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資訊
當代醫學概論 ISBN13:9789863683698 出版社:合記 作者:楊辰夫 裝訂/頁數:平裝/320頁 規格:23cm*17cm*1.5cm (高/寬/厚) 出版日:2020/10/01 中國圖書分類:醫藥總論 內容簡介 醫學科學內容浩瀚,醫學的發展不唯淵遠流長,兼且日日新,事實上是無法用概論的形式來說明它的全盤內容的,勉強為之,更難窺見全貌,探究其精髓的。本書名《當代醫學概論》,目的是提供修習醫學相關科系的學子參考之用,共編列有 14 章,雖然祇簡要敘述,但基本原理不變,提綱挈領,擷取更新的醫學知識,配合現代的醫學進展,內容討論醫學的本質,醫學的應用,醫學與個人、社會及環境整體健康的關係;從疾病發生的原因,診斷,醫療照護,疾病進程的病理變化與對個人身心乃至社會的影響,疾病的流行及預防,復健,並及公共衛生的發展等方面,嘗試針對醫學所深藏孕涵的意義,做一扼要的介紹。未來醫學研究的目標趨向精準化醫學,其與人體基因組密切相關,並將藉助數位科技的發展,故而有志趣於醫學的學子,除了各專業本科之外,建議應深入細胞基因遺傳學,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細胞免疫學,生物資訊學等相關學科的知識,強化基礎,必有所成。未來出現新的概念,新的理論,新的技術,是現代人的期許,也是下一世代人類的福祉。 古羅馬哲學家西塞羅 Marcus Tullius Cicero 曾言歷史是人生的導師。有古代前人的辛苦耕耘,後人方才得以採收成熟的果實;西方醫學的飛躍進步始自工業革命,現代醫學的蓬勃發展更得益於生物科技與數位資訊的突飛猛進,目前已進入雲端運算的階段,未來精準醫學的演化,借助於人體基因圖譜的更加完善,解析基因的功能機轉,想必能讓人類真正的防病於不發,有病得治,免於因疾病而夭死,得享健康。 知識是累積得來的,經驗是自己動手才能獲得的。讀者學子對未來的抉擇在於自己的志趣,或行醫治病,護理復健,或專事研究,或公共衛生服務,或生技職場,在眾多的醫學相關類別科系中,有志趣研究科學,特別是醫學的研究,一定要養成研讀文獻的習慣,俗話說博覽群集,中文或外文的資料都是很好的資訊。要練習思考問題,要善於思維,針對您想知道的擬定出一個方向或一個範圍,亦即善思維的真意,有智慧性的思考,切莫空言夢想,畢竟醫學要求的是實證。古今中外,醫學名家為我楷模,大有人焉,備受尊崇的 William Osler,人稱醫師之醫師,其教導醫學生,句句都是經驗智慧,肺腑之言,深富哲理,發人深省,特於書中章節列述一二,或能激發您的共鳴。 本書初版成於 1979 年,由李淑美、張綉琳與作者合編。今以原書為參考藍本,去蕪存菁,重新書寫,並予更名。編寫時,大多數係引用西方歐美之醫學研究,舉凡通用語詞者不另加註英文,專有名詞或縮寫字詞則附加之,以供讀者查詢,並多依國家教育研究院所編訂之醫學名詞一書譯之。外國人名多數使用原本姓氏,少數或加註中文譯名因係通用成俗。年代則以西元記數,用以配合國際用法,如 BC為紀元前,紀元後以 AD 或數字表示。參考書目的編寫則依照美國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所建議的格式為之。每章之後附錄數則或與該章有相關的事例,或許可啟發讀者的思考。因個人觀點不同,疏漏謬誤之處必不在少,祈盼專家學者及讀者諸君,不吝賜教,請寄至電子郵箱:toauthor308@gmail.com,以待日後更版修正。 本書得以順利付梓,感恩所有師長的教導,親人的愛護支持,同事善友的鼓勵,衷心感謝吳貴惠女士玉成,呂蕎安、程穎千小姐的精心編排,並致謝合記圖書出版社同仁協助編輯庶務。 楊辰夫 書於臺灣 06/13/2020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