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經濟學
ISBN13:9786263432345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謝德宗
裝訂/頁數:平裝/664頁
規格:25.5cm*19cm*3cm (高/寬/厚)
重量:1350克
版次:2
出版日:2022/09/10
中國圖書分類:經濟學總論
本書特色
1.個案導讀:每章均以國內外實際經濟情勢案例為起源,點出問題根源,引申出預擬探討的理論主題。
2.實際環境:針對每章演繹的理論內容,適時配合「知識補給站」,以實際經濟活動詮釋,提升理論的實用性。
3.重點提示:重要總體概念標示於課文旁邊,清楚顯現真正意涵。
4.學者介紹:針對理論內容分別介紹重要貢獻的經濟學者,清楚掌握理論發展的來龍去脈。
5.網站連結:每章針對相關重要概念或事件,列出網路練習題,並提供連結,讀者可深入查詢詳細資訊,以掌握實際現象脈動。
6.問題研討:每章附有「觀念問題」與「問題研討」,供讀者演練以熟悉概念,強化分析相關問題的能力。
目錄
CHAPTER 1 導 論
1.1 經濟理論起源與類型
1.2 總體循環流程與景氣循環的衡量
1.3 總體理論發展背景與關注議題
1.4 總體理論演變過程與本書架構
問題研討
網路練習題
CHAPTER 2 國民所得的衡量
2.1 國民會計帳
2.1.1 生產方法(GNP)
2.1.2 支出方法(GNE)
2.1.3 所得方法(GNI)
2.2 物價指數的衡量
2.3 社會福祉的衡量
2.3.1 國內產出毛額的缺陷
2.3.2 淨經濟福利指標
2.3.3 綠色國民所得帳
2.4 國民財富帳
問題研討
網路練習題
CHAPTER 3 儲蓄與投資的互動
3.1 Keynes革命的貢獻
3.2 Keynesian-Cross模型
3.2.1 基本模型與乘數分析
3.2.2 節儉的矛盾性
3.2.3 動態分析
3.3 財政政策
3.3.1 政府預算與財政政策類型
3.3.2 緊縮缺口與膨脹缺口
3.4 可貸資金理論
問題研討
網路練習題
CHAPTER 4 封閉體系的Hicks-Hansen模型
4.1 總體預算限制與Walras法則
4.2 商品市場均衡(IS曲線)
4.3 貨幣市場均衡(IM曲線)
4.4 債券市場均衡(BF曲線)
4.5 總體均衡與動態調整過程
問題研討
網路練習題
CHAPTER 5 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效果的爭論
5.1 總體政策類型與效果
5.2 貨幣政策效果
5.3 財政政策效果
5.4 排擠效果與拉入效果
5.4.1 公私部門支出間的關係
5.4.2 間接排擠效果
5.4.3 拉入效果
5.5 財富效果
5.5.1 貨幣數量變動的傳遞途徑
5.5.2 財富效果類型
5.6 政策組合效果
問題研討
網路練習題
CHAPTER 6 國際收支、匯率與總需求
6.1 國際收支帳
6.2 外匯市場
6.3 匯率決定理論
6.3.1 購買力平價理論
6.3.2 利率平價理論
6.4 Mundell-Fleming模型
6.4.1 開放體系總體模型
6.4.2 固定匯率制度
6.4.3 浮動匯率制度
6.5 總需求函數
問題研討
網路練習題
CHAPTER 7 生產函數、因素市場與總供給函數
7.1 生產函數與技術進步
7.2 因素市場需求函數
7.3 勞動供給函數
7.4 就業與失業
7.5 總供給函數
7.5.1 古典與Keynesian學派的總供給曲線
7.5.2 新興古典與新興Keynesian學派的總供給曲線
問題研討
網路練習題
CHAPTER 8 總體經濟均衡與傳統學派爭論
8.1 總體經濟體系均衡與變動
8.2 古典學派總體理論
8.2.1 貨幣數量學說內容
8.2.2 古典學派與新古典學派總體模型
8.3 Keynesian革命
8.3.1 古典體系自我調整機能失靈
8.3.2 Keynesian學派總體模型
問題研討
CHAPTER 9 通貨膨脹、Phillips曲線與穩定政策
9.1 通貨膨脹
9.1.1 通貨膨脹的過程
9.1.2 通貨膨脹的影響
9.2 Phillips曲線
9.2.1 Phillips曲線的起源
9.2.2 預期形成與在經濟活動中的角色
