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中國大陸債法總論:以民法典合同編「通則」和「準合同」分編為中心 (1版)
作者: 黃陽壽
版次: 1
ISBN: 9789575114510
出版社: 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20/12
書籍開數、尺寸: 17x23x1.61
頁數: 312
內文印刷顏色: 單色
#法律
#民法
#債法
定價: 400
售價: 380
庫存: 已售完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詳細資訊

中國大陸債法總論:以民法典合同編「通則」和「準合同」分編為中心 ISBN13:9789575114510 出版社:元照 作者:黃陽壽 裝訂/頁數:平裝/312頁 規格:23cm*17cm*1.6cm (高/寬/厚) 出版日:2021/01/01 中國圖書分類:債及債權 內容簡介   欣見大陸民法典之制頒,有鑒於其規定內容與之前的合同法等單行法有所增減異同,且新舊法規更替,凡所用法立論,以往諸說紛紜者允宜重加檢討,其規範變動者則須去陳佈新,俾免昨是今非之謬誤。又,其中仿傚歐美、台灣立法例者,類多祗就特定事項作出簡要之規定而有掛漏,難以引為全面處理相關民事糾紛之法源依據。就此著力法制溯源,相互比較以為借鑑或補充其立法欠缺之參考,即相形重要。再者,觀諸大陸民法既未定有債法專編或通則,祗有依據民法各編及其他法律規定,以調整各該法律規定產生的債之關係,於發生法律欠缺時,則搭配總則編及諸多適用或參照適用合同編通則或者合同編之一般規定,以完成規律「債之關係」的債法拼圖。惟如何精準地適用債法法源以解決各形各色的債之問題,則非借重「債法法源論」之研析不為功。   綜上考量,本書著者爰以一長期從事兩岸民法教學研究、法學交流合作及法律實務工作者之地位,綜合梳理民法各編之相關規定,思索由於各種債之發生原因,而產生債之爭議時,如何以合同編「通則」和「準合同」分編為中心,整合作出債法總論之論著。   本書除適合以之為兩岸學者、法律系所學生教學研究之教科書外,尤可供法官、律師等實務界人士之參考。 目錄 自 序 第一編 緒 論 第一章 中國大陸債法總說 第一節 民法調整民事關係之整體架構概述/3 第二節 民法關於調整債之關係的立法體例/4 第二章 大陸合同法制發展之沿革與其立法中一般原則之演進 第一節 大陸合同法制發展之沿革/9 第二節 民法通則、合同法、民法總則(編)、合同編中「一般規定」之演進/16 第二編 本 論 第一章 一般規定 第一節 合同之概念/21 第二節 合同之法律約束力/26 第三節 合同之解釋/27 第四節 大陸債法法源論──以合同編調整民事債之關係的法源地位與其適用之原則為中心/29 第二章 合同的訂立 第一節 概 說/51 第二節 一般成立要件/53 第三節 特別成立要件/68 第四節 合同成立之其他規定/74 第三章 合同的效力 第一節 概 說/89 第二節 合同之一般生效要件/91 第三節 合同之特別生效要件/98 第四節 不完全合同之分類與其法律效果/103 第四章 合同的履行 第一節 合同履行的意義與原則/143 第二節 當事人對合同內容未約定或約定不明確時,其合同內容之確定規則/145 第三節 貨幣之債和合同履行過程中價格發生變動之履行規則/146 第四節 選擇之債之履行規則/148 第五節 多數債權人、債務人之債的履行規則/149 第六節 涉他合同債務之履行及第三人清償代位權規則/158 第七節 合同的同時履行抗辯權和後履行抗辯權及不安抗辯權之成立要件/160 第八節 其他關於合同履行的規定/164 第五章 合同的保全 第一節 債之保全制度概說/173 第二節 債權人代位權制度/174 第三節 債權人撤銷權制度/185 第六章 合同的變更與轉讓 第一節 合同的變更/193 第二節 合同的轉讓/196 第七章 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 第一節 合同權利義務終止的原因及其效力/207 第二節 債務已經按照約定履行/209 第三節 合同的解除/210 第四節 債務相互抵銷/217 第五節 債務人依法將標的物提存/221 第六節 債權人免除債務/223 第七節 混 同/224 第八章 違約責任 第一節 合同違約責任的概念和特點/227 第二節 違約責任的構成要件/230 第三節 違約行為的形態/234 第四節 大陸就雙方違約和第三人的行為造成違約時其違約責任之承擔/246 第五節 違約責任和其中實際履行責任之承擔形式/250 第六節 承擔損害賠償之違約責任形式/253 第七節 支付違約金之違約責任承擔形式/260 第八節 定金責任之違約責任承擔形式/264 第九節 減價承擔違約責任之形式/265 第十節 大陸違約之免責事由/266 第十一節 大陸違約與侵權責任競合之處理/267 第十二節 海峽兩岸違約責任制度之比較/270 第九章 準合同(一)──無因管理之債 第一節 無因管理的歷史演進/277 第二節 無因管理的概念/279 第三節 無因管理的構成要件/280 第四節 無因管理之債的效力/282 第十章 準合同(二)──不當得利之債 第一節 不當得利的概念/287 第二節 不當得利的構成要件/287 第三節 不當得利之債的效力/293

