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主權.憲法與台灣的未來 (1版)
作者: 台灣法學會
版次: 1
ISBN: 9789579889797
出版社: 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法律
#憲法
定價: 320
售價: 304
庫存: 已售完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為您推薦

現代立憲主義人權保障的日本 (1版)

現代立憲主義人權保障的日本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500 售價: 475 現省: 25元
立即查看
憲政主義下之司法權 (1版)

憲政主義下之司法權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係在當代憲政主義下,探討與司法權有關之五項重要議題:一是與法官、檢察官等「小眾」司法操作者相關,如法官之選任、身分保障與問責等憲法議題;二是雖具重要性,但現行憲法、訴訟法皆不處理者,如法院案件分派之議題;三是若單獨放在憲法或訴訟法處理而有其侷限者,如極其重要之金字塔型訴訟建構議題;四是屬現行憲法與訴訟法必然處理,而值得從比較法或學理增補者,如人民參與審判制度之議題;五是與各訴訟法皆有關且具憲法意義,而有必要跳脫個別法律框架為討論者,如法律審言詞辯論、大法庭法制等重要議題。 【目錄】 自序/i 法官人事 第一章 法官多元進用──從考選部改革擬議談起 003 第二章 當前法官人事制度改革之可能方向──從我國法官社群(Judicial Corps)之特性談起 033 第三章 法官選舉制度下對於候選人競選言論之規範:兼評Republican Party of Minnesota v. White乙案 077 第四章 英國司法改革架構下之法官選任制度 123 法院組織 第五章 終審法院定位與金字塔型訴訟建構──回顧與前瞻 149 第六章 論合憲審級救濟之建構──以大法官立法裁量見解為中心 185 第七章 許可上訴制、美國最高法院與金字塔型訴訟建構 253 第八章 法院組織、訴訟程序與案件控管──初論英國治安法院制度 325 第九章 法院組織與上訴制度──美國最高法院提請解釋法制之例 349 審判制度 第十章 法院分案制度──從法定法官原則出發 371 第十一章 人民一次性參與刑事審判模式──在陪、參審分類之外 419 第十二章 法律審言詞辯論──以刑事案件為中心 451 第十三章 法庭之友與美國最高法院──兼評大審法草案相關規定 479 第十四章 大法庭法制之再精進──案件量觀點 523 第十五章 法律審大法庭之可能模式──初論美國聯邦上訴法院全院法庭 557 檢察體系 第十六章 檢察官定位與權限──從預審法官到第十位大法官 601 第十七章 行政權之釋憲暨訴訟控管機制──美國聯邦訴訟(次)長(Solicitor General)制度與運作簡介 631 保障與問責 第十八章 終身職下之法官退養金暨優遇制度──美國法借鏡 671 第十九章 監察院調查權之挑戰與變革──司法問責觀點 693 第二十章 司改之另一起點──從以通案正面評鑑(核)制度取代考績做起 727 代結論 從總統到最高法院院長──塔虎特司改成功之例 753

原價: 750 售價: 713 現省: 37元
立即查看
數位民主治理: 主權、創新與社會發展的公共反思 (1版)

數位民主治理: 主權、創新與社會發展的公共反思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當代民主國家公共治理的成果表現,正受到威權體制經濟快速發展下的制度性挑戰,而資訊通訊科技的快速發展,特別是網際網路、社群媒體、區塊鏈、大數據、Web 3、量子運算及晚近爆炸性發展的人工智慧(AI),一方面給擁護民主之士帶來樂觀的期待,但另一方面,面對諸多源自人類個人與集體不理性的行為,資通科技的發展也可能開啟了潘朵拉的盒子,讓民主政治落入更加萬劫不復的境地;因此,本書意圖將新興資通科技的發展與民主政治優化的迫切需求進行連接,在一個以憲政體制為基礎的五柱體系中,以數位公民主權、數位權利保障、數位政府治理、數位智慧創新及數位社會發展等五個篇章,深入討論在數位民主治理的樂觀論與悲觀論之間,尋找一條漸進改革的實用主義路徑的可能,以期讓民主治理的成果得以透過資通科技的協助,而能成功改善民主治理的運作,並讓民主政治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洪流中,可以持續優化與茁壯。 【目錄】 目錄 推薦序/唐鳳 推薦序/廖達琪 推薦序/戴豪君 作者序 第1章 尋找政府數位轉型與優化民主治理的思想地圖? PART1 數位公民主權 第2章 人民主權困境與資通科技的發展 第3章 數位網路發展與人民主權困境的改革實驗 第4章 政府數位轉型與人民主權困境的數位優化 PART2 數位權利保障 第5章 新型態數位環境發展對人權的影響 第6章 新型態數位發展環境中的人權價值 第7章 多元宇宙發展政策方向 PART3 數位政府治理 第8章 從後應性到回應性政府的數位轉型 第9章 官僚體系與民主的數位調和 第10章 應用新興科技推動政府數位轉型 PART4 數位智慧創新 第11章 為什麼要推動數位智慧創新? 第12章 AI與機器學習演算法是官僚的聖杯嗎? 第13章 擁抱政府創新的工具 PART5 數位社會發展 第14章 以協力與資料治理落實數位社會發展 第15章 共享價值生態圈作為數位社會發展的平臺 第16章 公民作為數位社會發展的轉型主體 結語 名詞索引 參考文獻

原價: 420 售價: 357 現省: 63元
立即查看
疆界、主權、法 (1版)

