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商新手知多少:第一次諮商實習就上手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諮商新手知多少:第一次諮商實習就上手
ISBN13:9789865492298
出版社:雙葉書廊
作者:喬虹
裝訂/頁數:平裝/304頁
規格:21cm*14.8cm*1.4cm (高/寬/厚)
版次:增訂1版
出版日:2022/02/01
中國圖書分類:諮商;面談法
內容簡介
作者以輕鬆幽默的筆調,暢談諮商心理與輔導相關科系學生於諮商實習時所需要具備的基礎能力,以及在實習現場可能遇到的各類狀況。本書為華語書目中第一本針對諮商實習所撰寫的教科書,有別於其他類型的教科書,採取大量作者在實習課程教學經驗中所輔導的實際案例,以第一人稱撰寫,彷如作者直接與學生讀者面對面溝通,輕鬆易讀。本書雖為碩士班修習諮商實習課程的學生而寫,亦可推薦給大學部目前正在輔導現場從事輔導與諮商專業實習的學生閱讀。
實務性:完全根據作者教學現場實況與拜訪實習督導多年實戰經驗撰寫而成。
詼諧性:以幽默風趣的筆法、淺顯易懂的文字,輔以趣味十足的漫畫,帶領學生以專業的素養、從容的態度進入實習情境。
專屬性:是全臺第一本專為高等教育之諮商實習課程,量身訂製的中文教科書。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喬虹
現職: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專任助理教授
學歷:美國密蘇里大學哥倫比亞分校諮商心理學博士
經歷:Non-US Based Co-Chair, International Section, Society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APA)
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
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常務理事
臺灣諮商心理學會副理事長
Taiwan Psychology Network Chair
美國馬里蘭大學諮商中心博士級全職實習心理師
美國密蘇里大學哥倫比亞分校同志資源中心友善校園講座訓練師
專長:諮商督導、多元文化與跨文化諮商、性別與性取向相關議題
目錄
PART 1 實習前的專業與身心準備
1.1 諮商實習是什麼東東
1.2 誰人疼惜我?花應落誰家
1.3 請叫我面試達人
1.4 萬丈高樓平地起
1.5 督導是怎樣的監督者
1.6 實習週誌怎麼寫
1.7 個案紀錄怎麼寫
1.8 個案報告在做什麼
1.9 淺談通訊心理諮商
1.10 健康的身心是奮鬥的本錢
PART 2 實習時的各類狀況
2.1 魔鏡呀魔鏡,請問怎麼樣才能讓督導喜歡我
2.2 讓我歡喜讓我憂
2.3 火拌、夥伴,傻傻分不清
2.4 現在蹲低一點是為了以後能跳更高
2.5 老天爺,請賜給我完美的案主吧
2.6 我們都要練習好好說再見
2.7 實習課老師的機構拜訪:三方會談
2.8 實習真的過不去,也請不要把撤退的橋燒掉
PART 3 諮商員的基本功
3.1 我是誰
3.2 從我到我們:共赴多元文化之旅
3.3 姊教的不是技術,是人性
3.4 諮商師是人
3.5 內省真的好辛苦,最難過的就是自己這一關
3.6 人際衝突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3.7 你想成為什麼樣的心理師
3.8 從學生到心理師:不再(只?)是乖乖牌
3.9 你是具有科學家精神的實務工作者嗎
PART 4 諮商員訓練番外篇
4.1 寫給大學部學生的一封情書
4.2 老師,請問您可以幫我寫推薦信嗎
4.3 碩士學位請不要當成博士唸
