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 ||||
售價: | 255元 | |||
庫存: | 已售完 | |||
LINE US! |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 |||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 ||||
付款方式: | 超商取貨付款 |
![]() |
|
信用卡 |
![]() |
||
線上轉帳 |
![]() |
||
物流方式: | 超商取貨 | ||
宅配 | |||
門市自取 |
為您推薦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金融科技:金融與數位系統的跨界整合 ISBN13:9789865225506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陳若暉 裝訂/頁數:平裝/688頁 規格:25.7cm*19cm*3.2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21/04/25 中國圖書分類:貨幣;金融 內容簡介 金融與數位技術的跨界整合 ※解說金融科技(FinTech)多項主題:群眾募資、電子支付、區塊鏈、人工智慧與物聯網 ※內容完整詳盡,帶給你金融科技的全面視野! ※章節末附有習題──強化記憶的好幫手 跟上數位時代的潮流! 數位化浪潮在二十一世紀快速席捲而來,改變了人們的商業及生活模式, 大數據、區塊鏈成為熱門搜尋關鍵字,金融科技、資料科學、網紅經濟興起, 在這個數位淘金的時代,你不可不知數位結合產業的秘辛與知識。 這是一本全面介紹金融科技的書, 涵蓋第三方支付、行動支付、群眾募資、數位銀行、密碼貨幣與區塊鏈、人工智慧與物聯網等諸多主題。 透過閱讀本書,可以得到具體且實務的金融科技全景。 目錄 Chapter 1 全球金融科技趨勢 一、金融數位化vs.數位金融化 二、傳統金融與數位金融的差異性 三、金融科技應用領域 四、金融科技推動願景與挑戰 Chapter 2 群眾募資發展與種類 一、群眾募資的源起 二、群眾募資的定義 三、群眾募資平台 四、捐贈與報酬基礎型群眾募資 五、股權基礎型群眾募資 六、借款基礎型群眾募資 七、中國大陸P2P網路借貸 八、群眾募資風險與法律相關問題 Chapter 3 群眾募資與資金融通 一、創業資金融通 二、產官學界創新創業支持計畫 三、創業活動與歇業 四、中國大陸股權眾籌與創業板 五、附錄 Chapter 4 第三方支付 一、電子商務發展與付款方式 二、台灣第三方支付發展現況 三、中國大陸第三方支付發展 四、線上到線下實質交易(Online to Offline, O2O) 五、T2O 與直播購物新模式 六、第三方支付詐欺案例 七、第三方支付安全防護 Chapter 5 行動支付 一、行動支付的定義 二、支付卡應用技術 三、支付卡應用層面 四、共通支付標準與清算 五、行動支付發展 六、行動支付生態圈 七、行動支付政策誘因 Chapter 6 金融業金融科技發展 一、全球金融科技創新 二、銀行業進軍FinTech 領域 三、開放銀行(Open Banking) 四、保險業金融科技發展 五、證券期貨業金融科技發展 六、網路基金銷售平台 七、金融科技指數編制 Chapter 7 金融科技專利與監理 一、電子支付對經濟的貢獻度 二、電子支付(Digital Payment)比率 三、金融科技專利 四、金融科技監理 五、金融科技租稅優惠 六、金融科技的挑戰與因應 Chapter 8 金融業大數據 一、大數據定義 二、大數據的發展趨勢 三、連結開放資料 四、巨量資料的挑戰與契機 Chapter 9 密碼貨幣發展趨勢 一、貨幣支付型態的演進 二、貨幣矩陣(Money Matrix) 三、B2B 跨境支付價值鏈的問題 Chapter 10 密碼貨幣與區塊鏈 一、去紙幣化 二、比特幣的緣起與介紹 三、區塊鏈技術演進階段 四、區塊鏈要素與特性 五、比特幣交易所 六、比特幣SWOT 分析 七、比特幣生態圈 Chapter 11 第二代密碼貨幣發展 一、第二代密碼貨幣類型 二、全球密碼貨幣 三、區塊鏈技術演進階段與未來發展 四、群眾募資成功案件:密碼貨幣 五、區塊鏈相關應用與發展策略 六、區塊鏈與群眾募資 七、首次貨幣發行(Initial Coin Offerings, ICO) 八、區塊鏈安全與風險管理 Chapter 12 人工智慧與物聯網 一、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定義 二、物聯網架構 三、物聯網案例 四、物聯網生態圈 五、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發展階段 六、邊緣運算 七、AI 產業化和產業AI 化 八、群眾解題平台 九、中國大陸人工智慧發展 十、AIoT 服務生態鏈 十一、AIoT 應用 十二、AI 和AIoT 相關應用與效益 十三、AIoT 產業人才培育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近年來,由於網路、行動通訊與感測設備等科技的普及發達,除了對於人們的生活型態產生莫大的影響外,亦對經濟社會中的商業運作模式產生巨大的變化。 