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心理測量學
作者:張厚粲、龔耀先
出版社:東華
出版日期:2009/04/00
ISBN:9789574835256
內容簡介
人們在生活中認識自己、瞭解他人,彼此關心、合作,是維持共同生存、促進社會發展的重要條件。心理測量作為一種瞭解人們內心的方法與技術,對描述、記錄和解釋個體差異有著重要的作用。心理測量學的發展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遠古時代,中國教育領域就有了測量的思想並且被官方用於選拔人才,通過不斷實踐,逐步形成了考試制度,被世界公認為是心理測驗的啟始。然而科學的心理測量學直到20世紀初期,隨著西方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社會實踐的需要才得以形成。1905年法國心理學家比奈和西蒙二人編製的第一個兒童智力測驗-比奈兒童智力量表,標誌著科學、實用的心理測量學的啟端。自那以後,心理測量學得到迅猛發展。如今,無論在測量理論、測驗方法以及測驗編製技術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並且已經有大量標準化心理測驗問世,寫們被廣泛應用到教育、衛生、軍事、管理、人力資源、人際交往等領域,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在人們的生活和工作中所起的作用不斷擴大。
作者簡介
張厚粲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
北平輔仁大學心理系畢業、臺灣輔仁大學名譽理學博士
龔耀先 湖南中南大學教授
武昌華中大學(現華中師範大學前身)畢業。
目錄
第一編 心理測量學導論
第一章 心理測量學概述
第二章 心理測量學的歷史發展
第三章 統計學基礎
第二編 心理測量學的基本原理
第四章 心理測量學的理論依據
第五章 測驗編製
第六章 測驗的信度
第七章 測驗的效度
第八章 常模與測驗分數解釋
第三編 標準化測驗
第九章 智力測驗
第十章 性向測驗
第十一章 成就測驗
第十二章 人格測驗
第十三章 興趣、態度、價值觀測驗
第十四章 神經心理測驗
立即查看
社會心理學(Social Psychology 原文第十版)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社會心理學(原文第十版)
系列名:心理學叢書
ISBN13:9789862983690
出版社:揚智文化
作者:Elliot Aronson;Timothy D. Wilson;Samuel R. Sommers
譯者:余伯泉;陳舜文;危芷芬;余思賢
裝訂/頁數:平裝/672頁
規格:26cm*19cm*2.5cm (高/寬/厚)
重量:1214克
出版日:2021/07/01
中國圖書分類:社會學各論
內容簡介
本書採廣受歡迎的「說故事取向」(storytelling approach)介紹社會心理學的關鍵概念,讓研究和生活連結。原作者Elliot Aronson、Timothy D. Wilson和Samuel R. Sommers根據豐富的研究和教學經驗,讓經典研究推動社會心理學的未來。第十版除了更新參考文獻,也增添以學生為中心的特色教材,幫助學生瞭解如何把所學應用在生活中。
目錄
關於作者 i
原 序 iv
譯 序 ix
CHAPTER 1 社會心理學導論 1
社會心理學的定義 3
情境的威力 11
解讀從何而來:人類基本動機 18
為什麼要研究社會心理學? 23
摘 要 25
測 驗 26
CHAPTER 2 研究方法:社會心理學家如何進行研究? 29
社會心理學:實徵科學 30
研究設計 34
社會心理學研究的新疆界 54
社會心理學的倫理議題 56
摘 要 60
測 驗 61
CHAPTER 3 社會認知:我們如何看待社會世界 65
自動駕駛:低費力的思考形式 67
自動式思考的類型 78
社會認知的文化差異 89
控制式社會認知:高費力的思考形式 92
摘 要 102
測 驗 104
CHAPTER 4 社會知覺:我們如何瞭解別人 107
非口語溝通 109
第一印象:快速但持久 117
因果歸因:回答「為什麼」的問題 124
文化與社會知覺 140
摘 要 148
