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明軒論著全集(三):我國司法制度之變遷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吳明軒論著全集(三):我國司法制度之變遷
ISBN13:9789575115456
出版社:元照
作者:吳明軒
裝訂/頁數:平裝/640頁
規格:12cm*17cm*2.9cm (高/寬/厚)
出版日:2021/08/01
中國圖書分類:司法制度
內容簡介
作者現為最高法院優遇庭長,已奉身實務近七十年,所著民事訴訟法三冊,除廣為實務參考並作為裁判上之指引外,更引領民事程序法制之改革方向,內容上之旁徵博引,也體現了作者力求完美,永無止境之筆耕精神。
以浸淫實務數十載,第一線親身觀察司法制度半世紀以來的諸多變遷,並就司法制度之改革提出個人意見。本書收錄了作者多年來對於司法改革、大法官解釋、大法庭制度、實體與程序法制變革所發表之文章,俾利讀者從宏觀的視野認識司法制度及其重要變遷。
目錄
作者簡介
第一編 司法改革綜議
第一章 試評司法院大法官審理案件法修正草案之架構/3
第二章 司法改革芻議/17
第三章 司法改善建言簡要/27
第二編 大法官解釋之評析
第一章 審判權與解釋權之平衡/33
第二章 試論大法官釋字第六五六號解釋之當否/49
第三章 司法院釋字第七九一號解釋公布後通姦罪之廢止/53
第三編 大法庭制度之沿革
第一章 司法院解釋及最高法院判例、決議之整理/59
第二章 從釋字第一七七號解釋談判例之效力/73
第三章 民刑事大法庭取代判例制度之商榷/87
第四章 修正法院組織法施行前本院應準備之事項/101
第五章 最高法院增設民刑大法庭規定之適用/103
第六章 民事及刑事大法庭之組織及其庭員之遞補/115
第七章 法院組織法修正增設民刑大法庭規定之適用/119
第四編 實體法制之變革
第一章 試評民法總則修正之得失/133
第二章 預擬修正民法草案降低成年年齡所生實體法及程序法上之效力/141
第三章 論利率管理條例廢止後利息之計算方法/147
第四章 民法債編修正後對於銀行放款業務之影響/153
第五章 試評民法親屬編修正草案初稿之得失/167
第六章 民法親屬編修正後對於婚姻及親子訴訟之影響/205
第七章 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簡介/211
第八章 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及其施行法公布生效後異婚與同婚並行之現狀/223
第九章 同婚當事人之一方與他人通姦所衍生之問題/233
第十章 二○○七年民法親屬編修正後之否認子女之訴/237
第十一章 成年人監護制度之變革/243
第十二章 關於意定監護規定之適用/263
第五編 程序法制之變革
第一章 修正民事訴訟法簡介/273
第二章 民事訴訟法配合家事事件法之修正/283
第三章 律師酬金研究報告/291
第四章 關於修正民事簡易訴訟程序規定之適用/293
第五章 民事訴訟法修正後關於第三審程序之規定/323
第六章 第三審法院設置民事審查專庭之目的及審查之程序/351
第七章 司法院令提高民事訴訟第三審上訴利益額數所衍生之問題/353
第八章 司法院令增加第三審上訴利益額對於民事簡易訴訟程序之影響/373
第九章 試論民事訴訟法有關強制律師代理部分修正草案之檢討/379
第十章 民事訴訟法關於再抗告程序規定之修正/383
第十一章 民事訴訟法修正後之再審程序/387
第十二章 對於司法院所擬督促程序部分條文修正草案之意見/421
第十三章 試論家事事件法之得失──逐條評釋/433
第十四章 對於司法院所擬民事訴訟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之研究/521
第十五章 民事訴訟法、法院組織法、法律扶助法修正後有關判例及決議之檢討/539
第十六章 智慧財產民事訴訟之審級結構/543
第十七章 債務清理法修正草案之商榷/559
第十八章 論法人破產董監事之責任/573
第十九章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之移送/585
第二十章 試論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及移送民事庭之限制/597
第二十一章 對於本院民事大法庭108年度台抗大字第953號裁定之研究意見/605
立即查看
浪尖上的台商:一個臺灣人十年目睹大陸司法之怪現狀<樂果文化>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簡介】
本書係在當代憲政主義下,探討與司法權有關之五項重要議題:一是與法官、檢察官等「小眾」司法操作者相關,如法官之選任、身分保障與問責等憲法議題;二是雖具重要性,但現行憲法、訴訟法皆不處理者,如法院案件分派之議題;三是若單獨放在憲法或訴訟法處理而有其侷限者,如極其重要之金字塔型訴訟建構議題;四是屬現行憲法與訴訟法必然處理,而值得從比較法或學理增補者,如人民參與審判制度之議題;五是與各訴訟法皆有關且具憲法意義,而有必要跳脫個別法律框架為討論者,如法律審言詞辯論、大法庭法制等重要議題。
【目錄】
自序/i
法官人事
第一章 法官多元進用──從考選部改革擬議談起 003
