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傷治療的技術-創新的悲傷輔導實務
相關熱銷的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悲傷治療的技術:創新的悲傷輔導實務
作者:Neimeyer(章惠安)
出版社:心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2/00
ISBN:9789861916385
內容簡介
《悲傷治療的技術》在悲傷與喪慟諮商及治療的領域中,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實務指南,書中64則創新實用的悲傷治療技術,提供了最具創造性且鼓舞人心的介入方法。個別來說,每一技巧都強調了創意和實務性;整體而言,它們抓住了這個領域在實務工作上的豐富性,以及治療師在各種不同情境中發展出來的多元做法,有效處理了喪慟者的需求。本書富含以下特色:
● 主題性的組織架構,可為特定情況找到適用的技巧;
● 針對每一技巧的運用提供專家指導,和避免一般易犯的錯誤;
● 詳細說明某些特定技巧的使用方法、條件限制及適用對象;
● 案例描述和文字紀錄。
人生的路途上,失落無可避免,人們因失去摯愛而失落、跌落絕望黑暗的幽谷之中。如何扶起喪慟者,讓他們重新學會愛、付出愛、感受愛,是悲傷輔導助人者心之所向。
目錄
第一部 建立工作架構
1 專注當下、歷程與步驟:悲傷治療中技巧精熟的關係架構
2 悲傷治療中的同理精神
3 細拉:進入悲傷境地的正念導引
4 喪慟歷程的軌跡:介入架構
第二部 調節情緒
5 悲傷觀察日誌
6 繪製失落之境的地圖:屬於悲傷的和不屬於悲傷的
7 成年悲傷者使用的精神科藥物
8 正念療法
9 重整惡夢故事
第三部 與身體工作
10 類比傾聽法
11 拍手功
12 維持連結的身體想像
13 身體託管
第四部 轉化創傷
14 複雜性悲傷和創傷:優先處理什麼?
15 重述死亡事件
16 暴力死亡之後喚出與逝者的同盟關係
17 眼動減敏重整療法(EMDR)
18 重現畫面的意義建構
第五部 改變行為
19 行為啟動
20 度過佳節倍思親的時刻
21 自我肯定訓練
22 尋求平衡的寫作介入療法
第六部 重建認知
23 以行為實驗改變災難式的錯誤解讀
24 以理情治療 ABC 模式回應失落
25 接受與承諾療法(ACT)
26 針對失落關係的基模治療法
27 針對孩童長期性悲傷進行認知重建
第七部 面對抗拒
28 「你可以接受自己是 OK 的嗎?」
29 深度悲傷治療的公開聲明
30 悲傷管理中有控制的逃避
第八部 發現意義
31 透過個人態度發現意義
32 以引導式日誌促進意義建構
33 對喪慟父母運用失落特質技巧
34 隱喻式重整
第九部 重寫生命故事
35 生命回顧
36 失落時間軸
37 虛擬夢境故事
38 聽見你的心聲:建立療癒性對話
39 記錄孩子的生命故事
40 故事山
第十部 鞏固記憶
41 開啟家庭相簿
42 串起記憶的列車
43 兒童的回憶作品
44 記憶盒
45 大自然回憶
第十一部 更新連結
46 介紹逝者
47 透過導引畫面開啟視覺化連結
48 與逝者通信
49 與逝者的引導性想像對談
50 椅子操作法
51 生命標記
52 穿透憂傷看到傳承
53 「抓住片刻」的記錄
第十二部 修改目標
54 在悲傷歷程中設定自我照顧目標
55 界定與展望自我
第十三部 動用資源
56 詩和書目療法
57 兒童書目療法
第十四部 悲中有伴
58 編織社會支持的交響曲
59 處理喪慟支持團體的治療衝突
60 談談與夫妻和家庭的會談
第十五部 儀式性的轉化
61 治療性儀式
62 提供自殺身亡後「錯過的儀式」
第十六部 助人者的療癒
63 助人者療癒智慧圈
64 試穿鞋子
立即查看
臨終關懷及悲傷輔導:理論與應用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每個人都是世界的旅客,自出生起,就在往死亡終點邁進,人生中也會面臨到許多生離死別的課題,必須與所愛之人告別。
本書各章節穿插國內外「臨終關懷及悲傷輔導」實際案例,以及相關資源QR Code,讓您能隨時吸收新知,循序漸進地學習,觸類旁通,陪伴每一位喪親者走出悲傷,勇敢地迎向未來。
內容涵蓋:
臨終關懷與喪葬、安寧療護、預立醫療指示與諮商、悲傷輔導理論與應用、後續關懷、悲傷支持計畫設計與應用。
【目錄】
CHAPTER 1 緒論
CHAPTER 2 臨終關懷的意義與功能
CHAPTER 3 臨終關懷與喪葬
CHAPTER 4 臨終關懷的照護模式
CHAPTER 5 臨終關懷的應用
CHAPTER 6 臨終關懷的當代趨勢
CHAPTER 7 悲傷輔導的起源與意義
CHAPTER 8 悲傷輔導的演變與理論
CHAPTER 9 悲傷輔導反應與類型
CHAPTER 10 悲傷迷思與影響因素
CHAPTER 11 悲傷輔導的應用
CHAPTER 12 後續關懷的起源、意義與功能
CHAPTER 13 悲傷支持服務的興起
CHAPTER 14 悲傷支持服務的規劃
CHAPTER 15 悲傷支持服務的實務
CHAPTER 16 悲傷支持服務的應用
立即查看
麻醉醫師靈魂所在的地方:在悲傷與死亡的面前,我們如何說愛?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熱血小鎮醫師「主動脈」‧暖心粉絲最愛,深度療癒力作,為你的身、心止痛!