為您推薦

台資銀行中國大陸債權確保實務:法院判例111-140 (1版)

台資銀行中國大陸債權確保實務:法院判例111-140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面對現今不確定的世界經濟局勢,銀行除了要從宏觀總體經濟角度判斷授信風險外,更需要總結過去的案例經驗,才能從中找尋銀行降低業務風險的手段,而這也正是富拉凱在過去幾年裡,堅持為台資銀行整理出版大陸法院有關債權確保判例的緣由,期望透過真實的債權確保案例,達到為台資銀行降低大陸授信業務風險的目的。 《台資銀行中國大陸債權確保實務:法院判例111-140》延續過去傳統,在借款合同、擔保合同、跨境擔保、票據糾紛、保函糾紛、信用證糾紛、保理合同、債權人撤銷權、破產撤銷糾紛、債權轉讓糾紛、侵權糾紛、訴訟程序、執行程序、銀行卡糾紛到其他糾紛的十五篇中,精挑出三十個最值得台資銀行參考與研究的大陸法院判例,相信能為已派駐大陸,或人在台灣、但從事與中國大陸有關的台資銀行從業人員,提供更多更實務的大陸授信經驗,為日後控管中國大陸授信風險打下紮實的基礎。 【目錄】 導讀 第一篇 借款合同 【案例111】 被告僅須承擔原告為實現債權已實際支付的律師費 【案例112】 廠商銀業務模式中銀行的權利義務及管理重點 【案例113】 夫妻一方借款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的條件 【案例114】 連帶責任保證中向部分保證人主張權利效力及於其他保證人 第二篇 擔保合同 【案例115】 分支機構未經法人書面授權對外擔保無效 【案例116】 夫妻一方擅自以共有財產為他人設定的抵押無效 【案例117】 審查代理許可權必要性分析 第三篇 跨境擔保 【案例118】 跨境擔保業務涉及的法律風險 第四篇 票據糾紛 【案例119】 空白背書票據糾紛的法律分析 【案例120】 以承兌匯票背書轉讓方式償還借款行為的法律分析 第五篇 保函糾紛 【案例121】 基礎合同對保函效力的影響 【案例122】 獨立性是區分獨立保函與保證擔保的重要依據 第六篇 信用證糾紛 【案例123】 票據質權人的票據權利法律分析 【案例124】 第三人明知的隱名代理對受託人不具有法律約束力 第七篇 保理合同 【案例125】 基礎合同的真實性對保理合同效力的影響 【案例126】 銀行取得債務人確認應收帳款真實無瑕疵的重要性 【案例127】 債務人向債權人擅自付款,對保理銀行不發生法律效力 第八篇 債權人撤銷權 【案例128】 債權人不能對撤銷權要件事實尚未成立的資產交易行使撤銷權 第九篇 破產撤銷糾紛 【案例129】《破產法》第三十一條「債務」範圍 【案例130】 以「扣款抵債」方式對個別債權人清償的行為可被撤銷 第十篇 債權轉讓糾紛 【案例131】 信託受益權回購屬債權轉讓行為 第十一篇 侵權糾紛 【案例132】 擔保責任解除後銀行應及時消除擔保紀錄 第十二篇 訴訟程序 【案例133】 第三人撤銷之訴的法定構成要件 第十三篇 執行程序 【案例134】 未繳納出資的股東對公司債務承擔補充責任 【案例135】 實際出資人沒有排除法院強制執行的民事權益 【案例136】 執行異議之訴中當事人應就其對執行標的享有足以排除強制執行的民事權益承擔舉證責任 第十四篇 銀行卡糾紛 【案例137】 信用卡逾期還款滯納金與違約金 第十五篇 其他糾紛 【案例138】 債權人代位權與不安抗辯權的法定要件 【案例139】中標人應承擔競標違約責任 【案例140】 商業交易習慣對交易雙方均有法律約束力

