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緣起:量子力學與金剛經 (4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法界緣起:量子力學與金剛經
ISBN13:9789865225100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蔣志純
裝訂/頁數:平裝/264頁
規格:21cm*14.8cm*1.3cm (高/寬/厚)
版次:4
出版日:2021/03/25
中國圖書分類:般若部
內容簡介
我們以往的研究領域是在半導體物理理論,有關能帶混合效應的部分。例如我們提出一個新的物理效應,也就是傳導帶及價帶藍道能階混合效應,此一新效應隨後被實驗確認。我們也首先提出一個新的物理守恆定律也就是藍道能階混合參數的守恆定律。我們還發現在wurtzite材料內有電子自旋簡併面的存在,而且證明它是由於Dresselhaus效應所造成的。簡併面的存在讓wurtzite材料成為製造RSL(Resonant spin lifetime)電晶體最好的材料。
本書是人類有史以來,首次嘗試使用「唯識量子力學法界緣起理論」來解釋佛學的一本書。我們發現「法界緣起理論」應該屬於佛學第一原理理論,因為本書用法界緣起理論,介紹了一個「煩惱種子」的觀念,因而將《金剛經》、《涅槃經》、《華嚴經》、《唯識論》,以及天台宗的圓融三諦全部都給連結起來了。最震撼的是,我們發現《金剛經》講的竟然是「法界緣起實相混和模型」而非「如來藏緣起模型」。這所代表的意義是,人類對佛學的認識又進到了一個新的里程碑。
目錄
自序
前言
第一部 唯識量子力學法界緣起
壹、法界緣起與心物合一論
一、量子哲學心物合一論
二、量子哲學十維度的定義
三、心物合一與法界緣起
四、唯識量子力學的三諦與三障
貳、法界緣起理論
一、業緣起
二、法界緣起
三、有效實相、業及煩惱種子
四、實相混合及如來藏模型
五、真實空間與傅立葉空間有效實相
六、三諦、六諦及四念處定義
七、定義專有名詞
參、唯識量子力學別教六念處
一、觀身不淨及觀法無我
二、觀受是苦及觀心不伏
三、觀心非不退轉
四、觀心非無上
肆、唯識量子力學中道佛性
一、一切法皆來自法界緣起理論
二、真實空間及法界傅立葉空間有效實相
三、中道佛性
伍、一切種智與唯識量子力學別教道種智
一、金剛經與加行位
二、唯識別教七念處與加行位
三、金剛經七障與加行位
四、金剛經道種智與畢竟空
五、一切種智與唯識量子力學別教道種智
六、金剛經屬別教及菩薩修行的通教
第二部 金剛經與道種智
壹、道種智與量子糾纏
一、業緣起與世俗空間的訊息波
二、法界與量子糾纏
三、真實空間與法界傅立葉空間
貳、用向量座標圖解釋量子糾纏
一、用向量座標圖解釋量子糾纏
二、用向量座標圖解釋間接無染種子的產生
三、用向量座標圖解釋除煩惱種子
參、金剛經語法與專有名詞
一、金剛經四相
二、金剛經語法
三、兩種層次看有相及非相
四、實相混合模型與如來藏模型
肆、由現行薰種子看金剛經大架構
一、定義無相清淨心
二、由現行薰種子看金剛經大架構
三、如來有所說法的三層意義
伍、由發菩提心看金剛經大架構
一、四種發菩提心
二、從發菩提心看金剛經大架構
三、初發心與解行住發心
四、不退轉發心
五、一生補處發心
陸、金剛經三諦與七念處
一、金剛經三諦三障
二、金剛經七諦
三、金剛經七障
四、金剛經七念處
五、一切種智與量子哲學八念處
柒、金剛經是極先進的科學及文學作品
一、《金剛經》是一部具有獨特語法的文學創作
二、《金剛經》道種智是一門深邃的自然科學
三、唯識別教七念處轉換成《金剛經》的語言
附件一
附件二
立即查看
菩薩道:量子力學與金剛經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菩薩道:量子力學與金剛經
ISBN13:9786263660052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蔣志純
裝訂/頁數:平裝/244頁
規格:21cm*14.8cm*1.3cm (高/寬/厚)
重量:340克
版次:1
出版日:2023/04/25
中文圖書分類:般若部
內容簡介
