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外科護理技術(10版) (10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內容簡介
全書共11章,內容包括急症病人、手術病人及全身各系統疾病病人常見之護理技術,除了提供各項護理技術所需之用物及步驟外,還包含其學習目標、技術目的、適應症、禁忌症、專業界定、護理關懷等,達到學理與實務合一;並搭配大量示意圖、實地拍攝之照片,輔以理解、加強記憶。
書中穿插技術示範影片QR code,共28個技術,協助教師課堂教學更為多元化,亦提供學生能隨手觀看及複習,助於提升學習成效。
本版經臨床資深實習老師及護理人員根據目前臨床執行情形及設備,提供內容修訂之建議,使其能更貼近臨床現況。改版重點如下:
1.增補彩圖:參照內文步驟及最新臨床用物,更新及新增164張彩圖。
2.OSCE技術影片:新增及更新10個影片,並採OSCE方式進行拍攝,貼近臨床實際情況。新增胸腔引流管護理與更換引流瓶,以及更新成人基本心肺復甦術(含AED使用)、臨床心肺復甦術、電擊去顫術、結腸造口袋使用法、胰島素皮下注射法、氣切造口之護理、中心靜脈導管傷口護理、Port-A注射法、溼紗浸泡法。
3.更新之內容:心肺復甦術(含AED使用)、不同手術部位病人的腸道準備、手術中期護理技術、清洗器械、手術病灶標本處理過程、手術門控制、胃食道球的使用法、活體肝臟組織切片、經皮內視鏡胃造口術(PEG)、結腸造口袋護理、腸胃減壓術、胰島素安全注射針具、胰島素筆針、連續血糖監測系統、類升糖素肽-1、脈動式氧合測量器、氣管造口術護理、胸腔引流瓶更換、密閉式抽痰系統、拍痰背心、肺動脈導管、安全型Port-A注射技術、頸椎護具及胸腰椎護具、溼紗浸泡法。
4.新增之內容:AED操作步驟、低溫療法、病人轉送帶、達文西手術系統、內視鏡設備儀器櫃、疑似或感染COVID-19病人手術感染管制建議措施指引、電漿消毒鍋、手術電子白板、針匣式採血筆、掃描式葡萄糖監測系統、COVID-19使用的高流量鼻套管(HFNC)、胸腔引流管護理、預填式沖洗導管、中心靜脈導管專用貼、周邊置入中心靜脈導管護理(PICC care)、Power Port、腦室外引流系統直接測量顱內壓。
目錄
CHAPTER 1 急症病人的護理
CHAPTER 2 手術病人的護理
CHAPTER 3 消化系統病人的護理
CHAPTER 4 內分泌系統病人的護理
CHAPTER 5 呼吸系統病人的護理
CHAPTER 6 心臟血管系統病人的護理
CHAPTER 7 神經系統病人的護理
CHAPTER 8 泌尿系統病人的護理
CHAPTER 9 肌肉骨骼系統病人的護理
CHAPTER 10 皮膚系統病人的護理
CHAPTER 11 傳染病病人的護理
立即查看
最新護理診斷手冊:護理計畫與措施(五版) (5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最新護理診斷手冊:護理計畫與措施(5版)
ISBN13:9789861946962
替代書名:Nursing diagnosis reference manual
出版社:華杏出版社
作者:Linda Lee Phelps
譯者:郭惠敏-等
裝訂/頁數:平裝/603頁
規格:20.8cm*15cm*2.5cm (高/寬/厚)
版次:5
出版日:2023/01/00
中國圖書分類:各種醫療領域護理
內容簡介
撰寫護理計畫的必備工具書
針對各年齡層、照護領域的個案提供明確、權威性的護理計畫,為「撰寫
護理計畫的最佳參考」,可謂護理科系學生與臨床護理人員的重要工具書。本
書涵蓋全部NANDA International的護理診斷,依此訂定共計267個護理計畫,並
以護理診斷焦點的首字字母排序。
每個護理計畫包含:
‧護理診斷:NANDA International 2021~2023年的護理診斷。
‧定義:該護理診斷的簡明定義。
‧定義特徵/危險因素:列出可供確認為該護理診斷的臨床表徵;若為潛在性
問題,像是「潛在危險性肺吸入」,則稱為「危險因素」。
‧預期成果:列出解決或改善個案問題的合理目標,並指出具體或可量化的判
斷依據。讀者可自當中選擇適合個案的預期成果。
‧護理措施與學理依據:由上述的預期成果列出護理措施。每項措施的學理依
據以楷體表示。
‧成果評值:與「預期成果」搭配的評值標準。明確的評值標準有助於判斷是
