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客家觀光產業發展分析:以高屏地區為例 (1版)
作者: 蔡龍銘
版次: 1
ISBN: 9789865226435
出版社: 五南
出版日期: 2021/04
書籍開數、尺寸: 19x26x1.38
頁數: 276
內文印刷顏色: 單色
#觀光與休閒餐旅
#觀光學
#觀光資源概要及管理
定價: 380
售價: 323
庫存: 已售完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詳細資訊

客家觀光產業發展分析:以高屏地區為例 ISBN13:9789865226435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蔡龍銘 裝訂/頁數:平裝/276頁 規格:25.6cm*19cm*1.5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21/05/25 中國圖書分類:旅遊;觀光 內容簡介 走進自然與文化地景,訴說地域的故事。   ※深入走讀地方,認識高屏地區的客家觀光資源。   ※運用行銷學SWOT分析,對地方觀光產業進行調查研究。   ※文字搭配地圖與實地拍攝照片,使描述更為具體且容易理解。   近幾年,鄉土意識興起,地方文化漸漸受人重視,農村的文化發展日益蓬勃。農村觀光休閒若以地方文化為主體,地方特產為輔,進而發展農村文化觀光,這具有相當的前瞻性。   本書主要對高屏六堆客家地區的觀光資源做調查分析,提出具體的發展與策略,帶動地方觀光產業,創造地方特色。 目錄 作者序 本書特色 Chapter 1 緒論 Chapter 2 六龜區觀光資源分析 Chapter 3 杉林區觀光資源分析 Chapter 4 美濃區觀光資源分析 Chapter 5 高樹鄉觀光資源分析 Chapter 6 長治鄉觀光資源分析 Chapter 7 麟洛鄉觀光資源分析 Chapter 8 內埔鄉觀光資源分析 Chapter 9 竹田鄉觀光資源分析 Chapter 10 萬巒鄉觀光資源分析 Chapter 11 新埤鄉觀光資源分析 Chapter 12 佳冬鄉觀光資源分析 Chapter 13 總結

為您推薦

管理學-整合觀光休閒餐旅思維與服務應用3/e (3版)

管理學-整合觀光休閒餐旅思維與服務應用3/e (3版)

相關熱銷的書籍推薦給您

管理學:整合觀光休閒餐旅思維與服務應用 ISBN13:9789865034764 出版社:全華圖書 作者:牛涵錚;姜永淞 裝訂:平裝 規格:26cm*19cm*2cm (高/寬/厚) 版次:3 出版日:2020/09/01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是為觀光、休閒、餐旅等相關科系學生編寫。是一本情境引導,容易閱讀的管理入門用書。每章章首均以「名人名言」與「學習架構」列出學習目標,內容以大量簡約的圖像呈現理論要點,並輔以2~4則的「時事案例」,啟發學生學習興趣與重要觀念,讓艱深又理論的管理學,也變輕鬆易學。 本書特色   1.簡單易懂:以觀光休閒餐旅服務產業為主所編寫之管理學,內容力求簡潔並輔以大量實例,「快樂龍」的情境式說明更是本書最大特色。   2.貼近實務:提供近期的「管理充電站」,以實務案例重新編寫,不但更切合學習重點,並讓學生將理論與實務能做一結合思考與應用延伸。   3.輕鬆應用:每一個案後附測驗題,選擇題與問答題的組合,由淺入深的引導讀者進入觀光休閒餐旅服務產業,並深刻的掌握個案之理論內涵與應用對照。   4.快樂學習:章節架構快速引導學生瞭解該章整體面向,漫畫Q版情境圖示取代大量繁瑣文字,方便讀者瞭解該理論並增進師生互動,提升學習效率與興趣。 目錄 第1章 管理概論 第2章 管理思想演進 第3章 企業環境與全球化 第4章 規劃與決策 第5章 策略管理 第6章 服務組織設計 第7章 組織行為的心理歷程 第8章 群體與團隊運作 第9章 領導理論 第10章 溝通與激勵 第11章 控制與績效管理 第12章 服務人力資源管理 第13章 組織文化與變革 第14章 創新與創業精神 第15章 企業倫理與社會責任

原價: 580 售價: 510 現省: 70元
立即查看
一個人的Camino:從觀光客到朝聖者的心靈盛宴

一個人的Camino:從觀光客到朝聖者的心靈盛宴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340 售價: 272 現省: 68元
立即查看
黃金年代最偉大的鋼琴家:從優雅不羈到精緻客觀 (1版)

