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 ||||
售價: | 272元 | |||
庫存: | 已售完 | |||
LINE US! |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 |||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 ||||
付款方式: | 超商取貨付款 |
![]() |
|
信用卡 |
![]() |
||
線上轉帳 |
![]() |
||
物流方式: | 超商取貨 | ||
宅配 | |||
門市自取 |
為您推薦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我國不動產登記制度之再檢視 作者:李志殷 出版社:新學林 出版日期:4/1/2020 版次:1版 條碼:9789865407872 內容簡介 我國之不動產登記制度,是為公示並確定不動產之物權變動而建構;其不僅具有技術層次之特性,亦蘊含學理之基礎。惟對此學理,我國罕見深究者,致有關議題,眾說紛紜,進而使登記實務上亂象叢生。基於不動產登記是為我國確保國民財產權及維護不動產交易安全之重要制度,故對有關原理原則等學理,是有重行銓釋及建構之必要。 本書從我國不動產登記法制所具權利登記制度之要素,即物的編成主義、登記主義、實質審查主義及登記公信力等著眼,除考證各個要素於我國之形成背景與其內涵之變化外,亦細繹國內外相關之學說、實務見解及立法例等,以論證並澄明其於我國現行不動產登記制度下應有之意涵,進而釐清有關登記疑義,足資不動產登記相關議題研究及實務處理與制度改進之參考。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李志殷 學歷: 政治大學地政學系地政碩士 政治大學法學院法學碩士 政治大學地政學系地政博士 學術專長: 不動產登記法、土地法、物權法 實務專長: 不動產登記(含日治時期之登記) 不動產稅務(土地稅、遺產稅、贈與稅及財產交易所得稅等) 現職: 慶芳地政士事務所所長 主要兼職: 開南大學法律系助理教授 重要經歷: 開南大學法律系講師 銘傳大學法律系講師 桃園市、新北市等地政機關年度教育訓練講座 目錄 推薦序 謝在全 i 推薦序 陳立夫 vii 自序 ix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壹、問題背景 1 貳、問題所在 8 第二節 研究方法及目的 38 第二章 物的編成主義 41 第一節 前言 41 第二節 得為不動產登記權利客體之界定 45 壹、我國得為不動產登記權利客體之法令沿革 46 貳、我國得為不動產登記之權利客體及其判斷標準 50 參、日本得為不動產登記之權利客體及其判斷標準 58 肆、分析 64 第三節 一不動產一用紙原則之檢視(一)─以區分所有建物為對象 84 壹、我國建物第一次測繪登記之做法 85 貳、日本建物第一次測繪登記之做法 90 參、分析 93 第四節 一不動產一用紙原則之檢視(二)─以複數不動產為對象 100 壹、我國對於複數建物測繪登記之做法 101 貳、外國對於複數建物測繪登記之做法 105 參、分析 107 第五節 小結 111 第三章 登記主義─以登記連續性原則為中心 119 第一節 前言 119 第二節 我國關於登記連續性原則之司法實務見解及相關省略登記做法 122 壹、關於司法實務見解 122 貳、相關省略登記做法 127 第三節 登記主義、意思主義與登記連續性原則 128 壹、登記主義與登記連續性原則 129 貳、意思主義與登記連續性原則 138 第四節 我國適用登記連續性原則之釐清 147 壹、關於德日「登記連續性原則」學理之啟發 147 貳、關於我國司法實務見解及相關省略登記做法之解析 155 第五節 小結 168 第四章 實質審查主義 173 第一節 前言 173 第二節 我國學說對登記機關審查權限之見解 176 壹、土地法時期 177 貳、民法物權編修正 182 第三節 日本學說對登記機關審查權限之見解 185 壹、日本之登記審查制度 186 貳、附論─德國之登記審查制度 193 第四節 關於登記機關審查權限之釐清 201 壹、對日本學說關於實質審查、形式審查內涵之剖析 201 貳、對我國登記機關審查權限及審查對象與方法 之剖析 207 第五節 小結 218 第五章 土地登記之公信力 223 第一節 前言 223 第二節 我國對土地登記公信力之見解 226 壹、土地登記公信力之立法及其意旨 226 貳、土地登記公信力保護對象之登記事項 230 參、適用登記土地公信力之要件 232 第三節 關於土地登記公信力問題之釐清 235 壹、關於法律行為違反禁止規定法效之分析 235 貳、關於善意認定標準之分析 246 第四節 小結 253 第六章 對我國不動產登記制度之分析發現─代結論 257 壹、關於物的編成主義 257 貳、關於登記主義 264 參、關於實質審查主義 268 肆、關於土地登記之公信力 270 參考文獻 275 事項索引 295 司法解釋、裁判、決議索引 301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攔截性風暴2:如何避免我再犯? 