否達成護理目標,以檢視執行護理措施後的個案情況,或作為其他護理措施
參考。
‧參考文獻:該護理診斷的護理計畫與措施之依據,列出5年內資料。
附錄:常見醫學診斷(疾病)搭配的相關護理診斷,供臨床醫護人員參考。
立即查看
虛擬實境護理教案設計手冊:臨床沉浸感之擴增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內容簡介
本書集結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護理系及宏達國際電子(HTC)之學者及專家編撰而成,為臺灣第一本將「護理」與「虛擬實境(VR)」結合的技術操作手冊,藉由VR的操作,創造互動性並提供學生身歷其境的感受,降低護理科系學生進入臨床後的挫折感。
本書根據各臨床實習科別提供不同教案及3D影片展演,課程包括基礎護理學、成人內外科護理、兒科、婦產科、精神科、社區衛生護理、綜合臨床實習等。期望透過本書出版能推進護理數位化教學的應用。
好評推薦
感謝各方專家、學者撰文推薦!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林奇宏 校長
護理系教師群在教學上的用心與熱忱,本人甚為感動。期許學校與臨床教師們能藉由此實用的VR手冊進而培養學生與新進醫護同仁具備整合性知識及批判性思考能力,減少現實落差壓力,提升病人的臨床照護品質,讓醫護教育能更上一層樓。
臺北榮民總醫院 護理部 明金蓮 主任
本書將護理專業及虛擬實境科技結合,集結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護理系及宏達國際電子多位專家學者豐富的知識與經驗彙整而成,包羅護理養成各科必備核心基礎建構。透過虛擬實境教學方式,使護理學生及新進護理師有更好的學習成效,培育成為未來優秀且獨當一面的護理人員。
大葉大學護理暨健康學院 蔡秀鸞 院長
透過虛擬實境提供學生觀點取替的經驗,卻能讓學習經驗更完整連續。設計虛擬實境教學需要集合研究人員、教育者以及VR設計師等跨界合作,透過教學目標、臨床教學內容與腳本、設計VR虛擬實境與拍攝、和教學成效回饋與討論,讓學生在安全的環境下更容易的學習不怕犯錯。
目錄
Chapter 01 前言
Chapter 02 模擬教育介紹與重要性
Chapter 03 虛擬實境介紹與操作指引
3-1 虛擬實境
3-2 互動式360 度全景影片教案
3-3 影片拍攝與教案設計
3-4 教案版本規劃
Chapter 04 基本護理學:安全給藥-靜脈抗生素給藥
4-1 教學目的與目標
4-2 評量標的與設計
4-3 教案內容與腳本
4-4 教學成效回饋與討論
結論
Chapter 05 內外科護理學:術後關鍵時刻
5-1 教學目的與目標
5-2 教案內容與腳本
5-3 學習成效評量設計
5-4 重要學習議題回顧
5-5 教案滿意度評值
Chapter 06 兒科護理學:第一型糖尿病兒童的血糖控制與照護
6-1 教學目的與目標
6-2 評量標的與設計
6-3 教案內容與腳本
6-4 討論及回饋重點
6-5 成效評值
Chapter 07 婦嬰護理學:新手媽媽求生記
7-1 教學目的與目標
7-2 評量標的與設計
7-3 教案內容與腳本
7-4 討論及回饋重點
7-5 成效評值
Chapter 08 精神科護理學:雙相情緒障礙症個案的治療性互動與照護
8-1 教學目的與目標
8-2 評量標的與設計
8-3 教案內容與腳本
8-4 討論與回饋重點
8-5 成效評值
Chapter 09 社區衛生護理學:破除寒冰一萬重-慢性病家庭訪視與照護
9-1 教學目的與目標
9-2 評量標的與設計
9-3 教案內容與腳本
9-4 討論與回饋重點
9-5 成效評值
Chapter 10 綜合臨床實習:腹瀉之臨床推理
10-1 教學目的與目標
10-2 評量標的與設計
10-3 教案內容與腳本
10-4 討論與回饋重點
10-5 成效評值
立即查看
書名:內外科臨床醫護手冊(第五版)
作者:李芸湘, 邱飄逸
出版社:新文京
出版日期:2016/01/00
ISBN:9789864301041
內容簡介
這本工具書針對學生在內外科實習的需求編寫而成,口袋書大小,讓讀者方便隨身攜帶,隨時查閱,在內外科實習時更能得心應手。
書中前三章收錄了常見的內外科技術、臨床檢查及檢驗值、醫護術語及縮寫,方便臨床應用;第四、五兩章分別是個案報告護理評估指引、護理過程及個案報告書寫,做為讀者撰寫個案報報告時的指引;第六章是本次改版新增內容,介紹讀書報告與實證讀書報告的撰寫。