原價: 600 售價: 540 現省: 60元
立即查看
習近平時代的中國大陸研究 (1版)

習近平時代的中國大陸研究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由多位具有兩岸事務專業背景與實務經驗的優秀學者共同編撰,從多元視角與專業深度,全面解析習近平時期中國大陸的發展與變遷,為臺灣面對中共挑戰與威脅提供了關鍵參考,是青年學子識讀中國大陸與兩岸關係的一本入門佳作,不僅能成為學界與政策圈進一步探討兩岸互動的基石,更為臺灣未來的戰略選擇與政策制訂提供寶貴的啟示。 全書共12章,針對習近平主政時代的中國大陸各領域發展進行系統性研析,範疇從中共內部的權力運作到對外政策,從經濟發展到社會變遷,不僅勾勒出中國大陸的最新發展現狀,更為臺灣在兩岸互動中提供了實用的參考依據。 本書在編撰上有兩大特點:其一,是特別聚焦在習近平時代下中國大陸各領域的變化,希望在「延續性」與「差異性」的比較下理解習近平新時代的「特殊性」。其二,本書所邀集的作者大多是年輕一代且擁有豐富交流實務經驗的學人,希冀從中國大陸發展現況出發,引領閱讀者進入一個更立體、活潑的學習空間,開創中國大陸研究的新視角。 【目錄】 Chapter 01 導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興衰的政治因素—尋租體制與習近平思想/編著者:陳明祺 第一節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尋租體制 第二節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式社會主義思想初探 第三節 結論 Chapter 02 中國大陸中央與地方政府關係/編著者:曾偉峯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中國大陸中央地方關係的制度特徵 第三節 改革開放後的中央地方關係 第四節 習近平時期的中央地方關係 第五節 結論 Chapter 03 中共意識形態與媒體宣傳/編著者:王智盛、林展暉 第一節 中共歷代領導人主導下的意識形態 第二節 中國歷代領導人主導下的媒體發展 第三節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時期的意識形態發展與媒體宣傳 第四節 結論 Chapter 04中國經濟發展與全球化/編著者:王國臣 第一節 中國經濟發展簡史 第二節 當前中國經濟形勢 第三節 中國經濟問題對策 第四節 中國經濟治理機制 第五節 中國經濟政策成效 第六節 中國經濟前景評估 第七節 結論 Chapter 05 中國的外交與一帶一路/編著者:馬準威 第一節 中共歷代領導人主導下的中國外交政策 第二節 從中共近三次黨代表大會報告剖析習近平外交戰略主軸 第三節 習近平時期涉外戰略核心—「一帶一路」倡議 第四節 結論 Chapter 06 中國軍事發展與國防現代化歷程/編著者:林穎佑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冷戰前的軍事衝突對解放軍的刺激與影響 第三節 冷戰後的軍事衝突對解放軍的刺激與影響 第四節 習近平軍改的變化與影響 第五節 結論 Chapter 07 中國大陸的社會變遷/編著者:王占璽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人口結構與人口問題 第三節 民族構成與民族問題 第四節 戶口制度 第五節 社會階層 第六節 收入不平等與貧窮問題 第七節 教育、醫療與住房問題 第八節 社會保障 第九節 中國的性別不平等 第十節 結論 Chapter 08 中國大陸的城鎮化發展/編著者:吳瑟致 第一節 導言 第二節 中國大陸城鎮化發展概況與趨勢 第三節 城鎮化與區域、社會經濟發展及問題 第四節 「新型城鎮化」對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 第五節 結論:「新型城鎮化」發展前景評議 Chapter 09 中國的教育制度與政策/編著者:林威志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中共的義務教育 第三節 中共的高等教育 第四節 中共的思想教育 第五節 結論 Chapter 10 一國兩制與港澳特區發展/編著者:蕭督圜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十八大以前的港澳特區發展 第三節 十八大以來的港澳特區發展 第四節 習近平時代下的一國兩制與港澳管治政策 第五節 結論 Chapter 11 習近平時期的中共對臺政策/編著者:林瑞華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中共歷任領導人的對臺政策 第三節 習近平時期的中共對臺政策:融合發展 第四節 習時期對臺政策與過往的差別 第五節 結論 Chapter 12 習近平與當代中國—權力鞏固的危機/編著者:董立文 第一節 關於習近平與當代中國的問題 第二節 本書各章回顧 第三節 關於習近平的權力鞏固與權力繼承問題 第四節 結論 延伸閱讀

