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之聲明及其相關法律問題之實務案例介紹(上) (4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
本書集結作者三人長年積累之民事訴訟案件辦理心得,將給付之訴、確認之訴及形成之訴三種訴訟類型,就「訴之聲明撰寫」、「請求權基礎」相關重要暨其他較不為人所知之「訴訟標的價額計算」、「金錢給付之訴遲延利息之起算點及其法定利率」、「期日、期間之起算點」等問題為體系性之歸納及整理,以司法實務見解為主,另佐以學說及作者個人看法,詳加敍述彙整成冊。希冀透過此書一窺民事訴訟法實務運作之諸多問題及司法實務見解變化之脈絡,以供實務界辦案之參考。
作者簡介
陳志雄
學歷:
台灣大學法學士、法學碩士
考試:
律師高等考試及格
現職:
執業律師
中華民國仲裁協會仲裁院委員兼副院長
經歷:
台灣大學法律學院兼任教授
文化大學法律學系兼任講師
財團法人民法研究基金會董事長
考試院襄試、命題、閱卷、考題審查委員
法務部及中華民國律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律師職前訓練所講座
台北律師公會律師在職訓練講座
司法院法官學院訴之聲明及法院判決主文
互動研習課程講座
司法院提存法研究修正小組委員
台北市政府公務人員訓練中心法制班講座
台北市政府法規委員會委員、法務局諮詢委員
中華民國仲裁協會仲裁標的價額及仲裁費爭議審議委員會主任委員
陳信瑩
學歷:
台灣大學法學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學碩士
考試:
司法官特考及格
現職:
執業律師
財團法人民法研究基金會董事
法務部民法債編通則研究修正小組委員
經歷:
新竹、桃園、士林地方法院法官
元大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法務長
台北市政府採購申訴審議委員會委員
台北市建築爭議事件評審委員
中華民國律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民事法委員會主任委員
台北律師公會常務監事
台北律師公會裁判實務委員會主任委員
台北律師公會律師在職訓練講座
陳容正
學歷:
台灣大學法學士、政治大學法學碩士
考試:
律師高等考試及司法官特考及格
現職:
台灣高等法院民事庭法官兼庭長
經歷:
台北地方法院、金門高分院、智慧財產法院法官
律師懲戒委員會委員
曾執業律師
四版序
本書於2017年9月律師節時初版,短短數月旋即售罄,其後二版、三版亦分別於2018年8月、2020年8月出書,其間實務裁判及法學著作雖不斷推陳出新,本書仍承蒙讀者厚愛,銷售一空,吾等三人由衷感謝各方讀者愛戴。長年辦理實務案件,深感法律問題層出不窮,當事人為全力求勝,厚植攻擊、防禦方法,實務見解亦能與時俱進,故讀來趣味盎然而欲罷不能。乃就平日研讀及辦案所悉之法院裁判與法學著作再予更新,暨配合修法增訂相關內容,全面性地提供讀者各類最新資訊。本書內容若仍有不周而生錯漏,尚祈各界先進不吝指正,續予支持。
本書四版之修訂,適逢陳志雄律師執業六十週年,六十年來不論工作或餘暇,閱讀實務裁判及學說見解加以融會貫通,已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之一部,所以在若干公開場合,陳志雄律師總說若有來世,要【再讀法律、做律師、娶現在的太太】!陳信瑩、陳容正以及家中唯一未念法律的大姐陳明汝(國立臺灣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系特聘教授)有幸為其子女,深受父母養育及栽培之恩,謹以本書之再版表達棉薄之孝意!
