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據法
系列名:律司‧高考法制‧法研所
ISBN13:9789578148710
出版社:高點文化
作者:賴宏宗
裝訂/頁數:平裝/656頁
規格:23cm*17cm*3.3cm (高/寬/厚)
版次:11
出版日:2020/11/01
中國圖書分類:公司法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
本書為全面性著作,以期使讀者能同時兼顧「實體面的法學實力」及「程序面的答題能力」,作者於此詳加整理教科書、期刊論文、實務見解、教科書例題、國家考試試題、法律研究所考試試題。因作者本身同時兼具學術及實務背景,故本書不但所含內容既廣且深,且作者能以極平易近人的寫作方式,帶領讀者自淺而深地研習票據法,以助讀者兼顧國考及法研所考試之準備。
本書取材及內容涵蓋以下:
(一)教科書部分:本書大量參考梁宇賢、李欽賢、王志誠、曾宛如、王文宇、楊竹生等教授之著作,並整合鄭洋一、曾世雄、陳世榮、鄭玉波、楊與齡、劉興善、施文森等教授之看法,廣度及深度俱足。
(二)期刊論文部分:大量補充學者之文章及特別見解,使讀者省去自行蒐集及重新理解期刊論文之不便。
(三)實務見解部分:收錄重要之實務見解,並為讀者以粗體字標明重點所在,使讀者能快速掌握實務之核心及結論。
(四)試題部分:除解說「教科書例題」、「國家考試試題」之外,並蒐集「法研所考試試題」,細細解說獨特見解之處。
(五)主題式考前重點複習:此單元之內容涵蓋記憶題型及申論題型常考之重點,並整合圖表,使讀者能於考前一天,及考前的一個小時,快速地以「主題式」的方法複習,熟悉考點。
(六)綜合演練專章(一)──律師/司法官考試之「選擇」題型:作者從109~99年試題中挑選具代表性的試題,並說明各選項之正確或錯誤之理由,以使讀者知悉國家考試之出題模式及深度為何。至於全面之考題範圍及解答,建議可搭配作者所著之《考點式票據法一本通》乙書演練。
(七)綜合演練專章(二)──國家考試之「申論」題型:作者為讀者精心挑選多年具代表性、高複雜性之國家考試申論綜合題型試題(本版新增至109年之高考法制及地特法制試題),帶領讀者以分析爭點或判斷試題重心所在之方式,進行完整之解題。
(八)各學者特有學說&法研所考試相關議題:就某些學者獨有之見解,主要出現於法研所試題,作者特意將其與國家考試之共通議題予以區隔,讓讀者能依己需求來加強研讀之範圍。
另建議搭配作者所著之《圖解式法典-票據法》,透過案例分析的圖示方法,釐清複雜的構成要件,並且理解不同法條間之關係與體系,快速掌握法條重點。
目錄
主題式考前重點複習
起手式 基礎功
第壹編 總論
第一章 「票據權利」與「票據關係主體」(主觀面)
第二章 票據之法律關係(客觀面)
第三章 票據行為(一)─基礎說明
第四章 票據行為(二)─票據行為性質之爭論及票據行為之「交付要件」
第五章 票據行為(三)─票據行為之「實質要件」
第六章 票據行為(四)─票據行為之「形式要件」
第七章 票據行為(五)─票據行為之代理
第八章 票據行為(六)─票據行為之特性
第九章 票據之瑕疵─偽造、變造、塗銷、毀損
第十章 票據權利之取得、行使與保全
第十一章 票據之抗辯
第十二章 票據之喪失及救濟
第十三章 票據時效
第十四章 票據之利益償還請求權
第貳編 各論-「匯票」
第一章 概說─意義及種類
第二章 發票
第三章 背書
第四章 承兌
第五章 參加承兌
第六章 保證
第七章 到期日
第八章 付款
第九章 參加付款
第十章 追索權
第參編 各論-「本票」
第一章 概說─意義及種類
第二章 本票之發票
第三章 本票之見票
第四章 本票之強制執行
第五章 甲存本票
第六章 本票準用匯票之規定
第肆編 各論-「支票」
第一章 概說─意義、種類、支票之法律關係
