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學概要》一書自出版至今,已進入第七版,承蒙許多學界與實務界先進及讀者的支持與愛護,採用作為教科書或自修讀本,也提供許多寶貴意見,讓這本書更加趨近完美,謹此致謝。
自第六版出版以後,雖然沒有新的 IFRS 生效適用,然而基於持續改善的原則,以及回應讀者之意見,在第七版中,修改簡要說明如下:
第1 章(企業與會計)、第3 章(借貸法則、分錄與過帳)及第4章(調整分錄、結帳分錄與會計循環):對於部分章節章首故事、「會計部落格」與「會計好簡單」專欄,作了更新。
第6 章(存貨): 對於章首故事、「會計部落格」專欄加以增修或更新。
第7 章(現金與應收款項):應收帳款之減損評估,依IFRS 9「金融工具」採用「預期信用損失模式」重新撰寫,且對於應收帳款之評價,特別提到變動對價,說明其對於企業預期可收取對價之影響。
第 10 章(不動產、廠房及設備與遞耗資產):不動產、廠房及設備的後續資本支出,特別是部分重置的概念,有更詳細的說明與釋例之解析。
第11 章(權益):納入新興或近日開始流行的激勵員工工具,如限制員工權利新股,該制度已成為半導體業重要的留才措施。
第 12 章(負債):負債準備衡量之說明,以更詳盡之釋例,說明有關大量母體或單一義務之最佳估計概念。同時,有關公司債發行之會計處理,回復至總額法之概念,另立折價或溢價項目,更方便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
第13 章(現金流量表):對於章首故事、「會計部落格」專欄作了更新,並新增習題。
其他:除了更換部分實際公司的案例外,另將原有實際案例之相關財務報表數據加以更新,對於部分受變種病毒疫情影響顯著之企業,本書提供其2021 年前半之資料。
目 錄
Ch 01 企業與會計
Ch 02 從會計恆等式到財務報表
Ch 03 借貸法則、分錄與過帳
Ch 04 調整分錄、結帳分錄與會計循環
Ch 05 買賣業會計與存貨會計處理—永續盤存制
Ch 06 存 貨
Ch 07 現金與應收款項
Ch 08 不動產、廠房及設備與遞耗資產
Ch 09 負 債
Ch 10 無形資產、投資性不動產、生物資產與農產品
Ch 11 權 益
Ch 12 投 資
Ch 13 現金流量表
立即查看
基礎統計學:觀念與應用 (5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基礎統計學:觀念與應用
ISBN13:9789865492861
出版社:雙葉書廊
作者:林惠玲;陳正倉
裝訂/頁數:平裝/440頁
規格:26cm*19cm*1.8cm (高/寬/厚)
版次:5
出版日:2023/05/01
內容簡介
本書著重於介紹現代的統計觀念與方法,以及如何利用Excel來整理分析資料。循序漸進介紹統計的基本概念與方法,並結合我國及全球時事或問題彙整成各種案例,說明統計的觀念與應用;以步驟化說明如何操作Excel來做統計分析。
.章節架構圖:清楚呈現各章內容,使讀者易於了解,涵蓋一般大學統計學的必修內容。
.以實際案例引發學習動機:由章前個案研究引導出本章內容與學習目的,增加學習動機。
.單元豐富而多樣化:包含多種不同類型的個案、生活實例及詳解、與統計相關的名人軼事等,幫助讀者全面而多元的認識統計學。
.練習題目廣泛而多元:蒐集臺灣各個領域的應用統計議題而編製成練習題,以了解統計方法在各領域的應用。
目錄
第01章 緒論
1.1 統計學的意義
1.2 學習統計學的目的
1.3 統計學的發展
1.4 統計學的應用
1.5 統計學的基本概念
1.6 統計學的內容與種類
1.7 統計方法的實施步驟
第02章 資料的意義、種類與次級資料的蒐集
