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老年學──老年人口的健康、福利與照顧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社會資本.網絡與創新照顧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長期照顧與社會照顧皆為當代福利服務重要議題,無論是長期照顧 2.0、社會安全網 2.0 皆強調「以家庭為中心」或「以社區為基礎」的服務,並欲透過創新、公私協力(含非營利組織)、跨域合作網絡治理模式,為服務使用者提供整合性的服務。社會資本之信任與網絡要素為有效網絡協力或治理必要的基礎,不僅可能左右服務目標的達成與否,亦關係到服務群體的福祉。本書係社會資本、網絡治理與創新照顧相關議題的 12 篇研究論文所組成,藉由學術界與實務界共同研究之深入淺出的分析,能夠提供長期照顧、社會照顧及非營利組織議題之學習者、研究者與實務工作者,一個較為寬廣且深入的視野。
○ 從社會資本觀點:探究其對個人福祉、社區福祉及社區/部落營造或治理的意涵。
○ 從網絡治理觀點:檢視長期照顧、社會安全網與社區營造的實踐。
○ 從創新照顧觀點:尋覓跨域協力與探勘技術對促進健康照顧與長期照顧的新模式。
適用課程︰社會照顧管理、健康與長期照顧管理、非營利組織管理、社區工作。
適用對象︰對非營利組織、長期照顧、健康促進、社會安全網有興趣的專業助人者與研究者。
目錄
第01章 離島地區社區社會資本對個人幸福感的影響 黃源協、莊俐昕、翁肇澤
壹、前言
貳、文獻檢閱
參、研究方法
肆、研究結果
伍、討論與建議
第02章 原住民社會資本對心理福祉的影響——對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的意涵 莊俐昕
壹、前言
貳、文獻檢閱
參、研究方法
肆、研究結果
伍、討論與建議
第03章 醫療從業者社會資本對心理健康的影響——以埔里基督教醫院員工為例 林淑鈴、蔡惠雅
壹、前言
貳、文獻檢閱
參、研究方法
肆、研究結果
伍、結語與建議
第04章 社會資本對社區治理的意涵——社區領導者觀點 張玉龍、黃源協、莊俐昕
壹、前言
貳、文獻探討
參、研究設計與方法
肆、資料分析
伍、結語與建議
第05章 原鄉社區/部落充權對部落治理成效的影響——對部落發展的意涵 黃源協
壹、前言
貳、文獻檢閱
參、研究方法
肆、研究結果
伍、討論與建議
第06章 社會安全網下的脆弱家庭服務之檢視——網絡治理的觀點 張雅惠、黃源協
壹、前言
貳、文獻檢閱
參、研究方法
肆、資料分析
伍、討論與建議
第07章 原鄉部落人力資本對部落營造的意涵——原住民族觀點分析 張玉龍
壹、前言
貳、文獻探討
參、研究設計與方法
肆、資料分析
伍、結論與建議
第08章 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督導工作之倫理兩難 蕭文高
壹、前言
貳、專業倫理之理論基礎
參、社會工作倫理守則與社區工作之應用
肆、據點督導工作之倫理兩難
伍、討論與結論
第09章 社區老人初級預防照顧服務人才培育之策略 施淑莉、莊俐昕
壹、前言
貳、文獻檢閱
參、研究方法
肆、研究資料分析兩難
伍、討論與建議
第10章 非營利組織使命對員工留任的意涵——以台灣沐風關懷協會為例 譚崇珍、張玉龍
壹、前言
貳、文獻探討
參、研究方法
肆、研究結果
伍、結論與建議
第11章 大學在健康促進議題上的實踐與創新——以 USR 計畫(2018~2022)為例 劉明浩
壹、大學社會責任計畫的緣由與推動
貳、USR 計畫在健康促進議題的社會參與取經
參、USR 計畫對健康促進議題的創新展現
肆、USR 計畫在健康促進議題上的挑戰與因應
伍、結語
第12章 資料探勘技術於預測長照機構住民衰弱因子之應用 謝鄒傳、戴榮賦
壹、前言
貳、文獻檢閱
參、研究方法
肆、研究分析與結果
伍、結論與建議
立即查看
