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緩和醫療末期病人鴉片類藥物臨床使用手冊(附別冊)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安寧緩和醫療末期病人鴉片類藥物臨床使用手冊(附別冊)
作者: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9
條碼:9789863682622
簡介:
改善末期病人的生活品質與追求善終是安寧緩和醫療的首要目標,針對鴉片類藥物已成為現今在緩解末期疼痛療程上重要的藥物使用,因此「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繼《末期疾病疼痛治療學》與《末期疾病疼痛評估與處置》,再邀集多位專家學者撰寫本手冊,內容不僅說明鴉片類藥物之種類、藥理作用、適應症、不良反應之預防與處置、倫理議題等,且符合實證醫學,除此之外,亦提供台灣現行法規與實務資訊,是對於安寧醫療照護者及相關醫療人員在臨床上必備的參考指引。
序
推薦序一
改善生命末期照護品質、追求病人善終,是安寧緩和醫療團隊主要目標。照護過程中有三個重要層面:一是緩解疼痛、呼吸困難等身體症狀;二是溝通病情、治療方針及維生治療抉擇;三為提供身心靈完整照護。若能同時注重三個面向,對病人善終及醫病關係有很大助益。
過去癌症疼痛控制研究相當多,累積不少經驗。但呼吸困難控制,仍需進一步研究及教學,如能累積更多臨床經驗及實證研究,相信可以制訂安寧緩和醫療呼吸困難的處理參考流程。
呼吸困難症狀是造成家屬心理不安,也是安寧居家病人會緊急回院就醫的主因之一。當病人呈現呼吸困難時,家屬會很緊張。若沒有安寧相關經驗的醫師常會逕送加護病房,甚至進行插管及進行後續的死亡套餐措施。末期照護期間若呼吸困難症狀加遽,適量的使用嗎啡藥物有助於緩解呼吸困難感覺;另外病程到最末期時,病人可能出現喟嘆呼吸症狀,醫師也需在適當時機向家屬說明病人已使用嗎啡類藥物所以不會感覺呼吸困難不舒服,請家屬安心。進一步可向家屬說明病人正呈現身體功能漸漸退化的自然過程,給予家屬支持及安慰。
由台大醫院安寧緩和醫療團隊研究,發表於2004年J Pain Symptom Manage期刊,其結果:使用鴉片類藥物來控制末期病人呼吸困難,可以發現對於無論入院時或是過世前兩天,使用嗎啡來控制呼吸困難並不會影響病人存活期,也提供了台灣末期照護醫師可以參考的實證研究依據。
欣聞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編撰了本手冊,邀集多位專家,針對鴉片類藥物使用做論述,相信對疼痛、呼吸困難控制及相關倫理實務上的決策,將會有進一步的幫助。希望本手冊出版能夠提供所有照護末期病人的臨床實務工作者參考,幫助末期病人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質及善終。
邱泰源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聯會 理事長
中華民國立法院 立法委員
台大醫學院 教授
理事長序
二十多年來安寧緩和醫療在台灣的迅速發展是世界有目共睹。在醫界先進前輩的奮鬥不懈、民間團體的大力支持及政府單位的持續推動下,2015年英國經濟學人雜誌評比台灣死亡品質居世界第六、亞洲第一,令人欣慰。我們不以此自滿,仍應持續努力提升國人生命末期照護品質。
改善生命末期病人的生活品質與追求善終是安寧緩和醫療的目標。強調以整體性的身心社會靈性關懷過程達成照護目標。緩解末期病人的症狀更是改善生活品質的重要基礎。鴉片類藥物是改善末期病人疼痛的重要藥物,已有充分的實證依據作為醫療人員的參考原則。然而末期病人的症狀不只有疼痛,還有呼吸困難等症狀。鴉片類藥物在緩解這些末期症狀,尤其是呼吸困難的角色是臨床上重要的議題。民國105年本學會蔡世滋理事長高瞻遠矚,為了提供醫療人員使用鴉片類藥物緩解末期病人症狀的參考,規劃出版本手冊。小弟非常榮幸被指派為編輯小組召集人,隨即邀請相關領域之專家組成編輯小組。
編輯小組委員及專家作者群以實證醫學方法收集相關資料,並結合臨床實務現況進行手冊之規劃與撰寫,經過多次編輯小組會議討論及外部專家會議修訂,再經陳榮基教授及王英偉署長兩位顧問的匡正後定稿。本手冊著重在安寧緩和醫療使用鴉片類藥物緩解末期病人疼痛及呼吸困難的適應性及其不良反應的預防及處置,不僅提供讀者有實證依據的參考資料及符合倫理原則的臨床決策方法,同時也討論現行鴉片類藥物管理辦法對緩解末期病人症狀的影響。在政府大力推廣安寧緩和醫療之際,如何在有效管理的前提下,也能兼顧緩解末期病人症狀的醫療照護需求,應是官方與醫界共同努力的目標。
