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資訊
刑法分則解析 ISBN13:9789862972083 出版社:文笙 作者:陳仟萬 裝訂/頁數:平裝/390頁 規格:21cm*15cm*1.7cm (高/寬/厚) 版次:修訂6版 出版日:2021/10/01 中國圖書分類:刑法分則 本書第一章至第三十六章之排列方式,係配合刑法分則罪章而有之應用。 主要內容以基本構成要件之解析為架構。 有關司法院之解釋、判例、判決或實務層面之法律問題以註之方式補充於同頁,以利於參考。
定價: | ||||
售價: | 294元 | |||
庫存: | 已售完 | |||
LINE US! |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 |||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 ||||
付款方式: | 超商取貨付款 |
![]() |
|
信用卡 |
![]() |
||
線上轉帳 |
![]() |
||
物流方式: | 超商取貨 | ||
宅配 | |||
門市自取 |
詳細資訊
刑法分則解析 ISBN13:9789862972083 出版社:文笙 作者:陳仟萬 裝訂/頁數:平裝/390頁 規格:21cm*15cm*1.7cm (高/寬/厚) 版次:修訂6版 出版日:2021/10/01 中國圖書分類:刑法分則 本書第一章至第三十六章之排列方式,係配合刑法分則罪章而有之應用。 主要內容以基本構成要件之解析為架構。 有關司法院之解釋、判例、判決或實務層面之法律問題以註之方式補充於同頁,以利於參考。
為您推薦
相關熱銷的書籍推薦給您
As forensic science continues to play a wider role in the investigation of crimes and apprehension of criminals, those without crime scene or crime lab training must now become familiar with the techniques and language of the forensic scientist. Avoiding the complicated science and graphic violence typical of most forensic references, this book is written specifically for those without forensic science experience. While it provides a professional reference for those not steeped in the details of forensic science, the wealth of instructor material available for teachers and its pedagogical approach make this an ideal textbook for high school and introductory level courses. Following up on the tremendously popular first edition, Forensic Science: The Basics, Second Edition now adds the insight of a new co-author who is known nationally for training instructors how to teach forensic science at all levels of education. The book takes readers from the initial evidence collection process, through the evaluation procedures, right up to and including the courtroom presentation. Packed