9.3 通膨環境下的總體均衡
9.3.1 動態總需求與總供給模型
9.3.2 停滯性膨脹與紓緩政策類型
9.3.3 通貨緊縮與債務通縮
問題研討
網路練習題
CHAPTER 10 經濟成長理論
10.1 Harrod-Domar成長模型
10.2 新古典成長理論
10.2.1 Solow-Swan成長模型
10.2.2 儲蓄率、人口成長率與折舊率變動的影響
10.2.3 新古典成長理論的缺陷
10.3 知識經濟與技術進步
10.3.1 知識經濟與經濟成長
10.3.2 內生成長理論
10.4 新古典貨幣經濟成長模型
10.4.1 Tobin貨幣成長模型
10.4.2 Levhari-Patinkin貨幣成長模型
10.5 最適成長理論
問題研討
網路練習題
CHAPTER 11 貨幣需求與資產選擇理論
11.1 貨幣的功能與複式三分
11.2 貨幣需求理論的起源
11.3 Baumol-Tobin存貨模型
11.4 預防性貨幣需求
11.5 投機性貨幣需求
11.5.1 預期效用函數
11.5.2 Keynes-Tobin流動性偏好理論
11.5.3 Markowitz-Tobin資產選擇理論
11.5.4 資產替代理論
問題研討
網路練習題
CHAPTER 12 貨幣供給與銀行信用
12.1 金融體系
12.1.1 金融機構與金融市場
12.1.2 資訊不對稱與金融監理
12.2 貨幣與流動性
12.2.1 貨幣與流動性定義
12.2.2 實證性定義
12.3 貨幣供給與銀行信用模型
12.3.1 貨幣乘數方法
12.3.2 銀行信用模型
問題研討
網路練習題
CHAPTER 13 消費與儲蓄理論
13.1 跨期選擇理論
13.2 Keynes的絕對所得理論
13.3 相對所得理論
13.4 恆常所得理論
13.5 生命循環理論
13.6 隨機漫步消費理論
13.7 儲蓄理論
問題研討
網路練習題
CHAPTER 14 投資理論
14.1 淨現值方法
14.1.1 淨現值方法
14.1.2 投資的邊際效率
14.2 新古典投資理論
14.2.1 最適資本存量的決定
14.2.2 資本的使用者成本
14.3 加速原理
14.4 q比例理論
14.5 投資資金供給
問題研討
網路練習題
CHAPTER 15 新興古典學派與新興Keynesian學派
15.1 貨幣學派與新興古典學派
15.2 理性預期學派
15.3 實質景氣循環理論
15.4 新興Keynesian學派
問題研討
CHAPTER 16 金融危機與財政重整
16.1 從金融危機到金融海嘯
16.1.1 金融危機演化過程
16.1.2 反通膨、通縮與流動性陷阱
16.2 財政政策與政府債務累積
16.2.1 財政政策的發展
16.2.2 政府預算赤字融通
16.3 供給面經濟學
16.3.1 供給學派的主要看法
16.3.2 Barro-Ricardo等值理論
16.3.3 公債管理政策
...
立即查看
刑法之理論與釋義(一)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刑法之理論與釋義(一)
作者:古承宗
出版社:元照
出版日期: 2017/01
ISBN:9789862558386
本書簡介
本書收錄作者近年來針對刑法總則與刑法分則之爭議問題所撰寫的文章。內文以案例解析與判決評釋的體例為撰寫基礎,透過刑法理論的深入分析,重新檢視既有的實務與學說觀點,並且提出有別於通說之見解。不論是學習法律之人或司法從業人員,均可從此書快速掌握刑法案例的主要爭點與詳盡的論證。
圖書目錄
序 言
第一編
●刑事交通案件中的容許風險與信賴原則
壹、前 言/3
貳、實務相關見解與未釐清的問題/5
一、容許風險/5
二、信賴原則/7
參、刑事不法與風險控制/9
肆、行為規範與避免義務/12
一、 行為規範體系/12
二、避免義務之實現可能/13
伍、容許風險、信賴原則與客觀歸責/16
一、 容許風險/16
二、信賴原則/19
陸、結 論/21
●同時性的雙重義務違反與客觀歸責
──台高院90交上易295判決
壹、高等法院見解之分析與檢討/23
貳、學說見解之分析與批評/26
參、不法構成要件行為與結果歸責/30
一、 規範性的風險製造/30
二、規範性的結果歸責/32
肆、結 論/36
●醫師告知說明義務作為(客觀)注意義務?