4.4 學生出門玩什麼(上)─國外學術研討會教戰守則
4.5 學生出門玩什麼(下)─國內學術研討會教戰守則
後記:從成為專業到終生志業─我是諮商心理師
立即查看
團體諮商與治療: 一個嶄新的人際-心理動力模式 (4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團體諮商與治療:一個嶄新的人際─心理動力模式
作 者:吳秀碧
出版社別:五南
出版日期:2023/03/01(4版1刷)
ISBN:9786263438248
書 號:1BZX
頁 數:596
開 數:20K
內容簡介
本書最獨特之處,在於作者提出治療團體的歷程與階段發展的理論建構,以及團體整體(group-as-a whole)的理論基礎與應用。由於美國當前盛行的人際取向治療團體獨缺這兩個理論,因此對於受訓者和新手領導者在催化團體歷程的發展時,因無以為據,特感困難,而如何運用團體整體,也常感到困惑。本書的作者根據社會心理學的人際關係相關理論,建構一個五階段模式,並依此模式提出各階段的領導任務和策略,使領導者有所依循。而這個團體歷程與階段發展理論的建構,與近年西方學者在團體歷程的實證研究相呼應。這一本書,正如推薦序三的學者所指出,可能是國內外關於團體諮商與治療相關書籍中第一本對治療的理論基礎做最詳盡探討、又完整說明實務執行背後理論依據的一本書。
本書特色
內容完整
包含團體諮商的定義和性質的定位,人際與心理動力團體治療之基本假設,團體歷程與階段發展之領導理論與方法,團體中的重要議題與治療機制,成員與領導者相關議題,以及領導者訓練等重要內容。
理論與實務兼具
於理論的脈絡闡釋精闢,且在實務理路分析清晰,並有具體實例對照說明。無論對於有志從事諮商與治療團體研究者或實務工作者,都是值得典藏的一本書籍。
融入華人文化
由於團體諮商與治療屬應用心理學的領域,因此在方法與技術的創發具有濃厚的文化色彩,不容忽視。本書的立論雖為西學,由於融入華人文化的辯證,讓讀者可以感到貼近自己的經驗。
目錄
第一篇 緒論
第一章 團體諮商與團體治療的關係
第一節 使用「團體治療」一詞的現況
第二節 「團體治療」一詞出現的年代
第三節 小團體模式的確立與團體治療
第四節 團體諮商成為團體治療的領域
第五節 討論與結論
第二章 人際-心理動力團體諮商與治療的基本假設
第一節 治療團體為複合的現象
第二節 社會性需求為人類行為的主要動力
第三節 人格是人際動力的產物
第四節 個人的問題多數來自人際
第五節 團體整體如家庭星座
第六節 團體治療方法可以內外兼具
第三章 通用系統論與團體治療
第一節 小團體的性質與結構
第二節 通用系統論引言
第三節 整體觀
第四節 相互依賴與互補
第五節 結構
第六節 團體的互動
第七節 團體發展的循環和階段
第八節 結語
第二篇 團體的發展與領導
第四章 團體中的治療關係
第一節 團體中的人際網絡
第二節 領導者與成員的治療關係
第三節 領導者進入成員關係的系統
第四節 團體凝聚力的定義、性質和重要性
第五節 團體中成員關係的發展
第六節 結語
第五章 團體歷程與階段發展的原理
第一節 緒論
第二節 團體歷程發展的理論基礎
第三節 諮商與治療團體的階段
第四節 討論與結語
第六章 非結構式團體的歷程領導通論
第一節 非結構團體的性質
第二節 非結構團體歷程的議題
第三節 螺旋模式的歷程領導
第七章 團體前期的領導
第一節 團體前期主要的領導任務
第二節 團體初期的領導策略
第三節 社交階段的領導與第一次聚會
第四節 連結階段的領導
第五節 共享關係階段的領導
第六節 討論與結語
第八章 團體後期的領導
第一節 團體後期歷程的領導
第二節 互助工作階段的領導
第三節 收穫與結束
第四節 結語
第九章 領導相關行為與介入技術(一)
第一節 領導者的自我揭露
第二節 五種有用的領導作為
第三節 產生有意義的歸因
第四節 團體的第一次聚會
第五節 時機
第六節 使用「我陳述」
第十章 領導相關行為與介入技術(二)
第一節 重構
第二節 提問與探問