2.1 資料的意義
2.2 資料的種類
2.3 次級資料的蒐集
2.4 上網找資料
2.5 拿到次級資料之後怎麼辦
第03章 原始資料的蒐集
3.1 原始資料的蒐集方法
3.2 抽樣的理由
3.3 機率抽樣法
3.4 非機率抽樣法
3.5 利用電腦來處理統計資料
第04章 資料的衡量
4.1 資料的型態與資料的衡量
4.2 有效量度與無效量度
4.3 準確量度與不準確量度
4.4 數據合不合理
第05章 檢視資料的分布-以統計表統計圖呈現
5.1 資料整理的方法-次數分配
5.2 類別資料的整理與資料的呈現
5.3 數量資料的整理與資料的呈現
5.4 枝葉圖
5.5 統計圖表的優質性與扭曲性
5.6 重要公式
第06章 分析資料-以統計測量數呈現
6.1 中心位置(中央趨勢)的衡量
6.2 等分位置的衡量
6.3 盒鬚圖分析法(5 個摘要數)
6.4 分散度的衡量
6.5 柴比氏定理與經驗法則
6.6 重要公式
第07章 機率論
7.1 隨機實驗
7.2 機率理論
7.3 事件機率
7.4 事件的性質與事件機率的運算
7.5 重要公式
第08章 間斷隨機變數及其常用的機率分配
8.1 隨機變數的意義與種類
8.2 單一間斷隨機變數的機率分配
8.3 常用的間斷機率分配
8.4 二項機率分配
8.5 Poisson 分配(泊松分配)
8.6 重要公式
第09章 連續隨機變數及其常用的機率分配
9.1 連續隨機變數的機率密度函數
9.2 常態分配
9.3 標準常態分配
9.4 二項分配與常態分配
9.5 重要公式
第10章 統計估計
10.1 點估計
10.2 抽樣分配
10.3 區間估計
10.4 母體平均數 u 的區間估計-大樣本
10.5 母體平均數 u 的區間估計-小樣本
10.6 母體比例的區間估計
10.7 樣本數的選擇
10.8 重要公式
第11章 假設檢定
11.1 假設檢定的意義
11.2 假設檢定的基本概念
11.3 母體平均數的假設檢定-大樣本
11.4 母體平均數的假設檢定-小樣本
11.5 母體比例的假設檢定
11.6 重要公式
第12章 兩母體的統計估計與假設檢定
12.1 兩個母體平均數差的統計推論-獨立大樣本
12.2 成對母體平均數差的統計推論
12.3 兩個母體比例差的統計推論
12.4 重要公式
第13章 變異數分析
13.1 變異數分析的意義
13.2 變異數分析的基本觀念
13.3 實驗設計
13.4 一因子變異數分析-完全隨機設計
13.5 一因子變異數分析-隨機集區設計
13.6 二因子變異數分析
13.7 重要公式
第14章 簡單迴歸分析與相關分析
14.1 迴歸分析與相關分析的意義
14.2 兩變數間的關係
14.3 簡單迴歸分析的方法
14.4 相關分析
14.5 重要公式
立即查看
輔導原理與實務 三版 111 (3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輔導原理與實務(第三版)
作者:黃政昌主編;黃政昌、黃瑛琪、連秀鸞、陳玉芳著
開數:18
頁數:560
ISBN:9786267178133
重量:950
出版日期:2022/9/30
書籍介紹
本書有三大特色
一、本書僅有三篇十二章,不但兼顧理論與實務,也涵蓋重要的輔導工作主題。
二、專為輔導界新鮮人所撰寫,內容深入淺出、簡單實用、資料新穎。
三、每章最後附上問題與反思、延伸閱讀、相關影片與網站等豐富教學資源。
本書適合做為大專校院師資培育課程或輔導相關科系之「輔導原理」、「輔導原理與實務」、「學校輔導」、「學校輔導工作」等課程的上課用書;對於正在從事社區輔導相關工作的社工員、輔導員,以及各級學校導師、教師、助教、輔導員、教官等,也非常適合參考使用。
目 次
第1篇 輔導概念篇