──最高院99台上558判決
壹、最高法院見解之分析與檢討/38
貳、不當醫療與注意義務違反/41
一、藥療作為一種傷害/41
二、(不當)醫療行為與犯罪評價/42
三、特別規範作為(法益侵害的)風險命題/44
四、告知說明義務與病患承諾/46
●過期、展期藥物之使用與病患承諾
壹、問題提出/49
貳、藥物使用作為一種傷害行為/52
一、用藥行為與傷害罪的評價關聯/52
二、使用(劣)藥物與製造法不容許風險/55
參、(劣)藥使用與病患承諾/61
一、 阻卻違法承諾與利益衡量/62
二、一般醫療風險、剩餘風險與承諾界線/64
肆、結 論/67
●醫師於醫療疏失的刑事責任
壹、概 論/69
貳、醫療疏失/69
一、狹義的醫療疏失/70
二、組織分工疏失/71
三、說明疏失/73
參、德國刑法之過失犯的成立要件/75
一、作為與不作為/76
二、非容許行為/76
三、關鍵時點/78
四、醫師的方法自由/78
五、具拘束力的醫療標準/79
六、因特殊活動所造成的非容許行為/79
七、非容許行為的判斷標準/80
肆、結 論/80
伍、醫師責任是否僅止於重大過失/81
●刑法上的商品製造人責任
壹、甲不阻止毒飲料流入市面,而造成乙之死亡,
可能構成刑法第276條第2項、第15條之不作為業務過失致死罪?/86
一、構成要件該當性/86
二、違法性/99
三、有責性/100
四、結 論/100
貳、附論:保證人地位之實質準據/100
一、主流的支配思維/100
二、證成基礎的其他選擇:危險衡平/101
第二編
●論竊盜罪之竊取
壹、前 言/107
貳、實務與學說見解之分析與檢討/108
一、所謂的「袋地理論」/108
二、所謂的「日常生活觀點」/112
三、商店賣場之竊盜作為一種侵占/116
參、所有權與持有概念於竊盜罪的規範意義/118
一、所有權作為保護法益/118
二、持有為物之歸屬關係的具體表徵/119
三、持有移轉的實質意義/122
肆、累積性的同意/124
一、構成要件同意/124
二、(未經)同意之對象與存在時點/125
伍、結 論/127
●對竊取之建立持有的同意
壹、竊盜罪之保護法益與持有/130
貳、同意建立持有之效果/131
●冒用他人信用卡之刑事責任
壹、甲將乙的信用卡放入口袋,可能成立刑法第320條第1項普通竊盜罪?/134
一、竊取他人之動產/134
二、故意與不法所有意圖/136
貳、甲將乙的信用卡放入自己的口袋,可能成立刑法第335條第1項之侵占罪?/137
參、甲冒用乙的信用卡可能構成刑法第339條第2項之詐欺得利罪?/139
一、施用詐術/139
二、陷於錯誤/144
三、處分財產與財產損害/146
四、小 結/148
參、甲在簽帳單上偽造乙的簽名,可能構成刑法第210條之偽造私文書罪?/149
肆、甲將簽帳單交付予店員丙,可能構成刑法第216條之行使偽造文書罪?/149
伍、競 合/150
●捐助詐欺與施用詐術
壹、社會目的欠缺理論/153
貳、施用詐術否定論/154
參、本文見解/155
●詐欺罪之相續共同正犯
壹、丙測試帳戶及卡片之行為/159
貳、丁提領款項之行為/161
●妨礙國家司法之罪
壹、乙交給甲5萬元,讓其自己找旅館投宿以逃避檢警追緝,
可能構成刑法第164條第1項之藏匿人犯罪/166
一、構成要件該當性/166
二、違法性與有責性/168
三、結 論/168
貳、丙於偵查中為虛偽證言,可能構成刑法第168條之偽證罪?/169
一、構成要件該當性/169
二、結 論/170
參、丁於偵查程序為虛偽證言,可能構成刑法第168條之偽證罪?/170
一、構成要件該當性/170
二、結 論/173
●誣告罪之保護法益與構成要件解釋
壹、前 言/176
貳、保護法益/177
參、「誣告」之解釋與限制/179
