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 ||||
售價: | 223元 | |||
庫存: | 已售完 | |||
LINE US! |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 |||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 ||||
付款方式: | 超商取貨付款 |
![]() |
|
信用卡 |
![]() |
||
線上轉帳 |
![]() |
||
物流方式: | 超商取貨 | ||
宅配 | |||
門市自取 |
為您推薦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內容簡介 「我所支持的社會體理論不是帶著烏托邦視野的規範性的社會哲學。」──Andreas Reckwitz 「如果對歷史中危機情況的形成給出盡可能好的詮釋,至少要為未來的形態塑造提出各種可能的行動選項或烏托邦的視野。」──Hartmut Rosa 在社會動盪和多重危機的時代,是時候從根本審視及分析現代社會的整體結構條件和動態,並發展出「有用」的理論,指明擺脫困境的可能出路。過去二、三十年間,兩位當代廣獲國際認可的歐陸社會理論家萊克維茨和羅薩致力於提出此類社會理論。儘管他們的理論截然不同,卻有一個共識,即發展出強而有力的社會理論(包括現代性理論)是社會學的核心任務。 在本書中,兩人都嘗試透過理論研究來把握社會運作原理與界定社會弊端,並藉此提出與回答關於「意義」的問題。除了簡明地闡述各自的社會理論(包括萊克維茨的「獨異性」與「失去」概念,以及羅薩的「加速」、「共鳴」、「異化」概念),好讓我們能思考什麼是晚期現代社會的危機,以及面對危機時我們該怎麼自處,兩人更希望呈現出理論研究在當代依然有非常重要且無可取代的價值,並且在給出理論研究的意義的同時,以他們自己的工作為示範來展現理論研究可以如何基於這樣的意義以發展起來。 這種不只呈現出理論本身,還呈現出進行理論研究的動機、意義與方法的著作,相對罕見,期能為台灣學界帶來一些不同的理論研究想像力與示範;也因為萊克維茨和羅薩提出的概念清晰好懂地反映出了當代人普遍會遇到的生活困境,對於當今社會有興趣的一般讀者,亦能從中得到收穫。 目次 導論 安德雷亞斯.萊克維茨:將社會理論作為工具 1 做出理論 2 作為社會事物理論的實踐理論 3 現代性是由實踐所造就的 4 持續進行中的社會體理論:從資產階級現代、工業現代,到晚期現代 5 理論,是用於批判分析的 6 結語:理論實驗主義 哈特穆特.羅薩:系統性的社會理論藍圖與最佳說明 1 社會理論是什麼?能做什麼? 2 動態穩定與擴大對世界的作用範圍:現代社會形態分析 3 去同步化與異化:對現代性的診斷與批判 4 適應性的穩定與共鳴:另外一種治療性的、另類的視野之概述 現代性與批判:面對面對談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第一章「危險負擔之歷史發展」,說明債編通則危險負擔一般理論與債編各論危險移轉制度,有不同的法律發展軌跡。第二章「從日本債編修正談危險負擔之現代化」借鏡日本危險負擔規定之修正,並與德國2002年債法現代化之修正比較,對我國危險負擔修正提出建議。第三章「種類物買賣之特定與危險移轉」探討種類物買賣特定與危險移轉之關連,主張種類物之特定應採交付說。第四章「有瑕疵買賣標的物之危險移轉」,分別探討標的物毀損滅失發生在危險移轉前及危險移轉後之法律關係。第五章及第六章為乃對大陸民法典風險負擔規則及違約歸責原則的一些觀察。附論「契約法現代化—從法國債法修正談起」係以法國契約法修正為契機,歸納出國際契約法關於債務不履行的幾個共識,以「契約法現代化指標」為名,提供債編修正之參考。 【目錄】 自序 i 詳目 v 第一章 危險負擔之歷史發展 1 一 前言 1 二 買賣危險移轉 5 三 租賃、僱傭及承攬(廣義租賃)之危險負擔 37 四 危險負擔一般原則之形成 46 五 結論 64 第二章 從日本債編修正談危險負擔之現代化 67 一 前言 67 二 日本危險負擔之修正與危險移轉之增訂 70 三 我國危險負擔一般規定之去留 96 四 債編修正之建議─代結論 124 第三章 種類物買賣之特定與危險移轉 131 一 問題之說明 131 二 歷史發展與規範模式 134 三 我國民法 145 四 結論 162 第四章 有瑕疵買賣標的物之危險移轉 167 一 問題之提出 167 二 危險移轉前標的物毀損滅失 170 三 危險移轉後危險回歸出賣人負擔 194 四 結論 219 第五章 大陸民法典風險負擔規則初探 223 一 前言 223 二 買賣風險負擔 225 三 風險負擔與歸責事由 232 四 風險負擔規定之完善 236 五 結語 241 第六章 大陸民法典違約歸責原則評析 243 一 契約法現代化 243 二 合同編第一分編 249 三 合同編第二分編 274 四 結語 290 附論 契約法現代化─從法國債法修正談起 293 一 前言 293 二 法國契約法修正之經緯 297 三 契約法現代化 324 四 我國契約法現代化之路─兼結論 330 事項索引 335 參考文獻 343 一 中文 343 二 西文 349 三 日文 356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特色 因應與時俱進的金融情勢演變,本書新版更新部分章節内容與實際案例,不但增進實務應用,更可了解新時代潮流之財務管理知識。