第三節 以家族為本的團體技術
第四節 角色扮演
第五節 角色轉換技術與空椅技術
第六節 使用活動
第七節 閱讀治療方法
第八節 促進成員互動
第三篇 團體中的重要議題與治療機制
第十一章 此地此時
第一節 此地此時在團體治療的意義
第二節 此地此時的運用
第三節 歷程闡釋
第四節 回饋與歷程闡釋
第五節 結語
第十二章 團體中的投射性認同
第一節 投射性認同的概念
第二節 投射性認同的功能與過程
第三節 投射性認同作為要求關係的不適應手段
第四節 投射性認同與團體歷程
第五節 團體中投射性認同的處理
第六節 領導者成為投射性認同的對象
第十三章 代罪羔羊
第一節 代罪羔羊的意義
第二節 代罪羔羊與失功能家庭
第三節 代罪羔羊的產生
第四節 代罪羔羊的功能
第五節 團體中代罪羔羊產生的時機
第六節 領導者的議題
第七節 預防與處理團體中的代罪羔羊
第十四章 團體中的衝突
第一節 團體中衝突的意義與衝擊
第二節 團體衝突的原因
第三節 衝突的處理
第四節 結語
第十五章 矯正性情緒經驗
第一節 矯正性情緒經驗的意義與性質
第二節 矯正性情緒經驗治療的三個歷程
第三節 矯正性情緒經驗的治療方法
第四節 團體歷程的矯正性情緒經驗治療
第十六章 團體的支持環境
第一節 支持
第二節 傾聽
第三節 同理心
第四節 回饋
第四篇 團體成員與領導
第十七章 團體成員
第一節 成員的性質
第二節 團體的大小
第三節 選擇與準備成員
第四節 團體成員的組成
第五節 成員的角色
第六節 成員的行為
第七節 結語
第十八章 團體領導者與領導
第一節 有效領導者的特質
第二節 領導者的任務與功能
第三節 領導團體的主要能力
第十九章 聯合領導
第一節 聯合領導的意義與模式
第二節 聯合領導的益處與缺失
第三節 聯合領導者的組合對於團體的影響
第四節 聯合領導者的關係
第五節 聯合領導者的溝通與合作原則
第六節 結語
第二十章 領導者的訓練與督導
第一節 體驗性團體的重要性
第二節 體驗性團體的類別、訓練價值與限制
第三節 體驗性團體訓練效果的提升
第四節 結語
參考文獻
立即查看
悲傷治療的技術-創新的悲傷輔導實務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悲傷治療的技術:創新的悲傷輔導實務
作者:Neimeyer(章惠安)
出版社:心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2/00
ISBN:9789861916385
內容簡介
《悲傷治療的技術》在悲傷與喪慟諮商及治療的領域中,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實務指南,書中64則創新實用的悲傷治療技術,提供了最具創造性且鼓舞人心的介入方法。個別來說,每一技巧都強調了創意和實務性;整體而言,它們抓住了這個領域在實務工作上的豐富性,以及治療師在各種不同情境中發展出來的多元做法,有效處理了喪慟者的需求。本書富含以下特色:
● 主題性的組織架構,可為特定情況找到適用的技巧;
● 針對每一技巧的運用提供專家指導,和避免一般易犯的錯誤;
● 詳細說明某些特定技巧的使用方法、條件限制及適用對象;
● 案例描述和文字紀錄。
人生的路途上,失落無可避免,人們因失去摯愛而失落、跌落絕望黑暗的幽谷之中。如何扶起喪慟者,讓他們重新學會愛、付出愛、感受愛,是悲傷輔導助人者心之所向。
目錄
第一部 建立工作架構
1 專注當下、歷程與步驟:悲傷治療中技巧精熟的關係架構
2 悲傷治療中的同理精神
3 細拉:進入悲傷境地的正念導引
4 喪慟歷程的軌跡:介入架構
第二部 調節情緒
5 悲傷觀察日誌
6 繪製失落之境的地圖:屬於悲傷的和不屬於悲傷的
7 成年悲傷者使用的精神科藥物
8 正念療法
9 重整惡夢故事
第三部 與身體工作
10 類比傾聽法
11 拍手功
12 維持連結的身體想像
13 身體託管
第四部 轉化創傷
14 複雜性悲傷和創傷:優先處理什麼?