我們以往的研究領域是在半導體物理理論,有關能帶混合效應的部分。例如我們提出一個新的物理效應,也就是傳導帶及價帶藍道能階混合效應,此一新效應隨後被實驗確認。我們也首先提出一個新的物理守恆定律也就是藍道能階混合參數的守恆定律。我們還發現在wurtzite材料內有電子自旋簡併面的存在,而且證明它是由於Dresselhaus效應所造成的。簡併面的存在讓wurtzite材料成為製造RSL(Resonant spin lifetime)電晶體最好的材料。
本書是人類有史以來,首次嘗試使用「唯識量子力學法界緣起理論」來解釋佛學的一本書。我們發現,在整個宇宙中,「法界」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就是「法界守恆」;在此條件下,「正交歸一」的法身量子場才能用「法身波函數量子糾纏」的方式來儲存「阿賴耶識中的施與受的種子」或「成唯識論中的無漏有分別業」。這所代表的意義是,人類對佛學的認識又進到了一個新的里程碑。本書被定名為《菩薩道:量子力學與金剛經》,因為《金剛經》講的就是「菩薩道」。
目錄
第一部 法界緣起與量子力學
壹、簡介
一、定義外塵與內塵
二、菩薩修行與量子糾纏效應
三、法身量子場與心識共振效應
四、量子糾纏與量子訊息的傳遞
貳、量子力學與法界緣起理論
一、業緣起
二、法界緣起
三、業,有效實相,及法身量子場能量
四、產生法身與法身交互作用的條件
五、心識共振強度與施受種子的關係
六、法界緣起模型與進階版如來藏模型
七、量子糾纏與向量座標轉換公式
參、量子力學與道種智
一、業緣起與世俗空間的訊息波
二、法界真實空間與法界傅立葉空間
三、量子哲學十維度的定義
四、法界緣起與量子糾纏
肆、金剛經與道種智
一、兩種佛性與兩種如來
二、金剛經四相
三、定義住清淨心
四、行六波羅蜜
伍、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一、物質有相非物質無相
二、合成波有相平面波eikx無相
三、見諸相非相即見廣義如來
四、見諸相非相即見狹義如來
第二部 金剛經與菩薩道
壹、阿賴耶識中施受種子的產生
一、量子力學解釋法身僅儲存施受種子
二、佛學解釋法身僅儲存施受種子
三、施與受心識能量
貳、用向量座標旋轉解釋施受種子的產生
一、用向量座標旋轉解釋直接施受種子對的產生
二、用向量座標圖解釋間接無染種子的產生
三、用向量座標圖解釋除施受種子對
四、別教修行除施受種子對的順序
五、在除種子的過程,種子呈現指數級數增加
參、金剛經語法
一、三種方式解讀金剛經語法
二、金剛經標準語法有兩種
三、金剛經特殊語法
肆、金剛經大架構
一、金剛經與加行位
二、由現行薰種子看金剛經大架構
三、金剛經談四次發菩提心
四、小乘與大乘不同之處
伍、金剛經與菩薩道
一、信位修行
二、住位菩薩修行
三、行位菩薩修行
四、迴向位菩薩修行
五、明心菩提菩薩修行
六、出到菩提菩薩修行
陸、金剛經三諦與七念處
一、金剛經三諦三障
二、金剛經七諦
三、金剛經七障
四、金剛經七念處
柒、結論
一、法界儲藏阿賴耶識中的施受種子
二、科學與佛學最終將殊途同歸
三、法界是自然界中最快的量子電腦及通訊系統
立即查看
宗教學概論
系列名:輔大宗教學叢書
ISBN13:9789865227647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輔仁大學宗教學系
裝訂/頁數:平裝/264頁
規格:23cm*17cm*1.5cm (高/寬/厚)
版次:2
出版日:2021/05/25
中國圖書分類:宗教總論
內容簡介
「宗教學」又稱為「宗教的學術研究」或「宗教科學」,以分析不同宗教間的共同因素為研究方向,以便找出宗教的「定義」和發展規則,界定其起源或最早形式,又或審視其終向與未來等等。宗教與文化的養成、社會和諧、倫理道德均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宗教並且涉及身、心、靈的平衡,人格發展,潛能開發等等,所以一套有遠見的、包羅萬象的、以宗教為核心的書籍正是大眾所殷切期待的,因此輔大宗教學系力圖出版這系列書籍。
本書內容分八章,包括宗教學導論、宗教哲學、宗教社會學、中國傳統宗教——佛教思想入門(印度篇)、中國傳統宗教——道教、基督宗教概論、比較宗教學、臺灣宗教研究,是想了解宗教入門的最佳書籍。
目錄
第一章 宗教學導論/簡鴻模
第二章 宗教哲學/莊慶信