黃金年代最偉大的鋼琴家:從優雅不羈到精緻客觀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彈鋼琴的傳統」和其他手藝一樣,是經由師徒承傳的,所以我們只有在知道每位偉大鋼琴家的歷史環境和承傳派別與風格之後,才能了解他們在鋼琴上所表現出來的特色。 從19 世紀到20 世紀初期(約從1890 年到1920 年間)算是一個傳奇的「鋼琴黃金年代」,這些鋼琴大師們幾乎都是傳承自李斯特,以及晚李斯特三十年的雷協悌茲基兩位傳奇鋼琴家,這兩位偉大的鋼琴名師可說是現代鋼琴彈奏的「祖師爺」,也因此只有在認識他們的教學理念和音樂觀念之後,才能了解鋼琴彈奏的承傳系脈。理解此時期的演奏特色與承傳後,接著介紹20世紀後較為自成一格的鋼琴家、新客觀(NeueSachlichkeit) 時代講求完全忠於原典版的冷靜演奏傳統等等。 以彈奏風格來說,李斯特學生比較大家風範;而雷協悌茲基學生們則比較像維也納風格般地優雅、纖細與感傷,同時也比較注重細節。本書除了將鋼琴家們的師承流派做了系統的梳理,更特別將值得聆聽的歷史演奏錄音列出、賞析,讀者可以依據書後的歷史演奏錄音列表搭配內文介紹,認識當時的鋼琴彈奏風格。 【目錄】 前言 作者簡介 1鋼琴黃金年代 演奏教學與作曲合一的時代 從歷史錄音認識彈奏風格 2歷史上兩大鋼琴名師之承傳 現代鋼琴演奏的始祖─李斯特 (Franz Liszt, 1811~1886) 來自李斯特傳統的鋼琴家 馮畢婁 (Hans von Bülow, 1830~1894) 陶齊希 (Carl Tausig, 1841~1871) 姚瑟菲 (Rafael Joseffy, 1852~1915) 梅森 (William Mason, 1829~1908) 安佐格 (Conrad Ansorge, 1862~1930) 達貝爾特 (Eugen d’Albert, 1864~1932) 符利德翰 (Arthur Friedheim, 1859~1932) 邵爾 (Emil von Sauer, 1862~1942) 羅森塔爾 (Moriz Rosenthal, 1862~1946) 雷蒙 (Frederic Lamond, 1868~1948) 訪齊瑪曼談從雷協悌茲基、帕達瑞夫斯基到魯賓斯坦的波蘭鋼琴傳統 雷協悌茲基 (Theodor Leschetizky, 1830~1915)及其重要弟子 帕達瑞夫斯基 (Ignacy Jan Paderewski, 1860~1941) 佛里德曼 (Ignaz Friedman, 1882~1948) 許納貝爾 (Artur Schnabel, 1882~1951) 安堡 (Mark Hambourg, 1879~1960) 莫伊謝威契 (Benno Moiseiwitsch, 1890~1963) 加布里婁威契 (Ossip Gabrilowitsch, 1878~1936) 霍佐夫斯基 (Mieczyslaw Horszowski, 1892~1993) 3俄國鋼琴家們 拉赫曼尼諾夫 (Sergei Rachmaninoff, 1873~1943) 烈汶 (Josef Lhévinne, 1874~1944) 霍洛維茲 (Vladimir Horowitz, 1903~1989) 4自成一格的鋼琴家 帕赫曼 (Vladimir de Pachmann, 1848~1933) 果多夫斯基 (Leopold Godowsky, 1870~1938) 布梭尼 (Ferruccio Busoni, 1866~1924) 霍夫曼 (Josef Hofmann, 1876~1957) 柯爾托 (Alfred Cortot, 1877~1962) 季雪金 (Walter Gieseking, 1895~1956) 顧爾達 (Friedrich Gulda, 1930~2000) 懷森貝格 (Alexis Weissenberg, 1929~2012) 顧爾德 (Glenn Gould, 1932~1982) 5新客觀時期 阿勞 (Claudio Arrau, 1903~1991) 米開朗基利 (Arturo Benedetti Michelangeli, 1920~1995)(by Bernd Goetzke) 德慕斯 (Jörg Demus, 1928~2019) 6歷史錄音中演奏自己作品的作曲家 德布西 (Claude Debussy, 1862~1918) 彈德布西 普羅科菲耶夫 (Sergei Prokofiev, 1891~1953)彈普羅科菲耶夫 拉威爾 (Maurice Ravel, 1875~1937) 彈拉威爾 史克里亞賓 (Alexander Scriabin, 1872~1915)彈史克里亞賓 葛立格 (Edvard Grieg, 1843~1907) 彈葛立格 附錄 20 世紀初期之重要錄音技術—鋼琴捲軸錄音 回憶鋼琴大師們的教學(魏樂富) 培烈姆特 (Vlado Perlemuter, 1904~2002) 葛拉富曼 (Gary Graffman, 1928~) 艾羅諾夫 (Arkady Aronov, 1929~) 鋼琴家著名演奏歷史錄音列表(本書各章提列之相關曲目) 第 2 章:歷史上兩大鋼琴名師之承傳 第 3 章:俄國鋼琴家們 第 4 章:自成一格的鋼琴家 第 6 章:歷史錄音中演奏自己作品的作曲家 特別推薦聆聽曲目 李斯特學生們彈李斯特作品及自己創作作品 雷協悌茲基與學生們 其他鋼琴家 索引

原價: 460 售價: 391 現省: 69元
立即查看
未來學研究—《價值、客觀、與良善社會》  2008 <學富>

未來學研究—《價值、客觀、與良善社會》 2008 <學富>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490 售價: 441 現省: 49元
立即查看
犯罪支配與客觀歸責