而金融產業也受到這股科技潮流的驅使,讓科技與金融兩者相互融合,衍生出「數位金融」與「金融科技」兩種創新的金融服務型態。 本書將針對這兩種金融創新營運模式作為本書的主軸,並逐次介紹其所運用的「架構面」、「技術面」、「服務面」與「風險控管面」等內容。 【目錄】 第一篇 金融創新營運架構篇 第一章 科技與金融 1-1 科技結合金融 1-2 數位金融簡介 1-3 金融科技簡介 本章練習題 第二章 互聯網與物聯網 2-1 互聯網 2-2 物聯網 本章練習題 第二篇 金融創新營運技術篇 第三章 雲端運算與大數據分析 3-1 雲端運算 3-2 大數據分析 本章練習題 第四章 人工智慧與生物辨識 4-1 人工智慧 4-2 區塊鏈 本章練習題 第五章 區塊鏈 5-1 區塊鏈概論 5-2 區塊鏈的發展 5-3 區塊鏈在金融的應用 5-4 區塊鏈在商業的應用 本章練習題 第三篇 金融創新營運服務篇 第六章 網路與自動化金融 6-1 網路金融服務 6-2 自動化金融服務 本章練習題 第七章 支付金融 7-1 行動支付 7-2 電子支付 本章練習題 第八章 社群金融-新興平台 8-1 網路社群與金融 8-2 P2P網路平台 8-3 群眾募資平台 8-4 商品銷售平台 本章練習題 第九章 社群金融-虛擬貨幣 9-1 虛擬貨幣的體系 9-2 虛擬貨幣的運用與發展 9-3 去中心化金融 9-4 國內證券型代幣 本章練習題 第十章 電商金融 8-1 電商金融簡介 8-2 電商金融的服務型態 本章練習題 第四篇 金融創新營運風管 第十一章 金融創新營運的風險 11-1 科技風險 11-2 交易風險 11-3 客戶風險 本章練習題 第十二章 金融創新營運的監理 12-1 金融創新營運的監理問題 12-2 金融創新營運的監理機制 本章練習題 附錄 中英文索引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圖解數位科技:金融科技與數位銀行 系列名:圖解系列 ISBN13:9786263431287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伍忠賢;劉正仁 裝訂/頁數:平裝/320頁 規格:23cm*17cm*1.6cm (高/寬/厚) 重量:540克 版次:2 出版日:2022/08/28 中國圖書分類:貨幣;金融 內容簡介 ※一單元一概念,輕鬆了解FinTech與Bank 3.0。 ※內容豐富,電子支付、數位分行、比特幣、區塊鏈等精華內容一把抓。 ※世界趨勢不遺漏,涵蓋臺灣、中國大陸、美國、新加坡、瑞典、丹麥等國。 ※圖文並茂‧容易理解‧快速吸收。 從2015年開始,「金融科技」(FinTech)與「數位銀行」(Bank 3.0)經常在各大媒體上被討論,關於比特幣、大數據、區塊鏈、聊天機器人等相關報導更如天上繁星,令人目不暇給,然而大多數報導卻難以讓讀者了解FinTech與Bank 3.0的全貌。 本書提供完整知識架構,包含:金融科技的介紹、網路金融公司的興起、傳統銀行的數位化等精華內容,幫助讀者在紛雜的資訊中找到定位。透過詳實的圖表整理,讀者也能快速理解臺灣與世界各國的發展異同,金融科技對傳統銀行與金融服務造成的巨大變革。適合想了解FinTech與Bank 3.0的讀者閱讀,也是發展數位銀行的金融業人士最佳參考書。 目錄 Chapter1 數位科技導論:兼論金融科技 Unit1-1 全景:四次工業革命到零售、銀行1.0~4.0 Unit1-2 科技之一:資訊科技之人工智慧 Unit1-3 科技之二:通訊科技之5G─臺灣5G行動計畫6 Unit1-4 5G與人工智慧技術運用:智慧零售─零售1.0~4.0 Unit1-5 金融業範圍與重要性 Unit1-6 全景:金融科技的範圍 Unit1-7 金融科技與金融業分類 Unit1-8 全景:金融科技的演進與Bank1.0~3.0 Unit1-9 近景:金融科技名詞起源與相關論文 Unit1-10 近景:金融科技在銀行業務的運用 Unit1-11 全景、近景:全球、金融中心競爭力排名 Unit1-12 特寫:金融科技(指數)排名 Unit1-13 全球金融科技業的投資 Unit1-14 全球、美國十大金融科技公司 附錄 數位科技在政府、金融業的運用 Chapter2 各國中央銀行與金融監理機構對金融業與金融科技業的監理 