15 重述死亡事件
16 暴力死亡之後喚出與逝者的同盟關係
17 眼動減敏重整療法(EMDR)
18 重現畫面的意義建構
第五部 改變行為
19 行為啟動
20 度過佳節倍思親的時刻
21 自我肯定訓練
22 尋求平衡的寫作介入療法
第六部 重建認知
23 以行為實驗改變災難式的錯誤解讀
24 以理情治療 ABC 模式回應失落
25 接受與承諾療法(ACT)
26 針對失落關係的基模治療法
27 針對孩童長期性悲傷進行認知重建
第七部 面對抗拒
28 「你可以接受自己是 OK 的嗎?」
29 深度悲傷治療的公開聲明
30 悲傷管理中有控制的逃避
第八部 發現意義
31 透過個人態度發現意義
32 以引導式日誌促進意義建構
33 對喪慟父母運用失落特質技巧
34 隱喻式重整
第九部 重寫生命故事
35 生命回顧
36 失落時間軸
37 虛擬夢境故事
38 聽見你的心聲:建立療癒性對話
39 記錄孩子的生命故事
40 故事山
第十部 鞏固記憶
41 開啟家庭相簿
42 串起記憶的列車
43 兒童的回憶作品
44 記憶盒
45 大自然回憶
第十一部 更新連結
46 介紹逝者
47 透過導引畫面開啟視覺化連結
48 與逝者通信
49 與逝者的引導性想像對談
50 椅子操作法
51 生命標記
52 穿透憂傷看到傳承
53 「抓住片刻」的記錄
第十二部 修改目標
54 在悲傷歷程中設定自我照顧目標
55 界定與展望自我
第十三部 動用資源
56 詩和書目療法
57 兒童書目療法
第十四部 悲中有伴
58 編織社會支持的交響曲
59 處理喪慟支持團體的治療衝突
60 談談與夫妻和家庭的會談
第十五部 儀式性的轉化
61 治療性儀式
62 提供自殺身亡後「錯過的儀式」
第十六部 助人者的療癒
63 助人者療癒智慧圈
64 試穿鞋子
立即查看
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學習手冊
相關熱銷的書籍推薦給您
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學習手冊
系列名:心理學叢書
ISBN13:9789579272933
替代書名:Student Manual for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undeling and Psychotherapy
出版社:揚智文化
作者:Gerald Corey
譯者:李茂興
裝訂/頁數:平裝/310頁
出版日:1997/01/01
中國圖書分類:天文
內容簡介
本學習手冊為搭配《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原文第五版]而設計。旨在促進學子掌握諮商理論的精髓與治療實務的學習。內容包括各種測驗、討論問題及個案範例等。
目錄
第一篇 諮商實務的基本議題
1.緒論與全覽
前言
本手冊與教本如何搭配使用
理論重點回顧
態度與價值觀自評量表
2.諮商員——具人性之專業人員
態度與信念自評量表
個人應用專題
建議活動:建立個人對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看法檔案
涉及價值觀處理的案例
歧視傾向測驗
建議活動:建立對於諮商實務中的多元文化課題之個人看法檔案
3.諮商實務的道德議題
道德議題與問題
關於道德議題方面的態度自評量表
涉及道德兩難的案例研討
第二篇 諮商的理論與技術
精神分析治療法
章前自評量表
4.精神分析治療法複習
重要名詞解釋
討論問題
建議活動與練習
個案範例
綜合測驗
5.阿德勒學派治療法
章前自評量表
阿德勒學派治療法複習
重要名詞解釋
討論問題
個人的應用:生活方式的評鑑
個案範例
綜合測驗
6.存在主義治療法
章前自評量表
存在主義治療法複習
重要名詞解釋
討論問題
建議活動與練習
個案範例
綜合測驗
7.個人中心治療法
章前自評量表
個人中心治療法複習
重要名詞解釋
討論問題
實務應用:反射當事人的感受
個案範例
綜合測驗
8.完形治療法
章前自評量表
完形治療法複習
重要名詞解釋
討論問題
個人應用上的議題與問題
建議活動與練習
個案範例
綜合測驗
9.現實治療法
章前自評量表
現實治療法複習
重要名詞解釋
討論問題
問題狀況:現實治療法的實務
個案範例
綜合測驗
10.行為治療法
章前自評量表
行為治療法複習
重要名詞解釋
討論問題
個人的應用:擬訂自我管理方案
實務應用
建議活動與練習
個案範例
綜合測驗
11.認知行為治療法
章前自評量表
理情行為治療法與認知治療法複習
重要名詞解釋
討論問題
個人應用的課題與問題
實務應用
個案範例
綜合測驗
12.家族系統治療法
章前自評量表
家族系統治療法複習
重要名詞解釋
討論問題
個人應用上的建議活動與練習
個案範例
綜合測驗
第三篇 整合與應用
