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中文翻譯書】 書名: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方法之應用(第二版) 原文書名 : Understanding Research 2/E 作者:Neuman 翻譯:郭思餘 出版社:雙葉 出版日期:2018/09/00 ISBN:9789579096287 內容簡介 本書著重在理論與實務的整合運用。不論是從進行研究或者判讀研究成果的角度,均以清晰的架構呈現。新版中除了提供與時俱進的圖表、實務運用案例和學術研究成果外,在單元的編排上也提供更有系統的整理。在既有的輔助專欄之外,各章節新增闢「集思廣益」單元,以幫助讀者思考、分析所學概念,並在各章末附上「快摘要點」,以條列式說明的方式,提供讀者更迅速就手的章節單元整體概念。對於有心學習研究方法的讀者來說,本書實為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 本書特色 研究案例重新篩選、更新:讓讀者了解科學研究是一門與時俱進,不斷更新的學問。 新闢集思廣益、快摘要點:對章節概念進行整理,幫助讀者更容易閱讀及了解。 針對臺灣學術研究及學習現況:列入部份本土研究案例,以提供更貼近生活的參考。 目錄 第01章 為什麼要做研究 1.1 我們根據什麼做決定 1.2 何謂實證社會研究,又為何受到推崇 1.3 社會研究有哪些類型 1.4 研究的目的為何,又如何運用研究 1.5 研究過程中的步驟有哪些 第02章 規劃研究 2.1 如何挑選研究主題 2.2 何謂、為何與如何進行文獻探討 2.3 文獻探討的六個步驟 2.4 如何聚焦於研究問題 2.5 如何設計研究計畫書 第03章 做個注重倫理的研究者 3.1 何謂道德義務 3.2 以人作為研究對象的相關倫理議題 3.3 研究贊助者如何影響研究倫理 3.4 政治對研究的影響 3.5 「價值中立」與「客觀」的研究 第04章 抽樣 4.1 為什麼我們使用樣本 4.2 非隨機樣本的類型與應用 4.3 用以討論隨機抽樣的用詞 4.4 抽出一個簡單隨機樣本 4.5 隨機樣本的類型與功用 4.6 在困難或特殊狀況中抽樣 4.7 由樣本推論到母體 第05章 測量社會生活 5.1 為什麼要測量 5.2 我們如何使社會的各個面向現形 5.3 我們使用數字或文字測量 5.4 我們如何建立良好的測量 5.5 質化測量的原則是什麼 5.6 量化測量的原則是什麼 5.7 我們如何建構使用指數與量表 第06章 調查法 6.1 什麼是社會調查 6.2 我們如何進行調查 6.3 寫出好的調查題目 6.4 如何設計一份有效率的問卷 6.5 不同調查形式的優點和缺點 6.6 如何進行調查訪談 6.7 如何在進行調查的時候符合倫理 第07章 實驗法 7.1 實驗法在什麼時候最有用處 7.2 為什麼要將人隨機分配 7.3 我們如何在實驗中運用變項 7.4 如何將各個部分整合進實驗設計中 7.5 何謂實驗效度及其重要性 7.6 我們如何從實驗成果的比較中學習 7.7 如何在實驗進行時遵循倫理規範 第08章 非反應式測量的研究 8.1 怎麼研究是非反應式的 8.2 你如何運用研究中的實體證據 8.3 你如何找出傳播訊息中所埋藏的內容 8.4 你如何挖掘既存統計資料探勘來回答新問題 8.5 使用二手資料來源回答研究問題 8.6 如何進行合乎倫理規範的非反應式研究 第09章 理解數字 9.1 如何準備資料進行統計分析 9.2 你如何敘述量化結果 9.3 單變項統計 9.4 雙變項統計 9.5 超越敘述:推論統計 第10章 在自然環境中觀察人們 10.1 什麼是田野研究 10.2 如何在田野中研究人們 10.3 如何開始進行田野研究 10.4 在田野中該做什麼 10.5 觀測與蒐集資料 10.6 研究如何作結 10.7 倫理規範與田野研究者 10.8 焦點團體 第11章 回顧過去與橫跨文化 11.1 歷史比較研究 11.2 如何進行 H-C 研究 11.3 如何進行對過去的研究 11.4 如何進行跨文化比較的研究 11.5 如何做一個合乎倫理的 H-C 研究者 第12章 撰寫研究報告 12.1 為何撰寫報告 12.2 如何進行撰寫的過程 