第二章 支票之發票
第三章 支票之付款提示
第四章 支票之付款
第五章 特殊支票之一─保付支票
第六章 特殊支票之二─平行線支票
第七章 特殊支票之三─遠期支票
第八章 支票之追索權
支票準用匯票之規定
附錄一 綜合演練專章(一)-律師/司法官考試之「選擇」題型」
附錄二 綜合演練專章(二)-國家考試之「申論」題型
附錄三 各學者特有學說&法研所考試相關議題
第一章 李欽賢教授之學說
第二章 曾宛如教授之學說
第三章 王志誠教授之學說
第四章 梁宇賢教授之學說
附錄四 票據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總說明
立即查看
【簡介】
本書採考試取向,順延刑事訴訟法的脈絡開展,使讀者得以透過考試爭點,熟悉刑事訴訟法的樣貌,其中包含學說見解、最新實務見解以及修法動向,並收錄考古題及解題要領,讓讀者即時印證。特色如下:
.本書以爭點為單位,清楚說明各爭點的不同意見及其理由。已有基礎的讀者能夠快速複習,並加深對爭點的印象與理解;剛接觸本科目的讀者,也可藉由本書掌握刑事訴訟法,上考場時能學有所用。
.內容以區塊方式呈現,同時也適時解說爭點背後的核心爭執為何,避免讀者透過死記硬背的方式學習。此外,透過清楚的體系架構,讓讀者在學習上更有效率。
.刑事訴訟法修法頻繁,本書彙整不同學說意見、最新實務見解、憲法判決以及修法動向在內,透過本書可以掌握爭點的思考脈絡及最新脈動,也能知其所以然。
.收錄近年國考及法研所試題,並提供解題要領,幫助讀者爬梳概念思考,使讀者於爭點學習後,得以藉由題目解說分析參照,加深印象並進一步熟悉爭點。
【目錄】
第零編 刑事訴訟法之基本精神
第一編 刑事訴訟法之基礎構造
第二編 訴訟主體
第一章 法 院
第二章 被 告
第三章 辯護人
第三編 訟訴客體
第一章 案件單一性
第二章 案件同一性
第四編 強制處分
第一章 總 論
第二章 羈押、羈押替代措施、限制出境、出海與暫行安置
第三章 搜 索
第四章 扣 押
第五章 通訊監察
第六章 身體檢察
第七章 新型態強制處分
第五編 證 據
第一章 證據總論
第二章 被 告
第三章 證 人
第四章 鑑定人
第五章 勘驗與文書
第六章 證據禁止
第六編 偵 查
第一章 告 訴
第二章 不起訴與緩起訴
第三章 自 訴
第七編 通常審理程序
第一章 準備程序與第一審
第二章 上訴第二審
第三章 上訴第三審
第八編 非常救濟程序
第一章 再 審
第二章 非常上訴
第九編 收特別程序
第一章 沒收特別程序概論
第二章 主體程序
第三章 客體程序
立即查看
刑事訴訟法爭點解題一本通 (9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與坊間諸多刑事訴訟法的出版品相較之下,本書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作者精心整理應試之相關訊息資料,內容囊括國內學者之重要學說與實務見解論述,將最重要的考點濃縮於本書中,不僅適合已閱畢各大教科書而於考前做總複習的考生,也適用須於短時間內理解刑事訴訟法核心內涵的讀者。
刑事訴訟法近年經歷多次修法,在廢除舊有制度的同時,更新增不少嶄新的制度,相關實務與學說見解更是推陳出新,本次改版將歷年修法內容、學者文章及實務見解整理歸納後,呈現在讀者面前,也加入112年國考、法研所重要試題及擬答,協助考生學習活用所學解答最新題型。
本書特色如下:
一、「基本觀念介紹」:架構基礎概念
基本觀念的介紹,厚植讀者對刑事訴訟法概念的基礎能力,在往後學習時進而靈活運用各概念的思維模式。
二、「爭點整理」:精確掌握爭點
確切掌握各概念中爭點之所在,除了有助於考生了解刑事訴訟法的主要考點之外,更能訓練考生從平鋪直敘的文字中發現考點的功力。
三、「作者的話」:釐清混淆思維