測 驗 149
CHAPTER 5 自我瞭解:在社會脈絡中認識自己 153
自我概念的起源和性質 154
自我知識 160
自我控制:自我的掌控功能 181
印象整飾:世界是個舞台 184
摘 要 188
測 驗 189
CHAPTER 6 認知失調與維護自尊的需求 191
認知失調理論:保護我們的自尊 193
認知失調理論的進階與延伸 215
關於失調與自尊的最後想法 221
摘 要 228
測 驗 230
CHAPTER 7 態度和態度的改變:影響想法和感覺 233
態度的本質與根源 235
態度何時能預測行為? 242
態度如何改變? 248
廣告的威力 262
抵抗說服性訊息 269
摘 要 274
測 驗 276
CHAPTER 8 從眾與服從:影響行為 279
從眾:發生的時機與理由 281
訊息式社會影響:知道何為「正確」的需求 284
規範式社會影響:被接納的需求 293
從眾的策略 309
服從權威 318
摘 要 332
測 驗 334
CHAPTER 9 團體歷程:社會團體的影響 337
什麼是團體? 339
團體中的個人行為 347
團體決策:三個臭皮匠,真的勝過一個諸葛亮? 357
衝突與合作 370
摘 要 379
測 驗 381
CHAPTER 10 吸引力和關係:從最初印象到長期親密 383
如何預測吸引力? 385
數位世界的人際連結 402
愛情與親密關係 407
評估關係:滿意度和分手 416
摘 要 426
測 驗 427
CHAPTER 11 利社會行為的基本動機:人們為何助人? 429
利社會行為的基本動機:人們為何助人? 431
個人特質與利社會行為:為何有些人更常助人? 441
利社會行為的情境因素:何時人們會助人? 448
如何增加助人行為? 460
摘 要 464
測 驗 466
CHAPTER 12 攻擊:為何我們會傷害別人?能防範嗎? 469
攻擊是天生的?學習來的?可選擇的? 471
社會情境與攻擊 486
媒體暴力 493
如何減少攻擊行為? 500
摘 要 511
測 驗 515
CHAPTER 13 偏見:原因、後果和對策 517
定義偏見 519
偵測隱藏的偏見 532
偏見對受害者的影響 537
導致偏見的原因 541
減少偏見 552
摘 要 563
測 驗 565
CHAPTER 14 運用社會心理學帶來改變:維持永續未來 567
社會心理學的應用研究 571
運用社會心理學實現永續未來 575
快樂與永續生活風格 584
摘 要 590
測 驗 591
CHAPTER 15 社會心理學與健康 593
壓力與人類健康 595
因應壓力 606
預防:促進健康行為 611
摘 要 614
測 驗 615
CHAPTER 16 社會心理學與法律 617
目擊證人的證詞 619
陪審團:團體歷程的運作 632
摘 要 637
測 驗 638
專有名詞 641
立即查看
Horizon 天際線 先鋒登山後背包 Vanguard 25L(霧隱灰)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原價:
1680
售價:
1180
現省:
500元
立即查看
World Link Book 4 with Online Practice 4/E (4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World Link Book 4 with Online Practice 4/E
作者:Douglas
出版社:CENGAGE
出版日期:2021/00/00
ISBN:9780357502266
Task-based課程架構設計,集結所需之單字、文法、句型練習, 搭配聽力、口說、閱讀、寫作活動,全方位整合英文能力訓練
單元目標搭配CEF Can DO 能力指標重新規劃 每單元兩課循環式練習,提供5種不同風格的教學影片,有效提升
英語溝通力
▶ 每3 個單元後的Real World Link 綜合練習,強化英語學習成效
Global Voices
▶ 由NGL 團隊針對各地文化拍攝,提供最真實 的語境學習
Warm Up Video
▶結合國家地理雜誌照片與影片,輔以循序漸進 的練習題,增進學習興趣與動機。
Speaking Strategy
▶新增例句錄音檔,讓學習者透過模仿複述, 有效提高口語流利度
Academic Skill ▶第2-4 冊新增Academic Skill 學習內容