一篇篇沁人心靈的故事,刻鏤人性的掙扎思考……醫學人文的珍貴紀實。醫病之間的往來感動,更是生命試煉與盡頭的解方!
戴正德(中山醫學大學醫學倫理╱醫學人文講座教授、國際臨床生命醫學倫理學會前理事長、國際醫學倫理獎〔Fritz Jahr Award〕2019年得主):主動脈醫師的每一篇文章都富有令人感動的故事,與對人性的思考。這本書應是每一位醫護人員應加以思索的,也是一本醫學人文的紀實。
賴其萬(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醫學教育講座教授兼神經內科主治醫師):筆名「主動脈」之麻醉科醫師,勤於筆耕,時而在「醫病平台」發表文章,筆尖流露醫者以同理心為病人、家屬設想,感人肺腑。
生性疏懶,對於寫論文研究、升等、當上教授實在沒有興趣的「主動脈」,學成後便決定走另一條路──下鄉,把老師教導的麻醉與疼痛治療,帶到最偏遠、最沒有醫師要去的角落。
他同時在臉書經營「麻醉醫師靈魂所在的地方」粉絲專頁,這些記事無關乎醫學論文,只是他跟病人互動,以及對抗疼痛的故事。但是篇篇沁人心靈、刻鏤人性的掙扎思考……皆是醫學人文的珍貴紀實,其中醫病之間的往來感動,更是生命試煉與盡頭的解方!
麻醉醫師的心靈風景
‧我以為在這鄉下地方,開一家醫院並不能幫助病人什麼,因為他們平常根本不來醫院,最後來到醫院時,都已經太晚。
‧當「擁有」不能教導你去珍惜,生命只好用「失去」來教會你。
‧麻醉有時候就像是在走鋼索一樣,底下是萬丈深淵,你要讓天秤的兩端保持平衡。一邊是血壓太低導致死亡,一邊是麻醉深度不夠術中甦醒,你必須常保持戰戰兢兢。
‧當我坐在診間裡,我就害怕門診的門被開啟。當門診的門一被開啟,就有病人走進我的生命,當有病人走進我的生命,我們就各自受苦,病人為病痛所苦,我苦他們的病痛。
‧我知道這些疼痛都不會好,當疼痛都不會好的時候,死亡似乎就是這無止盡疼痛最終的解脫之道。
‧大部分的病人放棄治療的時候,我都不會多講一句話,病人走了他就再也不會痛了,也是我的心不會再痛了。
‧我以為在這個年代,當一個醫師其實是一件很殘忍的事,當我還是醫學生的時候,老師教我們要給病人最好的,要幫病人做最好的決定,但是在真實的世界裡,我並沒有辦法永遠給他們最好的。
‧有時候你並不知道,等待在前方的到底是死亡還是奇蹟,有時候你並不明白,是你在折磨病人,還是病人在折磨你,最重要的是,你並不知道到底是要繼續,還是要放手?