12.3 如何撰寫因果關係 12.4 如何撰寫一份量化研究報告 12.5 如何撰寫一份質化研究報告 12.6 如何準備研究計畫書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觀光行銷學:觀光休閒與餐旅及資訊科技整合觀點與實務導向 系列名:觀光旅運 ISBN13:9789862983478 出版社:揚智文化 作者:陳德富 裝訂/頁數:平裝/480頁 規格:23cm*17cm*2.2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20/08/01 中國圖書分類:旅遊業管理及行銷 內容簡介 在本書中,加速促進「整合」這項概念,乃是主要的訴求重點之一。例如,文化節慶與觀光之整合,管理行銷與活動規劃設計之整合。在本書中,加速促進「整合」這項概念,乃是主要的訴求重點之一。而不僅局限於觀光餐旅等單一產業。觀光產業之整合行銷是必須研究的重點,因此,本書特別加入觀光休閒與餐旅、觀光行銷資訊、旅遊4.0、觀光業網路行銷與電子商務及社群行銷、目的地行銷、城市觀光行銷、會展行銷、文創觀光與世界遺產、AI人工智慧觀光等。本書為國內少見之整合理論與實務個案的觀光產業經營與行銷專書。。 目錄 序 i Chapter 1 緒 論 1 第一節 觀光的起源與定義 2 第二節 觀光產業的起源、特性與重要性 4 第三節 觀光行銷的演進與定義 7 第四節 觀光行銷組合 21 Chapter 2 觀光行銷環境與觀光市場分析 29 第一節 觀光行銷宏觀環境與微觀環境 30 第二節 觀光市場的意義、類型與特性 34 第三節 台灣觀光市場分析 36 第四節 全球觀光旅遊市場 42 第五節 特殊觀光旅遊市場 44 Chapter 3 觀光產品的消費者行為 47 第一節 觀光客之觀光目的與旅遊消費動機 48 第二節 觀光客購買行為影響因素分析 51 第三節 觀光旅遊消費習性 58 第四節 網路族群旅遊習性與旅遊消費行為模式 61 第五節 觀光旅遊購買決策過程及型態 66 Chapter 4 觀光行銷資訊系統 71 第一節 觀光行銷資訊來源與應用 72 第二節 觀光行銷資訊系統定義 75 第三節 觀光餐旅行銷資訊系統 76 第四節 觀光旅遊的科學與技術:旅遊3.0 85 第五節 旅遊4.0時代:智能旅遊 92 Chapter 5 觀光旅遊市場區隔、目標市場選擇與定位 95 第一節 觀光市場區隔之意義及條件 96 第二節 觀光市場區隔之方法、變數與類別 98 第三節 國內外觀光市場之區隔 102 第四節 目標市場的選擇 106 第五節 觀光市場與產品定位 112 Chapter 6 觀光產品策略 119 第一節 觀光產品的概念、意義、分類與特性 120 第二節 觀光產品生命週期 125 第三節 產品服務決策 128 第四節 新觀光產品開發 133 第五節 觀光產品的品牌策略 137 Chapter 7 觀光旅遊產品價格策略 145 第一節 觀光產品定價概論 146 第二節 觀光產品價格的決定因素 149 第三節 觀光產品的定價方法 152 第四節 新觀光產品的定價策略 155 第五節 觀光產品定價原則技巧與價格調整策略 159 Chapter 8 觀光旅遊行銷通路策略 171 第一節 觀光行銷通路之定義及功能 172 第二節 觀光行銷通路結構、組織與配銷體系 175 第三節 觀光行銷通路策略規劃 180 第四節 觀光行銷通路管理 191 第五節 觀光旅行業傳統與新興行銷通路 197 Chapter 9 觀光旅遊行銷溝通與促銷策略 207 第一節 觀光餐旅之行銷溝通組合 208 第二節 觀光推廣策略 211 第三節 廣告銷售推廣 214 第四節 人員推廣 222 第五節 觀光商品的銷售促銷 228 第六節 觀光行銷的公共關係與公眾宣傳 232 第七節 直效行銷 240 第八節 觀光產品之整合行銷 247 Chapter 10 觀光業網路社群行銷與電子商務 251 第一節 網路行銷之特性與對傳統行銷的影響 252 第二節 觀光旅遊產業之網路行銷 252 第三節 網路通路功能 258 第四節 旅遊網站分類方式與發展史 259 第五節 觀光旅遊產業之電子商務 269 第六節 觀光業之網路社群行銷 284 第七節 部落格行銷 287 Chapter 11 