犯罪支配與客觀歸責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犯罪支配與客觀歸責(二版) 作者:古承宗 出版社:元照 出版日期:2018/07/01 ISBN:9789578607514 內容簡介   犯罪支配作為不法歸責的核心要素。只要涉及「不法」的概念,所謂的歸責不再是純粹自然性的理解,而是帶有高度的規範性。以犯罪支配建構不法歸責系統的重點因而聚焦在,如何將犯罪現象符合規範理性地歸責於特定之人。本書所收錄的文章為作者近年來從法哲學、法制史、法釋義學等觀點,重新形塑犯罪支配理論應有的面貌,特別是行為支配與正犯、行為概念擴張理論與犯罪參與等。 目錄 二版序 序 言 ◆論「車手」作為詐欺罪之共同正犯  壹、前 言/1  貳、最高法院見解之分析與檢討/2   一、(詐欺)犯意聯絡之形成條件/2   二、領取款項作為行為分擔──相續參與的最後時點/6  參、多數學說見解之分析與檢討/9   一、共同犯罪決意為功能支配與相互歸責之基礎/9   二、相續共同正犯及參與時點/13  肆、共同犯罪決意作為犯罪支配與客觀歸責之要素/18   一、規範溝通意義下的刑事不法/19   二、犯罪支配與客觀歸責/25   三、「共同行為目的」為犯罪支配與客觀歸責之要素/40  伍、「車手」作為詐欺罪之共同正犯的再檢討/48   一、欠缺客觀歸責之基礎/48   二、欠缺中途加入之可能性/50  陸、結 論/51 ◆規範上之共同性與共同犯意聯絡  ——兼評台灣高等法院98年上訴字第156號判決  壹、判決事實/53  貳、爭 點/54  參、高院的核心論述與未釐清之爭點/54  肆、共同正犯之共同犯罪決意(或犯意聯絡)/56   一、共同正犯與規範上的共同性/56   二、共同犯罪行為與共同犯罪決意/59  伍、高院之認事用法的再商榷──代結論/62 ◆共同犯意聯絡作為共同行為目的  ——兼評智慧財產法院99年刑智上易字第59號判決  壹、判決事實/65  貳、爭 點/66  參、智財法院見解之分析/66  肆、學說見解/68  伍、共同犯意聯絡作為共同行為目的/71   一、行為(意志)、客觀歸責與犯罪支配等概念之相互證立性/71   二、犯罪支配與行為目的/74   三、共同行為目的/77  陸、附論──刑法第二十八條作為特殊的歸責規範/78 ◆結夥三人與共同正犯  ——最高法院99年台上字第7351號判決  壹、判決事實/81  貳、爭 點/82  參、判決理由/82  肆、評 析/83   一、實務與學說見解之分析與檢討/83   二、加重構成要件與法益侵害危險性/85   三、共同正犯與結夥三人的規範功能體系/88   四、重新定位結夥三人之規範射程/91   伍、法院見解之再商榷/93  陸、附論:結夥詐欺(刑339之4 No.2)之解釋與立法商榷/94 ◆教唆從屬性與回溯禁止  壹、前 言/97  貳、實務見解之分析與檢討/98   一、因果思維下的間接法益侵害/98   二、量化的風險製造與因果流程控制/99   三、共同正犯之於適用教唆犯的排擠效應/101  參、犯罪支配理論下的正犯與共犯/103  肆、教唆從屬與刑法第二十九條之規範功能/105   一、教唆行為之不法性/105   二、回溯禁止與教唆之從屬性/107 ◆論教唆行為之本質  ——評最高法院89年台上字第7153號判決  壹、前 言/121  貳、實務見解之分析與檢討/122   一、案例事實/122   二、單向性的教唆與雙向性的共同犯意聯絡/123   三、法效果與「引起犯意」之解釋關聯/125  參、教唆行為與從屬性原則/128   一、教唆概念之演變/128   二、「犯罪支配」作為正、共犯區分準據/131   三、所謂的從屬性原則/132   四、教唆行為的本質/138  肆、教唆行為內含引起特定犯罪意思的支配實力──代結論/145 ◆中性職業行為與可罰的幫助  壹、案例事實/149  貳、爭 點/149  參、解 析/149   一、實務見解/149   二、學說見解/151   三、本文見解/152 ◆第三人之禁止錯誤與資訊風險  ——兼論「客觀歸責理論」於間接正犯的應用  壹、問題提出/155  貳、區分理論與相對應的批判/160   一、負責原則(Verantwortungsprinzip)/160   二、個案評價方法(Wertende Betrachtung)/163   三、犯罪支配理論(Tatherrschaftstheorie)/165  參、資訊風險作為意思支配之實質依據/170   一、成立間接正犯的正當性基礎/171   二、持續性的風險支配決定幕後者的優勢地位/172   三、資訊選擇與風險支配──輔以Luhmann的風險社會學為論述基礎/176   四、資訊防堵建立穩固的意思支配/180  肆、結 論/188

原價: 350 售價: 333 現省: 17元
立即查看
中醫客觀結構式臨床技能測驗

中醫客觀結構式臨床技能測驗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24

原價: 473 售價: 426 現省: 47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