with case studies, photographs, and exercises, this book provides everything the non-scientist needs to be able to understand and utilize the vital research approaches that forensic science can offer. "Test Yourself" questions at the end of each chapter familiarize you with the language and approaches needed to understand and communicate with experienced crime scene investigators and laboratory personnel. Offering the forensic sciences at their most accessible, Forensic Science: The Basics, Second Edition is a valuable resource for detectives, journalists, prosecutors, defense attorneys, and other non-science professionals who need to understand, interpret, and report on the newest advances in crime scene investigation. PowerPoint® lecture slides, test bank, and other ancillary material on CD-ROM is available with qualifying course adoption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刑法分則解題書 系列名:律‧司法研所 ISBN13:9789862695968 出版社:高點文化 作者:多律師 裝訂:平裝 規格:23cm*17cm*2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21/05/01 中國圖書分類:刑法分則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如下: 1.掌握考題趨勢:收錄近10年國考及法研所重要刑分試題。 2.最新修法資訊:刑分各罪名條文下附有修法加油站,補充近年修法重點。 3.寫作淺顯易懂:以淺白等字句寫出擬答,讓讀者們學習考場上可以寫出的表達方式。 4.考點point點出爭點:在題目下重點列出本題考點,複習時更加迅速便捷。 第一編 國家法益 第一章 國家執行職務公正性法益 第一節 賄賂系列犯罪 第二節 其他瀆職犯罪 第二章 國家行政權法益 第一節 妨害公務系列犯罪 第二節 妨害投票系列犯罪 第三節 妨害秩序系列犯罪 第三章 保護司法權法益 第一節 脫逃系列犯罪 第二節 證據系列犯罪 第三節 誣告系列犯罪 第二編 社會法益 第一章 公共安全法益 第一節 放火系列犯罪 第二節 交通系列犯罪 第三節 危險物品系列犯罪 第四節 危險環境系列犯罪 第二章 公共信用法益 第一節 偽造證券、貨幣系列犯罪 第二節 偽造文書系列犯罪 第三章 善良風俗法益 第一節 妨害風化系列犯罪 第二節 妨害家庭系列犯罪 第三節 賭博系列犯罪 第三編 個人法益 第一章 生命、身體法益 第一節 生命法益系列犯罪 第二節 保護身體法益系列犯罪 第二章 自由法益 第一節 普通自由法益系列犯罪 第二節 隱私系列犯罪 第三節 性自主系列犯罪 第三章 妨害名譽、信用、秘密法益 第一節 名譽信用系列犯罪 第二節 窺探、洩漏秘密系列犯罪 第四章 財產法益 第一節 個別財產取得系列犯罪 第二節 整體財產取得系列犯罪 第三節 損壞財產法益系列犯罪 第四節 特殊財產法益系列犯罪 第五章 妨害電腦使用罪章 第四編 刑法綜合題型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這是一本刑法分則解題書(基礎篇) 作者:大百合、小百合著 出版社:讀享 出版日期:6/1/2019 版次:5版 條碼:9789574641116 本書特色 刑法分則學習的第一步,就是認識條文、分析條文!