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屬法講義
系列名:大學用書
ISBN13:9789575116965
出版社:元照
作者:林秀雄
裝訂/頁數:平裝/432頁
規格:23cm*17cm*2cm (高/寬/厚)
版次:7
出版日:2022/03/01
中國圖書分類:親屬法
內容簡介
本書依條文之編排順序,將民法親屬編之相關問題予以體系化的介紹。為使讀者能夠容易掌握爭點,乃將學說加以詳述,並將實務見解列於註中,以便參照。書中之個人見解,大多為作者長期思考下之結晶,整體上呈現作者一貫之法解釋學方法論。
二〇二一年民法修正民法第十二條、第十三條、第九七三條、第九八〇條、第一〇四九條、第一〇七七條、第一〇九一條、第一一二七條及第一一二八條等規定,同時刪除民法第九八一條與第九九〇條等規定。此等修正之條文,訂於民國一一二年一月一日施行。本版為配合上述條文之修正或刪除,乃就相關部分予以修訂。
目錄
改版序
自 序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親屬法之基本構造/1
第一項 親屬關係法── 親屬法之特色/1
第二項 親屬間之權利義務法──民法之共通點/1
第三項 婚姻法與親子法編排順序之邏輯分析/2
第二節 親屬法之特殊性/9
第一項 倫理道德性/9
第二項 傳統習俗性/9
第三項 弱者保護性/10
第三節 身分行為之特殊性/12
第一項 要式性/12
第二項 不得代理/13
第三項 不得附條件或附期限/13
第四項 身分行為之能力/13
第五項 身分行為之撤銷/14
第四節 親屬法之立法沿革/15
第一項 親屬法之制定/15
第二項 親屬法之修正/18
第二章 通 則
第一節 總 說/27
第二節 親屬之範圍及種類/28
第一項 親屬之範圍/28
第二項 親屬之種類/30
第三節 親系、輩分及親等/33
第一項 親 系/33
第二項 輩 分/34
第三項 親 等/35
第四節 身分關係之發生與消滅/36
第一項 身分關係之發生/36
第二項 身分關係之消滅/37
第三章 結 婚
第一節 婚 約/41
第一項 總 說/41
第二項 婚約之法定要件/42
第三項 婚約之效力/46
第四項 婚約之消滅/47
第五項 損害賠償/54
第六項 婚約贈與物之返還/59
第七項 短期消滅時效/61
第二節 結婚之要件/62
第一項 結婚之實質要件/62
第二項 結婚之形式要件/77
第三節 婚姻之無效與撤銷/86
第一項 婚姻之無效/86
第二項 婚姻之撤銷/92
第三項 損害賠償及離婚有關規定之準用/98
第四項 重婚例外有效時之處理/100
第四節 婚姻之普通效力/103
第一項 總 說/103
第二項 夫妻之稱姓/103
第三項 同居義務之履行/106
第四項 婚姻住所之決定/112
第五項 日常家務之代理/113
第六項 家庭生活費用之負擔與家事債務之清償責任/117
第七項 貞操義務/120
第五節 夫妻財產制/121
第一項 通常的法定財產制/122
第二項 非常的法定財產制/145
第三項 約定財產制/149
第四章 離 婚
第一節 婚姻關係之消滅/161
第二節 兩願離婚/164
第一項 總 說/164
第二項 兩願離婚之要件/165
第三項 法院之調解離婚與和解離婚/171
第三節 判決離婚/175
第一項 總 說/175
第二項 離婚原因/176
第三項 不得請求離婚之情形/191
第四節 離婚之效力/196
第一項 身分上之效力/196
第二項 財產上之效力/205
第五章 自然血緣親子關係之發生
第一節 婚生子女/215
第一項 婚生子女之定義/215
第二項 受胎期間之推定/216
第三項 婚生推定/217
第四項 婚生否認/219
第二節 非婚生子女/230
第一項 總 說/230
第二項 任意認領/232
第三項 強制認領/243
第四項 認領之效力/249
第五項 準 正/253
第六章 收 養
第一節 總 說/257
第二節 收養之成立/259
第一項 收養之實質要件/259
