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本書特色】
本書是「刑法分則」教科書,也是學習刑法總則之後,應進一步學習之刑法進階書。本書主題,以殺人罪、傷害罪、墮胎罪、遺棄罪、妨害自由罪、妨害名譽及信用罪、妨害秘密罪、妨害性隱私及不實性影像罪、妨害性自主罪等九個罪章的犯罪構成要件,依序說明。寫作體例延續本人「刑法總則」的撰寫方式,在每個章節一開始,先以「案例事實」作為引導,並在後續的內容中,就案例事實所涉爭點加以解說。此外,本書除刑法學說見解之整理分析外,並收錄許多重要憲法判決與刑事判決,以供讀者可以同時掌握理論與實務見解。
【目錄】
序言 i
主要參考書目 vii
第一章 殺人罪 001
壹、基本概念 003
貳、殺人罪 013
參、殺直系血親尊親屬罪 020
肆、義憤殺人罪 025
伍、生母殺嬰罪 029
陸、加工自殺罪 034
柒、過失致死罪 047
第二章 傷害罪 055
壹、基本概念 059
貳、普通傷害罪 064
參、重傷罪 071
肆、義憤傷害罪 078
伍、傷害直系血親尊親屬罪 082
陸、施強暴於直系血親尊親屬罪 083
柒、加工自傷罪 085
捌、聚眾鬥毆在場助勢罪 091
玖、過失傷害、重傷罪 096
拾、凌虐未滿18歲之人罪 098
第三章 墮胎罪 105
壹、基本概念 107
貳、懷胎婦女自行墮胎罪 113
參、加工墮胎罪 120
肆、未受懷胎婦女之囑託或得其承諾而使之墮胎 127
第四章 遺棄罪 131
壹、基本概念 133
貳、普通遺棄罪 142
參、違反法令契約義務之遺棄罪 146
肆、遺棄直系血親尊親屬罪 164
第五章 妨害自由罪 167
壹、基本概念 171
貳、使人為奴隸罪 173
參、買賣、質押人口罪 178
肆、營利詐騙出國罪 185
伍、略誘婦女罪 187
陸、移送被誘人出國罪 193
柒、私行拘禁與剝奪自由罪 194
捌、強制罪 215
玖、恐嚇危害安全罪 232
拾、無故侵入住居罪 238
拾壹、違法搜索罪 247
第六章 妨害名譽及信用罪 253
壹、基本概念 255
貳、公然侮辱罪 261
參、誹謗罪 277
肆、毀謗死人名譽罪 299
伍、妨害信用罪 302
第七章 妨害秘密罪 309
壹、基本概念 311
貳、妨害書信秘密罪 312
參、竊視、竊聽、竊錄罪 318
肆、加重妨害隱私罪 339
伍、洩漏業務秘密罪 348
陸、洩漏業務上知悉持有工商秘密罪 356
柒、公務員洩漏工商秘密罪 360
捌、洩漏利用電腦知悉持有秘密罪 362
第八章 妨害性隱私及不實性影像罪 367
壹、基本概念 369
貳、未經同意無故攝錄他人性影像罪 375
參、以強制手段攝錄他人性影像罪 381
肆、無故重製、散布、播送、交付、公然陳列
他人性影像 384
伍、意圖散布以電腦合成製作他人不實性影像罪 388
第九章 妨害性自主罪 395
壹、基本概念 399
貳、普通強制性交罪 402
參、加重強制性交罪 423
肆、強制猥褻罪 441
伍、乘機性交猥褻罪 451
陸、強制性交殺人結合犯 458
柒、對於年幼之人為性交、猥褻罪 463
捌、利用權勢性交、猥褻罪 468
玖、詐術性交罪 480
案例索引 483
立即查看
刑法之理論與釋義(一)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刑法之理論與釋義(一)
作者:古承宗
出版社:元照
出版日期: 2017/01
ISBN:9789862558386
本書簡介
本書收錄作者近年來針對刑法總則與刑法分則之爭議問題所撰寫的文章。內文以案例解析與判決評釋的體例為撰寫基礎,透過刑法理論的深入分析,重新檢視既有的實務與學說觀點,並且提出有別於通說之見解。不論是學習法律之人或司法從業人員,均可從此書快速掌握刑法案例的主要爭點與詳盡的論證。
圖書目錄
序 言
第一編
●刑事交通案件中的容許風險與信賴原則
壹、前 言/3
貳、實務相關見解與未釐清的問題/5
一、容許風險/5
二、信賴原則/7
參、刑事不法與風險控制/9
肆、行為規範與避免義務/12
一、 行為規範體系/12
二、避免義務之實現可能/13
伍、容許風險、信賴原則與客觀歸責/16
一、 容許風險/16
二、信賴原則/19
陸、結 論/21
●同時性的雙重義務違反與客觀歸責
──台高院90交上易295判決
壹、高等法院見解之分析與檢討/23
貳、學說見解之分析與批評/26
參、不法構成要件行為與結果歸責/30
一、 規範性的風險製造/30
二、規範性的結果歸責/32
肆、結 論/36
●醫師告知說明義務作為(客觀)注意義務?