一、不法要件概述/179
二、特殊議題/182
肆、新聞事件之回應──代結論/185
●刑法第190條之1的「污染」
壹、保護法益/187
貳、污染之解釋/188
參、客觀的結果歸責/189
一、區分觀點說/190
二、個別結果歸責說/190
三、本文見解/191
立即查看
書 名:民法之釋義與編纂
作 者:游進發
ISBN:9789578607194
出版社:元照出版公司
本書簡介
德國民法典與債務法現代化法之誕生,歸功於德國民法釋義學幾百年來(民法與法學方法論)研究成果之累積。臺灣民法典之編纂與民法之修正,向來擺脫不了外國法制之繼受。百年前民法典之制定,固然有其不得不之苦衷。但百年後之民法修正,並無十足理由一昧只參考外國法制;百年後之民法法條之解釋適用,實無理由動輒援引外國法(包括法律理論與法院裁判),以外國法加以解釋之。
本書收集數篇期刊論文,其中有關於抽象至整部民法典編纂者,亦有關於具體法條之制定或修正者。藉此企圖傳遞出一則訊息,即在民法典繼受德國民法典之背景底下,倘若充分掌握民法釋義學,則可以自己面對本國法條,達到與外國法律狀態相同之法律適用結果。
圖書目錄
自 序
民法之編纂──方法與考量因素
壹、問題提出與背景/1
貳、編纂方法/5
一、抽象到具體/5
二、權利與請求權體系/8
三、實體法亦應分配舉證責任/21
四、盡量使用日常生活用語/35
五、準 用/37
參、時間作為因素或正當性基礎/41
一、發生至消滅之時間軸/42
二、時間作為法條之理性結構/43
肆、總是區別異同/45
一、減少特別規定/46
二、外國法繼受應融入民法/50
三、民商合一制亦區別民與商/53
伍、結 論/58
民法上之權益歸屬秩序
壹、問題提出與背景/65
貳、物的使用價值與交換價值的歸屬/71
一、所有權與用益物權作為標的物使用價值之歸屬規範/71
二、分別共有物與公同共有物使用價值之歸屬/73
三、所有權與擔保物權作為標的物交換價值之歸屬規範/83
四、債權作為標的物使用價值與交換價值之歸屬規範/90
參、權利之歸屬規範/94
一、法律規定作為歸屬規範/94
二、法律行為作為歸屬規範/105
肆、利益的歸屬規範/109
一、占有利益/109
二、勞工的僱主為其辦理勞保的利益──一種人格法益/112
三、放款之意思自主決定/115
四、營業利益/117
伍、競合之處理/119
一、所有權之退讓/120
二、用益權利之間/122
三、擔保權利之間/124
四、擔保與用益之間/126
陸、結 論/128
法條之邏輯結構──以臺灣「民法」法條為例
壹、問題提出與背景/135
貳、形式結構/136
參、實質結構/141
肆、結構錯誤之法條/144
一、「民法」第113條/145
二、「民法」第245條之1/148
伍、結 論/150
信賴損害賠償請求權理論的建構
壹、問題提出與背景/153
貳、信賴主體及客體/158
一、意思表示錯誤、自始客觀不能與無權代理/159
二、締約上過失/162
三、瑞士債務法第109條第2項的契約消滅損害賠償請求權/167
四、德國民法第284條的徒勞費用賠償請求權/171
參、信賴適格/178
肆、信賴憑徵是信賴適格的必要內涵/181
一、法律行為無效/182
二、法律行為不成立──民法第245條之1第1項/187
三、法律行為有效──德國民法第284條的徒勞費用賠償請求權/189
伍、義務違反與可歸責/190
陸、信賴損害/196
一、發生原因作為定義以及與履行利益損害區別的基準/196
二、信賴損害的填補作為法律效果/198
柒、民法第113條是信賴損害賠償請求權規範?/200
一、因部分要件相同故規範性質也相同?/200
二、要件不足/203
三、法續造或修正?/204