Chapter 1 輔導的基本概念/黃政昌
第一節 輔導的意義與特性
第二節 輔導的內容與實施原則
第三節 教育、輔導、諮商、心理治療與精神醫療
Chapter 2 輔導組織與人員/黃瑛琪
第一節 各級學校輔導組織現況
第二節 輔導教師/人員的資格條件與角色任務
第三節 輔導教師/人員的專業展現與工作內容
Chapter 3 學校輔導工作的內涵/連秀鸞
第一節 生活輔導的內容與實施
第二節 學習輔導的內容與實施
第三節 生涯輔導的內容與實施
Chapter 4 三級預防的輔導模式/陳玉芳
第一節 三級預防的概念與意涵
第二節 三級預防輔導模式的內涵與作法
第三節 學校三級預防輔導方案的設計與實施
第2篇 輔導方法篇
Chapter 5 個別諮商/連秀鸞
第一節 個別諮商的意義與特性
第二節 常見諮商學派的重點
第三節 諮商專業倫理
Chapter 6 團體輔導/黃瑛琪
第一節 團體輔導的意義與特性
第二節 常見團體輔導的運作方式
第三節 團體輔導的技術與注意事項
Chapter 7 心理測驗與應用/黃政昌
第一節 心理測驗的意義與功能
第二節 心理測驗的類型與介紹
第三節 心理測驗的實施與應用
Chapter 8 個案研究與管理/陳玉芳
第一節 個案研究的意義與內容
第二節 個案管理的精神與實施
第三節 個案研究報告的格式與範例
第3篇 輔導實務篇
Chapter 9 人際困境學生的認識與輔導/黃瑛琪
第一節 人際困境學生的定義與認識
第二節 人際困境學生的類型與成因分析
第三節 人際困境學生的輔導策略與案例說明
Chapter 10 中輟生的認識與輔導/連秀鸞
第一節 中輟生的定義與認識
第二節 中輟的成因分析與輔導策略
第三節 中輟生的處遇流程與案例說明
Chapter 11 心理疾病學生的認識與輔導/黃政昌
第一節 心理疾病的定義與認識
第二節 心理疾病的成因分析與輔導策略
第三節 心理疾病學生的輔導策略與案例說明
Chapter 12 自殺危機學生的認識與輔導/陳玉芳
第一節 自殺的定義
第二節 自殺的成因分析
第三節 自殺危機學生的輔導策略與案例說明
立即查看
【中文書】
書名: 輔導原理與實務(二版)
作者:翟宗悌
出版社:雙葉
出版日期:2017/06/30
ISBN:9789865668877
內容簡介
本書採擷當代輔導學說理論與趨勢,且兼顧我國在學校輔導實務工作上之需要,為一本輔導實務之教戰手冊。
為使教師更有效地與學生進行師生互動,充分發揮教學功能,本書針對有效能之溝通技巧部分,闡釋說話的藝術。並以常見的問題類型為例,說明如何發揮輔導的效能,讓讀者更能了解在實務上的運用。
從輔導實務的角度來撰寫中小學之學校輔導工作的本質與執行層面,並提供最新資訊,使讀者能掌握國內外學校輔導工作之現況。
第二版新增《特殊教育學生輔導》一章,以充分展現當前學校教師在輔導工作上應有之專業理念,進而創造一個友善的教學環境。並於各章章後增加「課後活動」單元,讓授課教師在教學時得以靈活運用,進而加強教學之成效。
目錄
第01章 緒論:輔導的基本理念
第1 節 輔導的內涵與本質
第2 節 輔導學的理論學說
第3 節 輔導的發展趨勢
第02章 學校輔導工作
第1 節 學校輔導工作的實施理念
第2 節 高中 / 職輔導工作
第3 節 國中輔導工作
第4 節 小學輔導工作
第03章 學校輔導人員
第1 節 學校輔導人員的角色與功能
第2 節 學校組織系統之運作
第3 節 助人者的自我照顧
第04章 轉型中的青少年
第1 節 生命歷程的蛻變
第2 節 青少年的心理發展
第3 節 青少年輔導工作
第05章 有效能的談話技術
第1 節 有效能之助人者的態度
第2 節 有效能之會談技巧
第3 節 助人的基本原則
第06章 諮詢技術
第1 節 學校諮詢的理論發展
第2 節 如何與學生家長進行會談?