13.治療技術的整合
治療取向在特定當事人族群或特定問題上的應用
問題與議題:培養個人諮商風格之指南
建議活動與練習:培養自己的諮商哲學觀
思考與討論的問題
14.個案示範——以整合取向輔導史天恩
思考與討論的問題
額外的個案演練
附錄:綜合測驗答案
立即查看
憂鬱的陰影: 關於沮喪、自殺念頭最真實的告白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自殺論
系列名:經典名著文庫
ISBN13:9789571194745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埃米爾‧涂爾幹
譯者:馮韻文
裝訂/頁數:平裝/488頁
規格:21cm*14.8cm*2.4cm (高/寬/厚)
版次:3
出版日:2018/02/28
中國圖書分類:其他社會病態
內容簡介
古典社會學大師涂爾幹的重要名著
首次為社會學建立經驗基礎
對傳統上認為純粹是個人和心理因素的自殺現象
提供了社會面向的解釋
《自殺論》是涂爾幹的一部重要社會學名著,與《社會分工論》一書的內容十分密切,因為在《社會分工論》最後一部分已對社會分工引起的社會病態進行了分析。作者認為,所謂自殺,就是「任何由死者自己完成並知道會產生這種結果的某種積極或消極的行動,直接或間接地引起的死亡」。自殺是一種特殊的社會現象,在資本主義制度下,這種現象之所以增多,是由於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社會分工的變細所造成的社會病態所引起的。它跟種族、遺傳因素、個人素質、心理狀態、精神病、自然條件、氣候變化無重大關係,或者說關係不大,然而它跟社會環境、其中包括經濟危機、政治危機、社會動蕩、改朝換代、工作變遷、生活變化等卻有著密切的關係。
但是,自殺人數的多少和自殺率的高低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則有所不同。它們與不同的宗教信仰、文化程度高低和兩性差異關係很大。在這些自殺者中,作者又按照自殺的不同原因,把自殺分為三種類型,即利己主義自殺、利他主義自殺和脫序性自殺。
目錄
林端(台大社會系教授)導讀
作者序
導論
第一編 非社會因素
第一章 自殺與心理變態
第二章 自殺與正常的心理狀態、種族、遺傳
第三章 自殺與自然因素
第四章 模仿
第二編 社會原因和社會類型
第一章 確定社會原因和社會類型的方法
第二章 利己主義式的自殺
第三章 利己主義式的自殺(續)
第四章 利他主義式的自殺
第五章 脫序性自殺
第六章 不同類型自殺的各種形式
第三編 作為一般社會現象的自殺
第一章 自殺的社會因素
第二章 自殺和其他社會現象的關係
第三章 實際的結論
附錄
一、自殺和酗酒
二、法國各縣的自殺人數(1887-1891)
三、中歐的自殺情況(根據莫塞利的資料)
四、自殺人數和家庭密度(人口數)
五、自殺和財富
六、各年齡組有配偶者和喪偶者按有無子女分類的自殺人數
涂爾幹年表
立即查看
如何預防病人自殺?臨床評估與處置 (Preventing Patient Suicide: Clinical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如何預防病人自殺?臨床評估與處置
作者:周佑達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3
條嗎:9789861269375
書籍簡介:
「該如何防治自殺?如何協助可能自殺的人?」是現今社會中極需面對及正視的議題,對心理衛生工作者來說,更是應該具備的重要專業知能。這一本自殺防治工作者重要的專書,是羅伯.賽門教授所編著,他曾任美國精神醫學與法律學會會長,在相關領域聲譽卓著。本書除了闡述自殺風險的評估、自殺行為的防範,以及自殺相關問題之臨床處置等議題,尤其是強調保護因子對系統性的評估與團隊介入之說明更具特色。作者將其豐富的精神醫學與法學知識,來探討自殺在臨床處理與法律層面之難題,並提供自殺風險評估的品質審查與風險管理原則作為依據,是相關領域之從業人員,絕不可錯過的實用教材。
序言:
隨著社會對自殺議題的日益重視,加上越來越緊張的醫病關係,使得臨床工作上,每次遇到自殺風險個案的時候都壓力沉重。深怕一個不注意,就會登上報紙頭條,甚至被告上法院。然而除了燒香拜拜,祈禱這樣的事情不要降臨在自己頭上外,能夠做的,也只有小心再小心,另外就是努力充實臨床知識了。
因此,當合記書局詢問我是否願意接下此書的翻譯工作時,我便忙不迭地答應了。除了做資訊傳播的媒介者,透過翻譯,讓更多台灣的專業人員可以更輕鬆的吸收相關知識這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外,自私的想法其實是可以趁機好好的熟讀這本書,何樂而不為呢?