將法條規定的各要件—構成要件、違法性要件、罪責要件三者準確定性。這樣的分析有賴刑法總則完整而清楚的體系建立,有助於答題時判斷應該討論哪條條文。 其次,法條的編排是依國家法益→社會法益→個人法益的順序規範,但為了使讀者們容易進入分則的學習,筆者將從大家最熟悉、最容易了解的個人法益開始介紹。在學習各個罪章時,應先確認其保護法益,並腳踏實地從各罪章的第1條開始。以讀者們最熟悉的殺人罪章為例,刑法第271條普通殺人罪是殺人罪章的基本法條,應該先從本條開始認識,其他條文都只是本條的變形,認識基本條文後再認識特殊條文就不難了。 最後,爭點之所在,考點之所在,沒有爭點的要件只需要單純涵攝。囿於篇幅,筆者於本書僅介紹涉及重要爭點的條文,將略過部分較冷僻者,而不逐條介紹刑法分則中的各條,惟為完整體系建立,仍建議讀者們務必自行將法條逐條看過了解分析要件。 「108/5/10通過刑法草案已於108/5/31施行,提醒讀者們考試時要直接適用新法喔!」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關於本書 ▶ 使用說明──打底複習、進階補充的好幫手! ▷ 體系:將積累的刑法知識作更詳細、有架構的完整「輸入(input)」 內文 |構成本書最重要的部分,為刑分必備的基本知識 圖示 |植基於內文,並將重點化為圖表,幫助消化、理解 爭點 |將非常愛考的部分加以整理,快速掌握考試風向 專題研究|將較複雜的理論知識單獨出來,作為進階挑戰 ▷ 解題:消化、吸收後,對於刑法考題、爭點精準「輸出(output)」 題目|筆者精選與體系內文相關的重要題型,讀完馬上練習 分析|解析試題的重要考點,幫助讀者梳理思緒、掌握考情 擬答|以精鍊的文字涵攝本題,提供一份在考試時間內能夠完成的必勝範本! ▷ 作者的話:筆者如何思考刑法問題的私房心得,不藏私!通通報你知~ ▶ 寫作宗旨──無邊無際的命題範圍、變化莫測的考試爭點,周易教你如何應對! ↖ 上榜 ↗ 必 | 廣泛涉獵為主,深入理解為輔 | 戰 勝 | 備考分秒必爭,高效的減法哲學 | 無 心 | 不只單向吸收,行有餘力也要探求原典 | 不 法 | 背誦是理解的手段之一,但絕非理解本身 | 勝 ✦改版重點(僅擷取113年部分) ▶ 更新必讀實務、學說見解 ▷ 強制猥褻罪vs性觸摸罪 最高法院113年度台上字第2171號判決 ▷ 公然侮辱罪成立的限縮 憲法法庭113年憲判字第3號判決 ▷ 無故取得電磁紀錄罪之「致生損害」的判斷 最高法院113年度台上字第655號判決 ▷侮辱公務員罪及侮辱職務罪案 憲法法庭113年憲判字第5號判決 ▷聚集三人以上施強暴脅迫罪 最高法院113年度台上字第1717號判決 最高法院113年度台上字第2353號判決 最高法院113年度台上字第1998號判決 ▷抽象危險犯的合憲性檢驗與實質適性解釋—評最高法院112年度台上字第2376號刑事判決 謝煜偉,當代法律第29期,2024年5月 ▷違背義務遺棄罪與危險犯──臺灣高等法院112年度上訴字第2399號判決評釋 徐育安,新學林法學第3期,2024年6月 ▷當頭棒喝 蔡聖偉,月旦法學教室第260期,2024年6月 ▷(公然)侮辱罪合憲之評析—兼評113年憲判字第3、5號判決 邱忠義,月旦律評第27期,2024年6月 ▷Call客類型的戀愛詐欺──簡評臺灣高等法院107年上易字第2126號刑事判決 黃士軒,台灣法律人第36期,2024年6月 ▷謊報權狀遺失vs.使公務員登載不實—評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字第2522號刑事 判決 蔡聖偉,新學林法學第3期,2024年6月 ▶ 新增值得一練的重要試題(僅擷取113年部分) ▷ 113司律(節錄) ▷ 113一般警察—行政警察人員(四等) ▷ 113一般警察—行政警察人員(三等) ▷ 113警察升等—行政警察人員(警正) ▷ 113普考—法律廉政 ▷ 113高考—法律廉政(三等) ▷ 113中正 【目錄】 本書使用說明 I 司律二試變革之應對 III 刑法分則規範體系 V 1侵害個人專屬法益犯罪(刑§§221~229-1、271~319-6) 〔第一節〕生命、身體法益 1-4 第一項 生命法益綜覽 1-5 專題研究—實質適性犯於刑法第294條之適用 1-10 第二項 身體法益綜覽 1-13 第三項 條文釋義 1-14 專題研究—義憤殺人與正當防衛 1-19 專題研究—承諾標準說vs.