老人社會工作長期照顧實務應用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老人社會工作:長期照顧實務應用
ISBN13:9789869812962
出版社:華都文化
作者:劉家勇
裝訂/頁數:平裝/374頁
規格:23cm*17cm*1.7cm (高/寬/厚)
出版日:2020/01/02
中國圖書分類:老人
內容簡介
社會工作為一項助人的專業,而隨著人口老化趨勢的影響,「老人社會工作」逐漸成為社會工作中新興的學門。為了因應高齡社會老年人口驟升而衍生出的社會問題,長期照顧政策也開始改變及推進,更貼近老年人口的需求。因此,本書從整體高齡趨勢的觀點來著手,進而以社會工作的專業為基礎作闡述,並舉例說明於老人長期照顧實務中的狀況及困境,使讀者能擁有全方位觀點,了解「老人社會工作」之專業。本書共分為四篇15章,分別為:
第一篇 概念篇:從人口老化到老人社會工作、長期照顧的演進與政策等。
第二篇 模式篇:介紹老人社會工作服務方案設計、老人社會工作方法的實施與應用、相關資源聯結與發展、志願服務管理、效益評估與績效管理等。
第三篇 服務篇:以老人社會工作常見的居家、機構、社區服務作論述,並加入多元觀點、臨終及安寧照顧服務等。
第四篇 展望篇:老人社會工作的倫理與法律議題進行說明,並提出未來的發展及挑戰等。
目錄
第1篇 概念篇
Chapter 1 緒論
第一節 人口老化及高齡社會
第二節 老化過程及需求
第三節 老人與社會問題
第四節 家庭結構變遷及影響
第五節 老人社會工作之實務應用
Chapter 2 老人社會工作概論
第一節 老人社會工作之歷史與發展
第二節 社會正義、公民權利與老人
第三節 老人社會工作之理論
第四節 老人社會工作行政與研究
第五節 老人社會工作個案管理與管理式照顧
Chapter 3 老人社會工作與長期照顧
第一節 長期照顧定義與觀點
第二節 我國長期照顧發展歷史、政策與法規
第三節 我國長期照顧體系規劃
第四節 長期照顧中的老人福利服務
第五節 長期照顧之老人社會工作運用-跨專業合作與服務整合策略
第2篇 模式篇
Chapter 4 老人社會工作服務方案設計
第一節 服務方案設計之概說
第二節 老人社會工作者在服務方案中的角色
第三節 老人社會工作服務方案之規劃
第四節 老人社會工作服務方案的執行
第五節 老人社工實習操作實務規劃
Chapter 5 老人社會工作方法
第一節 社會工作方法與老人長期照顧
第二節 個案工作方法的實施與應用
第三節 團體工作方法的實施與應用
第四節 社區工作方法的實施與應用
第五節 綜融性的服務策略實例分析
Chapter 6 老人社會工作之資源聯結與發展
第一節 老人社會工作的資源概說
第二節 資源聯結與網絡系統發展
第三節 資源聯結與網絡系統發展之思考與策略
第四節 資源聯結與發展的危機和兩難
第五節 資源聯結與發展的操作練習
Chapter 7 老人社會工作與志願服務管理
第一節 志願服務的基本概念與理論基礎
第二節 志願服務管理的功能
第三節 社工與志工──夥伴關係的建立與發展
第四節 志願服務管理與應用之實例分析
Chapter 8 老人社會工作之效益評估與績效管理
第一節 老人社會工作的效益評估
第二節 老人社會工作的效益評估原則
第三節 老人社會工作的績效管理策略
第四節 實例分析:效益評估與績效管理之挑戰與反思
第3篇 服務篇
Chapter 9 老人社會工作之居家服務
第一節 老人居家服務的範疇與定義
第二節 老人社會工作在居家服務的工作內容
第三節 老人社會工作者在居家服務中的專業角色
第四節 老人社會工作居家服務介入方案與策略
第五節 居家服務的問題與需求──老人社會工作者的任務及挑戰
Chapter 10 老人社會工作之機構服務
第一節 老人社會工作與機構式服務
第二節 老人機構社工服務的使命與專業角色
第三節 老人機構社工服務的模式與選擇
第四節 運用綜融式社工服務模式於老人機構
第五節 機構老人生活調適與適應計畫
Chapter 11 老人社會工作之社區服務
第一節 老人社區工作的定義與範疇
第二節 老人社會工作者在社區發展中的角色