第三章 宗教社會學/武金正
第四章 中國傳統宗教——佛教思想入門(印度篇)/陳敏齡
第五章 中國傳統宗教——道教/莊宏誼、鄭素春
第六章 基督宗教概論/黃懷秋
第七章 比較宗教學/陳德光
第八章 臺灣宗教研究/董芳苑
索引
立即查看
Yippee zoo English rhyme 開心動物園 音樂熊套組(繪本)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神奇的曼陀羅:心靈舒壓彩繪書 (禮物版:附彩色鉛筆) (3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神奇的曼陀羅:心靈舒壓彩繪書【禮物版】(附彩色鉛筆)(3版)
作者:瑪莎.巴特菲德
出版社:華泰
出版日期:2012/10/17
ISBN:9787777401797
立即查看
離巢的孩子,被分手的父母:當成年子女離巢又離心,如何各自獨立,又能遠遠關心?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寫給被子女「分手」的傷心父母
心理學博士陪你走過一生中最難的課題
與孩子重建親密而自在的關係
──── 美國亞馬遜書店近 500 位讀者 ★ ★ ★ ★ ★ 滿分評價 ────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作者、心理諮商師 蘿蕊・葛利布(Lori Gottlieb):
「終於有一本書,為身處痛苦深淵的父母和成年子女,
帶來充滿希望、同理又容易理解的指引。」
國內外諮商心理師、治療師、家庭關係專家,一致感動推薦!
為什麼孩子只在需要金援時打電話給我?他真的關心過我嗎?
孩子有了另一半之後就不理我了,是不是媳婦、女婿在挑撥離間?
我在孩子小的時候付出這麼多,他怎麼可能還覺得自己被虐待?
孩子對我這麼差,我該留財產給他嗎?還是乾脆留給孫子女?
離婚之後,前夫一直批評我,導致孩子拒絕跟我聯繫,該怎麼辦?
孫子是無辜的,可是他爸媽不讓我們見面……他會不會以為我不愛他了?
全球超過 1/4 家庭有親子疏遠的問題,數字年年攀升。
這些從前看似「與我無關」的煩惱,已然成為所有人必須面對的難題。
約書亞.柯曼博士從 40 年研究、執業經驗中,找出成年子女疏遠的原因與因應之道,
幫助父母釐清彼此的想法及需求,踏上和解之路。
◍ 疏遠的原因千百種,不一定是誰的錯
--- 家庭價值觀轉變,子女的焦點從「義務、責任、忠誠」轉為自身幸福。
--- 父母親採納的「靈魂伴侶教養法」,無形中讓子女成為生活重心。
--- 親子雙方對於政治立場、性別意識或交往對象選擇長期抱有歧見。
--- 父母離婚後,子女基於個性或受繼父母影響而選邊站。
--- 心理疾病、虐待、創傷的定義變化,形成親子雙方對某些行為的衡量差異。
◍ 選擇疏遠的兒女,到底在想什麼?
--- 如果爸媽不按照我提出的條件改變,問題終究會不斷重演。
--- 我已經盡我所能滿足爸媽的需求了,他們卻越要越多。
--- 跟孫子女相處是特別待遇,不是祖父母的權利。
--- 就算爸媽覺得自己已經為我付出很多,也不表示他們完全沒傷害過我。
--- 爸媽用遺囑來威脅我,只會讓我更不想和好。
◍ 如果目標是和解,該如何找回孩子的愛與尊重?
--- 當成年子女拒絕談話 >〔各種情境都適用的和解信模組〕
--- 當前夫或前妻詆毀自己 >〔以子女感受為出發點的反擊句型〕
--- 當子女的另一半與你為敵 >〔邁向大和解的 6 大要點〕
--- 當子女一再索要金援 >〔不傷感情的對話範例〕
--- 當孫子女被灌輸不實指控 >〔不為自己辯護的應對策略〕
本書特色
✦ 臺灣第一本聚焦「成年子女疏遠父母」的親子關係書。
✦ 完善的心法與工具,讓無助的父母彷彿跟子女一同走進心理諮商室,照著做就能改善關係。
✦ 作者自身也有與女兒斷聯數年後和解的經驗,最懂父母的需求。
好評推薦
【國內推薦】
攜手推薦
丁菱娟/影響力品牌學院創辦人
吳娟瑜/國際演說家、家庭關係專家
吳姵瑩/諮商心理師、愛心理創辦人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陳怡臻/杏語心靈診所資深治療師
(依姓氏筆畫排列)
父母最大的成就是栽培兒女離家獨立生活,不料有些孩子一去不復返。
究竟被分手的爸媽做錯了什麼?疏忽了什麼?