第二章 當前法官人事制度改革之可能方向──從我國法官社群(Judicial Corps)之特性談起 033
第三章 法官選舉制度下對於候選人競選言論之規範:兼評Republican Party of Minnesota v. White乙案 077
第四章 英國司法改革架構下之法官選任制度 123
法院組織
第五章 終審法院定位與金字塔型訴訟建構──回顧與前瞻 149
第六章 論合憲審級救濟之建構──以大法官立法裁量見解為中心 185
第七章 許可上訴制、美國最高法院與金字塔型訴訟建構 253
第八章 法院組織、訴訟程序與案件控管──初論英國治安法院制度 325
第九章 法院組織與上訴制度──美國最高法院提請解釋法制之例 349
審判制度
第十章 法院分案制度──從法定法官原則出發 371
第十一章 人民一次性參與刑事審判模式──在陪、參審分類之外 419
第十二章 法律審言詞辯論──以刑事案件為中心 451
第十三章 法庭之友與美國最高法院──兼評大審法草案相關規定 479
第十四章 大法庭法制之再精進──案件量觀點 523
第十五章 法律審大法庭之可能模式──初論美國聯邦上訴法院全院法庭 557
檢察體系
第十六章 檢察官定位與權限──從預審法官到第十位大法官 601
第十七章 行政權之釋憲暨訴訟控管機制──美國聯邦訴訟(次)長(Solicitor General)制度與運作簡介 631
保障與問責
第十八章 終身職下之法官退養金暨優遇制度──美國法借鏡 671
第十九章 監察院調查權之挑戰與變革──司法問責觀點 693
第二十章 司改之另一起點──從以通案正面評鑑(核)制度取代考績做起 727
代結論
從總統到最高法院院長──塔虎特司改成功之例 753
立即查看
美國獨立檢察官偵辦高官不法之司法機制研究:兼論其對臺灣的啟示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美國獨立檢察官偵辦高官不法之司法機制研究:兼論其對臺灣的啟示
作者:余小云
出版社:五南
出版日期:2019/09/00
ISBN: 9789571199832
內容簡介
本書以「權力分立」為核心概念,探討專司偵辦政府高官不法的獨立檢察官在美國民主官僚體系中組織設計的獨立性與課責性,以及其與傳統典型之三權間權力制衡互動的制度變遷問題。本書除以權力分立等相關理論檢視獨立檢察官制度的演進與發展,並對其實際偵辦的案例加以分析,藉以作為我國偵辦高官不法之制度設計的重要借鑑。本書為司法與比較行政之跨領域研究,為國內少有之相關司法政治研究的先鋒之作,亦是華人世界瞭解美國特別檢察制度必須參考的最新力作。
目錄
自序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論述起源
第二節 研究問題和研究方法
第三節 本書章節安排
第二章 權力分立原則下的檢察官制度
第一節 美國權力分立原則下的理論與實務
第二節 檢察官制度的創設與演進
第三節 美國的檢察官制度
第四節 檢察一體vs.檢察獨立
第三章 美國獨立檢察官制度的法制化
第一節 美國獨立檢察官法制化前的機制與運作
第二節 水門案與美國獨立檢察官制度法制化
第三節 美國獨立檢察官制度的內容析論
第四章 美國獨立檢察官制度之實踐與修法
第一節 1978年《政府倫理法》的內容與實踐
第二節 1983年《政府倫理法》的修訂與實踐
第三節 1987年《政府倫理法》的修訂與實踐
第四節 1994年《政府倫理法》的修訂與實踐
第五節 1999年美國獨立檢察官的終結
第六節 1999年後的美國特別檢察官制度
第五章 美國特別檢察制度的檢討與析論
第一節 美國獨立檢察官制度的合憲性問題
第二節 司法部部長面臨的利益衝突問題
第三節 美國獨立檢察官與各政府部門的關係
第四節 美國特別檢察制度的比較分析
第五節 獨立檢察官制度改革與建議
第六章 臺灣檢察官與特別偵查制度
第一節 臺灣的檢察官制度
第二節 臺灣特別偵查制度的發軔與法制化
第三節 臺灣特別偵查制度的運作
第四節 美國獨立檢察官vs.臺灣特偵組
第七章 結論︰美國獨立檢察官制度對臺灣的啟示
第一節 研究推論與發現
第二節 制度借鏡與研究展望
附 錄
附錄一︰美國《政府倫理法》(1994年)
附錄二︰美國《特別檢察官規則》(1999年)
附錄三︰中華民國最高法院檢查署特別偵查組偵結起訴案件(2007-2017)
參考文獻
立即查看
司法鑑定證據參考手冊系列 I, 關於能力之精神鑑定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這是一系列專門以法院實務各種常見鑑定證據為對象,綜合法普與科普知識的書籍,雖然與第一版美國科學證據參考手冊(reference manual of scientific evidence)整整晚了三十年,但是邀集臺灣本土各科學領域之專家學者及法律實務家共同針對各式鑑定,舉凡就審能力、責任能力、行為能力、性侵後創傷壓力症候群、證言能力 、文書筆跡印文真假、毒物、死因鑑定等,對於法院最終判斷具有重要影響,從實際參與鑑定之專家觀點,對於鑑定所須之資料及使用鑑定方法以及常見問題,從科學知識角度提出意見,而法律專家則從所蒐集判決中找出對於鑑定證據有所爭議之處提出法律見解,特別是在國民法官制度及鑑定新制上路後,本書將可做為解說及解讀鑑定證據品質優劣疑惑之參考手冊。
【目錄】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