捌、信賴利益、履行利益與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請求權競合的可能/216
玖、總 結/219
無名契約典型化之因素
壹、問題提出與背景/231
貳、典型是類型/234
一、概念與類型在有名契約法並無不同/234
二、經驗性類型作為出發點/236
三、亦是規範性類型──在既存規定之意義關聯中規範化/240
四、定義不須包括全部因素/245
參、新形態契約/247
一、融資性租賃/247
二、加盟契約/256
肆、結 論/268
連帶債務成立規範之邏輯結構
壹、問題提出與背景/275
貳、「同一債務」取代「一債務」/278
一、共同目的觀作為連帶債務成立的判斷標準/278
二、擔保債權實現的需求作為規範脈絡/281
參、全部給付之責的雙重角色──要件與法律效果/284
肆、連帶債務之成立/285
一、明示連帶/286
二、最高法院承認之連帶債務/288
伍、連帶債務與不真正連帶債務之區別/290
一、不同之債務發生原因?充分之定義?/291
二、連帶債務擔保債權實現之理性結構/293
三、債務人中之一人負最終責任?/295
陸、結 論/296
大陸民法物權編關於所有物返還請求權之編纂建議
壹、問題提出與背景/299
貳、核心地位之請求權/300
一、預防損害之發生/300
二、廣泛之關聯性/302
參、有權占有之舉證責任/304
肆、多階層之占有媒介關係/308
伍、結 論/314
立即查看
民法總則(王)
ISBN13:9787770284281
出版社:王澤鑑
作者:王澤鑑
裝訂/頁數:平裝/692頁
規格:21cm*15cm*2.8cm (高/寬/厚)
版次:修訂新版
出版日:2020/09/30
侵權行為法(增補版)
系列名:民法叢書
ISBN13:9787770284304
出版社:王澤鑑
作者:王澤鑑
裝訂/頁數:平裝/816頁
規格:21cm*15cm*3.5cm (高/寬/厚)
版次:增補版
出版日:2021/11/01
中國圖書分類:民法總則
債法原理:基本理論債之發生(增訂4版)
ISBN13:9787770284298
出版社:王澤鑑
作者:王澤鑑
裝訂/頁數:平裝/509頁
規格:21cm*15cm*2.7cm (高/寬/厚)
版次:增訂4版
出版日:2021/03/01
中國圖書分類:債及債權
法律思維與案例研習-請求權基礎理論體系
ISBN13:9787770284274
出版社:王澤鑑
作者:王澤鑑
裝訂/頁數:平裝/614頁
規格:21cm*15cm*3cm (高/寬/厚)
版次:二版
出版日:2020/02/01
中國圖書分類:物權
損害賠償
ISBN13:9787770284250
出版社:王澤鑑
作者:王澤鑑
裝訂/頁數:平裝/492頁
版次:3
出版日:2018/08/01
中國圖書分類:民法總則
不當得利
ISBN13:9787770284151
出版社:王澤鑑
作者:王澤鑑
裝訂/頁數:平裝/490頁
版次:增訂新版
出版日:2015/01/01
中國圖書分類:債及債權
民法物權
ISBN13:9787770284328
出版社:王澤鑑
作者:王澤鑑
裝訂/頁數:平裝/895頁
規格:21.5cm*15cm*3.8cm (高/寬/厚)
版次:四
出版日:2023/02/01
中文圖書分類:物權
民法概要(王)
ISBN13:9787770284144
出版社:王澤鑑
作者:王澤鑑
裝訂/頁數:平裝/775頁
版次:4
出版日:2013/08/01
中國圖書分類:民法
人格權法
ISBN13:9787770284205
出版社:王澤鑑
作者:王澤鑑
裝訂/頁數:平裝/576頁
規格:21cm (高)
出版日:2012/01/01
中國圖書分類:法學叢書
立即查看
【簡介】