本單元的設計重點即於適當時刻提點考生理解方式與答題技巧,希望有效幫助考生刑事訴訟法思維的建構。
四、「爭點檢索」:重點一目瞭然
除了使本書兼具工具書的效果,更方便作最後關頭總複習的考生在短時間內快速瀏覽刑事訴訟法的各大重點。
五、「試題演練」:完整答題示範
為避免考生於閱畢後,面對實例題仍感到無從下筆,特地精選主題相異的刑事訴訟法試題,並附上作者親自撰寫的擬答,為考生示範如何將所學運用在考場上。
【目錄】
PART 1 總 論
Chapter 1 基本概念
第一節 刑事訴訟法的目的
第二節 刑事訴訟法與其他法律之關係
第三節 刑事訴訟法的效力範圍
第四節 刑事訴訟法各原則
Chapter 2 訴訟主體
第一節 法 院
第二節 檢察官
第三節 被 告
第四節 訴訟關係人
Chapter 3 訴訟客體
第一節 案件與訴
第二節 單一案件
第三節 同一案件
Chapter 4 強制處分
第一節 總 論
第二節 傳喚與通知
第三節 拘 提
第四節 逮 捕
第五節 緊急拘捕
第六節 羈 押
第七節 搜 索
第八節 扣 押
第九節 身體檢查處分
第十節 鑑定留置
第十一節 臨 檢
第十二節 監 察
第十三節 誘捕偵查
第十四節 臥 底
Chapter 5 證 據
第一節 證據法的基本原則
第二節 證據法的基本概念
第三節 證據使用禁止
第四節 法定調查程序
第五節 證據保全
PART 2 各 論
Chapter 6 偵 查
第一節 偵查的開啟
第二節 偵查的過程
第三節 偵查的終結
Chapter 7 自 訴
第一節 自訴的提起
第二節 自訴的審判
Chapter 8 第一審審判程序
第一節 通常審判程序
第二節 簡易審判程序
第三節 國民法官程序
Chapter 9 通常救濟程序
第一節 上 訴
第二節 抗 告
Chapter 10 非常救濟程序
第一節 非常上訴
第二節 再 審
Chapter 11 執 行
第一節 執行的概念
第二節 執行的類型
第三節 救 濟
Chapter 12 附帶民事訴訟
第一節 附帶民事訴訟的概念
第二節 當事人
第三節 附帶民事訴訟的提起
第四節 救 濟
PART 3 爭點檢索
PART 4 試題演練
立即查看
作者簡介
曾律師
東吳大學法學碩士
律師高考及格
現為執業律師
書籍介紹
◎主題集中式編排介紹刑事訴訟法相關爭點,易於考前複習與翻閱。
◎整理與主題爭點相關之實務見解,並以學說見解為輔,建立流程與觀念。
◎收錄近年新修法內容、重要考題,讀完爭點後實例演練,掌握答題要領。
目錄
四版序
本書使用方法
第一章 法 院
主題一 法定法官原則──兼論釋字665號
爭點1:法定法官原則之內涵
爭點2:釋字665號
主題二 法院之管轄
爭點1:審判權與管轄權
爭點2:法院管轄之種類
主題三 迴避制度──自行迴避
爭點1:「前審」?
爭點2:「裁判」?
主題四 迴避制度──聲請迴避
爭點1:聲請人限於「當事人」之範圍?
爭點2:「足認其執行職務有偏頗之虞者」應如何解釋?
爭點3:全體合議庭法官均有偏頗方得聲請迴避
第二章 被告地位與權利
主題一 被告地位之形成與關係人
爭點1:被告地位之判斷
爭點2:關係人
主題二 被告之權利
爭點:被告權利之概述
主題三 不自證己罪特權
爭點1:不自證己罪特權之核心內涵
爭點2:不自證己罪之範圍──是否包含非供述證據?
爭點3:測謊是否屬於供述證據?
主題四 受有效律師協助之權利
爭點1:辯護制度理論基礎
爭點2:強制辯護案件與類型
爭點3:強制辯護案件認定基準
爭點4:準備程序是否有強制辯護案件之適用
爭點5:違背強制辯護之法律效果
爭點6:延伸問題──可否拒卻強制辯護?
爭點7:偵查中強制辯護
爭點8:實質有效辯護
爭點9:無效律師協助
主題五 被告之訊(詢)問
爭點1:訊問之種類
爭點2:告知義務
爭點3:告知義務之違反
主題六 訊問被告之連續錄音錄影與筆錄
爭點1:偵查機關訊問被告時全程未錄音錄影之法律效果為?