‧我以為當人生到了最後,假若有一雙可以這樣緊緊握住的手,或許死亡也就沒有那麼可怕。
‧當你看到這些醫師們像受盡折磨一樣徹夜未眠,在疲倦的時候努力保持清醒,你就會明白,在這個即將崩解的醫療世界中,仍然有很多醫師擁有不被擊倒的熱情。因為有他們,在黑暗裡,你仍然看得到希望……。
【目錄】
推薦序:我所認識的主動脈(戴正德)
自序:自由
春
櫻花樹下的約定
負氣
轉頭
原諒
計程車司機
來不及出世
我一個人住
失去
一年裡最艱困那幾天
父子
甦醒
夏
二十三個夏天
種田方知父母恩
不用一個愛字說愛
鎮上最美的風景
死亡教我的事
同情
從地獄歸來
代價
此恨
每個人都有相同的人生
秋
來不及說再見
獨活
放棄治療
殘忍
訪視人生
牽手
最後一張照片
改變
最後的風景
心
冬
同死
夜班麻醉科
恐懼
告別
憎恨
長夜
續命
冒險
美人魚的交易
希望
生命之樹
後記:你永遠都不孤單
立即查看
難民:世界上最悲傷的旅人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世界各地都有流離失所的難民
你知道他們為什麼離開家鄉嗎?
我們可以怎麼幫助他們呢?
原來在地球的另一端有人過著這樣的生活!
本書作者河永植是記者,他帶領讀者走訪世界各地,呈現難民四處流蕩的原因,以及他們在世界各地真實的生活情形:
在非洲,許多國家因為內戰陷入混亂狀態,難民懷抱著「義大利夢」,對夢想中的國度充滿美好憧憬。
阿富汗人因戰爭失去了親人,決定到歐洲展開新生活,但他們不知道的是,這段旅程要從阿富汗到伊朗、伊朗到土耳其,再從土耳其前往歐洲,路途是何其漫長艱難!
在敘利亞,多少人為了逃離伊斯蘭國統治下戰戰兢兢的生活,傾家蕩產,只為付出足夠的錢給走私集團……
作者以訪談的角度,佐以豐富生動的插圖、漫畫,讓讀者能夠深入理解世界各地難民的情況,並了解每個人,即使是難民,皆有其尊嚴,並啟發讀者思考存在這麼多難民背後的原因、如何改善現況,以及要怎麼做,才能讓世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能夠和諧共存。
「世界公民」培養孩子的世界觀、國際觀、開闊眼界
藉由閱讀開闊眼界、培養同理心、認識不同國際議題。
生動活潑的插畫及豐富的圖片,讓孩子更能認識這個世界。
「世界公民」系列是針對現今全球議題,為孩子規劃的一系列圖文書。
當今社會是一個高度全球化的社會,我們即使身在台灣,和他國的關係也十分緊密。不僅有商業、貿易上的往來,生活中也不斷接收到來自國外的訊息。在這樣的世界,我們不能只專注於周遭的事件,而是要以更寬闊、更宏觀的角度,來了解世界的脈動及運作方式。其中,不可忽略的,還有普世的價值,以及希望這個世界能夠一天比一天好的想法及積極作為。
全系列共五本,一書一主題,以詳盡的文字和活潑的插圖,讓孩子對於這個世界有更深入,且極為必要的認識,成為真正的世界公民。
【目錄】
前言:難民是什麼?
第一章:苦於暴力和貧窮的非洲難民
非洲人為何離開非洲?
前往歐洲的非洲難民們
難民們在歐洲經歷的現實
無法離開居住地的人們
第二章:阿富汗難民的漫長旅程
歐洲,前往歐洲!
前往歐洲的險峻旅程
從土耳其到希臘的路
難民們的希望──德國
聚集在帕特雷港
希臘內的小阿富汗需要希望
和難民們一起前往義大利安科納港
第三章:為了生存而離開的敘利亞難民
因難民的集結而改變的匈牙利首都
敘利亞內戰情形與現況
第四章:逃離佈滿地雷的故鄉的車臣難民
車臣總是戰爭不斷的原因
車臣難民如何生活?
空蕩蕩的車臣
殘酷的車臣戰爭和現在
第五章:另一個分裂國家──賽普勒斯的難民
賽普勒斯的紛爭是如何開始的呢?
懷念故鄉的賽普勒斯的難民們
賽普勒斯統一日
第六章:戰爭漩渦中的哥倫比亞難民
哥倫比亞少女芭蒂的故事
結語:希望難民們的悲傷旅程能早日結束!
立即查看
森林裡的黑鳥: 爺爺去哪裡了?以生命教育繪本撫慰害怕失去親人的孩子,引導孩子釋放悲傷,走出憂鬱和恐慌!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悲傷輔導理論與實務: 自助手冊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