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 ||||
售價: | 2730元 | |||
庫存: | 已售完 | |||
LINE US! | ||||
此書為本公司代理,目前已售完,有需要可以向line客服詢問進口動向 | ||||
付款方式: | 超商取貨付款 |
![]() |
|
信用卡 |
![]() |
||
線上轉帳 |
![]() |
||
物流方式: | 超商取貨 | ||
宅配 | |||
門市自取 |
為您推薦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黑格爾的《邏輯學》,通稱「大邏輯」,《哲學科學百科全書》中的〈邏輯學〉,即通稱的「小邏輯」。 黑格爾把邏輯學分為三部分,就是「存在論」 (「有論」,1812年)、「本質論(1813年)」和「概念論」(1816年)。前兩部分合稱客觀邏輯,第三部分稱主觀邏輯。黑格爾哲學體系的出發點,是承認在自然和人類社會出現以前存在一種作為世界本原的「理念」,他的哲學體系就是對理念發展過程的描述。他認為,邏輯學是研究理念本身發展的科學。 -------------------------------------------------------- 本書《小邏輯》依據的底本是莫爾登豪爾(E. Moldenhauer)和蜜雪兒(K. M. Michel)依據首部《黑格爾全集》而於1972年重新整理出版的20卷本「黑格爾著作集」或所謂的「理論著作版」(Theorie-Werkausgabe) 的第8卷。 要理解黑格爾的邏輯學乃至他的整個哲學,最基本的前是要知道他所說的「概念」(Begriff)絕不是什麼主觀的、抽象的觀念,而是把現實事物包攬在自身之內的理念 。在《小邏輯》的這個導論裡,黑格爾正是在「客觀的思想」這個看似自相矛盾的術語的名義下闡釋了他的「概念」思想,以及他的邏輯學乃至整個哲學的基本立場,即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就此而言,如果說《小邏輯》也有優勝於《大邏輯》之處,那麼主要就是它的這個更為通俗的史論結合的導論。。但除此之外,如果要更準確而深入地學習黑格爾的具體的邏輯學思想,我們還是必須以《大邏輯》為準。 ──先剛〈譯序〉 【目錄】 目錄 第一版序言(1817) 第二版序言(1827) 第三版序言(1830) 導論 §1-18 第一部分 邏輯學 §19-244 邏輯學的初步界定 §19-83 A. 思想對待客觀性的第一種態度:形而上學 §26-36 B. 思想對待客觀性的第二種態度 §37-60 I. 經驗論 §37 II. 批判哲學 §40 C. 思想對待客觀性的第三種態度:直接知識 §61-78 邏輯學的進一步界定和劃分 §79-83 第一篇 存在論 §84-111 A. 質(Die Qualität) §86 a. 存在(Sein) §86 b. 定在(Dasein) §89 c. 自為存在(Fürsichsein) §96 B. 量(Quantität) §99 a. 純粹的量(Die reine Quantität) §99 b. 定量(Das Quantum) §101 c. 度數(Der Grad) §103 C. 尺度(Das Maß) §107 第二篇 本質論 §112-159 A. 本質作為實存的根據(Das Wesen als Grund der Existenz) §115 a. 純粹的反映規定(Die reinen Reflexionsbestimmungen) §115 a) 同一性(Identität) §115 b) 區別(Der Unterschied) §116 c) 根據(Der Grund) §121 b. 