──最高院99台上558判決
壹、最高法院見解之分析與檢討/38
貳、不當醫療與注意義務違反/41
一、藥療作為一種傷害/41
二、(不當)醫療行為與犯罪評價/42
三、特別規範作為(法益侵害的)風險命題/44
四、告知說明義務與病患承諾/46
●過期、展期藥物之使用與病患承諾
壹、問題提出/49
貳、藥物使用作為一種傷害行為/52
一、用藥行為與傷害罪的評價關聯/52
二、使用(劣)藥物與製造法不容許風險/55
參、(劣)藥使用與病患承諾/61
一、 阻卻違法承諾與利益衡量/62
二、一般醫療風險、剩餘風險與承諾界線/64
肆、結 論/67
●醫師於醫療疏失的刑事責任
壹、概 論/69
貳、醫療疏失/69
一、狹義的醫療疏失/70
二、組織分工疏失/71
三、說明疏失/73
參、德國刑法之過失犯的成立要件/75
一、作為與不作為/76
二、非容許行為/76
三、關鍵時點/78
四、醫師的方法自由/78
五、具拘束力的醫療標準/79
六、因特殊活動所造成的非容許行為/79
七、非容許行為的判斷標準/80
肆、結 論/80
伍、醫師責任是否僅止於重大過失/81
●刑法上的商品製造人責任
壹、甲不阻止毒飲料流入市面,而造成乙之死亡,
可能構成刑法第276條第2項、第15條之不作為業務過失致死罪?/86
一、構成要件該當性/86
二、違法性/99
三、有責性/100
四、結 論/100
貳、附論:保證人地位之實質準據/100
一、主流的支配思維/100
二、證成基礎的其他選擇:危險衡平/101
第二編
●論竊盜罪之竊取
壹、前 言/107
貳、實務與學說見解之分析與檢討/108
一、所謂的「袋地理論」/108
二、所謂的「日常生活觀點」/112
三、商店賣場之竊盜作為一種侵占/116
參、所有權與持有概念於竊盜罪的規範意義/118
一、所有權作為保護法益/118
二、持有為物之歸屬關係的具體表徵/119
三、持有移轉的實質意義/122
肆、累積性的同意/124
一、構成要件同意/124
二、(未經)同意之對象與存在時點/125
伍、結 論/127
●對竊取之建立持有的同意
壹、竊盜罪之保護法益與持有/130
貳、同意建立持有之效果/131
●冒用他人信用卡之刑事責任
壹、甲將乙的信用卡放入口袋,可能成立刑法第320條第1項普通竊盜罪?/134
一、竊取他人之動產/134
二、故意與不法所有意圖/136
貳、甲將乙的信用卡放入自己的口袋,可能成立刑法第335條第1項之侵占罪?/137
參、甲冒用乙的信用卡可能構成刑法第339條第2項之詐欺得利罪?/139
一、施用詐術/139
二、陷於錯誤/144
三、處分財產與財產損害/146
四、小 結/148
參、甲在簽帳單上偽造乙的簽名,可能構成刑法第210條之偽造私文書罪?/149
肆、甲將簽帳單交付予店員丙,可能構成刑法第216條之行使偽造文書罪?/149
伍、競 合/150
●捐助詐欺與施用詐術
壹、社會目的欠缺理論/153
貳、施用詐術否定論/154
參、本文見解/155
●詐欺罪之相續共同正犯
壹、丙測試帳戶及卡片之行為/159
貳、丁提領款項之行為/161
●妨礙國家司法之罪
壹、乙交給甲5萬元,讓其自己找旅館投宿以逃避檢警追緝,
可能構成刑法第164條第1項之藏匿人犯罪/166
一、構成要件該當性/166
二、違法性與有責性/168
三、結 論/168
貳、丙於偵查中為虛偽證言,可能構成刑法第168條之偽證罪?/169
一、構成要件該當性/169
二、結 論/170
參、丁於偵查程序為虛偽證言,可能構成刑法第168條之偽證罪?/170
一、構成要件該當性/170
二、結 論/173
●誣告罪之保護法益與構成要件解釋
壹、前 言/176
貳、保護法益/177
參、「誣告」之解釋與限制/179
一、不法要件概述/179
二、特殊議題/182
肆、新聞事件之回應──代結論/185
●刑法第190條之1的「污染」
壹、保護法益/187
貳、污染之解釋/188
參、客觀的結果歸責/189
一、區分觀點說/190
二、個別結果歸責說/190
三、本文見解/191
立即查看
當代案例公司法與票據法 4/E 2022 <新學林> (4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當代案例公司法與票據法
系列名:入門教科書系列
ISBN13:9789865262587