爭點2:警詢筆錄製作與詢問者不得為同一人
爭點3:詢問證人時是否應全程連續錄音錄影
第三章 辯護人
主題一 辯護人之功能與地位
爭點1:辯護人功能
爭點2:辯護人定位
主題二 多數辯護與共同辯護
爭點1:多數辯護
爭點2:共同(通)辯護
主題三 辯護人之權利
爭點1:閱卷權——偵查中羈押審查程序卷證資訊獲知權
爭點2:交通權
爭點3:在場權
第四章 訴訟關係
主題一 訴訟客體相關議題──案件單一性
爭點1:單一性要件
爭點2:犯罪是否單一判斷
爭點3:不可分類型
爭點4:函請併辦之法律效果
爭點5:單一案件既判力擴張問題
爭點6:新想像競合犯之修正
主題二 訴訟客體相關議題──案件同一性
爭點1:案件同一性之意義
爭點2:刑事訴訟法上有無訴之變更概念
爭點3:同一案件涉及法條
第五章 偵查之開端
主題一 偵查之概念
爭點1:偵查之意義
爭點2:檢警關係
爭點3:偵查之發動
主題二 偵查不公開原則
爭點1:偵查不公開意義與目的
爭點2:偵查不公開與律師在場權
爭點3:偵查不公開範圍與界限
爭點4:偵查不公開與新聞自由
爭點5:違反偵查不公開法律效果
主題三 偵查開始之原因
爭點1:告訴之概念
爭點2:告訴權人之相關議題
爭點3:告訴之程式
爭點4:告訴之補正
爭點5:告訴之效力
爭點6:告訴之撤回
主題四 告發與自首
爭點1:告發之種類
爭點2:告發與告訴之區別
爭點3:自首之意義與方法
第六章 強制處分
主題一 強制處分概論
爭點1:強制處分定位與目的
爭點2:強制處分之性質
爭點3:強制處分之限制
爭點4:強制處分主體
爭點5:強制處分之客體
爭點6:事後審查機制
主題二 傳喚及通知
爭點1:傳喚之定義
爭點2:傳喚之對象
爭點3:傳喚之方法
爭點4:通知意義與方式
爭點5:通知效力
主題三 拘提及逮捕
爭點1:拘提意義
爭點2:拘提之種類
爭點3:逮捕之意義與種類
爭點4:拘捕後之處置
主題四 羈 押
爭點1:羈押意義與拘捕前置原則
爭點2:羈押之決定機關
爭點3:羈押之要件
爭點4:重罪羈押之問題
主題五 代替羈押之手段
爭點1:具保、責付及限制住居
爭點2:限制出境
主題六 羈押審理程序與救濟程序
爭點1:羈押之審理原則
爭點2:羈押之期間
爭點3:羈押之撤銷
爭點4:羈押之救濟途徑
主題七 暫行安置
爭點1:暫行安置之目的
爭點2:暫行安置之要件與期間
爭點3:暫行安置被告權利
爭點4:暫行安置之急迫處分
爭點5:暫行處置之相關議題
主題八 搜 索
爭點1:搜索之定義與分類
爭點2:搜索票之聲請與核發
爭點3:搜索之範圍
主題九 附帶搜索
爭點1:附帶搜索之目的
爭點2:附帶搜索之要件
爭點3:附帶搜索之範圍
爭點4:附帶搜索之救濟
主題十 緊急搜索
爭點1:對人緊急搜索
爭點2:對物緊急搜索
爭點3:事後救濟制度
主題十一 同意搜索
爭點1:自願性同意
爭點2:同意之撤回與舉證責任
爭點3:第三人同意範圍
主題十二 臨檢與搜索
爭點1:臨檢之意義
爭點2:臨檢與搜索之區別
主題十三 提出命令與扣押
爭點1:提出命令
爭點2:扣押之概念
爭點3:扣押之類型
爭點4:扣押之執行與效力
主題十四 通訊監察
爭點1:通訊監察內涵
爭點2:通訊記錄之調取
爭點3:取得網路傳真之依據
爭點4:得一方同意監聽
爭點5:另案監聽
主題十五 新型態強制處分—GPS偵查與M化車
爭點1:利用GPS偵查是否屬於強制處分
爭點2:M化車
主題十六 陷害教唆與釣魚偵查
爭點1:陷害教唆與釣魚偵查之意義
爭點2:陷害教唆之判斷與效果
主題十七 強制採樣
爭點1:強制採樣之概述
爭點2:強制採樣之類型
爭點3:司法警察(官)身體檢查之處分
