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老人與家庭:高齡與超高齡社會議題 作者:呂以榮、張誼方、呂以榮等 出版社:雙葉 出版日期:2018/03/27 ISBN:9789579096041 內容簡介 運用「家庭社會學」及「老人學」雙主軸理論觀點,從鉅觀社會變遷事實與微觀老年家庭生活脈絡中,重新認識高齡與超高齡臺灣社會裡的老人與家庭。面對「家庭圖像異質化」的社會發展趨勢,伴隨著科技日新月異、人類與環境持續交互影響,以及「照顧責任公共化」政策方針之下,本書闡述並討論高齡及超高齡臺灣社會必須面對的諸多議題。 書各章節強化因應人口老化與社會變遷之「家庭機制」的討論,探討如何透過福利政策與家庭生活教育之日常生活實踐,提升老年家庭成員的生活品質,並促使老人在異質且獨特的家庭經驗及世代經驗當中獲得尊重、照顧與保障。 本書特色 運用「家庭社會學」及「老人學」雙主軸理論觀點。 兼顧鉅觀社會變遷事實、微觀老年家庭生活脈絡與個人心理的討論。 強調與時俱進之老人與家庭議題及應用。 在各個議題方面,強調國家政策與家庭教育雙軌並進之全家與全人關懷。 目錄 第一部分 導論 第01章 人口結構變化與家庭(江亮演、呂以榮) 第一節 人口結構變化與影響 第二節 老人與家庭基本概念 第三節 本書章節架構 第02章 老化理論與家庭社會學理論(呂以榮、曾秀雲) 第一節 老化理論 第二節 家庭社會學理論 第二部分 老年期之家人關係 第03章 老年期之伴侶關係(張誼方、呂以榮) 第一節 老年期之伴侶關係 第二節 老年期之喪偶與鰥寡生活 第三節 老年期之同志伴侶關係 第04章 老年期之代間關係(呂以榮、張誼方) 第一節 與成年子女代間關係之意涵 第二節 祖孫關係 第三節 隔代教養與兩代共教養 第05章 老年期之手足關係與姻親關係(張誼方、呂以榮) 第一節 老年期之手足關係 第二節 老年期之姻親關係 第三部分 老年期家庭生活脈絡 第06章 膳食營養與樂齡餐飲(呂以榮) 第一節 老年期之膳食營養 第二節 樂齡餐飲服務與樂齡食品產業 第07章 居住安排、生活環境與資源(呂以榮) 第一節 居住之基本概念 第二節 老年期家庭之居住安排 第三節 生活環境與資源:點、線、面之延伸 第08章 輔具、老人福祉科技與智慧科技運用(呂以榮) 第一節 輔具:定義、法源與類別 第二節 老人福祉科技 第三節 老年期家庭與智慧科技 第09章 老人虐待與老人保護(張誼方) 第一節 老人虐待之意涵和理論 第二節 暴力與疏忽對老人產生之影響 第三節 老人保護網絡服務 第四節 老人福利與老人保護法規介紹 第10章 老年期家庭之法律相關議題(呂以榮) 第一節 老人相關法律議題之基本介紹 第二節 財務管理方面之法律議題 第三節 醫療方面之法律議題 第四部分 老年期家庭生活轉折 第11章 家庭與退休(呂以榮) 第一節 退休、退休階段論、退休金制度與法源 第二節 家庭與退休之交互關係 第三節 退休家庭生活調適與教育 第12章 家庭照顧(呂以榮) 第一節 家庭照顧之需求與供給 第二節 家庭照顧者與家庭照顧負荷 第三節 善用社區照顧服務與支持服務資源 第13章 臨終、哀傷與哀傷療癒(呂以榮) 第一節 臨終與死亡對家庭之衝擊 第二節 臨終心理與臨終陪伴 第三節 臨終關懷與安寧療護 第四節 哀傷與哀傷療癒 第五部分 挑戰與展望 第13章 高齡與超高齡社會之挑戰與展望(曾秀雲、呂以榮、江亮演、鄭淑子) 第一節 家庭與老人照顧圖像之異質性 第二節 展望社會福利政策與家庭生活教育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高齡者的諮商與心理治療:從精神動力觀點出發 作者:Terry(秦秀蘭) 出版社:心理 出版日期:2014/03/00 ISBN:9789861915623 內容簡介 本書提供了關於高齡者及其照護者在諮商與心理治療方面的深度理解,探尋治療在老化過程中的價值,為高齡服務使用者所面對的一系列議題提供了線索,從虛弱的疾病、對依賴的沮喪,到哀慟與創傷的長期影響。 