第3 節 如何與學校同事進行會談?
第4 節 諮詢技術的運用與實施原則
第07章 生涯輔導
第1 節 逐夢的歲月
第2 節 生涯輔導的理論發展
第3 節 生涯輔導的實施
第4 節 休閒與生活
第08章 學習輔導
第1 節 學習能力與學習歷程
第2 節 學習輔導的基本理論
第3 節 有效的學習技巧
第4 節 學習輔導之實施方向
第09章 行為輔導
第1 節 行為與習慣
第2 節 行為改變的策略
第3 節 正向管教與行為輔導
第10章 心理測驗與學生基本資料
第1 節 校園裡常見的心理測驗
第2 節 學生輔導資料表格
第3 節 實施測驗的專業倫理
第11章 團體輔導與班級經營
第1 節 團體輔導的基本觀念
第2 節 團體動力與團體技術
第3 節 小型團體方案
第4 節 大型團體方案
第5 節 班級經營
第12章 輔導工作的評鑑
第1 節 評鑑的內涵與本質
第2 節 學校輔導工作的整體評鑑
第3 節 輔導方案的評鑑
第13章 社會資源的運用
第1 節 社會資源的基本理念
第2 節 社會資源的運用與策略
第3 節 學校輔導工作與社會資源系統
第14章 輔導專業倫理
第1 節 專業倫理的基本理念
第2 節 助人者的自我省思
第3 節 對未成年人進行諮商的倫理問題
第15章 個案研究:輔導老師說故事
第1 節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第2 節 人我之間
第3 節 危機與轉機
第16章 特殊教育學生輔導
第1 節 特殊教育學生
第2 節 特殊教育學生的班級經營
第3 節 特殊教育學生的輔導
第4 節 特教學生與一般學生共同有效的策略
附錄
附錄一 學生輔導法
附錄二 國民中學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參考範例
附錄三 個案輔導紀錄(示例)
附錄四 新北市高國中學生輔導轉介流程
附錄五 新北市○○國民中小學學生關懷表
附錄六 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諮商專業倫理守則(2010)
附錄七 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學生輔導工作倫理守則(2015)
附錄八 特殊教育法
立即查看
內容簡介
教學原理的內涵通常包含教學理論、教學設計、教學目標、教學策略、教學評量五項主題,本書在內容的安排方面,則著重在教學策略這個部分,將近幾年來新發展的教學法作詳細介紹。
本書內容分為五篇十六章,第一篇為緒論,探討教學的基本概念;第二篇為教學原理,包含學習理論與動機理論兩章;第三篇為教學計畫,內容共有四章,分別是教學設計模式、教學計畫、教學目標及教學評量;第四篇為教學技術,內容包含發問、討論、教學媒體、班級經營等四章;第五篇分為五章介紹重要教學模式,包含直接教學法、概念與探究教學、合作學習、建構主義教學、問題導向學習與案例教學等。
目次
第一篇 緒論
第1章 緒論
第二篇 教學原理
第2章 學習理論與教學
第3章 動機理論與教學
第三篇 教學計畫
第4章 教學設計與差異化教學
第5章 教學計畫
第6章 課程目標與教學目標
第7章 行為目標與教學評量
第四篇 教學技術
第8章 發問技巧
第9章 討論教學與情意教學
第10章 教學媒體與翻轉教學
第11章 教學管理與常規維持
第五篇 重要教學法
第12章 直接教學法
第13章 概念與探究教學法
第14章 合作學習法
第15章 建構主義與適應個別差異的教學法
第16章 問題導向學習與案例教學法
立即查看
傳播研究方法新論:全球應用‧發展對話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傳播研究方法新論:全球應用‧發展對話
作者:蘇蘅
出版社:雙葉