Writing Models▶每單元新增寫作練習範例。World Link Intro, 4/e with My World Link Online
立即查看
書名:設計研究方法(第四版)
作者:管倖生
出版社:全華
出版日期:2018/10/08
ISBN:9789864639243
內容簡介
本書屬於集體創作,來自全省各大專院校老師的參與規劃及撰寫而成。提供給對設計研究有興趣的學者參考,作為入門的基礎知識。
適合設計研究所博、碩士學生,以及產業服務者做研究報告、分析問題時,最好的參考用書,可以縮短你進入設計研究領域的學習時間。
本書分為六部分:(1)質性研究;(2)問卷;(3)實驗研究法;(4)團體研究法及專家研究法;(5)兩種整合性研究法;(6)比較研究方法及彙總研究方法。
■ 本書特色
市面上目前並無有關設計研究方法的研究用書或參考書,但是在設計研究所有開此課程,所以此書能提供有關設計類課程研究方法的參考資料及詳細的內容。此書用清楚的架構以及詳盡的說明探討各種研究方法。
目錄
序
第一章 研究的基本觀念
壹、科學與科學方法
貳、研究分類
參、研究方法與研究方法論
肆、設計研究程序內容
第一部分 質性研究
第二章 個案研究法
壹、定義、目的與特性
貳、個案研究法的源由
參、研究方法與步驟(程序)
肆、應用範圍
伍、優點與缺點
陸,與其他研究法之比較
柒、應用實例
參考文獻
第三章 歷史研究法
壹、概述
貳、歷史研究法的定義
參、歷史研究法的目的
肆、歷史研究法的功能
伍、歷史研究法的實施步驟
陸、歷史研究法在設計領域的應用
柒、歷史研究法的優點
捌、歷史研究法的缺點
玖、「歷史研究法」與「個案研究法」之比較
拾、應用實例
參考文獻
第四章 內容分析法
壹、前言
貳、內容分析法之定義、特性與演進
參、內容分析的「六W」與類別
肆、內容分析法的研究架構與實施步驟
伍、內容分析法之優缺點
陸、內容分析法之應用範圍
柒、內容分析與歷史研究法之比較
捌、應用實例
參考文獻
第五章 文本分析
壹、前言與概述
貳、「文本」的界定
參、探索「文本」意涵
肆、「文本分析」在研究的目的
伍、文本分析如何運作
陸、文本分析的研究意義
柒、應用實例
參考文獻
第六章 KJ法
壹、KJ法之定義與特性
貳、KJ法源由與發展
參、KJ法使用目的
肆、KJ法實施步驟
伍、kJ法應用範圍
陸、KJ法優點與缺點
柒、結論與建議
捌、應用實例
參考文獻
第二部分 調查研究法
第七章 觀察法
壹、觀察法概述
貳、觀察法的類型
參、觀察者的角色
肆、觀察法的主要步驟
伍、觀察法的優點和局限
陸、觀察研究的信度與效度
柒、應用實例
參考文獻
第八章 訪談法
壹、訪談法概述
貳、訪談法的類型(Types of Interview)
參、訪談的程序(Interview Procedure)
肆、訪問者的訓練(Training Interviewers)
伍、訪談的技巧
陸、訪談法的優點和局限
柒、訪談的信度與效度
捌、應用實例
參考文獻
第九章 量表設計
壹、量表分類方法
貳、量表設計的技術
參、量表格式的比較
肆、量表的信度與效度
參考文獻
第十章 抽樣設計
壹、前言
貳、抽樣之過程
參、抽樣之種類
肆、抽樣方法選擇準則
伍、抽樣優點與抽樣誤差
陸、抽樣應注意事項
柒、應用實例
參考文獻
第十一章 問卷法
壹、執行方法
貳、測量的基本概念
參、方法之意義、特性與目的
肆、源由與原則
伍、問卷內容與量表
陸、調查進行的方式
柒、統計方法
捌、應用範圍
玖、優點與缺點
拾、可能的問題
拾壹、應用實例
參考文獻
第三部分 實驗研究法
第十二章 實驗法
壹、實驗法的源由
貳、實驗法之定義
參、實驗法的特性
肆、實驗的效度
伍、實驗法的分類
陸、實驗設計的類型
柒、實驗法之應用
捌、結語
參考文獻
附表 實驗設計的符號表示摘要表
附錄 實驗法之案例分析
第四部分 團體研究法及專家研究法
第十三章 焦點團體法
前言
壹、源由之定義、特性與目的
貳、焦點團體的實施
參、焦點團體法的資料分析
肆、優點與缺點
伍,與其他方法之比較
陸、結語
柒、焦點團體法於設計領域的角色
捌、應用實例
參考文獻
第十四章 德菲法
臺、德菲法的基本假設
貳、德菲法的起源與應用
參、命名由來及中文譯名
肆、德菲法的實施
伍、德菲法的進行步驟
陸、德菲法的特色與優點
柒、德菲法的適用範圍
捌、德菲法的限制及其使用困境
玖、結語
拾、應用實例
參考文獻
第十五章 啟發式評估法
壹、源由