原價: 480 售價: 456 現省: 24元
立即查看
中國大陸研究概論 (5版)

中國大陸研究概論 (5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內容包括中國共產黨(簡稱中共)的發展史、意識形態、共黨組織、政治、經濟、軍事、社會、外交、對台政策等各領域的發展情形,以概述的方式及較為宏觀的角度探討中國的各項情形。雖僅為概論,但是讀者在讀畢此書之後,必能對中國有一定的瞭解,並在腦中形成一幅有關中國的大圖像。 本書參酌國內外有關中國的相關重要著作,汲取該等著作的精華並加以濃縮,以深入淺出的方式撰寫。本書協助讀者以最精簡及快速的方式瞭解中國,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故,本書不但是一本瞭解中國的入門書,也是研究中國的一塊「敲門磚」,可作為初次接觸中國事務的學生參考,以及作為正在辛苦準備相關考試學子的基本讀物。 【目錄】 推薦序 自序 如何閱讀本書 第一章 中國共產黨發展史 第一節 中共革命時期(1921-1949年) 第二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及動亂時期(1949-1976年) 第三節 中國改革開放時期(1978-2012年) 第四節 建設「中國夢」時期(2013年迄今) 第二章 共產黨及中共的意識形態 第一節 共產黨的意識形態 第二節 中共的意識形態 第三章 中共的組織 第一節 中共的重要機構 第二節 中共與政府及軍隊的關係 第三節 中共領導人的更替 第四節 中共的派系 第五節 中共的決策模式 第六節 中共的貪腐問題 第四章 中國的政治發展 第一節 中國的重要政治機構 第二節 中國的政治運作 第三節 中國的政治改革 第五章 中國的經濟發展 第一節 改革開放前的經濟情況 第二節 改革開放後的經濟發展 第三節 國有企業的發展 第六章 中國的軍事發展 第一節 軍事發展情形 第二節 解放軍的軍事改革 第三節 解放軍的貪腐問題 第七章 中國的社會問題 第一節 人口問題及所衍生的問題 第二節 其他重大的社會問題 第八章 中國的外交 第一節 毛澤東時期的外交 第二節 鄧小平時期的外交 第三節 江澤民時期的外交 第四節 胡錦濤時期的外交 第五節 習近平時期的外交 第六節 中國與日本的關係 第七節 中國與印度的關係 第九章 中國的對台政策及台灣的應對 第一節 毛澤東時期 第二節 鄧小平時期 第三節 江澤民時期 第四節 胡錦濤時期 第五節 習近平時期 第六節 「台海中線」與台海的安全 第七節 兩岸統合的問題 第八節 美、中、台三邊關係 第十章 香港問題 第一節 問題的緣起 第二節 「反送中」運動 第三節 中國的反應 第四節 「反送中」運動的影響 第十一章 中共政權穩定的爭辯 第一節 中共崩潰論 第二節 中共穩定論 第十二章 對習近平地位的研析 第一節 對習近平地位穩固與否的爭辯 第二節 分析習近平地位的途徑 第三節 結語