這本書的初稿翻譯工作完成在2011年9月到2012年3月之間。雖然翻譯過程很辛苦,常常都有頭腦要爆炸、眼睛要脫窗的感覺。但是翻譯工作完成之後,才發現這本書真的是一本寶典。除了書本知識外,難能可貴的是這本書提供了許多工作知識,例如該如何因應門診或病房不同的環境來執行自殺預防與自殺評估、如何避免可能的醫療訴訟、如何強化機構對自殺防治的品質審查等。配合上許多的案例分享,我們更能看到實際病人處置的方式。
美國人喜愛訴訟,勇於捍衛自己的權益是很有名的。雖然他們的司法制度與我國有許多的不同,但我相信在這樣環境歷練下的醫師心得一定很能給予我們參考,至少我從中獲益匪淺。也希望能讓各位在讀完本書之後有所收穫。
如果各位覺得這本書值得帶回家一讀的話,也請大家多多支持正版。台灣的出版市場本來就小,目前的景氣也不是太好,加上專業書籍屬於小眾市場,如果大家不支持的話,我擔心會越來越難有機會讀到中文化的好書了。
在翻譯的過程中筆者已盡力尋求翻譯的正確與精準,但畢竟我不是自殺預防、自殺研究的專家,難免有所疏漏之處,歡迎讀者們不吝指正。若有任何的疑問或指教,歡迎寄電子郵件到sbkchou@yahoo.com.tw 來討論。
最後,要感謝我的太太與家人在翻譯過程中的鼓勵,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系主任劉嘉逸醫師於百忙之中為本書撰寫推薦序。謝謝聖保祿醫院對精神科的支持以及精神科同仁對病患的細心照料,讓我能無後顧之憂地完成本書的翻譯工作。祝大家身心永保安康。
目錄:
第一章 自殺風險評估:通往治療與處置的大門
第二章 藉由實證精神醫學增進自殺風險評估的品質
第三章 評估並強化自殺的保護因子
第四章 透過行為觀察來評估防衛性病人的自殺風險
第五章 精神疾病與自殺風險
第六章 高自殺風險病人的突然改善:真實或虛偽?
第七章 急性與慢性高自殺風險:危機處理
第八章 自殺風險病患的安全處置:面對不確定性
第九章 自殺風險病患的槍枝安全管理:協同合作的模式
第十章 自殺風險評估量表:臨床醫師要注意
第十一章 迫近的自殺、被動的自殺意念以及其他棘手的迷思
第十二章 自殺風險評估的品質審查:現實與補救之道
第十三章 治療自殺風險病患時的臨床風險管理:臨床與法律的難題
立即查看
大學諮商中心的新變化新挑戰:其架構與因應校園性侵、暴力、自殺議題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大學諮商中心的新變化和新挑戰:其架構與因應校園性侵、暴力、自殺議題
作者:陳若璋
出版社:五南
出版日期:2020/02/00
ISBN:9789577638410
內容簡介
作者過去32年曾任職於臺灣、清華、東華及慈濟大學,為專任之臨床與諮商心理學教授;其中有15年擔任清華、東華大學諮商中心主任。
作者在30年前,首先注意到臺灣婚暴對婦女、社會的傷害,後帶領婦女團體建制臺灣家庭暴力防治法及相關程序;又掀起社會大眾對性暴力及兒童性虐待的重視;並成為臺灣推動性侵加害者強制診療制度與運行之先驅者。作者持續對上述議題關注,並進行相關研究,加上諮商中心的工作經驗,因之敏感於島內30年大學文化的急劇變動及學生困擾的改變,過去諮商中心服務的範疇較集中於協助學生在自我與生涯的探索上,現今因網路與社群媒體興起,影響同儕、師生間的互動;亦導致新興議題大幅增加,如企圖自殺、嚴重精神疾病發作、遭受性侵或暴力的個案們,都在在考驗於諮商中心的助人工作者。
故本書在前半章節中,介紹作者從多年研究與實務經驗中,整理出之諮商中心應有的組織架構,硬體上應有的種種規劃等;中間章節則介紹中心平日應提供之多元服務及作業流程,同時如何與校園各級單位合作與聯結;後半部則描述與回應,現今中心應如何因應新興議題:在自殺、性侵、暴力問題上,如何使用工具評估與預測、何為有效之處理流程、治療策略與技術等等。本書可說是國內第一本針對台灣校園實務及新興議題所量身打造的專書。
目錄
第一篇 一個和諮商中心有關的故事:與它的情緣
第一章 我和大學諮商輔導中心的情緣:從很早很早以前談起
第二章 30年的變化
第三章 變與不變之間
第四章 一個理想的大學諮商中心宗旨:以三級預防為主要目標及任務
第二篇 建構大學諮商中心的組織及工作重點
