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臺灣美術史 (2版)
作者: 邱琳婷
版次: 2
ISBN: 9786263177369
出版社: 五南
出版日期: 2022/03
書籍開數、尺寸: 17x23x2.1
重量: 0.70 Kg
頁數: 480
內文印刷顏色: 單色
#建築、設計與藝術
#美術
#人文與社會科學
#歷史
#生活
#社會
定價: 520
售價: 442
庫存: 已售完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詳細資訊

臺灣美術史 系列名:臺灣史研究叢書 ISBN13:9786263177369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邱琳婷 裝訂/頁數:平裝/480頁 規格:23cm*17cm*2.1cm (高/寬/厚) 重量:690克 版次:2 出版日:2022/04/10 中國圖書分類:亞洲藝術史 內容簡介 臺灣美術史的書寫,雖與近代臺灣史論述緊緊相扣。然而,它卻不只是歷史中的一個樣貌,更應視其為在不同時空中,藝術家探尋美術主體性的流變軌跡。 本書以「游動之間的主體性」來思考臺灣美術史發展,一方面對於以往從「邊緣與中央」、「殖民與帝國」、「自我與他者」等論述的反省;另一方面也是對現今所處世界的回應。因為,今天已是「平行」交流、可以自由在「真實」與「虛構」間移動的世界。科技的體驗,也使人類輕易披覆他人的文化生活。因此,如何在時間、空間與文化間的「游動」中,呈現出對於自我主體的思索,實為今日美術史研究的重要課題。 本書共十二章,包括「美術」概念的變遷、史前的藝術(人的裝飾)、史前考古與原始美術、十七世紀往來於臺灣的物質文化、圖文之間(十八世紀的番社采風圖)、清季以來的書畫趣味、日治時期(1895至1945)的美術(跨界的藝術‧複調的啟蒙)、冷戰時期(19520至1970)的畫壇(政治視野的轉換與文化正統的確立)、從「正統」到「多元」(1950年代以後的發展)、「美術」的普及與商業化、現實與虛擬之間(1980年代以後的發展)。從臺灣藝術的起源、歷史;多元族群藝術展現、各殖民時期下的藝術品,以及藝術普及、商業化,詳盡描寫。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9 第二章 「美術」概念的變遷 13 第一節 「美術」一詞在西方的發展 15 第二節 「藝術」一詞在中國的概況 19 第三節 「美術」一詞在東亞的流變 21 第四節 「美術」一詞在臺灣的形塑 24 第三章 史前的藝術:人的裝飾 29 第一節 裝飾藝術中的風格 30 第二節 史前遺址出土的耳飾玦 34 第三節 古琉璃珠(玻璃珠) 53 第四節 文身 62 第四章 史前考古與原始美術 73 第一節 萬山岩雕 74 第二節 青銅刀柄 85 第三節 木雕 88 第四節 史前與原始藝術的紋樣特徵 96 第五章 十七世紀往來於臺灣的物質文化 111 第一節 航海地圖中的臺灣 112 第二節 澎湖出土的中國陶瓷 117 第三節 中國貿易瓷的轉銷與訂製 119 第四節 臺灣出土的貿易陶瓷 123 第五節 後作力:《福爾摩沙變形記》 130 第六章 圖文之間:十八世紀的番社采風圖 133 第一節 相關的研究 135 第二節 《采風圖》與《職貢圖》、「風俗畫」、「故事畫」的關係 137 第三節 不同版本的表現模式 146 第四節 教化的隱喻 210 第七章 清季以來的書畫趣味 213 第一節 從貿易轉運站到文化邊陲帶 214 第二節 中原文化的傳入 218 第三節 視覺的造型趣味 222 第四節 水墨書法的變化性 226 第五節 物象的趣味性 231 第六節 人物畫 235 第七節 東亞文化圈的形成 240 第八章 日治時期(一八九五至一九四五)的美術:跨界的藝術‧複調的啟蒙 243 第一節 前言 244 第二節 美術教育的建立 245 第三節 《臺灣日日新報》的美術氛圍 263 第四節 官方美展的興辦 268 第五節 跨界的藝術 297 第六節 複調的啟蒙 313 第九章 冷戰時期(一九五○至一九七○)的畫壇:政治視野的轉換與文化正統的確立 335 第一節 從東亞的聖戰到世界的冷戰 336 第二節 官展所形塑的「中國」 337 第三節 「文化中國」語境下的水墨創作 343 第四節 傳統文人畫的時空意涵 367 第五節 幽暗的角落 382 第十章 從「正統」到「多元」:一九五○年代以後的發展 387 第一節 一九五○年代正統國畫論戰 388 第二節 從東洋畫轉向國畫 392 第三節 從東洋畫轉向膠彩畫 396 第四節 鄉土意識的興起 399 第五節 回歸造型的純粹性 406 第六節 傳統的再現 409 第七節 女性藝術家與女性議題 417 第十一章 「美術」的普及與商業化 425 第一節 美術與生活 426 第二節 臺灣工藝之父:顏水龍 427 第三節 美術雜誌 431 第四節 公開的展示空間 434 第五節 數位化的省思 441 第十二章 現實與虛擬之間:一九八○年代以後的發展 443 第一節 前言 444 第二節 當代藝術中的「凝視」與「言說」 445 第三節 當代藝術中的各種議題 447

為您推薦

圖像思維:找尋中西名畫在藝術史、自然史、時尚史與科技史中的角色與意義 (1版)