爭點4:指認行為
第七章 偵查之終結
主題一 不起訴處分與行政簽結
爭點1:偵查之終結
爭點2:不起訴處分之類型
爭點3:不(緩)起訴處分之確定力
爭點4:無效之不起訴處分
爭點5:行政簽結
主題二 緩起訴處分
爭點1:緩起訴之定義
爭點2:緩起訴處分之撤銷
爭點3:緩起訴猶豫期間發現新事證
爭點4:應撤銷緩起訴未及時撤銷
爭點5:不應撤銷緩起訴而撤銷
爭點6:撤銷緩起訴仍應遵守比例原則
爭點7:緩起訴與協商程序
主題三 再議與交付審判
爭點1:再議之聲請
爭點2:再議權人
爭點3:再議之程式
爭點4:准許提起自訴(舊制:交付審判)
爭點5:准許提起自訴前為必要之調查之意義
爭點6:准許提起自訴之撤回
爭點7:舊制:交付審判之憲法疑慮
主題四 起訴與卷證不併送
爭點1:提起公訴
爭點2:公訴對人之效力
爭點3:追加起訴
爭點4:卷證不併送之思考
第八章 自 訴
主題一 自訴程序之提起
爭點1:自訴權人
爭點2:強制律師代理
主題二 自訴之效力與限制
爭點1:自訴不可分
爭點2:自訴人之舉證責任
爭點3:自訴之限制類型
爭點4:自訴之追加
主題三 公訴優先原則
爭點1:公訴優先原則之意義
爭點2:公訴優先原則之內涵
爭點3:單一案件再行自訴
主題四 自訴之撤回與自訴之裁判
爭點1:自訴之撤回
爭點2:自訴之裁判類型
爭點3:不受理判決後續行偵查
第九章 證 據
主題一 證據法則
爭點1:證據法基本原則
爭點2:證據能力概述
爭點3:證據之種類
爭點4:自由心證與證明力
主題二 舉證責任與澄清義務
爭點1:提出證據責任與說服責任
爭點2:形式舉證責任與實質舉證責任
爭點3:法院之澄清義務
爭點4:維護公平正義
主題三 被告之自白
爭點1:自白法則
爭點2:非任意性自白繼續效力
爭點3:毒樹果實理論
爭點4:補強法則
爭點5:共同被告與共犯間自白與補強證據之問題
主題四 對質詰問與傳聞法則
爭點1:對質詰問權之保障
爭點2:偵查中對質詰問權之保障
爭點3:傳聞法則
爭點4:傳聞法則之例外
爭點5:類推適用傳聞例外之類型
主題五 證 人
爭點1:證人陳述仍應具備任意性
爭點2:具結程序
爭點3:拒絕證言權
爭點4:意見法則
爭點5:審判長之誘導詰問應如何救濟
主題六 鑑定與勘驗
爭點1:鑑定人與鑑定證人
爭點2:鑑定人之選任
爭點3:鑑定報告
爭點4:測謊報告之證據能力
爭點5:勘驗意義
爭點6:勘驗筆錄
爭點7:監聽譯文之證據能力
第十章 審判程序
主題一 審判之基本原則與審判期日
爭點1:審判之基本原則
爭點2:審判期日之流程
主題二 準備程序與審查程序
爭點1:準備程序中調查範圍
爭點2:準備程序與審判程序之轉換
爭點3:準備程序得否訊問證人
爭點4:準備程序訊問被告之界限
爭點5:簡式審判程序
爭點6:刑事訴訟法草案下之審查程序與準備程序流程圖
爭點7:刑事訴訟法草案之審查程序
爭點8:刑事訴訟法草案之準備程序
主題三 第二審上訴程序
爭點1:上訴期間利益
爭點2:上訴範圍
爭點3:上訴具體理由與律師代撰義務
主題四 不利益變更禁止原則
爭點1:不利益變更禁止原則概念
爭點2:不利益變更禁止原則之適用要件
爭點3:不利益之判斷
爭點4:不利益變更禁止之例外
主題五 第三審上訴程序
爭點1:上訴第三審之限制
爭點2:判決違背法令
爭點3:不對稱上訴
主題六 簡易判決處刑程序與協商程序
爭點1:簡易判決處刑程序之要件
爭點2:簡易判決處刑程序中之協商
爭點3:簡易判決處刑程序之救濟程序
爭點4:審判中協商程序
爭點5:協商程序之救濟
第十一章 特別救濟程序
主題一 再審程序
爭點1:再審之客體
爭點2:再審程式有欠缺,法院應否裁定命補正?