第二項 收養之形式要件/271
第三項 收養之無效及撤銷/274
第四項 收養之效力/280
第三節 收養之終止/286
第一項 合意終止/286
第二項 宣告終止/291
第三項 死後終止/295
第四項 終止收養之無效與撤銷/300
第五項 終止收養之效力/301
第七章 父母子女間之權利義務
第一節 子女之稱姓/305
第一項 總 說/305
第二項 婚生子女之稱姓/305
第三項 非婚生子女之稱姓/309
第四項 養子女之稱姓/311
第二節 親 權/314
第一項 總 說/314
第二項 行親權之人與服親權之人/316
第三項 親權之內容/317
第四項 親權之行使/329
第五項 親權之停止/333
第八章 監護與輔助
第一節 總 說/337
第二節 未成年人之監護/339
第一項 開始監護之原因/339
第二項 監護人之確定/341
第三項 監護人之辭任與消極資格/348
第四項 監護人之職務/349
第五項 監護關係之終止/355
第三節 成年人之監護/358
第一項 開始監護之原因/358
第二項 監護人之選定、另行選定或改定/358
第三項 監護人之辭任與消極資格/360
第四項 囑託登記/360
第五項 監護人之職務/361
第六項 監護關係之終止/362
第四節 輔 助/363
第一項 開始輔助之原因/363
第二項 輔助人之確定與輔助職務相關規定之準用/364
第三項 輔助關係之終止/364
第五節 成年人之意定監護/365
第一項 意定監護契約之定義/365
第二項 意定監護契約之成立與生效/365
第三項 監護人之選定、另行選定或改定/366
第四項 意定監護契約之撤回與終止/368
第五項 報酬及排除代為處分限制之約定/369
第六項 監護相關規定之準用/370
第九章 扶 養
第一節 總 說/371
第一項 扶養制度產生之背景/371
第二項 扶養義務之二大類型/371
第二節 扶養關係發生之要件/373
第一項 須有一定之親屬、家屬或配偶關係/373
第二項 受扶養權利人須有受扶養之必要/376
第三項 扶養義務人須有扶養能力/379
第四項 由法院裁判扶養義務之減輕或免除/380
第三節 扶養之順序/382
第一項 扶養義務人之順序/382
第二項 受扶養權利人之順序/383
第四節 扶養之程度與方法及其變更/384
第一項 扶養之程度/384
第二項 扶養之方法/384
第三項 扶養程度與方法之變更/386
第十章 家與親屬會議
第一節 家/387
第一項 總 說/387
第二項 民法上之家/389
第三項 家之構成員/390
第四項 家務之管理/393
第五項 家屬之分離/395
第二節 親屬會議/398
第一項 總 說/398
第二項 親屬會議之召集/399
第三項 親屬會議之組成/401
第四項 親屬會議會員之消
立即查看
刑事證據開示之考察:比較法、理論與應用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大數據考點直擊 民事訴訟法大意與刑事訴訟法大意(測驗題)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犯罪偵查與刑事證據案例研習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本書簡介
刑事程序「無罪推定」之機制目的,確認犯嫌或被告並非待罪之身的人格主體,並且確保偵審辦案細緻以及人權尊重。東瀛日本司法實務追緝犯罪,若發生錯辦人犯、證據不足無罪定讞,承辦檢警甚須調離現職日後或難升遷。蓋錯假冤案之司法誤謬,造就無辜、暗夜哭泣,縱放真兇、逍遙法外。再者,對照法治先進國家相關法律教學、研究課程修習,在在強調案例式、單元式乃至體系式的學習體驗。因此,本書關注的議題涵蓋我國司改變革、大法官憲判、實務判決動向,另為便於讀者掌握刑事司法關鍵機制,藉由「案例研習」畫龍點睛釐清爭點,論述編撰著重偵查蒐證與審理判決之連結評釋,並且比較國外論據說理期能用作本土實務、學術參考。
圖書目錄
精準偵查 優質司法
‧第一編 偵查開端(發現犯罪)