還能夠和解嗎?來得及呼喚兒女重返家園嗎?
約書亞 ‧ 柯曼博士不但現身說法,更提供具體和解思維與拉近親子關係的應對策略。
《離巢的孩子,被分手的父母》是一本值得閱讀的好書。
/ 國際演說家、家庭關係專家 吳娟瑜
明明想要靠近,卻時常陷入衝突,最終漸漸疏離……
「愛」被淹沒在憤怒與冷淡之下,難以汲取,也難以親近──這是許多父母與成年子女的關係。
《離巢的孩子,被分手的父母》以同理與理解連結彼此,弭平兩代間的隔閡,
為父母與成年子女,提供了最暖心的引導。
/ 杏語心靈診所資深治療師 陳怡臻
【國際推薦】
終於有一本書,為身處痛苦深淵的父母和成年子女,帶來充滿希望、同理又容易理解的指引。
作者從所有可能的角度探討親子疏離,引導讀者擺脫羞恥和自責,重拾理解與力量。
我見過許多面臨疏離問題的父母和成年子女,這正是他們長久以來等待的救援之手。
誠摯向所有人推薦。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作者、心理諮商師 蘿蕊・葛利布(Lori Gottlieb)
柯曼博士匯集多年治療專業及自身疏離經驗,
幫助父母從子女的視角檢視關係,用理解開啟治癒的對話。
/《成人親子離間症候群》(暫譯)作者 艾美.貝克博士(Amy J. L. Baker, PhD)
儘管現今愈來愈多成年子女跟父母像朋友般相處,疏離浪潮卻仍真實存在。
作者從社會經濟及文化變遷等面向,挖掘究竟是什麼讓人們在關係中經歷期望與失望的震盪,
並從中提供建議,幫助疏離家庭走向復原的人生下一站。
/《我們從未如此:美國家庭與懷舊陷阱》(暫譯)作者 史蒂芬妮.庫茨(Stephanie Coontz)
作者所具備的歷史、社會學與臨床治療權威和智慧,
在書中融會成同理又實用的指引,帶領父母及成年子女走出負面家庭經驗泥沼。
書中的個案故事相當豐富,讀者們將獲益匪淺。
/ 賓州大學澤勒巴克家庭社會學名譽教授 法蘭克.弗斯登伯格(Frank Furstenberg)
想好好面對成年子女疏離,父母們絕不能錯過這本書。
《當成年子女疏遠父母》中銳利的社會與哲學分析,
不僅幫助我們了解在這個時代,身為家庭一分子的意義,
更為全球父母們指明一條強韌且永不斷聯的親子之路。
/《為什麼我們拚命追求幸福,卻依然不快樂》作者 露絲.惠普曼(Ruth Whippman)
父母與成年子女漸行漸遠的椎心之痛,在書中化為溫柔的文字。
作者的智慧、策略與技巧,適用於任何世代,
對於需要讓個案重拾希望、修復家庭關係的治療工作者尤其關鍵。
/ 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心理學名譽教授 卡洛琳.柯文(Carolyn Cowan)&飛利浦.柯文(Philip Cowan)
多年來,我推薦了許多身邊的人參與柯曼博士的治療,
但直到我讀完這本書,才真正了解他是多麼傑出、天賦異稟。
書中有不少令人心碎的故事,但,也有成功和解、活出自我的案例。
非常鼓舞人心的作品。
/ 美國實境秀《閃婚》御用社會學家、心理學專家 佩珀.史瓦茲博士(Pepper Schwartz, PhD)
【目錄】
前言
第 1 章|當孩子選擇斷聯,關係還有救嗎?
第 2 章|造成疏遠的千百種原因
第 3 章|婚姻的終點,親子關係的轉捩點
第 4 章|應對心理疾病或成癮問題
第 5 章|心理治療與曲解的童年
第 6 章|性別認同、性向、宗教、政治與個性衝突
第 7 章|女婿、媳婦與邪教領袖
第 8 章|最相似也最陌生:手足疏遠
第 9 章|該把子女排除在遺囑外嗎?
