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中醫護理(第三版)
作者:葉美玲
出版社:五南圖書
出版日期:2020/02/00
ISBN:9789577636737
內容簡介
在浩瀚的傳統中國醫學裡,有許多先人的醫療智慧被應用於人們的日常生活保健、疾病預防與養生。冀由本書之詮釋與傳達,將先人智慧加以發揮與運用,並應用現代多媒體影音電腦科技之輔助,讓讀者能更容易親近中國醫學智慧之翰海。
中醫護理與保健的諸多方法,皆是透過人體局部皮膚的刺激、肢體活動的調身、呼吸的調息、意念的調心等,來強化與增加身體經絡的傳導以及氣血的活絡。在本書內容中包括有最常見的拔罐法、刮痧法、艾灸法、梅花針法、刺絡放血法、耳豆保健法、按摩推拿法、養生健身法等,在書中的各章節將為讀者一一闡述。
目錄
第一章中醫基礎概論001
第一節經絡與俞穴之概論002
第二節常用俞穴簡介034
第三節生物全息之概論038
結語048
第二章拔罐法053
第一節拔罐法之起源與發展053
第二節拔罐法之理論056
第三節拔罐法之用具059
第四節拔罐法之種類062
第五節拔罐法之用物準備072
第六節拔火罐療法之操作及療程074
第七節拔罐法之注意事項及禁忌078
第八節拔罐法之日常應用081
第三章刮痧法095
第一節刮痧法之起源與發展095
第二節刮痧法之理論096
第三節刮痧法之用具099
第四節刮痧法之種類101
第五節刮痧法之用物準備104
第六節刮痧法之操作與療程105
第七節刮痧法之注意事項與禁忌108
第八節刮痧法之日常應用110
第四章其他保健法121
第一節梅花針法121
第二節刺絡放血法128
第五章艾灸法139
第一節艾灸法之起源與發展139
第二節艾灸法之理論142
第三節艾灸法之用具與準備用物145
第四節艾灸法之操作方法148
第五節艾灸法之注意事項155
第六節艾灸法之日常保健之應用159
第六章耳穴保健法165
第一節耳穴保健法之起源與發展165
第二節耳穴保健法之理論167
第三節耳穴保健法之用具與準備用物175
第四節耳穴保健法之種類176
第五節耳穴保健法之操作方法180
第六節耳穴保健法之注意事項181
第七節耳穴保健法之日常保健之應用184
第七章按摩推拿法187
第一節按摩推拿法之起源與發展187
第二節按摩推拿法之理論190
第三節按摩推拿法之用具介紹192
第四節按摩推拿法之操作方法194
第五節按摩推拿法之注意事項224
第六節按摩推拿法之日常保健之應用227
第八章養生健身法235
第一節站樁235
第二節放鬆功243
第三節內功健身八法246
第四節易筋經247
第五節八段錦257
立即查看
當代中醫傷科學:科學化傷科診斷、藥方與治療手法之精髓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24
立即查看
圖解中醫診斷學
系列名:圖解系列-傳統醫學
ISBN13:9789865221331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李家雄
裝訂/頁數:平裝/224頁
規格:23cm*17cm*1.1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20/07/28
中國圖書分類:中醫臨床醫學
內容簡介
․《圖解中醫診斷學》是學習中醫的入門經典,透過圖示與表列,結合醫理內容,提供正確的中醫診治觀念,初學者,據以治療慢性疾病與養生保健。