免責標準說 1-29 專題研究—聚眾鬥毆罪之修法評析 1-63 〔第二節〕自由法益 1-70 第一項 刑法對於自由的保護 1-70 第二項 條文釋義 1-70 專題研究—對於強制罪「強暴」概念之不同理解 1-77 專題研究—對於強制罪「脅迫」概念之不同理解 1-84 專題研究—剝奪行動自由罪之行為客體 1-94 專題研究—剝奪行動自由罪加重結果犯之定性—行為續生或結果續生? 1-96 〔第三節〕性自主法益 1-108 第一項 概說—從妨害風化走向妨害性自主 1-108 第二項 現行刑法中各種性侵害態樣 1-115 第三項 條文釋義 1-117 專題研究—強制性交罪「脅迫」惡害內容之限制程度 1-122 專題研究—強制性交猥褻罪「其他違反意願之方法」之解釋 1-125 專題研究—行為人以詐術取得被害人同意而性交,是否違反意願? 1-137 專題研究—被害人清醒但不知性交,是否屬違反被害人意願而構成強制性交罪? 1-144 專題研究—強制性交罪與乘機性交罪成罪範圍之疑慮 1-166 專題研究—濫用地位之類型化 1-172 〔第四節〕名譽法益 1-175 第一項 名譽法益的定性 1-175 第二項 名譽持有人 1-175 第三項 條文釋義 1-177 〔第五節〕秘密、隱私法益 1-202 第一項 概說 1-202 第二項 條文釋義 1-203 專題研究—便利窺視竊聽竊錄罪有無共犯從屬性理論之適用? 1-219 〔第六節〕人格權、性隱私法益 1-221 第一項 「性影像」之立法定義 1-221 第二項 刑法分則第28章之1「妨害性隱私及不實性影像罪章」 1-222 2侵害個人非專屬法益犯罪(財產犯罪)(刑§§320~357) 〔第一節〕概說 2-4 第一項 財產犯罪前理解1—刑法的財產概念 2-4 第二項 財產犯罪前理解2—個別財產犯罪與整體財產犯罪 2-6 〔第二節〕個別財產法益 2-8 第一項 類型 2-8 第二項 取得型犯罪 2-11 專題研究—債權人未經債務人同意,取走債務人之物品或金錢,是否具有不法意圖? 2-26 專題研究—物品對人的社會性歸屬—持有內涵之定性 2-31 專題研究—何謂「兇器」? 2-39 專題研究—可推理脅迫(konkludente Drohung) 2-51 第三項 侵占型犯罪 2-84 專題研究—侵占罪中「侵占」之意義為何? 2-87 第四項 毀損型犯罪 2-95 〔第三節〕整體財產法益 2-102 第一項 普通詐欺罪(刑§339) 2-102 專題研究—巧取公職(公職詐欺)之相關問題 2-126 專題研究—詐欺罪財產損害的另一種認定方式— 「功能的財產概念」之理解 2-128 第二項 加重詐欺罪(刑§339-4) 2-135 第三項 對自動收費設備詐欺罪(刑§339-1) 2-141 專題研究—實務對於收費設備詐欺罪「不正方法」之案例探討 2-145 第四項 對自動付款設備詐欺罪(刑§339-2) 2-150 第五項 對電腦設備詐欺罪(刑§339-3) 2-156 第六項 背信罪(刑§342) 2-165 第七項 重利罪(刑§344) 2-171 第八項 加重重利罪(刑§344-1) 2-174 第九項 恐嚇取財罪(刑§346) 2-174 專題研究—「合法惡害告知」於恐嚇取財罪之思考 2-179 第十項 擄人勒贖罪(刑§347) 2-188 第十一項 準擄人勒贖罪(刑§348-1) 2-202 〔第四節〕財產追及與違法狀態維持 2-203 第一項 贓物罪之結構:後行犯 2-203 第二項 贓物罪之行為主體 2-204 第三項 贓物罪之行為客體 2-205 第四項 贓物罪之行為態樣 2-207 3侵害社會法益犯罪(刑§§173~220、230~270、358~363) 〔第一節〕 公共安全法益1—放火失火 3-4 第一項 概說 3-4 專題研究—公共危險罪章的「危險」,所指為何? 3-4 第二項 條文釋義 3-8 專題研究—刑法第173、174條放火罪與互斥、排他關係之錯誤 3-12 〔第二節〕公共安全法益2—妨害交通 3-24 第一項 概說 3-24 第二項 條文釋義 3-24 