第 10 章|被遺棄的祖父母,被當作武器的孫子女
第 11 章|應對策略、介入手段和新常態
第 12 章|成年親子關係的新法則
第 13 章|如何療癒親子疏遠的傷?
後記
致謝
看更多
立即查看
高效原力:用愉悅心態激發生產力,做更多重要的事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劍橋學霸,首次公開人生管理術
克服拖延,突破倦怠,一年後贏回理想的生活!
★Google X前商務長、《僧人心態》《深度工作力》作者一致推薦
★亞馬遜書店編輯選評最佳圖書
★蟬聯紐約時報暢銷榜,版權售出29國
★英、美亞馬遜累積近3000則高分好評
★Goodreads上累積5000則高分好評
★蟬聯誠品外文館「商業趨勢類」前3名
★博客來外文館編輯推薦選書
自律+吃苦沒有用,努力不等於效率!
開啟成功的自動導航模式!
想要高效能,想要成功,就非得苦苦逼迫自己不可嗎?錯!
心理學、腦神經科學等科學數據實證,
高效能的關鍵,其實在於「愉悅心態」。
身為劍橋醫學院學霸,阿里.阿布達爾(Dr Ali Abdaal)曾以為「吃苦就是吃補」。
然而,他剛當上住院新手醫師時,卻發現「吃苦」策略嚴重失靈,讓他效率不彰,一度崩潰。
他埋首腦科學、心理學研究後,
發現「愉悅心態」能帶動「創造樂趣→激發動力→提高生產力→創造樂趣…」的正向循環,
而這才是高效率的真正關鍵。
他將所學運用在生活和工作中,
也成功讓自己跨界創業。
從Netflix網飛、歌手愛黛兒、諾貝爾獎得主到奧運選手,
本書結合豐富的企業名人故事案例和完整的架構,
帶領你巧妙運用正向情緒科學,完成「激勵、解鎖、續航」三大步驟,
從此無痛展開高效率的全方位人生!
1. 激勵(Energize):喚醒源源不絕的動力
善用遊戲化思維、自我賦權、掌控關係能量,工作/學習再也不是苦差事,還能激發動力!
2. 解鎖(Unblock):再也不拖延
解構慣性、打散恐懼、建立確定事項,和拖延症say goodbye!
3. 續航(Sustain):揮別倦怠感
辨識過勞倦怠、消耗性倦怠、錯位倦怠,再對症下藥,HP/MP永遠滿血狀態!
本書提供了54個簡單、可行的實踐法,包含:
◆ 透過簡單的「同步性」,擺脫孤軍奮鬥的消極感。
◆ 善用「耍廢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心態,讓自己重拾活力。
◆ 用「悼詞法」找出自身人生方向,再濃縮聚焦至具體計劃。
讓工作和學習不再艱難又痛苦,從此贏回自由的人生!
本書特色
★54個經過科學證實有效的具體實踐法
★歐美最強生產力專家,親身實證
★搭配簡易圖表,易懂易操作
愉悅推薦
「閱讀前哨站」站長 瓦基
作家 艾爾文
知識型YouTuber 張修修
醫師 曾浩原
(依姓氏筆劃排序)
國際推薦
「阿里和那些衣裝筆挺的專家大師截然不同,他開朗、樂觀,是這個世界迫切需要的高效率導師。現在,他用自己獨特的迷人風格創作了一本能讓你變得更好的書。必讀!」——莫.加多,Google X前商務長,《為何我這麼努力,幸福卻那麼遠?》《聰明得嚇人》(Scary Smart,暫譯)作者
「本書將引領你達成超乎你能想像的成就!」——傑.謝帝,《僧人心態》作者
「在這本令人大開眼界的重要新作之中,阿里.阿布達爾顛覆了關於效率的傳統論述:想達成重要之事,關鍵不是創造更有效率的系統,而是要為你的工作培養更深層的能量。這真的激發我去思考!」——卡爾.紐波特,喬治城大學教授,《深度工作力》《深度數位大掃除》作者
「這本書是勞碌文化之下急需的解藥,也能幫助胸懷壯志、想持續獲得成功的人反思現實。它提供了最實用的效率提高法,這是目前還沒有人說過,但我們所有人都需要知道的內容。」——馬克.曼森,《管他的,愈在意愈不開心!停止被洗腦,活出瀟灑自在的快意人生》作者
「關於如何不犧牲自己的幸福,又能提高效率,阿里絕對是一位大師。這是我們全都引頸期盼的書。」——茱莉.史密斯醫師,《為什麼沒人告訴過我?》作者
「阿里看待效率的方法不同凡響,還能改變人生。如果你想以全新的方式體驗效率的力量,本書必讀。」——威爾.馬卡斯基爾,牛津大學教授,《我們欠未來什麼》(What We Owe the Future,暫譯)《好上加好》(Doing Good Better,暫譯)作者