非常適合作為大專院校財務管理課程的教科書,以及碩士班財務管理課程的參考書。 本書特色理論和實務相互對照,提供許多真實案例,含括亞洲國家的公司案例和相關內容。 内容完整;若有需要也可跳過部分主題,以增加授課的彈性。 反映2008年以來全球金融風暴和2020年新冠疫情的最新政經和科技發展,並討論這些事件對金融市場和企業經理人的意涵。 「快問快答」幫助學生積極涉入並聚焦於所學到的內容。 每一小節的「課堂小測驗」(SELF-TEST) 除了能用於提示學生關於本節的重要内容;也可作為課堂上的隨問隨答使用,有助於授課教師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 鑑於近幾年衍生性商品和跨國管理日益重要,本書在第2、18、19章的内容反映此趨勢。 目 錄 第一單元 財務管理序論 第一章 財務管理綜述 第二章 金融市場和機構 第二單元 財務管理和財務預測的基本概念 第三章 財務報表和現金流量 第四章 財務報表分析 第五章 貨幣的時間價值 第六章 財務規劃和預測 第三單元 金融資產 第七章 利率 第八章 風險和報酬率 第九章 債券和債券評價 第十章 股票和股票評價 第四單元 長期資產投資:資本預算 第十一章 資本成本 第十二章 資本預算 第十三章 現金流量預測和風險分析 第十四章 實質選擇權 第五單元 資本結構、股利政策和營運資本管理 第十五章 資本結構和財務槓桿 第十六章 股東所得:股利和庫藏股 第十七章 營運資本管理 第六單元 財務管理專題 第十八章 衍生性商品和風險管理 第十九章 跨國財務管理 第二十章 混合融資:特別股、租賃、權證和可轉換證券 第二十一章 併購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更快速!更安全!更高效! 讓你的Python Web開發體驗全面升級 🚀 用FastAPI打造現代化的Web API與後端服務! FastAPI極速、簡潔、強大的特性,成為現代Python Web開發的首選框架。本書將帶你從基礎入門到進階應用,掌握FastAPI 的最佳實踐,打造高效、可擴展、符合標準的Web API。 不論是初學者還是資深開發者,本書都能幫助你快速上手並發揮FastAPI的最大潛力! FastAPI是個誕生沒多久就開發穩定的框架,在簡潔的設計中充分利用了Python的新特性。正如其名所示,FastAPI確實運行快速,可與Golang等語言中的類似框架相媲美。透過這本實用的書籍,熟悉Python的開發者將學習如何使用FastAPI,在更短時間內用更少的程式碼完成更多工作。 作者Bill Lubanovic深入介紹了FastAPI開發的細節,提供了各種主題的操作指南,如表單、資料庫存取、圖形、地圖等進階的概念。本書還能讓你快速掌握RESTful API、資料驗證、授權和效能最佳化等知識。由於與Flask和Django等框架的相似性,你會發現FastAPI很容易上手。 透過本書,你將: .學習如何使用FastAPI建立網路應用程式。 .了解FastAPI、Starlette和Pydantic之間的差異。 .學習使用FastAPI與眾不同的兩個特性:非同步函式以及資料型別檢查和驗證。 .探索Python3.8+的新特性,特別是型別註解。 .理解同步和非同步Python之間的差異。 .學習如何連接外部API和服務。 好評推薦 「FastAPI變簡單了!本書在簡化FastAPI概念方面表現出色,展現了作者的精湛功力。讀者將獲得能立即上手應用的實用知識。」 —Ganesh Harke資深軟體工程師,花旗銀行 「本書全面概述了FastAPI框架及其周邊生態系統,讓讀者能夠快速並全面地了解現代網頁開發。」 —William Jamir Silva資深軟體工程師,Adjust GmbH 【目錄】 第一部分 有什麼新鮮事? 第一章 現代網路 第二章 現代 Python 第二部分 FastAPI 導覽 第三章 FastAPI 導覽 第四章 非同步、並行和 Starlette 導覽 第五章 Pydantic、型別提示和模型導覽 第六章 依賴關係 第七章 框架比較 第三部分 建立網站 第八章 網站 第九章 服務層 第十章 資料層 第十一章 驗證與授權 第十二章 測試 第十三章 正式環境 第四部分 展示廳 第十四章 資料庫、資料科學和一點點 AI 第十五章 檔案 第十六章 表單和模板 第十七章 資料探索與視覺化 第十八章 遊戲 附錄A 延伸閱讀 附錄B 生物與人類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近幾年來,經過天安門事件、蘇聯解體、美國後工業社會矛盾加深、日本經濟失調及非洲浩劫等衝擊,世界秩序正在重構。而在「儒教文化圈」中,日本朝野正全面反思明治以來的「脫亞入歐」政策,試圖回歸亞洲;大陸也為對抗商業狂潮而呼籲發掘儒家倫理資源、重建道德規範;臺灣、新加坡、香港及南韓則向「儒家特色民主」邁進。本 書討論這些新趨勢,建議世人重新理解現代精神,也重新定義現代性,俾對儒家傳統的現代命運及其存在意義有更深、更廣的認識,從而開創儒學第三期發展的新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