第一章 臨檢盤查 任意處分
壹、前 言/3
貳、問題所在/3
參、問題解析/4
一、臨檢盤查≠強制處分/4
二、臨檢盤查≦半推半就/5
肆、結 語/6
第二章 臨檢盤查 警民邂逅
壹、前 言/8
貳、問題所在/9
參、問題解析/10
一、臨檢盤查之正當程序/10
二、臨檢盤查之規範缺失/11
三、日本規範實務運用/12
肆、結 語/14
第三章 警察臨檢 廣結善緣
壹、前 言/16
貳、問題所在/17
一、臨檢盤查≠查證身分/17
二、臨檢盤查=偵查開端/19
參、問題解析/20
一、臨檢盤查→有形力行使≠強制處分/20
二、臨檢盤查→所持品檢查≠搜索/21
肆、結 語/22
第四章 臨檢盤查 他山之石
壹、前 言/25
貳、案例事實/25
參、問題所在/26
肆、問題解析/27
一、臨檢盤查規範定位/28
二、臨檢盤查可能限度/29
伍、結 語/29
第五章 誘捕偵查 願者上鉤
壹、前 言/33
貳、問題所在/33
參、問題解析/34
一、釣魚誘捕之「法律論據」/35
二、合法要件及違法效果/36
肆、結 語/37
第六章 檢察權監督 傾聽人民心聲
壹、前 言/39
貳、問題所在/40
參、問題解析/41
肆、結 語/43
第七章 司法警察偵查定位之比較研究
壹、前 言/45
貳、問題所在/46
參、日本法比較/48
肆、問題解析/50
伍、結 語/52
‧第二編 物證保全(找物取證)
第一章 搜索票≠一網打盡
壹、前 言/55
貳、問題所在/55
參、問題解析/55
一、搜索票「連人帶物」?/55
二、強制處分之「令狀主義」/56
三、搜索扣押僅可「有限連結」/58
肆、結 語/59
第二章 抽血驗尿 令狀原則
壹、前 言/60
貳、問題所在/60
參、問題解析/61
一、強制採尿規範病理/61
二、強制採尿規範脫節/63
三、強制採尿規範盲點/64
四、強制採尿規範生理/66
肆、結 語/67
第三章 監聽通話 勘驗保全
壹、前 言/70
貳、問題所在/70
參、問題解析/70
一、監聽類如「勘驗處分」/70
二、監聽譯文該當「傳聞證據」/71
三、監聽譯文乃屬文書證據/72
肆、結 語/73
第四章 監聽譯文 證據調查
壹、前 言/74
貳、問題所在/74
參、問題評析/75
一、誤解「傳聞定義」/75
二、誤會「監聽處分」/76
三、誤用「監聽譯文」/77
肆、結 語/78
第五章 日本監聽實務現況
壹、前 言/80
貳、問題所在/80
參、問題解析/81
一、對象「特定」「明確」/82
二、監聽「事中監督」/83
肆、結 語/84
第六章 測謊鑑定證據的法理探討
壹、前 言/86
一、證據裁判主義之採行/86
二、科學證據的應用/88
貳、問題所在/89
一、鑑定人與法官的關係/90
二、鑑定人與證人之區別/91
參、實務論理/92
一、界定刑事程序測謊應用屬鑑定證據方法/92
二、訂定刑事程序測謊證據能力的要件/93
三、提示刑事程序測謊鑑定報告的記載/93
四、說明刑事程序測謊的科學論理/94
五、定位刑事程序測謊鑑定的證據價值/95
六、釐清刑事程序過程不接受測謊的法律效果/95
肆、問題評析/96
一、測謊證據能力繫於證據關聯性有無/96
二、測謊鑑定僅具補助證據之效果/96
伍、比較法檢討/97
一、測謊鑑定無涉緘默權保障/97
二、測謊實施後受測者自白之證據能力/98
陸、結 語/99
一、測謊科學原理的研究闡明/99
二、測謊鑑定作業程序的標準化/100
第七章 GPS偵查蒐證的論理
壹、前 言/106
貳、問題所在/106
參、問題解析/107
一、公共場所之隱私保障/107
二、強制處分法定原則/107
三、強制處分令狀原則/108
肆、結 語/109
第八章 電磁紀錄蒐證保全之研究
壹、前 言/111
貳、問題所在/113
一、聲音內容蒐證保全之特性/113
二、電磁紀錄蒐證保全之特性/115
三、小 結/116
參、問題解析/117
一、電磁紀錄的法律意義/117
二、電磁紀錄乃無體情報/118
三、電磁紀錄非關搜扣標的/119
四、電磁紀錄之必要處分/120
肆、比較法制/121