作者任教期間,發現採用傳統理論之教學方式,不易引起學生學習之興趣,但如以淺顯易懂的文字表現及案例式的講授方式,則較容易讓初學者引起學習興趣並激勵思考日常生活問題,進而達到「學以致用」之效果。
本書之內容,採逐條釋義及提示家事事件法相關法律為之,並配合實務案例解說分析,提出思考焦點、問題論述、案例結論、相關案例與重要判解,期能對於讀者,有所助益。
【目錄】
第一章 通則
第二章 婚姻
第一節 婚約
第二節 結婚
第三節 婚姻之普通效力
第四節 夫妻財產制
第五節 離婚
第三章 父母子女
第四章 監護
第一節 未成年人之監護
第二節 成年人之監護及輔助(原名「禁治產人之監護」)
第三節 成年人之意定監護
第五章 扶養
第六章 家
第七章 親屬會議
附 錄
立即查看
【簡介】
第10版努力以清楚易懂的方式,深入說明行政法核心知識與考試重點,並新增公務員國家考試實例題解答部分,希望協助讀者有效學習如何解答行政法的實例題,降低準備國家考試的困難,非常感謝讀者的支持。
【目錄】
第十版序言/莊國榮
第 一 章 行政與行政法
第 二 章 行政法之法源
第 三 章 依法行政原則
第 四 章 行政裁量與不確定法律概念
第 五 章 公權利與行政法律關係
第 六 章 行政處分
第 七 章 法規命令、行政規則與職權命令
第 八 章 行政契約
第 九 章 行政事實行為、行政計畫與行政機關之私法行為
第 十 章 行政罰
第 十一 章 行政程序
第 十二 章 行政執行
第 十三 章 行政組織
第 十四 章 公務人員
第 十五 章 國家賠償
第 十六 章 行政損失補償
第 十七 章 訴願
第 十八 章 行政訴訟
參考文獻
立即查看
票據法
系列名:律司‧高考法制‧法研所
ISBN13:9789578148710
出版社:高點文化
作者:賴宏宗
裝訂/頁數:平裝/656頁
規格:23cm*17cm*3.3cm (高/寬/厚)
版次:11
出版日:2020/11/01
中國圖書分類:公司法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
本書為全面性著作,以期使讀者能同時兼顧「實體面的法學實力」及「程序面的答題能力」,作者於此詳加整理教科書、期刊論文、實務見解、教科書例題、國家考試試題、法律研究所考試試題。因作者本身同時兼具學術及實務背景,故本書不但所含內容既廣且深,且作者能以極平易近人的寫作方式,帶領讀者自淺而深地研習票據法,以助讀者兼顧國考及法研所考試之準備。
本書取材及內容涵蓋以下:
(一)教科書部分:本書大量參考梁宇賢、李欽賢、王志誠、曾宛如、王文宇、楊竹生等教授之著作,並整合鄭洋一、曾世雄、陳世榮、鄭玉波、楊與齡、劉興善、施文森等教授之看法,廣度及深度俱足。
(二)期刊論文部分:大量補充學者之文章及特別見解,使讀者省去自行蒐集及重新理解期刊論文之不便。
(三)實務見解部分:收錄重要之實務見解,並為讀者以粗體字標明重點所在,使讀者能快速掌握實務之核心及結論。
(四)試題部分:除解說「教科書例題」、「國家考試試題」之外,並蒐集「法研所考試試題」,細細解說獨特見解之處。
(五)主題式考前重點複習:此單元之內容涵蓋記憶題型及申論題型常考之重點,並整合圖表,使讀者能於考前一天,及考前的一個小時,快速地以「主題式」的方法複習,熟悉考點。
(六)綜合演練專章(一)──律師/司法官考試之「選擇」題型:作者從109~99年試題中挑選具代表性的試題,並說明各選項之正確或錯誤之理由,以使讀者知悉國家考試之出題模式及深度為何。至於全面之考題範圍及解答,建議可搭配作者所著之《考點式票據法一本通》乙書演練。
(七)綜合演練專章(二)──國家考試之「申論」題型:作者為讀者精心挑選多年具代表性、高複雜性之國家考試申論綜合題型試題(本版新增至109年之高考法制及地特法制試題),帶領讀者以分析爭點或判斷試題重心所在之方式,進行完整之解題。