作者在臨床指導學生時發現,學生在緊湊的實習期間,常因面臨多重的壓力,忘了在學校學習過的內外科相關知識、技術等,因此編寫這本針對內外科醫護臨床知識的口袋書,讓學生可以即時查閱,省去翻閱多本教科書的時間,也能在臨床實習過程達到學習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書自第一版出版後即廣受歡迎,成為眾多護理學生臨床實習時人手一本的工具書。本次改版主要因應實證護理的趨勢,增加相關內容為本書第六章。
目錄
第一章 內外科常見技術
1-1 呼吸系統
1-2 消化系統
1-3 心血管系統
1-4 神經系統
1-5 肌肉骨骼系統
1-6 內分泌系統
1-7 泌尿系統
1-8 手術相關護理
1-9 急症護理
1-10 其他血液相關技術
第二章 常見臨床檢查及檢驗值
2-1 常見檢查
2-2 常見生化檢驗
2-3 常見血清免疫學檢查
第三章 常見醫護術語及縮寫
3-1 各系統專業術語
3-2 臨床常見用語
第四章 個案報告護理評估指引—功能性系統評估
4-1 營養狀態評估
4-2 活動評估
4-3 休息及睡眠評估
4-4 體液電解質評估
4-5 氧合狀態評估
4-6 排便型態評估
4-7 排尿型態評估
4-8 性的評估
4-9 內分泌系統評估
4-10 神經系統-感覺及知覺評估
4-11 疼痛評估
4-12 認知評估
4-13 自我概念評估
4-14 角色功能評估
4-15 相互依賴評估
第五章 護理過程及個案報告書寫
5-1 個案報告書寫之流程及方法
5-2 個案報告的書面呈現:實例討論
第六章 讀書報告與實證讀書報告的撰寫
6-1 撰寫讀書報告
6-2 實證讀書報告之撰寫
立即查看
內外科臨床醫護手冊第二版 <文京>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新臨床檢查口袋書:檢驗正常值解說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新臨床檢查口袋書:檢驗正常值解說
301-149C/9789863684176
ISBN
9789863684176
作者/出版社
*郭勁甫/合記
出版年代/版次
2021/1
重量:0.3kg 頁數:400 裝訂:平裝 開數:18.5x10.9 cm 印刷:雙色
監修:高久史縻
編集:黑川 清.春日 雅人.北村 聖
簡介:
透過問診、理學檢查等進行鑑別診斷,再加上包含尿液、血液和血清生化數據的判讀,這一連串的解謎過程就是所謂的臨床診斷。本書從「臨床檢查數據集2019-2020」(完整版)的850個檢查項目中,選擇日常必要的216個項目作說明,並明確列出各項檢查的標準值、共用標準範圍、危急值、測定法、檢體量、藥劑影響,以及測定前後對病患的衛教等。口袋版的便利性,讓讀者能夠在病房、門診或實習中隨身攜帶立即查詢,是臨床診斷時必備的最實用工具書。
序言:
第十版∕編者序
放眼未來的臨床檢驗
若您從這本書的初版開始,閱讀我所寫的序言便可以理解,透過問診、理學檢查等進行鑑別診斷的過程中,再加上包含尿液、血液和血清生化數據的判讀,這一連串的解謎過程就是所謂的臨床診斷。
隨著網路的普及與快速,以iPhone 為革命的數位設備「手機」改變了臨床現場。病患與家屬不僅能從日本收集,也可以從世界各地得到很多的資訊。症狀和理學檢查的意義也有一些了解。即使一邊與病患進行診療,醫師也可以輕易地從手邊查詢到很多的資訊。
影像診斷和癌細胞、病理檢查等,是由檢驗科、放射科、病理科等 ( 包含外包 )共同得到的結果。從現在起,包括細胞和病理檢查,使用「AI」進行的影像診斷將更加準確。一旦被開發,這些服務將跨越國界。網路上能獲得世界各地專家的診斷與建議,而軟體的使用也更簡易。這樣的服務將以 365 天、24小時的方式,提供更便宜、正確的內容。一切將來得輕鬆自然。
換句話說,患者或許在到院之前將主訴告訴手機,透過 AI 將能快速透過鑑別診斷,做出更精準的判斷,並提供必要的檢驗、資料與相對應的指示。這些過程在未來也可能幾乎是以自動化與數位化所提供。
上述的變化可能會比預期更快發生,我們懷抱這樣的期待,來閱讀此篇序文或許將更令人興奮。這是我的「診斷」。
黑川 清
2019年8月
目錄:
Chapter 1 生化學檢查
1 血清蛋白質 1
血清總蛋白 [TP] 1
血清白蛋白 2
白蛋白/ 球蛋白比率(A/G 比) 3
血清蛋白分級分離法 4
2 胺基酸、氧化合物 5