爭點3:再審之事由──新事實新證據
爭點4:刑訴第421條及第422條證據之解釋
爭點5:判決後死亡事實,可否為受判決人不利益聲請再審?
爭點6:再審代理人與閱卷權
爭點7:聲請再審陳述意見及調查證據
主題二 非常上訴
爭點1:非常上訴之審查流程
爭點2:刑罰、法律見解及解釋變更
爭點3:非常上訴必要性之判斷
爭點4:非常上訴判決之效力
爭點5:原審判決後出現之事證可否提起非常上訴
第十二章 第三人參與沒收程序與單獨宣告沒收
主題一 第三人參與沒收程序
爭點1:被告犯罪所得之調查程度
爭點2:參與沒收程序之主體與時期
爭點3:沒收判決與不告不理
爭點4:特別救濟程序──撤銷沒收判決
主題二 單獨宣告沒收
爭點1:單獨宣告沒收之定義
爭點2:單獨宣告沒收由檢察官負舉證責任
附 錄
重要實務見解及112年試題詳解
立即查看
刑事訴訟法爭點地圖
書號 : TGC02
編/著者 : 言頁
出版社 : 讀享
出版日期 : 2023-03-15
ISBN/ISSN : 9789574643615
書系 : 爭點地圖系列
版別 : 4版
裝幀 : 平裝 18開 608頁
本書特色
.重點導覽
程序法很抽象嗎?本書直接告訴你刑訴重點在哪裡!
.快速複習
從骨幹(爭點意識)到血肉(學說實務),考前複習更能言之有物。
.清晰易懂
用語淺白,並適時搭配體系圖表,複雜觀念不再混淆。
.最新收錄
M化車科技偵查、數位證據、憲判2號……大家都在討論的,更不容錯過!
目錄
CHAPTER 1 法院
一、法院之管轄 1-2
(一)事務管轄(刑訴§4) 1-3
(二)土地管轄(刑訴§5) 1-4
(三)競合管轄(刑訴§8) 1-4
(四)牽連管轄(刑訴§6) 1-6
二、迴避 1-12
CHAPTER 2 被告與犯罪嫌疑人
一、基本概念 2-2
二、被告之權利 2-3
(一)不自證己罪原則 2-3
(二)緘默權 2-6
三、被告之訊問 2-8
(一)訊問之類型 2-8
(二)告知義務(刑訴§95) 2-10
(三)全程連續錄音、錄影(刑訴§100-1) 2-17
CHAPTER 3 辯護人
一、基本概念 3-2
二、辯護之種類 3-3
(一)選任辯護與指定辯護→以辯護人係經由被告抑或法院取得辯護地位為區別標準 3-3
(二)任意辯護與強制辯護→以程序之進行是否應經辯護人到庭辯護為區別標準 3-3
(三)多數辯護與共同辯護 3-9
三、辯護人之權利與義務 3-13
(一)閱卷權 3-13
(二)交通權 3-21
(三)在場權 3-26
(四)聲請調查證據權(刑訴§163Ⅰ) 3-31
四、實質有效辯護制度 3-32
CHAPTER 4 強制處分
一、對人的強制處分 4-2
(一)傳喚、通知、拘提、逮捕 4-2
(二)羈押 4-11
(三)身體檢查 4-21
(四)限制出境、出海 4-30
(五)暫行安置處分 4-38
二、對物的強制處分(搜索、扣押) 4-41
(一)搜索 4-41
(二)扣押 4-58
三、特殊偵查手段 4-69
(一)臨檢、盤查 4-69
(二)犯罪挑唆(誘捕偵查) 4-74
(三)通訊監察 4-79
(四)指認 4-96
(五)科技偵查 4-100
CHAPTER 5 證據論
一、自白法則與補強法則 5-2
(一)自白法則 5-2
(二)補強法則 5-14
二、傳聞法則 5-27
(一)基本概念 5-27
(二)傳聞例外 5-32
三、證據方法 5-58
(一)被告 5-58
(二)證人 5-59
(三)鑑定 5-80
(四)勘驗 5-89
(五)文書 5-95
四、私人不法取證 5-96
五、數位證據 5-101
CHAPTER 6 偵查程序
一、訴訟客體──案件 6-2
(一)案件單一性(刑訴§267) 6-2
(二)案件同一性 6-12
二、偵查之開始──告訴 6-29
(一)基本概念 6-29
(二)代行告訴人(刑訴§236) 6-38
(三)告訴期間(刑訴§237Ⅰ) 6-40
(四)告訴之效力 6-41