本書之成,承陳瑩甄律師精心校勘,比對新增法院裁判案號、內容及本書引用之新修法條內容是否正確,並提供意見,備極辛勞,謹致最高謝忱。
陳志雄 陳信瑩 陳容正 序
2023年8月
目錄
四版序 1
三版言 3
二版言 5
序 言 7
簡 目 9
目 錄 11
本書導讀:訴之聲明之意義及撰寫時應注意事項 001
第一單元:給付之訴 005
壹、給付之訴概說 006
貳、給付之訴訴訟類型 039
參、請求金錢給付之訴遲延利息之起算點及其法定利率
──兼論期日及期間之起算點 647
實務見解索引 741
壹、司法院解釋索引 742
貳、最高法院大法庭裁定判例裁判索引 743
參、最高法院決議索引 759
肆、台灣高等法院暨其分院裁判索引 761
伍、台灣高等法院暨所屬法院法律座談會索引 763
陸、台灣各地方法院裁判索引 766
柒、最高行政法院實務見解索引 767
捌、智慧財產法院裁判索引 768
玖、行政函釋索引 769
立即查看
訴之聲明及其相關法律問題之實務案例介紹(下) (4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
本書集結作者三人長年積累之民事訴訟案件辦理心得,將給付之訴、確認之訴及形成之訴三種訴訟類型,就「訴之聲明撰寫」、「請求權基礎」相關重要暨其他較不為人所知之「訴訟標的價額計算」、「金錢給付之訴遲延利息之起算點及其法定利率」、「期日、期間之起算點」等問題為體系性之歸納及整理,以司法實務見解為主,另佐以學說及作者個人看法,詳加敍述彙整成冊。希冀透過此書一窺民事訴訟法實務運作之諸多問題及司法實務見解變化之脈絡,以供實務界辦案之參考。
作者簡介
陳志雄
學歷:
台灣大學法學士、法學碩士
考試:
律師高等考試及格
現職:
執業律師
中華民國仲裁協會仲裁院委員兼副院長
經歷:
台灣大學法律學院兼任教授
文化大學法律學系兼任講師
財團法人民法研究基金會董事長
考試院襄試、命題、閱卷、考題審查委員
法務部及中華民國律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律師職前訓練所講座
台北律師公會律師在職訓練講座
司法院法官學院訴之聲明及法院判決主文
互動研習課程講座
司法院提存法研究修正小組委員
台北市政府公務人員訓練中心法制班講座
台北市政府法規委員會委員、法務局諮詢委員
中華民國仲裁協會仲裁標的價額及仲裁費爭議審議委員會主任委員
陳信瑩
學歷:
台灣大學法學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學碩士
考試:
司法官特考及格
現職:
執業律師
財團法人民法研究基金會董事
法務部民法債編通則研究修正小組委員
經歷:
新竹、桃園、士林地方法院法官
元大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法務長
台北市政府採購申訴審議委員會委員
台北市建築爭議事件評審委員
中華民國律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民事法委員會主任委員
台北律師公會常務監事
台北律師公會裁判實務委員會主任委員
台北律師公會律師在職訓練講座
陳容正
學歷:
台灣大學法學士、政治大學法學碩士
考試:
律師高等考試及司法官特考及格
現職:
台灣高等法院民事庭法官兼庭長
經歷:
台北地方法院、金門高分院、智慧財產法院法官
律師懲戒委員會委員
曾執業律師
四版序
本書於2017年9月律師節時初版,短短數月旋即售罄,其後二版、三版亦分別於2018年8月、2020年8月出書,其間實務裁判及法學著作雖不斷推陳出新,本書仍承蒙讀者厚愛,銷售一空,吾等三人由衷感謝各方讀者愛戴。長年辦理實務案件,深感法律問題層出不窮,當事人為全力求勝,厚植攻擊、防禦方法,實務見解亦能與時俱進,故讀來趣味盎然而欲罷不能。乃就平日研讀及辦案所悉之法院裁判與法學著作再予更新,暨配合修法增訂相關內容,全面性地提供讀者各類最新資訊。本書內容若仍有不周而生錯漏,尚祈各界先進不吝指正,續予支持。
本書四版之修訂,適逢陳志雄律師執業六十週年,六十年來不論工作或餘暇,閱讀實務裁判及學說見解加以融會貫通,已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之一部,所以在若干公開場合,陳志雄律師總說若有來世,要【再讀法律、做律師、娶現在的太太】!陳信瑩、陳容正以及家中唯一未念法律的大姐陳明汝(國立臺灣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系特聘教授)有幸為其子女,深受父母養育及栽培之恩,謹以本書之再版表達棉薄之孝意!
