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 ||||
售價: | 213元 | |||
庫存: | 已售完 | |||
LINE US! |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 |||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 ||||
付款方式: | 超商取貨付款 |
![]() |
|
信用卡 |
![]() |
||
線上轉帳 |
![]() |
||
物流方式: | 超商取貨 | ||
宅配 | |||
門市自取 |
為您推薦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返璞歸真:純粹的基督教 系列名:博雅文庫 ISBN13:9789865222888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C.S.路易士 譯者:汪詠梅 裝訂/頁數:平裝/272頁 規格:21cm*14.8cm*1.4cm (高/寬/厚) 版次:2 出版日:2020/11/28 中國圖書分類:救世論 內容簡介 如果你對基督教不甚了解,卻又對這門擁有世界三分之一人口信眾的宗教感到好奇,這就是一本最好的、為你解釋基督教信仰的書。 2000年《今日基督教》雜誌評選「改變20世紀的一百本基督教書籍」排名第一。 自1952年本書問世以來一直占據暢銷書排行榜近十年,每年銷售量約25萬冊。 C.S.路易士為20世紀最重要的作家,他以兒童文學作品《納尼亞傳奇》而聞名於世。不論你是神學家、文學家、科學家、小學老師,或是家庭主婦,你都可以透過他具有吸引力、令人激動及情緒高昂的語詞和敘述,發現原來神學如此有魅力。 在這裡,你會發現,這位和你一樣重視理性的嚴肅學者(作者)在剖析基督教信仰的合理性,還會以一種開放的態度說:「一個人若經過最慎重的推理,得出結論說:『基督教信仰是沒有充分的基礎、根據的』,那麼,我會請他不要接受基督教。」 如果你是一位基督徒,本書對你將是一個靈性的泉源,因為作者對於真理的執著,和他來自信仰體驗的深刻洞見,將會讓你從中汲取許多的滋養。 目錄 譯者序 前言 第一章 是與非—發現宇宙意義的線索 人性法 幾點異議 這個律真實存在 這個律背後的東西 我們有理由感到不安 第二章 基督徒的信念 兩種對立的上帝觀 進攻 令人震驚的選擇 完美的贖罪者 實際的結論 第三章 基督徒的行為 道德三部分 基本德性 社會道德 道德與精神分析 性道德 基督徒的婚姻 寬恕 大罪 愛 望 信 再論信 第四章 超越人格—三位一體教義初階 造與生 三位一體的上帝 時間與超越時間 好的感染 固執的玩具兵 兩點注釋 我們來假裝 做基督徒困難還是容易? 計算代價 好人或新人 新人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繼《看得見的世界史》與《德意志》,BBC廣播四台和大英博物館又一攜手磅礡巨作 藝術史大師尼爾・麥葛瑞格帶路,探索信仰與人類社會交織的複雜歷史與關係 「我們」是誰?誰才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大的政治問題,其實也是信仰問題 當我們決定如何與諸神共處,我們也決定了如何與彼此共存 今日,在印尼、奈及利亞、緬甸、埃及,有些社群會遭受攻擊、有些個人會遭到殺害,理由都是他們的信仰使他們在自己的國家裡變成了陌生人;許多國家的移民政策(尤其是美國)當中那些反移民的論點通常都是以宗教的語言表述;法國政府禁止婦女在公開場合穿戴布卡;瑞士舉行全民公投,禁止穆斯林建立清真寺宣禮塔;德國的德勒斯登有數千人定期上街遊行,抗議所謂的「伊斯蘭化」。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宣稱他們的國家利益和完整性遭受藏傳佛教精神領袖達賴喇嘛的威脅,即使後者流亡海外,其所擁有的唯一權力不過就是他所代表的宗教信仰。 宗教,或說信仰,從來就不只是宗教信仰。 