出版日期:2018/08/20
ISBN:9789579096270
內容簡介
研究方法是傳播研究的核心,任何與媒介或傳播研究的課程都需要熟悉研究方法。每章內容深入淺出,章節之後均有教學內容輔助關鍵詞,及應用習題,協助學生掌握研究方法的全貌。
本書除了作為大專院校教科書之外,更適合社會科學、市場調查、民意研究、及其他想了解傳播領域研究的人士閱讀。對於有意跨足傳播領域的學子來說,本書更是不可或缺。
本書特色
1.深入淺出解說,循序漸進的學習,佐以日常生活實例說明。
2.從傳播角度出發,重視在地和國際研究方法的比較參照。
3.結合知與學,逐步闡釋從研究的實作過程,不尚空談。
4.另文介紹傳播領域相當關注的框架分析、質性訪談,以及社群媒體研究方法,前瞻新媒體發展,深度引介最新方法原理與實踐。
目錄
基礎篇
第01章 進入傳播研究的世界
壹、認識傳播研究
貳、從傳播進入傳播研究
參、傳播研究法的分類
肆、進行研究的目的
伍、結語
第02章 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
壹、研究知識的來源
貳、研究的特色
參、研究的基本要素
肆、研究變項
伍、研究設計類型與解釋推理法則
陸、結語
第03章 研究過程與設計
壹、傳播研究的步驟
貳、研究過程
參、理論和研究的關係
肆、研究設計的時間面向
伍、變項關係的探尋
陸、研究計畫書或提案
柒、結語
第04章 研究倫理
壹、研究倫理的基本概念
貳、傳播研究的倫理原則
參、隱私保護
肆、研究過程的隱瞞與揭露
伍、撰寫研究報告的倫理
陸、學術研究的政治議題
柒、結語
第05章 測量設計
壹、測量的基本概念
貳、測量過程:從概念化到操作化
參、測量設計的條件與層面
肆、量表和指標
伍、測量品質的標準
陸、結語
第06章 抽樣
壹、抽樣的基本認識
貳、機率抽樣
參、非機率抽樣
肆、機率抽樣回顧與加權
伍、結語
方法篇
第07章 實驗法
壹、實驗法的基本概念
貳、實驗研究的執行
參、實驗設計的方法
肆、實驗研究的效度
伍、結語
第08章 調查法
壹、調查研究法的基本概念
貳、調查研究的執行
參、調查法的種類
肆、結語
第09章 內容分析
壹、內容分析的基本概念
貳、內容分析的特色與優缺點
參、內容分析的執行
肆、內容分析的信度與效度
伍、內容分析的應用
陸、結語
第10章 框架分析
壹、框架分析的基本概念
貳、框架分析的多重概念
參、框架分析的執行
肆、框架分析的應用
伍、結語
第11章 質性研究方法
壹、質性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
貳、質性研究常用的方法
參、質性研究的執行和示例
肆、質性研究的效度與信度
伍、質性與量化方法的比較
陸、結語
第12章 質性訪談:深度訪談與焦點團體訪談
壹、質性訪談的基本概念
貳、深度訪談的概念與倫理考量
參、深度訪談的進行
肆、深度訪談的資料處理
伍、焦點團體訪談的演變
柒、結語
第13章 社群媒體研究方法
壹、社群媒體與研究發展
貳、社群媒體研究的進行
參、社群媒體與質性研究
肆、社群媒體與量化研究
伍、社群媒體的研究倫理
陸、結語
第14章 撰寫研究報告
壹、研究報告的基本原則
貳、報告格式與內容
參、量化研究報告的寫作
肆、質性研究報告的寫作
伍、寫作前準備與撰寫倫理
陸、結語
立即查看
教育科技—理論與實務〈下冊〉【理論篇、研究方法篇】 2009 <學富>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傳播研究調查法 1993 <三民>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傳播研究101 2007 <學富>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