手冊發展期間非常感謝編輯小組委員及作者群專家的辛勞。也要感謝本學會學術研究委員會第九屆黃信彰主任委員及第十屆何景良主任委員,領導該委員會的委員們提供本手冊編纂方向之建議。更要感謝政府相關單位長官、本學會理監事先進、相關醫學會及臨床藥學專家,針對手冊內容提供寶貴的修訂意見,再經兩位顧問的匡正,才能讓本手冊更臻完善。
由衷希望本手冊的問世,能成為臨床醫療照護者的利器,藉以提升生命末期照護品質。同時也可以促進鴉片類藥物管理辦法與時俱進,以符合末期病人的醫療照護需求。本手冊因倉促付梓,恐有疏漏,敬請不吝指正。
蔡兆勳
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理事長
臺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任
主編序
照顧癌症病人25年來,感受在末期的病人,疼痛是最難過的症狀,是失去生命動力、生活品質及醫病關係最重要的瓶頸,為解決如此的困境,衛生福利部在2012年開始逐步同意各類鴉片類止痛藥的使用,讓醫師有更多的藥物控制末期病人的疼痛,實質提升安寧緩和病人的生活品質,以及生死兩相安的「無痛」醫療。
為讓臨床醫師有處方疼痛、呼吸困難藥物的基本常識及處置能力,安寧緩和醫學學會結合了各領域專家的意見及專業能力,相關文獻的搜尋,並加了實證醫學的驗證,撰寫了鴉片類藥物臨床使用手冊,相信在良好的學術基礎理論,參酌臨床使用的臨床文獻,可讓臨床醫師更勇於向病人及家屬說明末期症狀控制的必要性及重要性,讓大家摒除鴉片類藥物上癮的迷思,而阻斷了病人應接受的疼痛與呼吸困難治療。
學會目前已出版兩本疼痛相關的書籍:「末期疾病疼痛治療學」及「末期疼痛評估與處置」,此為第三本疼痛的相關書籍,內容包括呼吸困難處置之議題,並針對目前鴉片類藥物使用之倫理及實務困境,有更深入的討論及分析,我們是秉持著行善、不傷害、尊重自主及公平正義的原則,給予最正確的疼痛治療,當然要成為治療指引及使用手冊,仍需所有安寧人的指正及建議,希望我們能秉持教育及實務的精神,做適當的討論及修正,讓疼痛治療在所有的末期病人適時地推動,讓台灣在全球的死亡品質指標再度提升。
何景良
國防醫學院教授
三軍總醫院內科部 部主任
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學術研究委員會主委
目錄:
前言 1
一、手冊發展之目的及歷程 2
二、手冊主要內容及適用範圍 2
三、手冊發展團隊組成 3
四、手冊發展方法與證據等級 5
第一章 鴉片類藥物使用在安寧緩和醫療的理論與實證 9
第一節 鴉片類藥物之種類與藥理作用 10
第二節 鴉片類藥物使用於緩解末期病人症狀之實證基礎 24
第二章 鴉片類藥物緩解末期病人症狀之適應性及其不良反應 33
第一節 疼痛 34
第二節 呼吸困難 77
第三節 末期病人撤除呼吸器之症狀處置 97
第四節 鴉片類藥物常見的不良反應 105
第三章 鴉片類藥物使用之倫理議題 141
第一節 末期病人使用鴉片類藥物之臨床倫理議題 142
第二節 鴉片類藥物管制之倫理議題與病人福祉 150
第四章 鴉片類藥物使用之實務困境與展望 155
第一節 與我國法規及行政規定相關之困境 156
第二節 其他鴉片類藥物使用之實務困境 159
第三節 未來展望 160
立即查看
2017末期疾病疼痛評估與處置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末期疾病疼痛評估與處置
作者: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7
條碼:9789863681908
簡介:
依據全球安寧療護聯盟統計,全世界每年約有一千八百萬人在疼痛中逝去。疼痛除了發生於癌症病人,非癌的疼痛更讓許多年長者,飽受慢性身心煎熬。有鑑於此,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邀集國內安寧照護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們共同編纂,內容主要涵蓋癌症及其他末期疾病引發疼痛之診斷與評估,對導致整體性疼痛的觀念亦有精闢論述。此外,亦針對常用之治療藥物 (鴉片類藥物及輔助藥物) 與技術 (包括麻醉、神經外科、中藥及針灸),以及精神心理醫學之探討,而本版所新增入「兒童末期疾病疼痛治療」單元,更提供了末期疾病疼痛診療最完整的資訊,本書提供的新醫療資訊能開創末期疾病疼痛照護的新世代,以期癌末患者身心靈經『整合式』的診療達到最完善之照護模式。
目錄
Chapter 1
末期疾病疼痛的生理、分類、診斷、檢查與評估 1
(Physiology, Classification, Diagnosis, Examination and Assessment of Pain in Terminal Illnesses)
吳志成、胡新實、孫維仁、黃安年
Chapter 2
末期疾病疼痛治療總論及整體性疼痛的觀念 37