作者:李光輝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6 條碼:9789863681021 簡介: 《如何避免我再犯?》為攔截性風暴系列書之第二冊,內容上也整合了前版主題而區分為「我為何再犯」及「我要如何停止」兩大部分。書中第一部份雖承襲了第一冊議題,亦增入探討犯罪的潛在動機及偏差循環形成因子的資訊,進而引導讀者由自我觀察來作為分析日常行為之依循。第二部分重點則擺在如何避免自己再度踏入惡性的迴圈,並藉由各種不同的阻斷策略,來遏止可能促使再犯的誘導因子,除了提供積極正向的心理及行為模式,讓犯者能重整一個全新的生活型態,書中亦論述了多則個案之情境,再配合各章末之作業練習,本書絕對是避免再犯治療計畫的最佳方針。 前言: 恭喜也謝謝你取得《攔截性風暴2:如何避免我再犯》。這本自助指導手冊是為了幫助有性攻擊問題的人所製作的。我們建議你在使用這本書前先讀並完成這系列書籍的第一冊:《從自我認識開始》每一本手冊都是依照前一本手冊的內容為基礎,如果你沒有按順序讀這些手冊或章節,你可能會對於教材感到困惑、迷失或沮喪。 在第一本手冊《從自我認識開始》中,你讀過了有關行為循環的簡短總覽,並完成了一些作業來幫助你辨識出自己的循環。本手冊內容涵蓋了行為循環,但更加詳細且能幫助你進一步了解自己。在探索你的循環之後,你將發現它們幾乎是你思考、感受及所做所為的依據,你可以在治療中利用此資訊來幫助你改善自己的生活。 了解及探索你的循環是需要時間和精力的,如果想做好,就必須仔細地觀察自己並聽取他人的意見回應。重要的是,你必須請治療師、朋友及團體成員給你回應,讓你了解在他們眼中你的態度、思考、感受和行為是什麼樣子。尋求協助並傾聽他人對你的看法,能夠幫助你學會區分哪些思考、感受和行為是正常的,而哪些則是破壞性的。藉由學習它們的不同之處,你就能學會如何去偵測你的破懷性循環,以及如何在你的日常生活中阻止它們。 在本書的每一章結尾都有作業,是設計來幫助你了解教材和練習所學的,假如你對作業有不了解之處,去問問治療師、團體或親密的朋友。即使你無法完全了解某一個問題,試著好好想想,詢問你的團體或朋友,盡你所能找出好的答案。我們建議你不要寫在本書裡,而是拿另一本筆記本來寫你的每項作業,而且你應該和治療師或團體一同來檢討你的作業。在《從自我認識開始》這本書中,我們強烈地建議你參加一項針對性侵犯者的治療計劃。然而,在許多地方並沒有提供這類專門的治療,若你必須靠自己來做,我們建議你和朋友或其他你可以信任的人分享你的作業,請他們給你正確、誠實的意見回應。 再一次恭喜你努力地透過治療來幫助自己,我們誠摯地希望你在治療計畫上和使用這本書時能一切順利。如果你是獨自進行,我們希望這本書是一項對你有用的工具,也期望你能持續努力讓你的生活有所改變。祝好運! Robert E. Longo 紐約州萊辛頓 目錄 一封兒童性侵犯讀者的來信 / iii 前言 / v 第一部份 我為何再犯 Chapter 1 了解循環 / 3 第一章 作業 / 18 Chapter 2 知覺:你循環的起點 / 21 第二章 作業 / 25 Chapter 3 想法連結 / 27 第三章 作業 / 38 Chapter 4 感覺連結 / 41 第四章 作業 / 53 Chapter 5 認清價值觀 / 55 第五章 作業 / 62 Chapter 6 維繫循環的連結及鏈條 / 65 第六章 作業 / 82 Chapter 7 循環的秘密 / 85 第七章 作業 / 101 Chapter 8 正當化階段—讓犯罪好像是對的 / 103 第八章 作業 / 112 Chapter 9 你的偏差循環:全部組合在一起 / 113 第九章 作業 / 127 Chapter 10 打斷你的循環:基本的干預 / 129 第十章 作業 / 142 後 記 恭喜! / 143 第二部分 我要如何停止? 第一階段:阻止侵犯 / 147 Chapter 1 為改變建立基礎 / 147 第一章 作業 / 164 Chapter 2 停止我的偏差想法 / 167 第二章 作業 / 174 Chapter 3 迴避策略 / 175 第三章 作業 / 180 Chapter 4 控制環境 / 181 第四章 作業 / 186 Chapter 5 逃離策略 / 187 第五章 作業 / 192 Chapter 6 非常手段:能快速逃離犯罪行為的緊急計畫 / 193 第六章 作業 / 203 第二階段:學習新態度 / 205 Chapter 7 正面的自我對談 / 207 第七章 作業 / 215 Chapter 8 放鬆 / 217 第八章 作業 / 222 Chapter 9 經由日誌的方式來監督自己 / 223 第九章 作業 / 227 Chapter 10 用意象做為因應策略與干預 / 229 第十章 作業 / 237 Chapter 11 再犯的演練 / 239 第十一章 作業 / 244 Chapter 12 內在聲音對話 / 245 第十二章 作業 / 253 Chapter 13 行為契約 / 255 第十三章 作業 / 263 Chapter 14 增強同理心 / 265 第十四章 作業 / 272 後記 你可以不再犯錯! / 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