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送現象與單元操作-含分離程序原理(Transport Processes and Separation Process Principles 4/e ) (4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原文書資訊
書名:Transport Processes and Separation Process Principles 4/E 2014 <PH>
作者: Geankoplis
ISBN: 9781292026022
出版社: Pearson
出版年: 2014年
中文書資訊
書名: 輸送現象與單元操作-含分離程序原理-Transport Processes and Separation Process Principles 4/e <全威> <全威>
作者: 羅文偉(GEANKOPLIS)
ISBN: 9789866964039
出版社: 高立
出版年:
立即查看
有機化學實驗
ISBN13:9789864307227
出版社:新文京開發出版
作者:連經憶;廖文昌
裝訂/頁數:平裝/232頁
規格:26cm*19cm*1.2cm (高/寬/厚)
重量:517克
版次:3
出版日:2021/05/20
中國圖書分類:有機化學實驗
內容簡介
本書的特點是實驗題材的選擇儘量生活化,將生活中的題材與有機化學的關聯性作結合,透過作者的巧思安排,將實驗理論納入各實驗主題中。每個實驗單元都包含一個實驗主題,強調實驗技能與結果的實用性,並依作者的教學經驗使書中各實驗是容易配合教學時數與多數學校設備的。
書中附有實驗過程的照片,方便讀者了解實驗的步驟流程,透過實驗操作建立有機化學的相關觀念,非常適合初次接觸有機化學實驗者使用。
在編排上,每個單元都會先進行實驗原理的說明,使學生能了解有機化學的基本知識,然後以照片的方式說明實驗流程,配合文字的解說,使學生能了解整體實驗步驟以及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
此外,在每個單元的最後皆附有實驗預報與結果報告的格式,學生可以直接在書本上填寫然後依虛線撕下繳交,不但方便學生撰寫實驗報告,也可讓學生的報告格式統一,方便教師批閱。
對於初接觸有機化學的學生而言,內容若過於複雜及艱深,固然讓學生不易理解,教師也會很氣餒;而在原理的論述上過於精簡,則無法引導學生理解,反而造成學習的困擾與障礙。對授課的教師而言,實驗教材中設計的實驗複雜性太高,將受限於課堂時間與實驗室設備而無法實際讓學生操作,無法得到預期的教學成效。本書由兩位任教有機化學實驗課程多年的教師合力編寫,最適合教學使用。
第三版增加一個新的實驗,利用胡蘿蔔中的酵素進行反應,實驗符合綠色化學的原則,同時也增加教材的多樣性。此外,重新檢視並更新每個實驗報告中需要學生回答的問題。
目錄
實驗室安全規則
實驗一 熔點測定
實驗二 結晶純化
實驗三 萃取
實驗四 利用化學變化分離混合物
實驗五 胺基酸的薄層色層分析
實驗六 期中評量-未知樣品中胺基酸的鑑定
實驗七 管柱色層分析
實驗八 分級蒸餾
實驗九 簡單蒸餾
實驗十 咖啡因的萃取純化
實驗十一 阿斯匹靈的合成與鑑定
實驗十二 酯化反應
實驗十三 油、脂的性質及皂化反應
實驗十四 肥皂的製造
實驗十五 轉酯化反應
實驗十六 利用胡蘿蔔中的酵素進行反應
附錄一 有機化學實驗器材
附錄二 熔點測定儀之操作
附錄三 濾紙之摺法
附錄四 薄層色層分析用毛細管之製備
附錄五 利用「ADC/ChemSketch」化學應用軟體畫出化合物的結構
立即查看
實用有機化學
ISBN13:9789864308439
出版社:新文京開發出版
作者:楊朝成;王貴弘;何文岳
裝訂/頁數:平裝/260頁
規格:23cm*17cm*1.6cm (高/寬/厚)