專題研究—妨害公眾往來安全罪之限縮解釋—「妨害交通手段」之意圖 3-30 專題研究—「酒精濃度」於不能安全駕駛罪中之性質 3-38 〔第三節〕 公共安全法益3—公共場所安全 3-82 第一項 概說 3-82 第二項 行為客體 3-82 第三項 行為 3-82 第四項 結果 3-83 〔第四節〕 公共安全法益4—公共衛生 3-84 第一項 概說 3-84 第二項 條文釋義 3-84 〔第五節〕 公共安全法益5—資訊安全 3-92 第一項 電腦犯罪的規範演變 3-92 第二項 保護法益的解釋難題 3-93 第三項 條文釋義 3-95 〔第六節〕 公共信用法益—文書印文、有價證券與貨幣 3-101 第一項 偽造文書印文系列 3-101 專題研究—有形偽造之相關問題 3-113 第二項 偽造有價證券系列 3-125 專題研究—若行為人對於其他附屬證券行為進行偽造,是否構成偽造有價證券罪? 3-128 第三項 偽造貨幣系列 3-136 〔第七節〕 善良風俗法益1—妨害風化 3-139 第一項 概說 3-139 第二項 條文釋義 3-140 〔第八節〕 善良風俗法益2—妨害婚姻家庭 3-146 ◎ 條文釋義 3-146 專題研究—「惡意之私圖」作為限定略誘罪之處罰功能 3-149 〔第九節〕 善良風俗法益3—妨害健全經濟風俗 3-152 ◎ 條文釋義 3-152 4侵害國家法益犯罪(刑§§100~172) 〔第一節〕 公務員執行職務之公正法益 4-4 第一項 保護法益 4-4 第二項 規範態樣 4-6 第三項 條文釋義 4-7 專題研究—對價關係 4-12 專題研究—怠於查報違建之利益,是否屬於圖利罪之「利益」?—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大字第3214號裁定之分析 4-47 〔第二節〕公務圓滑進行法益 4-61 第一項 概說 4-61 第二項 條文釋義 4-61 〔第三節〕人民參政權正常行使法益 4-75 ◎ 條文釋義 4-75 〔第四節〕公共秩序法益 4-89 第一項 聚集三人以上不解散罪(刑§149) 4-89 第二項 聚集三人以上施強暴或脅迫罪(刑§150) 4-92 專題研究—聚眾犯(聚合犯)之結構分析—以刑法第150條為例 4-101 第三項 恐嚇公眾罪(刑§151) 4-111 第四項 煽惑他人犯罪或違法抗命罪(刑§153) 4-112 第五項 僭行公務員職權罪(刑§158)、冒用公務員服章官銜罪(刑§159) 4-116 第六項 公然損壞中華民國國旗罪(刑§160I) 4-117 〔第五節〕 刑事司法權正確行使法益 4-119 第一項 概說 4-119 第二項 條文釋義 4-119 附錄—歷屆試題索引 1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 本書依法條排列,並將各條結構以圖像方式呈現,方便讀者建立架構,此乃特色一。本書除說明各罪名主觀及客觀構成要件外,並充分解析各要件之概念,並遴選憲法法庭判決、大法庭裁定及具有參考價值的判決等重要實務見解,此乃特色二。本書納入重要修法理由,為學習者奠定法學基礎,此乃特色三。 作者簡介 曾淑瑜 學歷: 臺灣大學法學博士 現任: 臺北大學法律學系專任教授 曾任: 國防大學法律系專任教授 中國文化大學法律系專任教授 世新大學法律學系兼任教授 中正大學法律系兼任助理教授 東吳大學法律系兼任助理教授 實踐大學企管系兼任講師 著作: 醫療過失與因果關係 刑法分則問題研析(一)(二) 輕鬆看民法總則 輕鬆看民法債編 輕鬆看民法物權 公司法實例研習 生命科學與法規範之調和 刑法分則實例研習-個人法益之保護 企業財經法律 圖解知識六法-刑法-總則編 圖解知識六法-刑法-分則編 醫療·法律·倫理 刑法分則實例研習-國家、社會法益之保護 醫療倫理與法律15講 刑法總則爭點精解 刑法分則爭點精解 四版序 這兩三年來社會發生了許多以往未曾遇見的新興犯罪類型,如果僅適用當時的罪名,有時是保護法益定性的差異,有的是舊罪名構成要件有爭議,無法適用新形態的犯罪情節,也有的犯罪情節嚴重,現行條文刑度不足,有加重處罰的必要。因此,刑法修正頻繁,使得教科書的改版刻不容緩。當然,國民權益意識提高,紛紛爭訟,不論是憲法法庭的判決、大法庭的裁定,甚至也有許多具有參考價值的判決,值得同學們學習及參考。