貳、啟發式評估法之定義與特性
參、啟發式評估的實施
肆、啟發式評估之特色與優缺點
伍、應用實例
參考文獻
第五部分 整合性研究法
第十六章 行動研究
壹、行動研究的定義與特性
貳、行動研究的發展模式與實施步驟
參、行動研究的優點與缺點
肆、行動研究與其他方法的比較
伍、應用實例
參考文獻
第十七章 紮根理論
壹、紮根理論的淵源
貳、定義與特性
參、譯碼的程序
肆、建立紮根理論的原則
伍、研究步驟
陸、優點與缺點
柒、紮根理論與其他方法之比較
捌、應用實例
參考文獻
第六部分 比較研究法及彙總研究法
第十八章 比較研究法
壹、比較研究的定義與特性
貳、研究步驟與分析步驟
參、特性與分類
肆、應用範圍
伍、優點與缺點
陸,與其他方法之比較
柒、比較研究法於設計領與的角色
捌、應用實例
參考文獻
第十九章 彙總研究法
壹、源由與發展
貳、定義與特性
參、演進與分類
肆、實施步驟
伍、彙總研究與其他研究法的比較
陸、彙總研究之優點
柒、彙總研究之批評
捌、總結
玖、應用實例
參考文獻
立即查看
傻瓜也會寫論文(量化+質化增訂版):社會科學學位論文寫作指南 (5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傻瓜也會寫論文(量化+質化增訂版)社會科學學位論文寫作指南
作 者:顏志龍
出版社別:五南
出版日期:2023/02/13(5版3刷)
ISBN:978-986-522-608-4
書 號:4H05
頁 數:248
開 數:20K
內容簡介
「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是食神」;只要有了這本書,人人都可以寫論文。
——不論你的論文是量化、質化、還是火星話。
這是一本讀起來輕鬆的小書,裡面包含了十三個介紹論文寫作的章節,從指導教授的選擇,到論文各章節的撰寫,作者用幽默且清晰的方式,說明學位論文寫作的要領。本書同時提供了可以讓研究生直接套用的寫作格式範例,只要依樣畫葫蘆,把素材填入範例格式中,就可以輕鬆的完成論文的撰寫。那些深受研究生論文折磨的指導教授,在看到本書之後,會有一種深得我心的感覺;而研究生本人讀了之後,則會有一種:「誰A走我這本書,我就跟他翻臉」的心情……
目錄
序 章 通往口試的十三道門
第一章 指導教授的選擇
第二章 論文主題的形成與文獻閱讀
第三章 〈研究動機與目的〉的撰寫
第四章 〈文獻探討〉的撰寫
第五章 研究架構圖
第六章 〈研究方法〉的撰寫
第七章 〈研究結果〉的撰寫
第八章 〈討論〉的撰寫
第九章 〈摘要〉與〈論文題目〉
第十章 質化論文寫作:觀念篇
第十一章 質化論文寫作:操作篇I
第十二章 質化論文寫作:操作篇II
最十三章 其他溫馨小提醒
附錄一 學位論文常用APA格式
附錄二 學位論文常用統計表格
附錄三 傻瓜也會作簡報
附錄四 勇闖藏經閣─如何作文獻檢索
附錄五 關於論文的排版
附錄六 新手論文寫作的步驟
附錄七 研究新手不知道的學術真相
立即查看
當代社會研究法—質化與量化取向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當代社會研究法:質化與量化取向
ISBN13:9789866624940
替代書名:Social Research Methods :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出版社:學富文化
作者:W. Lawrence Neuman
譯者:王佳煌;潘中道;蘇文賢;江吟梓
裝訂/頁數:平裝/774頁
規格:26.5cm*20cm*3.1cm (高/寬/厚)
版次:2版5刷
出版日:2020/09/01
中國圖書分類:社會研究法
內容簡介
在這本備受推崇的著作裡,作者以全面而且均衡的方式介紹了社會研究中的質化與量化兩種研究取向,並且也強調了結合各種不同取向所能帶來的益處。本書中亦包含了數十個來自於實際研究的新範例,能夠幫助讀者瞭解各種概念以及研究方法。
「對於任何一位作者而言,要同時詳細地檢視質化以及量化研究方法,都是一項費力而艱鉅的任務。然而,本書作者卻漂亮地完成了這項任務,不但在整本書中以均衡的份量來分別討論這兩種研究方法,而且也突顯出這兩種研究方法相互重疊以及彼此歧異之處。」
─雷提克(Bethany L. Letiecq)
美國蒙大拿州立大學
如果想知道為什麼你應該購買這本新版的《當代社會研究法》,以下是五個你非買不可的好理由!