․破解中醫無法救急之迷思,將中醫診斷和治療落實運用在臨床上,對專業醫療人員之診治急性疾病證也大有啟示。
《圖解中醫診斷學》遵循《黃帝.內經》之醫理內容,綜合望、聞、問、切四診,提挈臨床實用功能,醫生可藉此獲得各種病情資訊,經由六經辨證和八綱辨證進行分析歸納,明辨病證類別,確立診治方針,有效提高醫療品質。
目錄
序
第 1 章 望診
1-1 看心臟—舌卷短顴赤
1-2 看心臟—嗌乾心痛目黃
1-3 看心臟—闕中肺下極心
1-4 看心臟—人迎與寸口
1-5 看心臟—手腳浮腫
1-6 看手—六手經脈與三門
1-7 看手指腳趾—十二井穴
1-8 看大拇指大拇趾—杵狀指
1-9 看虎口—小三關大三關
1-10 看厲兌—味覺
1-11 看兩竅陰—聽覺
1-12 看體態—肥瘦習性
1-13 看精神—頭傾視深
1-14 看體質—本臟大小高下
1-15 看儀態—論交情
1-16 看長相—觀生死
1-17 看臉色—胸腹事宜
1-18 看耳朵—腎開竅於耳
1-19 看眼睛—少林銅人簿點斷診法
1-20 舌診(一)
1-21 舌診(二)
1-22 鼻唇 —消化排泄
1-23 女人中—膀胱子處
1-24 男人中—腹卵莖
1-25 皮膚 —人證防線
1-26 頭髮—腎華血餘
第 2 章 聞診
2-1 聽聲音
2-2 聽呼吸聲
2-3 聽咳喘聲
2-4 聽嘔呃嚏鼾欠
2-5 嗅體氣
2-6 嗅口氣
2-7 嗅病氣
2-8 嗅氣診理論
2-9 嗅氣診入門
2-10 嗅氣診一道
2-11 嗅氣診二道
2-12 嗅氣診三道
2-13 嗅氣診針砭道
第 3 章 問診
3-1 寒熱
3-2 汗
3-3 疼痛與頭痛
3-4 疼痛—胸痛、心痛和慢性疼痛
3-5 疼痛—腹痛、腰痛和脇痛
3-6 問食飲(渴餓)、耳目(聽覺與視覺的改變)
3-7 問小便
3-8 問大便
3-9 問睡眠有所安,所不安
3-10 問診夢有所安,所不安
3-11 問經帶
3-12 問孕產
第 4 章 切診
4-1 呼吸者,脈之頭
4-2 切脈部位—寸關尺
4-3 初持脈
4-4 緊脈轉動如弦索無常
4-5 神門—孕脈
4-6 寸口脈—太過與不及
4-7 衝陽—趺陽脈
4-8 趺陽脈與少陰脈
4-9 太溪—少陰脈
4-10 三部九候(一)
4-11 三部九候(二)
4-12 三部九候(三)
4-13 積聚痼疾—陽脈與陰脈
4-14 男脈與女脈
4-15 三陽大絡
4-16 天時脈與人體脈
4-17 未持脈時與脈微
4-18 三門穴與脾胃大絡
4-19 背俞
4-20 前臂與脛前
第 5 章 六經辨證
5-1 傷寒六經之始
5-2 六經欲解時辰
5-3 太陽病
5-4 太陽病欲解時辰
5-5 陽明病
5-6 陽明病欲解時辰
5-7 少陽病
5-8 少陽病欲解時辰
5-9 太陰病
5-10 太陰病欲解時辰
5-11 少陰病
5-12 少陰病欲解辰
5-13 厥陰病
5-14 厥陰病欲解時辰
5-15 傷寒論六經之最
5-16 傷寒論六經之墜
第六章 八綱辨證
6-1 八綱辨證—陰陽
6-2 八綱辨證—脈陰陽
6-3 八綱辨證—表裡
6-4 八綱辨證—表裡證
6-5 八綱辨證—六經表裡證
6-6 八綱辨證—寒熱
6-7 八綱辨證—虛實
後記
立即查看
獸醫學要覽:9. 獸醫實驗診斷學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目錄】
第一章 緒言
第二章 紅血球
第三章 白血球
第四章 血小板
第五章 造血組織之腫瘤病