Paul Terry善用他個人在這個領域的廣泛經驗,以令人回味的案例研究及充滿人情味的實例,在個人、配偶與團體治療方面,提供讀者實用的深刻理解,既發人省思且引人入勝。本書的內容包括: ‧簡短介入與長期治療中,各種治療性技巧的使用。 ‧不管治療師與學生們的理論取向為何,本書的描述都會我們更容易基礎心理分析的概念。 ‧強調照護者的重要性,強調該如何幫助照護者面對,並預防虐待性關係與年齡歧視主義。 ‧本書提供諮商與心理治療一個傑出的反省性實踐例子,以及如何從困難、錯誤、挑戰與成功中學習。 本書對有興趣在這個具挑戰性且有意義的實踐領域工作的所有專業人員、實習生及學生們來說,是一本珍貴的閱讀材料。 目錄 第一篇 直接面對面治療 第一章 珍愛生命並哀悼其終 引言 兩則關於哀悼的發展性精神分析研究案例 嬰兒期的哀悼 成人的哀悼 投射性自我認同與哀悼 對死亡的恐懼 小結 第二章 簡短介入 引言 疾病、失能與哀慟 早期轉介治療 米勒先生:沮喪來自於家裡 關於哀慟反應到疾病與失能上的進一步闡述 席威先生:用幽默的態度來克服自己的悲痛 希爾太太:只聽得到自己女兒說的話 小結 第三章 長期個人治療 引言 生命晚期的「依賴」 泰勒太太:在無助中崩潰 嬰孩化與對依賴的恐懼 習慣 憤怒與悲傷 親密與失落 嚴重創傷的長期影響 克羅先生:集中營的倖存者 開始談論創傷的困難 一些關於性虐待治療與創傷的意見 小結 第四章 與一位失語高齡男性間的治療 引言 米契爾先生:喪失語言 取得某程度的掌握 建立字彙 哀悼與放手 小結 第五章 高齡夫妻 引言 高齡夫妻治療過程中的相關問題 韓德森太太:退休是惡夢的開始 強生夫妻:來自疾病的背叛與折磨 與一對高齡夫妻的長期治療 戴伊夫妻:不斷扼殺希望的一對夫妻 希望與失望 相互攻擊與怨恨 治療中的突破 小結 第六章 極脆弱高齡者與其照護者的團體治療 引言 團體面談 觸及被動之下的憤怒 來自疾病與殘酷失落的折磨 從一首關於愛和死的歌中獲得親密感 患者與照護人員對面談的反應 小結 第二篇 間接治療性諮商 第七章 年齡歧視者的態度與行為 引言 對老化的核心恐懼之投射:依賴、孤獨與死亡 依賴 孤獨 死亡 小結 第八章 與照護者進行的個別諮商 引言 康復與絕望:芭芭拉與道琪.梅太太 令人困擾的悲傷:美樂蒂與茹絲.史考特太太 侵略性與施虐性行為:貝蒂與亞瑟.葛林先生 追查肢體虐待的疑慮 小結 第九章 照護人員的支持團體 引言 約克支持團體 關於改變會讓工作人員與患者過於親近的擔憂 幫助工作人員重新取得角色與成就定位 小結 第十章 高齡者治療的教與學 引言 殘疾與脆弱性 透過問題釋放情緒 愧疚與脆弱性 恐懼與依賴感 小結 參考文獻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老人社會工作:長期照顧實務應用 ISBN13:9789869812962 出版社:華都文化 作者:劉家勇 裝訂/頁數:平裝/374頁 規格:23cm*17cm*1.7cm (高/寬/厚) 出版日:2020/01/02 中國圖書分類:老人 內容簡介 社會工作為一項助人的專業,而隨著人口老化趨勢的影響,「老人社會工作」逐漸成為社會工作中新興的學門。為了因應高齡社會老年人口驟升而衍生出的社會問題,長期照顧政策也開始改變及推進,更貼近老年人口的需求。因此,本書從整體高齡趨勢的觀點來著手,進而以社會工作的專業為基礎作闡述,並舉例說明於老人長期照顧實務中的狀況及困境,使讀者能擁有全方位觀點,了解「老人社會工作」之專業。