(八)各學者特有學說&法研所考試相關議題:就某些學者獨有之見解,主要出現於法研所試題,作者特意將其與國家考試之共通議題予以區隔,讓讀者能依己需求來加強研讀之範圍。
另建議搭配作者所著之《圖解式法典-票據法》,透過案例分析的圖示方法,釐清複雜的構成要件,並且理解不同法條間之關係與體系,快速掌握法條重點。
目錄
主題式考前重點複習
起手式 基礎功
第壹編 總論
第一章 「票據權利」與「票據關係主體」(主觀面)
第二章 票據之法律關係(客觀面)
第三章 票據行為(一)─基礎說明
第四章 票據行為(二)─票據行為性質之爭論及票據行為之「交付要件」
第五章 票據行為(三)─票據行為之「實質要件」
第六章 票據行為(四)─票據行為之「形式要件」
第七章 票據行為(五)─票據行為之代理
第八章 票據行為(六)─票據行為之特性
第九章 票據之瑕疵─偽造、變造、塗銷、毀損
第十章 票據權利之取得、行使與保全
第十一章 票據之抗辯
第十二章 票據之喪失及救濟
第十三章 票據時效
第十四章 票據之利益償還請求權
第貳編 各論-「匯票」
第一章 概說─意義及種類
第二章 發票
第三章 背書
第四章 承兌
第五章 參加承兌
第六章 保證
第七章 到期日
第八章 付款
第九章 參加付款
第十章 追索權
第參編 各論-「本票」
第一章 概說─意義及種類
第二章 本票之發票
第三章 本票之見票
第四章 本票之強制執行
第五章 甲存本票
第六章 本票準用匯票之規定
第肆編 各論-「支票」
第一章 概說─意義、種類、支票之法律關係
第二章 支票之發票
第三章 支票之付款提示
第四章 支票之付款
第五章 特殊支票之一─保付支票
第六章 特殊支票之二─平行線支票
第七章 特殊支票之三─遠期支票
第八章 支票之追索權
支票準用匯票之規定
附錄一 綜合演練專章(一)-律師/司法官考試之「選擇」題型」
附錄二 綜合演練專章(二)-國家考試之「申論」題型
附錄三 各學者特有學說&法研所考試相關議題
第一章 李欽賢教授之學說
第二章 曾宛如教授之學說
第三章 王志誠教授之學說
第四章 梁宇賢教授之學說
附錄四 票據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總說明
立即查看
【本書特色】
法學院外的商事法法學教育令人憂心,撰寫深入淺出的案例教材,頗為迫切。這本書是回應各界對商事法案例教學懇切呼聲的集體創作(含公司法、票據法、海商法及保險法),希望能帶給國內非法律系商事法教學的新思維,提升非法律系學生學習商事法的熱忱。
本書的特色是作者以實例解說或者以實例串連整體之法律體系說明商事法的重要內容。作者希望在所設計的問題當中,誘發讀者的問題意識,然後再透過解題過程或說明,呈現該領域之法律體系及精華內容。
【目錄】
增訂九版序
序
公司法 劉連煜 教授
第一章 緒 論 3
第二章 總 則 7
第三章 股份有限公司 83
第四章 有限公司 309
第五章 關係企業 318
第六章 外國公司 326
第七章 公司之登記制度 328
票據法 曾宛如 教授
第一章 通 則 333
第二章 匯 票 368
第三章 本 票 397
第四章 支 票 400
海商法 張新平 教授
第一章 通 則 409
第二章 船 舶 418
第三章 運 送 438
第四章 旅客運送 498
第五章 船舶拖帶 505
第六章 船舶碰撞 507
第七章 海難救助 513
第八章 共同海損 519
第九章 海上保險 529
保險法 江朝國 教授
第一章 緒 論 545
第二章 保險制度與保險契約 547
第三章 保險契約法之基礎概念 561
立即查看
【簡介】
想了解中華文化必先讀《論語》,讀《論語》可從本書入門!