一、證據保全的正當理由/121
二、概括令狀的禁止/124
伍、規範模式/125
一、網路空間、儲存裝置之複製扣押(如雲端伺服器等)/125
二、儲存裝置複製命令並扣押/126
三、新型儲存裝置之扣押方法/127
四、儲存裝置之受扣押人協助義務/127
五、通訊履歷紀錄保全命令/128
陸、結 語/129
‧第三編 供述保全(聽取說法)
第一章 權利告知 莊嚴承諾
壹、問題所在/135
貳、問題解析/135
一、偵查訊問乃孤立封閉的場景情境/136
二、權利告知平衡偵訊過程冷酷異境/137
三、權利告知確保辯護人在場/138
四、權利告知乃實質有效辯護起始點/140
參、結 語/141
第二章 緘默權與辯護陪偵
壹、問題所在/142
貳、問題解析/143
一、早期的立法論理與運用/143
二、近期的規範發展與實務/144
三、辯護人在場權的再進化/146
參、結 語/147
第三章 辯護人陪偵權利與限制
壹、前 言/149
貳、問題所在/149
一、事實概要/149
二、判決要旨/150
參、問題解析/151
一、陪偵過程=在場+陳述意見+手寫筆記/152
二、程序保障=辯護人權限+事後救濟+法院審查/153
肆、比較檢討/154
一、偵查辯護「相對權利」/154
二、辯護權限「可緩不禁」/155
伍、結 語/157
‧第四編 人身保全(到案確保)
第一章 羈押與提審 疊床架屋
壹、問題所在/163
貳、問題解析/163
一、羈押逮捕前置原則/163
二、拘捕適法性連動羈押/164
三、拘捕審查不該多頭馬車/164
四、羈押與提審規範密度不同/165
參、結 語/165
第二章 羈押閱卷的光與影
壹、前 言/167
貳、問題所在/168
一、偵查羈押≠審判羈押/169
二、資訊獲知≠卷證影印/170
三、偵查秘密≠限縮辯護/171
參、問題解析/172
一、法官不能「公親變事主」/172
二、偵查法制之「本土化」思維/174
肆、結 語/176
第三章 跟騷法制評估與展望
壹、前 言/178
貳、問題所在/179
一、偵查與防治並濟/179
二、跟騷犯罪類型樣態/181
三、跟騷防治及其偵查/182
參、日本實務檢討/184
一、騷擾警示糾纏制裁/185
二、警察機關支援協助/187
三、騷擾糾纏抗制策略/189
肆、問題解析/191
伍、結 語/193
‧第五編 審判程序(攻防舞台)
第一章 檢討起訴不可分的新契機
壹、前 言/197
貳、問題所在/198
一、一部上訴審判範圍的新解/199
二、本項裁定的疑義/200
參、問題解析/201
一、日本案例/201
二、判決要旨/202
三、小 結/202
肆、結 語/203
第二章 完善刑事證物保管制度之比較研究
壹、前 言/206
貳、我國證物保管司改規劃/207
一、近年證物保管現況問題/207
二、證物保管議題政府應對措施/208
參、我國證物保管現況問題研析/210
一、證據保管實務問題檢討/210
二、證據保管問題困境研析/211
肆、證物保管與刑事司改/212
一、證物保管與當事人主義/212
二、證物保管與對審制度/214
三、物證保管與證據法則/216
伍、證物保管比較法制檢討/219
一、證物保管刑訴規範仍屬單薄/219
二、證物保管檢察規則提綱契領/220
三、證物保管警察規則具體明確/222
陸、結論與建議/224
一、物流化的證物管理/225
二、紀律化的證物管理/226
三、科層化的證物管理/226
四、法制化的證物管理/227
五、系統化的證物管理/227
第三章 被害人保護與訴訟詰問
壹、前 言/230
貳、爭點所在/230
參、問題解析/231
一、保障被害供述≠侵害被告詰問/232
二、專家鑑定陳述≠被害親身痛述/233
三、專家鑑定證言≠憲法化外之地/234
四、犯罪被害人≠訴訟邊緣人/235
肆、結 語/236
第四章 被害人訴訟詰問及其替代措施
壹、前 言/238
貳、問題所在/238
參、問題解析/239
一、大法官解釋的說理/239
二、被害人訴訟參加的視野/240
肆、結 語/242
第五章 日本被害人訴訟參與比較研究
壹、前 言/245