實存(Die Existenz) §123 c. 物(Das Ding) §125 B. 現象(Die Erscheinung) §131 a. 現象世界(Die Welt der Erscheinung) §132 b. 內容和形式(Inhalt und Form) §133 c. 對比關係(Das Verhältnis) §135 C. 現實性(Die Wirklichkeit) §142 a. 實體性對比關係(Substantialitätsverhältnis) §150 b. 因果性對比關係(Kausalitätsverhältnis) §153 c. 交互作用(Die Wechselwirkung) §155 第三篇 概念論 §160-244 A. 主觀概念(Der subjektive Begriff) §163 a. 嚴格意義上的概念(Der Begriff als solcher) §163 b. 判斷(Das Urteil) §166 a) 質的判斷(Qualitatives Urteil) §172 b) 反映判斷(Das Reflexionsurteil) §174 c) 必然性判斷(Urteil der Notwendigkeit) §177 d) 概念判斷(Das Urteil des Begriffs) §178 c. 推論(Der Schluß) §181 a) 質的推論(Qualitativer Schluß) §183 b) 反映推論(Reflexionsschluß) §190 c) 必然性推論(Schluß der Notwendigkeit) §191 B. 客體(Das Objekt) §194 a. 機械性(Der Mechanismus) §195 b. 化學性(Der Chemismus) §200 c. 目的論(Teleologie) §204 C. 理念(Die Idee) §213 a. 生命(Das Leben) §216 b. 認識活動(Das Erkennen) §223 a) 認識活動(Das Erkennen) §226 b) 意願(Das Wollen) §233 c. 絕對理念(Die absolute Idee) §236 索 引 黑格爾年表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哲學是認識具體事物發展的科學。——黑格爾 黑格爾的哲學系統分為:邏輯學、自然哲學、精神哲學;其中「精神哲學」再三分為:主觀精神、客觀精神、絕對精神,《哲學史講演錄》即對應到「絕對精神」的最後環節。 《哲學史講演錄》為黑格爾過世後,後人集結他的學生在其課堂上所寫的筆記編輯而成,通常被當作黑格爾最後一部作品,但在其哲學系統中,這部作品是最適合作為閱讀黑格爾文本的起點。 《哲學史講演錄》共分四卷,本書為第四卷,講述(對黑格爾而言的)「近代哲學」: 一、培根和波墨。 二、思維理智時期: (一)理智的形上學時期:笛卡兒、斯賓諾莎、洛克、萊布尼茲......等。 (二)過渡時期:巴克萊、休謨、斯圖爾特、孟德斯鳩、盧梭......等。 三、最近德國哲學:雅各比、康德、費希特、謝林。 目錄 第三部 近代哲學 〔引言〕 第一篇 培根和波墨 壹、培根 貳、雅各.波墨 第二篇 思維理智時期 第一章 理智的形上學時期 壹、第一階段 一、笛卡兒 二、斯賓諾莎 三、馬勒伯朗士 貳、第二階段 一、洛克 二、胡果.格老秀斯 三、湯瑪斯.霍布斯 四、庫得華斯 五、普芬多夫 六、牛頓 參、第三階段 一、萊布尼茲 二、沃爾夫 三、通俗哲學 第二章 過渡時期 壹、唯心論和懷疑論 一、巴克萊 二、休謨 貳、蘇格蘭哲學 一、湯瑪斯.李特 二、詹姆斯.