第三節 老人社區服務的歷史與政策發展
第四節 老人社會工作社區服務實務分析
第五節 老人社區工作新興議題──災難與創傷事件處理
Chapter 12 老人社會工作的多元觀點與挑戰
第一節 多元社會工作概說
第二節 多元文化、跨文化、文化融和與融合
第三節 老人社工多元觀點的挑戰與省思
第四節 老人社會工作多元化服務議題
第五節 多元並存與差異包容──老人社會工作者的任務及挑戰
Chapter 13 老人社會工作與老人臨終及安寧療護
第一節 臨終及安寧照顧概說
第二節 宗教、信仰與靈性關懷
第三節 老人社會工作與臨終、末期、安寧緩和照顧
第四節 老人社工及居家安寧照顧實例分析
第五節 英國臨終及安寧照顧的啟示
第4篇 展望篇
Chapter 14 老人社會工作的倫理與法律議題
第一節 道德、倫理與法律概說
第二節 老人權益維護與基本人權
第三節 老人社會工作倫理與法律
第四節 老人社會工作之倫理法律議題個案
Chapter 15 老人社會工作的發展與挑戰
第一節 老人社會工作專業的發展
第二節 老人社會工作與長期照顧發展趨勢
第三節 老人專科社工師的再思:現況與挑戰
第四節 老人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的對話
第五節 老人社工服務現況與趨勢
立即查看
【簡介】
本書為國內第一本針對社會安全制度相關之憲法、法律制度與法政策背景作體系性介紹的教科書,由社會法領域學者群策群力共同完成。本書共二十章,體系安排上分為總論、各論與救濟三篇:總論涵蓋社會安全制度的社經脈絡與歷史發展、憲法基礎、財務方式與體系概念範疇;各論包括社會保險法總論、各項社會保險制度、公務人員退休撫卹、農民社會安全制度、老人福利暨長期照顧、兒童少年與身心障礙者保障法制、犯罪被害人權益保障、社會救助與居住正義;救濟則介紹社會法之權利救濟途徑,完整呈現台灣在民主法治架構下具體落實社會國原則的法律制度。
【目錄】
四版序/台灣社會法與社會政策學會
序/郭明政
序/郝鳳鳴
作者簡介
縮語表
第一篇 總 論
第一章 社會安全制度與經濟社會變遷/林宏陽
壹、概 說/3
貳、1949年以前的發展/6
參、日治時期台灣社會安全法制之發展/8
肆、蔣中正政府時期(1950年至1975年)/9
伍、嚴家淦與蔣經國政府時期(1975年至1988年)/10
陸、李登輝政府時期(1988年至2000年)/11
柒、陳水扁政府時期(2000年至2008年)/15
捌、馬英九政府時期(2008年至2016年)/18
玖、蔡英文政府時期(2016年至2024年)/22
拾、結 語/30
第二章 社會法之概念、範疇與體系/林谷燕、林倖如、邵惠玲、郝鳳鳴、蔡茂寅
壹、社會法的興起/41
貳、社會法的概念與範疇/43
參、社會法之體系/50
第三章 社會法的憲法基礎/孫迺翊
壹、我國憲法中的社會國原則與社會憲法條款/63
貳、社會國原則之實踐與基本權利保障之間的關聯性/69
參、社會國原則的落實與平等原則/78
肆、社會國原則之落實與法治國原則/82
伍、我國憲法解釋對社會安全制度之建構/85
陸、社會國原則之落實與中央地方權限劃分/91
第四章 社會安全制度之財政基礎/林倖如、蔡茂寅
壹、序 說/97
貳、社會安全制度的收入面/98
參、社會安全制度的支出面/110
肆、社會保險財政之收支平衡:隨收隨附方式vs.儲金方式/111
伍、社會安全與預算制度/114
第二篇 各 論
第五章 社會保險法總論/張桐銳
壹、概 說/121
貳、社會保險之起源與發展/122
參、社會保險之概念/124
肆、社會保險法律關係/132
第六章 勞工保險/郝鳳鳴、蔡茂寅、簡玉聰、鍾秉正
壹、前 言/153
貳、勞工保險的對象/156
參、勞工保險的給付內容/162
肆、勞工保險的財源/174
伍、我國勞工的老年安全議題/179
第七章 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鍾秉正、蔡維音
壹、概 說/189
貳、職業災害保險關係之成立與生效/196
參、職業災害保險的給付內容/201