貳、刑事程序被害人權益維護/246
一、被害人隱私權保障/247
二、被害人資訊獲悉權之保障/248
三、損害賠償命令之創設/249
參、「訴訟參與」主體地位建構/251
一、被害人意見陳述權之保障/252
二、被害人訴訟參與權益保障/253
三、被害人法律扶助之保障/255
肆、被害人權益保障之釋疑/256
一、「對審制度」訴訟結構/257
二、被害人訴訟參與與「無罪推定」/258
三、被害人訴訟參與與「訴訟效率」/259
四、被害人訴訟參與「刑罰目的」/259
伍、結 論/260
一、保障隱私「維護尊嚴」/260
二、審理資訊「適時掌握」/260
三、法庭保留「被害人席」/261
四、紛爭解決「一次性」/261
五、扶助律師「一路相伴」/261
第六章 死判被告 應該到庭
壹、前 言/262
貳、被告到庭=正當程序/263
一、審判程序 不該斷鏈/263
二、審判程序 起承轉合/265
參、審判法庭 人間劇場/269
一、法庭審判 人性機微/269
二、死刑宣判 人間對話/269
肆、被告到庭≠媒體公審/270
一、被告到庭 審判焦點/271
二、被告缺席vs.被害救贖/272
伍、結 語/273
‧第六編 證據與上訴(實事求是)
第一章 傳聞的意義
壹、前 言/277
貳、問題所在/278
一、案件概要/278
二、判決要旨/279
參、法理論據/280
一、供述與傳聞/280
二、傳聞與非傳聞之區別/281
肆、問題解析/282
一、心理狀態之記載非屬傳聞證據/283
二、共謀事實的確認非屬傳聞證據/283
伍、結 語/284
第二章 傳聞的例外
壹、前 言/287
貳、問題所在/289
一、事實概要/289
二、裁定要旨/289
參、問題解析/292
肆、結 語/293
第三章 污點證人 司法交易
壹、前 言/296
貳、問題所在/296
參、問題解析/297
一、「污點證人」之實務見解/297
二、污點證人之制式風險/298
肆、結 語/299
第四章 日本被害人權益保障之比較研究
壹、前 言/301
貳、問題所在/302
一、我國刑事程序被害人規範檢討/303
二、我國刑事程序被害人定位分析/304
參、日本被害人權益保障規範架構/305
一、保護對象及範圍/306
二、基本理念/306
三、政府分工/307
四、基本計畫/307
五、政策規劃/308
六、組織運作/310
肆、日本被害人訴訟權利保障現制/310
一、隱私維護「無縫接軌」──隱匿被害人特定事項/311
二、真相釐清「及時掌握」──對於被害人提供資訊/312
三、被害人訴訟參與地位之建構/313
四、刑事程序損害賠償命令/314
五、公費律師「一路相伴扶助制度」/315
伍、結 語/316
【附錄】日本刑事訴訟法「被害人訴訟參與」條文規範/318
第五章 日本人民參審死刑評議之比較研究
壹、前 言/322
貳、量刑評議的程序正義/323
一、案例事實/324
二、人民法感與社會情勢/324
三、判決評議量刑行情之定位/325
參、死刑判決的量刑審查/329
一、案例事實/329
二、人民法感與最嚴重犯罪/330
三、無期加重≠死刑判決/330
四、無期+無期≠死刑判決/331
肆、死刑評議的程序正義/334
一、案例事實/334
二、人民法感與前科加重/335
三、前科加重之犯罪類型限定/335
四、人民參審死刑評議之程序/336
伍、結 語/339
第六章 日本人民參審上訴制度之比較研究
壹、前 言/342
貳、上訴救濟之論理與實務/343
一、審級構造植基「堅實一審」/343
二、事後審制之實務運用/346
參、上訴救濟之審級機能/349
一、二審之權限與機能/350
二、三審的權限與機能/354
肆、上訴救濟之事實認定/356
一、事實認定之審查方法/356
二、量刑判斷之審查方法/359
伍、結 論/363
附錄 國民法官 程序特色 365
立即查看
書名:干預處分與刑事證據
作者:林鈺雄
出版商:元照
ISBN:9789860115819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