1. 在整本書裡,作者已經加強以及擴充了關於更廣泛的社會研究方法論議題的討論內容,而不 只是狹隘地探討各種研究技術的應用方式而已。其中包括了整合量化以及質化取向、把社會研究置入於更大的科學事業的脈絡之中、以及解釋文化與文化信念對於進行社會科學研究的關聯性。
2. 作者更新了關於社會研究各種認識論基礎的討論內容,並且在其中加入了出現在近期文獻中的新議題以及新觀念。
3. 作者的寫作方式能夠鼓勵學生積極投入於內容當中,因為作者強調了讀者作為研究者的身分,而且也把讀者放置於一個決策制訂者的位置上。除此之外,本書中有數個章節的開頭部分都是一項研究,而且在整個章節內容中都會一再提及該項研究,以作為證明某些概念的實際例子。在內文中的各種圖形、表格、範例、補充資訊等等,則依據主要的類型來重新加以組織,而且圖形也變得更為清晰易懂。
4. 關於社會科學裡的個案研究方法,本書已經增加了相關的討論內容,而且也進行了更為詳細的說明。此部分內容目前包含了個案研究對於建立理論的重要性,並且也增加了在文獻當中所提到的關於個案研究的特殊重要性。
5. 本書第九章「實驗研究」以及第十章「調查研究」的內容,都已經大幅度地增加了最新的發展趨勢以及內容。第九章的新特色之一,是更為強調理論在實驗研究中的重要性,而第十章裡則增加了在調查研究中各種可能的誤差來源,以及在調查訪談中的最新發展,其中包括對於認知訪談的說明與解釋。
目錄
第1部分 基礎
第1章 為什麼要進行研究? 1
社會科學研究之外的其他選擇 3
研究的內涵:科學化的取向 11
社會研究的類別 23
研究過程的步驟 25
為什麼要學習進行社會研究的方法? 32
結論 33
第2章 社會研究的主要類別 35
研究的運用與讀者群 37
研究的目的 53
個案內或是跨個案研究 57
單一時間點或是多重時間點 62
資料蒐集技術 65
結論 73
第3章 理論與研究 75
什麼是理論? 77
社會理論與意識型態 79
社會理論的組成部分 84
結論 120
第4章 方法論的意義 123
哲學基礎 124
三種取向 128
實證主義社會科學 130
詮釋取向社會科學 138
批判取向社會科學 148
女性主義以及後現代研究 160
結論 163
第5章 如何回顧文獻以及進行合乎倫理的研究 169
文獻回顧 170
社會研究中的倫理 195
結論 219
第2部分 規劃以及準備
第6章 研究設計的策略 223
三角檢證法 224
研究的質化以及量化取向 226
質化設計議題 238
量化設計議題 243
結論 261
第7章 質化與量化測量 267
測量的必要性 268
量化以及質化測量 270
測量的過程 271
信度與效度 279
量化測量指引 292
量表與指數 298
結論 315
第8章 質化與量化抽樣 319
進行抽樣的理由 319
抽樣策略 321
結論 357
第3部分 量化資料蒐集與分析
第9章 實驗研究 363
適當的技術 364
實驗簡史 367
隨機分派 371
實驗設計的邏輯 375
內在與外在效度 386
實際的考量 398
實驗研究的結果:進行比較 399
與倫理有關的議題 400
結論 402
第10章 調查研究 405
調查研究的歷史 406
調查研究的邏輯 409
建構問卷 411
調查的類型:優點與缺點 443
調查訪談 450
合乎倫理的調查 462
結論 463
第11章 非反應式研究以及次級分析 469
非反應式研究 470
內容分析 473
現存的統計數據╱文件 483
調查資料的次級分析 490
推論的議題以及理論考驗 498
倫理的考量 499
結論 499
第12章 量化資料分析 503
資料處理 504
單變項的結果分析 507
雙變項的結果分析 517
超過兩個變項 532
推論統計 540
結論 545
第4部分 質化資料蒐集與分析
第13章 田野/實地研究 549
瞭解田野/實地研究 550
田野/實地研究訪談 590
資料品質 598
田野/實地研究中的倫理兩難困境 601
焦點團體研究 603
結論 605
第14章 歷史比較研究 611
歷史比較研究簡史 613
適合歷史比較研究的研究問題 613
歷史比較研究的邏輯 615
進行歷史比較研究計畫的步驟 625