肆、職業災害保險的財務/204
伍、職業災害的預防與重建/205
陸、職災保險專法之後續發展/208
第八章 就業保險/張桐銳
壹、序 論/211
貳、就保法律關係/215
參、所得替代給付/218
肆、促進就業給付/226
第九章 公務人員之老年所得安全保障制度/林炫秋
壹、概 說/235
貳、公教人員保險法/236
參、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卹法/245
肆、公務人員個人專戶制退休資遣撫卹法/262
第十章 國民年金保險/張桐銳、鍾秉正
壹、前 言/271
貳、國民年金保險的特性/272
參、被保險人/274
肆、國民年金保險的給付內容/275
伍、國保的財源/281
第十一章 農民的社會安全保障/孫迺翊
壹、導 言/285
貳、農保條例及老農津貼之農民/287
參、疾病風險之保障/290
肆、生育、身心障礙、死亡等風險之保障/290
伍、老年經濟安全之保障/291
陸、職業災害與職業病風險之保障/296
第十二章 全民健康保險/李玉君、吳明孝、林倖如、張道義、蔡茂寅
壹、概 說/301
貳、全民健康保險的法律關係/304
參、保險對象/311
肆、保險組織/314
伍、保險財務/319
陸、保險給付/332
柒、醫療費用支付制度/343
捌、資訊公開與個人資訊隱私權之保護/354
第十三章 犯罪被害補償/鍾秉正
壹、前 言/363
貳、社會補償之學理/364
參、我國犯罪被害補償制度/367
第十四章 家庭及兒少權益保障/林沛君、陳竹上
壹、政策性質與立法原則/377
貳、核心爭議與立法沿革/378
參、保障對象、給付方式、財源及組織/389
肆、立法特色/393
伍、重要爭議、相關釋字、未來展望/394
第十五章 老年福利/簡玉聰
壹、老年福利的基本概念/401
貳、老年福利的法制體系定位/403
參、老年福利法制結構現狀/404
肆、老年福利法制內容/405
伍、老年福利法制主要課題/418
第十六章 長期照顧/林谷燕
壹、概 說/427
貳、給付主體與客體/430
參、照顧需要性評估/431
肆、給付提供方式與內容/433
伍、服務提供者/442
陸、給付財源/446
第十七章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孫迺翊
壹、緒論:從「忽視」到「看見」身心障礙者/451
貳、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之立法沿革/453
參、身心障礙者的定義與鑑定方式/454
肆、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之基本原則/456
伍、醫療權益/458
陸、教育權益/458
柒、就業權益/460
捌、支持服務/466
玖、經濟安全/469
拾、保護服務/471
拾壹、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內國法化對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制之影響/474
第十八章 社會救助/蔡維音
壹、社會救助概說/481
貳、社會救助之基準/488
參、社會救助給付之種類與內容/498
第十九章 居住正義:住宅補貼與社會住宅/李玉君
壹、概 說/503
貳、居住權在我國憲法之規範基礎/504
參、住宅補貼法制之現況/506
肆、社會住宅之推動現況/510
第三篇 程序與救濟
第二十章 社會法之行政救濟/謝榮堂
壹、前 言/519
貳、干預行政與社會給付行政之交互作用/520
參、社會行政救濟之範圍與先決要件/522
肆、社會行政救濟之管轄與途徑/524
伍、職權調查主義與職權進行主義/533
陸、訴訟標的及判決/537
立即查看
東台灣社會議題與跨界溝通:高齡、照護、社企、環境與運動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