Unit2-1 全景:全球銀行監理與金融穩定 Unit2-2 近景:美中臺的中央銀行組織結構─金融穩定與金融監理 Unit2-3 近景:美中臺金融監理機構 Unit2-4 特寫:臺灣的純網路保險公司(2023年上市) Unit2-5 中國大陸銀保監會之創新業務監管部 Unit2-6 金融監督科技與監理科技 Unit2-7 臺星「金融科技」創業生態系統比較 Unit2-8 金融監理機關對金融科技業監理政策:與食品藥物署之新藥臨床實驗相比 Unit2-9 全景:開放資料 Unit2-10 金融業開放資料架構 Unit2-11 金融科技的開放資料I:以臺灣的聯合徵信中心為對象 Unit2-12 金融科技的開放資料II:以臺灣證券集中保管公司為例 附錄 中國大陸人民銀行在金融科技的組織設計 Chapter3 金融科技「行業」:金融科技、網路金融公司 Unit3-1 金融科技公司 Unit3-2 美國的金融科技公司:卡瑪信用公司 Unit3-3 網路金融公司市場定位 Unit3-4 網路金融公司 Unit3-5 網路金融公司的典範:陸企螞蟻科技集團 Unit3-6 銀行業引進金融科技:全球、美國角度─數位銀行(Bank 3.0)經營方式 Unit3-7 金融業對網路金融公司的反擊:以陸企平安保險集團旗下「陸金所」為例 Unit3-8 網路金融公司對美中臺銀行業的威脅「微不足道」 Unit3-9 金融科技的資料來源與刊物 Unit3-10 銀行採用金融科技節省成本,增加收入 Chapter4 公司與支付方式:總體篇 Unit4-1 公司、家庭與政府支付動機 Unit4-2 營業活動的支付方式I:家庭(個人) Unit4-3 營業活動的支付方式II:公司和政府 Unit4-4 經濟體系金融面的支付 Unit4-5 全景:支付種類─以臺灣為例 Unit4-6 支付方式的進行過程 Unit4-7 電子支付的重要性 Unit4-8 以丹麥說明電子支付的好處 Unit4-9 瑞典:無現金社會的極致 Unit4-10 人們為什麼還使用現金 Chapter5 網路金融公司在支付業務:個體篇 Unit5-1 近景:零售支付中的支付市場 Unit5-2 手機支付的資金來源 Unit5-3 大型科技公司進軍金融業務 Unit5-4 三種小額支付評分:臺灣情況 Unit5-5 中國大陸支付產業 Unit5-6 中國大陸政府對手機付款的管理 Unit5-7 中國大陸支付寶 Unit5-8 中國大陸騰訊金融公司 Chapter6 數位代幣、貨幣與跨國支付:兼論比特幣 Unit6-1 全景:數位資產中的代幣與貨幣 Unit6-2 數位資產:比特幣的支付功能 Unit6-3 中國大陸政府對比特幣交易的監理 Unit6-4 數位貨幣1.0:2014年起─全球穩定幣I Unit6-5 特寫:全球穩定幣II─臉書天天幣(Diem) Unit6-6 全球穩定幣III:金融監理 Unit6-7 數位貨幣2.0:中央銀行數位貨幣─美中貨幣戰的工具 Unit6-8 數位貨幣2.0:2020年起─中央銀行發行數位貨幣,以中國大陸人民幣為例 Unit6-9 數位人民幣試點 Chapter7 網路金融公司的授信業務:以網路放款仲介為例 Unit7-1 網路放款仲介公司的商機(市場定位) Unit7-2 網路放款仲介公司導論 Unit7-3 企業對企業電子商務的網路放款 Unit7-4 網路放款仲介行業的兩項分類 Unit7-5 網路放款仲介公司的典型:美國放款俱樂部 Unit7-6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對「網路放款仲介公司」的監理 Unit7-7 中國大陸銀保監會監理 Chapter8 美中臺的網路放款仲介公司 Unit8-1 網路放款平台公司 Unit8-2 美國網路社群放款仲介公司 Unit8-3 中國大陸的網路放款仲介公司 Unit8-4 鴻海的富士康集團在中國大陸的網路金融業務 Unit8-5 中國大陸網路放款仲介公司 Unit8-6 臺灣的網路放款仲介公司 Chapter9 銀行策略管理 Unit9-1 金融科技對銀行業的衝擊:全球和中國大陸 Unit9-2 數位銀行經營方式對美國銀行業的衝擊 Unit9-3 金融科技對銀行業的衝擊:臺灣 Unit9-4 銀行損益表結構:2021年臺灣三十八家本國銀行 Unit9-5 金控公司的公司策略:臺灣三家純網路銀行 Unit9-6 玉山金控公司的數位銀行進程 Unit9-7 銀行轉投資金融科技公司 Unit9-8 銀行在數位銀行業務的任務編組與企業文化 Unit9-9 銀行的數位組織設計 Unit9-10 中國大陸的純網路銀行 Chapter10 銀行智慧分行 Unit10-1 智慧分行:花旗銀行與華南銀行比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