本書共分為四篇15章,分別為: 第一篇 概念篇:從人口老化到老人社會工作、長期照顧的演進與政策等。 第二篇 模式篇:介紹老人社會工作服務方案設計、老人社會工作方法的實施與應用、相關資源聯結與發展、志願服務管理、效益評估與績效管理等。 第三篇 服務篇:以老人社會工作常見的居家、機構、社區服務作論述,並加入多元觀點、臨終及安寧照顧服務等。 第四篇 展望篇:老人社會工作的倫理與法律議題進行說明,並提出未來的發展及挑戰等。 目錄 第1篇 概念篇 Chapter 1 緒論 第一節 人口老化及高齡社會 第二節 老化過程及需求 第三節 老人與社會問題 第四節 家庭結構變遷及影響 第五節 老人社會工作之實務應用 Chapter 2 老人社會工作概論 第一節 老人社會工作之歷史與發展 第二節 社會正義、公民權利與老人 第三節 老人社會工作之理論 第四節 老人社會工作行政與研究 第五節 老人社會工作個案管理與管理式照顧 Chapter 3 老人社會工作與長期照顧 第一節 長期照顧定義與觀點 第二節 我國長期照顧發展歷史、政策與法規 第三節 我國長期照顧體系規劃 第四節 長期照顧中的老人福利服務 第五節 長期照顧之老人社會工作運用-跨專業合作與服務整合策略 第2篇 模式篇 Chapter 4 老人社會工作服務方案設計 第一節 服務方案設計之概說 第二節 老人社會工作者在服務方案中的角色 第三節 老人社會工作服務方案之規劃 第四節 老人社會工作服務方案的執行 第五節 老人社工實習操作實務規劃 Chapter 5 老人社會工作方法 第一節 社會工作方法與老人長期照顧 第二節 個案工作方法的實施與應用 第三節 團體工作方法的實施與應用 第四節 社區工作方法的實施與應用 第五節 綜融性的服務策略實例分析 Chapter 6 老人社會工作之資源聯結與發展 第一節 老人社會工作的資源概說 第二節 資源聯結與網絡系統發展 第三節 資源聯結與網絡系統發展之思考與策略 第四節 資源聯結與發展的危機和兩難 第五節 資源聯結與發展的操作練習 Chapter 7 老人社會工作與志願服務管理 第一節 志願服務的基本概念與理論基礎 第二節 志願服務管理的功能 第三節 社工與志工──夥伴關係的建立與發展 第四節 志願服務管理與應用之實例分析 Chapter 8 老人社會工作之效益評估與績效管理 第一節 老人社會工作的效益評估 第二節 老人社會工作的效益評估原則 第三節 老人社會工作的績效管理策略 第四節 實例分析:效益評估與績效管理之挑戰與反思 第3篇 服務篇 Chapter 9 老人社會工作之居家服務 第一節 老人居家服務的範疇與定義 第二節 老人社會工作在居家服務的工作內容 第三節 老人社會工作者在居家服務中的專業角色 第四節 老人社會工作居家服務介入方案與策略 第五節 居家服務的問題與需求──老人社會工作者的任務及挑戰 Chapter 10 老人社會工作之機構服務 第一節 老人社會工作與機構式服務 第二節 老人機構社工服務的使命與專業角色 第三節 老人機構社工服務的模式與選擇 第四節 運用綜融式社工服務模式於老人機構 第五節 機構老人生活調適與適應計畫 Chapter 11 老人社會工作之社區服務 第一節 老人社區工作的定義與範疇 第二節 老人社會工作者在社區發展中的角色 第三節 老人社區服務的歷史與政策發展 第四節 老人社會工作社區服務實務分析 第五節 老人社區工作新興議題──災難與創傷事件處理 Chapter 12 老人社會工作的多元觀點與挑戰 第一節 多元社會工作概說 第二節 多元文化、跨文化、文化融和與融合 第三節 老人社工多元觀點的挑戰與省思 第四節 老人社會工作多元化服務議題 第五節 多元並存與差異包容──老人社會工作者的任務及挑戰 Chapter 13 老人社會工作與老人臨終及安寧療護 