「身為醫生、創業者和教育家,阿里對效率有著獨道又實用的視角。他這本書有科學支持,裡面滿是現實生活的故事,帶來令人耳目一新的歡樂。這是一本細緻的效率指南,它將為我們與工作的關係,開啟更真誠的對話。」——安妮-勞爾.勒.坎夫,逆思實驗室(Ness Labs,暫譯) 創辦人,《閾限思維》(Liminal Minds,暫譯)作者
「我從阿里那裡學到關於正念效率的知識,比從世界上的任何人都多。他是一位大師,能簡化複雜主題,並提供可行見解。這本書是傑作!」——薩希爾.布魯姆,《好奇心編年史》(The Curiosity Chronicle,暫譯)創辦人,《財富謊言》(The Wealth Lie,暫譯)作者
「阿里是效率大師。他可以把複雜的概念淬鍊成有趣、易懂又好用的見解,他在這方面的才華無人能比。」——史蒂芬.巴特雷,《快樂性感的百萬富翁》(Happy Sexy Millionaire,暫譯)《CEO日記》(Diary of a CEO,暫譯)作者
【目錄】
第一部 激勵(Energize):喚醒源源不絕的動力
(1)遊戲化思維
1. 創造冒險
【實踐法】 挑選你要的遊戲性格/從支線任務展開探索
2. 找到樂趣
【實踐法】 如果苦差事變得有趣/在枯燥的過程加一點…
3. 減輕壓力
【實踐法】 用實驗心態看待失敗/別太嚴肅,真誠就好
(2)自我賦權
1. 增強自信
【實踐法】 打開自信心開關/代入成功的經驗
2. 從做中學
【實踐法】 抱持初學者心態/發揮門徒效應
3. 掌握可控
【實踐法】 照你的方式行事/把必須變成選擇
(3)掌控關係能量
1. 布置場景
【實踐法】 從競爭轉為同袍心態/用同步性帶來團隊感
2. 助人為樂
【實踐法】 隨機的小小善舉/尋求他人的幫助
3. 多說為妙
【實踐法】 好消息要過度溝通/壞消息也要溝通過度
第二部 解鎖(Unblock):再也不拖延
(4)建立確定事項
1. 不確定性癱瘓
2. 探索目標
【實踐法】 利用指揮官意圖/問問五個為什麼
3. 化為具體
【實踐法】 制定「NICE目標」/用水晶球找問題
4. 定下時間
【實踐法】 若X發生,就去做Y/分配你的時間預算
(5)打散恐懼
1. 了解恐懼
【實踐法】 為情緒貼上標籤/給自己換個標籤
2. 減少恐懼
【實踐法】 10/10/10法則/自信方程式
3. 克服恐懼
【實踐法】 停止聚焦在自己身上/觸發你的蝙蝠俠效應
(6)解構慣性
1. 減少阻力
【實踐法】 調整環境中的預設選項/想著只要做五分鐘就好
2. 採取行動
【實踐法】 採取下一步行動/追蹤自己的進度
3. 支持自己
【實踐法】 找一個責任夥伴/原諒自己沒做到
第三部 續航(Sustain)――消除倦怠,享受複利效應
(7)省力的活法
1. 過勞倦怠
2. 少做一點
【實踐法】 規劃能量投資組合/兩種拒絕的好方法
3. 抵抗分心
【實踐法】 讓手機變得難用/擺脫放棄型失敗
4. 增加休息
【實踐法】 補充你的自我調節力/擁抱振奮能量的分心
(8)隨時充電
1. 創意充電
【實踐法】 培養嗜好,區分工作/展開一項創造力計畫
2. 擁抱自然
【實踐法】 將大自然帶入生活/科學證實散步有效
3. 放空心靈
【實踐法】 切換預設模式網路/接納適時耍廢原則
(9)聚焦重點項目
1. 思考死亡
【實踐法】 用悼詞法回推目標/撰寫奧德賽計畫
2. 著眼來年
【實踐法】 用生命之輪定義你的成功/快轉到一年後的慶祝成就
3. 關注當下
【實踐法】 三個目標任務/校準價值和決策
後記:像生產力科學家一般思考
看更多
立即查看
從心覺醒:被ICD重置的人生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作者的親歷告白:突如其來的心臟驟停,生命在瞬間改變──一顆ICD(植入式心臟去顫器),帶來對人生全新的思考。
◎作者以自身心臟病的經歷,探討面對無常的智慧,分享生命中的感恩與成長。
◎翻開本書,讓我們以樂觀的態度迎接挑戰,發現生活的美好與力量。
◎其實傷病是一種磨練,讓我們「從心」出發,重拾生命的感動與價值!