(五)告訴之補正 6-43
(六)告訴權之喪失 6-47
三、偵查之結束──起訴、不起訴、緩起訴 6-50
(一)提起公訴(刑訴§251) 6-50
(二)不起訴 6-59
(三)緩起訴 6-62
CHAPTER 7 自訴程序
一、自訴權人 7-2
二、自訴案件不可分原則 7-4
(一)基本概念 7-4
(二)公訴優先原則 7-6
三、自訴之效力 7-9
四、自訴之撤回與效力(刑訴§325) 7-10
(一)限告訴乃論之罪或請求乃論之罪,且時間限於第一審言詞辯論終結前 7-10
(二)不得再自訴、告訴或請求 7-10
(三)僅撤回自訴之人受此限制,其他得為告訴之人依法告訴者,檢察官仍得偵查起訴 7-10
(四)撤回自訴之人縱有刑事訴訟法第260條之事由,亦不得就同一案件再行自訴,若違反,法院應諭知同法第334條不受理判決 7-10
(五)自訴撤回之不可分效力 7-10
CHAPTER 8 第一審程序
一、準備程序(刑訴§273) 8-2
(一)基本概念 8-2
(二)準備程序之調查證據 8-4
二、審判程序 8-8
(一)實體確定力「時之範圍」 8-19
(二)實體確定力「物之範圍」(既判力之擴張) 8-20
三、簡易型程序 8-20
(一)簡式審判程序(刑訴§273-1) 8-20
(二)簡易程序(刑訴§449) 8-25
(三)協商程序 8-29
CHAPTER 9 通常救濟途徑
一、上訴通則 9-2
(一)上訴權人 9-2
(二)上訴之範圍(刑訴§348) 9-7
二、第二審上訴 9-22
(一)審級構造 9-22
(二)原審法院之處理(刑訴§§362、363) 9-22
(三)第二審法院之審理 9-35
(四)不利益變更禁止原則(刑訴§370) 9-38
(五)不利益變更禁止與罪刑相當原則 9-51
(六)不利益之判斷 9-55
三、第三審上訴 9-58
(一)第三審上訴的限制 9-58
(二)第三審法院之審理 9-80
(三)第三審法院之判決類型 9-80
CHAPTER 10 特別救濟途徑
一、再審 10-2
(一)聲請再審的主體 10-2
(二)為受判決人之利益聲請再審之原因(刑訴§420Ⅰ) 10-2
(三)為受判決人不利益聲請再審之原因(刑訴§422) 10-16
(四)再審之程序與管轄 10-20
二、非常上訴 10-31
(一)非常上訴之客體(對象) 10-31
(二)非常上訴之原因 10-32
(三)非常上訴必要性 10-36
(四)非常上訴之判決 10-38
CHAPTER 11 沒收
一、第三人參與沒收程序 11-2
(一)程序主體→財產可能沒收之第三人 11-2
(二)開啟方式→第三人聲請、法院認為必要時依職權為裁定(刑訴§455-12Ⅰ、Ⅲ) 11-4
(三)通知義務→課予檢察官、法院通知第三人之義務,保障其資訊請求權 11-8
(四)訴訟經濟 11-9
(五)法院之審理程序(刑訴§§455-19~455-24) 11-9
(六)判決(刑訴§455-26) 11-10
(七)肯認參與人獨立上訴之權利 11-13
二、第三人撤銷沒收確定判決程序 11-17
(一)概念 11-17
(二)要件 11-17
(三)效力(刑訴§455-30) 11-17
(四)法院之審理 11-18
三、單獨宣告沒收程序 11-20
(一)管轄(刑訴§455-34) 11-20
(二)法院之審理 11-20
CHAPTER 12 被害人保護與訴訟參與
一、一般被害人保護之規定 12-2
(一)偵查中陪同在場之人 12-2
(二)移付調解及轉介修復機制 12-3
二、被害人訴訟參與(新增第7編之3) 12-4
(一)訴訟參與案件之範圍 12-4
(二)聲請參與之程序 12-4
(三)訴訟參與人之程序主體權 12-5
立即查看
刑事訴訟法-爭點隨身書-2020律師.司法官.司法特考 (5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