阿摩尼亞 [NH3] 5
血清尿酸 [UA] 6
血清肌酸酐 [Cr] 7
尿肌酸酐 [Cr] 8
推算GFR 值 [eGFR] 9
肌酸酐清除率 [Ccr]《內因性肌酸酐清除率》 11
血清肌酸酐 13
尿肌酸酐 14
血中尿素氮 [BUN] 15
3 鐵代謝 16
鐵蛋白 16
總鐵結合能力[TIBC]、不飽和鐵結合能力[UIBC] 17
鐵 [Fe]《血清鐵》 18
4 血清酵素 19
ALT《GPT》 19
AST《GOT》 21
AST/ ALT [GOT/ GPT] 比例之鑑別診斷 23
γ-GTP(γ- 麩氨醯轉移酶)《γ-GT》 24
乳酸脫氫酶 [LD/ LDH] 25
澱粉酶 27
胰腺型 [P 型] 澱粉酵素 28
鹼性磷酸酶 [ALP] 28
血漿腎活素活動 [PRA]《血漿腎活素濃度 [PRC]》 30
肌酸活化酵素 [CK]《肌酸磷酸激活酵素 [CPK]》 32
肌酸活化酵素-MB [CK-MB]《肌酸磷酸激活酶MB-[CPK-MB]》 33
膽鹼酶 [ChE] 34
肌紅蛋白 35
肌鈣蛋白T [TnT] 36
5 血清膽紅素 37
膽紅素
總膽紅素 [TB] 37
間接膽紅素 38
直接膽紅素 39
直接膽紅素優勢增加、間接膽紅素優勢增加 40
6 脂質 40
總膽固醇 [TC] 40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HDL-C] 42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LDL-C] 43
三酸甘油酯 [TG]《中性脂肪》 45
脂蛋白(a) [Lp(a)] 46
7 電解質、金屬 47
鉀 [K] 47
鈣 [Ca] 49
氯 [CI]《氯化物》 50
鈉 [Na] 52
鎂 [Mg] 54
磷 [P]《無機磷 [IP]》 55
血漿滲透壓 [Posm] 56
尿滲透壓 [Uosm] 57
8 動脈血氣體 59
動脈血氣體分析 59
血漿重碳酸鹽HCO3- 濃度 64
動脈血CO2 分壓 [PaCO2] 66
動脈血O2 分壓 [PaO2] 68
動脈血pH 70
動脈血O2 飽和度 [SaO2]《侵入式動脈血氧飽和度》、
經皮動脈血氧飽和度 [SpO2]《非侵入式動脈血氧飽和度》 72
9 功能檢查 74
ICG 測試(藍綠測試) 74
PSP 測試(酚硫酸基H 類) 75
Chapter 2 內分泌檢查
1 腦下垂體 77
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 [IGF-I]《生長調節素C》 77
泌乳激素 [PRL] 79
甲狀腺刺激激素 [TSH] 81
黃體形成激素 [LH] 84
卵胞刺激激素 [FSH] 85
LHRH 測試(黃體形成激素釋放激素測試) 87
腎上腺皮質刺激激素 [ACTH] 89
CRH (CRF) 測試 (corticotropin 放出激素測試) 92
2 甲狀腺 93
甲狀腺檢查的功用和選擇 93
游離甲狀腺素 [FT4]《游離甲狀腺素、游離T4、Free T4》 95
游離三碘甲狀腺胺酸 [FT3]《游離三碘甲狀腺素、游離T3、Free T3》 96
甲狀腺球蛋白 [Tg] 98
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 [TgAb] 99
甲狀腺刺激激素感受抗體 [TRAb]
《TSH 結合抑制免疫球蛋白 [TBII]、TSH 受器抗體》 100
3 副甲狀腺 101
降血鈣素 101
第 I 型交聯 N-telopeptides膠原[NTx] 102
4 副上腺髓質‧ 交感神經 103
兒茶酚胺 [CA] 103
5 腎上腺皮質 105
醛固酮《血漿皮質醛酮濃度 [PAC]》 105
皮質醇 106
6 性腺‧ 胎盤 107
人類絨毛膜性腺激素 [HCG] 107
懷孕反應《HCG 定性》 108
7 糖代謝 109
糖代謝檢查的功用和選擇 109
血糖《葡萄糖》 111
HbA1c [ 血紅素 A1c]《糖化血紅素》 113
糖化白蛋白 [GA] 114
胰島素 [IRI] 115
C- 縮胺酸 [CPR] 116
升糖素 [IRG] 117
血糖負荷測試 [GTT、OGTT、75g OGTT]《葡萄糖耐性測試》 118
麩胺酸脫羧酶抗體 [ 抗 GAD 抗體] 119
胰島素抗體 120
乳酸《有機一羧酸》 121
...