(Principle of Pain Management and Total Pain Concept for Terminal Illnesses)
黃安年
Chapter 3
末期疾病疼痛之非鴉片類藥物及非藥物治療 63
(Non-opioid and Non-pharmacologic Pain Management in Terminal Illnesses)
陳冠廷
Chapter 4
末期疾病疼痛之鴉片類藥物治療〔附個案討論〕 75
(Opioid Analgesic Therapy In Terminal Illnesses)
黃安年
Chapter 5
突發性疼痛於末期疾病疼痛治療〔附個案討論〕 127
(Breakthrough Pain Management in Terminal Illnesses)
黃安年
Chapter 6
病人自控式止痛於末期疾病疼痛之治療〔附個案討論〕 149
(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 in Pain Management for Terminal Illnesses)
黃安年、孫維仁
Chapter 7
輔助藥物於末期疾病疼痛治療 167
(Adjuvant Analgesics in Pain Management for Terminal Illnesses)
洪至仁
Chapter 8
介入性及神經外科技術於末期疾病疼痛治療 181
(Interventional Techniques and Neuro-surgical Approaches in Pain Management for Terminal Illnesses)
溫永銳、李昆興
Chapter 9
兒童末期疾病疼痛治療 197
(Pediatric Pain Management for Terminal Illnesses)
勞萱之
Chapter 10
中藥及針灸於末期疾病疼痛治療 209
(Chinese Medicine and Acupuncture in Pain Management for Terminal Illnesses)
王瑜婷
Chapter 11
精神心理醫學於末期疾病疼痛治療之應用 221
(Psychological and Psychiatric Approaches in Pain Management for Terminal Illnesses)
方俊凱
Chapter 12
末期疾病困難處置之疼痛問題的整合性治療 229
(Difficult Pain Problem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For Terminal Illnesses)
黃安年
Chapter 13
末期疾病疼痛治療之最新觀念及未來發展 259
(New Concepts and Future develpments in Pain Management for Terminal Illnesses)
黃安年、孫維仁、余廣亮
立即查看
悲傷輔導與悲傷治療-心理衛生實務工作者手冊 (5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悲傷輔導與悲傷治療:心理衛生實務工作者手冊
系列名:心理治療
ISBN13:9789861919157
出版社:心理
作者:J. William Worden
譯者:李開敏;林方皓;張玉仕;葛書倫
裝訂/頁數:平裝/344頁
規格:21cm*14.8cm*1.8cm (高/寬/厚)
版次:5
出版日:2020/08/07
中國圖書分類:心理治療
內容簡介
《悲傷輔導與悲傷治療》第五版修訂及更新了悲傷、失落和喪慟處遇的內容,繼續為相關系所學生和實務工作者提供最新的研究及實務的資訊。在第五版中,作者更新了哀悼的任務和影響要素、提供新的個案研究資源、倡議喪慟者的衍生照顧,以及掌握有效干預和預防性治療的知識和技巧。此外,作者亦提出社交媒體和線上資源對「網路哀悼」的影響、DSM-5的修訂內容對喪慟工作的影響、哀悼的另類模式,以及有關各種悲傷特質的新發現。
本書組織架構清楚且易讀,對研究所層級的心理衛生課程,以及實務新手或資深實務工作者來說,都提供了關鍵性的資訊。
本書特色
● 新修訂的哀悼任務
● 新添增的哀悼要素之社會因素
● 社交媒體和線上資源對「網路哀悼」的影響
● 群眾槍擊事件及其他災難後的複雜性靈性傷痛
● DSM-5新修訂內容對喪慟工作的影響
● 對特殊悲傷之跨文化諮商和多元諮商,如:祖父母的悲傷、過長的悲傷疾患,以及與愛滋病相關的喪慟
● 悲傷和憂鬱的最新資訊
● 新的個案研究及相關文獻
● 每一章都附有反思與討論問題
● 悲傷輔導訓練的修訂及更新
目錄
導 讀
社交媒體和線上資源
複雜性喪慟的本質是什麼?