第六章 止血
第七章 肝
第八章 肌肉
第九章 腎臟
第十章 尿分析
第十一章 體液平衡及電解質
第十二章 酸鹼平衡
第十三章 胰臟外分泌
第十四章 臨床細胞學
第十五章 分泌系統
立即查看
獸醫學要覽:2 .獸醫臨床診斷學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目錄】
第一章 一般檢查法
第二章 體溫檢查
第三章 體表檢查
第四章 淋巴系檢查
第五章 循環系檢查
第六章 呼吸系檢查
第七章 消化系檢查
第八章 泌尿系檢查
第九章 神經系檢查
第十章 診斷性穿刺
第十一章 X-光照相與診斷
立即查看
一般超音波診斷學 3/E 2022 <中華民國醫用超音波學會> (3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商品貨號:一般超音波診斷學(第三版)
出版日期:2022-07-01
ISBN:978-957-9519-96-0
頁數:478
一般超音波診斷學(第三版)
本書網羅國內各大醫學中心之放射診斷科中從事超音波診療工作多年的主治醫師群,依照人體部位為章節區分依據,對經常使用超音波進行診療的組織或器官有詳細的敘述與說明;此外,本書中另以豐富而清楚的圖片、文字以及插圖等,相互輔助進行深入淺出的說明。
目錄
第一章 醫用超音波的基本物理
龔敏凱
聲音的物理特性 1
回 波 2
探 頭 3
超音波的顯示方式 7
脈衝波與連續波超音波 9
解析度 9
超音波影像品質控制 11
彩色都卜勒超音波 15
都卜勒效應 15
都卜勒公式與頻譜 16
彩色流體影像 19
結 語 19
第二章 甲狀腺與副甲狀腺的超音波影像診斷
黃哲勳、潘慧本
甲狀腺的超音波檢查技巧 23
甲狀腺的生理解剖 23
甲狀腺疾病的超音波診斷 24
甲狀腺結節的細針抽吸 33
副甲狀腺疾病的超音波診斷 38
第三章 甲狀腺及副甲狀腺以外頸部之超音波診斷學
周宜宏、邱宏仁、丘思穎、王信凱、賴亦貞、刁翠美
唾液腺 41
腮 腺 41
腮腺炎及其他原因造成的腮腺腫大 41
腮腺腫瘤 42
頷下腺 45
唾液腺的炎性病變 45
唾液腺腫瘤的影像學檢查 46
頸部淋巴結 47
頸部淋巴結病變 48
頸部淋巴結病變的影像學 51
結 語 51
第四章 乳房之超音波診斷學
張允中、萬永亮、吳重慶
前 言 55
設備與基本掃描方式 55
乳房的超音波解剖 57
乳房病灶的超音波呈現 57
良性實質性結節 66
惡性實質性結節與腫塊 67
乳管原位癌 68
乳房感染與發炎 70
彩色與頻譜都卜勒超音波診斷乳房疾病的價值 71
乳房超音波彈性影像 71
乳房超音波自動掃描 72
超音波導引細針抽吸細胞及切片檢查 74
乳房超音波檢查的辭彙標準化 75
結 語 78
第五章 胸腔之超音波診斷學
刁翠美、周宜宏、邱宏仁、丘思穎、王信凱、顏昭璿
超音波檢查的儀器與技術 81
胸腔常見疾病的超音波檢查 82
第六章 肝臟之超音波診斷學
張維洲、王信凱、邱崧華、吳清俊、萬永亮
肝臟的生理功能 95
肝臟的解剖構造 95
肝臟的超音波掃描方式 96
肝臟血管的解剖構造 98
肝實質病變的超音波 98
局限性肝臟病灶 99
瀰漫性疾病 108
結 語 118
第七章 膽道系統之超音波診斷學
李榮杰、李三剛
前 言 121
膽囊及膽道系統解剖學 122
超音波檢查方法 126
超音波檢查指引 129
膽囊的疾病診斷 130
膽道的疾病診斷 137
介入性處理:診斷與治療 142