出版社:新學林
作者:劉連煜;曾宛如
裝訂/頁數:平裝/412頁
規格:23cm*17cm*2cm (高/寬/厚)
版次:4
出版日:2022/09/01
中國圖書分類:公司法
本書特色
大學或技職學院商事法的教學只能是照本宣科,背頌條文嗎?商事法所用的教科書難道不能生動一點,用案例來教學嗎?可否教我們非法律系的學生一些作為現代企業經營者或現代公民的商事法必備基本知識而非過時的瑣碎內容?這是非法律學院老師,特別是商學院系主任經常提出的疑問。「當代案例公司法與票據法」即是回應此一需求而出版。
目錄
增訂四版序
增訂三版序
增訂二版序
序
公司法 劉連煜 教授
第一章 緒 論 3
第二章 總 則 7
第三章 股份有限公司 83
第四章 有限公司 307
第五章 關係企業 316
第六章 外國公司 324
第七章 公司之登記制度 326
票據法 曾宛如 教授
第一章 通 則 331
第二章 匯 票 367
第三章 本 票 396
第四章 支 票 399
立即查看
社科民法釋義學 2020 <新學林>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社科民法釋義學
ISBN13:9789865532338
出版社:新學林
作者:張永健
裝訂/頁數:平裝/500頁
規格:23cm*17cm*2.8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20/08/01
中國圖書分類:民法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
《社科民法釋義學》以社會科學理論,結合民法釋義學方法;此種取徑在中文世界中少見。本書先介紹社會科學與法學的方法論座標,並縝密論述經濟分析與法釋義學結合的方式與必要性。在論述成本效益分析是優於比例原則的分析工具後,本書處理數個民法領域的難題:不動產與動產物權時效取得、動產所有權善意取得、權利與義務的一身專屬性的相關條文,應該如何解釋才符合經濟效率?當電子商務平台標錯價時,法院應該將網頁標價解釋為要約還是要約的引誘?當窮盡法釋義學方法仍無法獲致經濟效率時,本書也提出立法建議。最後,本書提出比較法方法論的「兩重因果推論」。援引外國法制作為本國法制解釋依據時,仍然要使用社會科學中的因果推論觀念。
目錄
名句引用 i
作者簡介 iii
凡例 v
簡目 vii
詳目 ix
序 xix
第一章 導 論 1
第二章 經濟分析在法學方法之運用 11
第三章 以成本效益分析取代比例原則 113
第四章 不動產物權時效取得 161
第五章 動產所有權善意取得 223
第六章 繼承一身專屬性理論 279
第七章 購物網站標錯價之契約糾紛與行政管制 339
第八章 社會科學式的比較法研究 373
附錄1 動產時效取得 405
附錄2 無主物先占 417
中文參考文獻 429
日文參考文獻 453
英文參考文獻 455
德文參考文獻 481
外文索引 487
中文索引 492
立即查看
本書簡介
民法總則是學習民法的起手式,其所揭示的原則貫穿整部民法的經脈。本書採有別於體系書的寫法,用逐條釋義的方式來編纂,主要是讓讀者可具體掌握實體法之條文內容,並與體系書互為經緯地閱讀,另一方面,也方便實務工作者作為工具書,能快速查閱。選摘的內容,由淺入深,盼能兼顧廣度與深度,也在書中標示出難易,供讀者配合己身之需要研讀。
圖書目錄
作者序
凡 例
‧前 導 民法總則之結構/1
‧第一章 法 例/3
‧第二章 權利主體(人)/23
1.自然人/25
1-1權利能力/26
1-2行為能力/38
1-3人格保護/46
1-4住所地/51
2.法人/55
2-1法人通則/57
2-2法人各論──社團法人/80
2-3法人各論──財團法人/96
2-4設立中的法人/103
‧第三章 權利客體(物)/105
‧第四章 法律行為/121
1.通則/127
2.行為能力/143
3.意思表示/159
3-1意思表示之瑕疵/163
3-2意思表示之生效、撤回、達到與解釋/198
4.條件與期限/208
5.代理/224
6.無效及撤銷/244
‧第五章 期日與期間/265
‧第六章 消滅時效/275
1.消滅時效之期間與起算/278
2.消滅時效之障礙事由/285
2-1消滅時效之中斷/286