目的地行銷 291 第一節 目的地行銷概念、定義、範圍與組成要素 292 第二節 觀光吸引力 298 第三節 旅遊目的地意象 306 第四節 旅遊目的地排名及品牌與國家品牌 314 Chapter 12 城市觀光行銷 327 第一節 城市觀光的起源與定義 328 第二節 城市行銷的產品 331 第三節 城市行銷的目標族群 334 第四節 城市觀光的行銷策略與規劃 337 第五節 城市品牌 349 第六節 電影電視偶像劇與城市行銷 351 Chapter 13 會展行銷 361 第一節 會展產業起源、定義與特性 362 第二節 會展產業經濟效益與成長 363 第三節 我國會展產業發展概況 365 第四節 會展產業城市行銷 372 第五節 展覽行銷 375 第六節 會展行銷 379 第七節 會展科技 394 Chapter 14 文創觀光與世界遺產 401 第一節 文創觀光 402 第二節 世界遺產 418 Chapter 15 AI人工智慧觀光 427 第一節 AI人工智慧管理 428 第二節 觀光休閒產業科技智慧應用 433 第三節 從Tourism到Yourism透過科技創造新價值 443 第四節 未來的旅行─智慧觀光 446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休閒心理學:心理學概念、休閒與管理 作者:張瓊方 出版社:揚智 出版日期:2018/11/01 ISBN:9789862983034 內容簡介 「休閒心理學」是一門仍在建構中的學科。科技如何進步,人與人之間的互相理解與關懷,人的行為、動機、思緒,人們如何調適心情,如何採取行動面對所處的社會環境,永遠是人類的重要課題。本書內容含括:心理學的基礎知識,包括發展心理、學習心理、社會心理等「休閒心理」的相關內容;消費心理、運動心理、管理心理等「休閒事業管理」相關內容。藉由本書的習讀,休閒心理學習者能夠充實心理學知識、瞭解人心動向,而成為自我調適良好,且能協助別人調適適應生活的人。 目錄 序 i 第一篇 心理學基礎 1 Chapter 1 心理學的概念 3 心理學特性 4 心理學範疇 8 心理學研究 11 Chapter 2 人類發展心理 17 發展概說 18 身體發展 20 認知發展 25 社會發展 28 Chapter 3 心理學觀點 31 精神分析學派 32 行為學派 34 人本學派 37 完形心理學派 38 認知學派 40 Chapter 4 心理學要素 43 人格與情緒 44 需求與動機 55 思考與記憶 61 知覺與意識 66 第二篇 休閒心理 75 Chapter 5 休閒概論 77 休閒的意義 78 休閒效益 82 休閒與心理學 87 Chapter 6 人類生命全程休閒心理 91 嬰兒到兒童階段 92 少年到青年階段 96 成年到中年階段 101 老年階段 107 Chapter 7 學習心理 113 學習機制 114 能力 120 智力 122 Chapter 8 創作心理 129 創作的能力 130 知覺意象 136 心流體驗 144 Chapter 9 壓力處理 147 挫折與衝突 148 壓力適應 152 社會適應 158 自我防衛 163 諮商輔導 166 Chapter 10 社會心理學 171 社會知覺 172 人際關係 178 社會影響 182 第三篇 休閒事業管理 189 Chapter 11 消費心理 191 消費心理學發展 192 顧客消費心理與行為 194 廣告與行銷 200 服務心理 205 Chapter 12 運動心理 211 概論 212 健康動機與健身心理 213 運動競技表現 217 運動競技行為 222 Chapter 13 管理心理 227 概論 228 群體心理 229 個人管理 233 群體管理 236 參考書目 241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休閒與遊憩概論:產業觀點(第三版) 作者: 鄭健雄 出版社:雙葉書廊 出版日期:2016/08/23 語言:繁體中文 內容簡介 過去,國內大學院校休閒、餐旅、觀光等相關科系的入門基礎學科─休閒與遊憩概論,多數專書內容取材以景觀規劃、遊憩資源居多,以公部門為立論基礎,較缺乏私部門、產業為立論主軸的專書。