柏阿蒂 三、詹姆斯.奧斯瓦德 四、杜格爾德.斯圖爾特 參、法國哲學 一、否定的方面 二、肯定的方面 三、關於具體的普遍統一的觀念 四、〔德國〕啟蒙思想 第三篇 最近德國哲學 壹、雅各比 貳、康德 參、費希特 肆、謝林 伍、結論 譯後記 術語(部分)主題索引 人名對照與簡介 黑格爾年表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哲學是認識具體事物發展的科學。——黑格爾 黑格爾的哲學系統分為:邏輯學、自然哲學、精神哲學;其中「精神哲學」再三分為:主觀精神、客觀精神、絕對精神,《哲學史講演錄》即對應到「絕對精神」的最後環節。 《哲學史講演錄》為黑格爾過世後,後人集結他的學生在其課堂上所寫的筆記編輯而成,通常被當作黑格爾最後一部作品,但在其哲學系統中,這部作品是最適合作為閱讀黑格爾文本的起點。 《哲學史講演錄》共分四卷,本書為第三卷,講述: 一、希臘哲學第二期:獨斷主義和懷疑主義(斯多噶學派、伊比鳩魯、新學園學派、懷疑學派)。 二、希臘哲學第三期(新柏拉圖學派):費洛、卡巴拉學派和諾斯底學派、亞歷山大里亞學派。 三、中世紀哲學:阿拉伯哲學、經院哲學、文藝復興。 目錄 第一部 希臘哲學(續) 第二篇 第二期:獨斷主義和懷疑主義 壹、斯多噶學派哲學 一、物理學 二、邏輯學 三、道德學 貳、伊比鳩魯哲學 一、準則學 二、形上學 三、物理學 四、道德學(精神哲學) 參、新學園學派哲學 一、阿爾克西拉烏斯 二、卡爾內阿德斯 肆、懷疑學派哲學 第三篇 第三期:新柏拉圖學派 壹、費洛 貳、卡巴拉學派和諾斯底學派 一、卡巴拉學派哲學 二、諾斯底學派 參、亞歷山大里亞學派哲學 一、安莫紐.薩卡斯 二、柏羅丁 三、波菲利和揚布利可 四、普羅克洛 五、普羅克洛的繼承者 第二部 中世紀哲學 〔引言〕 第一篇 阿拉伯哲學 壹、講說者的哲學 貳、亞里斯多德的注釋者 參、猶太哲學家摩西.邁蒙尼德 第二篇 經院哲學 壹、經院哲學和基督教的關係 貳、一般的歷史觀點 一、教義建立在形上學的基礎上 二、教會教義的系統闡述 三、和亞里斯多德著作的接觸 四、唯實論和唯名論的對立 五、形式的辯證法 六、神祕主義者 參、一般經院哲學家共同的觀點 第三篇 文藝復興 壹、對古代思想家的研究 一、滂波那齊 二、費其諾 三、伽桑狄、李普修、諾伊希林 四、西塞羅的通俗哲學 貳、一些獨特的哲學的嘗試 一、卡爾丹 二、康帕內拉 三、布魯諾 四、梵尼尼 五、比埃爾.拉梅 參、宗教改革 譯後記 索 引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內容簡介 哲學是認識具體事物發展的科學。——黑格爾 黑格爾的哲學系統分為:邏輯學、自然哲學、精神哲學;其中「精神哲學」再三分為:主觀精神、客觀精神、絕對精神,《哲學史講演錄》即對應到「絕對精神」的最後環節。 《哲學史講演錄》為黑格爾過世後,後人集結他的學生在其課堂上所寫的筆記編輯而成,通常被當作黑格爾最後一部作品,但在其哲學系統中,這部作品是最適合作為閱讀黑格爾文本的起點。 《哲學史講演錄》共分四卷,本書為第二卷,講述: 一、希臘哲學第一期第二階段:智者學派、蘇格拉底、蘇格拉底學派(麥加拉學派、昔蘭尼學派、犬儒學派)。 二、希臘哲學第一期第三階段:柏拉圖、亞里斯多德。 作者介紹 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1770.8.27-1831.11.14) 出生於今德國巴登-符騰堡首府斯圖加特。德國哲學家,為德國19世紀觀念論哲學代表人物之一。曾任家庭教師、紐倫堡文科中學校長、海德堡大學及柏林大學(今柏林洪堡大學)教授。 黑格爾認為絕對精神是萬事萬物的本源與基礎,它的辯證發展經歷了邏輯、自然、精神三階段。