原價: 520 售價: 442 現省: 78元
立即查看
21世紀新中國:中國大陸經濟全球化戰略

21世紀新中國:中國大陸經濟全球化戰略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代理經銷:白象文化 本書將綜合解析中國大陸如何透過「人才戰略」、「互聯網+」、「五年規劃」、「中國製造2025」、「自由貿易試驗區(FTZ)」、「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扶貧與鄉村振興」、「一帶一路戰略」、「國際產能與裝備製造合作」、「自由貿易協定(FTA)」、「人民幣國際化」等,政府主導對內及對外的經濟發展戰略,以形成其經濟全球化的戰略布局。並歸納分析中國大陸經濟全球化路徑與實踐方法及探討中國大陸是否有機會挑戰美國經濟霸權,以供讀者參考。

原價: 600 售價: 450 現省: 150元
立即查看
中國大陸概論 (3版)

中國大陸概論 (3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中共從建政以來,發展的鐘擺從毛澤東時期「以階級鬥爭為綱」一端,擺向鄧小平時期「經濟建設為中心」另一端,我們看到中國大陸幾乎在各領域都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然而其政治體制幾乎未曾改變,黨國依然緊密鑲嵌在經濟社會生活當中。中國大陸的發展不僅影響周邊國家與兩岸關係,也牽動世界格局的變遷,確實值得我們進一步探索。針對此,本書將全面性、系統性地介紹以中國大陸為核心的國內與國際兩個大局,全書共計十八章,區分為「黨史與政治體制」、「經濟改革與企業發展」、「社會轉型、環衛與傳媒」以及「對外關係、軍事與兩岸關係」等四大部分,不僅是教科書、考試用書,也是想要深入瞭解中國大陸政治經濟社會發展、國際關係以及兩岸關係的讀者不可不讀之好書。 目錄 第一章 導論:認識中國大陸/王信賢、寇健文 壹、前言 貳、黨史與政治體制 參、經濟改革與企業發展 肆、社會轉型、環衛與傳媒 伍、對外關係、軍事與兩岸關係 陸、結論 第二章 中國共產黨發展簡史:從建黨到毛澤東時代結束/鍾延麟 壹、從創黨到建政(1921-1949) 貳、從開國到毛澤東時代的結束(1949-1976) 參、結論 第三章 中國黨國體制與菁英政治/寇健文 壹、 黨國體制的運作:「黨的領導」與全面控制政治事務 貳、習近平集權與重塑後的黨國體制 參、改革開放後中共菁英政治的演變 肆、中共菁英政治的主要研究途徑 第四章 中央行政體制:國務院與全國人大/蔡文軒 壹、前言 貳、國務院與全國人大的編制與職權 參、國務院的機構改革與發展 肆、仍是政治花瓶嗎?