歷史脈絡中的資料以及證據 630
比較研究 641
歷史比較研究中的同義議題 659
倫理 663
結論 664
第15章 質化資料分析 669
資料分析方法的比較 670
編碼以及概念形成 673
質化資料的分析策略 683
其他的技術 703
結論 712
第5部分 與他人溝通
第16章 撰寫研究報告以及社會研究的政治 717
研究報告 718
社會研究的政治 739
客觀性以及價值中立 756
結論 758
立即查看
科學探究與實作之理念與實踐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成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從科學本質和科學建模的角度探討科學探究與實作的內涵與研究取向,共計三章。第二個部分是數位科技支持科學探究與實作的教與學,共計四章,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去闡述科技如何促進學生探究能力的提升。第三部分則是以「科學探究與實作」課程的實施、學習表現的評量以及教師專業成長為主軸,共計四章。目前坊間尚無如本書的內容涵蓋多視角的科學探究與實作主題,為配合108課綱的實施,本書對教學現場有極大的助益。同時此書作者都是一時之選,學術與實務經驗豐富,內容嚴謹都有所依據,是本相當值得參考的書籍。若能再透過辦理教師或職前教師工作坊,對現場教師或研究人員將更有影響力。
目錄
主編與作者一覽表
圖目錄
表目錄
前言/探究的知與行之饗宴
◆主題一◆科學探究與實作的理論與架構
第1章_洪振方∣科學本質、科學探究的本質與後設知識之角色和功能
第2章_邱美虹∣科學建模研究與教學實踐
第3章_林靜雯、李宜諺∣模型/建模本位探究的階段與循環:回顧與啟示
◆主題二◆數位科技支持科學探究與實作的教與學
第4章_盧玉玲、李倩如∣ 以數位模擬探究培養學生科學證據的分析與運用能力
第5章_許瑛玿、張文馨∣支持科學探究數位學習的鷹架系統設計
第6章_李文瑜、王亞喬∣電腦輔助科學建模教學:發展現況與研究
第7章_鄭夢慈、鄭富中、林宗岐∣玩遊戲也可以學探究
◆主題三◆科學探究與實作的規劃、評量與師資培育
第8章_蔡哲銘∣新課綱高中自然科「探究與實作課程」計畫實施現況分析
第9章_鐘建坪、鍾曉蘭∣探究與實作課程及評量的規劃與實施
第10章_吳心楷∣科學探究能力之多媒體評量:設計、效化及相關議題
第11章_陳育霖∣職前及在職教師的科學探究與實作課程設計與實施成效
立即查看
企業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技術與應用<鼎茂>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傳播研究方法:量化.質化與大數據分析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是傳播研究方法中最新穎的入門教材,內容涵蓋量化研究、質化研究與大數據分析。本書集合兩岸四地傳播學者發揮集體創作,在各自擅長的研究方法上,擁有豐富的應用經驗與累積成果。本書配合具體案例說明,詳實而生動的說明不同方法如何解決特定研究問題,特別是介紹了網路的分析應用、大數據採集、可視化技術,以及電腦輔助線上內容分析,這是目前其他研究方法的書籍所沒有的內容。
★ 內容豐富:涵蓋研究報告寫作指引、量化研究方法、質化研究方法,以及傳播大數據分析。
★ 架構完整:設計兩個專章內容,分別介紹量化資料(相關統計概念)與質化資料(系統歸納過程)的分析方式。
★ 反映時代:加入有關新媒體、網路社群、以及大數據研究方法。
★ 易讀易懂:配合相關案例進行方法的解說,並提供名詞解釋、Q&A。
【目錄】
第一部分:研究基礎與準備
第01章 傳播研究方法的前世與今生——導論 郭良文
1.1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哲學基礎
1.2 研究典範的比較
1.3 量化與質化研究方法的比較
1.4 結語
第02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研究目的、流程與方法 吳泰毅