每個社會都會有一套建立認同的信念和假設,它界定人存在的意義、區分社群,在許多地區甚至是政治的動力;這套信念和假設通常被稱為信仰、意識形態或宗教,但它絕對不只是「信仰」或「宗教」。 《諸神的起源》綜觀歷史、環視全球,審視器物、地景和儀式活動,書中不討論宗教史,不探討信仰,更不會替任何信仰體系辯護;本書探究的是這套共有的信念對社群或國家的意義、它如何形塑個體與國家的關係,以及人們在這套信念底下究竟相信些什麼、依何而行動,透過怎樣的方式定義「誰能夠成為我們」。 第一部 我們在天地間的位置:各個社群對宇宙自然的理解不同,這些故事與動物、火、水、光,以及四季相關,從理解衍生的儀式強化了社群的身分認同。 第二部 因為相信,因而相聚:透過社會性的儀式慶典、共同祈禱歌唱等活動,讓短暫的生命得以被納入社群,個人的生命跨越世代與其他生命互動。 第三部 信仰的劇場:人們如何以公開的儀式展示對神的信仰,又如何重新定義並想像精神上的社群;以及在這樣的場域,政治與宗教如何密不可分。 第四部 神像的力量:神聖的雕像和畫像引領信徒走進一個文字無法描述的世界,人們透過想像共處一個時空,塑造團結,得到指引和保護的力量。 第五部 一神還是多神?:人該如何與自己的神相處,又該如何與他人的神明共存?這位神或許是一位至尊崇高的存在、或許是人性化的群神,也可能是生活在我們四周的地方神靈。 第六部 人間的權力與神聖的力量:信仰如何在人統治的國度裡茁壯成長,而國家之於信仰又可能發生什麼困難與問題。 BBC Radio 4和大英博物館攜手合作,由前大英博物館館長、知名作家尼爾.麥葛瑞格執筆撰述。 全新觀點切入人類的信仰,以物件、地景和儀式活動,探索宗教對於人類社會的重要性和歷史意義。 超過200張精美全彩圖像,透過珍貴的物件、藏品、繪畫、地景、歷史照片,構成一部信仰的敘事史。 本書特色 ◎BBC Radio 4和大英博物館合作,透過物件、地景和儀式活動,探索信仰之於人類社會真正的重要性和歷史意義。 ◎闡明宗教與政治的複雜關係,並透過場景和歷史人物事件描述,為當今世界衝突根源提出新解。 ◎透過物件構成一部信仰的敘事史,並以此作為了解不同社群的入口,研究他們如何想像、定位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 書評 這部流暢易讀的宗教研究作品顯示宗教對我們這個世界十分重要,過去如此,現在亦然。……任何想讓生命更為豐富的人――就算無法改變他的生命――都能從這部傑出的作品中獲益。――《倫敦標準晚報》 麥葛瑞格以豐富的學養,開拓了許多新的觀察角度,職是之故,《諸神的起源》才如此令人印象深刻,啟發人心。――《星期日泰晤士報》 文字清晰,風格獨具,照片更是精彩絕倫――全書總共收入彩色與黑白圖片兩百三十張。一部精緻的通俗作品,討論的主題是宗教的物質史。――《書目雜誌》 一趟宛如旋風般快速,但又令人深感愉悅的世界宗教之旅……既是一部優秀的比較宗教研究,也是一部令人省思的精彩作品。――《科克斯評論》 【目錄】 前言 第一部:我們在天地間的位置 1 信仰的開端 2 火與國家 3 生命與死亡之水 4 光之歸返 5 收割和禮敬 第二部:因為相信,因而相聚 6 與死者同在 7 誕生與身體 8 傳統裡的位置 9 讓我們祈禱 10 歌的力量 第三部:信仰的劇場 11 神的家 12 送給諸神的禮物 14 神聖的殺生祭儀 14 成為朝聖者 15 慶典時間 第四部:神像的力量 16 女神像的保護力量 17 宗教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 18 意義的增生 19 改變你的生命 20 棄絕圖像,尊崇文字 第五部:一神還是多神 21 多神的福氣 22 一神的力量 23 地方的神靈 24 如果神站在我們這邊 25 寬容?還是不寬容? 第六部:人間的權力與神聖的力量 26 天命 27 願祢的國度降臨 28 壓迫宗教少數 29 「這裡沒有神!」 30 讓我們生活在一起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姆斯>泰雅爾族的信仰與文化-神學的觀點 初版 布興.大立 翰蘆圖書 97898684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