超音波彈性成像在膽道系統的臨床應用 146
結 語 148
第八章 脾臟之超音波診斷學
萬永亮
正常解剖 153
檢查方法及注意事項 154
脾臟之正常變異 154
脾臟之先天性正常變異 155
脾腫大 156
脾臟局部性病灶 156
脾臟良性與惡性局部性病灶之超音波掃描和鑑別診斷 158
高回音實質性病灶 158
複合性腫塊及結節 159
良性病灶 159
惡性病灶 163
脾臟掃描陷阱 164
脾臟彈性影像 164
以顯影增強US評估脾臟局部性病灶 167
結 語 168
第九章 胰臟之超音波診斷學
章明珠、梁博欽
胰臟的基本形型態與檢查技巧 171
正常胰臟的超音波圖像 173
胰臟常見的超音波影像變化 174
胰臟疾病的診斷實例 176
結 語 185
第十章 腎上腺之超音波診斷學
萬永亮
腎上腺的正常解剖與掃描方法 187
腎上腺腫塊和結節 188
多發性腎上腺腫塊 191
瀰漫性腺體腫大 192
功能性腎上腺疾病 192
非功能性腎上腺皮質腺瘤 196
腎上腺惡性腫瘤 196
腎上腺囊腫 197
骨髓脂肪瘤 197
腎上腺發炎性疾病 197
腎上腺鈣化 198
腎上腺偶發瘤 198
愛迪生氏疾病 199
腎上腺超音波的陷阱與鑑別診斷 199
結 語 200
第十一章 泌尿系統之超音波診斷學
姚維仁
前 言 205
腎 臟 205
輸尿管 217
膀 胱 219
結 語 221
第十二章 生殖系統之超音波診斷學
王信凱、萬永亮、周宜宏
前 言 223
陰囊與睪丸 223
攝護腺 234
超音波檢查在陰莖勃起功能障礙的應用 236
卵 巢 239
子 宮 242
結 語 244
第十三章 胃腸道之超音波診斷學
周宜宏、黃振義、邱宏仁、丘思穎、王信凱、賴亦貞、刁翠美
食 道 247
胃 248
十二指腸及小腸 250
闌 尾 257
結 腸 261
直腸及肛門 265
結 語 265
第十四章 後腹膜腔之超音波診斷學
萬永亮
前 言 267
後腹膜腔膿瘍與積水 269
原發性後腹膜腔腫瘤 276
後腹膜腔囊腫 280
後腹膜腔纖維變性 280
轉移性腫瘤或淋巴結病變 280
後腹膜腔之腹主動脈瘤和剝離 282
後腹膜腔腫塊之徵象 283
超音波探查後腹膜腔疾病之陷阱 284
結 語 284
第十五章 腹部急症之超音波診斷學
黃振義
前 言 287
解剖學的界標 287
各種腹部急症的介紹 288
結 語 306
第十六章 小兒超音波診斷學
周定遠、刁翠美
前 言 309
頭 部 309
頸 部 315
胸 部 316
腹部消化系統 318
腹部泌尿系統 330
腹部的其它器官與部位 345
結 語 352
第十七章 肌肉骨骼系統和皮膚之超音波診斷學
邱宏仁、周宜宏、丘思穎、王信凱
前 言 355
掃描技術 355
結 語 373
第十八章 慢性肌肉骨骼疼痛:超音波引導下的疼痛控制
邱宏仁、王信凱、賴亦貞
前 言 375
簡 介 375
上肢肌骨慢性疼痛:包括慢性肩、肘、腕、和手部疼痛 376
下肢肌骨慢性疼痛:臀部,膝蓋,腳踝和足部疼痛 380
結 語 383
第十九章 都卜勒超音波的原理
吳重慶
原理和公式 385
結 語 390
第二十章 四肢血管的彩色超音波診斷
龔敏凱
四肢動脈 397
四肢靜脈 404
結 語 410
第二十一章 超音波安全
林文澧
前 言 415
造成傷害之可能因素 415
結 語 417
中文索引 419
英文索引 435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