圖像思維:找尋中西名畫在藝術史、自然史、時尚史與科技史中的角色與意義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圖像思維:找尋中西名畫在藝術史、自然史、時尚史與科技史中的角色與意義 系列名:藝術 ISBN13:9786263178946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邱琳婷 裝訂/頁數:平裝/256頁 規格:23cm*17cm*1.5cm (高/寬/厚) 重量:590克 版次:1 出版日:2022/06/25 中國圖書分類:繪畫理論 內容簡介 「真山水之川谷,遠望以取其勢,近看以取其質。」 —北宋 郭熙 畫,是一首無聲的詩,一幅畫裡,究竟蘊含多少故事? 本書從不同的研究視角,帶領讀者們一同來理解圖像被製作、被觀看的脈絡。 「屋中有畫,等於懸掛了一個思想。」—雷諾茲 本書將以藝術史中的「名作」─自然史的「科學圖繪」或稱「博物畫」(natural history)、時尚插畫(fashion)及當代的「數位影像」(digital)等為討論對象,探討創作者如何將抽象的思維進行具象的呈現。這些圖像不僅蘊藏著許多個人價值、社會氛圍與時代脈絡的線索,更是討論不同領域及學科對事物如何被觀看的介入。因此,透過發掘的過程,我們除了可以掌握圖像在「藝術史」、「自然史」、「時尚史」及「科技史」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更可以了解並學習如何藉由圖像來進行敘事或傳達理念。 目錄 導論:通往圖像世界的智慧之鑰 人 第一章 東方美人 一、文學中的「美人」 二、唐代以前的人物畫 三、宋代以後的人物畫 四、小結 第二章 西方人物 一、希臘的人像 二、文藝復興的人物畫 三、人物畫中的寓意 四、人物畫中的時尚與自我 五、小結 景 第三章 筆墨山水 一、山水畫的典範 二、繪畫與文學 三、繪畫與筆墨 四、筆墨中的聖山 五、旅遊山水 六、小結 第四章 地貌風景 一、「如畫的」風景 二、風景如畫:以大地為畫布 三、小結 物 第五章 繪畫與自然史的疊影 一、早期的靜物畫 二、荷蘭的靜物畫 三、中國的博物圖 四、當代之「物」 五、小結 第六章 藝術與科技的交融 一、描繪動態 二、藝術魅影:達文西的效應 三、科技「再現」的自然 四、小結 參考資料

原價: 420 售價: 357 現省: 63元
立即查看
日帝殖民下臺灣美術教科書歷史(1895-1945) (1版)

日帝殖民下臺灣美術教科書歷史(1895-1945)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80週年紀念 ---------------------------- 作者收錄相當多的美術教科書內容與圖片,敘述當時日治時期的學制、公學校教育、種族分離政策,以及對臺灣原住民的政策,與享有優越待遇的大和民族形成了鮮明對比。當時的美術教科書,雖然設計精美、包裝華麗,但仔細推敲殖民地的教育過程與學制,揭示了臺灣美術教育史背後深沉的歷史。------------------------------------------------- 清朝學者龔自珍曾說「欲要亡其國,必先亡其史」。日本佔領臺灣後,為更有效的殖民臺灣,如何運用文化教育來同化臺灣人民,讓台臺灣人民認同日本為宗主國,成為其重要的政策。知名的皇民化運動就是讓臺灣人在歷史、宗教、姓氏及心靈上成為日本人。皇民化運動的研究及專書甚多。然而,研究日本藉由美術教育的規劃,來深化皇民化運動的文化改造,這方面的學者專家,實是鳳毛麟角。而楊孟哲教授無疑是其中少數的佼佼者。 ------------- --------------莊淇銘教授/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前校長楊教授所彙整的《日帝統治時期臺灣美術教科書歷史》,正可以清晰的見證近代臺灣美術教育中的歐洲與日本理念。讀者若進一步探索,向外可銜接國際當代美術的契機,向內則可省思台灣近代美術的緣由與發展。 -----------------------------------蘇振明/臺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系所退休教授 【目錄】 推薦序一/蕭瓊瑞 推薦序二 讓殖民時期的美術教材再見光,能更了解臺灣的美術發展/林永利 自序第一章 殖民美術的起源 第一節 殖民統治緣起 第二節 殖民美術的支配第二章 殖民美術課學制的沿革 第一節 烽火下的殖民學制 第二節 首創的師範學校美術課 第三節 殖民手工教育的變遷第三章 殖民美術與手工教科書的沿革 第一節 大和人的美術教育課 第二節 土人(本島人)美術課的源起 第三節 蕃人(原住民族)美術課教育第四章 日帝美術教育的沿革 第一節 日帝美術教科書的歷史 第二節 模仿西洋美術的鉛筆畫與臨畫 第三節 美術教科書國粹主義保存論 第四節 西洋鉛筆畫與中國毛筆畫優劣論爭 第五節 大正民主時期與自由畫教育運動 第六節 軍國主義下的美術教科書第五章 殖民美術與文學的啟示附 錄 一、殖民下公學校美術課 二、其他科目教科書 三、戰爭美展相關書籍 四、美術教育史圖表 ◎小學繪畫內容 ◎殖民下臺灣小、公、中學校及蕃人(原住民)美術工藝教科書出版年表 ◎解放兒童素描 ◎藝能科圖畫參考文獻

原價: 350 售價: 298 現省: 52元
立即查看
師大與臺灣美術(師大七十回顧叢書)

師大與臺灣美術(師大七十回顧叢書)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350 售價: 315 現省: 35元
立即查看
藝術。可見/不可見:視障美術創作與展演教學實踐 (1版)

藝術。可見/不可見:視障美術創作與展演教學實踐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350 售價: 263 現省: 87元
立即查看
銀光:師大美術館典藏圖卡

銀光:師大美術館典藏圖卡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1000 售價: 900 現省: 100元
立即查看
校園公共藝術的環境美學: 以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舉隅 (1版)

校園公共藝術的環境美學: 以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舉隅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380 售價: 342 現省: 38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