重量:551克
版次:5
出版日:2022/07/15
中國圖書分類:有機化學
內容簡介
本書旨在提供一本讓教師好教,也讓初學者更有學習興趣、建立學習信心的有機化學教科書。因此本書內容安排以實用為主要訴求,配合簡易圖表與深入淺出的敘述,不但讓讀者學習時不會感到艱澀無趣,也不會只懂應用而忽略其基礎原理,使讀者藉由本書瞭解有機化學在生活中之重要性,並將有機化學融入生活應用中。
書中介紹烷類、環烷類、烯類與炔類、有機鹵化物、芳香族、立體化學等內容,以深入淺出之方式,引導非專攻化學科系的學生能以最短時間與最少精力,瞭解有機化學的基本觀念與實務應用,進而配合自己專長領域,融會貫通發揮所學。
「有機化學」對化工、環工、醫藥、食品、化妝品等科系均為十分重要的基礎課程。但有機化學十分廣泛,且各科系所需學習的範圍與程度可能未盡相同。本書三位作者任教於嘉南藥理科技大學化妝品科技研究所、化妝品應用與管理系,對化妝品相關科系的「有機化學」教學與課程需求有深切的體認與心得。
第五版除了依用書老師們指正與建議進行修訂外,新增第十一章有機矽化物,讓讀者了解有機矽化物的性質及在化粧品中應用的角色,避免坊間對「矽靈」的誤解。
本書「習題解答」附於書末,學生自行演練複習後可即時掌握自己的學習成果,同時也方便自學讀者研讀自修。
目錄
Chapter 01 緒論
1.1 有機化學的定義
1.2 有機化學相關的基礎知識
1.3 碳原子之電子組態與官能基
Chapter 02 烷類、環烷類
2.1 烷類的定義
2.2 結構異構物與結構式之表示法
2.3 烷類之IUPAC命名規則
2.4 環烷類
2.5 環烷類之命名
2.6 烷類的來源
2.7 烷類之物理特性
2.8 烷類的化學性質與其應用
Chapter 03 烯類與炔類
3.1 烯類的定義
3.2 烯類的命名
3.3 烯類的性質
3.4 烯類來源與製備
3.5 烯類的用途
3.6 炔類的定義
3.7 炔類的命名
3.8 炔類的用途
Chapter 04 有機鹵化物
4.1 有機鹵化物之定義
4.2 有機鹵化物的命名
4.3 有機鹵化物之性質
4.4 常見有機鹵化物的用途
Chapter 05 芳香族
5.1 芳香族的定義
5.2 芳香族烴的來源
5.3 苯的構造與共振
5.4 芳香族的性質
5.5 芳香族衍生物的命名
5.6 其他芳香族化合物
5.7 芳香族化合物之應用
Chapter 06 醇類、酚類與醚類
6.1 醇類
6.2 酚類
6.3 醚類
Chapter 07 醛類和酮類
7.1 醛與酮的定義
7.2 醛類的命名
7.3 醛類之來源與性質
7.4 醛類之用途
7.5 酮類的命名
7.6 酮類之來源與性質
7.7 酮類之用途
7.8 醌
Chapter 08 羧酸
8.1 羧酸的定義
8.2 羧酸類的命名
8.3 羧酸類的性質
8.4 羧酸類的用途
Chapter 09 酯類
9.1 酯類的定義
9.2 酯類的性質
9.3 酯類的合成:酯化反應
9.4 酯類的製備
9.5 酯類的皂化反應
9.6 酯類的命名
9.7 內酯類
9.8 酯類在化粧品的應用
Chapter 10 胺類與醯胺類
10.1 胺類的定義
10.2 胺的命名
10.3 胺的性質
10.4 常見胺及其用途
10.5 醯胺的定義
10.6 醯胺的命名
10.7 醯胺的性質
10.8 常見醯胺及其功用
Chapter 11 有機矽化物
11.1 矽烷的定義
11.2 有機矽化物的性質
11.3有機矽化物在化粧品之應用
Chapter 12 立體化學
12.1 簡介
12.2 立體異構物之結構
12.3 對掌異構物的命名
12.4 對掌異構物與光學活性
12.5 對掌性在生物學上的重要性
Chapter 13 聚合物
13.1 碳水化合物
13.2 蛋白質
13.3 核酸
13.4 人工合成之聚合物
習題解答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