全國人大的職能強化與瓶頸 伍、結論 第五章 地方政府與基層治理/王嘉州 壹、前言 貳、地方與基層政府的構成與職權 參、地方與基層政府治理的特徵與改革 肆、中央與地方關係 伍、結論 第六章 從後進追趕到超前部署: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張弘遠 壹、前言 貳、經濟發展過程與產業結構變遷 參、中國經濟發展的制度性因素 肆、中國經濟變遷對全球體系的影響 伍、結論 第七章 區域經濟與地方發展模式/林雅鈴 壹、區域經濟的崛起 貳、區域發展策略 參、當前各區域發展概況 肆、區域經濟發展差距 伍、地方經濟發展模式 陸、結論 第八章 中國的企業部門/劉致賢 壹、導論 貳、計畫經濟下的國企 參、國企改革 肆、民營企業的出現與發展 伍、外商投資企業的出現與發展 陸、結論 第九章 中國大陸社會結構與轉型/曾偉峯 壹、前言 貳、中國大陸社會 參、中國大陸社會結構概況 肆、中國大陸社會轉型與社會問題 伍、中國大陸社會政策 陸、結論 第十章 社會穩定、黨國回應與科技維穩/王信賢 壹、前言 貳、崛起中的社會力量與黨國回應 參、中共維穩法規與體制調整 肆、社會治理與科技維穩 伍、結論 第十一章 中國大陸的社會治理與人權發展/王韻 壹、前言 貳、 歷史與政策脈絡:以「愛國隊伍」為核心的社會治理模式 參、「大統戰」的回歸與「中國化」 肆、「習特色」的人權觀與「新黑五類」 伍、結論 第十二章 中國的環境治理與健康治理/王占璽 壹、前言 貳、環境治理 參、健康治理 肆、環境治理與健康治理的比較 第十三章 傳統媒體、網路媒體與政府治理/王毓莉 壹、中國大陸新聞傳播理論與制度 貳、中國大陸傳播改革與發展 參、新聞輿論監督的崛起與凋零 肆、影視節目娛樂化發展趨勢與侷限 伍、中國大陸網路與社群媒體發展與規管 陸、未來與展望 第十四章 國際環境與外交戰略/黃瓊萩 壹、前言 貳、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經營對外關係的幾項特點 參、1950-1966年:戰爭的年代與中蘇交惡 肆、1966-1976年:文革期間的中國對外政策與中美關係的轉變 伍、1978-1989年:改革開放與天安門事件 陸、1989-2000年:韜光養晦與新安全觀 柒、2000-2013年:強國崛起與和諧世界 捌、2013-2020年:中國夢、帶路倡議、人類命運共同體與中美大國角力 玖、結論 第十五章 自由貿易協定的發展特色與因素限制/呂冠頤 壹、前言 貳、中國大陸自貿協定的發展與執行概況 參、中國大陸加入FTA的動機與內外因素 肆、中國大陸自貿協定發展之模式特色 伍、結論 第十六章 美中臺三角關係/張登及 壹、「三角」研究的淵源與三角關係類型 貳、國際政治中的不對稱關係 參、冷戰時期三角關係的變遷 肆、冷戰後三角關係的發展與現況 伍、結論:中國大陸研究最迫切的議題 第十七章 中國軍事制度與改革/沈明室 壹、前言 貳、中國軍事戰略體系與內涵 參、中國軍事體制發展 肆、中國軍事現代化歷程 伍、中國軍事制度的未來發展 第十八章 兩岸關係發展史/郭瑞華 壹、兩岸關係的意涵與由來 貳、從戰爭對峙走向和平對立(1949-1987) 參、從單向交流走向雙向交流(1987-2000) 肆、從關係冷淡走向熱絡再到嚴峻(2000年迄今) 伍、兩岸關係的癥結 陸、結語與前景展望

原價: 550 售價: 468 現省: 82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