疆界、主權、法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內容簡介 探究當代政治生活・找出根源與出路   在上個世紀八○年代末期以降,為了回應因「冷戰結束」而劇烈重整的新世界秩序,學界再度出現了一波關於「主權民族國家」的歷史、現況與未來的討論熱潮。   一方面為數眾多的區域整合與全球化倡議者,紛紛質疑奉「領域性」為圭臬,將完整領土、明確疆界與人口視為構成要素,並宣稱擁有制訂法律、決斷發生於領土範圍內所有事物之終極權威的民族國家主權原則,既不見得有助於人們建立一個更完善的世界秩序,也忽視了非國家行動者的各種跨國實踐與影響。   另一方面,不少研究者也不再預設主權具有本質或固守其傳統定義,而是傾向於以一種更歷史化、更動態,同時也更具全球視野的方式,探討「主權」如何在特定的脈絡中成為關鍵政治概念或引發爭議?某種特定的主權觀,在哪些條件的配合下,才得以體現於政治制度的設置、運作或變遷中?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或地域中,「主權」如何以不同的方式被感知和運作?而這些差異的碰撞,導致了哪些後果?   這一系列環繞於主權的提問,連帶地也使得與主權緊密相關的國家、領土、疆界、公民身分、民族主義、國際法體制等概念,無一不被重新檢視、引發爭辯。 本書特色   1.重探疆界、主權與國際法的意義、機制和作用、其歷史轉變與當代發展等議題。   2.收錄比較思想與翻譯研究、思想史、比較文學與文化研究、國際關係、社會學等不同領域的國內外學者重要論文。   3.各篇章問題意識前後呼應,並透過不同的切入點展開對話。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卡爾.施密特(Carl Schmitt, 1888–1985)   二十世紀德國最著名的法學家及政治思想家之一。一生親歷傳統帝制德國、威瑪共和、納粹帝國、德意志共和國;曾任柏林大學教授等眾多學術職位、普魯士政府成員。 艾蒂安.巴里巴(Etienne Balibar)   現任哥倫比亞大學法語與比較文學教授、巴黎第十大學道德與政治哲學榮譽教授等。研究興趣包括政治哲學、當代法國哲學、宗教與政治經濟的批判、種族主義與國族主義。 尼克.旺-威廉斯(Nick Vaughan-Williams)   英國艾希特大學政治系國際關係講師。研究領域為國際關係,尤其關注全球政治中邊界特性的變遷、這些變遷對國際關係提出的概念性問題,以及安全研究。 酒井直樹(Naoki Sakai)   現任康乃爾大學東亞研究比較文學系教授。專長領域為比較思想研究、文化理論、族群政治、翻譯研究、日本思想史等。 裘迪.柏蘭柯(Jody Blanco)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比較文學、西班牙語與文化研究系助理教授、族裔研究系兼任教授。 魯納(Rune Svarverud)   奧斯陸大學文化研究與東方語文系教授。研究興趣為中國觀念史、中西關係與東西觀念轉移。研究關切在先秦與漢代觀念史,以及帝國晚期與早期現代中國對西方觀念的翻譯與接受。 藍弘岳   現任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副研究員,及國立交通大學社文所合聘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是東亞思想文化史,特別是十七世紀以後的日本思想史。 聶保真(Pál Nyiri)   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教授,以人類學視角研究歷史並在莫斯科國立大學亞非研究所獲得全球史C.Sc.學位。 主編簡介 林淑芬   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教授。研究領域為當代基進思想、民主化、社會運動、生命政治、邊界與遷移研究、冷戰研究。 譯者、校譯者簡介 何成洲   現任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教授,主要從事歐美戲劇、跨文化劇場、性別研究、比較文學和文藝批評理論研究。 林芳如   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士。曾任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中分會執行委員、好民文化行動協會理事長。 洪世謙   現任國立中山大學哲學所副教授。研究領域:當代法國哲學、政治哲學、全球化研究、解構主義、馬克思主義。 施清婧   現為華東師範大學外語學院英語系講師。 唐慧宇   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博士。文章發表於《中外文學》、《文化研究》、《電影欣賞》等刊物。 陳佩甄   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士,美國康乃爾大學亞洲研究系博士,現為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詹亞訓   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士,東京大學總合文化研究科國際社會科學專攻碩士。現為東京大學博士生。 蔡慶樺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博士,研究德國政治思想,現任職於外交部。 目錄 序言 林淑芬 著 第一章∣ Nomos/卡爾.施密特(Carl Schmitt) 第二章∣ 何謂疆界/艾蒂安.巴里巴(Etienne Balibar) 第三章∣ 翻譯作為一個過濾器?─一個形象的轉喻/酒井直樹(Naoki Sakai) 第四章∣「神州」、「中國」、「帝國」:會澤正志齋的國家想像與十九世紀日本之亞洲論述/藍弘岳 第五章∣改變中國的國際定位觀:晚清時期國際法引進的意義/魯納(Rune Svarverud) 第六章∣在法的經濟與經濟法之間的跨太平洋文化想像/裘迪.柏蘭柯(Jody Blanco) 第七章∣人民租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的海外方案與租界重現/聶保真(Pál Nyiri) 第八章∣重新思考疆界、主權與法:施密特、阿岡本及當代政治生 活的「法」/尼克.旺-威廉斯(Nick Vaughan-Williams) 收回

原價: 350 售價: 298 現省: 52元
立即查看
伊朗:被消滅的帝國,被出賣的主權,被低估的革命,被詛咒的石油,以及今日的--伊朗。(二版) 2019 <光現出版(共和國)>

伊朗:被消滅的帝國,被出賣的主權,被低估的革命,被詛咒的石油,以及今日的--伊朗。(二版) 2019 <光現出版(共和國)>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490 售價: 441 現省: 49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