第一節 臨終及安寧照顧概說 第二節 宗教、信仰與靈性關懷 第三節 老人社會工作與臨終、末期、安寧緩和照顧 第四節 老人社工及居家安寧照顧實例分析 第五節 英國臨終及安寧照顧的啟示 第4篇 展望篇 Chapter 14 老人社會工作的倫理與法律議題 第一節 道德、倫理與法律概說 第二節 老人權益維護與基本人權 第三節 老人社會工作倫理與法律 第四節 老人社會工作之倫理法律議題個案 Chapter 15 老人社會工作的發展與挑戰 第一節 老人社會工作專業的發展 第二節 老人社會工作與長期照顧發展趨勢 第三節 老人專科社工師的再思:現況與挑戰 第四節 老人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的對話 第五節 老人社工服務現況與趨勢
相關熱銷的書籍推薦給您
【中文書】 書名:心理與教育統計學 作者:林清山 出版社:東華 ISBN:9789576365102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次數分配及圖示法 第三章 集中量數 第四章 變異量數 第五章 相對地位量數 第六章 常態分配 第七章 積差相關 第八章 簡單直線迴歸與預則 第九章 集合、概率和期望值 第十章 推論統計的基本概念 第十一章 一個母數的假設考驗和區間估計 第十二章 兩個母數的假設考驗 第十三章 X2考驗及G2統計法 第十四章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第十五章 多重比較 第十六章 二因子變異數分析 第十七章 三因子變異數分析及其他設計 第十八章 趨向分析 第十九章 共變數分析 第二十章 其他重要相關統計法 第二十一章 淨相關、部分相關及多元迴歸分析 第二十二章 一般線性模式在統計下的應用 第二十三章 因素分析 第二十四章 無母數統計考驗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鑒於臺灣步入高齡化社會,銀髮族能維持自我照顧與保持身心理健康乃是刻不容緩之任務,而藝術治療是以一種最人性化與自主性的方式,提供銀髮族發揮本身具有的能力與持續開發內在潛能的療癒途徑,藝術治療也是最溫和與親切的身心療癒的過程,能克服身心障礙或無法完全以口語表達的障礙和侷限。 本書是結合理論與實務的銀髮族藝術治療,作者以一位專業藝術治療師角色,經過3年在長期照顧(長照)機構的經驗證實的成效。舉凡身心障礙和失智風險的長者在參與多元設計的藝術治療活動之後,能提升身心靈能量,心態變得積極開朗並且樂意面對身心缺陷、積極復健並勇於追尋生活目標。 期望藉著本書的分享,能提升社會大眾與專業人士對銀髮族之藝術治療的目的、認知、介入與運用技巧,習得如何幫助自己和銀髮的長輩們。 【目錄】 感謝 推薦 前言 一、長者心智健康 二、長者的情緒與行為特徵所代表的意義 三、如何預防失智症 四、長者工作原則與技巧 五、與長者溝通的方法 六、年長者治療方式 七、藝術治療的意義 八、以人為本的藝術治療 九、藝術治療師的角色 十、多專業團隊與藝術治療 十一、藝術治療對長者的優勢 十二、個別藝術治療 十三、團體藝術治療 十四、藝術治療的安排 十五、長者團體藝術治療的內容 十六、長者團體藝術治療設計範例與過程 十七、個案研究 個案1 比翼雙飛 個案2 漸入佳境 個案3 神遊意境 個案4 回轉小孩 個案5 雖殘不廢 個案6 走出孤單 個案7 逆境奮發 十八、成果與回響 參考文獻 附 錄 其他作品欣賞 活動記錄範例 簡易心智狀態問卷調查表(SPMSQ) 護理之家多專業團隊職責內容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