第一章 各大學依其建校理念及校園文化而建構其諮商中心目標
第二章 理想的大學諮商中心組織、人力規劃與設備
第三章 人永遠是諮商中心最重要的元素:諮商師的專業角色
第四章 他們也塑造了諮商中心之文化
第五章 服務對象及工作重點
第六章 與學校其他單位的橫向聯繫
第三篇 諮商工作基本運作
第一章 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諮商中心位置之選擇
第二章 空間規劃及基本配備
第三章 初次晤談的任務及分級派案
第四章 諮商晤談次數與流程
第五章 會談可結合心理測驗及團體諮商
第六章 個案資料之記錄與保存
第七章 諮商歷程中使用不同表單之時機
第八章 諮商結束時需做之處理及記錄
第四篇 中心實務的多面向、行政管理與訓練
第一章 中心固定行政會議
第二章 定期進行中心來訪者資料整理與統計
第三章 常用的心理測驗
第四章 個案不適切行為之行政處理原則
第五章 輔導股長及志工訓練
第五篇 初級預防的重點與內涵
第一章 將心理衛生知能深植於通識教育各項學習層面內
第二章 實施新生入學篩檢與後續關懷
第三章 推展多元豐富的校園紓壓運動
第四章 走入校園最前線,結合系學會活動並推行「學習夥伴/輔導股長制度」及義工教育訓練
第五章 聯結舍監加強宿舍關懷
第六章 活絡地方區域各項資源之連結
第七章 舉辦徵文活動及電影欣賞活動
第六篇 二級預防
第一章 個別諮商之重點與流程
第二章 團體諮商之性質與流程
第三章 高關懷學生的諮商與後續追蹤
第四章 導師輔導知能研討會與各單位合作辦理「橫向連結會議」
第五章 區域應提供個案研討會及多元的進修管道來提升團隊專業知能
第七篇 三級預防:校園危機個案類型、性質、危機處理原則及團隊
第一章 國內外大學校園危機個案類型與性質
第二章 國內外學者建議的危機處理能力:一般性的模式與流程
第三章 完備的危機評估是順暢進行危機流程的開始
第四章 研究顯示目前臺灣校園在處理危機個案時的缺失
第五章 總結
第八篇 精神疾病之危機個案案例與處理
第一章 思覺失調症引發之危機個案
第二章 情感性疾患及自殺企圖的危機個案
第三章 因其他精神疾患引發之自傷危機個案
第九篇 性平議題及相關危機個案的案例與處理
第一章 性平議題類型及校園性平委員會之設立功能與流程
第二章 性騷擾議題之危機個案
第三章 性侵害議題之危機個案
第十篇 校園親密關係暴力及恐怖情人的辨識與處理
第一章 作者之校園親密關係暴力(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IPV)研究及結果
第二章 校園親密關係暴力個案的處理策略
第三章 辨識恐怖情人特質及其處理策略
第十一篇 校園心理師職務所造成的衝擊、危險與調適
第一章 校園危機個案處理對心理師的衝擊
第二章 心理師在處理危機個案或遭受暴力後的身心變化與調適
第十二篇 諮商專業的困境與解決之道
第一章 諮商專業仍待解決的困境
第二章 從危機中看見諮商專業在校園行政制度面需盡速解決部分
第三章 從危機中看見校園諮商專業仍需繼續加強訓練的面向
附 錄
附件一a 心理諮商輔導中心初談同意書
附件一b 學生資料表(學生填寫)
附件二 個案派案表
附件三 心理諮商輔導中心個別諮商同意書
附件四a 個案資訊交流同意書(調閱諮商紀錄同意書)
附件四b 緊急送醫同意書
附件五 個別會談記錄表
附件六 心理諮商輔導中心個案轉介單
附件七 心理諮商輔導中心個案轉介單
附件八 導師轉介會談概況回報單
附件九 教師轉介同意書
附件十 緊急事件處理表
附件十一 自殺防治通報關懷單
附件十二a 不自傷保證契約書
附件十二b 不自殺保證契約書
附件十三 大學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事件檢舉書
附件十四a 性侵害案件通報表
附件十四b 成人保護案件通報表
附件十五a 個別諮商流程圖
附件十五b 心理諮商輔導中心各式表格使用表
附件十六 接受諮商回饋表
附件十七 結案記錄表
附件十八 個案研討提案摘要表
參考文獻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