立即查看
【簡介】
這本《臨床檢驗判讀》由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院長楊文理教授主編,召集院內多位資深專業醫師及醫檢師聯合編寫,藉由臨床各專科醫護人員的專業及實務經驗,對臨床各科常用的各項檢查做介紹,讓醫護學生及臨床醫護人員對這些檢查的臨床意義有基本的瞭解。本書作者陣容堅強,專業性與臨床實用性均相當高。
醫護人員常常必須透過各種醫學檢查的幫助來找到疾病的真正原因。而這些醫學檢查的重要性不僅只於疾病的診斷上,在臨床醫療實務的許多面向上,如治療方式的選擇、預後的評估、療效的追蹤,甚至是病歷的記錄,這些醫學檢查都提供了最客觀科學的憑據。因此,對這些檢驗報告的判讀,是醫護人員極為重要的能力。「臨床檢驗判讀」不但是醫護相關科系學生的重要課程,也是臨床醫護工作者必須時時複習及更新資訊的一門專業知識。
本書內容豐富,共有四百多項臨床各科常用的檢查,包括各種實驗室檢驗、醫學影像檢查、核醫檢查及其他診斷性檢查等,並依人體系統分章,使讀者在閱讀時能對相關的檢查有完整的瞭解,並方便查詢。
全書分為22 章,收錄臨床各科常用的檢查,各項檢查依學理、目的、參考值、異常值與臨床意義、檢查程序(檢體採集方法)、注意事項等依序說明。書中亦輔以相關圖表及精美的圖片,使讀者易懂且促進學習效果,不僅是「臨床檢驗判讀」課程的優秀教材,也很適合醫護從業人員自修、複習的良伴。
第三版設計例題視窗補充相關學理之例題練習,並提供讀者掃描QR Code下載「歷屆試題」,作者精心收錄了近年醫檢、護理等醫護相關科系歷屆國考試題,目的在提供讀者自我練習的機會,驗證學習效果,以便在相關考試中獲取最佳成績,能讓有志於檢驗相關領域的學子及人士能充分了解及運用各種實驗室檢驗、醫學影像檢查、核醫檢查及其他診斷性檢查等的學理及知識。
【目錄】
第一章 收集檢體的注意事項
1-1 受檢者的準備
1-2 檢體的種類
第二章 血液學檢驗
2-1 全血球計數和白血球分類計數
2-2 其他血液學檢驗
第三章 血液凝固學檢驗
第四章 血清電解值檢驗
4-1 電解質介紹
4-2 常見的血清電解質檢驗
第五章 血液腫瘤標記檢驗
第六章 微量元素與物質的毒性檢驗
6-1 微量元素
6-2 其他物質的毒性檢驗
第七章 超音波檢查
第八章 放射性檢查
第九章 核子醫學掃描
第十章 呼吸系統檢查
10-1 實驗室檢查
10-2 診斷性檢查
第十一章 心臟血管系統檢查
11-1 實驗室檢查
11-2 診斷性檢查
第十二章 血液系統檢查
12-1 實驗室檢查
12-2 診斷性檢查
第十三章 胃腸系統檢查
13-1 實驗室檢查
13-2 診斷性檢查
第十四章 肝、膽、胰、脾系統
14-1 實驗室檢查
14-2 診斷性檢查
第十五章 內分泌系統檢查
15-1 實驗室檢查
15-2 診斷性檢查
第十六章 腎臟及泌尿道系統
16-1 實驗室檢查
16-2 診斷性檢查
第十七章 生殖系統檢查
17-1 實驗室檢查
17-2 診斷性檢查
第十八章 感染性疾病檢查
第十九章 過敏與免疫系統檢查
第二十章 神經系統檢查
20-1 神經功能臨床檢查
20-2 神經結構檢查
20-3 實驗室檢查
第二十一章 肌肉骨骼系統檢查
11-1 實驗室檢查
11-2 診斷性檢查
第二十二章 遺傳疾病檢查
22-1 親子鑑定
22-2 新生兒先天性代謝異常疾病篩檢
22-3 分子生化遺傳
22-4 分子細胞遺傳學
22-5 分子遺傳診斷
索引
彩色精彩圖片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