軍人退役,持續運動與慢跑,向來身體健壯,
甚至能熬夜、喝酒後仍跑完3000公尺,不喊累。
這樣,也會在34歲壯年,因心律不整差點猝死?
非由醫師撰寫,作者以患者的角度,結合醫學、科學與靈性的觀點,
分享他在面對疾病時對生命的深刻體悟與價值觀。
以真摯的文字記錄從死亡邊緣走回生命旅程的點滴,
分享從疾病中汲取的勇氣與智慧,探討無常中的成長和對生命價值的全新理解。
這是一本觸動心靈的書,讓讀者學會用感恩與接受的心,面對生命中的挫折與挑戰。
同時也激勵我們珍惜當下,發掘平凡中的非凡,重新定義人生的意義。
【目錄】
作者簡介
推薦序1 生命的覺醒──從困境中重生
黃惠君(台大醫院內科部心臟科主治醫師、醫學院內科臨床助理教授、健康管理中心主治醫師)
推薦序2 我行醫過程中遇到最堅強,最有正能量的生命鬥士──潘竹帆Peter
莊志明(由莫云編修)
推薦序3 心中的勇氣──從護理視角看潘竹帆的故事
張玉娟(台大醫院心血管中心內科病房 前護理長)
推薦序4 生命的見證
莊舒舒(台大醫院心臟科 研究護理師)
推薦序5 面對生死一線間的勇氣與信念
鍾立來(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教授、前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 副主任)
推薦序6 接受上天安排的禮物
方棋德(藝術品鑒賞暨收藏家、方五爺食品社社長)
推薦序7 覺心重生
丁美月(核心轉化教育發展協會創辦人)
推薦序8 呼吸中的奇蹟──一個心臟病患的重生旅程
王采玉Brenda(家畫家畫廊總監、台灣生活的藝術-快樂課程、兒童與青少年課程、SKY校園快樂課程台灣區聯絡人、自然三摩地靜心老師)
推薦序9 真心見證的修行之道
李一夫(財團法人甘信基金會 董事)
推薦序10 來自病患家眷的心聲
朱淑萍(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中華民國斐陶斐榮譽會員)
推薦序11 從心見證──陪伴至親走過生死的心路歷程
鍾采蓉(國立台灣大學牙醫系 現職牙醫師)
自序
前言
Ⅰ、命運的轉折
01、沒有察覺到的心臟病──離死神那麼近
02、故事的開始──好運?歹運?
03、你是相信科學還是靈學?高手在民間
04、心臟的健康檢查
05、致命的心臟疾病──是遺傳還是病毒?
06、植入式心臟整流去顫器(ICD)──心臟病的護身符
Ⅱ、生命的覺醒
01、我被ICD電擊了──被重置的心臟與生命
02、我可以把ICD拆掉嗎?被電擊到懷疑人生
03、在加護病房裡覺醒──能呼吸就是幸福
04、心臟電氣燒灼術
05、心血管疾病的保養及預防──沒注意就完了
Ⅲ、靈性的學習
01、面對疾病的焦慮與擔憂──我還有未來嗎?
02、信仰無關宗教──信仰也是信念
03、禱告──與神說悄悄話
04、呼吸也需要學習──遇見Gurudev Sri Sri Ravi Shankar大師
05、如何面對疾病?
06、如何面對無常?探究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07、金錢的祕密──賺錢從修心開始
08、人生的課題與使命──一切都是愛
09、感恩的心
後記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