事物的更替、發展、永恆的生命過程就是絕對精神本身。黑格爾哲學的任務和目的在展示透過自然、社會及思維體現出來的絕對精神,揭示它的發展過程及其規律性,探討思維與存在的辯證關係,在觀念論基礎上揭示二者的辯證同一。 主要著作有《精神現象學》、《法哲學原理》、《世界史哲學講演錄》、《美學講演錄》、《哲學史講演錄》、《宗教哲學講演錄》、《大邏輯》、《哲學全書》等。 目次 第一部 希臘哲學(續) 第一篇 第一期:從泰利斯到亞里斯多德 第二章 第一期第二階段:從智者學派到蘇格拉底學派 壹、智者學派 一、普羅泰戈拉 二、高爾吉亞 貳、蘇格拉底 一、蘇格拉底方法 二、善的原則 三、蘇格拉底的命運 參、蘇格拉底學派 一、麥加拉學派 (一)歐幾里得 (二)歐布里德 (三)斯底爾波 二、昔蘭尼學派 (一)阿里斯底波 (二)德奧多羅 (三)赫格西亞 (四)安尼切里斯 三、犬儒學派 (一)安提西尼 (二)第歐根尼 (三)晚期犬儒學派 第三章 第一期第三階段: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 壹、柏拉圖 一、辯證法 二、自然哲學 三、精神哲學 貳、亞里斯多德 一、形上學 二、自然哲學 三、精神哲學 (一)心理學 (二)實踐哲學 1.倫理學 2.政治學 四、邏輯學 譯後記 索 引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內容簡介 哲學是認識具體事物發展的科學。——黑格爾 黑格爾的哲學系統分為:邏輯學、自然哲學、精神哲學;其中「精神哲學」再三分為:主觀精神、客觀精神、絕對精神,《哲學史講演錄》即對應到「絕對精神」的最後環節。 《哲學史講演錄》為黑格爾過世後,後人集結他的學生在其課堂上所寫的筆記編輯而成,通常被當作黑格爾最後一部作品,但在其哲學系統中,這部作品是最適合作為閱讀黑格爾文本的起點。 《哲學史講演錄》共分四卷,本書為第一卷,分為三部分: 一、導言:闡述「哲學史的概念、哲學與其他知識部門的關係、哲學史的分期、史料來源、論述方法」。 二、東方哲學:說明他為什麼不把東方哲學當作哲學的開端,而是一種宗教思想。 三、希臘哲學第一期第一階段(從泰利斯到阿那克薩哥拉)。 作者介紹 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1770.8.27-1831.11.14) 出生於今德國巴登-符騰堡首府斯圖加特。德國哲學家,為德國19世紀觀念論哲學代表人物之一。曾任家庭教師、紐倫堡文科中學校長、海德堡大學及柏林大學(今柏林洪堡大學)教授。 黑格爾認為絕對精神是萬事萬物的本源與基礎,它的辯證發展經歷了邏輯、自然、精神三階段。事物的更替、發展、永恆的生命過程就是絕對精神本身。黑格爾哲學的任務和目的在展示透過自然、社會及思維體現出來的絕對精神,揭示它的發展過程及其規律性,探討思維與存在的辯證關係,在觀念論基礎上揭示二者的辯證同一。 主要著作有《精神現象學》、《法哲學原理》、《世界史哲學講演錄》、《美學講演錄》、《哲學史講演錄》、《宗教哲學講演錄》、《大邏輯》、《哲學全書》等。 目次 導 讀/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楊植勝 開講詞 哲學史講演錄 導 言 壹、哲學史的概念 貳、哲學與其他知識部門的關係 參、哲學史的分期、史料來源、論述方法 東方哲學 壹、中國哲學 貳、印度哲學 第一部 希臘哲學 〔引言〕 〔七賢〕 〔分期〕 第一篇 第一期:從泰利斯到亞里斯多德 第一章 第一期第一階段:從泰利斯到阿那克薩哥拉 壹、伊奧尼亞哲學 貳、畢達哥拉斯與畢達哥拉斯學派 參、伊利亞學派 肆、赫拉克利特 伍、恩培多克勒、留基伯、德謨克利特 陸、阿那克薩哥拉 譯後記 索 引