被褫奪的悲傷
持續性的連結
創造意義
復原力
創傷和悲傷
導讀結論
第 1 章 依附、失落和悲傷經驗
依附理論
悲傷是一種疾病嗎?
正常的悲傷
悲傷與憂鬱
第 2 章 了解哀悼過程
哀悼的任務
其他可被考慮的模式
第 3 章 哀悼過程:哀悼的影響要素
要素一:家族關係:誰去世了?
要素二:依附的本質
要素三:死亡是如何發生的?
要素四:過往經驗
要素五:人格變數
要素六:社會變數
要素七:同時發生的失落和壓力
注意事項:哀悼行為的多元決定論
哀悼何時結束?
第 4 章 悲傷輔導:引發正常悲傷
悲傷輔導的目標
界定高危險群喪慟者
輔導原則與程序
有效的技巧
藥物的運用
悲傷輔導團體
經由葬禮儀式協助宣洩悲傷
悲傷輔導有用嗎?
第 5 章 不正常的悲傷反應:複雜性哀悼
人們為何無法悲傷?
困難悲傷的產生
複雜性悲傷的新興診斷
現存的複雜性哀悼模式
診斷複雜性哀悼的過程
第 6 章 悲傷治療:解決複雜性哀悼
悲傷治療的目標與方式
悲傷治療的程序
悲傷治療的特殊考量
技巧和時機
悲傷輔導與治療中有關夢的處理
幾項考量
評估結果
第 7 章 特殊失落形成的悲傷
自殺
輔導自殺者的遺族
猝死及暴力致死
嬰兒猝死症
流產
死產
墮胎
預期的悲傷
後天性免疫功能缺乏症候群(HIV/AIDS)
第 8 章 悲傷和家庭系統
孩子的死亡
祖父母的悲傷
失去父母的孩子
家族處遇方法
悲傷及老年人
家庭需求與個人需求孰重?
第 9 章 諮商人員自己的悲傷
失落史
壓力和耗竭
第10章 悲傷輔導的訓練
悲傷案例1至20
立即查看
臨終關懷及悲傷輔導:理論與應用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簡介】
每個人都是世界的旅客,自出生起,就在往死亡終點邁進,人生中也會面臨到許多生離死別的課題,必須與所愛之人告別。
本書各章節穿插國內外「臨終關懷及悲傷輔導」實際案例,以及相關資源QR Code,讓您能隨時吸收新知,循序漸進地學習,觸類旁通,陪伴每一位喪親者走出悲傷,勇敢地迎向未來。
內容涵蓋:
臨終關懷與喪葬、安寧療護、預立醫療指示與諮商、悲傷輔導理論與應用、後續關懷、悲傷支持計畫設計與應用。
【目錄】
CHAPTER 1 緒論
CHAPTER 2 臨終關懷的意義與功能
CHAPTER 3 臨終關懷與喪葬
CHAPTER 4 臨終關懷的照護模式
CHAPTER 5 臨終關懷的應用
CHAPTER 6 臨終關懷的當代趨勢
CHAPTER 7 悲傷輔導的起源與意義
CHAPTER 8 悲傷輔導的演變與理論
CHAPTER 9 悲傷輔導反應與類型
CHAPTER 10 悲傷迷思與影響因素
CHAPTER 11 悲傷輔導的應用
CHAPTER 12 後續關懷的起源、意義與功能
CHAPTER 13 悲傷支持服務的興起
CHAPTER 14 悲傷支持服務的規劃
CHAPTER 15 悲傷支持服務的實務
CHAPTER 16 悲傷支持服務的應用
立即查看
悲傷治療的技術-創新的悲傷輔導實務
相關熱銷的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悲傷治療的技術:創新的悲傷輔導實務
作者:Neimeyer(章惠安)
出版社:心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2/00
ISBN:9789861916385
內容簡介