本版的修訂除了將新增的法條加以法律邏輯分析及論述外,也遴選前開實務的見解,秉持著提供最新、最重要,也最有條理的內容,期待讀者充實刑法基礎。 感謝編輯們的辛勞,細心校對文字,且將我畫的很醜的圖變成詳細的圖像;也感謝新學林出版公司在實體書不景氣的現在,仍然屹力不搖,大力支持。最後還是祝福莘莘學子們,在本書的加持下練就扎實且深厚的功力,心想事成。 曾淑瑜 謹誌 2023年8月 目錄 第一章 內亂罪 001 第二章 外患罪 010 第三章 妨害國交罪 050 第四章 瀆職罪 060 第五章 妨害公務罪 103 第六章 妨害投票罪 123 第七章 妨害秩序罪 139 第八章 脫逃罪 168 第九章 藏匿人犯及湮滅證據罪 177 第十章 偽證及誣告罪 186 第十一章 公共危險罪 199 第十二章 偽造貨幣罪 291 第十三章 偽造有價證券罪 302 第十四章 偽造度量衡罪 315 第十五章 偽造文書印文罪 322 第十六章 妨害性自主罪 346 第十六章之一 妨害風化罪 373 第十七章 妨害婚姻及家庭罪 392 第十八章 褻瀆祀典及侵害墳墓屍體罪 411 第十九章 妨害農工商罪 421 第二十章 鴉片罪 434 第二十一章 賭博罪 453 第二十二章 殺人罪 464 第二十三章 傷害罪 491 第二十四章 墮胎罪 525 第二十五章 遺棄罪 542 第二十六章 妨害自由罪 558 第二十七章 妨害名譽及信用罪 594 第二十八章 妨害秘密罪 609 第二十八章之一 妨害性隱私及不實性影像罪 634 第二十九章 竊盜罪 653 第三十章 搶奪強盜及海盜罪 665 第三十一章 侵占罪 687 第三十二章 詐欺背信及重利罪 696 第三十三章 恐嚇及擄人勒贖罪 725 第三十四章 贓物罪 734 第三十五章 毀棄損壞罪 739 第三十六章 妨害電腦使用罪 750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中文書】 書名:刑法分則爭點精解 作者:曾淑瑜 出版社:翰蘆 出版日期:2017/09/01 ISBN:9789869528337 【本書特色】 * 《刑法分則爭點精解》與《刑法總則爭點精解》,二書都是因應大學法律系學生在課堂上實例演練不足,也是因應參加國考的考生在演練實例時茫然失措,翰蘆圖書因此邀請國立大學專任教授,將其歷年來課堂教學、課後輔導的實例演練精華,編寫成書。 * 本書結構從「問題提出、思考圖示、關鍵爭點」,乃至「內容解析、結論詳述」,條理清楚一氣呵成,實已涵蓋判決書的「判決主文、事實、理由」的大要,也已包含國家考試標準作答的基本,確實兼具了司法考試、司法實務之需。此外,在每個問題之後,著者更精編數個類似題目提供學子自我練習,因此,本書更可做為課堂教學、輔導國考使用。 * 鑒於坊間國考用書強調速成,但內容參差和品質不一,且諸多作者匿名寫書且屢出誤謬,所以,本書與坊間考用書最大不同,不僅深化解析深度,而且力求正確,更避免考生作答內容流於補習班的制式化而痛失高分的遺憾。 * 著者為國立臺北大學法律系專任教授,多次受聘擔任國家考試命題與閱卷委員,深諳國考作答標準,由其現身說法教導解題方法,最具權威性和信賴度。 【目錄】 自序 導讀 第 一 章 洩密罪及瀆職罪(問題1~問題18) 第 二 章 妨害公務罪、秩序罪(問題19~問題30) 第 三 章 脫逃、藏匿人犯、湮滅證據罪(問題31~問題36) 第 四 章 偽證及誣告罪(問題37~問題39) 第 五 章 公共危險罪(問題40~問題73) 第 六 章 偽造貨幣罪(問題74~問題79) 第 七 章 偽造有價證券罪(問題80~問題87) 第 八 章 偽造文書罪(問題88~問題99) 第 九 章 妨害性自主罪(問題100~問題108) 第 十 章 妨害風化、婚姻及家庭罪(問題109~問題116) 第十一章 妨害農工商罪及賭博罪(問題117~問題120) 第十二章 殺人、傷害、墮胎罪及遺棄罪(問題121~問題138) 第十三章 妨害自由、名譽信用及秘密罪(問題139~問題160) 第十四章 竊盜、搶奪及強盜罪(問題161~問題175) 第十五章 侵占、詐欺、背信及重利罪(問題176~問題189) 第十六章 恐嚇、擄人勒贖、贓物、毀損及妨害電腦使用罪(問題190~問題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