◎中國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主要記錄在《論語》中。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
兩千多年來,時空環境截然不同,為順應時代,
作者選擇適合當代中國人需要的《論語》內容,
簡單加以注釋,並譯成白話文。
從書中可以看出孔子超凡入聖的智慧,
溫故知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半部《論語》治天下,孔子的話,置於今日,仍是金科玉律,
重讀《論語》,除了個人,國家社會政治也會受益匪淺——
「君子寬容而不結黨營私,
小人結黨營私而不寬容。」
「用政令治理百姓,用刑罰使他們整齊劃一,
人民只會避免觸犯刑罰,可是沒有羞恥心。
用道德治理百姓,用禮節約束他們,
人民有羞恥心,而且人格端正。」
魯哀公問:「怎樣才能使百姓服從?」
孔子說:「用正直的人,不用邪惡的人,百姓就服從。
用邪惡的人,不用正直的人,百姓就不服從。」
【目錄】
前言
學而第一
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長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鄉黨第十
先進第十一
顏淵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憲問第十四
衛靈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陽貨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張第十九
堯曰第二十
看更多
立即查看
當代英文法習作─字詞用法與詞語搭配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跨境的文化觀察─冷戰到當代東亞社會的鏈結與脈動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國立臺北大學校長 李承嘉推薦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 吳文星推薦
國立臺北大學歷史系、日本霞山會共同出版
進入二十一世紀後,世界各國的歷史學者頻繁地使用全球史作為分析框架,有別於過往的世界史是以歐洲為中心,全球史是追求跨越傳統國家民族的界線,從相互的關聯性與跨區域的視角展開研究。
本書由臺灣、日本學者,包括歷史學、教育學、社會學、法學等跨領域,切分「歷史教育與歷史認識」、「媒體與文化的跨境」、「社會的發展動態與質變」三個面向,即
「歷史教育與歷史認識」:由歷史教科書—自我認識的變遷、跨時代人物的歷史認識—外部的跨境觀察、日本觀光客的臺灣認識—旅遊百年史的觀察,以橫向、縱向,立體思考,冷戰到當代的歷史教育與認識。
「媒體與文化的跨境」:透過香港報紙《華商報》、《星島日報》的分析研究,呈現出冷戰時期媒體的工具性及帶來的實質影響與變化。
「社會的發展動態與質變」:從教育改革、少子高齡化、跨國交流的基礎知識等三面向,思考全球化帶來的國際競爭與問題連鎖化的現象。
延續論叢第一號對近現代東亞各地歷史、政治、經濟、社會、文化變遷的關懷,由跨境文化觀察視角,分析冷戰到當代東亞社會的鏈結與脈動,對於臺灣研究、中國研究、日本研究、東亞研究等,皆極具啟發。
【目錄】
校長序/李承嘉
推薦序/吳文星
理事長序/阿部純一
主任序/何淑宜
主編序/蔡龍保
歷史教育與歷史認識
吳文星 「認識臺灣(歷史篇)」與臺灣中學歷史教育之變革
林志宏 跨境的歷史認識—冷戰時期佐藤慎一郎的「中共觀察」與香港行
小牟田哲彥 日本人觀光客如何看待臺灣—臺灣旅遊百年史
媒體與文化的跨境
王超然 國共內戰期間中共的跨境傳播:以香港的《華商報》為核心
曾美芳 朦朧的認同與矛盾的政治意識:1967-1984《星島日報》「中國」報導立場的轉變
社會的動態發展與質變
林明煌 戰後東亞學校教育課程改革的發展與課題
澤田 東亞的少子高齡化與社會保障—從日本的「新資本主義」看中國的定位
山﨑直也 建構後疫情時代日臺教育交流的「知識」基礎設施:以臺灣研究者的SNET活動為中心
關鍵字索引
立即查看
當代中文課程課本+作業本 6-2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全系列教材共6冊,為全方位訓練學生華語能力的教材。第6冊則選材自真實語篇。涵蓋社會、科技、經濟、政治、文化、環境等多元主題,拓展學生對不同語體、領域的語言認知與運用。
程度:
本系列教材適合來台學習華語學生,並適用於海外高中或大學學習華語的學生。1~6冊的程度規劃相當於CEFR的A1-C1等級或ACTFL的Superior等級。
特色:
符合現代教學潮流,結合溝通式教學和任務導向學習。
課文緊貼日常生活真實情況,讓學習者在自然的語境下學習華語。
功能取向的詞類及句法解說,包括語法結構、解釋、例句、練習4個部分,輔助學習者正確地使用語言。
語言實踐提供明確的活動或任務,透過有趣的活動練習鞏固學習。
【目錄】
第六課貓熊角色
第七課感情世界
第八課奧運黑洞
第九課鄉關何處
第十課智慧與能力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