2.1 科學研究的概念
2.2 科學研究的流程與思維
2.3 科學研究的方法
2.4 結語——研究目的、流程與方法之間的關係
第03章 成為尋找文獻的高手——研究文獻蒐集與管理 林素甘
3.1 文獻類型
3.2 文獻檢索步驟
3.3 檢索工具
3.4 取得原件的方法
3.5 文獻管理
3.6 結語
第04章 創造好報告——研究計畫書與論文格式 林素甘
4.1 研究計畫書
4.2 論文格式
4.3 學術倫理
4.4 引用
4.5 APA 格式
4.6 結語
第二部分:量化研究方法
第05章 從現象的掌握與定義開始——量化研究問題與概念操作化 陳延昇
5.1 「好」的量化研究問題
5.2 操作化過程——概念、構念、變項到測量
5.3 量化研究的信度與效度
5.4 量化研究問題與操作型定義的實例分析
5.5 結語
第06章 以科學方法尋找研究對象——抽樣 王曉華
6.1 抽樣的基本概念
6.2 抽樣的基本原理與方法
6.3 抽樣方案的設計
6.4 結語
第07章 巧用資料蒐集工具——調查研究與問卷設計 王曉華
7.1 傳播研究中的問卷調查法
7.2 傳播調查的問卷設計
7.3 傳播調查的問卷資料蒐集與分析
7.4 結語
第08章 傳播因果關係研究的利器——實驗法 林淑芳
8.1 實驗法與因果關係
8.2 實驗設計的重要成分
8.3 實驗設計類型
8.4 實驗法與效度
8.5 實驗法與研究倫理問題
8.6 實驗法在傳播媒介研究中的應用
8.7 結語
第09章 了解訊息的傳播途徑——框架分析法 陳憶寧
9.1 框架分析的概念與應用
9.2 框架的量化分析
9.3 框架的質化分析
9.4 反思與未來——框架分析法在傳播領域的發展
9.5 結語
第10章 數字會說話——量化資料分析 劉念夏
10.1 基本概念
10.2 單變項統計分析
10.3 雙變項統計分析
10.4 多變項統計分析
10.5 結語
第三部分:質化研究方法
第11章 感觀世界的奇妙旅程——觀察法 葉子婷
11.1 觀察法的內涵與特點
11.2 田野調查方法與應用
11.3 網路民族誌的內涵與特點
11.4 結語——傳播研究下的觀察法
第12章 生活與經驗世界的探索——訪談法 諸葛俊
12.1 訪談法的類型
12.2 訪談對象、情境與案例選擇
12.3 深度訪談
12.4 焦點團體訪談
12.5 網路訪談
12.6 結語
第13章 說故事的魅力——文本與敘事分析 張玉佩
13.1 文本分析的前提與特質
13.2 文本的定義範疇
13.3 敘事分析
13.4 敘事合理性
13.5 結語
第14章 尋找影像背後的意義——符號與影像分析 魏玓
14.1 符號與影像分析的基本概念
14.2 影像的符號分析與應用
14.3 數位時代的影像符號與其分析
14.4 影像分析的美學與時間元素
14.5 結語——符號與影像分析方法的優點與侷限
第15章 化零散為系統——紮根理論與質化內容分析 郭良文
15.1 質化研究的資料類型
15.2 質化分析過程——三個層級與五大處理步驟
15.3 紮根理論與編碼體系
15.4 質化取向的內容分析法
15.5 質化資料分析軟體介紹
15.6 結語
第四部分:大數據分析
第16章 不懂程式也可以做大數據分析——內容分析法 張榮顯、曹文鴛
16.1 內容分析法——從傳統方法到電腦輔助
16.2 大數據技術輔助線上內容分析法
16.3 大數據技術輔助線上內容分析法之實作案例
16.4 結語
第17章 大數據一把抓——網路資料的採集 禹衛華
17.1 新媒體資料採集的意義與傳播應用
17.2 資料採集工具——爬蟲
17.3 頁面結構與解析——採集爬蟲的原理
17.4 爬蟲實際操作——新聞網站與網頁
17.5 結語
第18章 從海量數據中採集資訊——大數據的分析與可視化 周奕欣、蘭吉、彭泰權
18.1 大數據的特點、機遇
18.2 大數據裡的時間資訊在實證研究中的作用
18.3 大數據裡的文本分析方法
18.4 大數據裡的關係
18.5 大數據的可視化與可視分析
18.6 結語
立即查看
研究方法: 量化與質化方法的探索<鼎茂>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