現前者疾患,有學者 (Vieta, et al) 提出在躁症發作時,同時有焦慮 (Anxiety)、急躁 (Agitation) 及易怒 (Irritability) 3種症狀時,要考慮此類疾患。 第2種挑戰就是如何在僅靠臨床症狀及病程發展來作為雙極極患的鑑別診斷之困境下,可否找出生物標記(Biomarker或Biosignature)來作為診斷的依據。至目前為止較為可行的方向,在分子基因學上的是藥物分子基因pharmacogenetics之發展,此研究企圖找出對某類藥物例如鋰鹽有效治療的相關基因;如成功,則臨床上只要發現疾患有此基因,即可立即使用鋰鹽。另外,在腦影像學方面,無論是正子造影 (PET) 或是MRI包括在灰質體積、白質體積、功能性MRI、功能性網路連接MRI,在技術上均日新月異。科學家及醫學家們均利用此嶄新的工具企圖用於區分雙極疾患第一型、第二型及憂鬱症。雖有進展,並呈曙光,但仍在努力中。 第3種挑戰就是精神科醫師如何在早期就能發現雙極疾患和如何提早治療。有鑑於此,近幾年來許多學者提出新穎的臨床分期模式 (Clinical Staging Model)。由於雙極疾患是重覆再發性的發作,其腦部神經基板 (neural substrate) 的反應亦隨著改變,促進腦內神經迴路的再組 (rewiring),導致腦神經細胞對壓力的脆弱性增加,加重病情變化。同時屢次發作亦會使得腦部神經組織調適的負荷量增加 (allostatic load),致神經受損。是故神經退化 (neuroprogression) 與臨床分期的增加,有其緊密的正向關係,亦有其極重要之臨床意涵。就如癌症分類一樣,雙極疾患之早期與晚期需要不同的治療策略。 就以上之多種、多重問題來說,雙極疾患的正確診斷和治療方向確實需要從各方面同時進行研究,其最後的目的乃在於依個人需要做客製化的治療。本書之章節涵蓋多樣,然仍有再增加的空間,在此感謝台灣雙極疾患學會同仁們之鼎力相助,好使此書得以付梓。 目錄 1 雙極疾患的病理生理機制 楊延光……………………………………………….1 2 重度憂鬱症中預測未來發展出雙極疾患的因子 李正達……………………………………………….17 3 DSM-5雙極疾患和相關障礙症診斷更新 曾美智……………………………………………….29 4 雙極疾患藥物治療準則更新 白雅美……………………………………………….39 5 雙極疾患鬱症治療策略的兩難 張景瑞……………………………………………….71 6 第二型雙極疾患治療的新趨勢 李朝雄……………………………………………….83 7 雙極疾患之生理狀況與共發身體疾病 蔡尚穎……………………………………………….99 8 雙極疾患與物質使用疾患 陳紹祖……………………………………………….111 9 老年期躁症簡介 歐陽文貞…………………………………………….133 10雙極疾患之人際關係和社交節律治療 蘇東平……………………………………………….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