2-2消滅時效之不完成/297
3.消滅時效完成之效力/301
‧第七章 權利之行使/307
作者簡介
邱玟惠
現 職
東吳大學法律系教授
台灣醫事法學會理事長
東吳大學民事法研究中心主任
學 歷
臺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學士
日本國立筑波大學經營政策研究科碩士
東吳大學法學碩士
東吳大學法學博士
經 歷
台灣經濟研究院高級助理研究員
台灣醫事法學會秘書長、常務理事
東吳大學醫事法研究中心主任
序 文
作者序
專任於東吳大學法律系以來,就被指派民法總則的教學任務,筆者從教學中深刻體會,總則雖是學習民法的起手式,但所揭示的原則卻貫穿整部民法的經脈;要如何讓毫無物權法、債法甚至身分法概念的大一新生,能夠理解總則原理的適用而不生懼怕,輕鬆自然地入門民法,並不是容易的事。
回首10餘年前,承蒙東吳大學法律系聘任,就曾與當時同在東吳任教的吳志正老師一起發願,為學生們編寫一套民法的自學教材,來回報與法學相遇的緣分;十年磨劍,先後用同一體例完成了債編各論、民法物權、以及債編總論的逐條釋義,加上此書,算是兌現了當初的誓願。
逐條釋義系列以有別於體系書的寫法,用依序逐條的方式來編纂,並直接在法條文字上標註重點加以說明,主要是讓讀者可以從具體之實體法規定為基礎而與體系書互為經緯地閱讀學習,另一方面,也方便實務工作者作為工具書,能快速查閱。選摘的內容,由淺入深,盼能兼顧廣度與深度,也在書中標示出難易,供讀者配合己身之需要研讀。
此書的寫成,首先要感謝東吳大學的莘莘學子,讓筆者從教學的回饋中,修正教學的內容,並作為寫作的指南;也感謝元照出版公司,對逐條釋義系列一直以來的支持。走筆至此,不禁憶起筆者20餘年前就讀東吳法碩乙時民法學啟蒙的 姚瑞光與孫森焱先師,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盼學生在民法學的努力,沒辜負您們的期望。
邱玟惠
2023年8月
於東吳崇基樓研究室
立即查看
本書簡介
本書是作者任教於東吳大學民法物權之上課教材,以逐條釋義方式編排,就條文中之各關鍵字以註腳方式解說。雖以逐條釋義為主架構,但編寫上並不忘建構體系,並整合相關之民法總則編及債編概念。作者以此教材授課,學生學習效果極佳,作為學生自修或配合授課老師進度研讀兩相宜。惟讀者以此書作為學習物權之簡便筆記本時,須再配合參照權威教科書之內容,始能徹底習得物權奧義。
圖書目錄
九版序
作者序(緣起)
凡 例
第一章 概 論/1
第二章 不動產物權之變動/23
第三章 動產物權之變動/49
第四章 所有權概說/109
第五章 所有權之特殊形態/135
第六章 抵押權/195
壹、普通抵押權/196
貳、共同擔保專論/254
參、最高限額抵押權/281
肆、承攬人抵押權/304
第七章 質 權/317
壹、動產質權/317
貳、權利質權/333
第八章 留置權/347
第九章 用益物權/357
壹、用益物權概說/357
貳、地上權/358
參、典 權/376
肆、不動產役權/393
第十章 相鄰關係/403
立即查看
書名:民法總則逐條釋義
作者:沈建興
出版社:元照
出版日期:2018/06/01
ISBN:9789578607248
內容簡介
就民法總則每一個條文逐項、逐款詳細解說,並參酌民法債總、債各、物權之理論,儘可能提出所有之法律問題,整理各家學說與實務見解,並提出本書見解,以提升讀者研讀法律之思考層面與邏輯思維能力。並以國考題目為法律問題,引導讀者從書找出解釋,依內容所列不同見解中,啟發不同思維方向,學以致用,讓讀者研讀後,覺得法律原來是有脈絡的,是一體連貫的,是觸類旁通的,可以打通法律的任督二脈。
目錄
序 言
第一章 法 例/1
第二章 人/31
第一節 自然人/31
第二節 法 人/116
第一款 通 則/116
第二款 社 團/194
第三款 財 團/229
第三章 物/250
第四章 法律行為/277
第一節 通 則/305
第二節 行為能力/326
第三節 意思表示/369
第四節 條件及期限/478
第五節 代 理/502
第六節 無效及撤銷/586
第五章 期日及期間/641
第六章 消滅時效/645
第七章 權利之行使/729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