《悲傷治療的技術》在悲傷與喪慟諮商及治療的領域中,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實務指南,書中64則創新實用的悲傷治療技術,提供了最具創造性且鼓舞人心的介入方法。個別來說,每一技巧都強調了創意和實務性;整體而言,它們抓住了這個領域在實務工作上的豐富性,以及治療師在各種不同情境中發展出來的多元做法,有效處理了喪慟者的需求。本書富含以下特色:
● 主題性的組織架構,可為特定情況找到適用的技巧;
● 針對每一技巧的運用提供專家指導,和避免一般易犯的錯誤;
● 詳細說明某些特定技巧的使用方法、條件限制及適用對象;
● 案例描述和文字紀錄。
人生的路途上,失落無可避免,人們因失去摯愛而失落、跌落絕望黑暗的幽谷之中。如何扶起喪慟者,讓他們重新學會愛、付出愛、感受愛,是悲傷輔導助人者心之所向。
目錄
第一部 建立工作架構
1 專注當下、歷程與步驟:悲傷治療中技巧精熟的關係架構
2 悲傷治療中的同理精神
3 細拉:進入悲傷境地的正念導引
4 喪慟歷程的軌跡:介入架構
第二部 調節情緒
5 悲傷觀察日誌
6 繪製失落之境的地圖:屬於悲傷的和不屬於悲傷的
7 成年悲傷者使用的精神科藥物
8 正念療法
9 重整惡夢故事
第三部 與身體工作
10 類比傾聽法
11 拍手功
12 維持連結的身體想像
13 身體託管
第四部 轉化創傷
14 複雜性悲傷和創傷:優先處理什麼?
15 重述死亡事件
16 暴力死亡之後喚出與逝者的同盟關係
17 眼動減敏重整療法(EMDR)
18 重現畫面的意義建構
第五部 改變行為
19 行為啟動
20 度過佳節倍思親的時刻
21 自我肯定訓練
22 尋求平衡的寫作介入療法
第六部 重建認知
23 以行為實驗改變災難式的錯誤解讀
24 以理情治療 ABC 模式回應失落
25 接受與承諾療法(ACT)
26 針對失落關係的基模治療法
27 針對孩童長期性悲傷進行認知重建
第七部 面對抗拒
28 「你可以接受自己是 OK 的嗎?」
29 深度悲傷治療的公開聲明
30 悲傷管理中有控制的逃避
第八部 發現意義
31 透過個人態度發現意義
32 以引導式日誌促進意義建構
33 對喪慟父母運用失落特質技巧
34 隱喻式重整
第九部 重寫生命故事
35 生命回顧
36 失落時間軸
37 虛擬夢境故事
38 聽見你的心聲:建立療癒性對話
39 記錄孩子的生命故事
40 故事山
第十部 鞏固記憶
41 開啟家庭相簿
42 串起記憶的列車
43 兒童的回憶作品
44 記憶盒
45 大自然回憶
第十一部 更新連結
46 介紹逝者
47 透過導引畫面開啟視覺化連結
48 與逝者通信
49 與逝者的引導性想像對談
50 椅子操作法
51 生命標記
52 穿透憂傷看到傳承
53 「抓住片刻」的記錄
第十二部 修改目標
54 在悲傷歷程中設定自我照顧目標
55 界定與展望自我
第十三部 動用資源
56 詩和書目療法
57 兒童書目療法
第十四部 悲中有伴
58 編織社會支持的交響曲
59 處理喪慟支持團體的治療衝突
60 談談與夫妻和家庭的會談
第十五部 儀式性的轉化
61 治療性儀式
62 提供自殺身亡後「錯過的儀式」
第十六部 助人者的療癒
63 助人者療癒智慧圈
64 試穿鞋子
立即查看
悲傷輔導理論與實務: 自助手冊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見證幽谷之路-悲傷輔導助人者的心靈手冊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把愛找回來-心理劇在悲傷輔導上的運用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