本書自2006年初版問世以來,頗受大學校院觀光休閒相關系所及專業人士喜愛。 本書三版具有以下特色: 有效解讀休閒產業、遊憩產業及觀光產業三者之間的關係 休閒產業、遊憩產業及觀光產業各有獨特的產業面向;就產業範疇而言,「休閒產業」明顯大於「觀光產業」與「遊憩產業」,讀者閱讀後可以清楚掌握三者之間的關係。 說明一個旅遊地欲有效發展的五大供給面向 本書嘗試以旅遊地觀點,提出觀光產業供給面的五大面向:旅遊地吸引力、交通運輸服務、餐飲接待服務、旅行仲介服務、旅遊資訊服務。一個地區能否發展成為旅遊目的地,必須兼顧觀光休閒產業五大區塊的同時發展。 闡述旅遊地吸引力的發展重心,兼顧全球觀光發展趨勢與政府政策方向 綜合這兩大觀光發展重點與產業趨勢,本書在「旅遊地吸引力」一章中詳加論述,透過這些吸引力的發展與創造,有助於提升一個旅遊地的旅遊人潮。 目錄 第一篇 總論 第01章 休閒、遊戲與遊憩意涵及觀光產業 1.1 前言 1.2 休閒與休閒活動的意涵 1.3 文藝主義的思想淵源與重要理念 1.4 文藝主義中有關休閒的哲學理念與內涵 1.5 以哲學內涵為基礎的休閒分類 1.6 結語 第02章 旅行意涵與觀光產業 2.1 旅行與觀光業的定義 2.2 觀光業的發展沿革 2.3 結語 第03章 全球、亞太及兩岸觀光業發展 3.1 前言 3.2 全球觀光業的發展 3.3 亞太地區觀光業的發展 3.4 兩岸觀光業的發展 3.5 結語 第04章 觀光產業的供給系統 4.1 前言 4.2 觀光產業發展的五大區塊 4.3 主題產品的決定與市場分析 4.4 結語 第二篇 旅遊地五大供給面向 第05章 旅行仲介服務 5.1 前言 5.2 旅行業的發展歷程 5.3 旅行業的分類 5.4 世界與兩岸旅行業發展現況 5.5 結語 第06章 交通運輸服務 6.1 前言 6.2 航空運輸 6.3 鐵路運輸 6.4 公路運輸 6.5 結語 第07章 餐旅服務與旅館業 7.1 前言 7.2 旅館星級評鑑 7.3 世界旅館業的發展沿革與概況 7.4 臺灣旅館業的發展沿革與概況 7.5 中國大陸旅館業的發展沿革與概況 7.6 結語 第08章 旅遊地行銷服務 8.1 前言 8.2 觀光行銷與旅遊地行銷 8.3 國家觀光組織與旅遊行銷服務 8.4 地方觀光組織與旅遊行銷服務 8.5 結語 第09章 旅遊地吸引力 9.1 前言 9.2 旅遊目的地的定義 9.3 吸引力的類型 9.4 結語 第三篇 旅遊地吸引力的發展 第10章 主題遊樂園 10.1 前言 10.2 主題遊樂園的定義與分類 10.3 國外主題遊樂園的現況 10.4 迪士尼樂園 10.5 臺灣主題遊樂園的現況 10.6 中國大陸主題遊樂園的現況 10.7 主題樂園的未來發展趨勢 第11章 休閒渡假村 11.1 渡假村的定義與特性 11.2 渡假村的歷史發展 11.3 渡假村的類型 11.4 渡假村的分類 11.5 渡假村的未來發展趨勢 第12章 節慶活動 12.1 前言 12.2 節慶的概念與源起 12.3 節慶活動的發展 12.4 兩岸節慶活動異同的比較 12.5 結語 第13章 世界遺產概論 13.1 前言 13.2 世界遺產的緣起 13.3 世界遺產概況與未來趨勢 13.4 結語 第14章 國家公園 14.1 前言 14.2 國家公園的發展歷程 14.3 兩岸國家公園的概況 14.4 國家公園的趨勢與前景 第15章 國家風景區 15.1 前言 15.2 世界國家風景區的概況 15.3 兩岸國家風景區的概況 15.4 國家風景區的未來發展趨勢 第16章 城市旅遊 16.1 城市旅遊的定義 16.2 城市旅遊的特性 16.3 城市旅遊的發展沿革 16.4 城市旅遊產品的分類 16.5 中國大陸城市旅遊發展趨勢 16.6 城市品牌 16.7 城市旅遊的未來發展趨勢 第17章 鄉村旅遊 17.1 前言 17.2 鄉村旅遊的特性 17.3 鄉村旅遊發展的背景 17.4 國際鄉村旅遊的發展 17.5 兩岸鄉村旅遊的發展 17.6 鄉村旅遊發展的前景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大學生休閒覺知自由、休閒阻礙與休閒參與動機休閒滿意度之系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