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 ||||
售價: | 476元 | |||
庫存: | 已售完 | |||
LINE US! |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 |||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 ||||
付款方式: | 超商取貨付款 |
![]() |
|
信用卡 |
![]() |
||
線上轉帳 |
![]() |
||
物流方式: | 超商取貨 | ||
宅配 | |||
門市自取 |
為您推薦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精神分析治療的理論與實務 系列名:心理治療 ISBN13:9789861919430 出版社:心理 作者:林家興 裝訂/頁數:平裝/336頁 規格:23cm*17cm (高/寬) 重量:585克 出版日:2021/02/08 中國圖書分類:精神分析學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的專書,有系統地介紹精神分析的四大理論:驅力心理學、自我心理學、客體關係理論、自體心理學,以及精神分析治療的臨床技術和實務,包括:精神分析治療如何開始和結束、採用何種態度和技術、如何了解潛意識溝通、如何分析抗拒與移情,以及如何處理反移情和個人議題等。本書兼論古典和當代精神分析在諮商與心理治療上的運用,並以淺顯易懂的文字介紹不易理解之精神分析理論和概念。任何想應用精神分析在諮商與心理治療上的心理衛生專業人員與學生,都可以從本書中獲益,而成為具有精神分析基本素養的人。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Freud簡介與評價 第二節 精神分析的流派 第三節 精神分析與精神分析治療 第二章 精神分析是心理學的分支 第一節 精神分析與心理學 第二節 精神分析醫療化的問題 第三節 精神分析是心理治療的起源 第四節 精神分析治療的訓練 第三章 驅力心理學 第一節 潛意識、驅力與心理能量 第二節 人格的三我結構 第三節 性心理發展與伊底帕斯情結 第四節 焦慮與神經症 第四章 自我心理學 第一節 自我心理學的發展 第二節 自我防衛機制 第三節 適應與自我功能 第四節 發展自我心理學 第五節 自我心理學在臨床上的應用 第五章 客體關係理論 第一節 客體關係理論的發展 第二節 內在客體關係 第三節 嬰兒驅力與心理結構 第四節 真我與過渡性客體 第五節 客體關係理論的臨床觀點與應用 第六章 自體心理學 第一節 自體心理學的理論發展 第二節 自體的發展與障礙 第三節 深度同理與自體的重建 第四節 自體心理學的臨床應用 第七章 精神分析治療的開始 第一節 初談評估 第二節 心理診斷與動力評估 第三節 基本設置 第四節 個案的篩選與教育 第八章 分析態度與治療技術 第一節 分析的態度 第二節 治療的技術 第三節 實施精神分析治療的建議 第四節 精神分析的敏感度 第九章 工作同盟與治療歷程 第一節 工作同盟 第二節 治療歷程 第十章 了解潛意識溝通 第一節 自由聯想的潛意識溝通 第二節 移情的潛意識溝通 第三節 夢的潛意識溝通 第十一章 抗拒與移情的分析 第一節 抗拒的涵義與臨床表現 第二節 抗拒的分析 第三節 移情的涵義與臨床表現 第四節 移情的理解與分析 第十二章 反移情與個人議題 第一節 反移情的涵義 第二節 反移情作為個人議題 第三節 反移情作為治療工具 第十三章 精神分析治療的結束 第一節 結束治療的指標 第二節 如何結束治療 第三節 精神分析治療的改變機制 第十四章 總結 第一節 理論與流派 第二節 病因與改變機制 第三節 技術與態度 參考文獻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本書以小說《地海巫師》做為精神分析的對象,更從小說裡尋找可以幫助說明精神分析的理論,或某些臨床現象的情節或概念。。 ◎經由不同世代的不同語彙,來談論相同的文本,激盪出不同的研究觀點,這也是精神分析能夠在地化,長長久久的重要方式。 以《地海巫師》和《文化經驗的所在》的文字當地圖, 尋找更多對於心理事物現象的名稱,來幫助我們了解 這兩篇文字裡的微言大義,或祕密的大自然法則和文化的經驗。 如果大自然造化出來的一顆石子的存在,都有著它的微心大義, 那麼精神分析是人造的大自然嗎? 我們如何認識這個人造大自然裡,每個字裡的文化呢? 雖然它們原本是要描繪那些說話之外、在字裡行間的微言, 只是我們無從知道,它們是否就有著大義。 或者精神分析只是一套幻術,但因為被審慎的對待和聆聽, 讓它可以在無名的心理世界裡,等待機會發現更多的名字, 可以施展身心裡深層的生態學? ◎代理經銷:白象文化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9710041.pdf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莎翁的戲劇總是強烈、濃縮且精鍊,但故事其實離我們並不遠,並很可能反射出我們的影子。 ◎從《李爾王》談診療室裡的詮釋是如何形成的?詮釋都有著冒犯自戀國王的風險? ◎從《威尼斯商人》探尋幽默態度的出路,但幽默態度涵容了多少沒有名字的恩怨情仇? 談莎士比亞,對我們來說,不是要認識莎士比亞而已,我們更在意, 如何透過這些經典戲碼,來讓我們看見臨床實作過程裡, 某些重要經驗的深入描繪。 在前台大文學院副院長、莎士比亞專家,邱錦榮榮譽教授的前導下, 我們走回診療室,從和個案互動的角度出發,談論診療室裡詮釋的形成, 以及在診療室裡除了中立態度和分析態度外,幽默態度的位置? 生活上各式的療癒感後,為什麼仍是迷惘和失落呢? 佛洛伊德引用莎士比亞的份量是驚人的,此刻我們除了重回佛洛伊德, 也加進克萊因(M. Klein)、比昂(Bion)和溫尼科特(D. Winnicott)的重要論述, 來看莎士比亞的戲劇,和精神分析實作過程,想像兩者之間的關係。 ◎代理經銷:白象文化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9578863.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