本書之成,承陳瑩甄律師精心校勘,比對新增法院裁判案號、內容及本書引用之新修法條內容是否正確,並提供意見,備極辛勞,謹致最高謝忱。
陳志雄 陳信瑩 陳容正 序
2023年8月
目錄
四版序 1
三版言 3
二版言 5
序 言 7
簡 目 9
目 錄 11
第二單元:確認之訴 001
壹、確認之訴概說 002
貳、確認之訴訴訟類型 021
第三單元:形成之訴 129
壹、形成之訴之意義 130
貳、應提起形成之訴或 依非訟程序聲請法院為裁定之判別標準 131
參、應提起形成之訴之相關法條 135
肆、特別說明事項 139
伍、形成之訴訴之聲明案例 143
實務見解索引 705
壹、司法院解釋索引 706
貳、最高法院大法庭裁定判例裁判索引 707
參、最高法院決議索引 724
肆、台灣高等法院暨其分院裁判索引 726
伍、台灣高等法院暨所屬法院法律座談會索引 728
陸、台灣各地方法院裁判索引 730
柒、最高行政法院實務見解索引 731
捌、行政函釋索引 732
立即查看
臺灣苗栗四縣客家話單字調研究:聲學分析與聲調標記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由古根漢(Philip Davis Guggenheim)執導,美國前副總統高爾(Al Gore)主演,上映於2006年的電影An Inconvenient Truth(臺灣譯為《不願面對的真相》,大陸譯為《難以忽視的真相》),是一部有關氣候變遷的紀錄片,尤其關注日趨嚴重的全球暖化議題。有趣的是,不論臺灣或大陸對於這部電影的中文譯名,恰巧充分反應本書所要探究的主題,即漢語聲調調值標記。
在漢語聲調調值標記議題上,資訊科技尚未發達之前,發音人的「口說」及調查人的「耳聽、手記」是聲調調值的主要描寫方法。然而,隨著資訊科技的日新月異及分析工具的快速發展,利用「聲學分析」來描寫聲調調值逐步開展,並與「傳統調查」的描寫結果相互比較與驗證。本書以臺灣苗栗四縣客家話為研究標的,並擴及至臺灣其他客家話及廣東梅縣客家話。研究發現,「傳統調查」中低調類聲調,在「聲學分析」中卻顯示為高調類。這種現象不僅見於本書所涉及之客家話,也見於眾多漢語方言及少數民族語言,乃至其他聲調語言。這種「傳統調查」與「聲學分析」的不一致現象,可以說是一個學界「不願面對的真相」,但卻更是一個學界「難以忽視的真相」。
喬姆斯基對於語言研究提出三個「充分」要求:充分觀察、充分描寫、充分解釋。本書充分觀察臺灣苗栗四縣客家話,依據觀察結果,並加入其他客家話及其他漢語方言,達成針對問題的充分描寫。本書最後也從發音生理限制、語音學與音韻學的差異、聲調產製與感知的不對稱性、聲調對立與排擠、中古漢語平聲調的語音特徵等面向出發,針對低平調在傳統調查與聲學分析上調值描寫的不對稱提出解釋。本書希望能夠作為引玉之磚,將研究結果拋出,一方面就教於語言學及語音學專家學者,二方面希望能夠引起學科整合的關注,讓「傳統調查」與「聲學分析」的描寫結果能夠更為貼近。
【目錄】
自序
中文摘要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聲調
第二節 聲調語言
第三節 章節架構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臺灣苗栗四縣客家話的音韻系統
第二節 聲調的傳統調查與聲學分析
第三節 苗栗四縣客家話單字調的傳統調查與聲學分析
第四節 研究議題
第三章 臺灣苗栗四縣客家話單字調聲學分析
第一節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二節 分析結果
第三節 綜合討論
第四節 聲調調值調整建議與驗證
第五節 入聲合併議題啟發
第六節 本章結語
第四章 客家話低平調聲學分析結果之闡釋
第一節 六個地區客家話低平調的聲學分析
第二節 綜合討論
第三節 本章結語
第五章 結論
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
英文部分
附錄
附錄一 所有發音人各個聲調所有樣本的平均調長(毫秒)
附錄二 所有發音人之各個取樣點基頻數值表
附錄三 所有發音人各聲調各取樣點的平均基頻數值(M)
附錄四 所有發音人在各個聲調取樣點上的平均T值
附錄五 所有發音人在各個聲調取樣點上的平均LZ值
附錄六 所有發音人在各個聲調取樣點上的平均ST值
看更多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